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生物第一轮系统复习篇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蛋白质
12/9/2021
核酸(hé suān)
第五页,共五十四页。
考点(kǎo diǎn)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biāozhǔn),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
生物进化 的原因
年份 2015
2015 2017 2016
分值 2分
2分 2分 2分
考查点 中考热度
米勒实验 ★☆☆
生物进化的证 据——化石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
★☆☆ ★☆☆
12/9/2021
第二页,共五十四页。
续表
米勒模拟实验和自然选择是高频考点,尤其是自 备考指 然选择,考题多结合生活实际例子,如害虫的抗药性、 导 超级细菌、动物的保护色等。明确变异是不定向的,
B
B. 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原始藻类 D. 原始单细胞动物
12/9/2021
第九页,共五十四页。
2. (2017广东模拟)下列关于(guānyú)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 的是( ) C A. 原始大气的成分中不含有氧气 B.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C.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
D. 蛋鸡每年下蛋200多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第四页,共五十四页。
(2)过程:
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wùzhì)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wùzhì),米勒模拟实 验。 第二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
第三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第四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是最关键的步骤。
(3)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__________。
2017年中考生物复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原始大气1.来源:原始地球上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
2.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没有氧气。
二、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目前大多赞同化学起源说,推测大体有下列三个阶段。
1.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等。
米勒实验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合成了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
①场所:原始大气。
②物质:原始大气中的气体(无机物)。
③能量:紫外线和闪电等。
④生成物:有机小分子物质。
2.有机小分子汇集到原始海洋中①条件:地球温度逐渐下降。
②有机小分子物质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因为地球温度逐渐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和湖泊,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
3.形成原始生命①场所: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②条件:原始海洋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含有有机物。
③形成过程:原始海洋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左右,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还存在着其他不同的看法,并且每种说法都有尚待证明的问题,科学家们还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概念: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研究的方法就是比较法,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常用到比较法。
比较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有时用其中的一种,有时两种同时使用。
举例:①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
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是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性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性状表现差异最小,而与果蝇、向日葵差异更大。
广东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

反馈检测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B ) 1. 按照海洋化学起源学说,简单有机物
和原始生命的形成场所分别是
A. 原始海洋、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 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 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 D ) 2. 下列证据和估计之间不存在周密逻辑 关系的是
( C ) 3. 以下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及闪电 B. ②内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 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 C. ③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 D. ①内没有氧气
( B ) 8. 下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 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点害虫群体中不存在抗药性个体 B. ②点害虫密度降落到最低的原因是无抗药性个体 被淘汰 C. ③点时,害虫大多具有抗药性,能抵抗多种农药 D. 从①到②,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以繁育下去
( A ) 9. (202X·长沙)一种生活在浅海的章 鱼,能根据周围环境不断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和形 状。关于章鱼的这种假装能力,说法错误的是
( B ) 17. 人工饲养狗与野生狗相比,产生新 品种的速度较快,原因是
A. 二者基因差异较大 B. 人工饲养狗按照人类需求被选择 C. 人工饲养狗可得到充足的营养 D. 野生狗不能大量繁育
真题体验
( B ) 1. (202X·遵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 始大气成分的是
A. 甲烷 C. 氢气
B. 氧气 D. 氨
( A ) 2. (202X·滨州)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 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原始生命产生的场所是原始陆地 B.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 C. 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D. 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中考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课件

都是从不定向的变异中定向选择,都能获 得生物新品种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3
自然选择学说(重点、难点、热点)
差距拆招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1)生物并不是因为环境改变才产生变异的,生物本身就存在不 同的变异类型,适应环境的能够生存下来并逐代遗传。 (2)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 的方向。
以选择题为主。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生物的进化历程(重点、热点)
【考点攻略】 1.生物进化的证据 (1)进化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①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
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②生物的化石所在的地层分布是有规律的:一般,越古老 的地层化石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地球上出现 得越早;在较近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则相反。
考点 3
自然选择学说(重点、难点、热点)
【考向诠释】 近三年各地中考主要考查方向为: (1)自然选择学说; (2)根据背景材料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以选择题或材料分析题为主。
第一部分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3
自然选择学说(重点、难点、热点)
【考点攻略】
1.自然选择学说 (1)创立者:达尔文。
(2)内容: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
思路点拨 在较浅地层中除了有较高等的生物化石外,还可能有低等的生物 化石。
考点梳理 逐个击破
考点 2 是( C )
生物的进化历程(重点、热点)
【典例 3】下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
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
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 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带解析)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D.人类起源于类人猿【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A项,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正确;B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正确;C项,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正确;D项,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错误。
2.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
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B.生物从简单到复杂进化C.生物从单细胞到多细胞进化D.生物从低等到高等进化【解析】选A。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题干中明确指出“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这说明生物的进化是从水生到陆生。
3.(2017·泰安模拟)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进行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C.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D.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解析】选D。
达尔文的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如果鹿跑得不快、转弯不灵活就容易被狼吃掉,狼跑得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这符合“用进废退”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符。
中考生物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复习

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米勒的模拟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途
径
B.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是生物化石
C.古代的爬行类进化为鸟类,鸟类再进化为
哺乳类
D.生存斗争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动力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5.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niǎor)怎 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 摘自诗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5.(2015•云南)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文发现由于食
物和栖息条件不同,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喙的形态和大小不
C.米勒实验为该推测 提供了证据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 发现了原始生命
2021/12/10
1. (2014•内江)1953 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 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 计进行了一个模拟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了( )A
A.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 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
B.原始大气成分能够转 变原始生命
C.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够 转变为有机大分子物质
如亦可以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 C 的差异,
或者比较不同生物的同源器官等等来研究进
化。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
于种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
杂变化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
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得 越早
。
3.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
的方法之一是 2021/12/10
★考点(kǎo diǎn)突破★ 考点 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过程 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 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 完成的。图解如下: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名师优质课件 新人教版

法正确的是
(D)
A.生物的变异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
B.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C.为吃到高处的树叶而形成的
D.环境对不同个体的选择作用
9.导致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 C)
A.生物之间相互排挤或残杀
B.有利变异的个体和不利变异的个体互相竞争
C.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有限
D.生物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B)
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物种A比物种B形成化石的时间晚 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3.科学家发现,人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差异最小,与马
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科学
家研究的方法是
( A)
A.比较 B.推测 C.联想 D.想象
(1)从实验结果看,甲虫抗药性的形成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 (2)甲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甲虫对农药的逐渐适应实现的。 (3)在这里,杀虫剂是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甲虫本身就存在
着 抗药性 变异类型。
(4)此实验说明甲虫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其根本原因是 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环境的不断变化 。
12.如图所示是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根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D)
A.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有可能来自于其他的星球
B.这种氨基酸不能形成生命,可能有生命存在
2.(2016·宿迁)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的
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
10.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化石能反映古代生物的真实存在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第三章生物的起源和进化1第二章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知识导图以证携为基离严密的還翼丰當的想魅和联想炭勒对模楓实脸证明了原蜡大宅申的北机输可以励成有机物 •科学家推测:有机册随雨水降落到鷹捕海曄邃渐形成了原蜡生命-比挾不同地展申的忆石比鞍注卜比较不的聲白质构成L 比较不同生物灼骨骼组成基踽:遗传和变异 |■前提;址度繁殖.自然选和手段:生番斗爭建臭适者幻轧不适者藏沟啟2、知识要点考点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 生命起源的过程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过程是在原始地球完成的。
图解如下:高温、雷电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 --------- 简单的有机物 ------------- 原始生命 (甲烷、氨、水蒸气等) 紫外线2. 米勒实验(1) 密闭装置内充入的气体模拟的是 ___________ ,其中没有 _________ 。
(2) 火花放电过程可以为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 _____________ 。
(3) 从冷却的溶液中提取到的有机物是 _____________ 。
3. 陨石证据证明,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也有可能来自 外星球。
考点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 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而 _________________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证据。
2. 化石:是生物的 __________ 、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化形成的。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得越_________________ 。
3. 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 。
学校: 姓名:电话:知识讲解名师到身边”亲自来指旬生物进化「从简单痕杂.从木生到陆生4. 生物进化的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_____________ T 苔藓植物T T裸子植物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鱼类T考点三 生物进化的原因1.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1) 成为工业城市的曼彻斯特城里, 深色桦尺蠖多,是因为其栖息的树干变成了黑褐色, 在这种环境下,_________ 色桦尺蠖的体色会是一种保护色; (2) 保护色的形成是由 __________ 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一、选择题
1.原始大气中没有( A )
A.氧气B.二氧化碳C.硫化氢 D.氢气
2.(2016,菏泽)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诞生于( C )
A.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火山口
3.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A )
A.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了有机小分子可生成无机小分子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非常重要的证据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D.达尔文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4.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如图),发现他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C )
A.实验法B.抽样法
C.比较法D.模拟法
5.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B.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C.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长颈鹿的长颈是由于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研究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B.方向是从低等到高等
C.普遍认为的原因是自然选择
D.结果是都产生有利的变异
7.(2016,长沙)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表明,这种动物既像鸟,又像爬行动物。
由此可以推断( B )
A.爬行类可能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
B.鸟类可能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C.鸟类与爬行类相互进化
D.鸟类与爬行类并没有关系
8.(2016,成都)能为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提供证据的化石是( C )
A.三叶虫 B.恐龙
C.始祖鸟 D.始祖马
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生物进化的直接依据是化石
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
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遗传
10.(2016,宿迁)右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B )
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11.某地区某种蛾的体色有棕色、灰白色、白色三种,它们的数量如图。
后来,由于该地区长期环境污染,树木及植被被熏成黑褐色。
理论上,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三种蛾数量变化的是( A )
12.(2016,内江)下列各项中,与自然选择无关的是( C )
A.鲫鱼的背部是深色、腹部是乳白色
B.螳螂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十分相似
C.一窝小猫的体色有黑色、白色和黄色
D.草原上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
13.(2015,泰安)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下关键词能正确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一组是( D )
①自然发生②物种不变③过度繁殖④环境污染⑤生存斗争⑥遗传、变异⑦适者生存
A.①②③⑦ B.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 D.③⑤⑥⑦
14.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其原因是( D )
A.繁衍后代的需要
B.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C.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D.颈短的个体被淘汰,颈长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5.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
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16.(2015,漳州)“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摘自诗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B.“最早的鸟儿”比“最早的鱼儿”先出现
C.两栖类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
D.根据“最早的鸟儿”的特征,说明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
17.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昆虫的无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
B.无翅或残翅昆虫数量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D.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
18.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的体色,既利于隐藏自己,又利于捕捉猎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进化过程中,变色龙是影响它的猎物进化方向的因素
B.变色龙体色随环境变化而改变是一种性状
C.进化过程中,天敌和变色龙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D.为了应对敌害,变色龙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19.下图是埋藏在不同地层中的古代生物化石,图中A、B、C、D、E、F、G分别表示不同地层,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一种生物在地球上出现最早( A )
A.三叶虫 B.鱼类 C.恐龙 D.鸟类
(2)按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C )
A.三叶虫→贝类→鸟类→鱼类
B.鸟类→鱼类→贝类→三叶虫
C.三叶虫→鱼类→恐龙→鸟类
D.哺乳类→植物→鸟类
(3)把B层和F层的生物化石进行比较,结构复杂的生物分布在__F__层,出现年代较早的生物分布在__B__层。
二、非选择题
20.下图是生命起源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
(1)原始大气的成分包括__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__。
(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条件是__紫外线、闪电、高温__。
(3)发生在原始大气中的过程是__A__。
(4)发生在原始海洋中的过程是__B、C、D__。
(5)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__C__。
(6)原始大气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__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现在大气中含有氧气__。
(7)上述过程说明原始生命是地球__温度下降__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__非生命物质__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21.下图是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内填图中标号,____上写文字)
(1)鸟类和[ ①]__爬行类__、[ ②]__哺乳类__都是原始的[ ③]__两栖类__直接进化来的。
(2)裸子植物和[ ④]__被子__植物的共同祖先是原始的蕨类植物。
(3)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藻类→__苔藓植物__→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2.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依赖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下面以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为主线,梳理一下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条件是有限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进行__生存斗争__。
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生物个体被淘汰。
(2)那么,哪些个体会被淘汰呢?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掉。
这里所谓的“有利变异”是指__能适应环境__的变异。
在如图所示的模拟长颈鹿取食树叶的情景中,最后生存下来的长颈鹿应是标号1、2、3、4中的哪一个?__3__。
(3)在生物进化中,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利变异必定是由__遗传物质(或基因、DNA)__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在子代表现出来。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_精子和卵细胞(或生殖细胞)__是这种物质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4)综上所述,生物通过__生殖和发育__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续,生生不息,而生物的__进化__又使得生命不断发展。
生物的__遗传和变异__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是通过生殖和
发育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