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达标·练基础 5.4眼睛与眼镜

合集下载

5.4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

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2.如图是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光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于视网膜前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为预防近视,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25cm左右3.到西部地区支教的王老师发现这里的孩子很少玩手机,视力很好,基本没有戴眼镜的。

一天物理课后,①同学们好奇地围着王老师:“王老师,你的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①王老师微微一笑:“你们猜猜。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猜想,①并提出“眼看、手摸、放在太阳下看是聚光还是散光、看远处的物体”等验证办法。

①随后,同学们小心地拿着王老师的眼镜,来到教室外面进行探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是凹透镜”的结论。

上述过程,属于实验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的是:()A.①B.①C.①D.①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手影游戏现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图乙中的漫反射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中反映的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矫正D.图丁中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5.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应在镜头的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D.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用来矫正远视眼二、填空题6.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于透镜。

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堂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堂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精选资料感谢阅读下载
眼睛和眼镜
1.如图1所示是眼球成像的示意图。

由此可知,人的眼睛中,要看清眼前的物体,物体到眼睛的距离u与焦距f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_的实像。

图1
2.在图2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图2
3.某个视力正常的同学用肉眼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观察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
B.观察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变薄
C.看书久了远眺一会儿可预防近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 m,用它做眼镜的度数是()。

A.100度 B.200度 C.400度 D.500度
5.4 眼睛和眼镜
1.u>2f缩小、倒立 2.乙凹 3.C4.B。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4 眼睛和眼镜》(含答案解析)(1)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课时练《5.4 眼睛和眼镜》(含答案解析)(1)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课时作业一、单选题1.王老师在改作业时自言自语道:“老了,作业本上的字都看不清了,放远点就好了。

”由此可知,王老师眼睛的症状及需要配戴的眼镜的镜片应该是()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凸透镜C.近视眼,凹透镜D.远视眼,凹透镜2.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春季开学前,许多地区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学习。

小王戴着中间薄、边缘厚的眼镜进行网课学习,关于小王的眼睛及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王是远视眼B.小王的眼镜是凹透镜C.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放大的D.小王的视网膜上成的像是虚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 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4眼睛和眼镜 习题(解析版)

5.4眼睛和眼镜1一、选择题1.关于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焦距越小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明显B.校园内安装的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C.想要矫正近视眼,要用适当的凸透镜片做成眼镜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走经过焦点2.小明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前。

那么()A.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B.他可能患上近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C.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凸透镜矫正D.他可能患上远视眼,需用凹透镜矫正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C.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实际上是太阳的实像D.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4.人们常说的“老眼昏花”通常是指()A.远视眼B.青光眼C.近视眼D.白内障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二、非选择题6.人的眼睛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

如图所示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________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像________(选填“实”或“虚”)。

7.+300度和-200度的眼镜片,属于近视镜片的是________,它的焦度是________,焦距是________,眼镜的度数反映镜片________本领的大小,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时,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含答案)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含答案)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 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D.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关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B.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D. 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3.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易造成新型疾病“手机老花眼”,患者主要表现为观察近处物体不清晰。

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和矫正方法是()A. ⑴⑶B. ⑴⑷C. ⑵⑶D. ⑵⑷4.六月六日被定为全国“爱眼日”,让我们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

用眼不正确或长期玩手机的学生看远处的物体时,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如图甲所示),矫正时需要佩戴图中的哪种透镜()A. B. C. D.5.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 甲和丙B. 甲和丁C. 乙和丙D. 乙和丁6.近些年来,中小学生配戴眼镜的比例明显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B.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D. 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7.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图中关于近视眼的成因及其娇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 甲乙B. 甲丁C. 丙乙D. 丙丁8.如图所示,是一种视力有缺陷的眼球成像的示意图。

这种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需要配戴的透镜分别是()A. 远视眼、凸透镜B. 远视眼、凹透镜C. 近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9.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桥正做法的是()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10.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站在河边会发现自己的倒影,这是光的折射现象B. 用手机照相时,镜头相当于凹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C. 大雨过后,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D.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需要戴凹透镜矫正11.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考点训练(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考点训练(含解析)(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5.4眼睛和眼镜知识点1 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例2 在图4-5中,________(填“甲”或“乙”)图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

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

图5-4-5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凸度过小,折光能力差,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矫正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帮助晶状体增大对光的会聚能力。

答案:甲凸【解法点拨】(1)判断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方法是看光线的交点位置:①交点在视网膜上的是正常眼;②交点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③交点在视网膜后方的是远视眼。

(2)矫正方法:①光线交在视网膜前方的需要发散一下,配戴凹透镜;②光线交在视网后方的需要会聚一下,配戴凸透镜。

跟踪训练1.在人眼睛中有一个扁圆形的透明球体叫________,它与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在它的后方还有________,它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2.如图5-4-4所示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的实像。

图 5-4-43.把一副眼镜:片对着灯泡,在白纸上能得到灯丝倒立的像,这副眼镜是()。

A.近视镜 B.远视镜 C.平面镜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1.答案:晶状体视网膜解析: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视网膜则相当于底片。

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刺激神经,神经系统把信息传给大脑,我们看到物体了。

2.答案:镜头倒立、缩小解析: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人所观察的物体通过人眼中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所以,这两者具有共同点,就可以把人眼比喻成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3.答案:B解析:本题要求能在白纸上承接到实像,近视镜是凹透镜只能成虚像,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也只能成虚像,远视镜是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实像,所以选B。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练习题【含解析】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练习题【含解析】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5.4眼睛和眼镜练习题(含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崇明区模拟)人的眼睛相当于下列哪个光学仪器?()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潜望镜2.(临西县期末)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形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长春一模)人眼的折光系统整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的调节可改变整个折光系统的焦距。

某同学从看黑板到低头看课本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A.变小 B.变大C.不变 D.先变大后再变小4.(滕州市期末)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

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A.20m远的1.7m高的人B.40m远的1.7m高的竹竿C.20m远的1.7m高的栏杆D.18m远的1.7m高的小树5.(龙岩二模)如图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

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A.B.C.D.6.(海安县一模)如图,小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周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

接着,他再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关于周老师的眼睛和眼镜说法正确的是()A.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 B.周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C.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 D.周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7.(射阳县一模)以下四幅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A.B.C.D.8.(呼伦贝尔模拟)由于手机的普遍使用,青少年中眼睛有未老先衰的疾病,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是什么眼病,带什么镜校正()A.近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9.(长春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B.池水看起来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10.(洪雅县模拟)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5.4 眼睛和眼镜(解析版)

5.4 眼睛和眼镜(解析版)

5.4 眼睛与眼镜【基础巩固】1.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________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

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是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________一些(选填“强”或“弱”)。

【答案】凸;倒立;弱【解析】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所以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并由于物距都大于二倍焦距,就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是由于眼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太强,所以矫正手术应是使眼睛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

2.形成近视的原因是晶状体太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_______,因此来自远处的光只能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__。

近视眼用_______透镜来矫正。

【答案】厚;强;长;前;凹【解析】形成近视的原因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物体某点发出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戴上一个凹透镜,让射来的光线发散一些,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就会会聚在视网膜上。

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______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_______图。

【答案】①;①【解析】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因此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因此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4.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达标·练基础
1.(2015·江苏清江中学期末)人眼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 )
A.与物体等大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虚像
C.缩小的倒立实像
D.缩小的正立虚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2.正常人的眼睛自我调节能力很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可以使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此时眼睛的调节功能相当于调节凸透镜
的( )
A.物距
B.像距
C.焦距
D.口径的大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眼的构造及视物原理。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

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不变,即像距不变,由于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成像的位置不同,为了使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就需要调节晶状体的平凸程度,来改变晶状体(凸透镜)的焦距。

故选C。

3.(2014·宁德中考)如图所示的眼镜(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

由图可看出图画变大了,所以该镜片是凸透镜;远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想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戴一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所以该眼镜可以用于矫正远视眼。

故选A。

4.(2014·黔南州中考)小丽五一节与家人去旅游,如图是她
未戴眼镜前和戴眼镜后观察到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看
出小丽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近视眼凹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近视眼凸透镜
【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及其矫正。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丽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应属于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故选B。

5.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远视眼及其矫正。

由题意知,“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
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这说明陈老师能够看清远处的物体,但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故陈老师的眼睛是远视眼。

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故选A。

6.(2014·汕尾中考)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凸透镜会聚实
7.(2014·威海中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明远视眼成像原理的是________图;表示矫正近视眼的是________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

因此图甲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丙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因此图乙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丁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答案:甲丁
8.老花镜的镜片是________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
以100。

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

此光斑距老花镜25 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________度。

【解析】本题考查眼镜的度数。

老花镜是凸透镜,老花镜的焦距f=25 cm=0.25 m,则镜片的度数F===400度。

答案:凸透400
9.请在图甲中画出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在图乙虚线框内填入适当透镜矫正远视眼。

【解析】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答案:如图所示
10.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

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图__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
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__图。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1)因凸透镜的凸度越大,焦距越小,实验中甲图焦距为10cm,由图可以看出,乙图的凸度比甲图大,则测得焦距小于10cm,丙图的凸度比甲小,则焦距大于10cm;因为乙的焦距比丙的焦距小,所以会聚能力强,因此乙模拟的是近视眼。

(2)由图可知,甲、乙、丙透镜中焦距最大的是丙,当分别对着远处的物体时,物距相同,焦距最大的对应的折射光线越远离主光轴,成像位置距透镜越远。

故像距最大的是丙。

答案:(1)乙乙(2)丙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