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网格画法示范

合集下载

板图课堂这样画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图课堂这样画地球的圈层结构

板图课堂这样画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8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曾庆阳
上节洋流板图课,大家下来练习了没呢?
留言中,许多老师想看地球圈层结构
这不,来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话不多说,往下看!
步骤一:先画出如下轮廓
步骤二:把顶部补充出海平面,山体,植被。

这样立体效果就出来了
步骤三:把莫霍面、古登堡面加上注意同一侧面的线条平行
步骤四:把其他圈层内容补充完整即可
若节省时间,可以画平面剖面图,是不是很简单呐。

绘图从不缺乏创意来吧,燥起来!
步骤一:画一个圆,把世界轮廓简单的画上去这样就有球体的效果
步骤二:在球面上画出一个正方形【注意线是曲线,画出线往中心汇集】这样就有洞的效果
步骤三:加上圈层结构示意图这样就有从地球里抽出来的效果。

世界地图简笔画

世界地图简笔画

世界地图简笔画世界地图简笔画世界地图是指描绘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图,一般画有地形、经纬线等,并标注有地名等数据,使用者可以利用经纬线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各个地方的具体位置,从而了解世界的全貌。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世界地图简笔画,欢迎阅读!世界地图简笔画1世界地图简笔画2世界地图简笔画3世界地图简笔画资料国际上通行的世界地图有两种,一种是以大西洋上的经线为分割线的平洋格局的世界地图,也可称为“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它完整表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将大西洋分割在图幅两边;另一种是以太平洋上的经线为分割线的大西洋格局的世界地图,也可称为“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它完整表达环大西洋地区的地理关系,将太平洋分割在图幅两边。

这两种版本的世界地图之所以成为世界通行版本,就在于它们遵循了编制世界地图的两个重要原则,即不切割或少切割陆地的原则和采用整15°经纬线划分图面的原则。

世界地图的表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定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既是投影到地图上的中心线,也是投影的对称轴。

世界地图上要表示整个球面的要素,相当于将球面沿一个方向切割后展开铺平。

中央经线选定后,其相隔180°的对应面即切割线也相应选定了,这个切割线就是地图上的图幅边线,因此,选中央经线时,不能单纯考虑要表示的重要内容分布在中央经线附近,使其变形最小,还要兼顾考虑其对应的切割线要不切割或尽量少切割陆地,以避免大块陆地被分割在图幅两边而影响阅读效果和图面的整体美。

“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常以西经30°经线为切割线;“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常以180°经线为切割线,当然,若以西经170°经线为切割线,则该图上的陆地可完全不切割,这样虽满足了编制世界地图的第一个原则,但表达时区时又会出现困难,因为世界时区是按照15°经线划分的。

纵观世界地理分布,毫无疑问,国际上通行的“太平洋版世界地图”和“大西洋版世界地图”,它们分别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切割线,堪称黄金分割线。

小学地理学科的地图绘制方法

小学地理学科的地图绘制方法

小学地理学科的地图绘制方法地理学科是小学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中地图绘制方法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通过绘制地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特征,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小学地理学科的地图绘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技巧和方法。

在开始绘制地图之前,学生首先需要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和符号。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它通过符号、比例尺和方向等元素来表达地理信息。

比例尺是地图上的线段,用来表示地图上物体的实际长度与地图上的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方向通常用北方向指向来表示,其他方向根据北方向逆时针依次确定。

在绘制地图时,学生可以先用铅笔勾勒地图的基本形状,然后使用黑色毛笔或细黑色笔在地图上绘制符号和标注。

下面是一些常见地图符号和标注的方法:1. 山脉:在地图上用连续的黑线或蓝线表示,线条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地理形态进行绘制。

2. 河流:用蓝色的线条表示,线条的宽度可以根据河流的大小而有所不同。

3. 湖泊:用蓝色填充表示,通常在湖中标注湖名。

4. 道路:用灰色线条表示,可以根据道路的宽度和类型选择不同的线条样式。

5. 城市:用红色方块或红点表示,可以在城市上方标注城市名。

6. 政治界线:用黑色线条表示,可以用划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界线。

7. 海洋:可以用蓝色填充表示,也可以通过波浪线来表示海洋的边界。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地图符号和标注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理特征和地图的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

在绘制地图时,学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符号和标注的大小应该保持一致,以便识别和阅读。

2. 地图上的各个要素应该准确无误地表达地理实际情况,例如山脉应该按照实际地理位置和形态进行绘制。

3. 城市、河流和湖泊等地理要素的位置应该准确无误,可以根据地图尺度和比例尺进行精确绘制。

4. 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样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要素。

绘制地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凭记忆画世界地图

凭记忆画世界地图

凭记忆画世界地图1.明确目的,重复记忆由于各种原因,课本(地图册)中的地图,往往是多种地理事象的综合,一图多用。

因此,读图时要善于从图中抓住需要记忆的最主要的东西。

明确记忆意图,有目的有重点地记忆。

例如《世界地图册》中的各大洲图,它集位置、政区、地形、水系、城市等地理要素于一图,没有目的地去泛读一遍,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但是效果不理想。

想什么都记住,结果什么也没记住。

若是分清主次,强化重点去记忆,结果就大不相同。

要想记住地形,在非洲图中只要找出“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等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那么不仅非洲“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不大”、“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形特征容易记住,而且这些地形区也难以遗忘。

2.充分运用地图,比较记忆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比较才能突出不同地理事象的共性和个性。

在地理学习中,巧用地图,进行比较记忆,形象直观,效果明显。

对照地图,观察南美洲三种地形的分布,并且来与北美洲地形比较:西部都是高大的山系,东部都为低矮的平原和高原(山地),这两洲相似的地形特征跃然图上。

而北美洲高原(山地)、平原基本南北纵列分布,南美洲高原、平原基本呈纬向平行相间分布的不同地形表现也会深深地刻在脑海之中。

3.利用地图,M18x记忆地理知识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相关联系,地理联想是理解、识记的途径与回忆线索。

联想的方式途径很多。

例如:从图中看到印度乞拉朋齐的位置面临西南季风多地形雨,而联想到我国火烧寮多地形雨的位置特点;面对北美洲地形图了解其“两边高、中间低,山地高原主要集中在中部”;看到热带雨林的常绿高大植物和猿猴、犀牛、鳄鱼等景观,可以联想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看到大西洋洋流图而联想到太平洋洋流系统等等。

借助地图,通过联想,不仅掌握了新学的地理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巩固原来学过的知识,使之记忆得更加牢固。

4.图文切换,认知记忆抽象复杂的地理关系,单靠综合性的语言文字记忆是困难的,借助各种图表来理解和记忆就比较容易了。

绘制亚洲地形图简单的方法

绘制亚洲地形图简单的方法

绘制亚洲地形图简单的方法引言绘制地形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地貌、形成原因以及地球的地理特征。

亚洲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之一,具有丰富多样的地形类型。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帮助读者绘制亚洲地形图。

准备工作在开始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一张空白的地图背景。

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张亚洲地图,确保它是高质量的,并且清晰显示国界和主要地理特征。

2. 针对地图的地理数据。

您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或在线地图服务获取这些数据。

3. 彩色铅笔或者绘图工具。

选择一组颜色明亮且易于区分的铅笔,以便您能够绘制不同的地形特征。

4. 图例。

为了确保您的地形图易于理解,您需要制作一个图例,以便读者可以理解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步骤准备好了材料和数据之后,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亚洲地形图的绘制:1. 绘制海洋和陆地首先,在地图上使用浅蓝色填充海洋区域。

确保您为地图上的每个岛屿和大陆绘制边界线,以便于识别。

使用适当的绿色或棕色填充陆地区域,以使其与海洋区域区分开来。

2. 绘制山脉和丘陵使用黑色或深绿色的铅笔勾勒山脉的轮廓。

根据数据,确认山脉的位置和形状,并绘制相应的山峰和峡谷。

使用较浅的绿色填充山脉的区域,以突出山地的特征。

对于丘陵,可以使用浅绿色的铅笔绘制小而平缓的山丘。

确保将丘陵与山脉和平原区域进行区分。

3. 绘制平原和高原使用黄色铅笔绘制平原和高原的轮廓。

平原一般是较低且平坦的区域,而高原则是较高且平坦的区域。

使用适当色调的黄色填充这些区域。

4. 绘制河流和湖泊使用蓝色铅笔绘制亚洲地图上的河流和湖泊。

确保将它们与海洋和陆地区域区分开来。

对于大河和长湖,您可以使用较宽的铅笔来绘制它们的轮廓,并使用深蓝色填充它们。

对于小河和湖泊,使用细铅笔绘制它们的轮廓并使用浅蓝色填充。

5. 添加其他地理特征根据需要,您可以绘制其他地理特征,如沙漠、盆地、小岛等。

根据地理数据,选择适当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它们。

地理课本_地图网格与投影

地理课本_地图网格与投影

地图网格与投影学习目标●能认识经纬线坐标系统的意义与应用●能了解地图投影的必要性与意义●能根据经纬线网格分析地图投影特性地图的主要功能为显示地表现象的位置,由于地球是个圆球体,要在平面纸张的地图上显示地表现象的位置,须透过坐标系统的转换才能达成。

第一节经纬坐标为了能明确界定地表现象的绝对位置,必须建构一套全球性的坐标系统,所发展出的虚拟网网格线即为经线与纬线。

地表上任何地点都有一组经线和纬线垂直相交,两者构成地球表面的坐标系统(图2-1)。

一经线与纬线的划分经线是连结南极和北极的圆弧线,呈正南、北向(图2-2);纬线则是平行于赤道的圆,呈正东、西向(图2-3)。

目前国际共同以英国 伦敦 格林威治天文台为基准订定0°经线,又称为本初经线。

此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东、西经各有180°。

赤道则是纬度的基准,为0°纬线,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南、北纬各有90°。

经度和纬度的度量单位都是度、分、秒,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经度用来显示一地的东、西向位置(X坐标);纬度则显示其南、北向位置(Y坐标)。

地表上任一地点的绝对位置都可以用经度和纬度表示,例如︰台中火车站位置是(24°08'12"N ,120°41'05"E )。

▲图2-1 经纬线网格。

经纬线网格是互相垂直的网线,可以用来界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坐标位置。

▲图2-2 经线。

经线连结南、北极,为正南、北向,因此 B 点在 A 点的正南方。

▲图2-3 纬线。

纬线平行于赤道,呈正东、西向,因此D 点在C 点的正东方。

二 经线和纬线长度变化经线皆相交于南、北两极点,因此每条经线的长度大致相同,但由于地球的形状稍微扁平,因此不同纬度地区1°纬度间的经线弧长有些微差距,低纬地区较短,而高纬地区较长(表2-1、图2-4),平均约111公里。

地球仪及世界地图

地球仪及世界地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 西

1300万平方公里
9300 9300
18000万

平方公里
平 方
1810800万0万
万 平

平平方方公公里里



178500000万万平

平方方公公里里
四大洋(从大到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 初 子 午 线

西经



东经

线

4、经纬网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 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就成了经纬网
经纬网可以准确表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 个地点的位置
我们的地球
七大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南 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高加索山脉、
黑海、土耳
其海峡
欧洲

布 罗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巴拿马运河乌拉尔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海峡欧洲七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的分界
地球仪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上的基本元素 地轴
南极
北极 经线 赤道 纬线
2、纬线
(1)定义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 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北极
F
F
南极
3、经线 (1)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 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1000万 平方千米 4400万
平方千米 3000万 平方千米
960万平 方千米
1400万 平方千米
2400万 平方千米
1800万 平方千米
七大洲(从大到小):

世界地图(描绘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图)

世界地图(描绘整个地球表面的地图)
2、地理大发现及墨卡托时代
伟大的探险时代始于14世纪中叶,欧洲的航海家们憧憬着富饶的东方,寻找着新的航线。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达加马、麦哲伦等先后完成了环球航行。随着欧洲进入文艺复兴,航海事业日愈发达,航海家们探索了海路与各 洲的沿海海湾与海港,新大陆南、北美洲的欧洲地理大发现,使人们对世界地理有了新的较完整的认识、成为完 善世界地图的基础,也成为地图发展的动力。16世纪,荷兰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地图学家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他编制了新的《世界地图》、《地球一览》图集,发明了等角正轴圆柱投影——墨卡 托投影。这不仅把人们对世界逐渐完善的认识反映到地图上,而且其等角航线为直线的特性,给当时欧洲航海事 业巨大支持。
三、西方的世界地图
1、《托勒密世界地图》
托勒密世界地图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方面已有很大发展,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大 地测量学、地理学、地图学等领域内出现了一批学者,并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创见。如当时已发现地球是个椭球 体,并在地球划分出经、纬度,到公元前二世纪时已利用天文法测定的经、纬度绘到地图上,作为定向、定位的 依据。这时还创立了圆锥与圆柱投影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制图的数学基础。著名的数学、天文、地图学家托 勒密(公元87―150年)著写了8部地图学著作《地理学指南》是对地图学发展的极大贡献。所附27幅地图,是世 界最早的地图集。他创造普通圆锥投影和球面投影两种世界地图的新投影。所绘的地图在西方地图史上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且一直使用到十六世纪。《地理学指南》事实上就是一部关于数学制图方法和测绘资料的汇编。其中 六卷包括了8000个地点的经纬度记载,有350―500个是利用日晷测定,也可以说是一份标出地理坐标的城市和地 方一览表。他的地图采用了希巴尔乔士将赤道按角度划分为360度的概念,又把马陵尼牛士假定的幸福岛作为标 准经线,从而提出了新的经纬网格概念。托勒密进一步考虑了地图投影问题,提出了两种世界地图投影方法。一 种是简单的圆锥投影,具有从一点辐射出来的直经线和弧形纬线。另一种是球面投影,只有相当于半球90度的经 线是直线,其余都是曲线。为了描绘局部地区,托勒密也采用过圆拄投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