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学案|人教部编版语文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案

人教部编版初三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1世纪以后西欧都市开始复兴,在兴起中逐步摆脱封建领主的操纵,为以后欧洲文明的进展制造了条件。
了解都市的兴起、行会的显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概况。
讲述琅城起义的通过,了解西欧都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在都市的兴起和进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把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中世纪的都市和欧洲早期的大学。
【教学难点】西欧都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进展的作用。
【教法特点】主动参与学习,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引文、史料、图片等资料,运用观看法、阅读法、分析法等方法猎取相关信息。
一、导入新课展现西欧中世纪民俗风情图。
画中截取西欧古代都市一角描画了封建时代都市生活的情形:林立的商店里,人们在做着各种买卖,在临街的地点,有屠夫在宰杀牲畜,有人在驱逐羊群,有人躺在椅子上打盹,还有老妇在窃窃私语……这些情形,反映了中世纪都市市民生活的真实风貌。
中世纪的西欧都市是什么样的?什么缘故说“都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二、课堂活动(一)自由和自治的都市【材料展现】材料一中世纪的都市,本质上是市民的家乡……都市经济的进展是相当高的,因为它所代表的人口相当多,而且相当活跃地从事于工商业的经营。
——《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材料二中世纪的都市出现出一幅专门不同的景象。
商业和工业使都市成为当时的模样。
都市在商业和工业的阻碍下不断成长起来。
——《中世纪的都市》【提出问题】依照材料,回答都市是如何样发源的?它又具有如何样的特点?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复原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进展,人口增长,旧的都市开始复苏,新的都市不断产生。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优质课导学案_1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程标准】•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趣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课前预习】♦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 兴起条件:从____ 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_________ 提高,农业 ________________ 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________ ,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 主要城市类型:以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3. 新兴城市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能够吸引人们__________ 的地区,女口道路的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等。
4. 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方式:常用的手和____________ 。
其典型代表是法兰西的____________ 。
5. 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_______ 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_______________ 。
6. 自治城市:①特权:有权选举________ 、 ____________ 、设立___________ ,成为自治城市。
②自治形式:从______ 或_________ 手里取得一种证书一一________________ 。
③自治评价:削弱了___________ ,使国王获得________ 的拥护;但自治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________ 和_________ 的控制。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 居民构成:城市的基本居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________ 转变而来。
2. 市民身份的获得:农奴在 ____________ 住满______________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等。
但学生对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大学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产生兴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大学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图片、地图等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等,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和大学的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辅助材料,分析大学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案设计】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程标准】●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趣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课前预习】兴起时间:背景: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常用手段:取得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评价: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基本居民来源:城市的基本居民。
经济活动: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业从事商业和贸易。
城市兴起的意义:兴起时间:学校类型: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自治权力: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得到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先上基础课程,在学专业课程。
【课堂学习】材料一 10世纪前后,……欧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经济也随之开始复苏。
……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显著增加,这就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一些农奴,……冲破领主的控制,到有利于进行产品交换的地方,……从事商品生产,于是手工业者聚集的地方逐渐地成为了新兴的城市。
——《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城市都座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根据领主权对城市居民进行剥削。
……所以许多城市用金钱向封建主赎买自由,建立自由城市。
……有些城市进而得以自己选举市政官员、以城市居民组成的市议会为市政机关,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成为自治城市。
——《世界史》1.据材料一,指出西欧中世纪城市开始复苏的时间及其居民的主要来源。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进行产品交换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这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主要是什么类型?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城市基本居民是哪些人?在“自由城市”中居民享有哪些自由与特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自由和自治的城市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自治城市”有哪些管理城市事务的权力?他们通过哪些方式获取“自由”与“自治”权?这种权力是通过什么形式获得的?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认识。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九上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学案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目标:1、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等2、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3、体会中世纪市民追求人生自由、争取城市自治的勇气,感悟“走出中世纪”来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学习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学习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课本解读:知识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城市的重新兴起:(1)时间:10世纪,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3)原因:①.农业技术提高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③.商业贸易发展;④.人口增长B、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是国王的支持者。
在自由城市里,市民和领主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知识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1、城市的基本居民:手工业者、商人2、城市居民的来源:周围农村的农民(或农奴)思考: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离开庄园,进入城市?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3、居民的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4、形成阶级:市民阶级5、产生分化:市民阶级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银行家成为早期的资本阶级。
6、出现的新组织:行会7、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形成了市民阶级;(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4)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最终促成了大学的兴起。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背景、兴起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需要结合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关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相关论文、书籍。
3.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过程,包括城市复苏、大学创建等环节,同时阐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学案|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学案|人教部编版学习目的1、知道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争取自在、自治的进程。
2、了解手工业者和商人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3、了解欧洲大学的兴起。
重点难点精归结一、中世纪时,城市与封建领主的关系中世纪时,城市与封建领主的关系十分复杂。
一方面,〝城市的空气使人自在〞,使得少量原来受封建领主控制的农奴逃往城市,封建领主对城市很不满;另一方面,领主也对城市工商业带来的支出很感兴味,他们都希望别的封建领主的农奴逃到自己领地内的城市。
12世纪前后,城市居民支持领主的妥协盛行。
事先,妥协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城市经过赎买的方式向领主付一大笔钱,取得自治权;有的城市那么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手腕,经过武力妥协也赢得了城市自治权。
二、了解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末尾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在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结合。
城市里市民阶级不时开展壮大,富有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思想文明方面:随同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位置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构成,这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巧助记十二世纪大学起,争取自治不坚持。
教皇国王都支持,基础专业课开齐。
典型例题巧打破考点一自在和自治的城市例1、11、12世纪,在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妥协中,法兰西琅城人民最终取得自治的方式是( )A.金钱赎买B.选举C.武力妥协D.国王特许解析:此题考察法兰西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相关史实。
琅城市民在他们赎买的自治权被取消后,于12世纪初举行起义,处死了贪心的主教,尔后又坚持妥协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位置。
答案:C考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例2、自在的城市是〝中世纪底最艳丽的花朵〞。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A.推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展,教会和世俗封建权利失掉绝后增强B.封建主日益贪心,加紧对市民的剥削C.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预备了条件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位置,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解析:此题考察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和大学逐渐兴起,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本节课内容涉及城市的兴起、大学的发展以及相关史实,旨在让学生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仍较为陌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掌握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城市和大学兴起对后世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难点: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史实,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4.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教学资源:相关史实资料、图片、地图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展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情况,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相关史实。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习目标
1、知道中世纪城市的兴起和争取自由、自治的过程。
2、了解手工业者和商人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3、了解欧洲大学的兴起。
重点难点精归纳
一、中世纪时,城市与封建领主的关系
中世纪时,城市与封建领主的关系非常复杂。
一方面,“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使得大量原来受封建领主控制的农奴逃往城市,封建领主对城市很不满;另一方面,领主也对城市工商业带来的收入很感兴趣,他们都希望别的封建领主的农奴逃到自己领地内的城市。
12世纪前后,城市居民反对领主的斗争盛行。
当时,斗争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城市通过赎买的方式向领主付一大笔钱,取得自治权;有的城市则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手段,通过武力斗争也赢得了城市自治权。
二、理解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
城市里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富裕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巧助记
十二世纪大学起,
争取自治不放弃。
教皇国王都支持,
基础专业课开齐。
典型例题巧突破
考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例1、11、12世纪,在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斗争中,法兰西琅城人民最终取得自治的方式是( )
A.金钱赎买
B.选举
C.武力斗争
D.国王特许
解析:本题考查法兰西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相关史实。
琅城市民在他们赎买的自治权被取消后,于12世纪初举行起义,处死了贪婪的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答案:C
考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例2、自由的城市是“中世纪底最鲜艳的花朵”。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势力得到空前加强
B.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D.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解析: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答案:C
考点二大学的兴起
例3、下列关于大学兴起和发展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兴起于12世纪
B.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C.大学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D.大学师生享有司法特权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分析能力。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大学的课程设置也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C项说法有误,符合题意。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