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专题能力训练十 文言文阅读(一)
2019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题点六文言文阅读提分点17关注细节,依文索意(含2018高考真题)课件

-10-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全面读文,关注细节 概括分析题是涉及全篇内容的题目,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是准确解 答的前提。对文本的阅读,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把握材料,紧 扣人物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评价;然后对人 物的官职变化、言行事迹、品质性情、他人评价等内容,做好圈点 勾画,为解题做好准备。 在阅读选项时,一是筛选关键信息,如文章主旨、结论、见解、感 悟等;二是遴选核心信息,如人物生平、性格节操、政绩才干、品 德性情等;三是提取主体信息,如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布局谋篇 等。要有足够的耐心,关注细节,以应付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因 为在选项的分析部分,命题人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 曲解等方式作细微的改动来设置错误,所以再细微的情节,都不能 忽略,都要在文本中找到依据。
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
宗善之。
比对 结果
选项有两处错误:“他入仕不久”在文中无依据,从前文看,在出使 契丹之前,先后“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而不是 “入仕不久”;其二“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错误,“返回”无依据。
-24-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2017 全国Ⅱ卷,T12-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
比对结 果
A项比对结果:概括与分析照应,分析在原文中有依据。
-17-
方法1
方法2
即学即练
选 项
概
括
弘微简言服
B 项
众,此举受到
重视。
原 文
分析
比对 结果
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
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
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2文言文翻译题

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
力争,最终改判。 关闭
CC项.曾,“公派亮使防者患偕未同然雄州,止赵息滋边前地往事调解端”。的契说丹法违错约误在。界根河据捕文本鱼“运公盐亮,他 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 言双:方‘得萌芽以不相禁安,后无将事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
不诘会盗藏/公匿亮强报盗,/一吾定境是不使藏者盗的/随殆从从干者的之。廋搜耳索/以索后之,果/然果是然这/ 样。据
此,“盗悉窜他境”中间不能停顿;“尝有使客亡橐中物”是一个完整的
语句,“物”后要停顿;“移书诘盗”不能断开,前后是目的关系。故选B项关。闭 B
精品课件
解析 答案
-6-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精品课件
-5-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第2讲 文言文翻译题
精品课件
-2-
文言文翻译,涉及方方面面的文言知识,考查这个考点的同时,也 考查了通假字、古今异义、重要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文 言句式等考点。所以说文言文翻译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是高考 的重点和难点,二轮复习时,要把它作为重中之重。
精品课件
-3-
(2016·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 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 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 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 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 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 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 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 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 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2023新教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文言文的信息概括选择题

课时作业(十) 文言文的信息概括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是时,上既躬修玄默,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
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
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浸息。
六月,诏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无以异也,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
太子家令晁错对策高等,擢为中大夫。
错为人峭直刻深,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
错又上言宜削诸侯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上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诏曰:“间者数年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
愚而不明,未达其咎。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错言于上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蓄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减汤、禹,加以无天灾数年之水旱,而蓄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精品】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分类练一~三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分类练(一) 文官类(时间:40分钟 满分: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
性颖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
丁母忧归。
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
故事,吏部率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
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
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严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
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
一日独召对,语及阶。
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
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
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
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不可减。
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
”皆用之。
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
阶戒炳曰:“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又为危语嵩曰:“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
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
”嵩惧,乃寝。
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
阶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
帝悦,密传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徐阶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B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C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D.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用卒/闻渊代/自处前辈/取立断/阶意不乐求/出避之/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解析:选B 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及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及答案2018年12月6日星期四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
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
稍长入学,举目成诵。
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庭试,皆第一。
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
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
”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示之。
京笑而不视,力辞。
出守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
还,直集贤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
吴充以论温成皇后追册事,出知高邮。
京疏充言是,不当黜。
刘沆请言并斥京。
仁宗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记注,旋复之。
试知制诰...。
避妇父富弼当国嫌,拜龙图阁侍制、知扬州。
改江宁府,以翰林侍读学士召还。
纠察在京刑狱。
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数月不诣丞相府。
韩琦语弼,以京为傲。
弼便往见琦,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神宗立,王安石为政,京论其更张失当,累数百千言,安石指为邪说,请黜之。
帝以为可用,擢枢密副使。
会选人郑侠上书言时政,荐京可相,吕惠卿因是谮京与侠通,罢知亳州。
未几,以资政殿学士知渭州。
茂州夷叛,徙知成都府。
蕃部何丹方寇鸡粽关,闻京兵至,请降。
议者遂欲荡其巢窟,京请于与朝,为禁侵掠,给稼器,饷粮食,使之归。
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盟,愿世世为汉蕃。
惠卿告安石罪,发其私书,有曰:“勿令齐年知”,齐年谓京也与安石同年生。
帝以安石为欺,复召京知枢密院...。
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又改镇彰德。
于是范祖禹言:“京再执政初与王安石不合后为吕惠卿所倾其中立不倚之操为先帝称挹且昭陵学士,独京一人存,若付以枢密,必允公论。
”时京已老,乃以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
绍圣元年,夣,年七十四。
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
苟与县牍合,而处断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侍狱。
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云。
【注】选人:唐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
(统考版)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十)文言文语句的翻译

课时作业(十)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精准对练一关注单音节文言文实词的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安乐令吴汉、护军盖延、狐奴令王梁亦劝彭宠从秀,宠以为然。
而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
汉出止外亭,遇一儒生,召而食之,问以所闻。
生言:“大司马刘公,所过为郡县所称,邯郸举尊号者,实非刘氏。
”汉大喜,即诈为秀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会寇恂至,宠乃发步骑三千人,以吴汉行长史,与盖延、王梁将之,南攻蓟,杀王郎大将赵闳。
……秀乃悉召景丹等入,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乃以景丹、寇恂、耿弇、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使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况、宠、丹、延皆为列侯。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
译文:(2)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濂性诚谨,未尝讦人过。
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
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译文:(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译文: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帝即位初,异姓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
至是,用赵普谋,渐削其权,或因其卒,或因迁徙致仕,或因遥领他职,皆以文臣代之。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苏).

2019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苏).【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
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那么于会肆言以折之。
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
坐那么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那么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
”从史常耸听喘汗。
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那么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
从史虽羞,退益甚。
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
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
上曰:“吾知之矣。
”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
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
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
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
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
君于为义假设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那么畏避如怯夫然。
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
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
”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
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
君弃去,遂败。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酒食伎乐之燕不与.与:参与B、数.以违命,流于日南数:列举C、唯.公之所欲为唯:希望D、后不听信,恶益闻.闻:传布6、以下各句中,全都表现....孔戡“声望高”的一组是〔3分〕①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②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③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2019高考语文全程备考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C卷)(含解析)

309教育网309教育资源库 文言文阅读(C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明山宾字孝若,平原鬲人也。
父僧绍,隐居不仕,宋末国子博士征,不就。
山宾七岁能言名理,十三博通经传,居丧尽礼。
服阕,州辟从事史。
兄仲璋婴痼疾,家道屡空,山宾乃行干禄。
齐始安王萧遥光引为抚军行参军,后为广阳令,顷之去官。
义师至,高祖引为相府田曹参军。
梁台建,迁治书侍御史,掌治吉礼。
时初置五经博士....,山宾首膺.其选。
迁北中郎谘议参军,侍皇太子读。
天监十五年,出为持节、督缘淮诸军事、征远将军、北兖州刺史。
普通..二年,征为太子右卫率,加给事中,迁御史中丞。
四年,迁散骑常侍,领青、冀二州大中正。
东宫新置学士,又以山宾居之,俄以本官兼国子祭酒。
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启出仓米以赡人,后刺史检州曹,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有司追责,籍其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
昭明太子....闻筑室不就,有令曰:“明祭酒虽出抚大藩,拥旄推毂,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
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山宾性笃实,家中尝乏用,货所乘牛。
既售受钱,乃谓买主曰:“此牛经患漏蹄,治差.已久,恐后脱发,无容不相语。
”买主遽追取钱。
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五年,又为国子博士,常侍、中正如故。
其年以本官假节,权摄..北兖州事。
大通元年,卒,时年八十五。
昭明太子为举哀,赙钱十万,布百匹,并使舍人王颙监护丧事。
又与前司徒左长史殷芸令曰:“北兖信至,明常侍遂至殒逝,闻之伤怛。
此贤儒术该.通,志用稽古,温厚淳和,伦雅弘笃。
授经以来,迄今二纪.。
追忆谈绪,皆为悲端,往矣如何!”山宾累居学官,甚有训导之益,然性颇疏通,接于诸生,多所狎比,人皆爱之。
(选自《梁书·明山宾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宾首膺.其选膺:承当B.治差.已久差:病愈C.此贤儒术该.通该:应该D.迄今二纪.纪:十二年解析:选C 该:完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专题能力训练十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
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
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一日十数战,大败之。
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
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
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
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
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
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
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军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
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
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
命佩平虏将军印,帅师讨之。
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
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
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
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
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
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
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
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
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
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
”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
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韦蜀惊马,马尽佚。
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
赠泾国公,谥武勇。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
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
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
“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
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
阿台侵犯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
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
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
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
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韦蜀惊马,马尽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
”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
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
”英宗遂受命。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B.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C.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D.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20岁。
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这里是指司马光抚养庞籍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
成语“义结金兰”“琴瑟和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的意思是先例,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现多指一种叙述类的文学体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性情不喜华靡,禀赋迥异。
七岁时,就能说出《左氏春秋》的大意;“闻喜宴独不戴花”,体现了他与众不同的胆识和品性。
B.司马光做事坚持原则,见解独到。
在异兽和日食事件中,他设譬引喻,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
C.司马光为人忠厚笃诚,重情重义。
在庞籍因事受牵连后,他能连续上书承担罪责,庞籍死后又能善待其家人。
D.司马光为臣鞠躬尽瘁,尽忠尽职。
在关乎国嗣的问题上,他与范镇等人一起劝说天子为国家长远考虑,早立储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2)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
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前,虎人立,洞其喉,一军尽欢。
至元十六年,珪年十六,摄.管军万户。
十七年,真拜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其父虎符,治所统军,镇建康。
未几,弘范卒,丧毕,世祖召见,亲抚之。
奏曰:“臣年幼,军事重,聂祯者,从臣父、祖,久历行阵,幸以副臣。
”帝叹曰:“求老成自副.,常儿不知出此。
”厚赐而遣之,遍及其从者。
十九年,太平、宣、徽群盗起,行省檄珪讨之,士卒数为贼所败,卒有杀民家豕而并伤其主者,珪曰:“此军之所以败也。
”斩其卒,悉平诸盗。
二十九年,入朝,命为枢密副使。
太傅月儿鲁那演言:“珪尚少,姑试以佥书,果可大用,请俟他日。
”帝曰:“不然,是家为国灭金、灭宋,尽死力者三世矣,而可吝此耶!”拜镇国上将军、江淮行枢密副使。
大德三年,遣使巡行天下,珪使川、陕,问民疾苦,赈恤孤贫,罢冗官,黜贪吏。
还,迁浙西肃政廉访使,劾罢郡长吏以下三十余人,府史胥徒数百,征赃巨万计。
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帝遣官杂治之,得行省大小吏及盐官欺罔状,皆伏罪。
劾大官之不法者,不报.;并及近侍之荧惑者,又不报。
遂谢病归。
泰定三年,上遣使召珪,珪至,帝曰:“卿来时,民间如何?”对曰:“臣乡里也,民饥甚,朝廷虽赈以金帛,惠未及者十五六,惟陛下念之。
”帝恻然,敕有司毕.赈之。
未几,起珪商议中书省事,四年十二月薨。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摄.管军万户摄:代理。
B.求老成自副.副:相符。
C.劾大官之不法者,不报.报:答复。
D.敕有司毕.赈之毕:全部。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B.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C.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D.珪得盐司奸利事/将发之/事干行省/有内不自安者/欲以危法中珪/赂遗近臣/妄言珪有厌胜事/且沮盐法/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珪勇猛过人,年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