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通性化学方程式
常见的酸和碱 酸和碱的通性

铁锈溶解
铁溶解
溶解完全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 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 D 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提示: 雪碧中含碳酸H2CO3,它能使紫色石蕊 溶液变红色,但加热时碳酸分解: H2CO3==H2O+CO2↑ 所以石蕊溶液又变回原来的紫色.
常见的酸和碱
酸和碱的通性
思考问题:
1、什么叫酸? 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酸.
如: 硫酸 H2SO4 碳酸 H2CO3 盐酸 HCl 硝酸 HNO3 醋酸 CH3COOH . .
2、什么叫碱? 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碱。
如: 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钾 KOH 氢氧化钙 Ca(OH)2 . 氨水 NH3 H2O .
物理 性质
性 金属 质
Zn+2HCl=ZnCl2+H2↑
2FeCl3+ 3H2O
Zn+H2SO4=ZnSO4+H2 ↑
金属氧 Fe2O3+6HCl = 化物
碱
盐
NaOH+HCl= NaCl+H2O AgNO3+HCl= AgCl ↓ +HNO
CuO+H2SO4= CuSO4+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BaCl2+H2SO4= BaSO ↓ +2HCl
A )。
B、锌 D、氢氧化铜
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和其他三种物 质反应的是( A、盐酸 C、硫酸铜
D )。
B、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钠
紫色石蕊
【化学课件】酸的通性

0
酸性增强
7
碱性增强
14
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越大,碱性越强。
pH
0 1 2 3 4 5 6
7
中性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碱性。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泻物的近似pH 胃 液 0.9~1.5 粪 便 尿 胆 汁 胰 液 4.6~8.4 4.7~8.4 7.1~7.3 7.5~8.0
2HCl + MgCO3 = MgCl2 + H2O +CO2↑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色,在 碱性溶液中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 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色。 •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叫酸碱度, 用pH值表示:pH = 7 时溶液显中性
(1) 把待测溶 液滴在pH试纸上. (2) 把试纸 显示的颜色跟标 准色卡对照,便 可知道溶液的pH.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使用pH试纸
pH计
pH值的测定
pH试纸 和比色卡
K、Ca、Na
Mg、Al、Zn、Fe Cu、Hg、Ag 等
金 属 活 动 性 顺 序
K、Ca、Na、 Mg、Al、Zn、Fe、Sn(锡)、Pb(铅)、
(H) Cu、Hg、Ag、 Pt(铂)、Au(金)
只有活泼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Cu、Hg、Ag等不活泼金属不能置换出 酸中的氢元素,K、Ca、Na 太活泼, 与水反应,一般不用其制氢气。
1、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 的 通 性
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酸在水溶液里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实质上是氢离子的性质。
酸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五点:酸的通性一般规律(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跟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 金属==盐 + 氢气 2HCl+Fe=FeCl2+H2↑(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 + 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5)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方法指导:所谓“通性”是指某类物质所共有的一般规律,是具有一定条件和运用碱的通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因而碱类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即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碱的通性一般规律(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 = Na2CO3+H2O(3)跟酸反应碱+酸─→盐+水Ba(OH)2+2HCl=BaCl2+2H2O(4)跟某些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2NaOH 方法指导:学习碱的性质时既要掌握OH-具有的一般规律即通性,又要明确不同的阳离子所具有的特殊性。
如 Ca(OH)2溶液能与Na2CO3溶液反应,而 NaOH溶液却不与 Na2CO3溶液反应。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碱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均可溶,且还要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统一练:根据碱的通性,请你推出NaOH、Ca(OH)2、Ba(OH)2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溶性碱如Cu(OH)2、Fe(OH)3等的特性(1)大多数难溶性碱受热容易分解,如:Cu (OH)2、Al(OH)3、Fe(OH)3等…而可溶性碱通常是很稳定的,受热不易分解。
酸碱通性化学方程式

一、酸的通性1、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稀盐酸与镁反应2HCl+ Mg=MgCl2+H2↑稀盐酸与铁反应2HCl +Fe=FeCl2+ H2↑稀硫酸与镁反应H2SO4+Mg=MgSO4+H2↑稀硫酸与铁反应H2SO4+Fe=FeSO4+H2↑稀硫酸与锌反应H2SO4+Zn=ZnSO4+H2↑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复分解反应)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6HCl +Fe2O3 =2FeCl3+3H2O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3H2SO4+Fe2O3=Fe2(SO4)3+3H2O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H2SO4+CuO=CuSO4+H2O4、酸+碱→盐+水(复分解,中和反应)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Cl+ NaOH =NaCl+H2O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2HC l + Ca(OH)2= CaCl2+2H2O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5、酸+某些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2HCl +CaCO3=CaCl2+ H2O +CO2↑稀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2HCl +Na2CO3 =2NaCl+H2O +CO2↑盐酸和硝酸银HCl+ AgNO3 =AgCl↓+HNO3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H2SO4+Na2CO3=Na2SO4+H2O+ CO2↑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二、碱的通性1. 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 碱溶液+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a(OH)2 +CO2 =CaCO3↓+H2O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2NaOH +CO2 = Na2CO3+H2O3. 碱+酸→盐+水(复分解、中和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硝酸反应NaOH+HNO3=NaNO3+H2O4. 碱溶液+某些盐溶液→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3NaOH+FeCl3 =3NaCl + Fe(OH)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2NaOH +CuSO4=Na2SO4+Cu(OH)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 =CaCO3↓+2NaOH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Ca(OH)2+CuSO4 =CaSO4+Cu(OH)2↓酸碱化学反应方程式汇总。
酸的通性与特性

酸的通性与特性贵州省黔西县思源实验学校551500 白晋阳在初中化学中,对于酸我们着重学习稀盐酸、稀硫酸和浓硫酸,常识性了解硝酸。
有关它们性质的知识点内容多,反应繁琐,许多同学在学习时,由于没抓住规律而感到不好掌握。
这里,就将酸的通性与特性作一归纳与分析,相信同学们通过一定的练习后一定能够掌握。
所谓通性就是从诸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酸溶液中都含有酸解离出的H+,因此酸的通性是由酸溶液中的H+表现出来的:例1:(2009咸宁)常温下,有反应M+酸→N+盐发生,其中M、N不可能是()。
A. Fe、H2B. Fe2O3、FeCl3C. AgNO3、HNO3D. NaOH、H2O解析:本题考查对酸通性的掌握A、若M是Fe,Fe与酸反应生成盐和H2,N是H2,不选;B、若M是Fe2O3,Fe2O3是金属氧化物,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则N应是水不是FeCl3故选B;依次可判断C、D符合反应式特点,本题答案B。
例2:(2007雅安)试管内壁附着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B.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C.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留下的红色物质;D.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
解析:该题考查对稀HCl化学性质的掌握以及对四个选项中所发生的反应的认识。
A.露置的石灰水会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CaCO3能与HCl反应而被除去:CaCO3+2HCl=CaCl2+H2O+CO2↑B.红褐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Fe(OH)3,能与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OH)3+3HCl=FeCl3+3H2O。
C.生成的红色物质是铜粉,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后,不能与盐酸反应。
D.生成的黑色物质是铁,Fe的金属活动性较强,能与盐酸反应而被除去:Fe+2HCl=FeCl2+H2↑。
答案选C不同的酸,其酸根离子不同,所以酸的特性通常是由酸溶液中的酸根离子表现出来的。
九年级化学酸的通性及化学方程式

酸的性质•定义:化学上是指在溶液中电离时阳离子完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跟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比氢强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例:2HCl+Fe=FeCl2+H2↑(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3H2SO4+Fe2O3=Fe2(SO4)3+3H2O(4)跟某些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H2SO4+BaCl2=2HCl+BaSO4↓(5)跟可溶性碱发生中和反应酸+碱→盐+水2HCl+Ba(OH)2=BaCl2+2H2O常见酸的性质:(1)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
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工业浓盐酸因含有杂质(Fe3+)带有黄色。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立即产生白色酸雾。
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水蒸汽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酸雾。
(2)硫酸是一种含氧酸,对应的酸酐是SO3。
纯净的硫酸是没有颜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
浓硫酸除去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①吸水性:浓H2SO4吸收水形成水合硫酸分子(H2SO4·nH2O),并放出大量热,所以浓硫酸通常用作干燥剂。
②脱水剂:浓硫酸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水分子的构成(H:O=2:1)夺取而使有机物脱水碳化。
纸、木柴、衣服等遇浓硫酸变黑,这就是因为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其碳化的缘故。
③强氧化性:在浓硫酸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H2SO4分子而不是H+,H2SO4分子具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使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后面的一些金属溶解,可将C、S等非金属单质氧化,而浓硫酸本身还原成SO2。
但是,冷的浓硫酸不能与较活泼的金属Fe和Al反应。
原因是浓硫酸可以使Fe和Al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里面的金属与浓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钝化。
【化学知识点】酸的通性及化学方程式

【化学知识点】酸的通性及化学方程式
酸的通性为跟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氧气,跟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跟碱起中和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等。
1.跟酸碱指示剂反应: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溶液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溶液变红色;
2.跟活泼金属反应:酸+活泼金属=盐+氢气,例如:Zn+H2SO4==ZnSO4+H2↑
3.跟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碱性氧化物=盐+水,例如:ZnO+H2SO4==ZnSO4+H2O
4.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如:2NaOH+H2SO4==Na2SO4+2H2O
5.跟某些盐反应:盐+酸=新盐+新酸,例如:H2SO4+BaCl2==BaSO4↓+2HCl
1.根据有机无机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
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COOH)。
磺酸 (-SO₃H)等也属于有机酸。
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2.根据是否含氧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含氧酸(如硫酸H₂SO₄、碳酸H₂CO₃等)无氧酸(如盐酸HCl、氢氟酸HF等)
3.根据从酸分子中可以电离出H+的个数。
可以分为一元酸(HCl)、二元酸(H₂SO₄)、三元酸(H₃PO₄)
4.根据酸性强弱将酸分为强酸,中强酸,弱酸(是否能完全电离)。
强酸(HCl等) 中强酸(H₃PO₄等)弱酸(H₂CO₃等)
5.根据是否是中心原子得电子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
强氧化性酸(HNO₃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9.1.2酸的通性

1.2 酸的通性(一)姓名: 日期:【知识要点】 一、酸的性质: 2、酸的通性(1)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无色酚酞试液滴入酸中不变色;紫色石蕊液滴入酸中变成红色. (2)酸与活动某些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5)酸与盐反应形成新盐和新酸 【典型例题】例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
右图是一种治疗胃病药物的标签。
请回答: (1)该药物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胃痛时吃几块苏打饼干(含纯碱)可减轻胃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稀HCl稀H 2SO 4稀HNO 3与指示剂反应与金属反应 Zn+2HCl=ZnCl 2+H 2↑Zn+H 2SO 4=ZnSO 4+H 2↑能发生反应,但不生成H 2,生成H 2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 2O 3+6HCl=2FeCl 3+3H 2O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ZnO+2HNO 3=Zn(NO 3)2+H 2O与碱反应Cu(OH)2+2HCl=CuCl 2+2H 2OCu(OH)2+H 2SO 4=CuSO 4+2H 2O Mg(OH)2+2HNO 3=Mg(NO 3)2+2H 2O与盐反应HCl+AgNO 3=AgCl ↓(白色)+HNO 3用于检验Cl -,AgCl 不溶于稀HNO 3,HCl 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 2BaCl 2+H 2SO 4=BaSO 4↓(白色)+2HCl ;用于检验SO 42-,BaSO 4不溶于稀HNO 3,H 2SO 4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 2 2HNO 3+Na 2CO 3=2NaNO 3+H 2O+CO 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 2用途化工产品、除锈、制造试剂和药物化工原料、化肥、农药、炸药、染料、去锈、精炼石油化工原料、化肥、染料、火药紫色石蕊试液酸碱 变红色 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酸碱不变色 变红色胃泰×××抑酸剂计量:每次1~2片,每天3次 有效成分:氢氧化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检验是否有水存在)
2.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3.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4.金属 + 酸 === 盐 + 氢气(金属置换非金属)
(1)镁和稀盐酸:
(2)铝和稀盐酸:
(3)锌和稀盐酸:
(4)铁和稀盐酸:(现象:)(5)镁和稀硫酸:
(6)铝和稀硫酸:
(7)锌和稀硫酸:(实验室制取氢气)
(8)铁和稀硫酸:
5.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现象:)(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现象:)(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5)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
(6)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
(7)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8)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9)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10)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
(11)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
(12)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
(1)盐酸和烧碱反应: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3)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5)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6)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8)硫酸和烧碱反应:
(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10)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
(11)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12)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13)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14)硫酸和氢氧化铝反应:
(15)硝酸和烧碱反应:
7.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1)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5)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
(6)碳酸银与稀盐酸反应:
(7)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8)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
(9)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
(10)硫酸和氯化钡反应:
(11)硫酸和硝酸钡反应:
(12)碳酸银与硝酸反应:
1. 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色:CuSO4 + 5H2O === CuSO4﹒5H20(检验是否有水存在)
2.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3.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ΔCuSO4 + 5H2O(现象: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有水珠生成)
4. 金属 + 酸 === 盐 + 氢气(金属置换非金属)
(1)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2)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3)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4)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现象: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生成)(5)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6)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 3H2↑
(7)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氢气)
(8)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现象:固体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生成)5.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棕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黄色)(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同上)
(3)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蓝色)(4)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现象:同上)
(5)氧化亚铁和稀盐酸反应:FeO?+?2HCl?===?Fe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成浅绿色)(6)氧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FeO?+?H2SO4?===?FeSO4?+?H2O(现象:同上)
(7)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MgO?+?2HCl?===?MgCl2?+?H2O
(8)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
(9)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
(10)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CaO?+?H2SO4?===?CaSO4?+?H2O
(11)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2)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Al2O3?+?3H2SO4?===?Al2(SO4)3?+?3H2O
(1)盐酸和烧碱反应:HCl?+?NaOH?===?NaCl?+H2O
(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
(3)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2HCl?+?Ba(OH)2?===?BaCl2?+?2H2O
(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5)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现象: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呈蓝色)(6)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现象:红褐色固体消失,溶液呈黄色)(7)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
(8)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
(9)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
(10)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
(11)硫酸和氢氧化钙反应:H2SO4?+?Ca(OH)2?===?CaSO4?+?2H2O
(12)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现象: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呈蓝色)(13)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现象:红褐色固体消失,溶液呈黄色)(14)硫酸和氢氧化铝反应:3H2SO4?+?2Al(OH)3===?Al2(SO4)3?+?6H2O
(15)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NaNO3?+ H2O(硝酸与盐酸、硫酸反应相似)
7.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1)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K2CO3?+?2HCl?===?2KCl?+?H2O?+?CO2↑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3)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5)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
(6)碳酸银与稀盐酸反应: Ag2CO3?+?2HCl?===?2AgCl?+?H2O?+?CO2↑
(7)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用于检验Cl-)(8)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K2CO3?+?H2SO4?===?K2SO4?+?H2O?+?CO2↑
(9)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硫酸和氯化钡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除去HCl中混有少量H2SO4)
(11)硫酸和硝酸钡反应:H2SO4?+?Ba(NO3)2?===?BaSO4↓+?2H 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用于检验SO42-)(12)碳酸银与硝酸反应: Ag2CO3?+?2HNO3?===?2AgNO3?+?H2O?+?CO2↑(硝酸与盐酸、硫酸反应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