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微课特点

合集下载

微课的主要八大特征

微课的主要八大特征

微课的主要八大特征: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

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

微课的特征有:(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1000字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在线教育课程,通常以视频、PPT、音频等形式呈现,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它不同于传统的在线课程,主要针对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技能进行深入讲解,具有以下特点:
1. 精简明了
微课的特点是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一种技能或者知识点。

因此,微课在内容设定和课程设计方面都非常精简明了。

它不像传统课程一样繁琐复杂、花里胡哨,而是简单、通俗易懂,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

2. 丰富多样
微课形式多样,不只限于视频、PPT或音频,还包括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

丰富多样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让学生感到更加有趣和吸引。

3. 高效便捷
微课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需要固定时间和地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随时学习。

同时,微课也具有高效性,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4. 互动性强
微课通常都具有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讨论等方式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习和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这种互动交流也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5. 个性化
微课的学习过程是个性化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微课是以短小、精准、高效为特点的新型课程形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难题,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

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的概念特点及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通过网络等互联网技术途径来传播知识和教学资
源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微课的特点是时长短、内容简洁、语言生动、有趣易懂,有着广
泛的应用场景。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具有以下应用特点:
一、促进知识传授。

微课可以制作时长5-10分钟的教学视频,便于学生通过学习视频来掌握知识点。

微课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元素,能够以多媒体形
式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便于理解。

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除了传达知识,还可以在视频制作中加入生动、有趣的
元素,如动画、音乐、游戏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微课的短时限
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三、丰富教学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而微课则可以为教学提供更丰富
的形式,如倒播、剪影、特效等,增强教学的视觉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学
习内容。

四、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微课制作,教师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教学设计和视频制
作上,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

同时,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反复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回顾。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有着广泛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
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视频制作质量,确保微课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和严谨性。

微课基本特点

微课基本特点

微课有四个基本特点:
时间短、内容少、容量小、情景化。

例如,微课的时间在5—8分钟为最佳;课堂只需要注重一个知识点的解决;视频容量只有几十兆,而且采用支持网上在线播放的常见格式(RM、WMV、FLV等),方便教师和学生播放、下载保存到手机或手提电脑实现移动学习。

微课最具特色的是能够模拟真实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师教学设计虽然紧扣学生的学习需要,但能够不需要学生在场学习,教师只要在录制视频时预设教学场景,把握知识点的演示或讲解就能够了。

这样对缺乏名师指导或者交流不便、讯息落后地区的学生很有益处,他们能够通过观看网络微课视频,获得更多优秀教师的学习指导,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也能够通过网络留言反馈自己的学习效果和疑惑之处,所以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群体交流的数量和范围,促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正因为微课是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化结合的产物,带有科技产品易传播、高浓缩、易保存的特点,所以对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观摩反思、展开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多有益处。

(详实版)微课特点揭秘

(详实版)微课特点揭秘

(详实版)微课特点揭秘
微课特点揭秘
微课是一种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在线展示和传达教育内容的
教学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灵活性:微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时间安排自由选择研究,无需到指定地点上课。

这种灵活性为学生
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研究时间和空间。

2. 个性化: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进行定制,满足不同
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水平。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度和理解能力,自主选择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式。

3. 互动性:微课通过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手段,如实时
讨论、问答环节等,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与
合作。

学生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提出问题、交流想法,获得更多的研
究支持和反馈。

4. 多媒体性:微课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包括图像、
音频、视频等,使研究更加生动和直观。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激发学
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5. 更新迭代:微课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新和修改,
保持与时俱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提供更好的研究体验和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具有灵活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性和更
新迭代的特点。

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
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

微课的出现和发展,为
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微课在项目化教学中应用探究

微课在项目化教学中应用探究

微课在项目化教学中应用探究一、微课的特点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时间短促:微课的时间通常在3-10分钟之间,内容精炼,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知识点的掌握。

2. 资源共享:微课可以轻松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和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观看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3. 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进行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4. 多媒体融合:微课通常采用多媒体的形式,配合图文、声音、视频等元素,生动直观,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

5. 复习和应用: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和观看,便于复习和巩固知识点,同时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和实践。

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项目化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强调实际应用:项目化教学以课程项目为载体,学生在项目中进行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 多元评价:项目化教学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书面报告、展示、述职演说等形式。

4. 跨学科整合:项目化教学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项目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团队工作的重要性。

结合微课的特点和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微课在项目化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应用方面:1. 项目引导:微课可以作为项目化教学的引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和概念解释,让学生在项目中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

2. 任务扩展:微课可以作为项目任务的扩展,对某一专题知识进行深入讲解,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外学习资源。

4. 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将自己录制的微课分享给学生,也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和分享相应的微课资源,丰富项目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

微课的特点、要求及制作方法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具有以下特点:
1. 短暂性:微课通常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长,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较短。

2. 精华性:微课着重呈现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重点和难点,减少冗余信息,提供高度
精炼的教学内容。

3. 互动性:微课鼓励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参与互动,如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讨论等,
增加学习的活跃性。

4. 多媒体性:微课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元素,以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和效果。

要制作一份高质量的微课,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精准:微课应着重解决学生的问题或需求,提供具体、清晰的答案或内容。

2. 简洁:微课应尽量精炼、简明,将知识点讲解清晰明了。

3. 生动:微课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元素,配合生动有趣的案例或实例,提高学习
的吸引力。

4. 重点突出:微课应着重讲解核心知识点和难点,避免冗长废话和细枝末节。

制作微课的方法如下:
1. 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微课的目标和内容,确保与学生需求和课程要求相符。

2. 编写剧本:按照教学目标和要求,撰写微课的剧本,包括课程大纲、主要内容和互
动环节。

3. 视频录制:使用视频录制设备或手机,录制微课视频。

注意声音清晰、画面稳定,
避免嘈杂和干扰。

4. 编辑和剪辑:使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对拍摄的视频进行剪辑、配音、字幕等后
期制作。

5. 上传和发布: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至云平台或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发布和分享。

6. 反馈和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评价,不断改进微课内容和制作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谈微课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谈微课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谈微课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一、微课的特点1. 精细化:微课的时间一般在3-15分钟之间,内容简练,精讲要点,避免了学生长时间听课的枯燥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学习疲劳。

2. 多样性:微课形式多样,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呈现,丰富了学习资料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的接受与刺激。

3. 个性化:微课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进行学习,方便灵活。

4. 可视化:微课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1. 提高学习兴趣微课将知识点讲解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而且微课在呈现方式上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不同感官的接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采用精讲要点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有效避免了冗长枯燥的知识讲解,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领悟到知识点和技能。

3. 个性化学习4. 拓展教学手段微课不仅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还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在课后巩固知识点,吸收落实。

微课还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多样性,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结合微课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讲,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微课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教学激情,创新教学方法。

三、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微课,用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巩固中,可将难点知识点进行精讲,并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巩固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资源建设中,学校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建设校内自主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5. 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拓展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科性强。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典型代表,但我们在微课的制作中一定要注意主次关系,教学要贴近学科本质,语文更像语文、数学更像数学、英语更英语。

2.目标清晰。

主题聚焦,讲解内容聚焦,目标明确,视频短小精悍。

3.内容正确。

课程内容无知识性错误与价值观问题。

4.突出基础。

微课的开发要充分考虑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微视频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即课程中重难点等);课堂重视探究、生成等。

5.设计恰当。

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必须进行精心教学设计,如数学学科要做到思维可视;人文社科要做到史料丰富,可多使用图片、视频;音乐、美文欣赏:教学风格清新淡雅,给学生艺术的享受。

切记我们制作教学视频的过程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呈现形式应多元化、学习需求本土化。

6.讲解动听。

普通话标准,节奏恰当,亲切。

女教师声音动听悠扬,男教师声音浑厚、磁性。

一定要呈现对学生个人指导辅导的风格,而不是讲座风格。

余地
8.互动感强。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不时以提问性的语言引发学生的思考,如“这里该怎么办呢?”“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呢?”有和学生个人交流、对话的感觉,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而不是教师的个人独白,照本宣科。

9.技术过关。

无噪音;版面清晰、大方、简洁。

听得清,看得清。

否则学生心理很容易烦躁。

10.适当独立。

针对一个知识点,教师应该直接讲解该知识点,“同学,你好,我们开始学习……”而不是一开始就说“同学们,大家好,上一个视频我们学了……,这里我们开始学习……“这些都属于粘连性强的表现,也是冗余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