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汽车王国
丹麦

礼仪风俗
服饰礼仪 丹麦人在正式社交场合很注意着装整齐,通常 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举行盛大晚宴时,人们还习 惯穿夜礼服。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衣着较随便, 穿各式流行服装的都有,不少人喜爱着运动服,在 夏季,丹麦的一些海滨胜地,到处可见穿著游泳衣 裤的游客。
仪态礼仪 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块交谈 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不是 有意疏远对方,他们其实是很善于结交异国朋友的。 丹麦人与南欧人不同,他们约束较少,行为较自由, 但也有不少的规矩;譬如,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 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 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日德兰半岛南部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南日德兰在地理上 是丹麦心脏地区的外缘,资源盆乏,但在历史上,它曾经 是一个重要地区,是欧洲的十字路口。作为人口迁徙地带 和早期贸易通道,它在政治与军事上都曾是必争之地。日 德兰半岛西部是起伏低缓的冰水沉积平原,北海沿岸有着 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灌木。日德兰半岛东部和中 部是欧洲研究冰河期沉积地形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广阔的 丘陵几乎纵贯整个半岛,东海岸有许多深湾和优良港口, 半岛中部到处是沼泽地、湖泊和突起的丘陵地。
菲英岛是丹麦第二大岛,面积为3486平方公里,人 口为47万(1996年统计)。它介于日德兰半岛与 西兰岛之间,旁边是连接卡特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 的大小贝尔特航道。
博恩霍尔姆岛,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地理上都远离 丹麦的其他岛屿,它位于哥本哈根东南136公里的 地方,距离瑞典海岸却仅有40公里。它的面积是 588平方公里,其地理特征与瑞典更为相似,岛上 重叠的岸石、海边的悬崖、青松覆盖的山丘和柔软 的沙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博恩霍尔姆岛 历史上是丹麦防御瑞典的海上前哨,一种白色黑顶 的圆形碉堡是岛上的特色。
丹麦经济概况

丹麦经济概况丹麦人口约为547.6万,是发达的西方工业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2008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570亿美元,人均GDP为6.5万美元。
2007年1月1日,丹麦实行新的行政区划,全国设五大地区、98个市和格陵兰、法罗群岛两个自治领(其国防、外交、司法和货币由丹麦负责)。
该国首都为哥本哈根。
1、丹麦经济简史丹麦以农业立国,农业历史悠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逐步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70年代初,由于丹麦对进口原油过分依赖,因而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1976年逆差高达19.14亿美元,创战后最高纪录,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随之上升,国民经济陷入"滞胀"的困境。
面对这种严重局面,70年代中,丹麦政府采取了紧缩财政的方针。
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某些成效,如国内生产总值在1975年下降0.7%之后,接连几年持续有所增长,国际收支逆差也有所减少,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继续上升。
1979年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国际收支再度恶化,当年出现29.65亿美元的逆差,再次创战后最高纪录。
1980年丹麦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1980年和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分别为-0.4%和-0.9%)。
1982年9月保尔施吕道为首相的联合政府执政后,把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和降低财政赤字作为首要政策目标,结果1983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下降为11.7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约一半。
通货膨胀率下降到6.9%。
1982年以来丹麦经济持续增长,1982-1986年年平均增长率为3.6%。
1986年,国家财政12年来首次出现盈余,约80亿丹麦克朗;通货膨胀率为3.7%,为17年来的最低点。
经济回升带来了自1984年初开始的消费高涨以及投资热潮,致使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又趋恶化,现政府继续奉行严格控制工资增长和财政支出,限制私人消费和稳定丹麦克朗汇率的紧缩政策,使高通货膨胀率、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和庞大财政赤字逐步得到控制。
走近北欧的童话世界丹麦的研学之旅

走近北欧的童话世界丹麦的研学之旅丹麦,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的国家。
作为童话故事的故乡,丹麦吸引着全球无数游客前往探索其中的奥秘。
而对于热衷于教育旅行的学生们来说,丹麦更是一个独特而具有启发性的研学目的地。
在这个令人陶醉的童话世界中,学生们可以亲自体验国外的校外教育,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首先,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博物馆、文化场所和历史遗迹。
学生们可以参观丹麦国家博物馆,了解丹麦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不同时代的艺术和建筑风格。
在著名的丹麦故事作家安徒生故居博物馆,学生们还可以领略到童话世界的原始魅力,亲身感受安徒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丹麦的教育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丹麦的学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
在研学之旅中,学生们可以访问丹麦的一所学校,了解丹麦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与当地学生互动和交流,学生们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比较中丹两国的教育差异,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次,丹麦还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学生们可以参观丹麦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
在丹麦最著名的自然景点之一——小美人鱼雕像旁边的里兹宫,学生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景和壮观的日落。
而在丹麦的北海岸线上,学生们还可以观测到迁徙的候鸟和成群的海豚,了解到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丹麦的研学之旅还将给学生们带来与当地青年交流的机会。
丹麦的青年活动中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通过参加各种文化体验活动和志愿者项目,学生们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并且加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丹麦的研学之旅将带领学生们走进北欧的童话世界,领略丹麦的文化底蕴和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
通过参观博物馆、了解丹麦教育、亲近大自然和与当地青年交流,学生们将获得难以忘怀的体验和宝贵的教育资源。
丹麦是一个环保意识高度发达的国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

丹麦是一个环保意识高度发达的国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
一、丹麦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丹麦被誉为“绿色国度”,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该国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首先,丹麦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法规,对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其次,丹麦积极推广环保教育,加强环境意识的培养和环境教育的普及,使公众更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丹麦政府还鼓励大众采用环保交通工具,推广可持续出行方式,使城市交通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二、丹麦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丹麦以其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丹麦政府积极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补贴、优惠税收政策等。
丹麦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丹麦,风力发电被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成果。
丹麦的风力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全球风力发电的典范。
三、丹麦在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成就丹麦在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生产国和风能市场。
风能在丹麦的能源消费中占据很大比重,且取得了极高的效益。
其次,丹麦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不断创新,不仅在风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还在其他领域如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外,丹麦在可持续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不断推动城市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四、丹麦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丹麦的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支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政府的决策和投资对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动至关重要。
其次,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丹麦的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普及工作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最后,技术创新和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汽车工业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从最初的手工制造到现代化的自动化生产,汽车工业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汽车工业开始萌芽。
德国的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汽车,美国的亨利·福特则在1908年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标志着汽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
在此之后,汽车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
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成为了汽车工业的两大中心。
在欧洲,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汽车工业开始崛起,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法国的雪铁龙、德国的宝马、意大利的法拉利等。
而在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巨头开始垄断市场,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福特的野马、通用的雪佛兰、克莱斯勒的克莱斯勒300C 等。
20世纪中期,日本的汽车工业开始崛起。
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厂商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推出了许多经典车型,如丰田的卡罗拉、本田的思域、日产的GT-R等。
此外,韩国、中国等国家的汽车工业也开始逐渐崛起。
21世纪初,汽车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动汽车、自动驾
驶汽车等新技术开始逐渐普及,汽车工业也开始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汽车工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各国汽车厂商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汽车工业的未来将更加光明。
世界著名试车场

神秘禁区揭秘世界知名试车场(欧美篇)(1)2013-03-18 08:10:14 汽车之家【大中小】试车场是各大车企用来验证车辆性能和可靠性的平台,而作为某些厂商的御用秘密测试场地,它们就像军事禁区一样充满着神秘色彩。
借助Google卫星地图从空中俯瞰这些形状各异的人类工程时,就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刺激且令人震撼。
几乎每个汽车厂商或者零部件供应企业都有自己的试车场,有些甚至不止一个。
虽然各大试车场的规模不一,但是其功能基本相同。
一个试车场通常包括有高速环形跑道、耐久性试验路、操控性试验路、长直线性能试验路等等。
除此之外,各大车企还会根据旗下车型的技术特点来建造一些特殊的试验道路,特别是超跑制造商,它们所建的试验道路甚至可以看作一条标准的赛道,其作为标杆来衡量每款新车型所能创造的最快圈速。
下面我们借助Google卫星地图向大家展示海外的一些试车场,从分布来看,它们主要集中在汽车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如北美、西欧以及日本等,而这些试车场在规模和造型上也可谓百花齐放。
注:每张图片的左下角都标有比例尺,大家可据此估算出试车场的规模。
每个试车场都有一张整体图、一张局部图,同时有些还配有在试车场外围遥望试车场的图片。
由于图片均来自Google地图,所以图片质量有限,敬请谅解。
● 北美洲地点:美国亚利桑那州Wittmann地区(北纬:33°70′36″西经:112°50′72″)所属公司:福特汽车占地面积:约600公顷(相当于839个标准足球场)设施:包括一条椭圆形跑道、一条3km的长直道、几条操控性能路段和数条越野跑道。
地点:美国密歇根州Romeo地区(北纬:42°85′24″西经:83°07′79″)所属公司:福特汽车占地面积:不详设施:包括一条8km长的椭圆形跑道和数条操控性能路段、越野路段、极限测试跑道以及坡道。
地点:美国密歇根州Dearborn地区(北纬:42°30′11″西经:83°22′31″)所属公司:福特汽车占地面积:不详设施:这里曾是一座机场,该试车场包括一条高速环形跑道、长直道、以及数条操控性能测试路段。
丹麦介绍

•
• •
•
•
丹麦在食品烘焙方面,在世界上名声很高,最著名的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丹 麦曲奇了。在丹麦的超市里,总能看到一些圆盒包装的饼干,深色宝石蓝的 盒面上,印着皇宫和城堡、运河和雕塑,林林总总大约十几种,向人们展示 着这个王国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情,这就是丹麦人为之骄傲的丹麦皇家奶 油曲奇。 丹麦人喜爱曲奇,源自他们古老的家庭传统。以前,每年快到圣诞节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 要准备至少四样的曲奇,很多家庭制作的秘方都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候评判 一家的主妇是否能干,是否勤快,主要看餐桌上的曲奇种类,种类越多,证 明主妇的能力越强。 久而久之,这种曲奇成了丹麦饼干的传统。丹麦的曲奇每年都源源不断地销 往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丹麦曲奇”已经演变为一类曲奇立产品的名称,也就是说,“丹麦 曲奇”中的“丹麦”二字,不一定是指产地,任何地方都可以生产丹麦样式 的曲奇饼干。
• 蒂沃利公园(Tivoli Gardens)位于丹麦首都哥本 哈根闹市中心,占地20英亩,是丹麦著名的游乐 园,有“童话之城”之称。每年4月22日至9月19 日对外开放。兴建蒂沃利公园的是一名记者兼出 版商乔治· 卡斯滕森,他向当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 八世进言,表示“若人民耽于玩乐,便不会干涉 政治”,于是获准修建这座公园。公园于1843年 8月15日起即开始接待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最 初公园只是群众集会、跳舞,看表演和听音乐的 场所。后来几经改造,才逐渐形成一个老少皆宜 的游乐场所。
• 美人鱼铜像 • “美人鱼”铜像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朗厄里尼 港入口处的一块巨大鹅卵石上,它是丹麦雕塑家 埃德华· 埃里克森于1912年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 女儿》中的女主角用青铜雕铸的。“小美人鱼” 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于1837年所写的一篇童话 《海的女儿》中的主角。铜像于1913年8月23日 被安置在哥本哈根港,现已成为丹麦的象征。 2006年3月,哥本哈根市政府决定将美人鱼雕像 向深海处搬迁,原因是过多的游客对雕塑造成太 多的破坏。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排名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排名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一名美国底特律
美国底特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美国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五大城市.全美1/4的汽车产于底特律,全城约有90%的人以汽车工业为生。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二名日本丰田市
日本丰田市。
此城原名爱知县,有“东洋底特律”之称。
丰田市的出口港名古屋,建有世界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一个最高容量为5万辆的丰田汽车专用码头.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三名德国斯图加特
德国斯图加特。
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所在地。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四名意大利都灵
意大利都灵。
意大利最大汽车集团菲亚特公司总部所在地,每年生产的汽车占意大利总产量的75%。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五名德国沃尔夫斯堡
德国沃尔夫斯堡。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所在地。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六名日本东京
日本东京。
日产、三菱和五十铃汽车公司所在地。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七名法国巴黎
法国巴黎。
标致和雪铁龙汽车公司所在地。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八名英国伯明翰
英国伯明翰。
莱兰汽车公司所在地。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九名德国吕塞尔海姆
德国吕塞尔海姆。
欧宝汽车公司所在地。
全球汽车最多的城市第十名法国比扬古法国比扬古.雷诺汽车公司所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年来,丹麦政府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大力倡导自行车绿色出行,正是环保的有力措施之一。
走在哥本哈根的大街上,仿佛置身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频繁出现各色自行车的踪迹,不时还会有很“拉风”的骑车人,从身边“风驰电掣”而过。
在丹麦旅游,如果你的照片中少了自行车的影子,那你在这个国家的游览肯定是过于走马观花了。
丹麦自行车多,多到500多万人口,有400多万辆自行车。
首都哥本哈根自行车的总量超过30万辆。
自行车在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几乎无处不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广场饭店、政府门前,到处是自行车。
自行车多到甚至有点杂乱无章,这点,也很像我们国内的景象。
自行车仿佛是这里人生活的一切,不管走到哪里,背景中总少不了自行车的芳踪。
或者说,少了自行车,就觉得少了些什么。
为了环保,丹麦政府十分鼓励居民骑自行车出行。
为此,丹麦政府算是想尽了各种办法。
比如,修建很多自行车专用车道,宽敞程度简直就如北京的汽车道;修建自行车停车场,在地铁站口、商场酒店附近甚至政府机关门前也不例外,一律都修有专用自行车“停车位”。
有些停车场,甚至还是双层停车位。
而在这些地方,通常都没有汽车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不管在哪儿停自行车全部免费。
此外,在丹麦的地铁和轻轨火车上均允许乘客携带自行车,这样就更加方便了骑车出行。
在丹麦,自行车的改造十分盛行。
街上,“特种自行车”十分常见。
而这些改造,当然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方便自行车出行。
比如,在丹麦,有一种专为父母设计的自行车,父母可以安全放心地带着孩子出游,或者接送孩子上学。
丹麦的自行车价格昂贵。
即使最普通的自行车,价格也要3000~4000克朗。
丹麦的自行车可以上保险,但自行车盗窃问题也会困扰居民和警方。
近年来,丹麦人也越来越喜爱自行车出行,从自行车数量上可见普及程度之高。
据说,将近40%的哥本哈根人选择骑自行车上班、上学。
在哥本哈根,我随意问了一位骑车的美女,为什么骑车出行。
答案是:出行方便、快捷、不堵车;自由灵活、好停车;环保低碳。
不得不说,环保概念已经植入了丹麦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我曾经住过的家庭旅馆主人,一位和蔼的丹麦老太太,每天会把自己喝过的牛奶的纸包装,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然后或者回收利用,或者分类丢弃。
丹麦人用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低碳生活,即使官员也不例外。
丹麦驻华使馆的商务参赞在北京就是骑车上班族,他夫人专门从丹麦定制了可以带孩子的自行车,每天接送孩子……
在哥本哈根,我无意中看到了几辆样子特别的自行车。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为游客设置的免费自行车吗?赶紧过去看看。
果然是它们,免费自行车有各种型号,你可以根据自
己的身高选择一款。
车把上,很贴心地设置了自行车游哥本哈根的地图,还告诉你,有多少地方可以找到这样的“免费午餐”。
你只需要一枚20克朗的硬币,这辆自行车就归你使用了。
我借用了一辆自行车,也许太多游客使用,这自行车骑起来有些涩。
但我得承认,在哥本哈根骑车,的确是一件惬意的事儿,一路可以看沿途风景,碧水、蓝天、白云、青草……在这样空气清新、没有污染的地方骑车,真的是一种享受。
有一个中国人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做访问学者,从自行车大国来的他却认为,丹麦才是一个真正的自行车王国。
日前,记者采访了世博会丹麦馆总代表白慕申(Christopher Bo Bramsen)。
让这位总代表自豪的是,丹麦的自行车文化中最棒的一部分就是每个人都骑自行车,都爱骑车,不管是高官、律师、教师还是学生,“即便是我们的王储也喜欢骑车”。
对丹麦人而言,自行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现代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
“丹麦人常常有车不开,是为了让城市更环保。
”白慕申说。
在哥本哈根,自行车道有两种,一种是独立设置的专行道,没有机动车和红绿灯的干扰。
另一种自行车道是与机动车道伴行的,但各有独立的高度,即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从高度上依次分开,互不干扰。
白慕申指出,目前哥本哈根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上对自行车骑行者环境最友好的城市。
这就意味着建设更多的专用道、延长自行车专用道和路线,在最拥堵的路段建设更安全更友好的设施。
除了基础建设,丹麦政府还对汽车课以重税。
另外,在丹麦,交通规则的制订和设计让汽车司机不得不尊重骑车人和行人。
按照规定,当一个路口只有斑马线而没有红绿灯时,汽车必须让路人先行,转弯时也是如此。
大多数丹麦人在城市里很少开车,而是骑车。
当去较远的地方时,才会坐地铁或开车。
现在人们可以把自行车带上地铁,上下班也更方便了。
丹麦的孩子们在学龄前就学会自行车,丹麦人家也常喜欢骑车做短途旅行。
还有一些数字能够说明丹麦的自行车文化:丹麦的人均自行车拥有量为
0.83辆,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0.32辆。
哥本哈根人每天骑行的里程总数为120万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地球骑到月球两个来回。
哥本哈根共有350条自行车专用道和40条绿色快捷自行车路线。
每天早晨,哥本哈根有37%%的人骑车上学或上班。
“对于丹麦人而言,骑自行车使得生活更简便。
没有停车的烦恼、不会堵车、不用等车。
自行车专用道宽敞,差不多在大部分路段都能找到。
这些专用道油漆成蓝色,和你在世博会丹麦馆里看到的一样,以提醒开车的人们注意。
”白慕申表示。
丹麦各个城市里的自行车租赁系统都是由当地政府管理运营的,为此,政府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推广。
在哥本哈根,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主要是旅行者推出的,免费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在1995年建成,此后推广到丹麦的其他城市。
人们几乎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在哥本哈本城内使用自行车。
只要把20丹麦克朗的硬币塞进自行车的锁眼里就可以骑走,然后在全城110个回收点返还时就能取回这20克朗。
此外,人们还可以在为数不少的自行车店租一辆普通的自行车(非城市自行车租赁系统),费用在50~100元人民币之间。
对于中国自行车租赁业“叫好不叫座”的现状,白慕申建议,是否可以降价运营。
不过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传递一种氛围和价值观,就是骑车比开车更时尚、更可行。
“这也是世博会丹麦馆从国内运来200多辆自行车让游客免费骑行所传递的信息。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