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陵口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错过》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 错过导学案1(无答案) 苏教版

第21课错过(1)第一标设置目标【课堂目标】1、识记刘心武的代表作品。
2、识记生字新词的音、形、义。
3、品味作者含哲理的语言,感悟人生,体验人生。
第二标我的任务【任务1】自主导学1、填空:《错过》的作者是(),他的代表作很多,有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钟鼓楼》等,其中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你还知道我国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有:《》《》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贻()误颟顸()()咀嚼()渊sù()jǐng( )悟 zhì ( )涩情sù()驾yù()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下。
斑澜多味()饶幸抓获()愁怅()疼失良机()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失之交臂:(2)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
力挽狂澜:5、选择不正确的说法。
()A刘心武对“错过”的体悟是对崇高境界的解读,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
B《错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接近于散文。
C“错过”与“过错”的意思都是失去时机或对象的意思。
D文中作者告诉我们这样对待错过: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任务2】合作探究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9题人生如奔腾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
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6、第14自然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其中用美景、奇景比作大大小小的;用“预定的到站”比作:。
7、第15自然段告诉我们的道理是:8、“‘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的艳。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错过》教案 (新版)苏教版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是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3.试从自己的学习生活或日常生活中举出一例,来说明第三段所阐述的道理。
4.请你仔细阅读下面材料,说说老人的看法跟选文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从前,有个老人挑着茶壶去卖,不料经过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碎了。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有人提醒他:“你的茶壶摔碎了,还不快看看!”这个老人回答说:“既然已经碎了,再看有什么用?”
4.细读课文,说说作者从“错过”中感悟到了什么?对待“错过”的观点是什么?将文中相应的语句摘录下来。(至少三句)
5.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你有哪些疑问吗?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二.小组讨论与交流(兵教兵,互相解惑)
1.导入
2.整体感知
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3.合作探究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错过”?作者对“错过”的态度是什么?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
1.仔细阅读选文内容,简要说说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品味“错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 错过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21课错过一、【教学目标】1. 学习辩证分析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2. 品味含蓄隽永、富有哲理的语句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文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难点:学生有“错过”的经历,但缺乏对“错过”的深刻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时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会,可以游玩赏景,可以埋首苦读,可以享受亲情,可以勤奋工作……有的机会抓住了,有的机会就错过了。
同学们,你们有过错过吗?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X心武的《错过》,看看作家是如何看待错过的。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作者介绍X心武(1942~),当代作家。
笔名X浏、赵壮汉等。
某某某某人。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X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等。
X 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的作品,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注音并解释词语:yí mān hān sǒu jǐng贻误颟顸渊薮憬悟sù yù zhì情愫驾驭滞涩跳槽: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单位到别的单位或改变职业。
贻误(yí):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情愫(sù):真实的情意。
驾驭(yù):使服从自己的意志而行动。
憬悟(jĭng):醒悟颟顸(mān hān):糊涂,不明事理渊薮(sŏu):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渊:深水鱼所聚处;薮:水草旁边,兽所聚处。
文章的结构:(一)提出问题:大小“错过”真不少。
(二)分析问题: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
(三)解决问题: 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四)总结全文: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人生终点站。
第三部分可分几个层次?一、(7到8节)意识到“错过”的意义。
二、(9到11节)具体阐述如何正确对待“错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错过》学案(1)(无答案)(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

错过(1)一、学习目标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1、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体会生活的哲理。
2、能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三、自学交流1.抄写字词三遍贻(yí)颟顸(mān hān)渊薮(sǒu)驾驭(yù)憬(jǐng)悟2.文艺性政论文,也称,一般思路:问题——问题——问题。
3、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本文写了什么内容?4、本文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请你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5、是否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的错过,错过的都不要紧?并模仿“从……到……”句式说说你生活中的错过。
四、展示点评品味:“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把“”比作小的错过,把“”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
这段话的意思是:五、达标检测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贻.()颟顸..()渊薮.()憬.()悟欣慰.()情愫.()惆怅..()斑lán()狂lán()驾yù()二、请写出你收集的反映人生体验的诗句、谚语或格言共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为了成功地举办这次晚会,⑴我们请来了歌舞团的几位青年舞蹈演员,⑵他们都是德高望重,演技精湛的演员,⑶他们的积极参与,激情演出,将是这次晚会成败的关键。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错过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1 错过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错过”,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3.品味本文形象、生动、含蓄的语言。
【学习重点】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错过”,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学法积累】朗读点拨疏导借助工具书【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贻误( yí)颟顸(mān hān)侥幸(jiǎo )驾驭(yù)硕果( shuò)斑斓( lán)咀嚼(jǔ jué)憬悟(jǐng )渊薮(sǒu)惆怅(chóu chàng )2.解释下列词语。
颟顸、渊薮、憬悟、万无一失、失之交臂3.了解作者:刘心武,当代作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四川成都人。
出版有短篇小说集《班主任》、《母校留念》、《刘心武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等。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的作品,作品严谨,意蕴深厚。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论述对“错过”现象的看法:论述“错过”是人生的常态,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错过”,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错过人生大的机遇。
5.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本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杂文是一种生动的议论性散文。
本文以议论为主,文章的结构清晰,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请参考提示依次分析概括各部分内容(提示: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怎么面对这种现象?)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通过举例表明人生大小错过真不少。
提出问题第二部分(3-6段)分析问题:分析为什么人生路上充满“错过”,通过举例分析表明有得有失乃人生常态。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错过》

错过【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学会正确、积极地面对人生的“错过”2.情智目标:①感情目标:正确、积极地面对人生的“错过”②认识目标:1、理清思路,明确中心。
2、品味语言,感悟人生。
【教学时间】( 1 学时)【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一)互阅作业给加点字注音贻.误憬.悟渊薮.斑斓.颟顸....咀嚼..情愫.滞.涩惆怅(二)感情调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一只蝴蝶在我眼前飞舞,我错过了嬉戏;一个故事只讲一遍,我错过了聆听;一段人生只走一回,我错过许多许多。
面对错过,我们难道只能懊悔,叹息吗?今天刘心武先生将为我们推开这扇疑惑之门。
(三)自学内容一: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中心论点1、自读课文一遍,参考“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给本文分段。
文章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 )解决问题(怎么办)( )总结全文()2、人生为什么总是充满了这样多的错过,怎样正确面对错过?(用文中语言回答)(四)自学内容二:品味语言,感悟人生。
1、本文语言形象、含蓄,请找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和大家分享你的感悟。
如有不理解的句子也请提出.2、你有过“错过”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样做的?学习了本文以后,你又有何感想?(五)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1、下面这个句子运用通俗的比喻讲出了令人深思的道理,你能用简洁明白的话直接说出它的意思吗?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2、你能否把“人生应有所追求,不可浑浑噩噩度日。
“这个道理用比喻句形象生动的表达出来?(六)反思小结(七)最小作业量《同步练习》。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错过》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错过》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意识到错过”的意义及如何正确对待“错过”。
3、了解文中采用的论证方法。
4、品味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5、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养成正确对待人生中的“错过”的良好品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学会辩证的对待人生中的“错过”。
难点:品味文中重点语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本课题教时数:二课时教学方法:结合课文,相互讨论;重点研读,品味哲理;结合实际,体验人生。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二、出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意识到错过”的意义及如何正确对待“错过”。
穿插作家作品简介: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
笔名刘浏、赵壮汉等。
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
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刘心武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杂文,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本文选自《刘心武杂文自选集》。
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一:疏通字词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自学指导二听课文录音,思考:1、什么是“错过”?2、人生中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答案见课件四、师生互动交流互动交流一: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是什么)什么是错过?第二部分(3--6段):分析问题(为什么)人生为什么会有许多“错过”第三部分(7--13段):解决问题(怎么办)怎样正确对待“错过”?第四部分(14--15段):总结全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链接:1.本文是一篇杂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错过》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错过》【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究讨论点拨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2、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明确:是否错过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
(二)简介作者:X心武,当代作家,某某某某人。
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61年毕业于师X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
1976年后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学奖),是当代主流作家之一。
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X心武对编辑,创作上,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奖,并由此取得在文坛上的地位。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三)学情检查:1、给加点字注音,并注意字形。
贻误(yí) 憬悟(jǐng) 渊薮(sǒu)斑斓 (lán ) 颟顸 (mān hān)咀嚼(jǔ jué) 情愫(sù) 滞涩(zhì )惆怅(chóu chàng)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绝对不会出差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一、错过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品味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重点难点】
品味文中重点词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并注意字形。
贻.误( ) 憬.悟( ) 渊薮.( ) 斑斓.( )
惆怅
..( ) 滞涩.( )
..( ) 颟顸
..( ) 咀嚼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比喻生活的灿烂多彩,意味深远。
()
(2)一个念头的差错引起严重的后果。
()
(3)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
(4)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Array
【课堂助学】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合作交流。
四、赏析品味: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品评。
五、小结。
【课后作业】
1.揣摩下面句子的含义。
(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
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2)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2.阅读《你错过了什么》,思考:
你年轻聪明、壮志凌云。
你不想庸庸碌碌地了此一生,渴望声名、财富和权力。
因此,你常常在我耳边抱怨:那个著名的苹果为什么不是掉在我的头上?那只藏着“老子珠”的巨贝怎么就产生在阿拉旺而不是在你常去游泳的海湾,拿破仑偏能碰上约瑟芬而英俊高大的你却总是没人垂青?于是,我想成全你,先是照样给你掉下一个苹果,结果你把它吃了。
我决定换一个方法,
A 。
最后,我干脆就让你做拿破仑,就像对待他一样,先将你抓进监狱,撤掉将军官职,赶出军队,然后将身无分文的你抛到塞纳河边。
就在我催促约瑟芬驾着马车匆匆赶到河边时,远远地听到“扑通”一声,你投河自尽了。
B 。
(1)请在A处补写出完整的内容。
(2)请在B处补上一个富有哲理的结尾。
(3)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