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艺术》摘辑 中国山水盆景(三)

合集下载

中国盆景艺术

中国盆景艺术

中国盆景艺术中国盆景艺术—美在物理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说中国盆景美在自然之物;二是指中国盆景美在自然之理。

中国盆景主要是以植物、山石、水、土等自然材料为创作素材,这些自然物质本身的审美属性直接参与盆景美的构成,影响着盆景作品的艺术效果。

因此,中国盆景在创作时十分讲究材料的选择,无论是树木还是山石,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

山石以“透、漏、瘦、绉”为上品;树木并非都能人盆入画,便出现了“四大家”、“七贤”、“十八学士”和“花草四雅”等说法,这间接地表明了中国盆景对植物材料的选择有一个较一致的标准,传统上讲风韵、重姿态,并喜欢将花木人格化。

中国盆景艺术不仅注重物质材料本身的自然审美特性,在经营布局时也讲究遵循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即所谓自然之理。

例如,自然界的各种景物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创作或品评盆景作品时,各种材料、配件之间是否符合这种自然的比例就成为一项重要标准。

所谓“丈山尺树,寸马分人”。

在盆景造型时,只有处理好各种景物的比例,才能使作品合乎自然情理,表现出大自然中固有的和谐美。

中国盆景进行透视处理,讲究疏密得当,虚实相生,有露有藏……,目的就是要把自然界中固有的节奏和脉动引到盆景中来,使作品给人以真正的自然美的享受。

美在创造中国盆景虽然师法造化,以自然为蓝本,却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艺术地再现自然。

它所显示的美,是一种创造的美。

什么是创造的美,或美的创造呢?黑格尔曾用一个十分浅显的例子来说明。

他说: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创造的美是通过创造物以显示人的本质力量,并且创造者在对这创造物的观照中欣赏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美。

单独的一株花木,一块顽石,一丛小草,也可能是美的,但那只是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存在物本身所呈现的美。

当人们将这些东西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规律,通过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性劳动,创造了盆景艺术作品时,也便创造了美。

盆景技艺

盆景技艺
山水盆景又称水石盆景, 是以 山石为主体, 表现自然山水的深远 意境。 山水盆景的容量比树桩盆 景更大,所谓 “一峰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
斜干式
树干平展盆外,树姿舒展, 疏影横斜,飘逸潇洒。
曲干式
主干蟠曲,形似蟠龙, 表达老树不屈不挠的顽强 生命力。
卧干式
树干横卧盆面,如卧龙之势, 树冠昂然向上,生机勃勃。
双干式
一盆两干,使之一高一矮、 或一俯一仰、一粗一细、一直 一斜,富于变化,生动幽雅。
悬崖式
树干弯曲下垂于盆外, 树冠如悬崖瀑布泻下,或 似峭壁苍松探海。
舍利干盆景的艺术特点
在于对比与夸张。 作品的色彩对比, 枯荣对比,生死对比,悲壮与生机美的对 比,刚柔对比,动静对比,使艺术美与自 然美的完美结合,盆景美与枯艺美的结合, 得到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② 人参榕盆景
利用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播 种苗的肥大胚根,培育成以观赏块根 为主的榕树盆景,商品上称人参榕盆 景,国际市场命名为中国榕盆景。
⑤ 拿弯 拿弯的动作应慢慢扭动,多次重 复,使树干的韧皮部与木质部都得到一定程度 的松动与锻炼。 拿弯的幅度可分几次完成。
金属丝蟠扎 棕丝蟠扎
利用木棍
扭旋蟠扎
茎干粗不易作弯的树干可用 剖切、切割、开槽等方法,或借 用工具助弯。
开槽
切割
绞丝
弓型铁 铁环 垂吊
棕丝蟠扎
棕丝蟠扎是树桩盆景传统绑扎方法,根据枝 干粗度与弯曲力度选择不同粗细的棕绳。使用前 棕绳要先浸水,蟠扎时要掌握攀棕的着力点。
附石式
水旱式 全旱式
附石盆景制作
提 根 养 护
置石上盆 作品初制完成
指上盆景
指上盆景又称掌上盆 景、超微盆景。作品高 度一般仅5-8cm。景观素 材以树木为主,或配以 适量山石与装饰小件。

盘点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家协会成员及其代表作品

盘点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家协会成员及其代表作品

盘点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家协会成员及其代表作品中国盆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自然美与人造美相结合,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的赞美。

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家协会的成员不仅以他们杰出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而且他们的代表作品更是中国盆景艺术的瑰宝之一。

下面将盘点一下中国著名盆景艺术家协会的成员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一位著名盆景艺术家是袁隆平。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盆景艺术的大师级人物。

他在盆景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深,被誉为“盆景之神”。

他的代表作品《草木之宴》是一座以多种植物为主题的盆景作品,表现了草木的生命力和和谐共处。

第二位著名盆景艺术家是木心。

木心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评论家、诗人和艺术家。

他对盆景艺术的研究极为深入,被誉为“盆景艺术大师”。

他的作品《自由的花园》是一座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盆景作品,通过巧妙的组合,展现了自然的美态和和谐。

第三位著名盆景艺术家是郑板桥。

郑板桥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盆景艺术家。

他的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盆景》是一座以北方江南水乡为主题的盆景作品,通过精心的构思和技巧,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瑰丽景象。

第四位著名盆景艺术家是张大千。

张大千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盆景艺术家。

他的代表作品《山水招财》是一座以山水为主题的盆景作品,通过自然景观的塑造和财富象征的藤蔓等元素的搭配,展现了自然的神秘和财富的丰盈。

第五位著名盆景艺术家是倪正东。

倪正东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盆景艺术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青山绿水》是一座以青山和流水为主题的盆景作品,通过山川的流行和江河的波涛等元素的结合,再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韵味和美感。

第六位著名盆景艺术家是梁志杰。

梁志杰是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的会员之一,也是新一代盆景艺术的代表人物。

他的代表作品《云水缘》是一座以云和水为主题的盆景作品,通过云的飘逸和水的流动,表现了自然的变幻和美丽。

一组山水盆景佳作欣赏,神州山水入画来

一组山水盆景佳作欣赏,神州山水入画来

一组山水盆景佳作欣赏,神州山水入画来▲孙郡摄影作品《生命清供之云烟飘渺》从古至今山水情怀是中国人魂牵梦萦的生命之恋不管在人生的征途上走得多远那里总有我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朱金山作品《松壑飞泉》(雪花石、五针松、六月雪、虎刺)▲万放明作品《江山如此多娇》2019国际盆景赏石大会特别荣誉奖▲乔红根作品《奇峰恋云》(木化石,盆长50cm)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给予了中国文人太多的情思与灵感▲仲济南作品《我家就在岸边住》(浮石,60cm×30cm)人们在自然界中辛苦劳作,繁衍生息领受自然的恩泽,感悟自然的真谛在欣赏珍视大自然馈赠的锦山绣水时又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人文景观使其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逐渐形成了自然景观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独特的中国山水文化▲赵辰建作品《江峰独秀》(米冬、济南青石,树高75cm)2019国际盆景赏石大会金奖▲李云龙作品《凌云》(济南青石、米叶冬青,盆长65cm)“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钟灵毓秀的山水如诗如画的田园成就了多少传诵千古的山水篇章▲张志刚作品《赤壁怀古》(雀梅、对节白蜡、杜鹃、石灰石)▲乔红根作品《驼峰探海》(云雾石,盆长50cm)▲陈默作品《浮光耀金》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盆景竞赛金奖水为动,山为静水是阴,山是阳水躺着,山站着水谦恭,山傲岸水依偎大地,山向往天空水容纳游鱼,山呼唤飞鸟动静相宜,阴阳相济山水一体构成了气势磅礴静美恬淡之雅境▲梁玉庆作品《深山藏古寺》丨龟纹石、米叶冬青丨130cm▲李云龙作品《蓬莱仙境》(灵璧石、米叶冬青,盆长120cm)▲张继国作品《劲岩傲苍穹》(宣石,120cm×62cm)2019北京世园会国际盆景竞赛金奖绿水青山,苍松翠柏洞天福地,鹤鸣鹿应松风阵阵,水声潺潺绿林扬风,白水激涧游山玩水,畅神达意山水精神,天籁自鸣▲乔红根作品《危崖出云》(风砺石,盆长120cm)▲骆君作品《峰回春江》(秀英石,160cm×55cm)自然界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浮躁时,可以来触摸水的沉静消沉时,可以汲取山的昂扬山与水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些灵魂也只有那些靠近它们的人才懂得▲乔红根作品《去天》(木化石,盆长120cm)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是以石头为主体,通过锯截、雕琢、拼接等手法,配置植物或摆件,在浅盆中注水,典型地再现自然界山水景观神貌的艺术品。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之三第二章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学习要点:盆景品评的标准及欣赏内容。

重点是掌握各流派是艺术特色和设计、制造盆景的特殊手法;理解盆景欣赏的审美标准和了解欣赏盆景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盆景的艺术流派盆景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不同地方的盆景各有特色和制作技巧;人们对盆景的审美也各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盆景美没有具体的品评标准,所以在讲盆景的品评和欣赏前,我们先了解我国盆景的流派。

盆景是融园艺学、美学、文学于一炉的我国盆景艺术,可说是我国自然风貌的浓缩与升华,是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珍品。

作为造型艺术的盆景,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区辽阔,各地的气候条件、植物资源、山石种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熏陶的不同,再经各地的历代民间艺人和盆景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不断创新,形成了各自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因而产生了流派。

有人把我国盆景概括为两大派,即南派与北派。

以广东、广西等地作为南派;以苏州、扬州、四川和长江、黄河以北的地方统称为北派。

过去研究和制作盆景的人有这样说法,但这种分类方法过于笼统,因此在在分派上远远不止这两种。

有人认为形成盆景流派,应有一定的标准:1.作为盆景的树种,应具有地方特色:如扬派的黄杨、雀舌罗汉松;苏派的三角枫、石榴;川派的金弹子、黄桷树;岭南派的九里香、榕树等。

2.要具有反映流派个性的特殊艺术造型:如扬派的云片型,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川派的悬根露爪,岭南派的大树型,海派的微型等。

3.有独创的造型技巧手法:如扬派的以扎为主,岭南派的蓄枝截干,苏派的粗扎细剪,川派的蟠扎,海派的金属丝缚扎等。

4.融合树种、造型和技法等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扬派的层次分明,苏派的清秀古雅,川派的雄伟奇突,岭南派的飘逸豪放,海派的自然流畅等等。

目前国内不少人根据上述四项标准,把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称之为中国盆景的五大流派。

有人认为这五大流派,虽是主要流派,但并不能概括全国流派,还应有浙派、徽派、广西派、福建派等等。

中国盆景史3

中国盆景史3

如对艺术盆栽已懂得了欣赏其刚劲之美,“爱此
凌霄干”和曲线美、苍老美;对石头品评强调了 形、声、神、韵统一美、协调美。“透”、 “漏”、“皱”、“瘦”、“丑”的品评标准已 见皱形。
7.唐代是我国盆景发展的一个成熟和昌盛的阶段。
8. “唐风化”使唐代盆栽开始随着佛教和其他文化 传入日本。因此,日本将“盆栽”一词沿用至今。
七、宋代盆景
(一)宋代盆景实证及记载 • 1.实证 如:扬州瘦西湖 公园陈列的宋代花石纲 的遗物 。 • 2.物证 (宋代十八学士 图 )。 • 3.诗文记载 :宋代盆景 诗词、论述盆石的专著、 “米颠”论石有透、漏, 瘦、皱之说。
宋代十八学士图
(二)宋代盆景的特点及发展 1.宋代盆景是唐代盆景的继续和发展,主要是 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使盆景 艺术有所提高。 2.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了,并 对石附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 3.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
• 山水盆景称呼的演变:汉唐时称山水盆景之浅盆 为缶,宋代称之为壶,今叫浅盆或水第盆。
五、山水盆景起源 • • • • • 有四种说法: (一)起源于晋代; (二)起源于夏朝; (三)起源于北齐; (四)起源于东汉时期。
北齐山水盆景起源
• 北齐两座古墓中发现的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都 对青州怪石作了生动的摹写,使人们直观地去 审视北齐时代怪石的神采。 • 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赏石文化鉴赏的 新篇章。 • 向世界证明:中国山水盆景早在北齐时代就已 经形成,并且走出国门,作为礼品向欧洲赠送。 • 这一史料的发现,把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 时间最少向前推了一个半世纪,证明山水盆景 艺术起源于中国,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 6.为什么说唐代既不是盆景起源的时代又不是盆景 形成的时代,而是盆景兴盛时代? • 7.元代些子景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盆景发展的意义是 什么? • 8.现代盆景史分哪四个阶段?你知道现代盆景专著 有哪些?期刊有哪些?教材有哪些? • 9.中国盆景有哪几个重大历史飞跃?各有什么意义?

盆景发展史PPT课件

盆景发展史PPT课件

• (一)唐代的树木盆景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
• 李贺《五粒小颂歌》:“蛇子蛇孙鳞婉婉,新香几粒洪 崖饭。绿波绿叶浓满光,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 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 寄书。”这首诗对松树盆景进行了描写。
第5页/共32页
•(二)唐代树石盆景
•1972年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墓 (建于公元706年)甬道东壁上生动地绘有 “侍女一,圆脸、朱唇、戴噗头、圆脸长袖袍、 窄裤腿、尖头鞋、束腰带。双手托一盆景、中 有假山和小树” 。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关于 盆景的图画。
第28页/共32页
第三节 日本盆景简史
• 日本盆景在唐代由中国传入 • 日本明治维新后,把玩赏盆景看作是对
社会风尚有教养陶冶作用的潮流,在盆 景爱好者们的影响下,把玩赏盆景的风 气普及了整个日本社会,凡出入高官门 第的都把培育盆景当作一种专业来经营, 盆景事业趋向繁荣。
第29页/共32页
• 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京举办奥运会以 后,西方对日本盆景的兴趣与关注急剧 上升,由此,使盆景传向西方。 目前日 本的盆景已非常普及,日本有许多盆景 爱好者和盆景苗圃陈列艺术盆景,这些 陈列场所成为人们观赏盆景与学习盆景 制作技艺的地方。
• 一、新石器时期的草本盆栽 • 二、汉代木本盆栽与缶景
• (一)汉代木本盆栽 •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为了把西
域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 石榴的办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 木本植物盆栽的文字记载。
第1页/共32页
• (二)汉代缶景
• 据野史所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 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 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这就是所谓的缶 景。从以上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缶景已不再 是原始的盆栽形式了,它已经成了盆栽基础上 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了。 是迄今为止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的记载。因此 可以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山水盆景介绍

山水盆景介绍

• 4)江湖式
• 5)综合式
• 2.山水盆景的形式
• (1)根据山峰数和布局方式分类
• 1)偏重式。
• 盆内山峰由两组山石组成,分置于左右两侧。一 侧为主,主峰既高又大;一侧为辅,配峰低平矮 小。两组山石在体量上差别很大,明显有所偏重。
• 两组峰峦的形态应富有变化,切忌高低、大小相似。如按 重量来说,主、客二组差别较大,所以人们习惯上称其为 偏重式盆景。
• 3)独峰式。
• 独峰式又称孤峰式,因其所表 现的景物多在近处,故又称近 景式。观赏这种盆景时,常感 到景物很近,山势高大挺拔, 山峦、青苔、草木及各种配件 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 制作独峰式山水盆景,常 选用一块较大而有一定形 态的石料,经过艺术加工 而成。如感到石料不尽如 人意,可用几块纹理、色 泽、形态相似的小山石胶 合在主体山石上,或将小 山石放置在主体山石一旁 的适当位置上,起衬托作 用。但衬石和独峰大小要 相差悬殊,才能衬托出独 峰的高大。
• ①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 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 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 ②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 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 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 境的构成。
(二)山水盆景的创作源泉——山形和皴法 • 1.山形 • (1)峰:形式高峻的山脉突起的部位。
• 钟乳石
• 英德石
• 斧劈石
• 龟纹石
二.山水盆景的创作技艺
• (一)石料的加工 • 1. 锯截: • (1)锯截是把山石底部锯平,使它放在盆中时
平稳。 • (2)大石料劈开 • (3)去粗取精
钢锯 切石机 加热,快速加水冷却,炸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