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九上《月之故乡》课件2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变
忆闰土: 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化
见杨二嫂: 惊吓、困窘
见闰土: 兴奋、惊异
离故乡: 茫然、气闷、悲哀、希望
精读细研
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 ,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想 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精读细研
“我”于二十多年前远离故乡,过着辛苦辗转的生 活。回到故乡,看到故乡的衰败萧索,看到故乡人的生 活穷困悲苦,看到故乡人的纯真人性被扭曲感到痛苦悲 哀。但“我”不失望,“我”憧憬美好的故乡,“我” 希望故乡人过上新的生活。所以说“我”不是消沉的知 识分子,而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 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
(2)为什么说“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 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合作探究
1.“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 留恋”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
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2.“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 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 隔膜。
合作探究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新的生活”指的是我们未经生活过的,不同于“我” 的辛苦辗转、闰土的辛苦麻木、杨二嫂辛苦恣睢的生活。实 质上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消除封建剥削造成的人 与人之间的隔膜的生活。
写作特色
❷景物描写,烘托人物。
开头的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村的衰败和“我”悲 凉的心情;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神异”图画, 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了“我”对少年闰土的 喜爱。离开故乡时的景物描写,创造了静谧的气氛, 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一单元《月亮颂》ppt课件

《月之故乡》
[台湾]彭邦桢词 刘庄、延生曲
(男)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女)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男)低头看水里 (男)抬头看天上 (女)看月亮思故乡 (男)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合)看月亮思故乡 (合)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男)看月亮思故乡 (女)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阿炳,原名华彦钧,生于 清光绪十九年,江苏无锡 人。后双目失明,人称 “瞎子阿炳”。他刻苦钻 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 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 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 间乐曲。留存有《二泉映 月》、《听松》、《寒春 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 淘沙》、《龙船》、《昭 君出塞》3首琵琶曲。
(1893——1950)
(1810——185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音乐家 舒曼,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曾在莱比锡大学学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 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 ,刊 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 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 1840年与维克之女德国钢琴家克拉拉结 婚。1854年精神错乱,后死于精神病院。 代表作有钢琴曲《蝴蝶》 , 《狂欢 节》 , 《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 《妇女的爱情和生活》 , 《诗人之 恋》 ;艺术歌曲《月夜》 ,《奉献》 , 《核桃树》等。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 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 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 故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精品课件(40张PPT)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 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 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 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 又笨而且开裂——饱经风霜
动作 语态
手捏钢叉 向猹尽力刺去 很高 兴 说话脱口而出 滔滔不绝— —勇敢活泼机智热情纯真
zìsuī chán 恣睢 潺 潺
生词
1.阴晦: 阴沉昏暗。 2.聚族而居: 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3.无端: 无缘无故。 4.愕然: 吃惊的样子。 5.嗤笑: 讥笑。 6.惘然: 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7.展转: 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 通“辗转”。 8.恣睢: 放纵、凶暴。 9.鄙夷: 看不起。 10.如许:这么些。 11.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12.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 贪婪 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 贼 碟来,议论之后,使定说是闰土埋 喊
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 捉
搬回家里去”
贼
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 ,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自私、
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 贪婪
样快。”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合作探究
文中的“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由地主家的小少爷变成了知识 分子。“我”对现在的故乡感到悲哀失 望;对闰土那样的劳动人民感到深切的 同情和爱;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故乡》 公开课 课件
人教版音乐九上第一单元《月亮颂》ppt课件1

《二泉映月》原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作者华彦钧 (1893——1950),人称阿炳,江苏无锡人,我 国民间音乐家。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近 的泉水,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乐曲名 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
知识点识记
• 《月儿高》 琵琶古曲《月儿高》以清亮的 音色,舒展的旋律,典雅的风格,描绘了 晴朗夜空,明月高挂的情景。
• 《月夜》 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月夜》是舒 曼的名作之一。流动的旋律与钢琴伴奏有 机地融为一体,展现了歌词描绘的诗意: 蓝宝石般的天空,星光下原野,鲜花,麦 穗,树林等。
• 《花好月圆》 民族管弦乐合奏曲《花好月 圆》以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的多种 配合与组织,表现了月圆之夜百花盛开, 人们欢悦的生活情境。
23, 202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4/232021/4/23Friday, April 23,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4/232021/4/232021/4/234/23/2021 11:23:40 A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4/232021/4/232021/4/23Apr -2123- Apr-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4/232021/4/232021/4/23Friday, April 23,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4/232021/4/232021/4/232021/4/234/2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3日星 期五2021/4/232021/4/232021/4/2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2021/4/232021/4/232021/4/234/23/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4/232021/4/23April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4/232021/4/232021/4/232021/4/23
人教版音乐九上《月之故乡》ppt课件2

演 唱
歌唱情绪
思乡之情
盼望回归之情
课后搜索
• 背诵一首关于思乡的诗 • 学唱一首关于思乡的歌曲
谢
谢
•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 2、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他怀有无限热忱的事情上成功。 ——查尔 斯· 史考伯 • 3、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 4、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白哲 特 • 5、流水在碰到底处时才会释放活力。——歌德 • 6、那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 来的。——莎士比亚 • 7、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 的事情。 ——戴尔· 卡耐基 • 8、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 9、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不过是灰 色而已。——里希特 • 10、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也决非没有安慰和希望。——培 根
月之故乡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创作背景
词作者: 彭邦桢(1919-2002),著名的湖北籍台湾旅美诗人。 他十五岁时开始写诗,少年时代便在家乡黄陂县颇有诗名。一九三九年,考入成都军 校,毕业后在重庆任少尉排长。(1944年)二十五岁时随青年军赴印度远征。 《月之故乡》的由来:那是1977年圣诞之夜,彭氏夫妇应邀到纽约乡下一个朋友家过 圣诞节。当他们返回途中路过长岛一个湖边时,湖水中荡漾起一轮明月来。彭邦桢看 在眼里,觉得好生奇怪,连忙叫夫人把车停下,出去看个究竟。当他们打开车门抬头 仰望时,果然是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顿时,“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便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当他回去一翻日历才知,那一天正好是农历十五,当然是圆月 高照。诗人的乡愁在脑海浮现:想想自己这些年浪迹天涯,总是给别人过节。如今, 农历十五月儿圆,我和家乡却天各一方,怎能叫人不断肠!我为何不能过一过属于自 己的节日呢?此情此景,撩发了诗人的诗兴。于是,他若有所思地手持毛笔,夫人则 为他摊开宣纸,他唱一句,夫人和一句,夫妇两人对月吟诵着那牵肠挂肚的诗句:写 毕歌毕,眼里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彭邦桢的这首得意之作经《中华文艺》刊载后,很快不胫而走,成为海外华人抒发乡 思、乡情、乡愁的心中之歌。 1980年6月,经北京作曲家延生、刘庄谱曲,发表在《歌曲》上,更是一发不可收。 1983年中秋之夜,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中秋专场晚会上,先由著名电影艺术表演家项 堃先生朗诵了彭邦桢的诗歌《月之故乡》和《夜莺之歌》,而后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刘秉义纵情高歌了由该诗谱曲的《月之故乡》。
《月亮颂》2-九年级音乐上册PPT课件

知识点识记
• 《月儿高》 琵琶古曲《月儿高》以清亮的 音色, 舒展的旋律, 典雅的风格, 描绘了 晴朗夜空, 明月高挂的情景。
• 《月夜》 德国古典艺术歌曲《月夜》是舒 曼的名作之一。流动的旋律与钢琴伴奏有 机地融为一体, 展现了歌词描绘的诗意:蓝 宝石般的天空, 星光下原野, 鲜花, 麦穗, 树林等。
月亮颂
《月之故乡》以朴素的诗句与流畅的旋律,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月夜思乡, 心系中华的共 同情愫。
《二泉映月》原是一首二胡独奏曲。作者华彦钧 (1893——1950), 人称阿炳, 江苏无锡人, 我国民间音乐家。二泉原本指无锡蕙山二泉亭附 近的泉水, 当地群众称为“天下第二泉”。乐曲 名称为后人根据此境命名。
• 《花好月圆》 民族管弦乐合奏曲《花好月 圆》以吹, 拉, 弹, 打四个乐器组的多种 配合与组织, 表现了月圆之夜百花盛开, 人们欢悦的
《月之故乡》

九上第二单元《温馨家园》第一课时《月之故乡》教学目标:1.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大胆地即兴表述自己的感受。
2.学生能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注意歌唱方法,明确速度在歌曲的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月之故乡》并能够用自然、深情、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3.通过欣赏,理解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理解《自新大陆交响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较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听、唱、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提升学生感受、鉴赏音乐作品的水平,培养学生的音乐想像力。
教学难点:1.变音记号、连音线等的处理。
2.第一乐段中第一局部跟第二局部第三乐句的区别。
3.尾音的时值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由歌舞乐自然融入主题。
教师播放自己07年排的舞蹈《床前明月光》和学生共同感受、品味作品思想内容,并跟学生一起讨论、总结主题“思乡之情”进入本课正题。
(使用自己学校校队的舞蹈《床前明月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对月亮的感觉,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总结出了主题“思乡之情”)二、感受歌曲,学习歌曲1.播放《月之故乡》,师生闭上双眼徜徉歌曲的优美旋律之中,共同赏析。
A、即兴表述自己对作品情绪情感特点以及表现作品什么思乡感情的理解。
B、师生介绍词作者彭邦桢以及作品由来。
(闭上眼睛听赏音乐,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感受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也能够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作品的理解水准。
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展开,学生也在作品作者以及作品背景的讲述中,更深刻的理解作品,有助于以后对作品的表达)2.随录音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学生朗诵第二段歌词,哼唱(哼唱时敲打节奏)第二段歌曲,进一步感受歌词魅力、歌词表现内涵以及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提醒第四、第八乐句微妙的差别、提醒朗诵的语气和感情的处理。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够提升自己对作品的更深理解,提升对歌词魅力、内涵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课件(共90张PPT)

小 桥 流 水 的 清 幽
人牧 情童 的美好,令人神往。 于是,人们总会在饱经 思乡之苦和深受辗转之 累后,回到梦魂牵绕的 故乡。但一切都在改变, 再次展现在眼前的故乡 又是怎样的呢?
读鲁迅的《故乡》,跟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猹( chá ) 獾( huān ) 五行缺土( xínɡ )
脚踝( huái ) 廿( niàn )
潮汛( xùn )
髀间( bì ) 瑟索( sè ) 深黛( dài )
【阴晦】阴沉、昏暗。 【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苏生】苏醒,复活。 【伶仃】形容瘦弱或细长。 【鄙夷】轻视,看不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1918年5月,第一次用“ 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 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
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 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杰出的作品之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 》课件 (共90 张PPT)
本文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故乡》的取 材源于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的亲身经历。 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八道 湾11号的住宅,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919 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 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 弟及家属来到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旋律
读歌词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创作背景
词作者: 彭邦桢(1919-2002),著名的湖北籍台湾旅美诗人。 他十五岁时开始写诗,少年时代便在家乡黄陂县颇有诗名。一九三九年,考入成都军 校,毕业后在重庆任少尉排长。(1944年)二十五岁时随青年军赴印度远征。 《月之故乡》的由来:那是1977年圣诞之夜,彭氏夫妇应邀到纽约乡下一个朋友家过 圣诞节。当他们返回途中路过长岛一个湖边时,湖水中荡漾起一轮明月来。彭邦桢看 在眼里,觉得好生奇怪,连忙叫夫人把车停下,出去看个究竟。当他们打开车门抬头 仰望时,果然是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顿时,“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便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当他回去一翻日历才知,那一天正好是农历十五,当然是圆月 高照。诗人的乡愁在脑海浮现:想想自己这些年浪迹天涯,总是给别人过节。如今, 农历十五月儿圆,我和家乡却天各一方,怎能叫人不断肠!我为何不能过一过属于自 己的节日呢?此情此景,撩发了诗人的诗兴。于是,他若有所思地手持毛笔,夫人则 为他摊开宣纸,他唱一句,夫人和一句,夫妇两人对月吟诵着那牵肠挂肚的诗句:写 毕歌毕,眼里流出了激动的泪花...... 彭邦桢的这首得意之作经《中华文艺》刊载后,很快不胫而走,成为海外华人抒发乡 思、乡情、乡愁的心中之歌。 1980年6月,经北京作曲家延生、刘庄谱曲,发表在《歌曲》上,更是一发不可收。 1983年中秋之夜,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中秋专场晚会上,先由著名电影艺术表演家项 堃先生朗诵了彭邦桢的诗歌《月之故乡》和《夜莺之歌》,而后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 刘秉义纵情高歌了由该诗谱曲的《月之故乡》。
演 唱
歌唱情绪
思乡之情
盼望回归之情
课后搜索
背诵一首关于思乡的诗 学唱一首关于思乡的歌曲
谢 谢
Hale Waihona Pu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