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寺院里高楼的描写。

二、说教材说明《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高。

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高声,大声。

语,说话。

恐,怕。

惊,惊动。

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

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

5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

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叹和神秘的语气。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部编版二年级(上)《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教案完整版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3个生字,6个认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说出诗的意思,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山寺的高。

教学重点:1、学习3个生字,6个认读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山寺的高。

教学难点: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古朗月行》《静夜思》。

我听说咱班的小朋友会背很多古诗,是吗?这首诗你们会背吗?《古朗月行》再来一首,这首《静夜思》呢?真是太厉害了,为你们点赞!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

2、揭示课题⑴诗人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被人们传颂的诗篇。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李白的小故事: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大山前,抬头一看,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

他好不容易才爬到山顶,但是天已经黑了,于是他就投宿在山上的寺庙里。

晚上,他登上寺庙里藏经书的高楼,乘着月色,沐着晚风,不禁诗性大发,写下了一首诗,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罗老师就来学学李白,来吟诵一下吧:故事讲完了,李白写了一首什么诗呀?——夜宿山寺(板书课题)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一步:边写边读边讲字义,让学生也读准音。

二步,认一认这两个字的字形,让学生来说结构,和怎么记,提醒“寺”和“诗”的比较)齐读课题,“夜宿山寺”就是晚上住宿在山中的寺庙里。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生自由读古诗,生圈出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读准字音。

1、指名读字、词语,以及诗句。

随文识记生字:(1)危:(这个字挺难的,谁有办法记这个字?)老师相机说。

我们老祖宗再创造这个“危”字时,是这样的——一个人走在高高的悬崖上,觉得非常危险,怕自己掉到这个深渊里面去了。

后来,上面的人演变为斜刀头,悬崖演变为厂字,里面的部分演变为现在的这个样子,这就是——危。

在诗句中的词是“危楼”,危楼可不是危险的楼,而是指高楼。

放到诗句中还认识它吗?“危楼高百尺”(2)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作为教学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在山寺住宿时的心情和周围环境,通过诗中的意象,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这首古诗,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够正确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诗文的动画演示和图片。

2. 诗文复印件,供学生朗读和笔记。

3.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以夜晚的图片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夜晚的景象,然后引入诗文。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气。

我会在一旁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解释:我会逐句解释诗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分析:我会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5. 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诗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夜宿山寺》,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作业答案:诗句描绘了作者夜晚在山寺住宿时,看到高楼上的星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因此不敢高声言语,怕惊扰了天上的仙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教学的效果,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以及是否能够运用生字词。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找其他关于夜晚的诗文进行阅读和欣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文内容的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古诗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二首》教案【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

诗篇热情地赞美了敕勒草原的辽阔、水草的丰茂和牛羊的繁盛。

此诗意境高远,风格浑朴苍茫,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作品用极其洗练简洁的语言,准确的描绘出敕勒草原的苍茫景象,歌颂了山川风貌,赞美了牧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歌,他们对形式简洁、朗朗上口的古诗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背诵古诗应该不成什么问题,可是古诗往往词约义丰,因此,在朗读中让同学们明白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和传达的意境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学生:预习古诗,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了解作者1.同学们,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呀?【课件出示李白像】(李白)对了。

2.了解作者: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让我们看看视频了解一下他吧。

(播放视频《李白》)3.同学们,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课件出示恒山翠屏峰的图片】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4.齐读课题。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朗读《夜宿山寺》。

(2)能理解:山寺、僧人、磬声、松风、竹影等词语的意思。

(3)能感受:夜色、静谧、宁静等的意境。

2.过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学生熟悉古诗《夜宿山寺》。

课堂准备:课件、幻灯片、古诗百家讲坛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1.进入课堂引入古诗百家讲坛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古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生自读古诗让学生自读《夜宿山寺》,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感想。

3.朗读古诗让学生有序、有节奏地组织语音,体验美妙的语言韵律,在朗读中感受《夜宿山寺》的意境。

4.理解古诗(1)从形象入手:以山、寺、僧人、磬声、松风、竹影等词语为线索,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鲜明形象,理解作者的抒情手法。

(2)从意境入手:引导学生回味古诗,尝试深入理解造成这种意境的因素,并在反思中体会古诗的深厚内涵。

5.对比分析对比课文中的鲜明形象,让学生联想到其他感官、视觉等的经验,进而理解思想、意义,感受并欣赏诗意。

6.写作活动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夜宿山寺》的文章或散文,或者写一首类似的短诗歌,以巩固学习内容,提高文学素养。

7.总结让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回答问题: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感触?8.课后拓展请学生了解范仲淹。

他是北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并且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学生对范仲淹进行简要介绍,并自行了解其名篇和才华成就。

四、教学反思通过开展这种有关古诗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发挥诗歌作为文化载体及文艺形式的重要性,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学生带来人生体验及内心感受,更好地感受中国古典文化和儒家文化。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yè sù shān sì夜宿山寺tánglǐ bái[唐]李白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古诗。
三、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优质教案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优质教案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首诗中,诗人用“危楼、百尺、星辰、不敢、恐惊”等词语描绘出楼很高,学生要结合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才能体会诗的意境。
难点教学方法
1.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2.初步体会诗的意境,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谈话导入
1.走进课题:(1)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2)用拆字法理解诗题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听范读,画出朗读节奏,注意停顿和语气。
2.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4.师生合作读,读出古诗的节奏达,到熟读成背。
5.随机操查学生熟读古诗情况,注意纠正读音。
二、细读感悟,感受楼高。
(一).学习一、二行古诗
1.朗读欣赏诗歌
第一行“百尺”用了夸张手法,正面写出楼很高。
第二行诗人大胆想象与夸张“伸手可摘星辰”写出楼高得已接近星星。
预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站得高,看得远”的感受。
(二).学习三、四行古教师引导学肢体语言和表情朗读理解诗意,感受楼高。
同学们可以想象“诗人站在山上的寺庙里”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不言自明。
教师姓名
×××
单位名称
×××
填写时间
×××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难点名称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夜宿山寺》一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结合图片、理解“危楼、百尺、星辰”等词语的意思,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