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直升机超短波电台信号方向图测量

合集下载

超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超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前,军事通信传递的信息,已从发送简单的指挥命令发展到诸如雷达探测的数据、计 算机计算结果、高速图像传真信息和数字话音加密信息等一些要求较高的数字数据信息。因 此,对调制解凋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提高发信设备传输话音信 号时的发射效率,在调制体制、信号检测、传输速率三个主要方面发展了许多新的技术。如 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技术、信号检测的各种软判决技术、自适应均衡、最大似然序列检测、准 最人似然序列估值等。此外,跳频技术、扩频通信系统以及天线自适应调零等多种新技术, 也陆续在军事短波、超短波通信领域发挥作用。
浙江走学硕士学住论吏 的战争,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无线电通信实现片法。
r面给出了无线通信网络组织与相应软什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图。其中软件复杂度采刖十 万行代码(LOC)作为评估单位。
网络纽织
扑 删 爨 巅 划 迎
图1 网络组织、信道数据速率与程序复杂度的关系 由幽可以清楚的了解,随着通信网络从点对点通信,到对等网络传输,再到现代多波段、 多模式通信,需要越来越复杂的软件去满足系统的各种控制及空中接[Zl的复杂性要求。这也 意味着通信系统将从单一的硬件实现向通用平台加可重配置的软件实现方向发展。
第三章针对普通跳频电台在新环境下的不足,提出了自适应跳频的思路,综合应用频点 替换,FCS单频通信等自适应措施躲避下扰。在无法避免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差错控制技术 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第四章叙述了自适应跳频的具体实现结构和流程。本章内详细叙述了跳频数据的帧结构 和同步方法,以及各种模式下的自适应处理流程。接着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平台,及初步 测试结果。最后指出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avoidless jamming,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raising the system dependability,

机载电台话音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

机载电台话音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

机载电台话音质量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文章对话音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利用语音识别技术,结合专家打分,形成一套话音质量的评判方法,可以实现对话音质量的好坏进行评估,并在某型直升机上得到很好的验证。

标签:机载电台;话音质量;定量分析;语音识别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voice quality i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and a set of evaluation methods of voice quality is formed by using speech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expert scoring,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voice quality and be well verified in a certain helicopter.Keywords:airborne radios;voice quality;quantitative analysis;voice recognition1 概述随着通信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任务执行能力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综合,通信系统性能参数多,设计复杂,要求严格,如何通过试飞对通信系统功能性能、任务执行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和验证,是值得全面考虑、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国通信系统话音质量评估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评估方法,为了能够客观并具有针对性的话音质量进行评估,本文依某型直升机平台开展了机载电台话音质量评估技术的研究[2]。

2 话音信号质量等级的划分通信距离是机载电台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对通信距离是否能达到要求,主要在于在规定距离内塔台是否能够清晰辨别飞行员的语音信号。

所以,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对直升机传出的语音信号质量进行评估。

话音质量是评定通信设备或话音传输系统传输质量的指标。

话音质量的主要品质特征参数有清晰度、可懂度等[6]。

某型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对策

某型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对策

– 218 –技术改造·某型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对策doi:10.16648/ki.1005-2917.2019.03.191某型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近原因分析及对策王海波 刘志强 吕剑宝(95935部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摘要:超短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点,电波沿地面传播时衰减很快,遇到障碍物绕射能力很弱,故不能利用地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而高空中电离层不能将其反射回地面,也不能利用天波传播方式,因此,超短波的传播途径通常是利用视距传播。

关键词: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一般来说,通信距离是由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发射/接收天线性能、天线布局以及电磁传播路线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综合指标。

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超短波作用距离的各种因素。

超短波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的特点,电波沿地面传播时衰减很快,遇到障碍物绕射能力很弱,故不能利用地波作较远距离的传播,而高空中电离层不能将其反射回地面,也不能利用天波传播方式,因此,超短波的传播途径通常是利用视距传播。

视距传播大体上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指地面上的视距传播,例如无线电中继通信、电视广播以及地面上移动通信等;第二类是指地面与空中目标如飞机、通信卫星之间的视距传播;第三类是指空间通信系统之间的视距通信,如飞机之间、宇宙飞行器之间等。

一、 影响通信距离的原因分析(一) 视距出现自然障碍在理想情况下,超短波地空通信距离与天线高度、飞机高度有关。

距离计算公式如下:式中S 为通信距离(Km ),H1为天线高度(m ),H2为飞机高度(m )。

通常在0.7S 的视距范围内能够满足超短波通信的通畅。

由于地球表面起伏不平、地球曲率影响,当天线架设高度不足、飞行空域视距范围内有高山、高建筑物、飞机飞行高度较低以及飞机飞行姿态不断转换等原因,会形成视距障碍,会造成超短波通信联络暂时间断现象。

(二) 电磁环境不良电磁环境,是指在给定场所的电磁现象的总和,包括自然界电磁现象、人为电磁现象、飞机机体内电磁现象等。

某型直升机超短波电台干扰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分析

某型直升机超短波电台干扰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分析
问题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7—1 5
作者简介 : 万荣根 ( 1 9 8 0一) , 男, 安徽宣城人 , 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 : 直 升机 航 电 系统 。

5 8・
直 升 机 技 术
总第 1 7 7期
2 原 因分 析 及 故 障定 位
电磁 干扰 分为传 导干 扰和 辐射干 扰 。由于超 短 波 电台 2和飞控 系统 使用 了两套 相互 独立 的供 电线 路, 传 导 干扰 的可 能较 小 , 因此 很 可 能是 辐 射 干扰 。 使用 吸 收负载代 替 超 短波 2上 的 天线 , 超 短 波 电台 2在相 同频点 发射 时 , 干 扰消失 , 证 实 了上 述推 断 。
W AN Ro n g g e n,W ANG Xi a o p e n g
( A r m y A v i a t i o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h e P L A G e n e r a l S t a f f M i l i t a r y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ic f e i n J i n g d e z h e n R e g i o n , J i n g d e z h e n 3 3 3 0 0 2 , C h i n a )
2发射 时对 飞控 系统均 有不 同程度 的干 扰 。将 该 电
飞过程 中发 现 , 超 短波 电台 2在 常用频 点发 射 时 , 载 机 飞行 控制 系统 会 自动退 出 , 并 伴 随有 直 升 机抖 动 现象 。本 文对此 次超 短波 电台干扰 飞控 系统 的故 障
台进 行 串件后 再次 检查 , 故 障依 然存 在 , 为 电磁 干扰

超短波电台自然干扰问题研究

超短波电台自然干扰问题研究

超短波电台自然干扰问题研究作者:郭煜李柏楠杨作宾来源:《中国新通信》 2020年第15期郭煜李柏楠杨作宾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郑州校区【摘要】超短波电台成本低,通信效果好,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超短波传播方式主要是直射波,受地形地物等自然环境影响大,通过研究使用超短波电台时自然环境对超短波传播损耗的影响,分析超短波传播损耗规律,找出减小传播损耗的方法,综合提高超短波电台通信能力。

【关键词】超短波传播损耗自然干扰引言:超短波电台具有通信稳定,组网简单快速,通信时延低,能在全天候条件下工作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广泛的无线通信设备。

超短波传播受地形地物等自然干扰影响大,研究自然环境对超短波传播的影响,对提高超短波电台的通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超短波电台使用现状我国幅员辽阔,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自然环境,超短波电台应用范围广泛,可能在平原、丘陵、山地、热带丛林等自然环境中使用。

应当全面掌握超短波电台使用地域内的自然环境情况,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对超短波通信的影响,尽量选择便于构建超短波通信网络的地形,采取趋利避害、利用地形的方法措施,提高超短波电台的通信能力。

1.1超短波电台通信要求1.1.1通信时延低大部分信息对时延敏感,时延越高信息的价值越低,信息的传输速度是决定信息价值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信息价值,超短波电台通信时延要求越来越高。

超短波电台必须在规定的时效内,完成系统内信息的传递和交互,尽量避免经过中继节点增加时延。

1.1.2通信距离远随着通信需求变化,超短波电台配置更加分散,需要在远距离条件下保持通信,通信距离成为衡量电台通信能力的重要因素。

为了增加通信距离,满足通信需求,超短波电台必须尽量减少超短波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损耗。

1.1.3通信速率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只需要使用超短波电台进行话音通信,还需要超短波电台传输各种格式化信息、图形图像信息、文电信息等,电台传输的数据量增加,要求超短波电台的通信速率快。

应急通信认证三级题库

应急通信认证三级题库

A-强,,B-弱
A A A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A-时间,,B-空间,,C-频率 A-天线跟踪误差而引入的损耗,,B-自由 空间传播损耗,,C-大气损耗,,D-极化损 耗 A-天线增益略比正馈高,,B-制作工艺简 单,,C-天线增益略比正馈低,,D-天线面 容易积雪 G/T值的计算与参考点( )。 A-无关,,B-T值大小有关,,C-G值大小有 关,,D-都有关系 卫星天线可采用( )极化波和( ) A-线 圆,,B-椭圆 线,,C-垂直 水平,,D极化波两种方式。 水平 垂直 , 卫星、地球、太阳共处在一条直线 A-星蚀现象,,B-日凌中断 上,地球挡住了阳光,卫星进入地 球的阴影区,造成卫星的( )现象 海事卫星电话通话时,中国地区用 A-亚太,,B-欧非,,C-美洲,,D-澳洲 户使用( )卫星提供服务。 C/I是指( )。 A-载波功率与干扰噪声功率之比,,B-载 波功率与每Hz干扰噪声功率之比,,C-载 波功率与交调噪声功率之比,,D-载波功 率与热噪声功率之比 R-ALOHA方式是指( ) A-在ALOHA信道上开一个预约时隙,,B-时 隙ALOHA方式,,C-自适应调整TDMA方 式,,D-纯随机方式 在一个TDM/FDMA的VSAT网络中,如 A-增加多个TDM出站载波,,B-增加时 果不能满足业务量要求,以下那种 隙,,C-增加信道,,D-增加频率 说法正确( ) 天线波瓣宽度越( ),方向性越( A-窄 好 远 强,,B-宽 好 远 强,,C-窄 ),作用距离越( ),抗干扰能力 好 近 强,,D-窄 差 近 弱 越( )。 避雷针安装在固定站的( ) A-最上面,,B-最下面,,C-内部,,D-地上 以下语音编码技术,理论上编码码 A-G.711,,B-G.723.1,,C-G.728,,D率最低的是( )。 G.729 地球站发射的射频信号功率变化通 A-±0.3,,B-±0.5,,C-±1,,D-±1.5 常要求在额定值的( )DB以内。 彩色图像信号的频谱范围与黑白电 A-0~5 MHz,,B-0~6 MHz,,C-0~7 视相同,也是( )。 MHz,,D-0~8 MHz 国际卫星通信网要求天线馈源的轴 A-1,,B-1.06,,C-1.25,,D-1.3 比小于等于( ) 三阶互调测试时,设置频谱仪时, A-1,,B-3,,C-5,,D-10 RBW是VBW( )倍。 卫星通信最低工作频段应高于( ) A-1.2GHz,,B-0.3GHz,,C-2GHz,,D在进行调制特性测试时,用的是 A-1~2,,B-2~3,,C-3~4,,D-5~6 SSPA,则其功率应回退( )DB 低轨(LEO)卫星绕地球运行一周所 A-10 km到100km,,B-300km到1500km,,C需时间短,一般为2~4小时,高度范 8000km到20000km,,D-约36000km 围为( )。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题库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题库

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题库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题库是为了检验无线电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而设计的一套考试题目。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题目以及参考答案:1. 说一说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参考答案:无线电监测技术是通过使用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了解无线电通信活动的情况和特征。

它可以应用于电信诈骗、非法窃听、无线电干扰等领域。

2. 无线电监测技术中的无线电频谱监测是指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无线电频谱监测是指采用专业设备对无线电频谱进行监测和分析。

它可以用来获取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功率、调制方式等信息,从而帮助监测人员判断信号的合法性和特征,并及时发现和干预非法信号。

3. 描述一下无线电发射源的定位技术原理。

参考答案:无线电发射源的定位技术原理主要有三种:信号强度法、多站时差法和多普勒定位法。

信号强度法是通过测量接收到信号的强度,并结合接收设备的天线方位图,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发射源位置。

多站时差法是通过将接收站的位置信息和接收到的信号时间信息传输到中心计算机,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发射源位置。

多普勒定位法是通过测量接收到信号的频率变化,结合接收设备和发射源的相对速度,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发射源位置。

4. 无线电监测技术中的信号处理包括哪些内容?每个内容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信号处理包括信号捕获、解调、解码和显示等步骤。

信号捕获是指将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采样和量化处理。

解调是指将接收到的信号恢复为原始的调制信号,包括调频、调幅、调相等。

解码是指对解调后的信号进行解码,使其转换为可读的信息。

显示是指将解码后的信息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监测人员进行分析和判断。

5. 请简述无线电监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

参考答案:无线电监测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对无线网络的监测和干扰源的定位。

通过对无线网络的监测,可以掌握无线网络的使用情况、存在的漏洞和攻击行为等信息,为网络安全人员提供重要依据。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机载数字通信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机载数字通信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机载数字通信设备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刘丹;魏嘉利【摘要】本文采用D-S证据理论方法研究机载数字通信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量化评估问题,并以某型直升机上的航管应答机为研究对象,对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消除了以往评估中采用专家打分法等人为方法对评估对象进行评判时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对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的量化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期刊名称】《航空科学技术》【年(卷),期】2018(029)001【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航空电子;数字通信;电磁环境;证据理论;评估【作者】刘丹;魏嘉利【作者单位】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江西景德镇 333000;北京邮电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08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43;O361.7现代战争已经成为陆、海、空、天、电磁“五维一体”的联合作战,任何军事行动都处在一定的电磁环境中,要保障军用飞机的电磁兼容性,除了需要保证设备、分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外,更要保证系统在预期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即保证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1]。

因此,量化评估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对于系统电磁环境适应性的评估方法存在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现有的系统电磁环境适应评估或是以电磁环境为评估对象[2~4],或是以系统平台为评估对象[5~8],没有考虑构成系统的最根本因素——设备的电磁环境适应能力;在评估工作中,多采用专家打分法等人为的方法对电磁环境分级或对系统工作效能进行评估[9,10],包含较强主观因素。

综合以上两点,致使在对系统进行电磁环境适应性评估时,评估标准不一致,评估结果差异大,被评估对象的电磁环境适应性无法有效体现。

国外对于电磁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战场电磁环境的解算、模拟和试验方法的研究,没有涉及电磁环境复杂度评估方面的工作[11~14]。

因此,如何对机载设备的电磁环境适应性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1 机载数字通信设备工作效能判定目前,有多种评估方法可以用来评估通信设备的电磁环境适应性,包括时域覆盖率、频率覆盖率、误码率、压制系数和通信距离等[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nk appraisement
鲍志泽 汪良华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图1 直升机飞行航线示意图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p.2019·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18期
航空航天◎
位于楼顶的频谱分析仪实时记录每次超短波电台对外辐
射信号时的信号强度。

飞行结束后通过下载飞行参数数据确
认直升机发射信号时相对频谱分析仪的角度。

某型直升机试飞中的测试结果
某型直升机实际试飞过程中,为分别考核超短波电台在
中低频段和中高频段信号方向图,选用了138.675MHz和
385.850MHz两个频率进行试飞测试。

超短波电台在138.675MHz试飞实测信号强度数据见
表1。

表1 超短波电台各方位测试数据1
角度(°)205080110
强度(dBm)-65-70-69-69
角度(°)140170200230
强度(dBm)-68-65-67-73
角度(°)260390320350
强度(dBm)-71-72-75-71
图2是根据表1中数据绘制的超短波电台在
138.675MHz频率信号辐射方向图。

由图可知使用138.675MHz频率时,超短波电台信号
强度在-75dBm~-65dBm之间,总体信号强度较强,
在140°~200°方向信号最强,在230°~320°方向信
号强度较弱,辐射信号强度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为10dBm。

通信领域,任意功率P(mW)与信号强度XdBm换
算的公式如下:
代入上述公式得出138.675MHz频率时:
辐射信号强度最大与最小比值为10。

超短波电台在385.850MHz试飞实测信号强度数据见
表2。

表2 超短波电台各方位测试数据2
角度(°)5356595
强度(dBm)-86-88-89-81
角度(°)125155185215
强度(dBm)-81-85-79-80
角度(°)245275305335
强度(dBm)-90-84-86-88
图3是是根据表2绘制的超短波电台在385.850MHz
频率信号辐射方向图。

由图可知使用385.850MHz频率时,超短波电台信号
强度在-90dBm~-79dBm之间,信号强度明显弱于该
型超短波电台使用138.675MHz频率的信号强度,在95°
和185°方向信号最强,在245°~335°方向信号强度较
弱,辐射信号强度最大与最小的差值为11dBm,换算成信
号功率的比值关系为12.59。

通过分析对比上述两个频率的试飞实测结果可知:
该型直升机装备的超短波电台具有一定的信号方
向性,总体来说在140°~200°方向信号较好,在
245°~335°方向信号较弱,实际飞行中若遇到通信信号
弱时,可通过调整直升机左前方朝向指挥塔台获得较好的通
信效果。

同一直升机上超短波电台对不同频率的信号具有相似的
方向性,该型直升机上超短波电台360°方向内最大信号强
度与最小信号强度的差值在11dBm左右。

相同通信距离,高频率信号的衰减效果明显高于低频率,
遇到通信型号弱时,切换低频率的备用电台可以获得更好的
通信效果。

结语
本文介绍了频谱分析仪的测试原理,介绍并分析了超短
波电台信号方向图的试飞测量方案及原理。

在此基础上,实
际测量了某型直升机飞行的超短波电台各角度辐射信号强度
数据,并以此为基础绘制了该型直升机超短波电台在两个频
率的信号方向图,数据表明该试飞测试方案可行。

超短波电台信号方向图的测量既是民用、军用直升机对
超短波电台功能考核的要求,同时也为超短波电台在机上安
装位置的选定提供了调整依据。

图2 超短波电台138.675MHz信号方向图
图3 超短波电台385.850MHz信号方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