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广西中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研究生:罗远导师:韦文俊教授指导老师奉建芳研究员院系(部所):药学院专业:中药学研究方向:药物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与开发完成日期:2008年 6 月 1 日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3)引言 (5)1 多西紫杉醇来源、分子结构 (5)2 多西紫杉醇的作用机制、药理作用及药动学研究情况 (6)2.1多西紫杉醇的作用机制 (6)2.2 多西紫杉醇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7)2.3多西紫杉醇药动学研究情况 (7)3 多西紫杉醇现有的制剂应用情况及问题 (7)4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8)5 关于多西紫杉醇脂质体文献及实验资料 (9)6 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提出背景 (10)正文 (11)第一章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前研究 (11)1 仪器与试药 (11)1.1 主要仪器 (11)1.2 试药及试剂 (11)2 方法与结果 (12)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12)2.2 多西紫杉醇在水中饱和溶解度的测定 (17)3 讨论 (17)4 结论 (17)第二章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19)1 仪器与试药 (19)1.1 主要的仪器 (19)1.2 试药及试剂 (19)2 方法与结果 (20)2.1 Doce-lipo中Docetaxel含量测定 (20)2.2 制备工艺的研究 (24)2. 3 Doce-lipo质量评价 (33)3 讨论 (35)4 结论 (35)第三章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冻干制剂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37)1仪器与材料 (37)1.1 主要的仪器 (37)1.2 试药及试剂 (37)2方法和结果 (38)2.1 冻干工艺的考察 (38)2.2 冷冻干燥的处方筛选 (39)2. 3 Doce-lipo冻干针剂质量评价 (42)3 多西紫杉醇脂质体冻干粉针剂质量标准 (45)3.1性状 (45)3.2复溶时间 (45)3.3粒径与分布 (45)3.4 pH值 (46)3.5干燥失重 (46)3.6含量测定 (46)3.7包封率测定 (46)4 讨论 (47)5 结论 (47)第四章多西紫杉醇脂质体冻干针剂稳定性及安全性初步考察 (49)1仪器、试药及动物 (49)1.1 主要仪器 (49)1.2 试药及动物 (49)2 方法及结果 (50)2.1 Doce-lipo稳定性实验 (50)2.2 初步安全性试验 (51)3 讨论 (54)4.结论 (55)第五章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冻干针剂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57 1 仪器、试药及动物 (57)1.1主要仪器 (57)1.2 试药及动物 (57)2 方法及结果 (58)2.1血浆样品测定方法的建立 (58)2.2 Doce-lipo冻干针剂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 (62)2.3 Doce-lipo冻干针剂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 (63)3 讨论 (65)4 结论 (66)第六章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冻干针剂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67)1仪器、试药及实验动物 (67)1.1主要仪器 (67)1.2 试药及动物 (67)2 方法与结果 (68)2.1组织样品测定方法的建立 (68)2.2 Doce-lipo冻干针剂小鼠体内分布试验设计 (75)2.3 Doce-lipo冻干粉针剂小鼠体内分布试验结果 (75)3 讨论 (85)4 结论 (85)全文总结 (87)参考文献 (89)综述 (91)致谢 (10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1)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103)个人简历 (104)中文摘要目的:(1)建立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Doce-lipo)的制备工艺、冻干工艺及质量标准。

肿瘤治疗的新希望——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肿瘤治疗的新希望——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

肿瘤治疗的新希望——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O%,仅次于子宫颈癌。

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数。

男性乳腺房癌的发病率极低。

乳腺癌如果能早期诊断,并且得到合适的治疗,其预后相对较好,如目前I期乳癌的10年生存率可高达90%。

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周士福治疗乳腺癌的方法甚多,以手术为主,配合化疗、放疗、内分泌疗法、免疫疗法及中医药疗法的综合治疗措施,是目前治疗乳腺癌高效低毒的优化方案。

外科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

早期、中期、中晚期的乳腺癌病人,只要身体状态能耐受手术,均应首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使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减少局部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化学治疗:采用化学抗癌药物治疗癌症,简称“化疗”,包括手术前、中和后的化疗。

尤以术后的辅助化疗最为常用,并有最多经验,其目的是消灭手术后残留的微小癌病灶,从而延长无复发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术后化疗的基本原则是早期、足量、有效联合化疗方案。

近10余年来,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其初期目的是减低手术临床分期、增加手术机会、提高保乳手术率,而且效果显而易见。

但最主要的目的是否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目前仍然缺乏可信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新辅助化疗方案、化疗周期等也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当然新辅助治疗也有其不利因素,如增加治疗费用和治疗副反应;术后死亡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对新辅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会相对延误局部治疗的时间和增加治疗的难度。

临床上应根据其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类、证候类型及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目前,在乳腺癌的治疗中, 除了0期和部分Ⅰ期的患者以外,几乎各期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

手术后治疗的目的为减少远处播散,小的手术与放射综合常可取得良好疗效和较佳生活质量,但更要以全身化疗作为保驾。

2023年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肿瘤的药物,随着癌症发病率的增加,这一领域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探讨。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目前,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市场规模较小,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全球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紫杉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其溶解度低、毒副作用大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而紫杉醇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减少毒副作用,因此受到了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

二、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的企业包括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雀巢(中国)、武汉平治药业等。

其中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在国内市场占据了较大份额,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较强。

同时,国际市场上也有很多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的制造商,主要体现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

这些企业在质量和技术水平上有着较大的优势。

三、市场驱动因素1.癌症发病率的增加:随着环境污染、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的影响,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促使了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市场的增长。

2.紫杉醇脂质体的优势:紫杉醇脂质体相较于传统紫杉醇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和低毒副作用,使其在临床上更受欢迎。

3.政策支持:随着国家对癌症治疗的重视,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受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推动了其市场的发展。

四、市场挑战与机遇1.技术难题: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企业技术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价格竞争:当前市场上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的价格较高,存在一定的市场价格压力。

3.市场份额争夺:国内外企业在市场的竞争激烈,各家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市场机遇也是存在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技术的进步,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的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从而使得价格更具竞争力。

紫杉醇新剂型研究进展

紫杉醇新剂型研究进展

2019年12月第26卷第24期·综述·本文所研究的紫杉醇主要是从短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具有较高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明显抗癌活性,包括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及头颈部肿瘤等恶性肿瘤[1-3],疗效肯定。

但其水溶性差,在水中溶解度<0.03g/L,因此需要在紫杉醇注射剂中加入聚氧乙烯蓖麻油及适量的无水乙醇作为增溶剂。

聚氧乙烯蓖麻油在体内降解会释放组胺导致急性超敏反应,发生概率超过40%,使得紫杉醇因严重过敏反应在临床得不到有效推广。

此外,紫杉醇作为细胞毒类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会导致严重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肝脏毒性和脱发等。

因此,改善紫杉醇的水溶性,增加其靶向性,减轻不良反应,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回顾和展望了紫杉醇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紫杉醇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作为一种新型抗微管类药物,紫杉醇能特异性地结合到小管的β位上,导致微管聚合成团块和束状,通过防止多聚化过程使微管稳定化而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

纺锤体亦失去正常功能,使细胞增殖周期停止在G2/M阶段,从而最大程度限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在体内免疫调节方面,紫杉醇尚具有重要作用,在低剂量时对肿瘤微环境中的T 细胞、自然杀伤性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有调控作用[4]。

2 国内已上市紫杉醇剂型自1992年紫杉醇注射液用于临床后,为增加紫杉醇的溶解度和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反应,在紫杉醇注射液的基础上,紫杉醇酯质体及白蛋白结合紫杉醇相继在国内上市销售。

3种紫杉醇剂型在临床使用上的差异性见表1。

作者单位: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通信作者:郭年凤,Email:51832458@ 且复杂的紫杉烷环,环上有很多疏水的取代基,导致它成为高脂溶性化合物,几乎不溶于水。

为解决紫杉醇溶解性的问题,在其辅料中加入了聚氧乙烯蓖麻油和无水乙醇(1∶1,V/V)作为增溶剂,改善其溶解性。

紫杉醇载体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载体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载体的研究进展(20150932140 张焕乐)摘要:紫杉醇作为一种抗肿瘤的化疗药物,在卵巢癌、乳腺癌等方面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其水溶性差,毒副作用大,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一些紫杉醇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球、自微乳、胶束、凝胶等载体的新剂型,这些新剂型的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球紫杉醇(paclitaxel,PTX)是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

能抑制微管蛋白解聚,保持其稳定,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目的。

基于紫杉醇对离体培养的鼠肿瘤细胞有很高的活性,人们开始将紫杉醇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的研究,并于1992年获得批准上市。

目前,紫杉醇对卵巢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症以及难治愈的前列腺癌等的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1,2]。

紫杉醇药代动力学非线性,在整个6h或24h滴注过程中血药浓度增加,输液一旦停止,血药浓度即开始下降;紫杉醇会出现严重的急性过敏反应,少量病人出现明显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肌梗塞、房颤、轻度充血性心衰、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律不齐等,此外几乎所有病人全部脱发,1.4%-30%的病人发生3或4级粘膜炎,最主要的是轻度恶心、呕吐和局部静脉炎(4%-64%)。

年龄、以往的治疗或接受紫杉醇的总累积剂量似乎对该药的耐受性无影响[3]。

随着近年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发展,人们通过将紫杉醇依附于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球、自微乳、胶束、凝胶、水溶性前体药物、混悬剂、纳米晶等载体制备成新的剂型,研究紫杉醇在体内代谢的情况,取得良好效果。

现就依据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将部分紫衫醇载体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紫衫醇脂质纳米粒纳米粒是一种粒径在10 ~1000 nm 的固态胶体颗粒,包括纳米囊、纳米球、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纳米乳、纳米凝胶等多种类型。

具有物理稳定性好、粒径小、被动靶向等诸多优点,可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利于药物吸收和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摘要:紫杉醇(Taxol)是近40年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发现的最著名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在过去30年多年间紫杉醇因其独特的结构、新颖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抗癌活性成为化学家、药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紫杉醇及其类似物的基本结构、作用机理、开发利用以及合成方法方面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紫杉醇作用制剂合成正文: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四环二萜化合物(结构式如图1所示)。

美国化学家瓦尼(M.C. Wani)和沃尔(Monre E. Wall)于1963 年首次从一种生长在美国西部的名为太平洋杉(Pacific Yew)的树皮和木材中分离到了紫杉醇的粗提物。

直至1979年分子药理学家Dr. Horw itz阐明了紫杉醇的独特作用机制:紫杉醇能与微管蛋白结合,并促进其聚合,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效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图-1紫杉醇的抗肿瘤作用机制1 阻滞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微管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它由两条类似的多肽为单位构成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形成。

微管具有构成细胞网状支架,维持细胞形态,参与细胞运动,参加细胞器的位移及胞内物质运输等功能,尤为重要的是染色体的分裂和位移,均需在微管的帮助下进行。

正常情况下,微管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存在动态平衡。

紫杉醇可使二者之间失去动态平衡,导致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了细胞分裂和增殖,使癌细胞停止在G2期和M期,直至死亡,进而起到抗癌作用。

2 诱导细胞凋亡Fas /Fasl信号传导系统是细胞凋亡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之一。

用Fasl抗体可以抑制紫杉醇诱导的凋亡, 表明紫杉醇诱导细胞凋亡与Fas/Fasl相关。

实验中发现, 紫杉醇作用于人肉瘤细胞Saos-2后Fas的表达持续升高, Fasl的表达也增高了3倍。

Bcl-2家族中一些成员促进凋亡,如Bax基因;另一些则阻碍凋亡,如Bcl-2基因。

有研究表明紫杉醇诱导MCF-7细胞凋亡,使Bcl-2降低、Bax增加,同时Bcl-2/Bax的比率亦随时间延长及剂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与研究进展

并开始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紫杉醇的发现被认为是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是
03
第一个能够显著延长部分癌症患者生存期的药物。
紫杉醇的基本结构与性质
01
02
03
紫杉醇是一种复杂的四 环二萜类化合物,由多 个环状结构和连接它们
的桥梁组成。
紫杉醇具有亲脂性,这 意味着它可以轻易地穿 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紫杉醇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神经保护作用
紫杉醇能够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03 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紫杉醇的抗癌机制研究
1
紫杉醇通过抑制微管解聚,稳定微管结构,干扰 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2
紫杉醇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通道,通过调 节Bcl-2、Bax等基因的表达,触发细胞凋亡。
卵巢癌
紫杉醇也常用于治疗卵巢癌,尤 其在铂类耐药的情况下,作为二 线药物使用。
பைடு நூலகம்
非小细胞肺癌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可与 铂类等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提高 治疗效果。
紫杉醇的疗效评估
01
肿瘤缩小
紫杉醇治疗癌症的主要疗效指标 是肿瘤体积缩小,通常在治疗几 个疗程后进行评估。
02
03
生存期延长
缓解症状
研究表明,紫杉醇治疗能够延长 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 量。
3
紫杉醇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过抑制VEGF 等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减少肿瘤血供,抑制肿 瘤生长。
紫杉醇的抗癌药物优化研究
01
针对紫杉醇的耐药性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其敏感性, 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02
研究紫杉醇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减少副作用。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

紫杉醇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但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很低,临床上使用时需要大剂量,容易引起严重的副作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始研究将紫杉醇载入长循环脂质体中,以提高其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1.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在文章开头,我们首先来探讨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一般来说,制备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需要将紫杉醇和棕榈酸酯等成分加入到合适的溶剂中,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如超声法、膜超滤法等)将其制备成长循环脂质体。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过程及其技术细节。

2.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药理学特性接下来,我们可以深入探讨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药理学特性,包括其在体内的释放规律、生物分布情况、代谢途径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在体内的行为特点,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3. 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临床应用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讨论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在临床前和临床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和可能的临床效果。

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总结与展望在文章的总结部分,我们可以对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的应用前景。

我也会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对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价值进行总结和评价。

通过全面深入地探讨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内容,本文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一新型药物载体,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信本文的撰写将对你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常用 的药 物 载体 。H A G Y 等 以大 豆 磷 脂 ( oba U N Syen
p op a dl on ,10一P 、 固 醇 、 氧 基 聚 乙 二 醇 二 hsht y h Ie S 0 i c i C) 胆 甲 硬脂酰磷脂 酰 乙 醇胺 ( , 1 2一Ds aol n—gye ier 一8 t y lcr o一3一
在体外对 上 皮 细 胞 增 殖 和 迁 移 的 影 响 , 以及 对 异 种 嫁 接 MD A—MB一 3 肿瘤 的 B L / 21 A B c裸 鼠抗肿 瘤和 抗血 管生成 作用 。结果发现 ,S S L—P X中的紫杉醇释放较缓慢 , T 延长 了 紫杉醇在体 内的时间 ; 体外试 验表 明 , 其能 够有效 抑制 上皮
等获得 了纯品并确证 了其结 构 , 为二萜类 化合物 , 并具 有抗 肿瘤作用 。其作用机理为 : 通过 对微 管蛋 白稳 定化作 用而抑
制其分解 , 同时阻断细胞 分裂周 期 中的 G 2和 M期 , 致细 导 胞 死亡 , 从而抑 制肿 瘤 的生长 -] 9 3年开 始 了紫 杉醇 2。1 8 I 临床试验 ,9 2年 被 F A批 准上市用 于治疗 卵巢 癌和 期 19 D 转移性乳腺 癌 , 商品名 为 t o。由 于其 特 殊 的作用 机理 以 a l x 及较好 的疗效 , 紫杉醇备受关 注 , 临床上主要用于卵巢癌 、 乳 腺癌 、 小细胞癌 等 J 非 。大部 分抗 癌新 药在 最初 的研究 中 都是静脉注射给药 , 而, 然 紫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 , 制备 成注射剂有一定 的困难 。在早期的研究 中, 为了解决这 一难 题, 人们 常常在注射剂 中加入 聚氧 乙烯 蓖麻油 ( rL , CE ) 现在 临床上经常使用的紫杉醇注射液( ao ̄) T xl 中的紫杉醇就是 靠聚氧 乙烯 蓖麻油与脱水 乙醇 以 1 1的比例组 成的混合 液 : 来稳定和溶解 的 。但 是 由于治疗 需要 较大 量 的紫 杉醇 , 因而需要较大量的 CE 。CE r L rL不是惰 性载体 , 一定 的生 有 , 物活性 , 大量的 C E 较 rL会 产生过敏性 反应 、 高血脂症 、 脂蛋 白的异常 、 细胞 的聚合 、 围神经 病变 等 J 因此 , 红 周 。 开发
p op otao m n [ e oy( o e y n l o)一2 0 hsh e n l ie m t x p l t l e g c1 h a h yh e y 00] ( P G 0 0一D P ) 膜 材 , m E 20 S E) 为 比例 为 9 :0 5 通 过 薄 膜 分 0 1: , 散法制备得到紫杉醇空 间稳定脂质 体( S S L—P X) T 。通过透 析 的方法观察 S L—P X中紫杉 醇的释放情 况 , S T 并考 察 了其
R S 噬, E 吞 延长 了在体 内的循环 时间 , 因此被 称 为长循环 脂 质体 , 被 称 为空 间 稳 定脂 质 体 ( tr a yS ble i — 又 Se cl t izd Lp i l a i o sme ,S ) o 8S L 或隐 形脂 质 体 ( t l ioo e ,L 。由于其 Se t Lpsm s S ) ah 在体 内的循 环时间延 长 , 有利 于疗 效 的提高 , 因此是 一种较
ZHAO a x a Xi o i o,C u AI Y
【 关键词 】 紫杉醇 脂质体
研 究进展
d i1 .99 ji n 17 3 2 2 1 .9 0 2 o :03 6 /. s .6 1— 3 X.00 0 .0 s
紫杉醇最初从 红豆杉 的树皮 中提取 得到 ,9 1年 Wai 17 n
等) 毫微粒 、 、 纳米胶 束 、 糊精包合 、 质体 、 环 脂 磁性微 球制剂 等已成 为一个热点 。其 中脂质 体具有 两亲性 , 毒性 低 , 理论 上是一种较 为理想 的药物载体 。
1 紫 杉 醇 脂 质 体
12 2 免疫脂 质体 在 脂质体 表面接上 某种 抗体 , .. 使其 具 有 对靶 细胞分子水平上 的识别 能力 , 提高脂质 体 的靶 向性 。 Y N 【 在 P G修饰 的紫杉醇 脂质体 接上抗 体后形 成 A G T 等 E
细胞增 制 肿 瘤 生 长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含 CE 的 S L—P X 不 rL S T
用 于化 疗 是 可 行 的 、 效 的 。 有
研 究紫杉醇新剂 型 , 如注射用微 乳 、 聚合物微 粒 ( 微囊 、 微球
现代医院 21 00年 9月 第 1 0卷 第 9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 dm optl e 0 0V l 0N o e H si p2 1 o 1 o9 aS
紫 杉 醇 脂 质 体 的 研 究 进展
赵 晓晓 蔡 宇
E VOL M E S ARCH 0N P VE NT 0F RE E ACLT XEL LP lA I OS M E 0
的免疫脂质体 , 能够有效靶 向地将紫杉醇送至人表皮生长 受 体 2 Hu a pdr a go t f t cpo 一2 H R ) 度 ( m nE i m l r h a o r etr , E 2 过 e w c re 表达 的乳腺癌细胞 中 , 这说明这种免疫脂质体对 H R E 2过度 表达 的乳腺癌 的治疗是很有希望 的。 12 3 磁性脂质体 磁 性脂质体 ( ge cl oo e ) .. Man t psm s 是在 i i 脂质体 中加入一些对人体无害 的极小铁磁性物质 , 一般为超 微磁粉 F 然 后 利用 外 加磁 场 将 其定 位 于体 内的靶 部 eO , 位 。这样 既 提 高 了疗 效 , 减 轻 了药 物 对 其 他 器 官 的 损 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