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汤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辨治产后乳少的有效性研究_张楼英

合集下载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XX名产后缺乳患者进行观察,采用临床观察方法,分析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在提高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临床效果评价显示,治疗组患者乳汁分泌量明显增加,乳房胀痛症状缓解明显。

安全性评价显示,治疗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合分析讨论结果,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具有显著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治疗效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探讨了实际意义。

这一临床观察为产后缺乳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产后缺乳、补中益气汤、临床观察、加味、疗效、安全性、讨论、总结、展望、实际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产后缺乳是一种常见的困扰女性的问题,给新妈妈带来了身心上的困扰。

产后缺乳不仅影响了婴儿的营养摄入,也会给母亲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和压力。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产后缺乳主要是由于产后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

中医药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补中益气汤加味是一种中医药方剂,具有补中益气、调和脏腑的功效。

在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实践中,补中益气汤加味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对于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还存在一定的缺乏,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效果、安全性以及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产后缺乳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妇女乳汁分泌不足或者完全无法分泌乳汁的情况,给母婴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味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

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乳汁分泌情况、乳房充盈程度以及母婴健康状况等指标的改变,以及记录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从而评价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医护理措施在减少产后缺乳发生率及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作用分析

中医护理措施在减少产后缺乳发生率及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作用分析

中医护理措施在减少产后缺乳发生率及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措施在减少产后缺乳发生率及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作用。

方法:择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分娩产妇,随即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产妇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110例产妇行以中医护理措施,对两组乳房充盈度评分、泌乳始动时间、产后缺乳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研究组乳房充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缺乳发生率低于对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分娩产妇中应用中医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不仅可以避免产后缺乳现象出现,同时可以使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护理措施;产后缺乳;母乳喂养产科中,产后缺乳属于常见症状之一,通常以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为主要表现,近些年产后缺乳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这不仅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同时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也加重了家庭负担,因此针对分娩产妇,应做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避免此种现象的出现,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1]。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中医护理措施在减少产后缺乳发生率及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作用,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分娩产妇,所选产妇均为足月生产,排除乳房发育不良、存在妊娠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的产妇。

随即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10例产妇中,年龄最大为41岁,最小为22岁,年龄均值为(29.2±3.1)岁,孕周最多为41周,最少为38周,孕周均值为(38.5±1.1)周;研究组110例产妇中,年龄最大为40岁,最小为21岁,年龄均值为(29.3±3.2)岁,孕周最多为41周,最少为39周,孕周均值为(38.6±1.0)周;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辨证治疗产后缺乳100例临床观察

辨证治疗产后缺乳100例临床观察

血 清泌 乳素 ( P RL )和 雌 二 醇 ( E 。 ) 水平 ,观 察 药物 不 良反 应 ,产 后 4 2天 复 查 产妇 及 婴 幼儿 发 育 情
况 。结 果 :治疗后 ,对照组 从 第 2天开 始泌乳 量增 加 ,从 第 3 d开始 泌乳 量持 续稳 定 ;观 察组 从 第 1天
开 始泌乳 量增 加 ,从 第 3 d开始 泌乳 量持 续稳 定 。治 疗后 第 1 、2 、3 、4天 ,观 察 组 泌乳 量 均 高 于对 照 组 ( P<0 . 0 5或 P< 0 . 0 1 ) 。两组血 清 P R L水平 均升 高 ,E 。水平 均降低 ,且观 察 组血 清 P RL水 平 高于
分 为 两组各 1 0 0例 。对 照组 予以 常规 治疗 措施 ,观 察组 在 对 照 组 的基 础上 予 以 中 医辨 证 治 疗 ,气血 虚
弱 型 采 用 通 乳 丹 、肝 郁 气 滞 型 采 用 通 肝 生 乳 汤 治 疗 , 两 组 均 治 疗 4天 。 比 较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的 泌 乳 量 、
浙 江 中医 杂 志 2 0 1 4年 8月第 4 9 卷 第 8期
・ 5 87 ・
辨证治疗产后缺乳 1 0 0例 临床 观 察
廖 瑜 姚 玲 飞
浙江省 舟 山市妇 幼保 健 院 浙江 舟 山 3 1 6 0 0 0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辨 证 治 疗 产 后 缺 乳 的 临 床 疗 效 和 安 全 性 。 方 法 : 选 取 2 0 0例 产 后 缺 乳 的 产 妇 , 随 机
( P< 0 . 0 5 ) 。
结论 :对 于产后 缺乳 ,在 现代 医学治 疗的基 础上 进行 中医辨证 治 疗 ,可有效提 高产妇 血 清 泌乳 素 水平 ,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分析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分析

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分析王梅真【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29【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nefit under the blood know luo fang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ostpartum hypogalactia.Methods Selected 42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used the invigorationg qi and blood dredging collaterals were treated, the treatment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 25 cases were cured, 9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effective 7 cases, 1 had no effec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6%. Lactation quantity statistical comparis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0.05, had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signiifcance.Conclusion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ypogalactia tonic milk under the blood know luo, can increase the amount of lactation, curative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目的:探讨补益气血通络下乳方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研究

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研究

138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Cardiovascular Disease Electronic Journal of integrated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9 年 6月 B 第 7 卷第 17期Jun B 2019 V ol. 7 No. 17中医护理干预对产后缺乳的影响研究张 平1,赵虹霞2(1.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妇产科,内蒙古包头 014060;2.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中医肝病科,内蒙古包头 014060)【摘要】目的 探究产妇产后缺乳由中医护理干预的影响。

方法 抽取我院72例的产妇产后缺乳患者对她们进行护理,将她们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

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利用中医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时间的护理,最后对两组进行研究的产妇缺乳现象是否好转进行分析调查,进而得出护理效果。

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5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6.9%,二者的护理结果的满意度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明显,比较高效的提高了产妇的产乳量,其护理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 对产后缺乳的产妇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方案效果显著,具有比较高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缺乳;产妇;中医;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7.138.02近些年来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产妇的体重也在不断的升高,这也就导致新生儿的体重提高,但是由于产妇不经常运动,进食量降低,泌乳量也就达不到要求,不得不是用奶粉来维持新生儿的正常发育,但是奶粉中含有一些添加剂,而且没有母乳中的一些特有物质,是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大打折扣。

[1]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我们正在寻找一种高效可靠的护理方式,从我院挑取了72的产妇,其中分为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对观察组使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使用常规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最后产妇的泌乳量是否有所增加,该护理方式是否对产妇无法进行泌乳的问题有所解决,结果如下所示。

益气养血汤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乳少的应用

益气养血汤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乳少的应用

第 2 0 1 3 5 卷 年 第 1 7 3 期 月 ・ 总 上 第 半 2 1 月 3 期 刊
益气养血汤结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乳少 的应用
陈 清 陈热花
( 1 江西 省南 昌市 第一 医院 护理部 ,南 昌 3 3 0 0 0 8 ;2 江西 省南 昌市 第 一医院 急创 中心 ,南 昌 3 3 0 0 0 8 )
2E m e r g e n c y T r a u m a t i c C e n t e r , T h e F i r s t H o s p i t a l a fN a n c h a g, n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o f Y i q i Y a n g x u e d e c o c t i o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n u  ̄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i n m a t e r n a l w i t h


吨嚼. C i i E NR e h u d
N u r s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 T h e F i r s t Ho s p i t a l o f N a n c h a g, n N a n c h a n g 3 3 0 0 0 8 , C h i n a ;
关键 词 :益 气养 血汤 ;护理 ;产后 缺 乳 ;泌乳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2 7 7 9 . 2 0 1 5 . 1 3 . 0 5 9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产后缺乳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赵文静(重庆市石柱县中医院,重庆 409100)【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缺乳实施中医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2~2017.9收入70例产后缺乳产妇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并对两组泌乳量、乳房充盈度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充盈度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 产后缺乳产妇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干预,能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乳房充盈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缺乳;中医护理;喂养;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50.120.02母乳是婴幼儿出生后最佳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婴儿最好喂养方式,不仅经济实惠,同时母乳温度、营养程度适应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1]。

予以新生儿母乳喂养对产妇后期产后康复也具有一定优势,同时能够提高婴幼儿体质、免疫能力,保障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多数年轻人选择晚婚晚孕,引起产后缺乳人数逐年上升。

产后缺乳主要是指分娩后2~10天内乳汁分泌量过少,分泌乳汁不能满足新生儿喂养需求[2]。

因此,需要提高临床喂养率,针对产后缺乳患者早期干预治疗,减少产后缺乳发生率。

本文就针对缺乳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措施干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入70例产后缺乳产妇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年龄23~39岁,平均(30.5±2.4)岁,孕周38~40周,平均(39.1±0.4)周,观察组中年龄22~40周,平均(30.5±2.1)岁,孕周37~41周,平均(39.7±0.6)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意义(P>0.05)。

益气养血生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疗效分析

益气养血生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疗效分析

益气养血生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疗效分析
于少伟;董淑君;李玲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6(32)4
【摘要】由于产后疲劳、产时出血等诸多因素,加之产后汗出较多,津血同源,大多产妇出现产后多虚,影响乳汁分泌。

临床上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较为常见。

我科用益气养血生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共220例,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产科病房分娩的新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

治疗组年龄22-34岁、平均27.45岁,平均孕龄39.86周,
【总页数】2页(P309-310)
【作者】于少伟;董淑君;李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产一科,山东潍坊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产一科,山东潍坊 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产一科,山东潍坊 261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44.61
【相关文献】
1.益气养血润肠汤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习惯性便秘45例
2.补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
3.中药补益通络增乳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血
亏虚型产后缺乳的论治分析4.益气养血生乳汤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疗效分析5.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亏虚型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ʒ10.13192/j.issn.1000-1719.2014.12.046益气养血汤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辨治产后乳少的有效性研究张楼英(诸暨市妇幼保健院,浙江诸暨311800)摘要:目的:观察用多年临床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内服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产后乳少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临床上就诊的产后乳少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穴位按摩联合通乳颗粒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穴位按摩的基础上给予多年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内服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

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患者改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益气养血汤是功可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的有效方剂,其组方谨遵“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的治则,寓通于补,通补兼施,临床配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后患者的乳汁分泌,凸显出中医药论治产后病的优势与特色,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关键词:益气养血汤;个体化护理干预;产后乳少;临床研究中图分类号:R271.4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14)12-2625-02收稿日期:2014-06-11作者简介:张楼英(1979-),女,浙江诸暨人,副护士长、主管护师,学士,研究方向:妇产科临床护理。

产后乳少是临床产后女性的常见病,患者以产后乳汁少,甚则全无为主要临床表现。

有虚实之分,虚者主要在于气血不足,可见患者伴有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神疲食少等症状。

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剖宫产率上升,妊娠期营养不均衡,精神过度紧张等诸多因素,产后缺乳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在此方面疗效突出,比如穴位按摩疗法不仅经济安全、操作方便,而且具有非药物治疗的优势[1]。

笔者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多年,善于以多年临床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内服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治疗产后缺乳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于本院临床上就诊的经中医临床辨证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确诊的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以产后乳少,甚或全无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见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伴有神疲食少,舌淡少苔,脉虚细等临床症状,临床辨证为气血虚弱之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49例,年龄23 35岁,平均(27.2ʃ1.5)岁;病程(5 37)天,平均(10.2ʃ1.5)d ;其中乳少者38例,无乳者11例;顺产者21例,剖宫产者28例;初产妇27例,经产妇22例;治疗组患者50例,年龄22 39岁,平均(26.5ʃ1.7)岁;病程(7 35)天,平均病程(9.8ʃ1.2)d ;其中乳少者36例,无乳者14例;顺产者24例,剖宫产者26例;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乳汁状况、分娩方式、分娩次数等一般资料之间经SPSS 17.0统计学处理,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排除乳痈初起,乳汁排出不畅者;排除乳腺缺陷或功能异常患者;排除产前乳房发育不良,乳头凹陷或其他乳房疾病而导致乳腺组织破坏、乳汁壅积不通者;排除有能影响催乳素水平的各种因素,如口服或注射大量雌激素患者;排除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排除治疗期间依从性差、不遵医嘱治疗的患者;排除产后重度抑郁无法配合治疗患者;排除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穴位按摩联合通乳颗粒内服治疗。

穴位按摩:产妇取仰卧位,医护人员两手掌指轻推揉两侧乳房5min ;点揉按乳根、膻中、屋翳穴5min ;左手托住一侧乳房,右手五指分开,自乳房根部至乳头以产妇稍感酸胀的力度疏抓10min 。

2次/d 。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通乳颗粒(辽宁好护士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4179)内服,30g /次,3次/d 。

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穴位按摩的基础上给予多年经验方益气养血汤内服联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治疗。

药用:炒党参20g ,炙黄芪30g ,当归15g ,丹参15g ,鸡血藤15g ,川芎15g ,沙参10g ,麦冬15g ,炮山甲10g ,王不留行15g ,通草15g ,桔梗6g ,阿胶(烊化)15g ,陈皮8g ,炙甘草6g 。

随症加减,肝气郁结甚者加入郁金15g ,柴胡8g ,白芍30g ;乳房胀痛伴低热患者加入连翘15g ,蒲公英10g ;便秘甚者加入瓜蒌20g ,天花粉15g 。

将以上药物浸泡半小时后煎煮,去渣取汁250 300mL ,1剂/d ,1剂分早晚2次于饭前半小时服下,连续用药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产后乳房护理及产后喂乳的方式教育、饮食护理、心理干预、亲情支持4个方面。

①产后乳房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针对产妇具体情况,耐心地为产妇讲解产后乳房护理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每次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房、乳头和乳晕,保持乳房清洁;另外,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方式。

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宜猪蹄汤、鲫鱼汤、鲤鱼汤、丝瓜炒鸡蛋、莴苣炒鸡蛋等为主,粥类以红小豆粥、小米粥为主,以上食物均可通经下乳。

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交流,深入了解其内心的想法,掌握其内心需求,针对产妇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的心理状态评定,依此对产妇提供全面的心理支持,化解其内心的疑虑,增强积极调理的意识和主动性。

④亲情支持:护理人员要积极引导产妇家属,为产妇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家人尤其是丈夫需要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为产妇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珋x ʃ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2.1疗效评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痊愈:乳汁分泌完全满足婴儿需要,其它症状完全消失;有效:乳汁分泌增多,能满足婴儿需要量的2/3,其它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缺乳无改善。

2.2结果见表1。

表1两组产后乳少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有效率(%)治疗组503710394.0☆对照组492022785.7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871,☆P=0.2>0.05。

3讨论母乳作为天然的营养品,因其营养全面、价值高而使任何食物都无法取代。

产后正常的母乳喂养不仅能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要,而且利于母体的产后恢复。

但是如处理不恰当或不及时,可使产妇出现乳腺炎、乳腺脓肿、败血症等,有些患者甚则放弃母乳喂养[3],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及母体的产后恢复。

因此,产后乳少的有效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要关注点。

目前,产后缺乳的主要中医治疗有中药口服、中药外敷、针灸和按摩等方法[4]。

笔者善于以中药辨证内服为主,以穴位按摩和护理干预为辅,论治此病。

笔者认为,产后缺乳除乳房发育不良及异常外,当须分虚实论治。

本次研究患者临床辨证为气血亏虚之证,患者多因产后气血亏虚,乳汁化源不足,故乳汁不下,或下而量少,乳汁清稀,无胀感。

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夫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皆足以致气血虚弱。

气血虚弱则冲任空虚,久则不能化生乳汁,故乳汁缺少”。

《妇人良方》亦曰:“妇人乳汁不行,皆由气血虚弱,经络不调所致。

”可见,中医学认为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

乳汁的生成赖脾胃生化,故治疗须以健脾益气养血为本,治疗需补气养血通乳。

笔者自拟益气养血汤以健脾益气养血为本,方中炙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以资气血化生之源,生化乳汁;炒党参与炙黄芪相配,更增固本生乳之功;当归、丹参、鸡血藤、川芎功可养血活血,使行血以通乳;沙参、麦冬功可养血滋阴,增液化乳;炮山甲、王不留行、通草通乳络,下乳汁;桔梗载药上行;阿胶滋阴养血,有化源滋阴之功;陈皮健脾同时功可行脾胃之气,使补中有行,又可制约阿胶黏腻碍胃之弊;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诸药。

多药配伍,共奏益气养血、通经下乳之功。

在此基础上,笔者给予穴位按摩及个体化护理干预辅助治疗。

穴位按摩以乳根穴、膻中为主。

因乳房属胃经,故穴位按摩取足阳明经之乳根穴,可疏导阳明经气而催乳;膻中为气至合穴,性善调气,按摩可有助乳根催乳之效[5]。

个体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产后乳房护理及产后喂乳的方式教育、饮食护理、心理干预、亲情支持四个方面。

乳房的护理须于产前产后引起高度重视;正确的喂乳方式对胎儿吸乳及乳房保健非常重要;另外,饮食护理自古至今是增乳的常用之法,因药食同源是中医学及民间常用方法,采用猪蹄或鲫鱼煲汤早记载于《千金方》、《本草纲目》等著名医学著作中,为民间所普遍采用[6]。

早期采取及时的治疗和心理疏导可以很好的解决产后缺乳的状况[7]。

另外,亲情支持作为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愈加重要,旨在产妇营造和谐有爱的生活氛围,对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4%,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汁分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治疗组患者改善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益气养血汤是功可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的有效方剂,其组方谨遵“虚当补之,盛当疏之”的治则,寓通于补,通补兼施,临床配合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产后患者的乳汁分泌,凸显出中医药论治产后病的优势与特色,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1]吴菲,刘兆娟.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进展[J].西部中医药,2011,24(9):106.[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9-21.[3]李春香.自拟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103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9):681.[4]李荣,郑访江.产后缺乳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6):510.[5]薛秀梅,王艳.中医特色护理产后缺乳[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2):91.[6]宣玲梅,袁玲,斯奇.中医特色个性化调护对产后缺乳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4):124.[7]颜慧.滞针疗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产后缺乳的体会[J].光明中医,2013,28(9):18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