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乘与除》知识点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两个运算概念,它们是数学大厦的基石,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年级数学中乘与除的相关知识点。

一、乘法(一)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比如说,3 + 3 + 3 + 3+ 3 = 15,写成乘法算式就是 3×5 = 15 或者 5×3 = 15。

这里的 3 表示相同的加数,5 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二)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例如在 4×6 = 24 中,4 和 6 是因数,24 是积。

(三)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三年级的同学需要熟练掌握 1 到9 的乘法口诀。

比如“二五一十”,就表示 2×5 = 10 或者 5×2 = 10。

熟练背诵乘法口诀能够大大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两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例如 23×3,先算 20×3 = 60,再算 3×3 = 9,最后 60 +9 = 69。

2、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 34×2,先算 2 乘 4得 8,写在个位上;再算 2 乘 3 得 6,再加上进位的 1 得 7,写在十位上,结果是 68。

(五)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类似,但要注意中间有 0 和末尾有 0 的情况。

1、中间有 0 的乘法例如 305×3,先用 3 乘 5 得 15,个位写 5,向十位进 1;再用 3 乘 0 得 0,加上进位的 1 得 1,十位写 1;最后用 3 乘 3 得 9,百位写 9,结果是 915。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乘与除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乘与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掌握好乘法和除法,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还能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乘法1、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 + 3 + 3 +3 = 15,用乘法表示就是 3×5 = 15,其中 3 是相同的加数,5 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2、乘法算式的读法例如 3×5 = 15,读作“三乘五等于十五”。

3、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的重要工具。

从“一一得一”开始,到“九九八十一”结束。

孩子们需要熟练背诵乘法口诀,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比如,计算 5×6 时,通过乘法口诀“五六三十”,就能马上得出答案是 30。

4、乘法的运算(1)一位数乘一位数例如 2×3 = 6, 7×8 = 56。

(2)多位数乘一位数比如 12×3,先计算 2×3 = 6,再计算 10×3 = 30,最后将 6 和 30 相加,得到 36。

5、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购买物品如果一个书包 30 元,买 5 个书包需要多少钱?这就用到了乘法,30×5 = 150(元)。

(2)计算面积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8 厘米,宽是 3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面积=长×宽,即 8×3 = 24(平方厘米)。

二、除法1、除法的意义除法可以理解为平均分或者包含除。

平均分是指把一个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包含除是指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例如,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有几个?这是平均分,用12÷3 = 4 来计算,每份有 4 个。

再比如,12 里面包含几个 3?这是包含除,同样用 12÷3 = 4 来计算,12 里面包含 4 个 3。

2、除法算式的读法例如 12÷3 = 4,读作“十二除以三等于四”。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乘与除共12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乘与除共12张北师大版
解:(1) 300×7=2100
(2) 31×5=155
(3) 53×4=212
(4)15×6=90
1.填空题 (1)300×4的积是 四 位数,积的末尾有 3 个0. (2)一个因数是500,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 1000 . (3)一个乘数是540,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 2700 . (4)在计算30×8时,可以先算 3 × 8 等于 24 的末尾上添上 24 个0.
300-90=210(个) 210÷3=70(个) 综合算式:(300-90)÷3=70(个)
答:平均每天要做70个零件。
6.李老师买了3个皮球,给售货员100元,找回了10元,请问:每个皮 球多少元?
100-10=90(元) 90÷3=30(元) 综合算式:(100-10)÷3=30(元)
答:每个皮球30元。
知识点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思考 博博、胜胜还有学学每人都有20元,你能算一算他们一共有多少元吗?
问题
2.你能用加法算式算出结 果吗? 3.想一想,20元是几个十 元?3个20元呢?乘法算式 是怎么得到的?
步骤
20×3 20+20+20=60(元) 20元是2个10元,3个20 元是6个10元,也就是60 元。
,再在
例2、小博读一本故事书,每天看8页,20天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 少页?
8×20=160(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160页。
2.一本科技书共有148页,小胜每天看20页,她一星期能看完吗? 20×7=140(页) 因为140<148,所以不能看完 答:一星期内不能看完。
例3、一共有4000张游戏卡片,如果平均分到8个盒子里,请问每个 盒子里有多少张卡片?
4000÷8=500(张) 答:每个盒子里有500张卡片。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与除》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乘与除》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乘与除》复习课
四人一组交流课前复习任务,交流并完善自己 的整理,推选一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在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用思维导图把这个单元 的内容整理一下吗?动手试一试,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学习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会把其中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乘 与 除
口算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1.做一做,算一算。
14×5= 70
28×3=84
× 20 8 3
93÷3= 31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解释你的发现吗? 20÷2=10 22÷2=11 24÷2=12 26÷2=13
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她提前3天已经看完了,那么她实 际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1)240÷4=60(天) 答:他60天可以把这盒巧克力吃完。 (2)180÷9=20(页)
180÷(9-3)=30(页) 答:计划平均每天看20页,实际平均每天看了30页。
《乘与除》专项突破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3.口算。
70×8=560
600×9= 5400 3×800=2400
10×4=40
24×2= 48
32×2=64
5600÷7=800 180÷6=30
270பைடு நூலகம்9=30
55÷5=11
39÷3= 13
4000÷5=800
4.解决问题。 (1)有一盒巧克力,共240块,小力平均每天吃4块,他
多少天可以把这盒巧克力吃完? (2)小红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计划用9天看完,平均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1.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知识点: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2、在乘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第一步不参与运算的数要抄下来。

1.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一个混合算式中只有除法和减法两种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2、在除加混合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1.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1、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混合运算中既有除法,又有加法,如果想先算加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搭建图形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观察图形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2.1看一看(1)(从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知识点:1、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2看一看(2)(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观察两个物体时,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

第三单元加与减3.1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运算)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3.2运白菜(三位数连减运算)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必考要点(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必考要点(北师大版)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知识点二、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第四单元乘与除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整十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整百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第五单元周长知识点1:什么是周长1、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总和或者说绕一个图形边线一周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子测量法。

3、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

知识点二:长方形的周长1、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已知长和宽的长度。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长=(周长-宽×2)÷2”或“长=周长÷2-宽”(5)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宽=(周长-长×2)÷2”或“宽=周长÷2-长”3、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可以把4条边长加起来;(2)用一条边长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1)长边靠墙,(2)宽边靠墙。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乘与除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乘与除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点 - 乘与除知识点一、乘法知识点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乘法知识点:1. 乘法的概念:乘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积的运算。

例如,对于两个数a和b,它们的乘积记作a × b,读作“a乘以b”。

2. 乘法的交换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即a × b = b × a。

这意味着乘法运算的顺序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3. 乘法的分配律:乘法还满足分配律,即a × (b + c) = a × b + a × c。

这意味着在计算含有括号的乘法式子时,可以先将括号内的运算进行,再将结果与括号外的数相乘。

4. 乘法口诀表:学生需要掌握并熟记乘法口诀表,以便能够快速进行乘法运算。

通过乘法口诀表,学生可以快速计算任何两个一位数的乘积。

5. 多位数的乘法:学生在小学三年级还会学习多位数的乘法。

这需要他们掌握竖式乘法的方法,并能够正确地对齐位数进行运算。

二、除法知识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开始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除法知识点:1. 除法的概念: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

除法的结果称为商,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商。

2. 除法的商和余数: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除法的结果通常由商和余数组成。

商表示能够整除的次数,余数表示除法运算后的剩余部分。

3. 除法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当被除数能够整除除数时,余数为零,这种情况下称为“整除”。

当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时,余数不为零。

4. 除法的反运算:乘法除法与乘法是互为反运算的。

例如,对于等式a ÷ b = c,可以通过乘法运算反向计算得到等式c × b = a。

5. 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除数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它决定了分成多少份。

被除数是需要被除以除数的数,它被分成了几份。

三、综合运用乘除运算在小学三年级,学生将乘法和除法运算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乘与除的知识点

乘与除的知识点

乘与除的知识点乘与除是初中数学中比较基础的知识点,也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计算方式。

乘法是一种简化重复加法的运算方式,而除法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一的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乘与除的知识点:乘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除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以及乘除混合运算的应用。

一、乘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乘法是一种简化重复加法的运算方式,它可以用于数值的快速计算和实物的数量表述。

在数学运算中,乘法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即a×b×c = a×c×b,而a×b = b×a。

乘法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1. 快速计算:在进行大数值计算时,乘法是一种快速的计算方式,比如计算面积、体积、重量、速度等。

2. 数量表述:乘法可以用来表达实物的数量,如4个苹果可以用4×1个表示,10个鸡蛋可以用10×1个表示。

3. 比例关系:乘法可以用来表达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打九折即相当于原价×0.9。

4. 预测计算:乘法可以用来预测某些情况下的数值,如某商品每日销量1000件,那么30天后销量为1000×30件。

二、除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除法是一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一的方法,它可以用来计算比例、平均数、比率等。

在数学运算中,除法满足除数不能为0的原则,即a÷0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任何数除以1等于它本身。

除法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1. 计算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例如30、40、50、60的平均数是(30+40+50+60)÷4。

2. 求比例:在某些情况下,利用除法可以求得两个数的比例关系,例如某商店的库存为500件,销量为250件,那么销售量占库存量的比例为250÷500=0.5。

3. 计算比率:比率是两个数的比值,常用于描述两类变量之间的关系,例如1000元可以兑换10美元,那么1000元与10美元的比率为1000:10或10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与除》知识点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两位数看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再用它们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
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添在商的末尾。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有三种:想乘法,算除法;先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它们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商相加;;用被除数十位数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把两次的商分别写在商的十位和个位上。

【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15×6=23×4=68÷2=720÷9=16×5=99÷9=
12×7=36×3=900÷3=96÷3=69÷3=200÷4=
12+7=36÷3=108-18=112+118=210÷7=80÷5+36=
二、填一填。

1、80×3=++32+32+32+32=×
2、40×7的积的末尾有个0;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4、计算30×8时,可以先算×等于,再在的末尾添上个0。

5、计算23×4时,可以先算×=,然后算×=,最后算
+=。

【参考答案】
一、直接写出得数。

15×6=90
23×4=92
68÷2=34
720÷9=80
6×5=80
12×7=84
36×3=108
900÷3=300
96÷3=32
69÷3=23
12+7=19
36÷3=12
08-18=90
12+118=230
210÷7=30
二、填一填。

1、80×3=++
32+32+32+32=×
2、40×7的积的末尾有个0,800×5的积的末尾有个0。

4、计算30×8时,可以先算×等于,再在的末尾添上个0。

5、计算23×4时,可以先算×=,然后算×=,最后算
+=。

精品学习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