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_氯虫苯甲酰胺_噻虫嗪对吉林省玉米螟的药效试验与安全性
40_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吉林省玉米螟的药效试验与安全性

2期
王义生等: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吉林省玉米螟的药效试验与安全性
55
主要群体 。 [1-2] 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机制,除了对 玉米植株造成的机械损伤,还分泌对玉米植株生 长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再者,玉米螟还能导致 和增加玉米病害的发生几率,如玉米螟对穗部危 害是造成玉米穗腐病发生的最主要途径。不仅造 成玉米减产,还降低玉米品质[3-4]。另外,吉林省的 玉米螟防治研究亦较为深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已从研究成果进入玉米生产、推广多年[5]。 长残效化学防治玉米螟已逐渐淡出农业生产。但 各种防治方法均有其弱点,本文针对低残留新农 药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对吉林省玉米 螟进行药效试验研究,亦是对我省玉米螟的综合防 治研究的一个补充。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是 复配制剂,其中氯虫苯甲酰胺化学名 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 苯]-1-(3-氯吡啶2 - 基 ) -1H - 吡 唑 -5 - 甲 酰 胺 , 英 文 名 称 Chlo- rantranili- prole,对鱼、蜂、水生生物、天敌及哺乳 动物毒性较低。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新的作用方式, 氯虫苯甲酰胺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的结合,导致细 胞内源钙离子释放的失控和流失,使昆虫肌肉细胞 的收缩功能难以为继。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的害 虫表现为进食迅速停止、乏力、反胃和肌肉瘫痪,直 至死亡[6-8]。噻虫嗪化学名称 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 , 英文名称 Thiamethoxam,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 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 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 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9]。
2 结果与分析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初报

各 处 理 防 治 水 稻 稻 纵 卷 叶 螟 药 效 调 查 统 计 表
处理 1
1
96 0 1 4 04 1 4 O1
5 0 5 5
6O
4 0 4 5 45 .
0. 4 7 O. 0 7
0 76 .
9 23 1 93 4 .6 9 8 2. 4 9 8 2_ 7
处理2
11 55
6 5
4
l 0
0. 5 8
91 1 .6
12 .O 15 .4 14 .3
8 6 9. 3
4l
5. 6 3
71 43 . 8 47 0. 7 28 7. 7 3 B 6. 9b
1 95 0
1 5 0 0
5 0
1 21
】 26
9. 2 6
1 7 O.
1 6 3
】 8 3
I .7 15
1.9 26
1 7 8. 6
2 .3 O2
60
1 25
1 .2 O6
1 42
l.6 0 3
1 68
1 .6 97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条 件 .
飞虱。
关键 词: 稻纵卷叶螟 ; 氯虫苯 甲酰胺 ・ 虫嗪 ; 噻 氯虫双酰胺 ・ 阿维 菌素 ; 防治效 果 中图分类号s 3 . 1 4 5 1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0 - 3 2 1 )0 - 9 一 O 7 7 1( 0 7 0 0 406 O2
表1
作者简介 : 张茂文( 9 6 , , 1 5 一) 中专 , 男 农艺 师, 事农作物病 虫监 测预警与 防治指导工作 。 从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药效试验简报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药效试验简报陈时健;薛金龙【摘要】为探明0.4%氯虫苯甲酰胺GR防治玉米螟的效果、适宜用量及对玉米的安全性等,为该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0.4%氯虫苯甲酰胺不同用量防治玉米螟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GR对玉米螟防治效果显著,对玉米生长安全,在玉米心叶末期、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采用人工撒施(灌心)法用药,每667 m2适宜用量为350~450 g,即可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期刊名称】《上海农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1页(P115)【关键词】玉米;玉米螟;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效果;适宜用量【作者】陈时健;薛金龙【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正文语种】中文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是上海地区玉米生长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
氯虫苯甲酰胺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是一种高效、低毒农药,且持效期长。
为验证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0.4%氯虫苯甲酰胺GR防治玉米螟的药效、适宜用量及对玉米生长的安全性等,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1 试验作物和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玉米螟。
供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中糯2号”,播种期为2015年4月11日,移栽期为4月25日。
1.2 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浦东新区惠南镇长江村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pH值7.8、有机质含量中等,栽培方式为移栽,田间管理同常规。
4月25日每667 m2施复合肥25 kg,5月20日每667 m2施尿素25 kg,7月5日每667 m2施尿素25 kg。
在本次施药前20 d和试验期间均未用过其它杀虫剂防治虫害。
1.3 试验设计和安排试验药剂为0.4%氯虫苯甲酰胺GR(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3%辛硫磷GR(杭州禾新化工有限公司)。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等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对比研究

笔者 于 2 1 0 0年 5月开 展 了 4 %氯 虫 苯 甲酰 胺 ・ 虫 嗪 ( 0 噻 福 戈 ) 几种 药剂对 稻纵 卷 叶螟 的防 效对 比 试验 , 将 试验 结 等 现 果 报告如 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 材 料 及 对 象 .
由表 1可 知 , 理 A、 理 B、 处 处 处理 C药 后 1 叶 率 0d卷
全 的。
3 结论 与讨论
试验 地 点设在 赣 县江 口镇 旱塘 村 一农 户 的早稻 抛 栽 田 中。 试验 田为 传统 的连 片双 季 稻 种植 区 , 壤 为砂 壤 土 , 土 肥
力 中等 , 方便 。 排灌 4月 2 6日抛 栽 , 其他 管理 水平 一 致 。 当 于 地 1代稻 纵卷 叶 螟卵 孵 化高 峰 前期 . 5月 l 即 7日 1 :0施 7o
13 试 验 实 施 .
22 安 全 性 .
根 据 田间试 验 观察 。 各处理 间水 稻 生长 正常 , 不 良影 无 响, 处理 区与 空 白对 照 区( K) 比 , 稻叶 片和 生长 势均 无 C 相 水 异常 现 象 , 证明 3种药 剂 所使 用 的浓 度 在 水稻 上 应 用 是 安
面 积 推 广 和 使 用 。
4 参 考 文 献
[】 炜 , 清 , 可 佳 . 虫 双 酰 胺 与 甲 维 盐 混 配 防 治 稻 纵 卷 叶螟 试 验 1郭 李 何 氟 f. 北 植 保 ,0 o 3 :O 5 . j湖 1 2 1 ( )5 一 1 『】 茹 , 桂 东 , 佑 胜 , .5 2李 赵 付 等 2 %毒 ・ 乳 油 防 治 二 化 螟 及 稻 纵 卷 叶 螟 辛
技 术研 究 I1 江 农 业 科 学 ,0 o 2 :6 — 6 . . J浙 2 1 ( )3 1 3 4 【】 廉 伟 , 4杨 陈将 赞 , 以太 , . 种 酰 胺 类新 农药 对 水 稻 孕 穗 期 稻 纵 卷 戴 等三
应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越冬幼虫试验

应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越冬幼虫试验摘要:利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越冬幼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林间应用以每亩用12g为最佳使用浓度。
关键词: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兴安落叶松鞘蛾;化学防治中图分类号:s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60—2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obducta(meyrick)是落叶松针叶主要害虫之一。
但由于该虫出蛰时间早,幼虫负鞘营隐蔽生活,林间有效天敌控制作用低,往往林间种群密度较高,而且防治困难。
目前对早春期间幼虫的危害,缺少有效地防治方法。
近年来,农业上开始应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商品名:福戈)防治水稻等作物害虫,取得了较好效果[1—7]。
但在林业上,应用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林业害虫,特别是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却未见报道。
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是新一代高效、广谱杀虫混剂,其有效成分为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ailiprole)和噻虫嗪(thiamethoxam)。
氯虫苯甲酰胺具有较好的胃毒作用,通过干扰昆虫肌肉组织的运动使昆虫麻痹、死亡。
而噻虫嗪作用方式为触杀和内吸,在植物体内有很强的内吸及传导性,并通过干扰害虫的神经组织使昆虫麻痹、死亡。
由于这两种有效成分混配,不仅具备单剂的特点,而且扩大了杀虫谱,其防治效果上也超过单剂。
两者混合后的共毒系数分别大于100以上。
为了探索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的新途径,笔者于2011年,应用福戈进行了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越冬幼虫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福戈,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林地状况试验地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新开岭林场。
林地条件: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6年生,平均树高3m,平均胸径7cm,株行距1.5×2m。
40%氯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全年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控技术

t r eea o ,fhs net i a r e n t ea te oe f 8 0 ~ 5 . / i h dgnrtn it i c c ew s pa doe i th s 4 . i i s id s y m d o OOg
n rv ne l h e a d p e e td alte y a . r
协 )i e r c , eil c dlt r ew t % e l a t nf r e ・ ti to a eecr e t T e eut so e n al r e m d n r ea e i i 4 yi u i n a c h0 h r r i po on ai l la h xl WG w r ar d o . h s s h w d l me n i u rl
t a t ee wee h g o t le ia y a d l n e f cie d r t n h t h r r h c nr f c c o g r e e t u a o .Asrc e v s w r rt ce b iu l n t e df r n o u _ c i o n v i e l a e ee p oe td o v o s y i h i e e t c ne e i o n
关键词 : 稻纵卷叶螟 ; 虫酰胺 ; 氯 防治效果 ; 效期 ; 持 稻谷产量
中图 分 类 号 :45 12 1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1 5 12o )3— 1"— 5 ¥3 .1 . A 10 —88 (o 9 o 00 0 7
Pr v n i n a nt o c n l g o l - e c a — o l r e e to nd Co r lTe h o o y f r Al - y ar Ri e Le f—r le wih o% Ch o a t a ii o e ・Th a t o a G t 4 lr n r n l pr l i me h x m W
不同药剂对玉米螟的室内药效及毒力测定

不同药剂对玉米螟的室内药效及毒力测定作者:王利霞贾文华段爱菊刘顺通王淑枝王育红来源:《天津农业科学》2014年第06期摘要: 10种杀虫剂对玉米螟三龄幼虫的室内药效及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吡虫·辛硫磷乳油、1.8%阿维菌素微乳剂4种药剂对玉米螟幼虫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显著优于其他供试药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达到相同防治效果的情况下,氯虫苯甲酰胺的用量是溴氰虫酰胺用量的1倍;辛硫磷与吡虫啉复配防治玉米螟幼虫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关键词:玉米螟;药剂;药效;毒力测定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25在亚太地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rnacalis)的危害是玉米生产中最棘手的问题,往往造成严重的产量和质量损失[1-2]。
玉米螟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10%~20%,严重年份达30%以上。
心叶末期施放颗粒剂是一项广泛应用的防治措施,但也有此期防治并不能显著降低其后的蛀茎危害和产量损失的报道,同时玉米螟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筛选新的药剂对减轻玉米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3-11]。
溴氰虫酰胺,是杜邦公司继氯虫酰胺之后成功开发的第二代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氰虫酰胺是通过改变苯环上的各种极性基团而成,具有更高效、适用作物更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等害虫的特点,但其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有待试验验证。
在玉米螟发生期,选择玉米大小合适的时期进行喷雾防治,可能减小穗期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基数,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对溴氰虫酰胺等10种药剂防治玉米螟的室内效果进行了研究,试图筛选合适的药剂进行玉米螟的防治。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药剂及来源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杜邦公司提供;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提供;1.8%阿维菌素微乳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浙江一帆化工有限公司提供;40%毒死蜱乳油,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40%辛硫磷乳油,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5%吡虫·辛硫磷乳油,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0%氧化乐果乳油,河北军星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保定农药厂(绿亨)提供。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早稻害虫效果初探

2 0 — 0 2 08 1- 0
业科技  ̄ 0 8年第 2 20 2 于s %氟 虫 腈 悬 浮 剂 7 0 / m 理 ,0 / m210 /m 5 mL h 处 9 g h 、2 g h 处理防效与5 %氟 虫 腈 悬 浮 剂 70 / m2 5 mL h 处理 基 本 相 仿 。
处 理间 无明显差异 , 与对 照 药 剂 5 虫 腈 悬 浮 剂 7 0 / m %氟 5mL h
有限公 司生产 。
1 . 试 验 设 计 2
试 验 设 5个 处 理 , 别 为 :0 分 4 %氯 虫 苯 甲酰 胺 ・ 虫 嗪 水 噻
的处理相 比 , 控制卷 苞效 果基本相 似 , 量减 少率略 慢一 点 。 虫 药 后 ld,0 O 4 %氯 虫 苯 甲酰胺 ・ 虫嗪 水 分散 粒 剂 9 g h 、 噻 0/ m 10 /m。10 / mz 2 gh 、5 gh 处理 , C 区相 比 , 3个 与 K 虫量减 少率 分
更好 的保护 白粉菌 的 自然拮抗 菌资源 , 终开发 出稳定可 靠 最 的 白粉 菌生 防制 剂奠定 基础 。
防 治稻 飞 虱效 果 见 表 3 可 以看 出 , 后 3 ,0 。 药 d 4 %氯 虫
苯 甲酰 胺 ・ 虫嗪 水 分散 粒剂 9 g h ,2 g h ,5g h 噻 0 / mz1 0 /m210 / m
作者简介
收 稿 日期
1 04
董 涛 海 (9 6 , , 江 绍- A.高 级农 艺 师 , 事 农 作 物 15 -) 男 浙 R , c 从
优于 9 g h 处理 防效 。 0 /m2
3 小 结 与 讨 论
8 .%。 中 10 /m2 10 / m2 05 其 2 gh 和 5 gh 处理 防 效略 优于 5 2个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是吉
收稿日期:2013-09-07 基金项目:农业部行业专项[scic(SH)20114151] 作 者 简 介 :王 义 生 ( 1 9 7 3 - ) ,男 ,硕 士 ,副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农 药 分
95.2
17 300
25.4
注:1、被害株率系全小区内被害玉米株数占整个小区玉米株数的百分比;2、虫口数系小区中间两行玉米茎秆及穗轴虫口数之和。
56
吉林农业科学
39 卷
同方法施药处理后,玉米螟对玉米危害率明显降 低,在玉米抽雄时,以玉米植株被害株率计算,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WG 对玉米螟的防效 幅度为 72.8%~80.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 嗪 GR 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为 76.7% ~78.2%,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WG 兑水喷雾的防效 与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GR 直接撒施的效 果 相 当 ;玉 米 收 获 时 ,以 植 株 虫 口 数 计 算 ,4 0 % 氯 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WG 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为 38.8% ~91.2% ,40% 氯 虫 苯 甲 酰 胺·噻 虫 嗪 GR 对 玉 米 螟 的 防 效 幅 度 为 79.6% ~95.2% 。 说 明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的不同施药方式,防效 相当。
4 0 % 氯 虫 苯 甲 酰 胺·噻 虫 嗪 颗 粒 剂 ( G R ) 、4 0 % 氯虫苯甲酰胺·噻 虫 嗪 水 分 散 粒 剂 (WG),均 为 先 正达作物科学保护有限公司提供。
防治对象:亚洲玉米螟(自然发生)。 1.3 试验方法及设计
本试验设 7 个处理,处理 1:清水空白对照; 处理 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WG 24.0 ga. i./hm2; 处 理 3:40% 氯 虫 苯 甲 酰 胺·噻 虫 嗪 WG 36.0 g a.i./hm2;处理 4: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 嗪 WG 48.0 ga.i./hm2; 处 理 5:40% 氯 虫 苯 甲 酰 胺·噻虫嗪 GR 33.75 ga.i./hm2; 处理 6:40%氯虫 苯 甲 酰 胺·噻 虫 嗪 GR 45.0 ga.i./hm2, 处 理 7: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GR 56.25 ga.i./hm2, 施药时期是玉米大喇叭口期,其中处理 2、3、4 喷 雾处理,兑水量为 375 L/hm2;处理 5、6、7 药剂按 1:50 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施于玉米芯中。 1.4 调查时间和次数、调查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玉米品种及施药器材 试验地选在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黎明村西哈
屯,试验地大栗钙土,有机质含量 1.6%左右,pH 值 7.2~7.5 之间,此地区玉米螟连续多年发生较重。
玉米品种:先玉 335。
喷雾器材:“利农 HD400”背负式喷雾器,药 液箱容量为 16 L,聚 丙 烯 材 料 活 塞 式 泵 ,配 锥 型 喷头,喷杆与胶管总长度为 2.95 m,喷射速率每 分钟 810 mL,工作压力 5 kg/cm2。 1.2 供试药剂及防治对象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农业部东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33; 2. 吉林省通榆县农业局新华镇农业站,吉林 通榆 137200;
3. 吉林省敦化市农业局,吉林 敦化 133717;4.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长春 130118)
摘 要:[目的] 论证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剂对吉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药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具体数据见表 1。根据试验结果,40%氯虫苯 甲酰胺·噻虫嗪未见对玉米生长有不良影响。其不
表 1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统计表
药剂处理
玉米被害率(%)
防效(%)
虫口数
防效(%)
穗生物量(g)
增幅(%)
1(ck)
64.7a
-
14.7a
-
13 800
-
2
17.6b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e the effect of 40%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 am on controlling of Asian Corn Borer in Jilin Province and its safety on maize.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national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ffect was the same among different application method, but effect was enhanced when more dosage applied. When the dosage was 36.0~48.0 ga.i./hm2, the effect was 38.8%~95.2%.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er application method was either spraying 36.0~48.0 ga.i./hm2 diluted in 375.0 L water or mixed it with sand at ratio of 1:50 and applied at 45.0 ga.i./hm2~56.25 ga.i./hm2.
各区调查中间两行玉米,统计被害株率及虫 口数,与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测产,中间两 行全收实测产量。
药效计算方法: 对玉米螟的防效(%)=[空白对照玉米被害率(或 虫口数)- 药剂处理区的玉米被害率 (或虫口数)]/ 空白对照玉米被害率(虫口数)×100% 增产率(%)=(处理小区产量 - 空白对照小区 产量)/ 空白对照小区产量×100%
吉林农业科学 2014,39(2):54-56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3-8701(2014)02-0054-03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吉林省 玉米螟的药效试验与安全性
王义生 1,刘煜财 1,王喜军 2,陈佳星 3, 于万富 3,王广祥 1,逯忠斌 4*
3讨论
根据试验结果,建议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 嗪 WG 兑水稀释后玉米茎叶喷雾,施用量 36 g a. i./hm2, 如 果 预 报 玉 米 螟 大 发 生 的 年 份 , 施 用 量 48g a.i./hm2;兑水量 375 L/hm2;40%氯虫苯甲酰 胺·噻虫嗪 GR 可按 1:50 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 施 ,施 用 量 45.0 ga.i./hm2,如 果 预 报 玉 米 螟 大 发 生的年份,施用量 56.25 ga.i./hm2。另外,在试验 中 ,40% 氯 虫 苯 甲 酰 胺·噻 虫 嗪 对 吉 林 省 二 代 黏 虫、蚜虫亦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其对玉米的后期
按国家田间药效试验标准进行。[结果]不同施药方式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相当,但不同剂量防治效果差异明显,随剂
量升高防效增大,施用量在 36.0~56.25 ga.i./hm2,防效幅度为 38.8%~95.2%。[结论]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WG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兑水稀释后玉米茎叶喷雾,施用量 36.0~48.0 ga.i./hm2;兑水量 375.0 L/hm2;40%氯虫苯甲酰胺·噻
虫嗪 GR 可按 1:50 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施,施用量 45.0 ga.i./hm2~56.25 ga.i./hm2。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玉米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Effect and Safety of Controlling Asian Corn Borer in Jilin Provinced with 40%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Thiamethoxam
2期
王义生等: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对吉林省玉米螟的药效试验与安全性
55
主要群体 。 [1-2] 玉米螟对玉米的危害机制,除了对 玉米植株造成的机械损伤,还分泌对玉米植株生 长有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再者,玉米螟还能导致 和增加玉米病害的发生几率,如玉米螟对穗部危 害是造成玉米穗腐病发生的最主要途径。不仅造 成玉米减产,还降低玉米品质[3-4]。另外,吉林省的 玉米螟防治研究亦较为深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农业防治已从研究成果进入玉米生产、推广多年[5]。 长残效化学防治玉米螟已逐渐淡出农业生产。但 各种防治方法均有其弱点,本文针对低残留新农 药 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福戈)对吉林省玉米 螟进行药效试验研究,亦是对我省玉米螟的综合防 治研究的一个补充。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是 复配制剂,其中氯虫苯甲酰胺化学名 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 苯]-1-(3-氯吡啶2 - 基 ) -1H - 吡 唑 -5 - 甲 酰 胺 , 英 文 名 称 Chlo- rantranili- prole,对鱼、蜂、水生生物、天敌及哺乳 动物毒性较低。氯虫苯甲酰胺具有新的作用方式, 氯虫苯甲酰胺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的结合,导致细 胞内源钙离子释放的失控和流失,使昆虫肌肉细胞 的收缩功能难以为继。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的害 虫表现为进食迅速停止、乏力、反胃和肌肉瘫痪,直 至死亡[6-8]。噻虫嗪化学名称 3-(2-氯-1,3-噻唑-5基甲基)-5-甲基-1,3,5-恶二嗪-4-基叉(硝基)胺 , 英文名称 Thiamethoxam,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第二 代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 及内吸活性,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 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