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分界洲岛木本植物优势种调查研究
海南木本绿化树种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对策

刚 面
化 较 常 用 的只有 刺 桐 Ey r avr gt Lr 、 桑 rt i ai a i 扶 hn e a m.
ii s rss ni 三 c n s u h ri p l rm a hr 海南岛地处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 区, 雨量充沛、 H bsu oaies 、 角 梅 E p ob uce ia
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有效利用并举 ,利用
然, 已迫在眉睫 。
13 有 海南 特色 的木 本绿 化树 种 没有得 到 开发 .
1 海南木 本绿化树种的研发现状
1 1 开发 品种 少 . . 品种简 单重 复
目 前绿化 常用 的木本绿化树种 , 除了木棉 , 其他 的基本都是外来品种。具有海南特色的木本花卉品
人与 自然和谐的城市发展 目 。 标 因此 , 寻找一种途径
— —
12 开 发 规模小 . 术含 量低 . 技
目 前开发木本绿化树种的苗圃数量少 、 规模小 , 乔木树种基本都是野生苗移栽过来的 ,全部是传统 森林资源中符合城市绿化所需树种和品种的规格苗 没有进行苗木改 良、 矮化栽培、 盆栽 木, 装饰我们的城市 , 使其更美 , 又没有影响到森林 意义上的苗木 , 开发形式单一 , 技术含量低 。 资源的保护 ,同时使得我们的居家环境更亲近于 自 处理等技术处理 ,
L、 i 荷木 Sh as e a铁刀木 Csa i e a 、 n ci 、 pr 、 m a b a i sm ̄[m s a 海南山竹子 Grn l goa hm . a ia b nil a p 、 c io o fic 孔雀豆 A — d
海南尖峰岭青皮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海南尖峰岭青皮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海南尖峰岭青皮林建筑建设上闻名于世,是中国南部的一颗瑰宝,也有着丰富的植物物种,其多样性和种群分布格局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尖峰岭青皮林植物类群是复杂的,共有431种,拥有的树木物种从高大的乔木到草本植物,涵盖了来自植物学上三大类别(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和秆歧植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乔木层植物类群,总共120多种,尖峰岭是一个拥有丰富乔木层种类的重要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种群空间,乔木的多样性有利于补充和增强该地相对较低的植物物种多样性。
在尖峰岭,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分布格局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季节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主要由本地物种组成;在植被层上,春季、夏季和秋季物种多样性表现比较好,是该地最多样性的季节;在垂直分布上,季节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更高,来自不同地区的物种更加分散。
为了保护尖峰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种群,人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禁止大规模建设,设立保护区以增加植物种群数量,加强植物资源管理,实施限制性使用政策并定期进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总之,尖峰岭拥有众多特色植物,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保护尖峰岭植物和植物种群,共同营造一片美丽的生态环境。
海南岛土著药用木本植物区系及其应用现状调查

海 南 岛是 我 国第 二 大 岛屿 , 处热 带 北缘 , 地 具有 热 带 、 热带 气候 条件 的过渡 特 征 , 亚 年均 气温 2 .~ 25
2 .℃ 。海南 岛大部分 地 区年 降雨 量 1 0 mm 以上 。由于 受季 风与 台风影 响 ,年 降雨 量季 节分 配不均 , 55 0 5 干 湿两 季 明显 【。丰 富 的光 热 资源 与充 沛 的降 雨量 ,使海 南 岛 的植物 生 长 繁茂 并 形 成物 种 多样 性 。海 1 】
维普资讯
S
至 滞柱纳辫学 8(56 熬 ,23 3)— 5
; z : g翻; 瞄
海 南 岛土著 药用 木本植物 区系 及其应用现 状调 查
单 家林 一 , ,余 琳 2 ,郑学勤 。
(. 南大学( 1 海 儋州校区)农学院,海南 儋 州 5 13 ;2海南大学( 777 . 儋州校 区)理工学 院,海 南 儋州 5 1 3 ;3热带作物 777 . 生物技术 国家重 点实验室 ,海 南 海 口 5 10 ) 71 1
南 岛有 汉 、黎 、苗 、回 、壮等 民族 聚 居 ,黎 、苗两 族 多居 山区 。在艰 苦 的 生存 条件 下 ,各族 人 民在 利
用 山 区 的药 用 植物 资源 治疗疾 病 方面 积 累 了丰 富 的 医药 知识 ,如 治疗 毒 蛇 咬伤 、烧 烫 伤 、跌打 损伤 和
多种疑难杂症等,丰富了我国传统 中草药 的种类。为此,笔者对海南土著药用木本植物组成、特点进 行 了初 步调 查 , 旨在 为其 今后 开 发利 用提 供 参考 ,也 为海南 岛 民族植 物 学研 究提 供 资料 。
中图分类号 :Q 4 .5 9 99 文献 标识 码:A 文章编 号:10 —7 120 )20 5 —4 0 97 9 (0 80 —0 30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功能群划分及其潜在分布

第 45 卷 第 10 期 2 0 0 9 年 10 月
林
SCIENT IA
业
科
SILVAE
学
SINICAE
Vol 45, No 10 Oct. , 2 0 0 9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天然林景观中木本植物 * 功能群划分及其潜在分布
张志东
2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1, 2
臧润国
2
丁
易
2
( 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Classification of Woody Plant Functional Groups in A Tropical Natural Forest Landscape of Bawangling, Hainan Island and Their Potential Distribution
Zhang Zhidong 1, 2 Zang Runguo2 Ding Yi2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30430570) 和国家林业局 948 项目 ( 2002- 54) 资助。
论文范文:海南某山岭以壳斗科植物为优点的雨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论文范文:海南某山岭以壳斗科植物为优点的雨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1.序言1.1研究目的及意义热带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最高、结构复杂性最高的森林生态系统。
热带林一方面是自然界的重要的组成和功能调节部分,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全球碳氧循环平衡的维持、全球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提供给人类丰富的木材、食物、药物等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类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与日倶增,对热带林的资源汲取与保护投入比例严重失衡,致使热带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严重的威胁了热带林可持续性开发利用。
大面积的砍伐和土地转化等一系列的人为干扰不仅导致了热带地区物种的灭绝,致使其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也改变了原有的热带地区的土地覆蓋,进而影响了全球整体的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的平衡格局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引发了一些列的连锁反应,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为了改善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保护日益减少的热带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科研团体关注热带林的生态系统的研究,都致力于恢复和维持因人类破坏而退化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采取措施加强保护现存的天然林和次生林。
因此,热带林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林林区,是一个巨大的自然资源宝库,然而经历抗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的疯狂掠夺和建国后无节制的对热带林的砍伐、刀耕火种和毁林占地,使得热带林面积不断减少据统计,1956年海南岛热带林的覆盖率有25.5%,10年以后降到了18.1%,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只有7. 2%,到本世纪初估计只有4%左右,每年以2%的速度减少,其递减速度远远大于世界热带林的年递减率0.61%。
热带林的面积的减少导致了全岛生态环境的退化,使本岛的热带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木岛热带林是世界三大热带雨林群系之一的印度-马来群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讳度位置偏高,并受到季风的影响,在物种组成、群落外貌和群落结构等方面与赤道地区的热带林存在较大差异性,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七大植被类型。
海南植物资源概况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

海南植物资源概况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海南植物资源概况我们的家乡--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地区,目前海南岛有野生维管束植物 4680 种,占全国植物种类的 15%,其中约有 610 种为全国特有物种,有58 种被列为国家保护植物,有42 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乔灌木种类共有 2200 多种,占全国的 28.6%,其中 800 多种为经济价值较高的用材树种,438 种列入国家商品林;药用植物约有3100 种,占全国的 30%。
截至 2002 年底,海南全省森林总面积 176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3%(中国森林平均覆盖率不到18%),其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极富研究价值。
一、海南植物情况简述海南植物种类丰富,全岛仅维管植物就有4600 多种,其中,有600 多种植物为海南独有;这还不包括种类繁多的蕨类、苔藓和藻类等绿色植物。
海南植物的多样性在我国仅次于云南,也是目前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6 个热点之一。
海南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在这些绿色植物当中,和人类健康有密切关系的药用植物有2500 多种,记入药典的有 500 多种,其中抗癌植物 13 种。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们考察了兴隆的植物情况。
考察表明海南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它们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分布。
文昌东郊是典型的适合椰子树生长的地方,这里椰树成片,椰姿百态,有红椰、青椰、良种矮椰、高椰、水椰等品种,共50 多万株。
正如人们所说"文昌椰子半海南,东郊椰林最风光。
” 万宁地处热带北缘,气候温和。
珍贵林木资源有坡垒、青皮、母生、油丹、毛丹、陆均松等,其中单一青皮林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一片纯青皮林。
珍稀药用植物有见血封喉、红壳树、大血树、沉香、龙血树、益智、巴戟、巴豆等 10 多种。
热作资源有橡胶、胡椒、椰子、咖啡、腰果、槟榔等。
其中兴隆东临南海(距海边约 10 公里)、三面环山,日照充足、长夏无冬,湿度大、雨量充沛而均匀,属典型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于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发育。
海南特有野生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定量分析

坏,导致植物生境不断退化,种群数量和规模急剧 下降,甚至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2]。有关资料显示, 海南岛共有濒危植物 512 种,隶属于 86 科 254 属。
* 基金项目:海南省省属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KYYS-2015-30)。 第一作者:陈国德(1989—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珍稀濒危植物保育,E-mail:544262097@。 通信作者:林作武(1961—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病虫害防控,E-mai 卷第 3 期
103
海南特有野生濒危木本植物优先保护定量分析*
陈国德 1 杜尚嘉 1 徐晓鸥 3 邹耀进 1 吴海霞 1 林作武 2
(1. 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南 海口 571100;2. 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 海口 571100;3. 义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浙江 金 华 322000)
Key words endemic to hainan; endangered woody plants; priority conservation valu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海南省是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地区,有维管 束植物 4 000 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 1/7,其中 600 多种为海南特有 [1]。由于生态系统遭到人为的破
104
林 业 与 环 境 科 学 2018 年 6 月第 34 卷第 3 期
其中,海南特有植物 105 种,占海南珍稀濒危植物 总数的 20.5%[1,3],但有关这些海南特有濒危植物的 优先保护问题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海南 岛的特有濒危植物进行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确定 海南岛特有濒危植物优先保护等级,以期为海南岛 特有濒危植物资源的合理保护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海南特有濒危木本野生植物为本文的研究材
我国大陆海南岛及台湾岛野牡丹科植物区系特征比较

我国大陆海南岛及台湾岛野牡丹科植物区系特征比较野牡丹科是一类分布广泛的植物科,包括了大约30个属和300种左右的植物。
这些植物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及周边岛屿。
大陆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是野牡丹科植物分布的两个重要地区,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特征。
本文将就这两个地区的野牡丹科植物区系特征进行比较,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植物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和特点。
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的中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23-25摄氏度之间,雨量充沛,是一个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环境。
而台湾岛位于中国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地势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但整体上也是一个湿润的气候环境。
由于这两个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植物区系上的差异。
海南岛的野牡丹科植物种类相对较多。
由于其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环境,海南岛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其中包括了许多野牡丹科植物。
海南岛上的野牡丹科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不仅有着常见的野牡丹和荷花,还有一些比较珍稀的植物,如红树和山茶等。
这些植物大多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对阳光和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在海南岛这样的气候环境下能够生长得更加茂盛。
相比之下,台湾岛上的野牡丹科植物多生长在山地和河谷地带,由于台湾岛上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大,因此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这些植物生长的栖息地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植被类型,因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丰富程度相对较低。
海南岛和台湾岛上的野牡丹科植物在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上也有一些差异。
海南岛上的野牡丹科植物多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的湿润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和保护。
这些植物在地质侵蚀和植被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维护水土资源的稳定性。
而台湾岛上的野牡丹科植物则更多地扮演着固土防护和景观美化的角色。
由于台湾岛地势复杂,植被覆盖不足,野牡丹科植物在这里更多地被用于修复植被和固定土地,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分界洲岛木本植物优势种调查研究
作者:林春光许天委龙旺
来源:《热带农业工程》2014年第02期
摘要利用无样地中点四分法调查了海南分界洲岛木本优势种,结合室内鉴定,对野外采样和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该岛屿木本优势物种为大叶榄仁树。
关键词分界洲岛;木本植物;调查
中图分类号 Q-9
Abstract The woody species in Hainan Fenjiezhou Island were invested by using the point-centered quarter method and plotless method. The species on the island were identified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rminalia catappa is the dominant woody species on the island.
Key words Fenjiezhou Island ;woody species ;investigation
在海南省大力开展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小型岛屿的开发与利用是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而在岛屿的旅游景观规划中,木本植物的使用占据主要地位。
因此,挑选目前海南岛屿旅游开发比较好的分界洲岛开展木本植物优势种调查,可为今后其他岛屿开发选用植物物种提供参考。
分界洲位于陵水县香水湾牛岭旅游开发区的东侧近岸海域,距县城约18 km,属陵水县与万宁市版图的交界处,故称分界洲。
因该岛形似马鞍也叫马鞍岭,地处北纬18°34′51″,东经110°11′47″,年平均气温24.8 ℃[1],总面积为0.397 2 km2,海岸线长2.78 km,最高海拔99 m,无自然水源[2],东、北、南三面为多岩石悬崖,西面有沙滩。
2002年旅游开发前岛上无常住人口[3]。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经实地观测,分界洲岛有北峰和南峰,北峰基本为草本植物,鲜见木本,而南峰草、木本植物丰富,故选南峰作为调查样地。
采用无样地法中广泛使用的中点四分法[4]进行样地取样,从南峰峰脚到峰顶,随机挑选20个点(P),每个P点之间相隔25 m以上,以每个P点为中心,用罗盘确定正南北向为X—X′轴,正东西向为Y—Y′轴设立样方,并使每个样方分成4个象限。
测定各象限内距离P 点最近的一株胸径≥10 cm的木本植物,在其1.3 m处测量其胸径,并记录其与P点的距离。
对
已明确的植物种类,先以通用名记录,对有疑问的植株采样及照相,编号记录,再室内鉴定[5-6]。
1.2 统计方法[7]
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对取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其相对多度(RA)、相对显著度(RD)、相对频度(RF)和重要值(IV),以确定优势种。
1.2.1 相对多度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木本植物种类简单
在20个样点的80个象限中,采集记录植物76个(其中4个象限为悬崖或岩石,无木本植物),分属20科28属32种(表1),其中单科、单属、单种占大多数,比例达62.5 %,与前人对海南省岛屿植被种类调查情况相符[8],植被种类单纯。
2.2 优势物种明显
对所收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表2可知:绝对优势物种为大叶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 L.),重要值为21.1;亚优势物种为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海南山麻杆(Alchornea rugosa(Lour.)Müll. Arg. var. pubescens (Pax & K.Hoffm.) H)、椰子(Cocos nucifera L.),重要值分别为7.6、7.4、6.6。
经与该岛屿开发公司园林技术工人调查了解,大叶榄仁树和椰子绝大部分为近5年里人工种植,黄槿(Terminalia catappa L.)和海南山麻杆(Alchornea rugosa (Lour.) Müll. Arg. var. pubescens (Pax & K. Hoffm.) H)是岛屿原有植物,可见人工行为已改变了岛屿原有植物的物种优势排序。
3 结论与讨论
3.1 岛屿园林景观设计应用本土现有树种易于成功
由于该岛靠近海南岛,虽然长期无固定人口居住,但平时人类及野生鸟类上岛活动比较频繁,把海南本岛上的植物物种通过多种方式传播到岛屿上。
由于岛屿面积小,缺乏淡水储备,且多岩石,整个岛屿植物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低,在分界洲岛所采集的植物样本中,均为海南岛已有物种,未发现特有物种或外来物种。
岛屿未开发前,木本植物优势种为黄槿(Hibiscus tiliaceus L.)、海南山麻杆[Alchornea rugosa (Lour.)Müll. Arg. var. pubescens (Pax & K. Hoffm.) H],而该岛屿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进行了整体规划,对物种引种有严格限定,原则上仅引种海南岛已有物种[9],由于设计中使用大叶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 L.)作为主要的景观树种之一被成批引种,在短短5年中,该植物已成为绝对优势树种。
大叶榄仁树
(Terminalia catappa L.)为海南已有物种[10],在人为影响下,其在分界洲岛短期内能形成物种优势,说明在海南周边岛屿开发中,使用海南岛本土现有植物进行园林规划是易于成功的。
3.2 大叶榄仁树应用前景广,应加大研究力度
大叶榄仁树由于叶片大、树冠广、树干粗、高且直,具有热带植物的显著特征,遮荫效果明显,同时抗风、耐旱、喜盐[10],特别适合热带岛屿中作为园林景观树种栽植,但该物种目前园林应用中多为庭院孤植,在岛屿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及对小型岛屿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研究鲜见报道,可作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陵水黎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陵水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32.
[2]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广东省志海洋与海岛志[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105.
[3] 周征. 南海奇观分界洲岛[N]. 新民晚报美国版.2012.02.07(B10).
[4] 朱珣之,张金屯. 森林群落无样地取样方法的改进[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1):141-144.
[5]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88-203,220,441.
[6] 陈焕镛. 海南植物志2[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60,99,117,122,154.
[7] 李振基,陈圣宾. 群落生态学[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246.
[8] 海南省海洋厅,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205.
[9] 杨大立. 陵水分界洲岛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将建成我省首个5A级海岛旅游景区分界洲岛将建海底观光玻璃通道[N].南岛晚报.2011.11.24(010)http:
///html/2011-11/24/content_419760.htm.
[10] 陈焕镛. 海南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32.
[11] 林晞,闫中正,王文卿. 榄仁树的生态分布与耐盐性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