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糖画”是我国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造型。
如图所示,先把糖加热成糖汁,在绘制造型时,用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各种造型后,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在竹签上即可。
关于“糖画”制作过程中糖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直在吸热B. 一直在放热C. 先放热,后吸热D. 先吸热,后放热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
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和。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 )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都正确D. 都错误3. 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B. 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C. 在第,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在第到第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此可判断( )A. 海波是非晶体B. 海波的熔化时间是C. 海波的熔点是D.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5. 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A. 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 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 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 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6.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固态氢固态酒精固态水银金钢钨A. 在时,氢是固态B. 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 钢掉入纯金水中一定不会熔化D. 水银温度计在时不能使用7. 用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
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凝固B. 升华和凝华C. 汽化和液化D. 液化和凝固8.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上的人工造雪机。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属,当手较潮湿时,会发生粘手现象,好像手与金属表面之间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温度较木头低,而产生金属吸引皮肤的感觉B.木头的温度比金属高,皮肤感觉不出粘手C.手上的水凝固,产生极薄的冰,将手粘在金属上D.这只是人的一种错觉2.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268 ℃时,氢是固态B.白炽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3.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4.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 )5.下列固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沥青B.冰C.松香D.石蜡6.下列事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7.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主要是因为(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8.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其中BC段表示的可能是( )A.晶体的熔化过程B.晶体的凝固过程C.非晶体的熔化过程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9.冰雕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有时冰雕作品也要在夏天或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巡展,为了防止冰雕熔化,陈列冰雕作品的房间温度要足够低,但是每多降温1℃,制冷系统的耗电量就要增加很多.为了既不使冰雕熔化又能节约用电,房间温度控制的最佳数值是( )A.5 ℃B.1 ℃C.-5 ℃D.-10 ℃10.市场上有一种“55 ℃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____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12.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摄氏度的水,现将温度为-10摄氏度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B.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2.一种新型固态建筑材料,现对其加热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情况,从10o C开始加热并计时,其在第1min、20o C时开始熔化,到第8min、40o C时熔化结束。
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A.B.C.D.3.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宇航员在空间站“天宫一号”内居住了3个月,然后返回地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宇航员居住在太空中,以地球为参照物,他们是运动的B.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对话,不需要电话等设备对方也能听见C.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上时,两者保持相对静止D.返回舱与大气摩擦表面物质将会烧毁,物质在熔化、汽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4.如图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D.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近年来,建筑垃圾再循环利用成为新尝试,如废钢筋、废铁丝等经过分拣、回炉热加工可制成钢材等金属制品。
对于废钢筋、废铁丝再循环利用涉及的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A.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B.先汽化吸热,后液化放热C.先熔化吸热,后汽化吸热D.先熔化放热,后汽化放热6.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熔化要吸热,但熔化时温度不一定升高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C.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D.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要放热,其温度降低7.如图为某晶体的凝固与熔化过程,其中该晶体()A.在BC段,该物质吸热B.熔化过程中图象中的EF段C.凝固时的温度为55℃D.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8.下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C.在BC段物质内能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9.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1.图为物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为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B.图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C.图中FG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图中GH段表示物质处于液态2.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熔点/℃-391064108315353410A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海波是晶体,其熔点是48℃B.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6min~12min内,海波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D.第15min时海波处于液态6.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汽化放热D.汽化吸热7.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金属A汞B铯C铷D钾熔点/℃39293963A.A B.B8.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人造兽糖的情景,先将固体状态的糖放入瓦罐中用慢火煎化,然后倒入兽形模具,冷却脱模就成为兽糖。
造兽糖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仅熔化B.仅凝固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有些冰雕作品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将水注入模具中,在低温下,水会逐渐形成冰雕作品,这一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对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放热B.凝固吸热C.凝华吸热D.凝华放热10.用如图甲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对相等质量的固体M、N 加热。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答案】B【解析】解: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 错误;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C、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D、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答案】B【解析】解: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通过观察发现降温时水缸中的水( )A.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 B.是从中央开始凝固的C.是从缸底开始凝固的 D.是同时开始凝固的【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水结成冰后,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ρ=m可知,体积会V变大,水缸的容积不变,所以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
故选:A。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答案】C【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 .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C .秋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D .冬天湖水结冰2.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3.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4.下列不是熔化现象的是()A.春暖后,江河中的冰化成水B.碎玻璃在高温炉里变成液态玻璃C.把白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D.炎热的夏天,马路变软了5.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268℃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C.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6.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B.沥青C.玻璃D.海波7.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沥青、蜂蜡B.玻璃、水、石英C.萘、铁、松香D.水晶、食盐、黄金8.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6 ℃时,其状态是液态C.将50 ℃的该物质放在教室里,它会逐渐凝固D.将装有该物质的试管放在48 ℃的温水中,该物质会逐渐熔化9.如图是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的一个探究实验,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贴紧舌头,舌头迅速被“冻”在冰棍上,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凝固C. 液化D. 凝华10.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11.随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雪、霜、雾、露、雨、冰雹中,以固态存在的是,以液态存在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玻璃B.沥青C.石蜡D.海波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的依据是()A.是否为金属B.熔化时温度是否变化C.软硬程度D.是否会熔化3.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下面说法哪个正确()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4.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
如图所示,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青铜器,该过程属于()A.凝华B.汽化C.液化D.凝固5.2024年初春,湖北惊现“冻雨”,天空洒下的冷雨,一接触温度低于0℃的树枝、草地、屋檐等,便迅速冻结成晶莹的冰,这种现象属于()A.熔化B.凝固C.凝华D.升华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由此图像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B.该物质在EF段的温度不变,吸收热量C.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都是45℃7.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且都大于凝固点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冰变成水B.盐放入水中变成盐水C.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D.玻璃高温变成液态9.有一种金属存放在30℃的煤油中时是固态,当煤油温度变为45℃后,它逐渐熔化,该金属可能是()金属A汞B铯C铷D钾熔点/℃39293963A.A B.B10.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多种功效。
熬制猪油时先将猪板油洗净切块,然后加清水,没过一半的猪板油,大火煮至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动慢慢熬至全部出油,然后用筛网过滤,装进容器里。
2020届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2节熔化和凝固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摄氏度的水,现将温度为负10摄氏度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水减少,冰增加B.水和冰多少都不变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答案 A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0 ℃是水的凝固点,是冰的熔点,所以在0 ℃时如果能吸热,冰会熔化,如果能放热,水会凝固。
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在BC段没有吸收热量C.在第6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D.海波在CD段是气态答案 A 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 ℃。
3.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较少,且是放在阳光下,乙盆里的冰块较多,是放在背阴处,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较高B.乙盆水的温度较高C.甲、乙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D.要用温度计测量后才能知道哪盆水的温度较高答案 C 甲、乙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则甲、乙两盆中均为冰水混合物,可见甲、乙两盆水的温度应是一样高。
4.海波的熔点是48 ℃。
由此可知温度是48 ℃的海波( )A.一定是液态B.一定能从固态熔化成液态C.要么是固态的要么是液态的D.可能是部分为固态、部分为液态答案 D 48 ℃是海波的熔点,处于这个温度下的海波可能有三种状态,一是固态,是指海波刚达到熔点温度还没有熔化;二是固液共存状态,指海波正在熔化;三是液态,指海波刚刚熔化完温度还没有升高。
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C.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直接由固态变为液态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答案 B 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上升;非晶体在熔化时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雪花是晶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
1、如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
熔点/℃﹣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零下40℃的低温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C.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 D.﹣260℃的氢是液态
2、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温度达到0°C一定熔化[ D.冰的温度比水的低,放入水中不一定熔化
4、如右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在CD段是固态
B、海波的熔点是48℃
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
D、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
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B.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C.夏天,如把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扇风,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6、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7、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 B.沥青 C.玻璃 D.海波
8、在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9、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10、铁制的锅可以用来熔化锡,这是因为()
A.铁皮比锡更坚固 B.铁的熔点比锡高
C.铁的熔点比锡低 D.铁比锡有较好的导热性
11、下列现象属于凝固的是()
A.冬季的黄河冰封了 B.夏季水稻田干旱得开裂了
C.小草上凝结了露水 D.打到云层的干冰变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12、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秋天,早晨在草地上出现小水珠 D.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二、填空题
13、玻璃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
14、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某同学将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体放入冰箱的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相当长的时间后再取出,发现混合液仍为液态,由此现象该同学提出猜想:水中加入酒精,水的凝固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15、上物理复习课时,教师写下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
16、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
17、海波物质的熔点为48℃,意思是说,只有把海波加热到___ ___时,海波才能熔
化.当把一块固态海波放在一个温度恒定为48℃的烘箱里时,海波的状态应该是___
___态.
18、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
高强钢起落架等。
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
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构件成所需形状。
19、玻璃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
20、我国在研制舰载机时用到了先进的3D激光打印技术,包括打印钛合金机身骨架及高强钢起落架等.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热量,成液态(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
21 一场极寒天气造成部分城市巨大的经挤损失。
雪灾造成大量电线、电杆被积冰压断倒塌,其“元凶”主要是冻雨。
冻雨是一种过冷雨滴,当雨滴与地面、地物等物体相碰时会立即(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这过程中要______热量。
22、(2013衡阳15题2分)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时(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__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三、解答题
23、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
过一会儿,他用吸
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在一起了,如图所示。
请解释这个现象。
24、随看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
市面上的“足疗”、
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
消失,疼痛减轻。
请问“蜡浴”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25、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
了一层较厚的冰。
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
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
(“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
26、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4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
计的示数,图4乙所示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
已知冰的质量为100g。
⑴图4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⑵冰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
⑶物质在第5 min具有的内能比第7min时的内能。
⑷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
[c冰=2.1×103J/(kg·℃),c水=4.2×103J/(kg·℃)]
⑸在图4乙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
27、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罝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物
质所处的物态是态,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8、小华同学利用图17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如图17甲,把装着冰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图17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7丁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C
6、C
7、D
8、B
9、A 10、B 11、A 12、A
二、填空题
13、非晶体,升高 14、降低. 15、凝固;熔化. 16:液,固. 17、48℃;固.
18、吸熔化 19、非晶体;升高. 20、吸收;熔化. 21、凝固;放出
22、熔化吸
三、解答题
23、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放在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冰的温度还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零摄氏度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
24、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会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人体吸热后,加快血液流动。
25、将冻鱼放到水中时,鱼表面的冰开始从水中吸热,而且冰也达到了熔点,故鱼表面的冰开始熔化,即鱼的温度升高;盆中的冷水,向鱼表面的冰释放了一部分热量,而且水也达到了凝固点,盆中的水一部分会凝固成冰,附在鱼表面上。
四、实验探究题
26、⑴-4 ⑵ 4 ⑶小⑷2.1×103 ⑸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27、(1)自下而上;(2)69;(3)固液共存;晶体.
28、(1)晶体(2)固液共存(3)使试管内的冰均匀受热(使试管内的冰升温缓慢)
(4)水的比热容比冰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应该比冰小(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