模具毕业设计——电位器盒注塑模具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99游戏机按钮注塑模具设计

目录1引言------------------------------------------------------------------------------------------------------ 31.1塑料简介 -------------------------------------------------------------------------------------- 31.2注塑成型及注塑模-------------------------------------------------------------------------- 32 塑件材料分析------------------------------------------------------------------------------------------- 62.1 塑件材料的基本特性----------------------------------------------------------------------- 6 2.2 塑件材料成型性能-------------------------------------------------------------------------- 6 2.3 塑件材料成型条件-------------------------------------------------------------------------- 8 3 塑件的工艺分析 -------------------------------------------------------------------------------------- 93.1 塑件的结构设计----------------------------------------------------------------------------- 9 3.2 塑件尺寸及精度---------------------------------------------------------------------------- 11 3.3 塑件表面粗糙度---------------------------------------------------------------------------- 11 3.4 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12 4 注射成型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的分析和确定------------------------------------------------ 124.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分析[5] ---------------------------------------------------------------- 12 4.2 浇口种类的确定 -------------------------------------------------------------------------- 13 4.3 型腔数目的确定---------------------------------------------------------------------------- 14 4.4 注射机的选择和校核 -------------------------------------------------------------------- 144.4.1 注射量的校核 ----------------------------------------------------------------------- 144.4.2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的校核------------------------------- 154.4.3、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15 5注射模具结构设计 ---------------------------------------------------------------------------------- 16 5.1 分型面的设计 ------------------------------------------------------------------------------- 16 5.2 型腔的布局 ---------------------------------------------------------------------------------- 17 5.3 浇注系统的设计---------------------------------------------------------------------------- 18 5.3.1 浇注系统组成 -------------------------------------------------------------------- 185.3.2 确定浇注系统的原则----------------------------------------------------------- 185.3.3 主流道的设计 -------------------------------------------------------------------- 195.3.4 分流道的设计 -------------------------------------------------------------------- 215.3.5 浇口的设计 ----------------------------------------------------------------------- 215.3.6 冷料穴的设计 -------------------------------------------------------------------- 22 5.4 注射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7] ------------------------------------------------------------- 22 5.4.1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235.4.2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 23 5.5 排气结构设计 ------------------------------------------------------------------------------- 24 5.6 脱模机构的设计---------------------------------------------------------------------------- 25 5.6.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55.6.2 脱模机构类型的选择----------------------------------------------------------- 255.6.3 推杆机构具体设计-------------------------------------------------------------- 265.6.4 脱模动作原理------------------------------------------------------------------- 27 5.7 注射模温度调节系统---------------------------------------------------------------------- 28 5.7.1 温度调节对塑件质量的影响 ------------------------------------------------- 295.7.2 冷却系统之设计规则 --------------------------------------------------------- 29 5.8 模架及标准件的选用---------------------------------------------------------------------- 30 5.8.1 模架的选用 ----------------------------------------------------------------------- 305.8.2 标准件的选用 -------------------------------------------------------------------- 30 6 模具材料的选用--------------------------------------------------------------------------------------- 316.1 成型零件材料选用------------------------------------------------------------------------- 31 6.2 注射模用钢种 ------------------------------------------------------------------------------- 31 7 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模拟分析 ----------------------------------------------------------------------- 32 总结 --------------------------------------------------------------------------------------------------- 34 致谢 ----------------------------------------------------------------------------------------------------------- 35 参考文献----------------------------------------------------------------------------------------------------- 361引言模具制造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模具毕业设计90一模三用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塑料分线盒一模三用注塑模具的设计。也就是各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三种结构的分线盒塑件,以实现多结构自动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针对塑料分线盒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直接浇口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期刊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课题针对分线盒进行产品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分析和比较,根据制品的结构及其用途性能,选择塑料的牌号及注射模成型的方法;分析塑件的性能、尺寸精度及设计的有关注意事项;阐述塑料的性能、成型特性以及工艺参数;根据模具材料选择的具体原则,选择模具各个部件的材料;本文重点讨论了模具结构设计的详细过程,最终各设计出一副注塑模。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和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分型面的选择、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分析设计说明。通过完成该课题设计,熟悉了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流程,较好的完成了任务,实现了无纸化设计。通过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进一步的加深了对注塑模具的了解,同时巩固了对注塑模具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等的理性知识,以及在实践中总结并掌握模具设计的关键要点和设计方法。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

注塑模设计毕业设计【篇一:注塑模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茶杯盖注射模具设计作者届别系别机电系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摘要塑料在当今世界上无处不用,因此塑料模具有很大发展,特别是注塑模。
由此可知,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瓶盖的模具设计,通过对塑件进行工艺性分析和比较,最终设计出一副注塑模。
该课题从产品结构工艺性及具体模具结构出发,对模具的浇注系统、模具成型部分的结构、顶出系统、冷却系统、注塑机的选择及有关参数的校核、都有详细的设计,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通过整个设计过程表明该模具能够达到此塑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
根据题目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茶杯盖注塑模具的设计。
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茶杯盖的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较深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program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画装配图、零件图,进一步系统深化cad熟练程度,加深了对模具各个零件的认识。
关键字: 塑料模具,注射机,型腔,浇注系统abstractplastic is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oday with , therefore has great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lastic , especially in injection molding ,so the study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s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ductshave great significance.this topic mainly aims at bottle caps mold design, through to models to carry on the techn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comparison , this topic embarks from the product mix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the concrete mold structure , tomolds gating system, the mold formation parts structure, goesagainst the system, the cooling system,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choice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 examination,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simultaneously and simple establishment molds processing craft. through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dicated that this mold can achieve this to model the processing craft which an institute requests. is the teacup covers injection mold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opic designs primary mission. is also designs an injection mold to produce the teacup to cover models a product,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to raise the outputthrough the design, injection mold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sign notes that some of the details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mold.through learning program, you can create a simpler components parts store, and effective improve efficiency; through painting assembly drawing, part drawings, and further deepen the cad system proficienc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mold.key words: plastic mold, injection machine, mold cavity, pouring system目录1前言 (6)1.1模具工业的地位 (6)1.2塑料注射模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6)2茶杯盖制件分析 (9)2.1茶杯盖的模具设计流程 (9)2.2塑件分析 (10)2.3茶杯盖的三维图 (11)3 茶杯盒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11)3.1方案的选择 (11)3.2制件成型位置及分型面选择 (12)3.3浇注系统设计 (12)3.3脱模机构设计 (14)3.4 溢料排气系统设计 (14)3.5模具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 (15)3.5.1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16)3.5.2 凸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17)3.5.3 前模仁的设计 (18)3.5.4成型零件的设计 (19)3.6导向与定位机构 (20)3.7 选择脱模方式 (21)3.7.1脱模机构的设计 (21)3.7.2脱模力计算� (21)3.8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22)3.9.模架选用 (23)4.注射机的选择 (24)4.1 注塑机基本参数 (24)4.2初选注塑机 (25)4.3 注射机的校核 (26)4.3.1 注射压力的校核 (26)4.3.2 锁模力的校核 (26)4.3.3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26)4.3.4 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27)4.3.5 模具厚度校核 (27)4.3.6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27)4.3.7 开模行程校核 (27)5.塑件的总装图 (28)6参考文献 (29)【篇二:毕业设计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根据注射模具在国内外的飞速发展以及注射模软件cad/cam 的提高再结合我校专业特色及本专业的培养计划,我选用奇瑞车的工具箱盖双型腔注塑模设计作为本次的毕业设计题目。
电位器盒模具课程设计

电位器盒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位器盒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2. 学生能够掌握电位器盒模具的电路连接方式,了解不同类型电位器的功能与特点;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电子知识,解释电位器盒模具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位器盒模具的组装与调试;2. 学生能够运用电位器盒模具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并正确分析实验结果;3.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电位器盒模具的电路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位器盒模具的制作过程,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设计和制作中。
二、教学内容1. 电位器盒模具基础知识:- 电位器盒模具的结构与原理;- 不同类型电位器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景。
2. 电位器盒模具电路连接:- 电路连接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路图的绘制与分析。
3. 电位器盒模具组装与调试:- 组装方法及步骤;- 调试技巧及故障排查。
4. 电位器盒模具在电路中的应用:- 实例分析电位器盒模具在电路中的作用;- 设计简单的电路实验,验证电位器盒模具的功能。
5.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课时:电位器盒模具基础知识学习;- 第二课时:电位器盒模具电路连接及电路图绘制;- 第三课时:电位器盒模具组装与调试;- 第四课时:电位器盒模具在电路中的应用及实验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电子技术、电路设计与制作等相关章节紧密相连,结合教材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电位器盒模具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实际应用。
注塑模的毕业设计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系部:电子工程系题目:注射模具课程设计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082班姓名:孙一凡学号:080105231指导教师:金老师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注射模具设计1、设计任务书(1)塑料制品名称:塑件。
(2)成型方法与设备:在XS-ZY-500型注射机上成型。
(3)塑料原料:低密度聚乙烯。
(4)收缩率:1.0% ~ 3.0%。
(5)生产批量:100万件。
如图一2、塑件成型工艺分析1.塑件成型特性低密度聚乙烯又称高压聚乙烯,为支链型线型分子结构的热塑性塑料。
其结晶度为对方付费55%~65%,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密度为0.91~0.94g/cm3,压缩比为1.84~2.3,比热度为2.30j/(g.0c)。
低密度聚乙烯的化学稳定性比较高,能耐大多数酸、碱及盐的侵蚀,但不耐强氧化酸腐蚀;除苯及汽油外,一般不溶于有机剂。
低密度聚乙烯耐低温性能好,在-60摄氏度下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其使用温度不高(在80摄氏度以下)。
低密度聚乙烯在热、光及氧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变脆,力学性能和电性能下降。
在成型时,氧化会引起熔体黏度下降和变色,产生条纹,影响塑件质量。
因此,需添加抗氧化剂及紫外线吸收剂等。
低密度聚乙烯的成型特性为:(1)成型性好,可采用注射、挤出及吹塑等成型加工方法。
(2)吸湿性小,成型前可不干燥。
熔体黏度小、流动性好,溢边值为0.002mm;流动性对压力敏感,宜采用较高的压力注射。
(3)可能发生熔体破裂,与有机溶剂接触会发生开裂。
(4)成型温度范围为160~240摄氏度。
熔融温度低且塑件质量轻,塑件可采用柱塞式注射机成型。
应严格控制模具温度,一般以35~65摄氏度为宜,模具应采用调质处理。
(5)冷却速度慢,必须充分冷却,模具设计时应有冷却系统。
(6)收缩率大而且波动范围大,方向性明显,不易采用直浇口,易翘曲,结晶度及模具冷却条件对收缩率影响大,应控制模温,保证冷却均匀稳定。
(7)易产生应力集中,应严格控制成型条件,塑件成型后应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塑件壁厚宜小,应避免有尖角,脱模斜度宜取1~3度。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模板

1.前言 (3)1.1毕业设计的目的 (3)1.2题目内容及要求 (3)2.塑件的工艺分析 (3)2.1塑件材料的选择 (3)2.2塑件的工艺特性分析 (3)3.注射机的选择与模具结构形式 (3)3. 1 设备的选择与参数校核 (3)3.1.1注射机型号的选择 (3)3.1.2 模具参数的校核 (4)3.2模具结构确定 (4)3.2.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4)3.2.2分型面的设计 (5)4.浇注系统设计 (5)4.1浇注系统的组成 (5)4.2主流道设计 (5)4.3分流道设计 (7)4.3.1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 (7)4.3.2 分流道的长度 (7)4.3.3分流道的粗糙度 (7)4.4浇口的设计 (7)4.5浇注系统的平衡 (7)4.6冷料穴的设计 (7)5.成型零件的设计 (7)5.1注射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7)5.1.1凹模 (7)5.1.2凸模 (8)5.2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8)5.2.1凹模的径向尺寸的计算 (10)5.2.2 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 (11)5.2.3 凸模径向工作尺寸的计算 (11)5.2.4凸模高度工作尺寸的计算 (12)5.3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12)6. 注射模导向与推出机构设计 (12)6.1导向机构的设计 (12)6.1.1导柱的结构形式 (12)6.1.2导套 (13)6.2脱模力计算 (13)6.3 推出机构的设计 (14)6.3.1推出机构的组成 (14)6.3.2推杆位置的设定 (14)6.3.3推出机构的导向 (15)6.4复位零件 (15)6.4.1复位杆复位 (16)6.4.2弹簧复位 (16)7.冷却系统的设计 (17)7.1冷却系统的设计 (17)8.1固定板 (18)8.2模脚 (18)8.3支承板与垫块 (18)9.设计总结 (18)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毕业设计84万能手机电池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及编程

1 注射成形的基本过程
注射成形又称注射模塑,是热塑性塑料,是热塑性塑料制件的一种主要成形方法,除个别热塑性 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成形。 注射成形可成形各种形状的塑料制件, 它的特点是成形周期短, 能一次成形外形复杂, 尺寸精密, 带有嵌件的塑料制件,且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所以广泛用于塑料制件的生产及批量较 小的塑料制件的生产。注射成形所用的设备式注射机,目前的注射机种类很多,但普遍采用的是柱塞 式注射机和螺杆式注射机。 1.1 注射成形的原理 注射成形的原理是将颗粒状态成粉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中, 经过加热熔融塑化 成为粘流态熔体,在注射机柱塞或螺杆的高压推动下,以很大的流速通过喷嘴注入模具型腔,经一定 时间的保压冷却定型后可保持模具型腔所赋予的形状,然后开模分型获得成行塑件,这样就完成了一 次注射工作循环。 1.2 注射成形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形工艺过程包括:成形前的准备、注射成形过程以及塑件的后处理三个阶段。 1.2.1 成形前的准备 A.原料外观的检验和工艺性能的测定,检验内容包括对色泽、粒度及均匀性流动性、热稳定性 及收缩率的检验。 B.物料的预热和干燥,对于吸水性强的塑料, ,在成形前应进行干燥处理,不然塑料制件表面会 出现斑纹和气泡等缺陷,甚至发生降解,严重影响塑料制件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故对物料应进行充分 的预热和干燥。 C.嵌件的预热,在成形带金属嵌件,特别是带较大的嵌件的塑件时,嵌件放入模具之前必须预 热,以减少物料和嵌件的温度差,降低嵌件周围塑件的收缩应力,保证塑件质量。 D.料筒的清洗,当改变产品,更换原料及颜色时均需清洗料筒,通常柱塞式料筒可拆卸清洗, 而螺杆式料筒可采用对空注射法清洗。 E.脱模剂的选用,塑料制件的脱模,主要依赖于合理的工艺条件和正确的模具设计,在生产上 为顺利脱模,通常使用脱模剂。 1.2.2 注射成形过程 注射成形过程包括加料、加热塑化、加压注射、保压、冷却定型、脱模等工序,但实质上将主要 是塑化、注射充模和冷却定型等基本过程。 (1)塑化是指粉状或粉状的物料在料筒内加热熔融成粘流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对
接线盒注塑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

目录摘要 (1)第一章前言 (2)第二章制品结构特征及成型工艺性分析 (3)2.1塑件材料分析 (3)2.2材料性能 (4)2.3塑件尺寸和精度分析 (4)2.4收缩率 (5)2.5塑件形状分析 (5)2.5.1 塑件厚度 (5)2.5.2 脱模斜度 (5)2.6塑件圆角 (6)2.7零件体积及质量估算 (6)第三章模具方案分析 (7)3.1分型面的确定 (7)3.2型腔数目的确定 (7)3.3浇注系统的设计 (8)3.4推出机构设计 (9)3.5冷却系统设计 (10)3.6确定标准模架尺寸 (11)第四章注塑机的设备选择 (12)4.1注塑机的分类 (12)4.2注塑机的主要参数 (12)4.3选择注塑机 (12)4.4注塑机的校核 (13)第五章成型零件设计与计算 (15)5.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15)5.2成型零件的设计 (17)5.2.1 设置收缩率 (17)5.2.2 创建毛坯工件 (17)5.2.3 设计分型面 (17)5.2.4 创建模具体积块 (18)5.2.5 创建模具元件 (18)5.2.6 流道与浇口设计 (18)5.2.7 创建铸模 (19)5.2.8 开模仿真 (19)第六章导向机构设计 (20)6.1导向机构设计的原则 (20)6.2导柱、导套的结构设计 (20)第七章排气系统的设计 (22)第八章模架及其它模具零件设计 (23)8.1模架尺寸的计算 (23)8.2装配模架 (24)8.2.1 新建组件项目 (24)8.2.2 载入模具装配元件 (24)8.2.3 定义模具模架 (24)8.2.4 添加设备 (25)8.2.5加入复位销 (26)8.2.6 在模座中挖出放置型腔的凹槽 (26)8.2.7 设计冷却系统 (27)8.2.8 加载所有组件 (29)总结 (30)致谢 (31)主要参考资料 (32)摘要接线盒的形状较为简单,在模具设计中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除考虑它的出模、分型面,还需考虑它成型的质量,表面光洁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电位器盒注塑模具设计声明本人所呈交的电位器盒模具设计,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2014年3月20日摘要本课题是针对企业生产的普通电位器盒的模具加工设计,通过对产品的结构、形状和材料的分析,最终设计出能投入生产的一副简单的注塑模具。
本课题首先是从产品的结构分析出发,然后设计模具浇注系统、分型面、模具成型工艺系统、推出系统和冷却排气系统,同时并简单的编制了模具的加工工艺。
本课题最主要任务就是设计出满足产品要求的一副注塑模具,来实现该产品自动化大批量地生产。
希望通过全部的设计过程来说明该注塑模具是有可行性的并且是满足该产品的所有加工质量要求的。
【关键词】:注塑模具产品结构产品要求目录引言 (1)一、塑件成型设备 (2)(一)成型设备校核 (2)二、塑件成型工艺分析 (2)(一)塑件产品成型特征 (2)(二)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3)三、分型面和浇注系统的设计 (4)(一)分型面的设计 (4)(二)浇注系统的设计 (5)四、成型零件结构的设计 (7)(一)型腔结构设计 (7)(二)型芯结构设计 (8)五、导向机构与推出机构的结构设计 (8)(一)导向机构 (9)(二)推出机构 (9)六、冷却机构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9)(一)冷却机构 (9)(二)排气系统 (10)七、开模合模过程 (10)八、模具装配图..................................................................................................,,,,,,,,,,,,,,,,,,,,.11 总结. (12)参考文献 (13)谢词 (14)引言塑料制品的许多优良特点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也被广泛地应用。
更让人惊喜的是,随着现代塑料成形工艺的进一步提高,塑料成型模具的再发展战略也逐步得到实施。
随着生产技术进一步地提高,电器类的模具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所以相关企业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电位器盒模具,来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人所在的实习单位是一家专门制造各种塑料产品的公司,其中电位器盒是最主要的产品,所以选了电位器盒注塑模具来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我运用了学校学的UG和CAD辅助设计软件来更好地完成对电位器盒的结构分析和模具设计。
分析了该产品结构形状等所有加工工艺特点,简述了该注塑模具的各个部分选用和装配。
一、塑件成型设备(一)成型设备校核计算1.注射量的校核公式:(0.8~0.85)W公≥W注W公:注射机的公称注射量。
单位:cm³W注:浇注系统中的塑料和所有型腔内塑料体积量之和。
单位:cm³已知浇注系统和所有型腔塑料的总体积为74.14cm³,所以远远小于注射机理论注射量634cm³ 所以是满足该注塑机的要求。
2.注射压力的校核公式:Ρmax≥K´P0Ρmax——额定注射压力(注塑机)单位:MPap0——所需要的注射压力(注射成型时) 单位:MPaK´——安全系数将数据代入公式得:K´p0=1.3×90=117(MPa)≤Ρmax=150 MPa故满足要求。
3.锁模力的校核公式:F≥KAPmF——额定锁模力(注塑机)单位:KNA——流道、塑件在该模具分型面上投影面积总和单位:cm²Pm——型腔的平均压力单位:MPaK——安全系数通常K取1.1~1.2将数据代入公式得:KA pm=1.15×25×11.304=324.99(kN)F=3500kN>324.99KN 故满足要求。
二、塑件成型工艺的分析(一)塑件产品成型特征图2-1产品三维图图2-1该塑件材料为聚苯乙烯(PS)。
PS的电器性能、光学性能和着色性都是比较不错的且易于被加工成型。
所以,PS成为了现在最新型材料,而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
聚苯乙烯(PS)是通用热塑性塑料品种。
玻璃化温度为80℃~90℃,密度为1.054g/ cm³,熔融状态下温度为240℃,电阻率1020~1022Ω/cm。
导热系数为30℃时是0.116瓦/(米·开)。
通常情况下PS是非晶态无规则聚合物,但容易导致开裂。
塑件工艺性分析:该塑件外壳为矩形,各个面圆滑连接,没有连接痕迹。
而PS流动性较好,能够运用于大型薄壁制品,成型时注射压力是70MP到130MP,高压力会导致残余应力增加;注射速度应适当快些,但应防止出现飞边;由于吸湿性小,所以原料是不有必要干燥处理的;又因为它热膨胀系数大,所以容易产生开裂。
该塑件的外形轮廓简单,各面壁厚比较均匀,底面上有4个小孔和2个大孔。
因为该塑件结构比较简单,所以采用的是单分型面的注塑模具设计特点。
(二)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图2-2塑件图1.塑件的尺寸精度分析看图2-2该产品的尺寸精度不高且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PS可采取建议精度5级,按MT5精度来查取公差。
塑件上主要尺寸的公差见表2-3。
2.塑件的表面质量分析(1)因为该产品是电器盒外壳,所以表面必须明亮干净、色彩均匀,绝对不能够出现斑点、坑坑洼洼和熔接痕迹,Ra为0.4μm,其它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2)该塑件的要求表面没有缺陷、毛刺,因为电位器盒要经常与人的手接触,所以表面必须光滑,最好自然形成圆角3.塑件的结构工艺分析(1)从图2-1上来看可以知道该产品的外形轮廓为矩形,各面圆滑连接,且产品各面的薄壁厚度均匀,因此该产品是完全符合最小壁厚要求的。
1/3·t=0.83(2)圆角的校核:R Rmin>在产品底部有两个尺寸不同的孔,大孔为φ6.5有2个、小孔为φ3有4个,它们均符合最小孔径的要求。
综上所述,该产品符合注射成型加工的全部要求。
三、分型面和浇注系统的设计(一)分型面的设计1.分型面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应遵循以下要求:(1)分型面必须放在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轮廓处。
(2)要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分型面尽量不要选择在塑件光滑的外表面,避免影响了塑件的外观。
(3)应有利于塑件顺利脱模:脱模机构通常是在动模一侧的,使塑件能够留在动模一侧。
(4)应有利于空气和废气的排放。
(5)分型面的数目和形状:理论上是只使用一个与模具开模方向相互垂直的分型面。
图3-1该塑件模具分型面如图3-1。
(二)浇注系统的设计因为该产品的外观要求较高,所以表面上是不可以出现斑点和熔接痕,不然就是报废了。
而壳体塑件是矩形,适合中心点浇口进料。
圆弧相连接浇口和塑件,避免去除浇口时,损害到塑件。
(1)主流道的设计图3-2该塑件主流道如图3-2把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是为了让主流道中凝料能顺利地从浇口套中拔出来,而小端的直径d设计的应比注射机喷嘴的直径D大0.5mm。
因为小端的前面形状为球面,所以凹下的深度约为3mm。
由于注射机喷嘴的球面是与模具相贴合接触,所以主流道球面半径应大于喷嘴球面半径约1mm。
流道的表面粗糙度Ra<0.8um。
(2)分流道的设计图3-3分流道截面图看图3-3为圆形截面优点:流道形状效率较高流道长度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因为流道过长会造成压力损失,不利于生产,也浪费材料;但过短的话,又会增大产品的残余应力,这样更容易产生毛边。
(4)浇口的设计图3-4浇口与分流道连接处截面图因为产品的外观质量必须没有瑕疵,所以浇口的位置和大小必须以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为前提而设计,同时应该尽量使模具结构简单不复杂。
根据图3-1的分型面位置,选了如图3-4所示侧浇口进料。
进料口设计在了塑件的顶部,是根据型腔的安放方式。
四、成型零件结构设计(一)型腔结构设计:型腔有3种结构形式:整体式、组合式、拼块组合式。
从各个方面分析我最终选择了整体式型腔,因为整体式型腔有比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变形,能使用较长时间。
因为该产品结构较简单,精度不高且为中心对称,型腔加工容易实现,所以为整体式结构。
如图3-5所示:图3-5(二)型芯结构设计:采用40Cr来制作型芯,热处理后使它表面硬度必须达到HRC45~50之间,表面粗糙度约为0.25um,配合面为0.8um,需要进行镀铬并且进行抛光处理。
如图3-6所示:.图3-6五、导向机构与推出机构的结构设计(一)导向机构:如图3-8导柱(如图3-7):长度导向部分的长度应高于凸模端面的高度约为8 cm,避免出现导柱还末导正方向时,型芯先进入型腔的情况。
形状导柱前端要倒圆角,这样才能使导柱能顺利地进入导向孔。
图3-7 图3-8导套(如图3-8):材料与导柱相同,但硬度应比导柱低,可以减轻磨损,防止拉毛。
形状导套前端要倒圆角。
导向孔为通孔,能使孔内的空气顺利排除。
(二)推出机构:推杆直接顶住塑件中心,等开模后将塑件推出,顺利脱模。
图3-91.导套2.导柱3.弹簧4.支撑板5.推杆6.推杆固定板7.推板六、冷却机构与排气系统的设计(一)冷却机构:冷却机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各个水孔之间距离相同且到型腔也相同。
②冷却水孔愈多,冷却效果愈好。
③浇口处应加强冷却④避免冷却水道干涉到其他的机构。
⑤合理选择冷却水道的形式⑥要降低温差(进水与出水)综上所述,我决定采用水冷却,环绕型腔布置两层冷却回路。
(二)排气系统:排气不良容易引起塑件烧焦,短射、填充不足、脱模不良、阴影、气泡、色差、缩水、流纹、表面凹陷、不熔合等。
适当地开设排气槽;可以有效地降低注射时间、注射压力,锁模压力以及保压时间,使塑件成型更为容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套模具我采用的是利用分型面及模具各个零部件之间配合间隙,使它能够自然排气。
七、开模合模过程见图3-10图3-10八、模具装配图见图3-11图3-11总结一、对产品的外形轮廓为矩形并且底部有4个小孔和2个大孔,我设计出了单分型面,一模两腔的模具。
该模具结构紧凑新颖模具工作可靠,操作方便,型腔填充良好,脱模顺利。
二、在设计过程中,我积极地利用了学校学的CAD/UG辅助设计软件来进行电位器盒塑料模的设计。
对得到的图形进行进一步补充修改,使设计内容更加丰富具体。
三、从设计角度看,我的模具结构简单且不复杂;从经济角度看,该模架比较实用耐磨可以长期投入生产,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投入成本。
由此说明此次设计的可行性。
在指导老师黄洪根老师的细心指导修改下,我学到了很多的以前没学过的相关专业知识。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提高我对学校所学的CAD/UG辅助软件运用的能力。
在模具设计方面,我从这次毕业设计中充分明白了,要学好设计必须要全方位地了解产品的结构和所有可行性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