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华南师范大学《中外教育管理史》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更新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和答案解析全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第一篇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章(上)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填空1.成均是出现于五帝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真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商朝。
4.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由大司徒掌管。
6. 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以六艺教育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井田制)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学在官府。
7.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的学校,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荀子。
8.“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10.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11.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1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3.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14.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
15.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14.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15.清代的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宗学、觉罗学和八旗学。
二、选择( 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C)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A)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B)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B)6.、“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B)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C)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B)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B)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D)11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Y984-作业与答案-《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

《中外教育管理史》作业一、填空题1.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制度上的重大变化表现为______。
2. 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是______,______,以及选用贤能。
3. 唐朝所有学校中以______和______等级最高,为贵胄学校,学生多为皇族宗亲、外戚及宰相等大臣子弟。
4. 儒家经学典籍《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__》、《__》、《诗》、《礼》、《书》。
5. 朱熹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在他所编写的教材中,《____》成为具有长期影响力的蒙学教材。
6. 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我国建立了新的教育行政三级管理体制,中央设______;各省设提学使司,各县设______。
7. 古希腊有一种专门招收18岁以上青年的军事预备役学校,这种教育机构称为______。
8. 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12世纪的意大利、______和______。
9.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由罗伯特•雷克斯创办的主要招收贫民子弟的学校称为______10. 1833年法国教育部长基佐主持制定了《______》,并于同年向全国颁布实行。
11. 中世纪大学出现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学校的形式而是借助了______的形式,这样做是为了抵御教会与政府的压力,保证学术的自治和自由。
12. 中世纪大学有两种教学基本方式:______和______。
13. 601年,英国颁布《______》,该法令硬性规定贫穷儿童必须充当学徒,这是英国在国家管理教育与劳动问题上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14. 1898年在法国设立的______,是法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15. 荀子提出了_________与_________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组织原则。
16.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在崇儒兴学的前提下,儒、_________、_________三家并用。
17. 中国古代的书院兴盛于宋朝,它有三项基本任务,即讲学、________和_______。
《中外教育管理史》试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管理史冲刺模拟试卷(一)中国教育管理史部分(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A.选贤贡士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A.太学B.官邸学C.鸿都门学D.国子学3.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的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是()A.《颜氏家训》B.《太公家教》C.《家范》D.《教子家训》4.隋唐时期,管理中央官学的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是()A.礼部B.国予监C.门下省D.祠部5.宋代系统论述关于人才的“教、养、取、任”的教育改革家是()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朱熹6.地方学校普及到社,建立社学的朝代是()A.宋代B.金代C.元代D.明代7.八股文起源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我国第一个颁布并实行于全国的近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戊学制》9.下列哪一项是民国初年教育部正式公布的教育宗旨()A.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B.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C.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D.爱国、尚武、尚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10.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学校进行全面改革的是()A.胡适B.蔡元培C.严复D.蒋梦麟11.我国近代最早自己编写的一批工科大学教科书的作者是()A.茅以升B.刘仙洲C.竺可桢D.梅贻琦12.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教育的总方针和政策是()A.建立抗日文化教育统一战线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坚持“干部教育第一”D.教育为抗战服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中外教育管理史-简答(有答案)

五、简答题1、简述先秦儒家提出的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
答: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提出许多颇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这一时期的儒家著作《大学》、《中庸》、《学记》等对儒家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总结。
这些重要的教育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教政策思想。
《学记》明确概括了儒家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必由其学”的精神论断。
(2)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3)关于学制的构想。
《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构想了一个按行政建制设置学校的蓝图:“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并提出一个九年制大学教育的计划。
(4)关于视学制度。
《学记》中,高度重视实学对教育的重要导向作用,并对视学制度做了详尽的描述。
(5)教育教学管理思想。
孔子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课程设置原则,并提出教育教学内容要与道德教育为核心,以《诗》、《书》、《礼》、《易》、《乐》、《春秋》等为教材。
儒家还提出了教学的常规管理思想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原则方法。
(6)教师管理思想。
孔子提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要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要做到言传身教。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把是否尊师提高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的高度。
2、春秋战国,儒家私学是如何进行管理的?答:儒家在其具体的私学教育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主要表现如下:(1)招生原则。
儒家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对投师门下者,不论贵贱、贫富,不论地域、族类,来者不拒,都给予同样的教育。
(2)教学管理。
孔子根据“志于到,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课程设置原则,删订《诗》、《书》、《礼》、《易》、《乐》、《春秋》六书作为教材,重视道德教育。
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启发诱导,学生讲场质疑问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研讨、切磋,并注意记录、整理研讨成果。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教育管理)《中外教育管理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英国中央与地方两级督导机构闻的关系是( )。
A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C 、互补合作的关系D 、无任何关系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教育督导机构只对国立学校和公立学校进行督导,不对私立学校负责的国家是( )。
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因严格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影响使得某些高级督导人员难以深入基层,工作流于表面化的国家是( )。
A 、英国B 、法国C 、美国D 、日本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对县 (区 ) 教育工作的督导属于( )。
A 、宏观督导B 、微观督导C 、评估性督导D 、专项督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根据《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督学任职前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年限不少于( )。
A、3年B、5年C、10年D、15年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我国在中央和地方建立的教育督学机构有()。
A、2级B、3级C、4级D、5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教育督导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A、监察和指导B、监督和引导C、检查和鼓励D、监督和指导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我国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的第一个关于教育督导的法规性文件是()。
A、《关予建立教育督导机构问题的通知》B、《教育督导暂行规定》C、《关于加强教育督导队伍的几点意见》D、《督学行为准则》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标志着我国中央教育督导机构正式创建的是()。
A、1949年教育部设立视导司B、1983年教育部增设视导室C、1986年视导室改为督导司D、1994年组建国家教育督导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目前我国开展的区域教育评估一般是地方教育的()。
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

中外教育管理史练习题一、单选题1.在柏拉图传世的著作中,讨论教育问题较为集中的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培养B.忏悔录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标准答案:D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朝的教育指导思想。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D.汉答案:D3.明清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A.州县试—省试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答案:D4.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繁荣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5.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B.大教学论C.忏悔录D.普通教育学答案:B6.清末设立的全国教育行政领导机构的名称是()。
A.教育部B.学部C.提学使司D.劝学所答案:B (D)7.日本于1872年颁布了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A.五条誓文B.教育令C.学校令D.学制令答案:D8.将中学阶段分为初、高两级是自()学制开始的。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9.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要相信孩子B.民主主义与教育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答案:B10.在计划经济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的条件下,前苏联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结合D.放任自流答案:A11.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主要从()和统计学方面充实了教育研究科学化运动。
A.心理学B.行政学C.管理学D.教育学答案:A12.洛克的《教育漫话》以加强()为探讨目标。
A.儿童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绅士教育答案:D13.1964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确立了德国各州文化主权的联邦制教育管理制度。
A.汉堡协定B.费里法令C.巴尔福教育法D.巴特勒法案答案:A14.雅典教育是()教育制度的代表之一。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古印度答案:A15.184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厅长贺拉斯·曼于考察德国教育回来后,发起了(),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A.国民学校运动B.国民教育法C.公立学校运动D.巴特勒法案答案:C16.柏拉图是()时期的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
2014春华南师范大学《小学课堂管理》复习资料及满分答案-更新

2014春华南师范大学《小学课堂管理》复习资料及满分答案一、判断题1.1994年的《萨拉曼卡宣言》正式提出了“全纳教育”思想。
答案:正确2.听觉学习者擅长用大声朗读的方式记忆书面材料。
答案:正确3 .观察自身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是教师有意识进行专业观察的重压对象。
答案:正确4.全纳教育思想是与隔离教育相对而言的。
答案:正确5.要求学生举手回答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
答案:正确6.在英国,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主要体现在开放学校。
答案:正确7.—般而言,教师采用开放性的课堂提问类型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答案:正确8.教学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社会情感,如自信心、自控力、文明的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发展的社会活动。
答案:正确9.全纳教育思想首先是帮助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的一种在教育上的努力。
答案:正确10.有研究将课堂行为规范归纳为三个类:班级运转常规、课堂运转常规和交流常规。
答案:正确11教学管理中,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资源和帮助,体现公平。
答案:正确12•教师采用悬空式的提问方式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
答案:错误13•教室桌椅座位的“组列式”摆放方式更适合小组任务和合作学习。
答案:正确14•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类型的选择要符合提问的目的。
答案:正确15.全纳教育产生之初是为了尊重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的权利,让特殊学生能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
答案:正确1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巡视整个课堂是监控课堂教学秩序的有效方法。
答案:正确1 •全纳教育思想的实施方面,英美国家走在世界前列。
答案:正确2•学生中心说是针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说提出来的。
答案:正确3•让学生实践行为规则是教师教授课堂行为规范的重要策略,并且这种策略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更重要。
答案:正确4.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用书面的形式展示活动的进展要求和步骤收效会更好。
答案:正确8•社会性别文化的传递开始很早,很多父母从胎教阶段就对胎儿进行性别化教育。
华师《中外学前教育简史》在线作业.doc

1.在西欧中世纪,一般设在牧师所在村落的学校称为()。
A.社区学校B.教区学校C.学区学校D.堂区学校【参考答案】: D2.洛克认为人们之所以千差万别的主要原因是()。
A.遗传B.天赋C.教育D.环境【参考答案】: C3.明代科举制的重要变化()。
A.取消吏部试B.《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和标准C.实行“八股取士”D.实行三级考试【参考答案】: C4.《劝学篇》是1898年发表的,书中阐发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它的作者是()。
A.冯桂芬B.魏源C.张之洞D.曾国藩【参考答案】: C5.洛克认为,理想的绅士教育应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学徒式教育【参考答案】: A6.《大学》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
A.明人伦B.明明德C.亲民D.止于至善【参考答案】: B7.“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这个教育宗旨,是哪个时期确定的?()A.洋务运动时期B.晚清“新政”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参考答案】: C8.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打破女禁,1920年大学开始招收女生。
最早招女生的大学是()。
A.北京大学B.南京高等师范学校C.北京高等师范学校D.南开大学【参考答案】: A9.英国的综合中学主要是在20世纪哪一年代大量发展起来的?()A.40B.50C.60D.70【参考答案】: D10.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称()。
A.辟雍B.泮宫C.东序D.上痒【参考答案】: B1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参考答案】: A12.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是近代德国教育家()。
A.洪堡德B.赫尔巴特C.福禄培尔D.第斯多惠【参考答案】: B1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A.北宋B.南宋C.元朝D.明朝【参考答案】: C1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秋华南师范大学《中外教育管理史》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内容摘要:作业1.第1题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繁荣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主要从()和统计学方面充实了教育研究科学化运动。
A.心理学B.行政学C.管理学...作业1.第1题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繁荣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主要从()和统计学方面充实了教育研究科学化运动。
A.心理学B.行政学C.管理学D.教育学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规定奖励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学制是()。
A.壬寅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戍学制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7题斯巴达教育是()教育制度的代表之一。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古印度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8题高度军事化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
A.雅典B.斯巴达C.古罗马D.中世纪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
A.汉代的太常寺B.北齐的国子寺C.隋代的国子监D.唐代的国子监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11题到20世纪初,英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结合D.放任自流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12题到20世纪初,英国教育仍然在实施着()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B.单轨制C.私立学校D.贵族学校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9.第13题贯穿“中体西用”精神的近代学制是A.壬寅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戍学制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17题早期中世纪教会学校主要有()、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A.文法学校B.修辞学校C.僧侣学校D.拉丁语学校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18题1922年学制将中小学系统的修业年限规定为()。
A.九•四B.七•四C.五•四D.六•三•三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12.第19题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
A.论演说家的培养B.忏悔录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22题将中学阶段分为初、高两级是自()学制开始的。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25题规定取消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奖励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C您的答案:C此题得分:2.015.第26题“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朝的教育指导思想。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D.汉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28题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是()。
A.1902年B.1904年C.1905年D.1906年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29题在柏拉图传世的著作中,讨论教育问题较为集中的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培养B.忏悔录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30题蔡元培认为新教育方针的制订应站在()的立场,帮助其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A.国家B.国民C.臣民D.集体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31题蔡元培认为新教育方针的制订应站在()的立场,帮助其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A.国家B.国民C.臣民D.集体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0.第32题美国的斯波尔丁主要从()手段来记录、分析和比较教育的产品和成本。
A.心理测量B.行政C.量化D.教育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1.第4题癸卯学制的历史进步意义在于()A.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新学制。
B.是近代半个世纪教育改革的总结。
C.是近代学习和引进西方教育制度的成果。
D.标志着封建传统教育体制的解体,近代新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确立E.是中国教育发展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
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2.第5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追求教育平民化是指()。
A.教育应以平民为着眼点B.教育应为平民谋幸福C.教育应造就伟大的个人D.教育应教国民做人E.教育应以培养圣贤、豪杰为目标答案:A,B,D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3.第6题科举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在于()。
A.选士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B.选士重才学,轻门第,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C.选士重考试,有利于强化封建士子读书做官心理D.选士重八股文,有利于推广规范的文体E.选士有一个较客观的统一的衡量标准,有利于保证人才质量答案:A,B,E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4.第9题教育视导制度又可分为()A.定期视导B.分区视导C.分类视导D.特殊视导E.视察答案:A,D您的答案:A,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5.第14题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教育管理主张主要有()。
A.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个性发展”的原则B.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C.公民教育应以国家主义为根本精神D.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发展为根本精神E.教育管理体制应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答案:B,C,E您的答案:B,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6.第15题“学在官府”对教育所产生的管理效应为()。
A.文化教育为官方所垄断B.不办学校C.官师合一D.政治与教化形成封闭系统E.鼓励私学答案:A,C,D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7.第16题1922年新学制的特点有()。
A.结合中国实际,学制富有弹性。
B.以儿童年龄分期作为划分教育阶段的标准。
C.增加了职业教育的比重。
D.重视发展儿童个性,照顾儿童的心理差异。
E.走“中体西用”的老路。
答案:A,B,C,D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8.第20题清末颁布的教育宗旨的内容是()。
A.忠君B.尊孔C.尚公D.尚武E.尚实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9.第21题伦理规范手段的教育管理功能体现为()。
A.凡是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都可以通过伦理道德来调节。
B.道德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和支配作用比法律行政更广泛更深刻。
C.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什么差别D.道德规范所要求人们达到的精神境界远远高于法律和行政的要求。
E.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答案:A,B,D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0.第23题癸卯学制与传统教育体制的区别在于()。
A.建立了由学前、小学、中学至大学的完整的普通教育系统。
B.建立由官学、书院、私学组成的学校系统。
C.实业教育正式列入学校系统。
D.课程设置包括了文、理、体、美等科目。
E.师范教育正式列入学校系统。
答案:A,C,D,E您的答案:A,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1.第24题科举对封建教育的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有()。
A.考试内容局限在儒经,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造成空疏学风B.科举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C.把读书、应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支配了学校教育的方向D.读书做官的学习目的严重影响了封建士子的思想E.考试的不正之风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2.第27题“独尊儒术”对封建教育管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逐渐被封建社会公认为“为政之首”B.文化教育的儒学化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C.强化了封建教育的消极因素D.阻碍了封建教育的发展E.较充分发挥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重大作用答案:A,B,E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3.第33题科举制度与选举制度相比,其特点主要在()A.主要由地方官府考察推荐B.主要由个人自愿报名C.以考试成绩为依据D.以地方官吏的评价为依据E.以送礼行贿为依据答案:B,E您的答案: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4.第34题清末新设立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是()。
A.学部B.教育部C.教育厅D.提学使司E.劝学所答案:A,D,E您的答案:A,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5.第35题南京临时政府教育宗旨的内容是()。
A.注重道德教育B.坚持中体西用C.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D.以尊孔读经为本E.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答案:A,C,E您的答案:A,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作业总得分: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