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_第四章_生产者行为理论_习题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各单元习题及答案.doc

《微观经济学》各单元习题及答案.doc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单元绪论习题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0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主体是()。

A、居民户;B、厂商;C、劳动者;D、政府;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0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9、()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10、()为首的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和以总量分析为主的宏观经济学拼和在一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二、判断题1、自由取用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2、经济物品是零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物品。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4、假设就是对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阐述,也就是未经证明的理论。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的假说就是理论。

()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8、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完全竞争市场(含答案)

一、判断1. 对于任何厂商来说,在长期均衡中都必然实现TR>TC。

( × )2. 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

( √ )3.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 √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全行业,其需求曲线都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 × )5. 所有完全竞争的企业都可以在短期均衡时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

( × )6. 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 )7.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 √ )8. 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相同的。

( √ )9. 若企业经济利润为零,就是收支相抵。

( √ )10. 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则一定获得正常利润。

( √ )11. 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产量最大化原则。

( × )12.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可获得经济利润。

( √ )13. 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

( √ )14. 在厂商短期均衡产量上,AR<SAC,但AR>AVC,则厂商亏损,但应继续生产。

( √ )1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SMC曲线和SAC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 × )16. 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SMC曲线AVC曲线的交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17.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并等于边际收益。

( √ )18. 某厂商产量达到5万时的MR=65元,MC=55元,(其它条件一定)该厂商应继续扩大产量。

( √ )19. 一个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该行业中每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

( × )20.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才存在行业的供给曲线。

( √ )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B )。

微观经济学题库

微观经济学题库

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B )A)中东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家用轿车需求下降。

B)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有必要征收遗产税。

C)开征物业税可以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有利于平抑房价。

D)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的放松是“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

2.下列关于经济学论述不正确的是(D )A.只要资源是稀缺的,则任何社会都面对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这样一些基本的经济问题;B.经济学要求我们做任何抉择时都要有“机会成本”的概念;C.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D.经济学认为,理性人在做决策时总是要比较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

3.下列命题中,哪一项不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表述( B )A.为了抑制通胀压力,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2008年初的14.5%上调至21.5%。

B.温家宝总理近日(2011年11月6日)在圣彼得堡表示:“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可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约10%,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

D.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已经超过3000元二,判断题1.经济物品是指有用的物品(错)2.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条件(对)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反映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对)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单选题1.当产品A的价格下降,产品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B )A.产品A和B是替代品 B.产品A和B是互补品C.产品A是次品、B是优质品 D.产品A和B都是次品2.当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大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 B )A.需求富有弹性 B. 价格上升会增加总收益C.需求完全无弹性 D. 价格下降会增加总收益E)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3.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C)A)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20%B)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上升低于20%C)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上升超过20%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BA)正B)负C)0 D)15.伴随消费者预算线的平移,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A)需求曲线B)价格—消费曲线C)收入—消费曲线D)恩格尔曲线。

生产者行为理论题库4-2-10

生产者行为理论题库4-2-10

生产者行为理论题库
4-2-10
问题:
[单选]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存在的前提不包括()。

A.技术不变
B.固定投入不变
C.可变投入的使用量
D.总产量无穷大
问题:
[判断题]根据C-D函数的设定,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单选]以下哪一项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支柱理论:()
A.货币边际产量递增
B.时间边际产量递减
C.土地边际产量递减
D.国家边际产量递增
/ 腾讯手游助手
问题:
[单选]以下哪一项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
A.货币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
D.劳动力
问题:
[判断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产量递增率超过人口递增率的国家必然是贫困国家。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判断题]列宁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核心观点是马尔萨斯忽略技术的衰退作用。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单选]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取值趋向是()。

A.不变
B.波动
C.递增
D.递减
问题:
[单选]根据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观点,以下哪一项是生产者的最优投入组合:()
A.空间既定,成本最大
B.技术既定,产量最小
C.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D.产量既定,成本最大。

精选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精选微观经济学第4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一、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Isoquanta Curve]——表示能生产出相等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全部组合方式的曲线。 TP = f(L , K) L—劳动;K—资本;TP—总产量
1
2
3
5
1
2
3
4
K
L
0
A
B
C
4
5
产量为15单位的等产量线
Q[15]
1
2
3
5
1
2
3
4
K
L
0
1
2
3
5
1
2
3
4
K
L
0
A
B
C
4
5
总成本为100元的等成本线
D
E





C[100]
C[75]
C[125]
教材P114图4-7
三、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组合
假定技术条件和两种要素的价格都不变: 如果总产量已定,成本最低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 如果总成本已定,产量最高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 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
思考题: (1)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如何? (2)人类历史为什么没有按照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 (3)既然马尔萨斯的预言失败,你认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还起作用吗? (4)请你谈谈“中国人口太多,将来需要世界来养活中国”或“谁来养活中国?”的观点。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需求弹性
2
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
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消费者偏好
影响消费者需求的个人喜好、经验、社会和文化背景等。消 费者偏好决定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 商品数量。
供给
供给定律
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反之,价格下降时,供给 量减少。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number {01}
目 录
•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 第二章弹性理论 •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01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 格
需求
1 3
需求定律
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即当价格上涨时,需 求量减少;反之,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政策制定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需要考虑市场弹性的影响,如对某些商品实施 价格管制时需要考虑供给和需求的弹性。
0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理论
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是衡量消费者从消费行为中获得多少幸福或满足的尺度。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而序数效用论 则认为不同消费者对同一物品的效用评价不同,无法具体衡量
第二章弹性理论
弹性的定义
1 2
弹性的定义
弹性是衡量某一经济变量变化时,其他经济变量 变化的程度。具体来说,弹性是因变量变化率与 自变量变化率之比。
弹性的计算公式
弹性 = (因变量变化量 / 因变量原值) / (自变量 变化量 / 自变量原值)。
3
弹性的分类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区域应是()A.MP>AP阶段B.MP下降阶段C.MP>AP>0D.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B.只要MP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C.MP曲线必定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D.只要MP减少,AP也一定减少3、以下不符合生产要素投入最优组合条件的是()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RTS LK=w/rC.dk/dl=w/rD.MP L/MP K=w/r4、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两点的产量肯定()A.相等B.不等C.无关D.以上情况都存在5、若纵轴代表劳动,横轴表示资本,劳动的价格为w,资本的价格为r,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A.w/rB.r/wC.-w/rD.-r/w6、当其它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连续增加时()A.TP会一直增加B.TP会一直减少C.TP先增加后减少D.MP会一直减少7、如果某企业采用最低成本进行生产,此时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0元,单位劳动的价格为8元,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A.1B.2C.3D.48、当生产函数Q=f(L,K)的平均产量为正且递减时,边际产量可以是()A.递减且为正B.递减且为负C.为零D.上述都可能发生9、当劳动的总产量下降时,()A.AP不变B.AP为0C.MP为0D.MP为负10、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线()A.与横轴相交B.在横轴上方C.在横轴下方D.与平均产量线相交11、边际生产力下降是因为()A.生产过程的低效率B.使用了劣等生产要素C.懒惰D.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比例上升12、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的资本,而仍能生产出同样的产出,则MRST KL为()A.1/3B.3C.1D.613、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A.应增加成本支出B.不能增加成本支出C.应降低成本支出D.不能降低成本支出14、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15、Q=L0.3K0.7表示规模经济()A.递增B.递减C.不变D.不确定16、生产理论中的扩展线与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类似A.价格——消费曲线B.收入——消费曲线C.恩格尔曲线D.需求曲线17、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时,生产处于劳动投入的(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无法确定18、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增加了20%,但资本量不变,则产量将( )A.增加20%B.增加但增幅低于20%C.不变D.增加但增幅高于20%19、等成本曲线平行外移表明(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价格同比例提高D.生产要素价格同比例下降20、如果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没有交点,那么要生产等产量线所表示的产量应该( )A.增加投入B.减少投入C.保持原投入不变D.无法确定二、判断题,对错误的部分进行纠正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 >MP >0的阶段2、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是指未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3、AP 曲线与MP 曲线交于MP 曲线的最高点4、等产量曲线表示的是用同样数量劳动和资本生产不同的产量5、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其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6、边际产量递减时,平均产量也是递减的7、在生产的第Ⅱ阶段,AP 是递减的8、在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中,只要平均产量是上升的,就应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9、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产出增加10%10、为实现一定产量的成本最低原则是每一种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彼此相等11、边际产量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需要额外增加的要素投入的数量三、计算分析题1、已知某厂商生产函数3/13/221K L Q ⋅⋅=,劳动价格w=50元,资本价格r=25元,求当C=8000元时,该厂商生产最大产量的L 与K 最佳购买量是多少?2、某企业生产函数为Q=L 2/3·K 1/3,且已知L 的价格W=2元,K 的价格r=1元,当产量为100个单位时,K 、L 最优投入量为多少?3、已知短期生产函数为Q=-L 3+24L 2+240L ,求劳动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4(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四章生产论和成本论第一部分生产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标准是:A 时间长短B 可否调整产量C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D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A 平均产量递减B 平均产量递增C 平均产量不变D 边际产量递减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当总产量达到最高值时().A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B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C 边际产量为零D 平均产量为零4、总产量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A 总产量B 平均产量C 边际产量D 以上都不是5、当总产量曲线TP下降时,().A 平均产量递增B 平均产量为零C 边际产量为零D 边际产量小于零6、生产的第二阶段从()到().A AP L =0,MP L =0B AP L = MP L,MP L =0C AP L = MP L,MP L <0D AP L >0,MP L =07、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斜率绝对值表示( ).A 边际替代率B 边际技术替代率C 等成本线的斜率D 边际报酬率8、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A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B 边际技术替代率C 边际替代率D 边际成本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 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 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0、当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比时,厂商怎样调整( ).A 减少资本 增加劳动B 增加资本 增加劳动C 增加资本 减少劳动D 减少资本 减少劳动二、名词解释1、短期生产2、长期生产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规模报酬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三、 简答题1、等产量线的含义及特征2、简述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及其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一、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3、两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4、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5、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6、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报酬问题(二)难点1、规模报酬的递增2、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3、如何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4、两条脊线所围成的三个区域的特征二、关键概念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规模报酬三、习题(一)选择题1、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B )A.平均产量增加;B.平均产量减少;C.平均产量不变;D.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2、劳动(L)的总产量下降时( C )A.AP l是递减的;B.AP l为零;C.MP l为零;D.MP l为负。

3、如果是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D )A.与纵轴相交;B.经过原点;C.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与横轴相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B.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报酬规律造成的;D.边际报酬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5、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6、生产要素最适度组合的选择条件是( C )A.MRTS=P1/P2B.MU1/MU2=P1/P2C.MRTSLK=w/rD.MPL/MPK=r/w7、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 B )A 产量提高了;B 成本增加了;C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同比例提高了;D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

8、等成本曲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A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B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9、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B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B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 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要素不变;D 上述都正确。

10、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D )A 增加10% ;B 减少10%;C 增加大于10%;D 增加小于10%。

(二)判断说明题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2、生产函数的斜率是边际产量。

3、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了其中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上升,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成本递减。

4、当总成本不变时,工资率的增长将总是导致使用更多的资本。

5、当X 产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A 和B ,生产函数为X=4A9B 。

如果A 、B 价格相等,企业应使用同量的A 和B 。

6、如果生产要素A 的边际实物产量(MPa )与A 的使用量之积总是等于要素B 的边际实物产量(MPb )与B 的使用量之积,那么,如果A 的价格是B 的两倍,则一个追求成本最小化企业应该使用两倍于A 的B 要素量。

7、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8、规模收益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造成的。

9、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Y 的价格与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X 的价格之比。

10、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三)计算题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 =8583K L ,又P L =3元,P K =5元。

求:(1)产量Q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便用的L 与K 的数量。

(2)产量Q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和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

(3)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 ,L 与K 的值。

2、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劳动为唯一可变要素,固定成本既定。

短期生产函数为 Q =-0.1L 3+6L 2+12L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2)企业雇佣工人的合理范围是多少?(3)若已知劳动的价格为W =480,产品Q 的价格为40,则当利润最大时,企业生产多少产品Q ?3、已知生产函数为Q =L 0.5K 0.5。

试证明:(1)该生产过程是规模报酬不变。

(2)受报酬递减规律的支配。

(四)问答题1、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个工人时在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中他更关注哪一个?2、为什么说扩展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生产者均衡?3、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4、怎样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5、分析判断“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那么,要素在生产上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

”6、论述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成因。

7、试运用生产理论说明理性的厂商如何组织生产。

8、试阐明资源最佳配置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

(五)案例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评析。

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是说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其他东西。

应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以解释许多行为和现象,但是尚不存在金科玉律,任何概括都有例外。

本文所说的赠报行为或许便是一例。

每年的12月份,各大报刊都作了大量的广告,以期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

在今年的元旦伊始,笔者到收发室拿报纸,看到这样一则通知,本地的一家晚报向各个班赠送一个月的报纸,并且可以在以后进行破订。

笔者当初没有注意,商家总要赠送一些使用品嘛,报社的这种行为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一个月以后,这种赠送行为仍然在进行,笔者就有了疑惑。

从订报者如一个班来说,在元旦这几天如果要订一份报纸的话,那么就会选择用较少的钱来订阅较多的报纸,也可以称之为追求阅读福利的最大化。

那么,被赠阅的这个班就会订阅其他报纸,其阅读福利肯定会比订阅那份赠阅的报纸要多。

报社的赠阅行为岂不是相当非理性?其直接后果是驱逐了其中一部分本来会订阅该报纸的客户,大部分报刊是不会赠阅的。

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报社的这种赠阅行为却可能是符合成本收益的。

从短期分析看,报社的成本不一定会因为赠报而增加,办过报纸的人应该很清楚,报纸是存在规模经济的典型产品,发行量达到一定数量,报社所花的成本最低。

况且报纸这种产品,其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很低的。

对报社来讲,如果今年的订阅量比上一年增加,那么报社应该增加印数,如果今年的订阅量比上一年有少量降低,那么报社可以按上一年的订阅量印刷,因为报社形成的生产要素可以不去调整,减少要素的投入来达到减少产量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成本的提高。

因为报社原有的工作人员、运作程序等就需要进行调整,而把多余的报纸送出去,所以这种赠送根本就不会增加成本。

况且在受赠的客户中,有一部分会订阅该报刊,因为他们可以用11个月的钱来看12个月的报纸。

这对报社来说,也会增加这后来订阅该报刊的小部分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报社的这种赠阅行为有如公益行为,扩大了该报刊的知名度,这也是一种收益,而且比金钱的收益更加重要。

从长期分析看,一份报纸是可以形成偏好的,读者基本上不会因为报社的赠阅行为而改变对该报的偏好程度。

事实上,一个读者既然可以在文化支出上订一份报刊,那么他也不会因为可能享受那点赠阅而改变偏好,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在乎这种赠阅行为。

即使读者对那点赠阅有心,他也不可能获得该额外阅读福利,因为报社处于信息有利的一面,读者既不知道在哪一年要进行赠阅,也不知道报社在哪一年要进行赠阅,也不知道赠阅的对象是谁。

笔者看来,学校的班级受赠的概率较高,但学校的班级也不会这样去总结规律,或者说等到总结规律时已经毕业了。

因此,赠阅行为的信息和主动权艘掌握在报社手中,报社不会应为赠报而减少客户。

从长期分析来看,报社的长期赠阅仍然可以理解,不知道这份报纸还会不会继续赠阅下去,这有待于实践来检验。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赠报的行为表面上是驱逐订阅客户的,但实质上符合成本收益的分析,报社这一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对受赠的客户来说,他们因为报社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而享受到了免费的午餐。

案例来源:吕明晓:“赠报的免费午餐”载于《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5月31日,第二版。

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删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D) 4(B) 5.(A)6.(C)7.(B)8.(C)9.(A) 10.(D)(二)判断题1、对2、对3、对4、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解析】:如果利率的增长超过工资率的增长,则会导致使用较少资本。

5、对【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两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解析】:运用最佳要素投入组合必须满足各要素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正确。

6、对【解析】:同样运用最佳要素投入组合必须满足各要素边际产量之比等于要素价格之比可以得出上述结论正确。

7、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解析】:在生产过程中,当边际实物产量大于平均实物产量时,劳动的边际实物产量一定随着雇佣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8、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规模报酬变化规律【解析】:规模收益递减是由于企业规模扩大造成的内在不经济引起的。

9、错【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等生产线的含义【解析】: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横轴表示的生产要素X的价格与纵轴表示的生产要素Y的价格之比。

10、对(三)计算题1、【解题思路】:本题考察考察厂商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解析】:(1)对于生产函数Q =8583K L ,可得MP L =858583-L K 和MP K =838385-K L 将MP L 、MP K 代入厂商均衡条件K L K L P P MP MP =,得 2535383838585=⇒=--K K L L K 将L=K 代入产量Q =10时生产函数8583K L =10,得L =K =10。

则 TC =3L +5K =30+50=80所以,当产量Q =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为80元,使用的L 当K 的数量均为10。

(2)由(1)可知,当厂商均衡时,L =K 。

将L =K 代入产量Q =25时的生产函数8583K L =25,得K =L =25,那么TC =3L +5K =3×25+5×25=200所以,当产量Q =25时的最低成本支出为200元,使用的L 当K 的数量均为25。

(3)同理由(1)可知,当厂商均衡时,L =K 。

将L =K 代入总成本为160元的成本函数3L +5K =160,得:K =L =20则 Q =8583K L =20所以,当成本为160元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20,使用的L 与K 的数量均为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