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表格式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全册表格式导学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 2.郑成功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2郑成功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2郑成功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4.古诗两首·《示儿》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5.负荆请罪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5.负荆请罪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 6.最后的姿势课时 1 主备人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坍塌——()和善——()逃离——()普通——()2、形近字组词。
虚()墟()感()撼()覃()潭()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 6.最后的姿势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课题7.船长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7.船长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 8.爱之链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8.爱之链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9.小草和大树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9.小草和大树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0.轮椅上的霍金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0.轮椅上的霍金课时 2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 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 12.姥姥的剪纸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2.姥姥的剪纸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3.牛郎织女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 13.牛郎织女 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 14.安塞腰鼓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4.安塞腰鼓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4.安塞腰鼓课时 3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5. 青海高原一株柳 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 3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6.草原 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6.草原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7 麋鹿课时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7 麋鹿课时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 18.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8.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19《钱学森》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20《詹天佑》课时 1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六年级上册导学案课题20《詹天佑》课时 2 主备人教研组审阅教导处审阅。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统编教材】(12-14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精品导学案(12-14课、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语文园地)12《桥》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播放歌曲《为了谁》。
2.师:一首《为了谁》,歌颂了我们生活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就像歌词所唱的: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3.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同样感人的故事,去感受一位农村老党员的高大形象。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桥》。
4.板书课题——○12桥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3.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讨论交流,抓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内心;合作朗读,再现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在阅读中抓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养成品词品句、体会人物精神的阅读习惯。
三、字词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dǎnɡ yuán liú tǎnɡ shā yǎ(咆哮)(党员)(流淌)(沙哑)(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受惊)的野马沙哑地(喊话)(清瘦)的脸(冷冷)地说(乱哄哄)的人们痛苦地(呻吟)(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3.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朗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学习提示:(1)自读课文,准准字音,读通句子。
【语文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语文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1、课题13只有一个地球课时2课时主备人导学目标1、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说明文用语的精确、细致,自学表明的方法。
导学重难点重点懂“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进一步增强珍视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增进对课文的认知,并将维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导学准备收集地球有关资料,例如:地球遭到毁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内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环节学程预设导学策略一、独立自主自学一、自学生字词(1)念拼音,写下词语。
jingyingziyuankujiemuduweixie()()()()()(2)你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吗?可悲恩赐无私贡献误用威胁亲眼目睹二、读完课文后,我觉得我们的地球母亲()。
三、通过复习,我晓得课文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地球的。
一、引入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个生灵,并无私的奉献着。
你知道她是谁吗?2、阐明课题对,她就是地球。
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都是她的孩子。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
二、合作探究1、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2、(1)哪些段落可以窥见地球的调皮,哪些段落可以窥见地球太难碎裂了?a、宇航员感叹地球太可爱了,表现在:①②b、宇航员感慨地球太难碎裂了,整体表现在:①②教师指导点拨三、展现交流1、(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在茫茫的宇宙中,发生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温润晶莹剔透的地球,使学生感受到地球就是那么美丽,那么平易近人。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桥》导学案

1、团队代表汇报各部分正确、小标题准确简洁+1
2、主要内容全面准确,语言简洁。+1
3、谈老支书的印象贴切+1
4、认真倾听、纠正或补充完善+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对老汉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三:关注环境体会作用(5分钟)
2、说出心里的感受+1
3、能说出这样结尾的好处+2
4、新颖、简洁、贴切的桥名+1
文结尾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这种写作方法叫设置悬念。课文的结尾让人出乎意料,也更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引导学生体会结尾表达手法和效果。感动之余为桥命名,激励学生将来成长为生活中的桥,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冥想(3分钟)
联系结尾 品“桥之魂”
环节及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活动规则
活动依据及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2分钟)
1、播放“党员优先”的故事
2、谈话导入新课。
由视频导入新课,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
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1、聚焦课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感悟老支书的伟岸形象。
2、体会结尾悬念,品“桥之魂”。
简化版:
回顾课文内容
多感官教学,在轻松的音乐中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板书
设计
桥
山洪如魔语言简练
人们惊慌比喻拟人
老汉如山设置悬念
教学反思
冥想(2分钟)
回顾课文内容:听音乐回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怎样的,老支书是怎样的人?
回顾课文内容,小结学习收获
学 科
语文
领域与课题
12. 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围绕主要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
【课前学习任务】1.回忆本单元三篇小说的特点。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选择教材中提供的一组材料或者自己创作的一组材料,围绕主要人物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故事,简要地写下你能想到的故事内容。
学习任务二:尝试着列出提纲,用起因、经过和结果来丰富自己构想的情节内容。
【学习资源】推荐阅读文章《鲨鱼》,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课后练习】习作要求:(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按照要求,完成习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欣赏同伴创编的故事。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人教
版)
维持()()纯
洁优秀()保持
()()纯熟优质
() 2、本课作者先用()自然段写具体事例,然后用()自然段分析这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用()自然段概括出道理,这是本课采用的表达方法。
测评反馈指导校正
五、学习收获为保护生态平衡写一条标
语。
归纳总结反思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1、
课题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时
2课时
主备人
导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体会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来理解土地的神圣。
3、能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导学
重难点
重点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难点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
导学准备
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一、自主学习一、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教师作简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按()结构安排的,( )到
( )自然写
( );( )到( )自然段写
( );
( )到( )自然段写
(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指导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指导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对五年级下册所学的阅读与习作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所学知识与策略,为进一步学习奠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2.运用关联学习的方法,对比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阅读与习作两个方面的学习任务及策略,梳理六上阅读与习作的延续和推进点,促进五上与六下学习的有效衔接。
【课前学习任务】
1.回顾五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学习内容。
2.浏览六年级上册教材,大致了解语文学习内容。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比较五年级下册和六年级上册目录的异同。
1.浏览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的目录。
2.运用双气泡图梳理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的目录异同。
学习任务二:从阅读方面比较五年级下册与六年级上册学习要求的异同。
1.从古诗文、小说以及其他文本阅读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2.把梳理后的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学习任务三:梳理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学习要求。
1.阅读六上习作的相关学习要求。
2.尝试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以及高尔基的小说《童年》。
【作业设计】
一、梳理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的学习要求。
1.阅读六年级上册第二、四、六、七四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
2.试着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
二、梳理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填写在下面思维导图中。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表格式导学案全册

单元计划(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教材简析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
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
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组,要会写1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整体感受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4、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过程与方法:1、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丰富课堂内容。
2、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培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单元重点1、培养我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2、引导我们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单元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准备方法措施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
《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
《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学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
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进入情境,浮现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难点
联系实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自主学习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最终幸存下来的一只“宠儿”----鹿,面对同伴们的遭遇,你想说点儿什么?请用笔写下来。
2、你还知道什么故事或看到课外读物,说明人类应怎样维护生态平衡?
小学六年级导学方案
科目
语文
课题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1)
时间
设计
陈爱祥
审核
耿鹏昌
使用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①我通过读课文会认这几个词并给带点的字标音:
遨()游渺()小璀()璨()慷()慨()恩赐()
②抄写下列词语,并熟悉用法。X K b1.C om
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
2、课文写了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读文,我对地球的初步认识是
4、读文后我有几点疑问
2、身为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错在哪里?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3、认真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新|课|标|第|一|网
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生态平衡的例子,讲给同学听。
三、课堂检测
现在老师是美国某一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林中的狼,结果却弄得鹿死林毁的结局,对此事,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1.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找出描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一读。
(二)合作探究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找出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突出了地球的(),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
(2)让学生感悟地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渺小的句子。
“渺小”的意思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地球在(
)。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范围是()。从而说明了地球对于()。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太可爱是因为
太容易破碎是因为
3、我懂得了作者为什么用“只有一个地球”做课题。
4、课文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三、课堂检测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就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
(三)课堂检测
学习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对地球母亲说,把你的心里写下来吧!
(四)拓展延伸
搜集人类人为破坏自然资源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增强环保意识。
小学六年级导学方案
科目
语文
课题
14、鹿和狼的故事
时间
设计
陈爱祥
审核
耿鹏昌
使用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
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难点
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结合课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随意:滥用:
不能再生:
“生态灾害”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威胁。
四、作业: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小学六年级导学方案
科目
语文
课题
13只有一个地球(2)
时间
设计
陈爱祥
审核
耿鹏昌
使用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疑问一
疑问二
二、合作探究
1、作者说地球是美丽的,渺小的,是否有道理,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我的理由。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我知道这句话写出了地球的,采取的说明方法是
2、我懂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感叹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新课标第一网
(1)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住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六年级语文导学方案
科目
语文
课题
13只有一个地球(1)
时间
设计
陈爱祥
审核
耿鹏昌
使用人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重点
懂得道理,体会说明方法。
难点
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自主学习
学法提示:采用多中读书方法,反复读文,运用学过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课文脉络。
1、我要用多种读法反复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并且完成下列各题:
学生自主学习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自主学习
1、结合“自读提示”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
1、凯巴伯森林大批的狼被猎杀后,造成了怎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