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热和对角电机热处理方法
电机轴热处理

电机轴热处理摘要:一、电机轴热处理概述二、电机轴热处理方法及工艺1.退火处理2.淬火处理3.回火处理4.调质处理三、电机轴热处理设备及参数四、电机轴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五、电机轴热处理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电机轴热处理概述电机轴热处理是指通过对电机轴进行高温处理,改变其金相组织,提高轴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电机轴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转矩和弯矩,因此,对其进行合适的热处理至关重要。
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淬火、回火、调质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电机轴热处理方法及工艺1.退火处理:退火处理主要用于降低电机轴的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
通常采用井式炉或气氛保护炉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Ac3或Ac1以上,保温时间根据轴的直径和材料种类确定。
退火后,轴的硬度降低,金相组织转变为铁素体加珠光体。
2.淬火处理:淬火处理目的是提高电机轴的硬度和强度。
采用盐浴或油浴进行加热,使轴表面达到要求的硬度。
淬火后,轴的硬度升高,金相组织主要为马氏体。
3.回火处理:回火处理主要用于消除淬火应力,提高轴的韧性和稳定性。
回火温度一般为Ac1-Ac3之间,保温时间与退火相似。
回火后,轴的金相组织转变为回火马氏体,硬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4.调质处理:调质处理是将淬火和回火相结合的一种热处理方法,用于提高轴的综合性能。
调质处理过程中,轴先进行淬火,然后进行回火。
调质后,轴的硬度、强度、韧性均得到显著提高。
三、电机轴热处理设备及参数电机轴热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电阻炉、气氛保护炉、盐浴炉、油浴炉等。
设备选型时,需根据轴的材料、直径、长度和热处理要求进行选择。
热处理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需根据材料和处理目的进行调整。
四、电机轴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测热处理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过程控制和结果检测。
过程控制通过监控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确保热处理过程稳定。
结果检测包括硬度检测、金相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等,以评估热处理效果。
单位招聘考试钳工专业(试卷编号111)

单位招聘考试钳工专业(试卷编号111)1.[单选题]氧气、乙炔橡胶软管的长度一般为( );A)5米B)10米C)15米以上答案:B解析:2.[单选题]在金属容器或管道内和潮湿的地方焊接时,照明安全电压为( )伏A)36B)24C)12答案:C解析:3.[单选题]轴瓦合金层表面粗糙度值,当有刮研余量时应该( )R1.25m。
A)小于B)等于C)大于答案:A解析:4.[单选题]往复式压缩机的优点是( );A)气量连续B)效率高C)易损件多,维修量大答案:B解析:5.[单选题]焊工工作时,应穿( )帆布工作服,防止弧光灼伤皮肤。
A)白色B)蓝色C)灰色答案:A解析:6.[单选题]调质处理就是()的热处理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高温回火解析:7.[单选题]在焊条药皮中,能促使电弧稳定燃烧的物质是( )。
A)碳酸钙B)萤石C)白云石答案:A解析:8.[单选题]管螺纹属于( )螺纹,主要用于( )联接.A)三角 紧固B)梯形 紧密C)梯形 紧固D)三角 紧密答案:D解析:9.[单选题]如果薄板发生翘曲等不规律变形,就锤击( );A)翘曲的对角线B)没有翘曲的对角线C)四周边沿线D)从中间向四周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对电源没有接地中线的低压电网中的用电器,将用电器的( ),用导体线作接地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叫保护接地A)输入端B)内部C)外壳D)铁芯答案:C解析:11.[单选题]相同材料的弯曲,弯曲半径越小,变形( )。
A)越大B)越小C)不变D)可能大也可能小答案:A解析:12.[单选题]活塞距曲轴中心线最大距离时的位置称( );A)下止点B)上止点C)活塞行程D)汽缸工作容积答案:B解析:13.[单选题]麻花钻的槽刃斜角为();A)118°B)55°C)60°D)120°答案:B解析:14.[单选题]錾子刃磨时,经常浸水冷却,以免錾子( )。
ag50起动电机齿轮轴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

AG50起动电机齿轮轴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王冰宋新春摘要:摩托车起动电机齿轮轴的热处理方法可采用渗碳法,软氮化和高频感应淬火等,根据不同的方法,选择相应的材料。
关键词:摩托车起动电机热处理齿轮轴材料分类号:TM35,TG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018(2000)01-0038-02▲1 前言从日本引进的AG50摩托车图纸中,没有规定起动电机轴(齿轮轴)的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开发初期发生过断齿、倒齿等质量问题。
我们根据不同的材料、热处理方法及技术要求,逐次进行万次起动台架试验,不管合格与否,都要对齿轮轴材料及热处理质量进行全面分析,最后确定材料及相对应的热处理技术要求。
2 起动电机齿轮轴的工作条件及常失效形式2.1 齿轮工作时,从啮合点的齿根的整个齿面上,均受到有脉冲的弯曲应力的作用,而在齿根危险断面上造成最大的弯曲应力,特别是在电机起动时,脉冲弯曲应力更大。
在脉冲弯曲应力的作用下,可使齿轮产生弯曲疲劳而破坏,破坏形式为断齿。
2.2 齿轮工作时,通过齿面接触传递动力,在接触应力的作用下,会使工作齿面产生接触疲劳破坏。
破坏形式主要为麻点剥落与硬化层剥落两种。
2.3 齿轮工作时两齿面相对运动(包括滚动与滑动)产生摩擦力,工作齿面在摩擦力及由摩擦而产生的局部高温作用下,产生咬合磨损。
由此可见,起动电机轴齿轮齿部的工作条件是复杂的。
为了满足这些工作条件所提出的性能要求,防止齿轮早期失效,必须采取综合强化,渗碳、淬火、表面感应淬火、软N化等,便是一种综合强化方式。
通过此处理方法,可使表面获得高的硬度和高的耐磨性及接触疲劳强度,又可利用表面与心部的硬度不同,建立有利的压应力,提高弯曲疲劳强度。
3 齿轮轴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技术要求3.1 渗碳(碳氮共渗)钢的渗碳是在钢件的渗碳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碳原子渗入表面获得一定的表面含碳量和一定的碳浓度梯度的工艺。
渗碳的目的是使零件获得高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及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
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及解决措施

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及解决措施2017年12月目录1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的种类和形成原因 (1)2低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的重要性 (2)3低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的难点 (3)4.一般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的解决方案 (4)5.低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的解决方案初探 (5)4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承电流试验测试 (11)1变频调速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问题的种类和形成原因电机运行时,轴承两端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称之为“轴电压”,该电压加在由电机转轴、轴承、端盖、机座构成的回路中,从而引起了轴承电流(该电流也可能通过联轴器传递至传动机械,见图1)。
轴承电流一般存在3种不同的形式:环路电流、 dV/dt电流和EDM(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电流。
这3种不同的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
图1➢环路电流:正弦波驱动的电机系统中电机的结构上的不对称、气隙不均匀等)。
不对称的磁路会在磁轭产生环形交流磁通(环状磁通),从而产生交流感应电压。
当感应电压破坏轴承润滑剂的绝缘能力时,就会有电流流过此回路。
流经途径为导电的电机轴、机壳、轴承沟道、滚动体等。
图2为环路电流可能流经的各部分零部件所组成的通路。
图2➢dV/dt电流:PWM逆变器中,由于电路、元器件、连接和回路阻抗的不平衡,电源电压将不可避免的产生零点漂移,从而产生高频的共模电压。
由于寄生电容Cwr的存在,在电机轴上会形成轴电压Vshaft。
由于电机端输入的是PWM脉冲电压,这些脉冲序列电压耦合到电机轴上会得到交变轴电压,经过轴承电容流到大地,从而产生形成dV/dt轴承电流。
dV/dt电流一般只有0.1~0.15A,主要为高频分量,对轴承影响很小,主要是持续不断地腐蚀着轴承上的润滑剂,最后造成电介质击穿。
➢EDM电流:第3种形式的轴承电流是由内外圈的间隙(包括油膜)电容放电引起的轴承电流,又叫EDM电流。
设备点检员四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B)

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限公司设备点检员四级/中级理论知识试卷(B )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依据2019年颁布的《设备点检员 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3、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4、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5、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 二 总 分 得 分得 分 评分人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1分,满分80分。
)1.我国设备综合管理的目标为( )。
A 、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B 、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设备C 、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D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2.做好交接班记录和认真填写规定的记录,是操作工人应掌握的“三好”中的( )设备。
A 、用好 B 、管好 C 、修好3.油压机操作时,应检查( )。
A 、压力表B 、气路是否畅通或漏气C 、螺栓是否松动D 、以上都是 4.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购置费+( )+拆除费-残值。
A 、运行费B 、维修费C 、材料费D 、维持费 5.下面哪一个不是设备管理原则( )。
A 、全寿期管理原则B 、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原则C 、设备分级管理原则D 、全部设备零缺陷原则6.新设备经过安装、试车、移交,已有了初步的鉴定,但设计、制造和安装中存在的某些缺陷还未完全暴露出来,因此仍需进一步对新设备进行考核和考验。
考核阶段一般为( )个月。
A 、1-2 B 、1-3 C 、3-6 D 、2-47.检修中要牢固地树立起“( )”、“质量第一”的思想。
A 、生产第一B 、安全第一C 、时间第一D 、费用第一 8.俗话说:国有国法,行有行规。
这里的“行规”是指( )。
A 、道德B 、职业道德C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行业D 、行业职业道德规范 9.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断地从一个企业“跳槽”到另一个企业,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人才流动,但同时也说明这些从业人员缺乏( )。
金属热处理硬度检测方法及操作技巧

头在材料表面施加冲击载荷,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和深度来确定材料的冲击Fra bibliotek性。03
微小布氏硬度测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试微小或薄型金属材料的硬度。它使用一个微小的
球形压头在材料表面施加压力,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
布氏硬度测试的操作步骤
选择合适的压头和压力
根据材料类型和硬度范围选择压 头(如硬质合金或金刚石)和压 力,确保满足相关标准。
02
布氏硬度测试 (Brinell Hardness Test)
布氏硬度测试的种类
01
静态布氏硬度测试
这是最常见的布氏硬度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试金属材料。它使用一个
硬质的球形压头在一定压力下压入材料表面,然后测量压痕的直径来确
定硬度。
02
动态布氏硬度测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试金属材料的冲击韧性。它使用一个硬质的球形压
热处理硬度检测的重要性
01
02
03
评估材料性能
硬度检测可推断材料的强 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指标,评估其在不同环境 下的表现。
优化热处理工艺
通过比较不同工艺下的硬 度,选择最佳参数,提高 产品质量和性能。
诊断材料缺陷
硬度检测能检测气孔、裂 纹、夹杂等缺陷,为生产 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热处理硬度检测的种类
热处理硬度检测方法及操作技巧
目录
• 热处理硬度检测概述 • 布氏硬度测试 (Brinell Hardness Test) • 洛氏硬度测试 (Rockwell Hardness Test) • 维氏硬度测试 (Vickers Hardness Test) • 热处理硬度测试的注意事项
01
热处理硬度检测概述
角焊缝热影响区

角焊缝热影响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角焊缝热影响区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受到高温影响而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区域,这一区域的性质和组织结构可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从角焊缝热影响区的形成原因、性质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角焊缝热影响区的形成原因角焊缝热影响区是由于焊接热源的高温作用而形成的。
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电弧的高温能量会导致母材和焊接材料的局部区域受热并发生熔化,形成焊缝。
而在焊缝附近,由于高温作用,母材的结构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即形成了角焊缝热影响区。
这个区域通常是焊接接头中最容易出现缺陷的地方,因此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十分重要。
1. 金相组织变化:在热影响区内,由于高温作用,晶粒会发生生长,而且会形成边界晶粒,这些变化会导致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与母材有所不同。
2. 硬度变化:热影响区的硬度通常会高于母材,这是由于晶粒的生长和变形所致。
过高的硬度会使焊接接头易于出现脆性断裂。
3. 残余应力:热影响区中会存在着残余应力,这些应力可能会导致接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和开裂。
4. 脆性团聚体:在热影响区内,会形成一些脆性团聚体,这些团聚体会降低焊接接头的韧性和抗拉强度。
1. 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焊接热影响区的大小和性质。
2. 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种类和性质也会对焊接热影响区产生影响,不同的焊接材料会形成不同性质的热影响区。
3. 母材性质:母材的材料、厚度和硬度等性质都会对热影响区的形成和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4. 焊接环境:焊接环境的气氛、温度等因素也会对焊接热影响区的形成产生影响。
2. 预热和后热处理:在焊接过程中进行预热和后热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热影响区的大小和硬度,提高焊接接头的性能。
在焊接工程中,控制和管理角焊缝热影响区的大小和性质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角焊缝热影响区的研究和控制,才能有效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简述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及时效处理

1简述常用的热处理的方法及时效处理。
答:常用热处理方法: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渗碳,渗氮,碳氮共渗,渗硼。
时效处理有人工时效处理,自然时效处理。
退火,将工件加热至Ac3以上30~50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缓慢冷却至500度一下在空间中冷却。
正火,将钢件加热至Ac3或Acm以上,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的一种操作。
淬火,将钢件加热至Ac3或Ac1以上,保温后在水或油等冷却液中快速冷却,已获得不稳定的组织。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Ac1以下的温度,保温后冷却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调质热处理是金属热处理的一种,采用的是淬火加高温回火,已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在具有强度硬度的同时有比较好的塑性以及韧性。
自然时效处理,将工件放置在室温或自然条件下长时间存放而发生的时效现象,称为自然时效处理。
人工时效处理,采用将工件加热到较高温度,并较短时间进行时效处理的时效处理工艺,叫人工时效处理。
如:人工时效处理:720 ℃保温8 h 后经50 ℃/ h 冷却到620 ℃保温8h,空冷。
2简述钢回火的目的答:回火又称配火。
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
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
目的: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
根据不同的要求可采用低温回火、中温回火或高温回火。
通常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和强度降低,延性或韧性逐渐增高。
3简述钢的表面淬火的作用及分类。
答: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
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帮客户查找对角电机发热原因
对角发热大可能是电机座水平没调好,但是方管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啊
对角发热大可能是电机座水平没调好,但是方管应该不存在这个问题啊
本帖最后由kmani 于2013-5-30 13:40 编辑
第一:不是高低kv的区别。
第二:基本上1000kv以内的电机只要不出现磁饱和,他们带同一个桨的力效基本是相同的(差别只有内阻发热带来的很小的区别)。
解释:不同kv的电机带同一只桨,在转速一样时,电机的磁滞和涡流损耗是一样的,差比只有内阻发热功耗。
又因为有效功率(划桨)一样,因而总输入功率基本一样。
当然力效也就一样了。
所以电机是怎么选择呢?看下文
首先确定每个电机所需要的最大拉力;
其次去TB找,看哪个电机在这个最大拉力下基本上还没有磁饱和。
在这个最大拉力下,磁场强度B越小越好,这样磁饱和以及涡流损耗就很小。
最后,看看价格合适不,不合适再选其他的电机。
解释1:这里我没涉及电机kv值,因为它对力效基本没有影响(它的影响只有铜损,也就是内阻发热,kv 越小的电机发热就越小,这是在线径一样情况下得出的)。
但是呢,还不不能选择kv太高的电机,因为kv太高了,电流很大,这个时候内阻发热就显著了。
解释2:什么样的电机在线圈磁场强度很小时就能产生很大的力矩呢?
当然是:转子和定子之间气隙小、定子直径与高度乘积大、铁芯导磁率好的电机。
这里我们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定子直径与高度的乘积,这个值越大越好(当然不能太大了,不然电机重啊)
以上选择方法有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知道电机在最大拉力下有没有磁饱和呢。
确实这个问题很难确定。
我有个估计方法,如下
先找两个同一个厂家同一个系列的不同型号的电机,你如朗宇的V4014和V3508,根据我上面所述,显然在获得相同转矩时V3508更容易磁饱和(这货直径小,高度也小啊,相同的电磁力乘以更大的半径将获得更大的力矩),所以呢在V3508出现磁饱和时,V4014肯定还没有饱和。
再根据我说的,没有出现磁饱和时,力效基本是一样。
你去查这两个电机的力效,你会发现在某个拉力之前,两个电机的力效基本一样,过了这个拉力之后,你会明显发现V3508的力效低于V4014。
那么这个拉力就是磁饱和时的拉力。
只要这个最大拉力满足要求就可以了,要是不满足就只能选择定子直径高度乘积更大的电机了。
为了方便大家对比数据,我给出我用的几个电机型号,大家可以去TB搜索。
V4014电机、V4010电机、V3508电机
其中V3508这个电机在1250g拉力以后力效会明显的小于V4014的,说明V3508这1250g拉力之后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磁损和涡流损失,其中磁损占大部分。
有的店家的网页内有测试数据,大家可以对比参数。
记得对比时,桨要选择一样的,电压可以不一样,力效和电压无关。
解释:为什么直升机的发动机需要减速才能带大桨,而电机却不需要减速就可以带大桨?
因为假如发动机不减速,必然带不动大桨,导致发动机转速很低,转速低输出功率就小,这样更带不动大桨了,只有减速才能使发动机转的很快,还可以增大扭矩带大桨。
但是电机就不一样了,大桨会让电机转速降低,但是电机转速降低之后,反电动势减小,线圈上有效电压增大,于是电流增大。
这样还是能输出很大的功率。
当然这是在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没有明显增大的前提下。
一旦电机的磁滞损耗明显增大,电机的输出功率就会明显减低。
在电机没有明显磁饱和时,带的桨越大越好(也不能无限大啊,相对来说),越大的桨力效越高。
这就是多旋翼的问题。
其它飞行器调整不到位的话会直接体现在飞行姿态上,甚至根本无法飞行。
而多旋翼在飞控调配下会掩盖很多装配缺陷。
如果1、2号是前面俩电机(多数飞控定义),那么是重心靠前了。
如果1、2号是右侧俩电机(某些飞控定义),那么是重心偏右了。
如果1、2号是对角电机(楼主描述),那么正桨与反桨桨型不配套,其一效率低下
锁定方向是是靠螺旋桨的差速度来实现的。
对角电机热说明对角电机一直出去高功率的状态在工作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力。
这个时候飞机应该是往一个角度倾斜然后罗盘信息一直跳跃这个差速一直处于跳跃状态导致一对电机一直不停的加速减速0*1*0*1跳动另两个电机是减速加速-1*0 *-1*0
这个情况会导致
这两个箭头很难对在一根直线上面
如果角度越大电机温差就会越大
这个时候飞机的姿态是靠飞控的加速度传感器
飞机的方向是靠罗盘信息定位的
这个差值越大飞机越不稳定电机输出紊乱状态
定点时候gps 参与进来问题就更加扩大化了
这样飞机想定在某个点就会调用罗盘和飞控之间的紧密配合
如果两个线处于完全平行的状态
那么输出就会是0000000 00000
最笨的方法就是换大电机或者小桨, 因为没距离磁饱和很远这个方法带来的就是续航降
低
所以如果不是很热烫手那种基本可以正常飞行
mx580 的定子在机身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飞行器
空机
动力富足力也比较大
580的电机发热是大桨+轻微的罗盘飞控不平行
导致的还有就是重心不平综合因素。
而其他飞行器大多是太重或者既重又大桨导致的。
所以针对发热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
1 飞控gps校准平行重心调节
2。
检查螺旋桨机臂是否有很大角度的误差
3. 减重换小电池或者减少挂载
4,检查线路电机内部有没有短路
5,换小桨,换大功率马达
Mx580设计起飞重量是低于2.5kg的
在2kg 左右的时候是没有明显发热的可以对比机臂,一般比机臂高10度,
在2.3kg 是微热状态大约比机臂高20度
在2.5kg时候是有些烫手大约比机臂高出25到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