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 古代罗马川教版课后练习十四
部编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古罗马时代,法律的范围非常狭小,法律只建立在限制极严的功利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现状……公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塞尔苏斯指出:“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
”这一材料表明()A.罗马人法律观念的变化B.罗马法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C.罗马法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D.罗马法体系的形成2. 公元前2世纪,罗马挑起第三次布匿战争。
迦太基军队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惨败。
罗马军队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变卖全城居民为奴隶,迦太基港口被毁灭。
”由以上材料可知()A.罗马帝国进入到黄金时期B.罗马已经征服了意大利半岛C.罗马共和国受到沉重打击D.罗马扩张伴随着暴力与压迫3.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C.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D.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下列成为其“内湖”的是()A.波罗的海B.黑海C.红海D.地中海5. 读下图:该图反映了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现实,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教权高于皇权B.皇帝是由教皇任命的C.神权凌驾一切D.教皇和教会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6. 罗马国王最初拥有帝权,咨询委员会和民众大会对国王的约束力有限。
后来贵族成为社会的统治者,国王的帝权就转到了两名执政官手中,而平民们有权选择保民官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据此可知罗马()A.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B.君主专制进一步的强化C.元老院掌握最终实权D.政治制度有一定的民主7. 如图人物是罗马帝国的建造者,他是A.屋大维B.凯撒C.伯里克利D.汉尼拔8.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
”下列选项中属于罗马宏伟的是①万神殿②圆形竞技场③帕特农神庙④凯旋门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 如图所示是某个帝国发展的时空定位。
推荐2019最新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精品习题:第5课古代罗马练习题

专题六第三节罗马人的法律练习题1.公元前 451-前 449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造出12块铜牌,详尽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宣告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
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在老百姓要求下建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B .保障老百姓利益,和缓了老百姓与贵族的矛盾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记罗马法的成熟2.《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归还的债务人交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这一规定旨在() A.保护私有财富B.保障老百姓利益C .促进社会公正 D .保护法律尊严3.(2011 ·威海测试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此中,场景错误的选项是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域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损害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催讨欠款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获得人身自由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域的自由民。
案由:商业纠葛4.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前驱B.保护和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穿和批评了私有制的罪恶D.赐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5.罗马帝国时代重视法制建设的根根源因是( )A.知足经济发展的需要B.重视发展罗马文化C.知足公民的政治需要D.维系和稳固帝国的统治6.公元前 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一个仁爱的贵族罗莫洛,也是罗马一支军队的领袖。
生前立遗言,希望把他一半的财富捐给那些跟从他作战受伤或战死士兵的家人。
但罗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却不执行罗莫洛的遗言”。
法官最后判断罗莫洛的家人败诉。
他依照的是()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7.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假如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获得保护,那么人类便能够像神同样的生活”。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古代罗马》练习题川教版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第5课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获得了坎尼战斗的成功。
与北非强国迦太基进行了长达 100 多年的争霸战争是A.古巴比伦王国B.罗马共和国C.亚历山大帝国D.古希腊城邦2.有人说 , 罗马共和国是在不停扩充的过程中走向消亡的。
以下与这一看法符合的史实是A.耶稣出生B.布匿战争C.丕平献土D.大化改新3.拜占庭帝国最后消亡的标记是A.君士坦丁堡被攻下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流行C. 东罗马帝国的分裂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4.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土耳其帝国5.有这样一组描绘: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质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
他是A.汉尼拔B.凯撒C.屋大维D.伯利克里6.在 2000 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能够参加最高权益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表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这个城邦是A.斯巴达B.巴比伦C.罗马D.雅典7.察看以下图,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A.汉朝B.三国C.晋朝D.隋朝8.标记罗马由共和国转变成帝国的事件是A.恺撒争夺政权B.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C.恺撒被刺D.屋大维成立元首制9.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展开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研究活动,其收集的主要参照书目应包含①《尼罗河边的金字塔世界》②《雅典政治制度》③《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 、“称霸地中海地区” 、“凯撒被刺杀”这些重点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希腊文明的繁华B.罗马共和国的酸楚C. 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流行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11. 11.罗马共和国成立于公元前509 年,这一时间大概位于以下年月标尺中的( )12.从合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指定的A.合用于全部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13.以下对于古代罗马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①流行奴隶制②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③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执政官是最重要的官职④发动了对地中海东部的战争,结束了这一地区的杂乱状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4.一道历史知识比赛题,以下这样描绘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应当是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A.古印度B.古巴比伦C.古埃及D.古罗马帝国15.下边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次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次序应当是①凯撒专制统治②布匿战争③罗马共和国的成立④罗马帝国的成立A.③②①④B.③④②①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二、综合题16.阅读以下资料资料一我们的制度之因此成为民主政治,由于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量人手中。
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第5课古代罗马作业课件川教版

A.元老
B.元帅
C.执政官
D.元首
3.在奴隶社会,平民遭到剥削和压迫,但罗马的平民却可以从下列哪一部法律文
件中获得一定的权力和保护( B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4.在罗马共和国时期,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的是(
)
A.奴隶主 B.奴隶 C.平民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
结 着西欧
束
奴隶 社会的结束,西欧进入封建
社会
1.“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天的( B )
A.阿拉伯半岛 B.意大利半岛
C.加勒比海地区 D.北非
2.(2017乐山)古罗马国家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罗马共和国
时期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 C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述奴隶的处境。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奴隶劳动对古罗马国家的影响。
答案:(1)被征服地区的居民、战俘。 (2)被广泛用于各种社会劳动中,生产生活条件艰苦,被当做奴隶主取乐的工 具等。 (3)罗马国家奴隶数量多,使用广泛,他们的辛勤劳动带来了罗马奴隶制经济 的繁荣,为罗马国家的发展壮大及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
D.公民
5.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制度,使罗马帝国日趋走向衰落的是( B )
A.统一意大利 B.三世纪危机
C.罗马帝国分裂 D.西罗马分裂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时(公元前3世纪至2世纪),被征服地区的军民俘虏源源不断地流入罗 马,成为罗马奴隶的主要来源。据统计,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总共把7.5万名 俘虏卖为奴隶。
【附答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古代罗马课时训练(川教版)

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 2014·江苏南京)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获得了坎尼战斗的成功。
与迦太基作战的是()A.古巴比伦王国B.古希腊城邦C.亚历大帝国 D .罗马共和国2..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成为地中海霸主的罗马共和国发祥于今日的()A. 阿拉伯半岛B.意大利半岛C.加勒比海地域D. 北非3.罗马共和国成立于公元前509 年 , 这一时间大概位于以下年月标尺中的()4. ( 2014·四川乐山)罗马共和国期间没有君主,国家的最高官职是()A.元老B.执政官C.首席将军D.元帅5.(2014·四川内江)有人到罗马旅行,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何不可以稍稍光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芒,就不用再用灯光来制造光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C.共和国期间奴隶制流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6. ( 2014·山东潍坊)电影《斯巴达克斯》再现了迸发于公元前73 年的一次奴隶大起义。
此次大起义沉重打击了()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古埃及王国D.罗马帝国7.网络游戏《罗马帝国》再现了公元前27 年到公元 300 年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全盛期间。
你知道罗马帝国的创造者是谁吗 ()A. 伯利克里B. 克拉苏C. 凯撒D.屋大维8.在一部反应罗马历史的影视作品中, 有一处情节与史实严重不符, 它是 ()A.罗马城流行于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边B.罗马共和国的政权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C.罗马帝国时 , 古代中国正处于隋唐期间D.不堪忍耐压迫的奴隶发动了斯巴达克起义, 摇动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19.西欧奴隶制社会结束的标记是 ( )A. 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B.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C. 西罗马帝国消亡D.东罗马帝国消亡二、非选择题10.( 2014·辽宁沈阳) 16.在古代罗马遗留给后代的诸多遗产中,罗马法无疑是此中最重要的一项,其影响逾千年而不衰。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 古代罗马川教版巩固辅导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古代罗马川教版巩固辅导十四第1题【单选题】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丝织品流入欧洲,深受欧洲人喜爱,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
请判断这件事可能发生在( )A、公元前100年—公元元年B、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01年C、公元元年—公元100年D、公元前100年—公元100年【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梵蒂冈公民不到1000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是历史上教皇国的延续,梵蒂冈的形成关系密切的事件是( )A、丕平献土B、西罗马灭亡C、君士但丁堡陷落D、法国琅城争取自治权【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与此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君士坦丁B、狄奥多西C、穆罕默德二世D、君士坦丁十一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正确的是(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但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
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这样描述一个国家: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据此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罗马帝国【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机构是( )A、五百人会议B、陪审法庭C、公民大会D、元老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古西欧社会的描述,正确的是( )A、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封建主可以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C、国王是最大的土地所有者D、伊斯兰教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许多杰出人物引领着历史的发展。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2.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A.执政官手里B.保民官手里C.元老院手里D.公民大会手里3.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元老院D.执行官4.在罗马,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决议的机构是()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独裁官D.保民官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是一部成文法典C.抑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6.罗马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后战胜了()A.利比亚B.突尼斯C.埃及D.迦太基7.某电视拍摄中心准备拍摄《罗马帝国》,导演让饰演罗马帝国开创者的演员上场试镜,这位剧中人物是()A.屋大维B.斯巴达克C.伯里克利D.凯撒8.在罗马历史的演变中有很多“节点”,印证了古罗马的历史印迹。
其中,帝国北部的日耳曼人废黜了最后一位西罗马君主,西罗马帝国灭亡,它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的结束。
这一历史“节点”发生于()A.公元前27年B.公元前509年C.395年D.476年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
材料三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些特点?(2)有人在分析完《十二铜表法》后认为其颁布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古代罗马》练习题 川教版

第5课古代罗马一、选择题1.布匿战争中,迦太基的统帅汉尼拔以少胜多取得了坎尼战役的胜利。
与北非强国迦太基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战争是A. 古巴比伦王国B. 罗马共和国C. 亚历山大帝国D. 古希腊城邦2.有人说,罗马共和国是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下列与这一观点相符的史实是A. 耶稣诞生B. 布匿战争C. 丕平献土D. 大化改新3.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A.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B.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C. 东罗马帝国的分裂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入侵4.地跨欧亚非三洲、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其内湖的帝国是A. 亚历山大帝国B. 罗马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土耳其帝国5.有这样一组描述:他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他还结束了罗马共和国。
他是A. 汉尼拔B. 凯撒C. 屋大维D. 伯利克里6.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A. 斯巴达B. 巴比伦C. 罗马D. 雅典7.观察下图,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A. 汉朝B. 三国C. 晋朝D. 隋朝8.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A. 恺撒夺取政权B. 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C. 恺撒被刺D.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9.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蓝色的地中海文明”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搜集的主要参考书目应包括①《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世界》②《雅典政治制度》③《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④《古兰经与伊斯兰文化》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10.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被刺杀”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A. 希腊文明的繁荣B. 罗马共和国的辛酸C. 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11.11.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这一时间大致位于以下年代标尺中的( )A. AB. BC. CD. D12.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指定的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13.下列关于古代罗马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盛行奴隶制②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③元老院是最重要的机构,执政官是最重要的官职④发动了对地中海东部的战争,结束了这一地区的混乱状态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4.一道历史知识竞赛题,如下这样描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应该是①地跨欧亚非三洲②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③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A. 古印度B. 古巴比伦C. 古埃及D. 古罗马帝国15.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①凯撒独裁统治②布匿战争③罗马共和国的建立④罗马帝国的建立A. ③②①④B. ③④②①C. ④②③①D. ④③②①二、综合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古代罗马川教版课后练习十四
第1题【单选题】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征战产生的后果相同点是( )
A、地中海成为内海
B、诞生了一种混合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
C、加强了同北欧、中国的交往
D、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可以帮助你比较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概况。
下列事件均与古代罗马有关,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⑤②④
D、③①⑤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
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地跨欧亚非三洲,使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的帝国是( )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
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在学习完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后,两位同学就罗马共和国最高的官职是什么人,展开了争论,你能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是( )
A、国王
B、元首
C、执政官
D、元老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
A、伯利克里
B、斯巴达克
C、凯撒
D、屋大维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权力机构是( )
A、陪审法庭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元老院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公元前149年,罗马军队纵火烧毁迦太基城,迦太基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其属地被划为罗马的“阿非利加省”。
这是罗马对迦太基的第三次战争,这场战争就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蒙古西征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探究1:历史年表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世界历史的年代尺示意图(注:B.C公元前的英文缩写)。
(1)结合所学知识,把下面年代尺示意图补充完整(将A——E项分别填入①——⑤对应位置即可)。
(5分)
A爱琴文明B罗马共和国C两河流域南部出现奴隶制小国D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邦E西罗马帝国灭
亡(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面年代尺示意图中,找出一对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3)结合所学,简要归纳14—17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三: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四: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
汉律规定,普通人犯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逮捕,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
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五: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
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
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
请将材料一的遗产分为两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根据材料二,三,说说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与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有何特点?
对比材料四,五,指出古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经济主张方面有何不同?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四:
材料五: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六:2015年11月,东北华北黄淮等地共出现三次雾霾天气过程:6-8日东北地区出现雾霾过程,PM2.5达到严重污染;12-14日和28-30日,华北.黄淮等地出现两次雾霾天气过程,PM2.5均达到严重污染,其中29日下午北京城区平均浓度超过500微克/立方米,南部超过700微克/立方米。
——摘自新华网
结合材料一,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请再列出另外一位该时代的巨人。
这些巨人的作品都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写出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B,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
新航路的开辟后,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材料四所示的是什么事件后英国的景象?从利、弊两个方面说明这一事件的影响。
从材料五,六中分析: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什么问题?
根据上述的材料和问题分析: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双重影响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世纪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只有教士具有一定文化知识……随着财富和势力的增加,教会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上层人物日益腐化堕落。
”
请完成:
当时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的是哪种宗教领袖?
怎样理解“财富和势力的增加”?
当时“欧洲百姓大都不识字”,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状况怎样?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某班进行“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进来。
下列是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状态的重大事件。
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材料二
小刚搜集的两则材料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材料?
材料一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为什么?
请你谈谈你搜集的资料,并说出你搜集的资料反映了古代哪一交往方式。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依靠什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