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古代汉语(乙)2000真题

合集下载

2000年浙江大学古代汉语(甲)考研真题

2000年浙江大学古代汉语(甲)考研真题
徒、責、虎、亦、伐、高、刃、取、及、鳳
五、解釋下列術語(10分)
古今字、異體字、假借、通假、連綿字、聲訓、如字、反切、貌、黏
六、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字與括弧中的字是、 使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2、 薑氏欲之,焉辟(避)害?
3、 ( )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八、在下列句子中填入適當的否定副詞。(10分)
1、 風之積也( )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2、 故( )登高山,( )知天之高也;( )臨深溪,( )知地之厚也。
3、 雖有嘉肴,( )食,( )知其旨也。
4、 衣食所安,( )敢專也。
2000年浙江大学古代汉语(甲)考研真题.txt
一、 標點,翻譯。(20分)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游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
三、標點,回答。(50分)
杭俗儇巧繁化惡拘檢而樂遊曠大都漸染南渡盤游余習而山川又足以鼓舞之然皆勤劬自食出其餘以樂殘日男女自五歲以上無無活計者即縉紳家亦然城中米珠取于湖薪桂取于嚴本地止以商賈為業人無擔石之儲然亦不以儲蓄為意即輿夫仆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肴酒夫婦團醉而後已明日又別為計故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饑不可有兵有則無自存之策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驛鹹延袤十裏井屋鱗次煙火數十萬家非獨城中居民也又如寧紹人什七在外不知何以生齒繁多如此而河北郡邑乃有數十裏無聚落即一邑之眾尚不及杭城南北市驛之半者豈天地?脈旋轉有時盛衰不能相一耶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蓋嘉湖澤國商賈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蠶是每年兩有秋也閭閻既得過則武斷奇贏收子母息者益易為力故勢家大者產百萬次者半之亦埒封君其俗皆鄉居大抵嘉禾俗近姑蘇湖俗近松江縉紳家非奕葉科第富貴難於長守其俗蓋難言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 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对《左传》作注疏的是_________的注,_________的疏。

(暨南大学2017)正确答案:晋杜预唐孔颖达解析:考查考生对古书注本的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属于常考知识点,考生要学会自己积累。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2.“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中“语”的读音用汉语拼音写作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yù解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告诉”,词性是动词,因此读去声yù。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3.“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中的“问遗”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赠送解析:“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出自汉乐府诗《有所思》。

“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4.“夏,楚子使屈完如师”中“如”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去解析:“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出自《齐桓公伐楚》。

全句的意思是: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

如:到,去。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5.“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中“享”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供奉的物品解析:“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出自《宫之奇谏假道》。

全句意思是:我的祭祀物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

享祀:祭祀物品。

享,物品。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6.“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中“图”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对付,消除解析:“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全句的意思是: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图:对付,消除,除掉。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中“克”的意思是_________。

古代汉语1997-2000真题

古代汉语1997-2000真题

古代汉语1997-2000真题第一篇:古代汉语1997-2000真题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古汉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古文译注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词语(15分)1、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左传。

成公三年)2、孟尝君笑曰:“客果的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战国策。

齐策)3、膑至,宠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则以刑法断其两足而黥之。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4、县官无钱,从民贯马。

同或匿马,马不具。

(史记。

汲黯传)5、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书。

张骞传)6、(南霁云)因拔所偑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8、陛下一屈膝……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9、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

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斵之。

(庄子。

徐无鬼)10、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诗经。

风。

七月)1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12、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朞年亩正。

(韩非子。

难一)13、鹏之背,不知其儿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

逍遥游)14、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孟子。

滕文公上)15、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苏轼《教战守策》)二、注释下面两段短文中画线的部分(20分)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予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往年汉语卷&答案

往年汉语卷&答案

2004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一试题汉语试卷(时间:150分钟)现代汉语(80分)现代汉语试卷一、语音部分1、用汉语拼音给下列句子注音。

文化局领导安排有关研究人员去西安做历史专题调查。

2、有的学生将“吃饱”读成“qipao”,“有趣”读成“youqi”。

请从声母的发音角度进行分析。

3、写出下列汉语音节中划线字母的国际音标。

shi xu er chi4、举例简要说明儿化的作用。

二、文字部分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

鞠躬尽粹()动辙得咎()戳力同心()卑躬曲膝()有持无恐()随声附合()风声鹤泪()宽洪大量()三、词汇部分1、选择题:(1)“那/个/开/摩托车/的/苗条/姑娘/”可切分出:A、1个语素,8个词B、10个语素,7个词C、9个语素,7个词D、10个语素6个词(2)下列属于附加式合成词的是:A、箭头B、演化C、乱糟糟D、瓜子(3)“雪白、雪耻、望子成龙”这三个词语的构成方式分别是:A、偏正、补充、连动B、联合、动宾、兼语C、补充、动宾、连动D、偏正、动宾、兼语(4)下面全是叠音式单纯词的是:A、弟弟、常常B、猩猩、往往C、弟弟、猩猩D、常常、往往(5)“看花看得眼睛都花了”中,前后两个“花”分别用的是多义词“花”的A、基本义、引申义B、基本义、比喻义C、引申义、基本义D、引申义、比喻义(6)“旅客出口处”和“原油出口处”中的“出口”是:A、同音同义词B、同形异读词C、多音多义词D、同音同形词(7)反义词指的是:A、个感情色彩相反或相对的词B、两个理性义相反的词C、两个感情色彩或理性意义相反的词D、两个理性义相反或相对的词2、词语辨析(1)夫人妻子老婆(2)明显显著3、选择括弧中合适的词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现在没时间,有事(A以后;B后来)再说吧。

(2)都是老朋友,(A何苦;B何必)客气呢。

(3)别总是(A怪怨;B埋怨)别人,你自己也有责任。

四、语法部分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ⅹ (4分)(1)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2011-2015)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2011-2015)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
2011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
选了谷梁传的《晋灵公不君》和《左传》的记载略有差别
一、解释、填空
杜甫《戏为六绝句》中的“别裁伪体亲风雅”风雅指
池塘生春草下一句
曹操的“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出处
西汉鸿文的代表是贾谊和
杜甫《望岳》一览众山小
岂有酒船寻贺老,兴尽却能访安道。
监湖春色漫芳菲,付与青青湖畔草。
四、标点
世之言天者二道焉。拘于昭昭者,则曰:“天与人实影响:祸必以罪降,福必以善徕,穷厄而呼必可闻,隐痛而祈必可答,如有物的然以宰者。”故阴骘之说胜焉。泥于冥冥者,则曰:“天与人实剌异:霆震于畜木,未尝在罪;春滋乎堇荼,未尝择善;跖、蹻介焉而遂,孔、颜焉而厄,是茫乎无有宰者。”故自然之说胜焉。余友河东解人柳子厚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文信美矣,盖有激而云,非所以尽天人之际。故余作《天论》,以极其辩云。大凡入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尤者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其说曰: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阳而阜生,阴而肃杀;水火伤物,木坚金利;壮而武健,老而耗眊,气雄相君,力雄相长:天之能也。阳而爇树,阴而揫敛;防害用濡,禁焚用光;斩材窾坚,液矿硎铓;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邪:人之能也。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当其赏,虽三旌之贵,万种之禄,处之咸曰宜。何也?为善而然也。当其罚,虽族属之夷,刀锯之惨,处之咸曰宜。何也?为恶而然也。
3、宋代刻本最出名的本子有____、____、____,集中在长江流域的____、____、____、和黄河流域的____。
4、孙冶让的____是诸经新疏晚出但成就最高的,____是我国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____和《古籀余论》是研究____的著作。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2.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____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2.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_____也。

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錦,从帛金声。

形声B.孟,从子从皿。

会意C.佞,从仁女声。

形声D.蝕,从食从虫。

会意4.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5.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與:6.景公使晏子爲東阿宰,三年,【毁】聞于國。

毁:7.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向舂高B.大止匍C.匪星上D.刃本末8.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狭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袴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9.下列句中,“惡”用作疑问代词的一句是()。

A.好榮惡辱,好利惡害。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C.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D.民食果蓏螓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10.下列各组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簧、錢、刎B.項、寘、水C.發、信、伐D.彬、箸、解11.古书旧注中,用两个汉字来拼读一个字读音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B.讀若C.讀如D.直音12.下列句中的“亡”与“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此亡秦之續耳。

竊爲大王不取也!B.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13.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A.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寳焉。

(理:治玉)B.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绥:领导)C.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增加)D.業精於勤,荒於【嬉】。

(嬉:荒淫)14.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15.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一、初试解析初试部分是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一阶段,主要测试考生对于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下面我们从历届真题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干:古代诗歌创作时,有不少佳句都是将同一个意象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这种修辞手法称为()。

A. 对仗B. 重叠C. 直接D. 衔接解析:该题考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直接,因为直接修辞是指修辞手法中直接运用形象的修辞,而不是多个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选项A对仗和选项D衔接的区别。

对仗修辞是指通过押韵、平仄、平仄对仗和意义对仗等方式,在句子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或呼应关系。

衔接修辞是指各个词句之间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对于选项B重叠,我们需要注意,古代汉语诗歌中常常使用相同的意象或词语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重叠修辞。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的使用同一个意象或词语,强调了该意象或词语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语言美。

综上所述,选项B“重叠”是正确答案。

二、复试解析复试部分是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二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下面我们从历届真题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干:下列几组古汉语词语中,描述景色和环境的最佳搭配是()。

A. 轻纱、薄雾B. 淡蓝、纳凉C. 碧波、朱颜D. 翠竹、鹅毛解析:该题考察古代汉语词语的搭配和应用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中的“碧波、朱颜”,因为“碧波”是形容水面的,而“朱颜”是形容人的,两者之间存在不协调的关系。

然后,我们看选项B中的“淡蓝、纳凉”,这种搭配是比较合理的。

在古代汉语中,“淡蓝”是形容天空的颜色,而“纳凉”是形容清凉的感觉,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关系。

接着,我们来看选项A中的“轻纱、薄雾”,这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搭配。

在古代汉语中,“轻纱”是形容柔软轻薄的面料,而“薄雾”是形容天空的气象现象,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婉转柔美的景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2000年考研专业课试卷古代汉语乙
一、名詞解釋25专
1、四聲與平仄

2、通假字1号
3、分野共
4、稽古與引經
65976 455
5、古文1号
二、翻譯25共济网
昔《大禹記》著山海,周而不備;《地理志》其所錄,簡而不周;《尚書》《本紀》與《職方》俱略;都賦所述,裁不宣意;《水經》雖粗綴津緒,又闕旁通。

所謂各言其志,而罕能備其宣導者矣。

今尋圖訪賾者,極聆州域之說,而涉土游方者,寡能逮其津照,縱仿佛前聞,不能不猶深屏營也。

餘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識絕深經,道淪要博,進無訪一知二之機,退無觀隅三反之慧。

獨學無聞,古人傷其孤陋;捐喪辭書,達士嗟其面牆,默室求深,閉舟問遠,故亦難矣。

kaoyangj
三、標點,回答50辅导
杭俗儇巧繁化惡拘檢而樂遊曠大都漸染南渡盤游余習而山川又足以鼓舞之然皆勤劬自食出其餘以樂殘日男女自五歲以上無無活計者即縉紳家亦然城中米珠取于湖薪桂取于嚴本地止以商賈為業人無擔石之儲然亦不以儲蓄為意即輿夫仆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肴酒夫婦團醉而後已明日又別為計故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饑不可有兵有則無自存之策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驛鹹延袤十裏井屋鱗次煙火數十萬家非獨城中居民也又如寧紹人什七在外不知何以生齒繁多如此而河北郡邑乃有數十裏無聚落即一邑之眾尚不及杭城南北市驛之半者豈天地?脈旋轉有時盛衰不能相一耶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蓋嘉湖澤國商賈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蠶是每年兩有秋也閭閻既得過則武斷奇贏收子母息者益易為力故勢家大者產百萬次者半之亦埒封君其俗皆鄉居大抵嘉禾俗近姑蘇湖俗近松江縉紳家非奕葉科第富貴難於長守其俗蓋難言之。

021-
1、標點25200092
2、注音、解釋15考
儇巧、勤劬、閭閻、奇贏、奕葉同济
3、今譯10院
a、即輿夫仆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肴酒夫婦團醉而後已明日又別為計故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饑不可有兵有則無自存之策同济西苑
b、而河北郡邑乃有數十裏無聚落即一邑之眾尚不及杭城南北市驛之半者豈天地?脈旋轉有時盛衰不能相一耶200092
先秦諸子要籍同济西苑
一、填空20
同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