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不等式及其解集
及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9.2.1《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和小华参加学校运动会,小明每分钟跑120米,小华每分钟跑100米。如果比赛的路程是360米,问小华至少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追上小明?
2.通过对比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让学生发现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解法。
4.结合数轴和图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培养他们的数形结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数轴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不等式解集的区间,从而更好地理解解集的概念。
5.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能存在表达不清、沟通不畅等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及其应用。
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2.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特别是含参变量的情况。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建立数学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唯一的,为什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有无数个?
3.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例题和练习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例题:解下列不等式:2x - 3 > 5,3(x - 2) + 4 < 2x + 1。
-练习题:求解以下含参变量的不等式:a(x - b) > c,其中a、b、c为常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不等式及其解集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儿童火车票身高新标准
问题1: 五一节快到了,小李准备和父母
全 单位"米 价 票
半 价 票
坐火车去衡山旅游.若小李身高 为x米,那么:
(1)根据儿童火车票身高新标准 ① 当x满足 x<1.1 时,他可免票. ② 当x满足 x ≥ 1.5 时,他该买全票.
(2)已知小李家到衡山的距离为120
A. x=3是2x>1的解集 B. x=3不是2x>1的解 C. x=3是2x>1的唯一解 D. x=3是2x>1的解
2 .下列数值哪些是不等式 x+3> 6的解?哪些不是? -4, -2.5, 0, 1, 2.5, 3, 3.2, 4.8, 8, 12
才自清明志自高。
不等式解集的几何表示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当x=2时,x+3=5成立; x=3是2x>1的唯一解 D. 1 不等式及其解集 以这个速度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不到 小时
1 不等关系 不相等 处处可见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翘翘板的工作原理, 并且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了一些简单机械,并把它们 用到了生活实践当中.
“不相等”处处可见.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类 新的数学知识:不等式.
对比来工作的. 解: ⑴ x>2 ;
“总≤”结读:作用“数小轴于表或示等不于等”式或的“解不集大的于步”骤: 思①考若:该不车等计式划的在解上和午不1等0点式准的时解到集达是,一可样列的式吗子?两者有什么区别与区别. ? ((3)6x)的a一+2半≠与a-2 的和不大于4 ①⑶ 当 a与x满5和足小于7 ; ⑷时,a与他2可的免差票不.小于-1; 已思知考导 :不火等线式的的燃解烧和速不度等为式0的. 解集是一样的吗?两者有什么区别与区别? x“=≥3”是读2x作>1“的大解于集或等B于. ”或“不小于” 你解还:记 设得导小火孩线玩的的长翘度翘为板x米吗。?你想过它的工作原 雄新鹰的必 数须学比知鸟识飞:得不高等,式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人教版数学 七年级下册第9章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课件(公开课 )

拔河时力气的大小
新课探究
问题: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距离A地 50千米,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 足什么条件?
A
汽车
分析:设车速是x千米/时
从时间上看,汽车要在12:00之前驶过A地,则以 2 这个速度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不到 小时,即 3
50 2 x 3
2 x 50 3
标出数轴上某一区间,其中的 点对应的数值都是不等式的解. 10 20
0
5
15
例2: 用数轴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⑴ x>-1; ⑵ x≥ -1; ⑶ x< -1; ⑷ x≤ -1.
解:
○ ●
-1
0
-1
0
⑴
○
⑵
●
-1
0
-1
0
⑷ 总结: ①第一步:画数轴; 第二步:定界点; 第三步:定方向. ②规律: 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 有等号(≥ ,≤)画实心点,无等号(>,<)画空心圆.
解:x+y ≤-2; (5)a与b的和的20%至多为15.
解:20%(a+b) ≤15
二.不等式的解: 2 x 50 3
你能找出一个符合条件的x的值吗? 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动动脑: 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有什 么区别?
注意:不等式的解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 有区别的.不等式的解是不确定的,是一 个范围,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则是一个具 体的数值.
(6)a的相反数至少为1.
解:-a≥1.
请直接想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并在数轴上 表示. (1) 2x<8
0 1 2 3 4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1不等式及其解集》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分式等基础知识后,引入的一种新的数学表达形式。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概念,学会用不等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如何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符号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可能对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此外,学生对实际问题中不等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概念,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学会求解不等式的解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以及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2.难点: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求解不等式时的运算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展示不等式的图形表示,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注重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不等式的概念、性质、例题及练习题。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应用不等式解决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不等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通过讨论,引出不等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对称性、传递性等。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等式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不等式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_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A.5
B.4
C.3
D.2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特别提醒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
大于向右画, 小于向左画;界点处 用空心圆圈圈住该点.
知3-讲
感悟新知
知3-讲
不等式的解集表示的是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所以不等
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 一般地,利用数
C. 3
D. 2
感悟新知
例2 用不等式表示: (1)a 的一半与3 的和大于5; (2)x 的3 倍与1 的差小于2; (3)a 的 1 与1 的差是正数;
2
(4)m 与2 的差是负数.
知1-练
解题秘方:紧扣不等关系中的关键词语列出不等式.
感悟新知
解:(1) 1 a+3>5.
2
(2)3x-1<2.
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2 课时流程
不等式 不等式的解与解集 不等式的解集的表示方法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不等式
知1-讲
1. 定义:用符号“<”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
式. 用符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设a>0):
不等式的解集 x>a
x>-4a
x<a
x<-a
数轴表示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4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2 (2)x<-2 解题秘方:紧扣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看清不等号和端点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等式及其解集(3个知识点+4类热点题型讲练+习题巩固)(解析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01讲不等式课程标准学习目标①不等式②不等式的解与解集③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1.理解不等式及其解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不等式与不等式的解集。
2.学会用不等式表示熟练关系,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3.了解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能够熟练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知识点01不等式与不等号1.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或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表示的不等关系必须成立。
2.常见的不等号:①小于:符号表示为<;实际意义为小于,不足等。
②大于:符号表示为>;实际意义为大于,超过等。
③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为≤;实际意义为不大于,不超过,至多等。
④大于或等于:符号表示为≥;实际意义为不小于,不低于,至少等。
⑤不等于:符号表示为≠;实际意义为不相等。
3.列不等式:审清题意,弄清关键词的含义,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用不等式将不等关系表示出来。
4.常见的不等式基本语言与符号表示:若a 是正数表示为0>a ;若a 是负数表示为0<a ;若a 是非正数表示为0≤a ;若a 是非负数表示为0≥a ;若b a ,是同号表示为0>ab ;若b a ,是异号表示为<ab ;【即学即练1】1.下列数学式子:①﹣3<0;②2x +3y ≥0;③x =1;④x 2﹣2xy +y 2;⑤x +1≠3;其中是不等式的有()A .5个B .4个C .3个D .2个【分析】根据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是不等式,逐个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①﹣3<0,是不等式,符合题意;②2x +3y ≥0,是不等式,符合题意;③x =1,是等式,不符合题意;④x 2﹣2xy +y 2,是多项式,不符合题意;⑤x +1≠3,是不等式,符合题意;综上:是不等式的有①②⑤,共3个.故选:C .【即学即练2】2.“x 为正数”的表达式是()A .x <0B .x >0C .x ≥0D .x ≤0【分析】正数即为大于0的数,据此可列出不等式.【解答】解:∵正数是指大于0的数,∴x 是正数,即x >0,故选:B .【即学即练3】3.小明网购了一本《好玩的数学》,同学们想知道书的价格,小明让他们猜.甲说:“至少13元.”乙说:“至多10元.”丙说:“至多8元.”小明说:“你们三个人都说错了”.则这本书的价格x (元)所在的范围为()A.8<x<10B.10<x<12C.x>10D.10<x<13【分析】根据甲说:“至少13元.”乙说“至多10元.”丙说“至多8元.”小明说:“你们三个人都说错了.”可以得到相应的不等式组,从而可以得到x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甲说:“至少13元.”乙说“至多10元.”丙说“至多8元.”∴,可得无解,∵三人都说错了,∴10<x<13.故选:D.知识点02不等式的解与解集1.不等式的解的定义: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 不等式及其解集

交流:下面给出的数中,能使不等式x>50成立吗?你还 能找出其他的数吗?
20, 40, 50, 100.
解:当x=20,20<50, 当x=40,40<50, 当x=50,50=50, 当x=100,100>50,
不成立; 不成立; 不成立; 成立.
探究新知
我们曾经学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 程的解”,与方程类似 ,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 不等式的解.
探究新知
知识点 1 不等式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存在着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 例如,小明的身高为155cm,小聪的身高为156cm, 则我们可以用不等号“>”或“<”来表示他们的身高 之间的关系.
如:156 > 155或155 < 156.
155cm
156cm
探究新知
【思考】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托盘天平的右盘放上一质 量为50g的砝码,左盘放上一个圆球后向左倾斜,问圆球的质量x g与质量为50g的砝码之间具有怎样关系?
我们很容易知道圆球的质 量大于砝码的质量,即x > 50.
探究新知
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 :20距离A地50千米,要在 12 :00之前驶过A地,车速应满足什么条件?
11 :20
50千米 40分钟=2/3小时
A 12 :00
探究新知
分析:设车速是x千米/时
从时间上看,汽 车要在12:00之 前驶过A地,则以 这个速度行驶50 千米所用的时间 不到2/3小时,即
何用含x,y的不等式来表示小华所需支付的金额与50元之间的
关系?
解: 3x+10(x+y)<50.
↓
课堂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9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课件

(2)“提前完成任务”是什么意思?
10天的工作量 ≥ 500件
(三)深入探究,阶段小结
解:每个小组每天生产x件产品,
依题意得: 3×10x<500, ① 3×10(x+1)>500. ②
①式解得:x
<
16
2 3
②式解得:x
>15
2 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5
2 3
<x
< 16
问题3:
从刚才的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把你的发现和合作小组的同学 交流.
⑴ 5>3, 5+2 > 3+2, 5-2 > 3-2; ⑵ -1<3, -1+2 < 3+2,-1-3< 3-3; ⑶ 6<2, 6×5 < 2×5,
6×(-5) >2×(-5); ⑷ -2<3, (-2)×6 < 3×6,
依题意得:40x≤2400 且 40x≥2000
(二)概念认识
c>10-3 且 c<10+3
c >10-3 c <10+3
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40x≤2400 且 40x≥2000
40x≤2400
【问题3】
40x≥2000
请大家判断一下,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什么特点?
x - 3 >0
23 从图中可以找到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得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 >3
(五)练习巩固
【问题 7】完成课本 140 页练习 1.
(六)课堂小结
【问题 8】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