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盆景

合集下载

对当前我国盆景发展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我国盆景发展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我国盆景发展的几点看法盆景小编按:上期互动话题是《盆景欣赏之我见》,多位盆友提出自己对盆景发展的个人看法,都很有见地,本期特精选7位热心盆友的评论,再奉上一篇由赵庆泉老师所著《对当前我国盆景发展的几点看法》的文章,欢迎广大盆景继续提出看法,为中国盆景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寻找出路。

以下为网友发表的看法:网友“樵夫”说:盆景的创作过程是漫长的、辛苦的,也是快乐的。

尽管她还存在不足,需要在日后不断的完善,但是,盆景与其它艺术一样,不管你如何努力,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留有遗憾。

盆景的一些形式没有等到学会或制作完成,就已经过时了,只有不断创新才不至于落伍……即使留有遗憾,也要竭尽全力去做…… 在创作过程当中,能够不惟技法而专心于立意构图,方为盆景的实质。

但是,学会技法不易,忘记技法更难。

每一枝一剪走来,已经将印记烙在了树上,再难取舍。

这是最令人纠结的地方,许多尊重技法的盆友,一定会对作品存疑。

一般来讲,北派重构图,南派重技法(这样说不知对不对),当在立意构图与技法发生冲突时,我还是选择舍去技法,虽然这是痛苦和挣扎的过程。

盆景的艺术性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如果经过不懈能力,能够达到艺术的高度,实为荣幸,那怕与艺术沾上边也是好的。

网友“oculist”说:引用一句名言:可谓“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微。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所以讲不清;玄,所以吸引人;玄,所以永无止境。

” 让我们盆景人,来到这里找到丢失已久的玩物闲心,释放天性,与好玩的事物,交流、碰撞,以本真好奇的心,感知事物、文化、艺术之美的多样性。

艺术盆景是愽大的,多元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的。

网友“.”说:作为一个盆景爱好者,我更喜欢日式盆景那种清爽的样子,叶是叶,干是干,舍利是舍利,整体虽然看上去像玩具。

相比之下,国内有些盆景从技法流派而言各有千秋,我只单指盆景欣赏最重要的命名,怎么把作者艺术思想表现出来呢,往往看到的是万能膏药般的名字。

我国盆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

我国盆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

我国盆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中国盆景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虽然起源于中国,但盆景文化却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成为中西合璧的文化遗产。

盆景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精心布置,将以植物为载体的自然景观缩小到盆中,或者将人工制造的景物放入盆中,以便观赏。

盆景不仅反映了美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本文将以我国的盆景文化为切入点,探讨盆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盆景文化的历史渊源盆景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

汉武帝时期,盆景被视为一种富贵之物,只有皇宫里的贵族才能享用。

至唐代,盆景的技艺日渐成熟,更多的人开始制作盆景,并且盆景逐渐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盆景的制作技艺也在不断发展,如今的盆景已经多种多样,从简单的悬崖峭壁到极具特色的石灰盆景,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国盆景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精神,更反映了我国的人文与自然环境。

中国盆景非常注重意境的表现,它通过种植草木和布置岩块石头的方式,再现山川河流的景色,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风格与特色。

除此之外,盆景还可以反映一种人文意境,往往是通过对盆景的摆设和景物的造型,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呈现出人类的文化历史和审美价值观念。

二、盆景文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盆景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盆景文化也为世界所认可,并进入了世界舞台。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盆景已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与城市自然景观相协调,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表现。

近年来,盆景文化的发展不但是艺术创造力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也涉及到教育、旅游、康养和养老等方面。

盆景文化既是旅游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一种极具陶冶情操的文化教育形态。

在康养和养老领域,盆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盆景中不断更新的绿色元素和自然景色,可以降低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健康养生的特点。

在盆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古老的盆景文化和现代的科技手段已经融合,形成了一些极具特点的盆景文化品牌。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中国盆景是一种独特的造景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盆景的植物分类、造型方式和表现主题,可以将中国盆景分为传统盆景、吴山盆景、石山盆景、山水盆景和花卉盆景五大类。

每一类盆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首先,传统盆景是中国盆景的基础和核心,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传统盆景以山石为主要造型材料,通过巧妙地安排植物、山石和配件的摆放,形成一幅富有意境和表达主题的小型景观。

传统盆景注重自然、凝练、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常常以山水、江河、云雾、雨雪等自然景致为题材,具有追求自然之美、富有意境和深沉内涵的特点。

其次,吴山盆景是以吴派造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盆景。

吴山盆景注重山水画法的表现手法,追求立体效果和逼真的造景效果。

吴山盆景在山石的选材和组合上更加注重比例和平衡,追求巧妙、奇妙和完美的造型效果。

吴山盆景常常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为主题,如水村、小桥、流水、人物等。

吴山盆景以其唯美、逼真、自然的表现方式而著名。

第三,石山盆景是以山石为主要材料,通过工艺手法雕刻而成的盆景。

石山的选择和布局是石山盆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石山盆景注重山石的质感、形态和色彩,追求山石与植物之间的和谐和统一、石山盆景常常以奇特、险峻的山峰和峭壁为主题,通过让观者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权威来达到艺术审美的目的。

另外,山水盆景是以仿生的方式再现大自然山水的景观,是盆景中的重要一类。

山水盆景注重对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模拟和再现,通过精心布置植物、山石和配饰,再现山川、峰峦、水流、云雾等景观元素。

山水盆景以其浓缩、夸张、富有韵律感和想象空间的表现方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最后,花卉盆景是以盆栽花卉为主要元素的盆景形式。

花卉盆景注重花卉的种植和盆景的造型,通过精心搭配不同花卉的颜色、形态和开花时节,达到美化环境、增加生活气息的效果。

花卉盆景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动人的视觉效果,受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盆景具有传统盆景、吴山盆景、石山盆景、山水盆景和花卉盆景五大类。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盆景,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将景观缩小成为微缩的景观艺术。

它通过精心布置的奇石、盆土、植物等元素,展示自然界的美景和人文情怀。

中国各地的盆景风格多种多样,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代表性盆景园林。

首先是南方的水景盆景。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文化。

南方水景盆景以山水、水乡为主题,水面上扬起的轻柔浪花、倒映在水面上的枝叶、倒挂的奇石,构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水景盆景。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及天目山石窟等。

苏州古典园林以拙草、叠石、花木、泉池等元素为特色,如拙草秀丽、石头叠砌的留园;而杭州的西湖则以水面辽阔、杨柳依依、临湖亭台、山水连绵起伏等特点,如断桥残雪和雷峰塔等;天目山石窟则以山水风光和石窟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山光水色。

其次是北方的古典盆景。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土地广阔,呈现出辽阔大气的特点。

北方古典盆景以山石为主要元素,追求简约、大气、宽容的表现方式。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山西乔家大院等。

北京颐和园以大自然山石群峰、琉璃瓦亭台楼阁为特点,形成了富丽堂皇的古典园林风格;山西乔家大院则以豪华大气、雕梁画栋、精美的盆景布局、奇石摆设等为特点,代表了北方古典盆景的风格。

再次是西南的山地盆景。

西南地区的地势多为山地,山峦叠嶂,风景秀丽。

西南山地盆景追求山水一体、采用颇具挑战性的盆石,以展示山水的壮丽和神秘。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四川青城山、云南石林等。

青城山以山峦起伏、林木苍翠、溪流飞瀑为特点,其中的盆景艺术巧妙地将自然山水文化融入到园林艺术中;云南石林则是一片奇石遍地、奇峰突兀、奇景如画的天然盆景,是世界上最宏伟、最美丽的石林之一,展示了西南山地盆景的特色。

最后是东北的雪景盆景。

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地势多为山地和高原,冬季常年积雪。

东北雪景盆景以雪、冰、石为主要元素,追求冷峻宁静、幽深神秘的表现方式。

畅谈盆景与盆景文化

畅谈盆景与盆景文化

畅谈盆景与盆景文化盆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不仅是一种造物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繁衍、剪裁、修剪、架构等技法,将自然界的风景都收录在一个小盆里,形成平面画、立体画等艺术形式,让人们领略到意趣横生的美妙画面。

不仅如此,盆景更表现出中国人对生命崇尚和自然美的追求,而这一追求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所在。

盆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不仅注重造物本身,更注重其内在的意境、哲学、文化背景。

在盆景中,种植的植物、岩石与水池的结合、花卉的种类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

古人常将盆景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以此来陶冶情操、澄清心神,甚至辅佐政治治国。

如今,盆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其风韵再现,成为许多人艺术追求的目标。

在欣赏盆景的同时,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大自然的神秘和魅力,并从中汲取到一份宁静与安逸。

在中国,盆景文化在不同的地区和时期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苏州盆景强调唯美、柔美、富有文化内涵,而南方盆景则强调自然、原生态,万象更新。

发源地广东盆景则特别强调奇石修辞,将天然奇石精美的塑造成立体的文化形象。

在现代,盆景更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许多年轻人推陈出新,创造出现代元素与盆景相结合的神奇效果,例如将LED灯装入盆景中,形成美妙的夜景。

但无论是何种风格,盆景文化都体现出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广大人民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高度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在盆景文化中,不仅有着神秘诗意,更有着无穷的人文价值和文化魅力。

正是通过盆景的造物、维护、欣赏,才得以体验到更精致的文化内涵,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丰富。

这一文化艺术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并在世界各地享有名声。

近年来,随着盆景文化的兴起,许多专业的盆景园和展会开始崭露头角,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盆景文化的兴起,也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盆景,既是一种自然景观,也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认真维护和欣赏体会,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从而更好地把这一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浅谈盆景艺术

浅谈盆景艺术

浅谈盆景艺术盆景为我国独创,历史悠久。

它主要是应用各种深浅不同、形态别致的花盆,栽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植物材料或模仿大自然的山水景色,配制盆石而成的艺术观赏品。

我国因各地造型不同而风格各异,形成了许多流派,如岭南派、苏派、川派等。

盆景是大自然的缩影。

仿效大自然的风姿神彩、秀山丽水,于方寸盆间,尽显大自然物气变换,树木荣枯的四时景观,让人从中感悟无穷。

历代文人雅士喜爱以盆景点缀生活,陶治情操。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滥觞于六朝,起源初唐,发展于宋代,兴感于明清。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和花卉业又进入了新的兴旺时期,我市曾举行过多次盆景展,档次一次比一次高,让参观者赏心悦目,亲身体会到不是自然胜自然的景地。

现代生活使更多人渴望亲近自然,于屋中置一盆景,既古雅而又显得富有生机。

盆景依其材料和制作不同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泛指观赏植物根、干、叶、花、果的神态,色泽和风韵的盆景,一般选取姿态优美,株短叶小,寿命长,抗性强,易造型的植物,根据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通过修剪、整枝、吊扎或嫁接等技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其生长发育,使其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有的苍劲古朴,老干扎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亭亭玉立,高耸挺拔。

桩景的类型有直干式、蟠曲式、横枝式、悬崖式、垂枝式、提根式、丛林式、寄植式等。

采用的手法不同,其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各有千秋。

广州和本地地区常用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榕树、榆树、六月雪等为桩景材料修剪成型,自然流畅。

其手法称“岭南盆景”。

而杨州一带多用黄杨、桧柏、五针松、雪松、榔榆等经人工剪扎,寸枝三弯,层次分明,称“苏派盆景”。

四川的金弹子、银杏、紫薇、红果等植物,悬根露爪,古奇雅致,称“川派盆景”。

广西的“云盆树桩”等野趣横生别有一格。

山水盆景亦称水石盆景,是将山石经过雕琢、腐蚀、拼接等艺术和技术处理,布设于雅致的浅盆之中,缀以亭榭、舟桥、配植小树、苔藓,构成美丽的自然山水景观。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中国盆景分类的方法较多,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

盆景研究者一般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以树木材料为主,称为树木盆景(或称树桩盆景)以山石材料为主,称为山水盆景 (或称山石盆景)。

水旱盆景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

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

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

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

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

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

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申,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乃,这种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是山石盆景的特色。

山水盆景有水盆式和旱盆式的区别,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

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为挂壁式盆景。

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体材料,种盆造型取景者,统称为树木盆景。

过去习惯称为树桩盆景(简称"桩景")。

树木是有生命的植物体,在其生长过程中,随着树龄的增长,季节的更替,而产生不断的形态变化。

不同的树木种类,其取景的内容则千变万化,有的以露根、虬干取胜;有的以叶形、叶色见长;有的以花果取景。

盆景的现状及发展

盆景的现状及发展

盆景的现状及发展引言概述:盆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如今,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园艺形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爱慕。

本文将从盆景的历史渊源、现状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盆景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盆景的历史渊源1.1 中国盆景的起源中国盆景起源于古代道教寺庙的室内景观,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园艺形式。

中国盆景注重形象的传神和寓意的表达,往往以山水、花卉、动物等元素为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2 日本盆景的发展日本盆景在中国盆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日本式盆景。

日本盆景注重自然和谐的表达,追求简约而富有禅意的风格,通过精心的修剪和布置,将自然景观缩小成为盆景,给人以一种寂静、宁静的美感。

1.3 盆景在其他国家的传播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园艺形式,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西方国家,盆景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爱慕,各地也纷纷成立了盆景协会和园艺学院,推动盆景的发展和研究。

二、盆景的现状2.1 盆景市场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审美水平的提高,盆景市场逐渐兴起。

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装饰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爱慕和收藏。

盆景市场不仅包括盆景的销售,还涉及到盆景艺术的推广和展览等方面。

2.2 盆景艺术的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变化,盆景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盆景形式逐渐丰富多样化,新的材料和技术被应用到盆景的制作中,使盆景艺术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2.3 盆景的应用领域扩展盆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室内装饰等领域。

盆景可以为园林增添独特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室内空间增添一份生机和美感。

三、盆景的发展前景3.1 盆景市场的潜力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欣赏需求的增加,盆景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2 盆景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盆景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盆景姓名:陈帅帅学院:化学与化工系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班级:2009级2班学号:0907020206指导教师:董冬 (讲师)2012年04月22日课程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陈帅帅指导教师董冬论文题目浅谈中国盆景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通过《植物造景与园林欣赏》这门课的学习,发现自己对盆景这方面比较喜欢。

因此,本篇论文要论述的一个方面是中国盆景的发展简史以及在盆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盆景流派和各个流派的特点;另一个方面是探讨盆景该如何欣赏、盆景在我国历史上和现当代的地位、以及盆景的发展前景等方面来说明盆景在我国园林中的重要意义。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严格按照正规标准,实事求是,科学严谨。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2年4月17日完成论文日期 2012年4月22日教研室意见(签字)院(部)院长意见(签字)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目录摘要 (I)关键词 (I)1 前言 (1)2 中国盆景发展简史 (1)3 盆景的分类和特点 (1)3.1 盆景分类 (1)3.2 盆景特点 (2)4 中国盆景流派和各流派的风格特点 (2)4.1 中国盆景流派 (2)4.2 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 (2)5 盆景欣赏 (3)5.1 盆景欣赏要求 (3)5.2 盆景该欣赏什么 (3)5.3 盆景的欣赏方法 (3)5.3.1 整体 (3)5.3.2 局部 (4)5.3.3 再到整体 (4)6 中国盆景的发展和创新 (4)6.1中国盆景的发展方向 (4)6.2 影响中国盆景发展的因素 (4)6.3 中国盆景的创新发展 (5)7 结语 (5)参考文献 (7)浅谈中国盆景摘要:盆景是植物造景与园林欣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广泛在家庭、办公室等一些公共场所发现盆景的存在。

园林,我也去过一些。

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园林里都有单独的盆景区。

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和网师园就是很好的例子。

由此可见,盆景具有多么重要的观赏价值。

通过学习《植物造景与园林欣赏》这门课,我理解了更多关于盆景的知识。

我也是个喜欢园林的人。

当然,盆景并不仅仅是我们平日里所理解的栽在盆里的植物那么简单。

这些,我也是在学些完董冬老师的课以后才明白的。

为了更多的了解盆景的知识,课后我还专门查阅了一些资料。

盆景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它也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更加额喜欢盆景了。

下面,我将从盆景的发展简史、盆景的分类、盆景的流派以及如何欣赏盆景、盆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等方面来浅谈一下中国盆景。

关键词:盆景简史、盆景分类、盆景流派、盆景欣赏、盆景前景1 前言盆景创始于我国,是传统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1] 。

盆景是以树木山石为素材,经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的再现大自然神貌的艺术品。

经过历代名家的精心雕凿,不仅使盆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使盆景成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盆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与创新并存,驰名于海内外。

2 中国盆景发展简史中国盆景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草木盆栽,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盆景的最初形成阶段,这一时期的盆景也被称为原始盆栽。

到了汉代就出现了木本盆栽和缶景。

史书记载:“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2]因此,真正的盆景由此开始。

唐代不仅诗歌盛行,盆景也不例外。

就是因为这样,唐代的盆景的叫法有很多。

或许是诗歌的缘故,唐代盆景最大的特点就是诗情画意。

到了宋代,盆景的发展更进一步,不仅有着对盆景的题名之举,而且还传入了日本。

这也说明当时我国的盆景技术已经很高超了。

宋人将绘画技巧也融入到盆景的创作之中,对盆景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

元代盆景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小型化,被称为“些子景”。

明清两代是中国盆景发展的鼎盛时期,主要成就是多了许多关于盆景的理论著作。

比如明代的《长物志》、《盆景》,清代的《岭南杂记》、《盆景偶录》等。

然而到了近代,由于中国的国情问题严重,导致了盆景的日渐衰落。

不过可惜的是,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盆景的发展日益繁荣,现如今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地位。

3 盆景的分类和特点3.1 盆景分类盆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分类方法。

其中,2000年10月,在广东湛江举行的中外盆景艺术家联谊会上,山西盆景界的代表,发表了“浅谈盆景的分类和艺术盆景”的论述,提出了四级分类法,也就是种一类一型一式这四级。

从观赏载体的意境分,也就是从宏观角度分,盆景应分为树木盆景、山石盆景、水旱盆景、壁挂盆景、博古架盆景等,归为四大种内的相应类别中。

[3] 3.2 盆景特点中国盆景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它和美学、文学、园林艺术等都密切相关。

各个时期的特点艺术风格各不相同。

4 中国盆景流派和各流派的风格特点4.1 中国盆景流派中国盆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根据地域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岭南、四川、苏州、扬州、徽州、上海等流派。

4.2 各个流派的风格特点岭南盆景,具有雄伟苍劲,古朴自然的特点。

岭南盆景主要以广东为中心,并且与“岭南画派”的绘画技艺密不可分。

四川盆景,选材以金蝉子、六月雪、等地方树种为代表。

因为用棕丝剪扎,因此称为“棕法”。

“棕法”讲究弯曲角度、方向变化很大,注重立体和空间构图。

苏州盆景,选材以雀梅、三角枫等地方树种为代表,以采掘古桩为主,用棕丝攀扎,“粗轧细剪”“剪扎并用”丝发注重自然,有苍劲古朴,自然清秀的艺术风格。

苏州盆景制作精细,古朴典雅,深受苏州园林的影响,除此之外,苏州园林讲究意境,深的中国绘画画理。

扬州盆景,以扬州为中心。

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是“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树种主要以松、柏、瓜子黄杨为代表,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用棕丝攀扎,采取“精扎细剪”,造型“一寸三弯”,形成“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的特点。

[4]徽派盆景,以小中见大,极富生命活力为特色,使画境和意境相融合的艺术品。

具有造型多样,因树而异,雄浑苍古的特点。

它源于自然,是自然景观的微缩,但又高于自然,是自然景观典型、最集中的表现。

主要以绩溪、休宁、黔县等地的盆景为代表。

徽派盆景的树种主要包括梅、黄山松、桧柏等。

上海盆景,海派盆景造型的特点是形式自由,不拘格律,无任何程式,讲究自然入画,精巧雄健,明快流畅。

树种更是丰富多彩,用金属丝攀扎,树叶分布不拘一格,入画自然。

中国盆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除此之外,还有自然清新、动势飞扬的湖北盆景;自然明快、雄伟挺秀的浙江盆景;形态自然的台湾盆景以及奇特耸劲、豪放朴拙的福建盆景等。

5 盆景欣赏5.1 盆景欣赏要求盆景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古典诗画艺术的精华,与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相结合,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等“小中见大”的手法,把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物质材料布置在盆盎中,以造型和深远的意境再现名山大川及诗情画意的图景。

[5]因此,盆景欣赏并不是向我们想象的如此简单,只拿眼睛看就行了。

盆景欣赏要求我们必须了解一定的基本美学理论。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形象性与理智性的统一,是真实性与功利性的统一,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6]另外,盆景欣赏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素养,欣赏者能与盆景作者在语言、思想上达成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更好的品味盆景的意境。

5.2 盆景该欣赏什么作为盆景欣赏者,我们应该明白盆景到底该欣赏什么。

盆景是以自然树木、山石为主要材料,形象美是盆景美的外在体现。

因此,形象美是欣赏盆景的一个方面。

作为盆景内在美的画境美,则是考验我们没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另一方面。

每一个作品都有作者赋予的思想,盆景也不例外。

盆景的意境美则是盆景的灵魂。

意境是盆景的最高境界之一,意境美的作品耐人寻味,百看不厌。

在欣赏的时候,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而领受景外之情,达到景尽而意无穷的境地。

5.3 盆景的欣赏方法知道了盆景该欣赏什么以后,掌握盆景的欣赏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正确欣赏盆景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欣赏盆景的形象美、画境美和意境美。

5.3.1 整体盆景欣赏者应该首先从远处观察要欣赏的盆景,从而了解到盆景的第一印象。

用自己的视觉第一次感受作品的整体风格。

5.3.2 局部通过整体观察以后,然后再局部去观察即所谓的细观。

细观主要是欣赏盆景的细节之美。

细节之美可以从下面一些方面来看。

比如,根的屈曲,干的苍老、枝的婆娑蔓曲、叶的秀美斑斓、盆的情趣典雅、几架的简洁流畅、配饰的相得益彰题咏的画龙点睛、养护的精细,管理的科学等。

5.3.3 再到整体细观过后再回到整体,是一次回顾品位的过程。

从整体感受到细细观赏再到整体品味,是对盆景的再度的深刻的认识过程。

这一次,能够更好的体会作者构思的新颖与巧妙,手法的细腻与完美以及制作方式的独特技艺。

经过这样的一个循环,欣赏者能够与盆景作者产生沟通,思想和认知上达到共鸣。

6 中国盆景的发展和创新6.1中国盆景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中国盆景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提高。

由于地域形成的流派特点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构成更加多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艺术趣味更加自然,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7]当今,中国盆景正处于从恢复、普及阶段走向发展、成熟阶段时期,盆景创作队伍日益扩大。

然而,在外来盆景文化的冲击下,在盆景创作上急功近利、求快取巧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盆景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中国盆景有着优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是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盆景将会停止不前。

中国盆景的发展应当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保留和发扬其优秀部分,在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求精、出新、逐步完善并展现中国盆景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气韵。

6.2 影响中国盆景发展的因素如今,我国盆景艺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

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已存在着影响我国盆景发展的各种隐患。

喜欢盆景的人有很多,可是真正会照顾盆景的却是少之又少。

因此,如何养护盆景是影响我国盆景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

盆景难伺候,自然使人望而却步,需求市场也就很难扩大。

盆景怎样从圈内艺术发展为大众艺术呢?我认为,一是按照树种编写详细的盆景养护说明书,随盆景售出,以方便买家养护。

二是做好售后服务。

只要消费者没有了后顾之忧,盆景市场就有扩大的可能。

影响盆景发展的另一因素就是价格了。

众所周知,盆景的价格普遍较高。

很多人喜欢,但是能够买得起的却不多。

因此,盆景价格也就限制了盆景的发展。

为了使盆景走进千家万户,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解决成本问题。

发展小型和微型盆景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因为,小型和微型盆景桩材小,取材容易,不少树木的枝杈可扦插成活,不仅缩短了成型时间,而且还保护了生态,所以,发展小型和微型盆景,解决盆景价格问题是促进我国盆景发展的很好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