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动通信CDMA中功率控制技术的讨论(TXX3)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它采用码分多址技术,多个用户共享同一频段,但是每个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因此在传输时不会互相干扰。
CDM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在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多用户共享同一频段,如果每个用户的发射功率都过大,就容易造成频段的拥塞,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的发射功率过小,就容易导致通信质量降低,影响通信的可靠性。
因此,对于CDMA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需要动态地控制其发射功率,以确保系统的总体性能。
二、选题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算法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我们将研究以下两个方面:1.功率控制原理研究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原理,包括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就是在发射之前就根据用户距离和信噪比等因素计算出发射功率,而闭环控制则是根据系统反馈信息,动态地调整用户的发射功率。
2.功率控制算法研究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算法,包括基于功率控制的最大利用率算法、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系统的通信质量和性能。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进行总结和回顾,了解当前研究热点和难点,从而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和算法。
2.实验方法通过建立CDMA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实验,测试不同算法的性能和效果,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 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原理的介绍和分析。
2. CDMA系统中常用的功率控制算法,包括最大利用率算法、自适应功率控制算法等,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
3. 对比各种算法的性能和效果,提出优化方案。
五、预期成果本文的预期成果如下:1.对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的原理和算法进行研究和总结,对CDMA系统的性能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及过程分析

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及过程分析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案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与日本的WCDMA及我国的TD-SCDMA。
其中CDMA2000是在IS95(带宽为1.23 MHz 的2G CDMA)基础上直接演进而来;WCDMA又称宽带CDMA,其带宽为5 MHz或更高;TD-SCDMA又称时分同步CDMA,其同步主要指所有终端用户上行链路的信号在到达基站接收端的解调器时完全同步。
以上三大标准均以CDMA为基础技术。
相比于带宽受限的FDMA和TDMA系统,CDMA系统能够提供足够大的系统容量,其主要受限制于系统所受干扰,降低干扰可以直接增加系统的通信容量。
由于对CDMA系统采用同时同频载波,控制各移动台的功率就是实现最大容量的关键,可以通过功率控制技术将移动台之间的干扰减到最小,实现信道的最大容量。
功率控制存在着两面性:从功耗、干扰及电磁辐射方面考虑,其发射功率越小,手机的耗电量就越小,待机及通话时间越长,对同系统其他手机的干扰就越小,同时扩大了小区容量。
此外手机发射功率越小,对其他无线设备干扰越小,对人体的辐射也就更小。
另一方面,为了能保证通信质量又希望手机发射功率大些,如手机在小区的远端时,为了保证手机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到达基站后,信号仍能被正确解调,需要发射功率要足够大,以克服信号经过长距离传输的衰减;手机在被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的无线阴影区内,其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手机信号经过多次的反射、折射及长距离传输的衰减;在干扰(邻信道干扰、同信道干扰、阻塞等)比较大的情况下,发射功率也要足够大以克服噪声的干扰。
所以统一表述为:手机必须有足够的发射功率以保证通信,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其发射功率越小越好。
1 功率控制技术及分类在目前使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以其低廉的建设成本、简单的协议标准等优势兴起一时。
浅议WCDMA的功率控制技术

关键词 : D A 功 率控 制 ; 术 WC M ; 技
Ke y wor :W CDMA; o rc nr ltc ia ds p we o to;e hnc l
Absr c :rh ril is b an te n c s i ft e p we o to fW CDM A o t a t r e atce frto ti s h e e st o h o rc nr lo y c mmu iain fo t itr a c a tr h n i to u e h nc t rm he dsu b n e fco ,t e nr d c s t e o p icpe o p r o r c nr la d h o wad p we o to fW CDMA,a d p o ie rfr n e fr i r vn he s se p we o to n t e rn il fu wad p we o to n te d wn r o r c n rlo n r vd s ee e c o mp o i g t y tm o r c n rli h
( 安徽 邮 电职 业技 术 学院 , 肥 2 0 7 ) 合 30 1
( h i ot a dT lc mmu iain C l g Hee 3 0 1 C ia) An u s n eeo P s nc t ol e, fi2 0 7 , hn o e
摘 要 : 章 首先 从 干扰 因素 上得 出 WC M 通 信 技 术 进 行 功 率 控 制的 必要性 , 后介 绍 了 WC M 文 DA 然 D A上行 功 率控 制和 下行 功率控 制原 理 , 为 实际应用 中改善 系统功 率控 制 , 高 系统的 容量提 供 了参考 依据 。 提
CDMA通信的基本原理功率控制

CDMA通信的基本原理功率控制CDMA通信与传统的通信系统像比较,发端多了扩频调制,收端多了扩频解调CDMA通信在发端将待传入的话音,通过A/D转换将模拟语音转变成了二进制数据信息,通过高速率的伪随机扩频调制,从原理上讲,两者相乘,扩展到一个很宽的频带,因而在信道中传输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带宽。
在接受端,接受机不仅接受到有用的信号,同时还接受到各种干扰信号和噪声。
利用本地产生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解扩。
本地伪码与接受到的扩频信号中伪码一致,通过相关运算可还原成原始窄带信号,顺利通过窄道滤波器,恢复原始数据,再通过数/模(D/A)转换,恢复原始语音。
接收机接收到的干扰和噪声,由于和本地伪随机序列不相关,经过接收扩解,将干扰和噪声频谱大大扩展,频谱功率密度大大下降,落入窄带滤波器的干扰和噪声分量大大下降,因此在窄带滤波器输出端的信噪比或信干比得到极大改善,其改善程度就是扩频的处理增益。
CDMA蜂窝网的关键技术--功率控制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以的用户使用相同的频带发送信息,如果各移动台以相同的功率发射信号,则信号到达基站时,因为传输路程不同,基站接受到到的靠近基站的用户发送的信号比在小区边缘用户发射的信号强度大,因此远端的用户信号被近端的用户信号湮没,这时间所谓的"远近效应"。
通常,路径损耗的总动态范围在80dB的范围内。
为了获得高质量和高的容量,所有的信号不管离基站的远近,到达基站的信号功率都应该相同,这就是功率控制的目的:使每个用户到达基站的功率相同。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不同的功率控制方法。
比如若从通信的正向、反向链路角度来考虑,一般可以分为反向功率控制和正向功率控制;若从实现功控的方式则可划分为集中式功率控制和分布式控制;还可以从功率控制环路的类型来划分,有可分为开环功控、闭环功控(外环功控和内环功控)。
1.反向功控CDMA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容量主要受限于收到干扰功率的大小。
W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研究

R C 为 下行 路 径 损 SP
率。
RSSI Re eie Si a Ste g h Idia o : c vd gn l rn t n c tr
,
因此 ,功 率 控 制 目的 是 在 保证 用户 要 求 的Qo 的 S
主 公 共 导
前提 下最大程度降低发射功率 , 减少系统干扰从 而增 频 信 道 。
加 系 统容 量 。
P RACH : P y c l a do h sia R n m Ac e s c s Ch n el an
维普资讯
网 万
络
≤
o
1
7
WC MA D 系统 中的功率控制研究
■ 中国 移 动 江苏 公 司 连云 港 分 公 司 单 绍 勇
1概 述
功率控制是WC MA D 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
2定义与缩略 语
由于涉及 到许 多专业术 语 ,我们 在介 绍功率控
盾 的两 个 方 面 。
AI : Ac e s n Co tol CH c s Lik n r Ap a i P o o ol pl ton r t c i c
,
接
W CDMA系 统 采 用 宽 带 扩 频 技 术 ,所 有 信 号 共 入 链 路 控 制应 用部 分 。
初 始功 率 P PA H = P PC LT o r —R C -C tH D X pwe
CP + UL it re e e + Co s a t Vau n ef rnc n tn le。 CPI CH RS
—
R NC : R di t r Co tol a o Ne wo k nr
,
物 理 随机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研究3-25.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研究摘要;在阐述功率控制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3G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技术,最后对功率控制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说明关键词;语音激活技术反向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I 外环功率控制引言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对保证系统的QOS提高系统容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功率控制技术随着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演进,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语音激活技术是基于用户发射机发射功率随用户语音的大小,强弱,有无来对发射机进行的输出功率调整,从而大大增加了系统容量,为了补偿路径损耗和阴影衰弱在GSM系统中采用了频率大约为2HZ的慢速功率控制。
随着CDMA系统的发展更多的转向克服“远近效应”的研究。
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采用多信道共用技术,在一个无线小区内,同时通信者会有成百上千,基站会有多部收发信机同时在同一地点工作,会产生许多干扰信号,还有各种工业干扰和认为干扰。
归纳起来有通道干扰、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多址干扰等,以及近基站强信号会压制远基站弱信号,这种现象称为“远近效应”。
功率控制 power control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又分为开环功率控制和闭环功率控制,闭环功率控制再细分为外环功率控制和内环功率控制。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技术无线城域网(IEEE802.16)标准是一种高带宽、低投入、且覆盖范围广的无线通信技术,在宽带无线接入市场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功率控制是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在无线城域网系统中,采用功率控制技术可以降低无线系统的同频道干扰并节约终端能量,从而增加系统容量,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何将功率控制技术应用于无线城域网,同时在一定复杂度的情况下使功率控制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是无线城域网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针对上述情况,论文主要有以下工作:在理解无线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各种算法与准则的基础上,分析了每种算法的特点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指出了影响功率控制性能的因素。
CDMA移动通信中的功率控制

6( +,H,") C,6( +) H,"" # G@3A( #!$)
( 4)
#$% 达到要求。
在实际系统中,通常是把上述各种方案的优势 结合使用。目前,在 879:; 和 59<719:; 系统 中, 采用的是开环、 外环加内环的联合功控方案。
#
功率控制实现原理
图 ",, 开环功率控制原理图
电信快报
电信快报( !""#$%&$’) 其中, !是测量的信噪比, "是目标信噪比, #$ 是功率 调整步长。 内环控制所需的门限信噪比是由外环功率控制 决定的,外环测量用户接收数据的误块率 N,1-@OPQ 与 R5& 规 定 的 目 标 值 N,1-PS 进 行 比 较 , 产 生 以满足 &#-P86<@P 的调整命令。 &#-P86<@P 根据此命令更新, 用户的 R5& 要求, 用公式可表达为: ( &#-( TU") V&#- ( T) U#&#-! O:<; ( N,1-@OP "N,1-PS) H) 式中, #&#- 是调整步长, N,1-@OP 是 测 量 误 块 率 , N,1-PS 是目标误块率。 闭环功率控制频率比较高,能跟上多径快衰落 变化, 达到优化的发射功率值, 由于是根据反馈信息 作为调整的依据, 因此精确度也比较高。 综上所述, )2+3 系统的功率控制技术有不同 的方法, 为了优化功率控制方案, 针对不同方法的各 李 楠
率控制的方式, 功率控制可分为: ( 集中式功率控制 5) 它是指在网络端进行功率控制,根据接收端接
收的信号功率和各条链路的增益整体,调整发射端 的发射功率。 在已发表的论文中, 对集中式功控作过 分析研究, 证明它能通过几次迭代, 快速收敛到一个
[转载]CDMA的功率控制
![[转载]CDMA的功率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914b29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7d.png)
[转载]CDMA的功率控制CDMA功率控制原理原⽂地址:CDMA的功率控制作者:极度明⽩CDMA系统的容量主要受限于系统内移动台的相互⼲扰,所以,如果每个移动台的信号到达机站时都达到最⼩所需的信噪⽐,系统容量将会达到最⼤值。
CDMA功率控制的⽬的就是既维持⾼质量通信,⼜不对占⽤同⼀信道的其他⽤户产⽣不应有的⼲扰。
功率控制分为前向功率控制和反向功率控制,⽽反向功率控制⼜分为开环和闭环两部分。
⑴.反向开环功率控制CDMA系统的每⼀个移动台都⼀直在计算从基站到移动台的路径损耗,当移动台接收到从基站来的信号很强时,表明要么离基站很近,要么有⼀个特别好的传播路径。
这时移动台可降低它的发送功率,⽽基站依然可以正常接收。
相反,当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很弱时,它就增加发送功率,以抵消衰耗,这就是开环功率控制。
根据许多测试表明,开环功率控制的响应时间常数选择为20~30ms。
⑵.反向闭环功率控制基站对从移动台收到的信号进⾏Eb/Nt测量,测量结果如果⼤于门限,则发送“下降”命令(1dB);⽽如果⼩于门限,则发送“上升”命令(1dB)。
移动台则根据收到的命令调整它的发射功率,直到最佳。
⑶.软切换时的闭环功率控制在软切换时,移动台同时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基站对它的功率控制命令,如果有上有下,则只执⾏让它功率下降的命令。
⑷.前向功率控制因为不同移动台可能处在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环境,基站到每⼀个移动台的传输损耗都不⼀样,因此基站必须控制发送功率,给每个⽤户的前向业务信道都分配以适当的功率。
基站的这种视具体情况⽽分配不同业务信道不同功率的⽅法就叫前向功率控制。
转载:2.1 前向功率控制基站通过移动台对前向误帧率的报告来调整对每个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决定增加发射功率还是减少发射功率。
移动台的报告分为定期报告和门限报告。
其⽬的是对路径衰落⼩的移动台分派较⼩的前向链路功率,⽽对那些远离基站的和误码率⾼的移动台分派较⼤的前向链路功率。
2.2 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反向开环功率控制只是移动台对发送电平的粗略估计,移动台通过测量接收功率来调节移动台发射功率以达到所有移动台发出的信号在到达基站时都有相同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功率控制的必要性、准则和方法,并着重介绍已成功使用的IS-95中的功率控制技术,同时还以WCDMA为例介绍第三代IMT-2000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关键词:移动通信CDMA功率控制 2000年5月17日,全球以移动通信为主题迎接新世纪第一个世界电信日,意义深远而令人激动。
在过去约十年的时间里,移动业务以空前的速度奇迹般的增长了四十多倍,尤其是中国的移动用户这几年一直以150%的速度在增长,到2000年中国的移动用户总数以达6000万以上,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移动通信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付费论文:7700多字有参考文献210元备注:此文版权归本站所有;本站保证购买者的省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