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工艺设计

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工艺设计
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工艺设计

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工艺设计

【内容摘要】立式铣床是平面铣削加工的常用设备,本文主要针对立式铣床中的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工序而设计专用夹具。从零件的作用分析、工艺分析、工艺流程设计、机械加工余量的选择到工艺计算、夹具结构的初步构思,再到最后的夹具装配图的绘制而最终确定夹具的具体结构及尺寸,显示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夹具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在确保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夹具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效,制造成本低廉。根据零件结构特性,本夹具采用组合定位方式,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以确保平面的加工精度。

【关键词】立式铣床减速器工艺分析工序流程夹具设计

目录

1.设计目的、内容及要求 (4)

2.零件的分析 (5)

2.1零件作用分析 (5)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工艺规程设计 (5)

3.1基面的选择 (6)

3.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

3.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7)

4.毛坯材料及尺寸、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9)

4.1毛坯材料及尺寸 (10)

4.2加工余量 (10)

4.3工序尺寸 (10)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6.夹具设计 (13)

7.选择加工设备 (15)

8.刀具选择 (15)

9.量具选择 (16)

10.实习心得 (16)

11.参考文献 (18)

1.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进行生产实习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我们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我们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1.2设计内容

1)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拟定和分析。

2)工艺规程的拟定。

3)工序设计。

4)夹具方案设计。

5)夹具装配图的设计。

6)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7)工艺参观实习报告的撰写。

1.3设计任务

1)产品零件图 1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张

4)工艺装备(夹具)总装图 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2.零件的分析

2.1零件作用分析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减速器箱体,它位于整个减速器的外部。它是机器和部件的基础零件,由它将机器和部件中许多零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之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彼此能协调地运动。箱体上的装轴承的支承孔,起固定轴承位置和支撑轴承的作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接合面上的螺孔,在合箱时起起着确定位置的作用,保证加工轴承的支承孔的位置精度。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部位有轴承支承孔、接合面、端面、底座(装配基面)、螺纹孔、螺栓孔等。对这些加工部位的技术要求有:

1)减速器箱体、上壳体接合面及机体的底面与接合面必须平行,其误差不超过0.06/1000mmk;

2)减速箱体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超过两接合面间隙不超过0.03mm,取0.02mm;

3)轴承支承孔的轴线必须在接合面上,其误差不超过±0.02mm;

4)轴承支承孔的尺寸公差一般为HT,表面粗糙度Ra小于1.6μm,圆柱度误差不超过孔径公差的一半,孔距精度允许公差为±0.03mm到±0.05mm;

5)减速箱箱体的底面是安装基准,保证精度为0.2mm;

6)减速箱箱体各表面上的螺孔均有位置度要求,其位置度公差为0.15mm。

分析机座、机盖零件图可知:

1)主要孔

装轴承支承孔通常在镗床上镗削;

2)主要平面

底座的底面和接合面,箱盖的接合面和顶部为孔面,支承孔的端面等,通常在铣床上进行,支承孔端面可以在镗孔同一次安装中加工出来;

3)其他加工

其他主要连接孔、螺孔、销钉以及一些特别的凸台面等,通常在钻床上进行。

3.工艺规程设计PDF19到21页

3.1基面的选择

基面分为粗基准面和精基准面,其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内容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3.1.1粗基面的选择

对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按照有关零件的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的时候,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大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从零件的分析得知,摆动架以外圆作为粗基准。

3.1.2精基面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为使基准统一,先选择的φ32mm孔和φ16mm的孔作为精基准。

3.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方案一:

1)减速器上壳体加工工艺

工序Ⅰ钳工划线

工序Ⅱ粗、半精铣上壳体结合面

工序Ⅲ粗铣窥视孔平面

工序Ⅳ钻、锪上壳体结合面螺栓孔

工序Ⅴ钻、攻窥视孔平面螺纹孔

工序Ⅵ精铣上壳体结合面

工序Ⅶ检验上箱各部分尺寸精度

2)减速器下壳体加工工艺

工序Ⅰ粗铣、半精铣下壳体底面

工序Ⅱ粗铣、半精铣下壳体结合面

工序Ⅲ钻、锪下壳体底面螺栓孔

工序Ⅳ精铰底面两工艺孔

工序Ⅴ钻下壳体结合面螺栓孔

工序Ⅵ铣油标孔端面

工序Ⅶ铣放油孔端面

工序Ⅷ钻、攻游标螺纹孔

工序Ⅸ钻、攻放油孔螺纹孔

工序Ⅹ铣油沟槽

工序Ⅺ精铣接合面

工序 XII 检验下壳体各部分尺寸精度

3)减速器合箱加工工艺

工序Ⅰ合箱

工序Ⅱ钻、铰定位销孔、装定位销

工序Ⅲ精修底面两工艺孔

工序Ⅳ粗、半精镗轴孔,刮端面及倒角工序Ⅴ钻、攻轴承端面螺纹孔

工序Ⅵ精镗轴孔

工序Ⅶ拆箱,清理毛刺、飞边

工序Ⅷ终检、入库

方案二:

1)减速器上壳体加工工艺

工序Ⅰ钳工划线

工序Ⅱ粗、半精铣铣上壳体结合面

工序Ⅲ粗铣铣窥视孔平面

工序Ⅳ钻、锪上壳体结合面螺栓孔

工序Ⅴ钻、攻窥视孔平面螺纹孔

工序Ⅵ精铣上壳体结合面

工序Ⅶ检验上箱各部分尺寸精度

2)减速器下壳体加工工艺

工序Ⅰ粗铣、半精铣下壳体底面

工序Ⅱ粗铣、半精铣下壳体结合面

工序Ⅲ钻、锪下壳体底面螺栓孔

工序Ⅳ精铰底面两工艺孔

工序Ⅴ钻下壳体结合面螺栓孔

工序Ⅵ铣油标孔端面

工序Ⅶ铣放油孔端面

工序Ⅷ钻、攻游标螺纹孔

工序Ⅸ钻、攻放油孔螺纹孔

工序Ⅹ精铣接合面

工序Ⅺ铣油沟槽

工序 XII 检验下壳体各部分尺寸精度

3)减速器合箱加工工艺

工序Ⅰ合箱

工序Ⅱ钻、铰定位销孔、装定位销

工序Ⅲ精修底面两工艺孔

工序Ⅳ粗、半精镗轴孔,刮端面及倒角

工序Ⅴ钻、攻轴承端面螺纹孔

工序Ⅵ精镗轴孔

工序Ⅶ拆箱,清理毛刺、飞边

工序Ⅷ终检、入库

3.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总体上两个方案都是按先加工上、下壳体再合箱的原则进行加工的。方案一是铣油沟槽,然后再精铣接合面;而方案二则与此相反,先精铣接合面,然后铣油沟槽,这时的油沟槽容易保证不被破坏,而且

这样有利于去除槽加工后留下的毛刺,因此,选择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

确定工艺过程方案,如表3.1

表3.1 拟定工艺过程

1)减速器上壳体加工工艺

工序号工序内容

Ⅰ钳工划线

Ⅱ粗、半精铣铣上壳体结合面

Ⅲ粗铣铣窥视孔平面

Ⅳ钻、锪上壳体结合面螺栓孔

Ⅴ钻、攻窥视孔平面螺纹孔

Ⅵ精铣上壳体结合面

Ⅶ检验上箱各部分尺寸精度

2)减速器下壳体加工工艺

工序号

工序内容

Ⅰ粗铣、半精铣下壳体底面

Ⅱ粗铣、半精铣下壳体结合面

Ⅲ钻、锪下壳体底面螺栓孔

Ⅳ精铰底面两工艺孔

Ⅴ钻下壳体结合面螺栓孔

Ⅵ铣油标孔端面

Ⅶ铣放油孔端面

Ⅷ钻、攻游标螺纹孔

Ⅸ钻、攻放油孔螺纹孔

Ⅹ精铣接合面

Ⅺ铣油沟槽

XII 检验下壳体各部分尺寸精度

3)减速器合箱加工工艺

工序号工序内容

Ⅰ合箱

Ⅱ钻、铰定位销孔、装定位销

Ⅲ精修底面两工艺孔

Ⅳ粗、半精镗轴孔,刮端面及倒角

Ⅴ钻、攻轴承端面螺纹孔

Ⅵ精镗轴孔

Ⅶ拆箱,清理毛刺、飞边

Ⅷ终检、入库

4.毛坯材料及尺寸、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4.1毛坯材料及尺寸

减速器零件材料为灰铸铁HT200,生产类型为中小批量,用铸造方式生产毛坯。毛坯尺寸:PDF5到6页

4.2加工余量PDF21页到22页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表5-29,平面尺寸小于等于50mm的灰铸铁毛坯,其平面第一次粗加工余量为1.5mm。由《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表5-31查得:零件长宽均小于200mm厚度在30至50mm时,粗铣后半精铣的加工余量为1mm。对于零件中要求不高的平面,在粗加工后便能满足要求。

4.3工序尺寸打印稿六

(1)箱体平面的加工

毛坯为实心,孔的加工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表面粗糙度为Ra3.2,

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表5-21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第一次钻孔:φ15.0mm

第二次钻孔:φ30.0mm 2Z=15.0mm

车刀镗孔:φ31.7mm 2Z=1.7mm

扩孔:φ31.75mm 2Z=0.05mm

粗铰:φ31.93mm 2Z=0.18mm

精铰: 32H7

(2)主轴孔的加工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表5-21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钻孔:φ15.0mm

扩孔:φ15.85mm 2Z=0.85mm

粗铰:φ15.95mm 2Z=0.1mm

精铰:16H7

(3)孔系加工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表5-21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钻孔:φ9.8mm

粗铰:φ9.96mm 2Z=0.16mm

精铰:10H7

(4) φ6mm孔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的作用为通油孔,表面精度要求不高,故可一次钻出。

(5)螺纹底孔φ6.8mm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内精度IT6。查《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表5-21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

钻孔:φ6.7mm

精铰:φ6.8mm 2Z=0.1mm

由《机械加工实用技术手册》查得:该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

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根据相关文献取CT=10,MA为G级。查《机械加工实用技术手册》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余量和铸件主要尺寸公差。

表4.1 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总余量

加工表面基本

尺寸加工余

量等级

加工余量

数值

说明

φ27的端面92 H 4.0 顶面降一级,单侧加工

φ16的孔底端

40 H 3.0 底面,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φ50的外圆端

45 G 2.5 双侧加工(取下行值)

φ32的孔φ32 H 3.0 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φ35的两端面20 G 2.5 双侧加工(取下行值)

φ16的孔φ16 H 3.0 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表4.2 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

主要加工表面零件尺寸总余量毛坯尺寸公差CT

φ27的端面92 4.0 96 3.2

φ16的孔底端面40 3 43 2.8

φ50的外圆端面45 5 50 2.8

φ32的孔φ32 6.0 φ26 2.6

φ35的两端面20 5 25 2.4

φ16的孔φ16 6 φ10 2.2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下壳体:工序Ⅱ和Ⅺ

5.1选择钻头及机床

本工序为钻螺纹底孔φ6.8mm,刀具选用高速刚麻花钻。其直径为d

=6.7mm。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1及表2.2查得刀具几何形状为:双锥修磨横刃,β=23°,2φ=118°,2φ1=70°,α0=16°,ψ=55°。选用Z525立式钻床,使

用切削液。

5.2选择切削用量

1)确定进给量f

由于孔径和深度均不大,宜采用手动。

=6.7mm时,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7,当铸铁硬度≤200HBS,d

=1,则f=0.36~f=0.36~0.44mm。由于l/d=9.5/6.8=1.39,故应乘孔深系数K

lf

0.44mm/r。

根据《机械加工实用技术手册》表10-33可知,高速钢钻头加工中等硬度灰=6.7mm时,f=0.2mm/r。

铸铁,d

综上两点,进给量采用f=0.2mm/r,考虑攻螺纹,应乘以系数0.5

mm/r

2)决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寿命

=6.7mm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12查得,当d

损量为0.8mm,刀具寿命为20min。

3)决定切削速度

由《机械加工实用技术手册》表10-33查得,高速钢钻头加工中硬度灰铸铁=24m/min。。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35,确定钻床的实时的切削速度V

C

际钻速为960r/min。

5.3计算基本工时

式中,L=l+y+δ,l=9.5mm,入切量及超切量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29查出y+δ=3mm。

6.夹具设计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与老师协商,决定设计第Ⅺ道工序—M8-6H螺纹底孔的钻削夹具。本夹具用于Z525立式钻床。刀具为高速麻花钻。

6.1问题的提出

本夹具主要用来钻M8-6H的螺纹底孔,在设计夹具时应考虑如何在保证孔的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

6.2夹具设计

6.2.1定位基准的选择

本工序是加工摆动架M8-6H低孔,出于定位简单和快速装夹的考虑,选择孔φ32mm和端面为基准定位,采用一面一销定位,底部加一个定位键辅助定位,使工件完全定位,再使用螺母与开口垫圈进行夹紧。

6.2.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2.32计算钻孔时的轴向力、扭矩。

钻削轴向力:

扭矩

夹紧力为

在计算切削力时,必须考虑安全系数。安全系数K = K

1×K

2

×K

3

×K

4

式中:

K

1

为基本安全系数: 取1.5;

K

2

为加工性质系数: 取1.1;

K

3

为刀具钝化系数: 取1.1;

K

4

为几断续切削系数: 取1.1;

K = K

1×K

2

×K

3

×K

4

=1.9965

则实际夹紧力为 F=K×F=1.9965×

6.2.3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分析。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一平面及一短销。定位销的尺寸现规定为与零件内孔基本尺寸相同,即φ32mm。与工件采用间隙配合,其

径向移动不会对孔的位置精度产生影响。

从零件图上可知,空的位置与定位基准平面的位置精度要求并不高。故采用一面一销外加辅助键的定位方式足以保证加工精度。

6.2.4夹具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如前所述,夹具设计应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故本夹具在工件的夹紧方式上采用了开口垫片。当工件需要拆卸时只要稍微松开螺母,拔出开口垫片,由于工件内孔大于螺母外径,故可将工件直接取出,提高了劳动效率。钻模板上装有快换钻套,可以节省更换钻套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7.选择加工设备

由于生产类型为中小批量,故加工设备以通用机床为主,机床夹具以通用机床专用夹具为主,工件在各机床间的传递由人工完成。

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相应的机床:

工序Ⅰ、Ⅱ、Ⅲ铣φ32mm、φ16mm孔端面以及工序Ⅸ中的铣槽因工种相同,可在同一铣床上完成,选用XA6132卧铣铣床;

工序Ⅳ车φ27mm的上端面和φ10mm孔和φ16mm孔的基准面以及相应的倒角操作均应在车床上进行,可选用CA6140车床;

工序Ⅴ、Ⅶ应加工孔径角大,故选用加工能力较强的Z550立式铣床;

工序Ⅹ、Ⅺ、XII中涉及到的孔加工,应孔径较小,可选用Z525立式钻床;

工序Ⅵ鏨2mm沟槽可由钳工完成;

8.刀具选择

(1)铣平面时,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d=60mm,齿数Z=10,及直径为d=50mm,齿数z=8;切槽铣刀,直径d=6mm。

(2)钻φ32mm、φ10mm、φ16mm的孔选用高速钢麻花钻。

(3)扩孔,铰孔及倒角选用专用刀具。

(4)车φ10mm孔和φ16mm的基准面,刀具为外圆车刀。

(5)钻螺纹孔φ6mm.攻丝M8-6H 用高速钢麻花钻,钳工用丝锥。

(6)拉沟槽R3选用专用鏨刀。

9.量具选择

1.选择加工面的量具

用分度值为0.02mm的游标长尺测量,以及读数值为0.01mm测量范围

100mm~125mm的外径千分尺。

2.选择加工孔量具

因为孔的加工精度介于IT7~IT9之间,可选用读数值0.01mm 测量范围50mm~125mm的内径千分尺即可。

3.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

槽经粗铣、半精铣两次加工。槽宽及槽深的尺寸公差等级为:粗铣时均为IT14;半精铣时,槽宽为IT13,槽深为IT14。故可选用读数值为0.02mm 测量范围0~150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10.实习心得

本次课程设计为摆动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最终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份,工序卡片一份,工件零件图一张,夹具装配图一张,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以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学习并掌握了如何根据生产批量要求,来进行机加工工艺规程和所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培养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制图和运用设计资料(包括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进行经验估算和验算等基本设计技能方面也是进行一次全面训练,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工作意识与方法,从确保设计质量出发,学会工作中的合作与分工。

本次课程设计可以看做是一次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跟老师讨论,去论证,提出解决方法,再接着提出新的问题。每一次改进我都收获良多。虽然我的设计作品不是很成熟,及时借鉴前人的很多资料仍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实实在在的走完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该走的每一个过程,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我感到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真真正正的用心去做,才会使自己更加的成长,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实践的能力,没有自己的实践就不会有所突破,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成长与进

步。

最后衷心的感谢古华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给予我帮助的同学们!

11.参考文献

1.艾兴、肖诗刚主编.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赵家齐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陈宏钧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员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袁黎主编. 机械加工实用技术手册[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5.王伯平主编.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陈忠良、潘白桦主编.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7.陈明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侯放主编. 机床夹具图册[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蜗轮减速器箱体】【镗左右通孔+钻6-M8孔】

毕业设计(论文) 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工艺及夹具设计 I

摘要 本设计专用夹具的设计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零件加工过程的基础上。主要加工部位是平面和孔加工。在一般情况下,确保比保证精密加工孔很容易。因此,设计遵循的原则是先加工面后加工孔表面。孔加工平面分明显的阶段性保证粗加工和加工精度加工孔。通过底面作一个良好的基础过程的基础。主要的流程安排是支持在定位孔过程第一个,然后进行平面和孔定位技术支持上加工孔。在随后的步骤中,除了被定位在平面和孔的加工工艺及其他孔单独过程。整个过程是一个组合的选择工具。专用夹具夹具的选择,有自锁机构,因此,对于大批量,更高的生产力,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蜗轮蜗杆减速器壳体类零件;工艺;夹具; II

ABSTRACT Foundation design of body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the design of special fixture. The main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ing plane and holes. In general, ensure easy to guarantee precision machining holes than. Therefore, the design principle is first machined surface after machining hole surface. Periodic hole machining plane is obvious that rough machining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machining hole. A good foundation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process. The main process is supported in the positioning hole process first, and then the processing hole plane and the hol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support. In a subsequent step, in addition to processing technology are positioned in the plane and the other hole hole and separate process. The whole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 tool.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selection, a self-locking mechanism, therefore, for large quantities, higher productivit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s: box type parts; technology; fixture; III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机械制造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它首先要为我国正在发展的产业包括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以及其它产业提供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为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工程等新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基础备。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本论文为铣床专用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本夹具能在加工常规零件的时候使质量进一步提升,并降低劳动强度,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工精度的同时批量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夹具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际生产中企业的效益。因而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在今天显的优重要起来。 关键词:装备;制造;铣床;专用夹具

ABSTRACT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gress of technology,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to provide advanced, effective technical equipment, it must first for China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clude agricultural,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provide good quality, technical advanced technical equipment, but also for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basis of equipmen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gm can no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fixture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efficiency, low labor strength, processing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often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and special design of a milling machine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fixture positioning scheme, clamping, of cutter scheme,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design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analysis. This fixture can in processing of conventional parts that quality further ascension,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its products processing precision and batch produc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us fixture use in some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Thus to fixture knowledge know and study the optimal in today's show for important up. Key words: equipment;manufacturing;milling;the machine tool's fixture

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程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邱令恩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邱令恩班级 B150231 学号 B1502312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铣床夹具装配图1张 2、铣床夹具零件图1张 3、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设计要求: 1、在立式铣床上加工18H12的通槽。 2、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 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 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年月日指导老师张洪涛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姓名邱令恩班级 B150231 学号 B1502312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铣床专用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片篇幅: 图纸共 2 张 说明书共 22 页 指导老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前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其目的在于:(1〕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续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为了开阔视野,掌握执照技术最新发展,开阔专业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处进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先进制照技术”以作为许多学校的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课程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工艺规程设计的衔接,夹具设计应和工序设计统一。 2:所需设计的夹具绝大多数用于零件加工的某一特定工序,在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应与工序设计程序一致,不能相互冲突。 3:设计时要有整体观念。 4:夹具设计有自身的特点:定位,夹紧等各种装置在设计前期是分开考虑的,设计后期通过夹具体的设计将各种元件联系为一个整体。在这个 过程中容易出现工件无法装卸,工件定位出现过定位或欠定位等问题, 因此设计时要考虑周全,整体观念强就会少出现差错,从而提高设计 质量与效率。 零件在工艺规程之后,就要按工艺规程顺序进行加工。在加工中除了需要机床、刀具、量具之外,成批生产时还要用机床夹具。它们是机床和工件之间的连接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获得正确的位置。机床夹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通常把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定位。当工件定位后,为了避免在加工中受到切削力、重力等的作用而使工件的既有位置遭到破坏,还应该用一定的机构或装置将工件加以固定。使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夹紧。将工件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浅谈圆形壳体零件加工及夹具设计

浅谈圆形壳体零件加工及夹具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18T21:44:55.7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任吉斌[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壳体零件与加工难点、车床加工与变形控制对策、孔加工与钻孔类夹具的设计这几个方面入手,对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开展了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以从根本上了解与掌握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相关要点,降低圆形壳体类零件在加工期间的变形几率,提高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效果,确保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专业性水平稳步提升, 促进圆形壳体类零件相关加工制造企业的可持续性发亿鑫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主要从壳体零件与加工难点、车床加工与变形控制对策、孔加工与钻孔类夹具的设计这几个方面入手,对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开展了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以从根本上了解与掌握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相关要点,降低圆形壳体类零件在加工期间的变形几率,提高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效果,确保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专业性水平稳步提升,促进圆形壳体类零件相关加工制造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圆形壳体;零件;加工;夹具;设计; 前言:壳体零件的加工与设计,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对各类加工及设计工艺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在工业化持续性发展的推动之下,各类加工制造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面对着如今的发展态势,壳体零件相关加工制造企业更加应当在加工与设计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尤其是针对于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相关夹具设计方面,应当提高重视程度,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对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开展全方位的、细致化的分析与研究,以能够更加正确地掌握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要点,尽可能地采用相应的控制手段及措施,降低圆形壳体类零件在加工期间出现变形等质量问题的概率,全面提升圆形壳体类零件的加工与夹具设计专业性水平,为圆形壳体类零件相关加工制造企业在新时期的稳步发展奠定重要的发展性基础,让其可稳步迈向新的发展征程。 一、概述壳体零件与加工难点 如图1所示,为该加工制造企业所加工的零件结构。该批零件材质为ZG35,总高度为25000-0.072mm,其小端面的直径是1000-0.072mm,其大端面的外圆实际直径是3400-0.072mm,大端面的法兰之上设置了6个?100+0.015mm孔,小端面的内径为900+0.015mm。大、小端面的内孔表面实际粗糙值是Ra= 1.6μm。大、小端面,其与相关零件轴线的垂直度是0.03mm。零件加工的难点如下:其一,该类零件为薄壁类的零件,在加工期间变形几率相对较高;其二,该零件的精度要求相对较高,6个?10 mm的孔有着一定偏差性要求,该6个孔需均匀性的分布。常规性的加工工艺之下,必须为钻孔的夹具提供一定基础性保证;其三,确保其大与小端面,可与该零件的轴线相互满足垂直度相关要求,需一次完成装夹加工操作。 图1 零件整体结构示图该圆形的壳体类零件实际加工工艺为:铸造成型→处理调质→车床加工操作→大端面加工操作→大端面的外圆加工操作→小内孔及小端面加工操作→变形控制措施有效实施→应用钻孔的夹具,针对大端面的6个?10 mm的孔实施钻孔加工等。 2、车床加工与变形控制对策 选择卧式的车床,开展零件大、小端面、小内孔等部位的加工操作,合理使用自定心的卡盘类装夹予以一次性完成该加工过程,确保垂直度与同轴度处于标准范围内。那么,为避免零件加工期间薄壁出现变形问题,如图2所示,可适当应用简易性的账套(1:为螺栓调整;2:为账套的外圈;3:为账套的内圈;4:为压板;5:为零件)。在零件加工之前,把该账套性装置放置于该零件的大孔当中,把螺栓的长度调整至标准范围之内,让该账套在外圈逐渐膨胀,以对零件的内孔起到良好的支撑性作用,确保零件加工期间不会出现变形的问题。

生产车桥后桥减速器壳体.(DOC)

摘要 本设计的内容可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两大部分。首先,通过分析车桥后桥减速器壳体。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及相关课程的一些知识,解决减速器壳体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等方面的相关问题,确定相关的工艺尺寸及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其次,依据推动架毛坯件和生产纲领的要求及各加工方案的比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动架加工工艺规程路线。最后,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及相关方面的书籍,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的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减速器壳体、后桥减速器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a point of order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machine tools designed for the two most fixture design.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planer, that promote the planer-processing role. Us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related programmes of knowledge, promoting the solution-processing in the position to step up and the line of the arrangement, and so on related issues, establishing the process and choose a suitable size and machine tools, spare parts processing quality assurance . Secondly, the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rough-pieces an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me of the programm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practical point of order-processing line.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ing,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reference manual and related aspects of the books, use of fixture desig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e programme drawn up fixture design, design efficient, effort,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cessing Fixture. Key word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special fixture Reducer housing rear axle reducer

铣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铣床夹具设计 班级机制3113 设计小组第5小组 指导老师袁帮谊、王甫

目录 1.1熟悉加工零件图 (3) 1.2加工零件图分析 (4) 第2章结构方案设计 (4) 2.1 定位方案设计 (4) 2.1.1确定定位方案 (4) 2.1.2 选择定位元件,设计定位装置 (6) 2.2 夹紧方案设计 (6) 2.2.1 确定夹紧方案 (6) 2.2.2 夹紧装置设计 (7) 2.2.3 夹具体设计 (9) 第3章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0) 3.1 夹具总装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及公差 (10) 3.2 夹具总装图应标注的技术条件 (10) 4.1误差分析 (11) 4.1.1定位误差 (11) 4.2定位误差的计算 (12) 前言

由机械加工生产实践可以知道,任何机械加工都不能离开夹具。不论是使用通用夹具,还是使用专用夹具,总是需要先将工件定位夹紧后,才能进行加工。所以,夹具是现代机械加工行业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使用夹具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使用夹具还可以扩大现有机床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先进的夹具技术,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果。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是通用夹具,如车床上用的三爪卡盘和铣床上用的平口虎钳等,这类夹具的规格尺寸已标准化,由专业厂进行生产。而用于批量生产、专门为工件的某个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必须由各制造厂自行设计制造。由于专用夹具的设计制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劳动条件和生产成本,因此,它是各机械制造厂新产品投资、老产品改进和工艺更新中的一项重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也是每一个从事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机床夹具分析 1.夹具的组成夹具的使用对象虽不相同,夹具的结构和功用也不大一样,但是从不同的夹具结构中可以概括出一般夹具所共有的结构组成。归纳起来,夹具可视为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六部分组成。定位装置是由定位元件组合而成的,其主要作用是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确定位置。夹紧装置一般是由力源、中间传力机构及夹紧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保持工件由定位所取得的确定位置并抵抗动态下系统所受的外力及其影响,使加工得以顺利实现。安装元件是指与机床装夹面组成安装副并使工件在夹具中取得的确定位置,从而确保工件对机床取得正确位置的元件。导向对刀元件,一般专指钻套、锉套(对刀件)等元件,其作用是在确保其对定位元件位置精度的前提下,直接或间接的引导刀具实现加工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工件与刀具间的确定位置。其他装置或元件是为了满足设计给定条件(包括被加工工件的工序精度要求、批量、夹具制造部门的设备状况及工艺水平)及使用方便,夹具上还酌情设置分度装置、送料装置及顶出装置等。夹具体是指按夹具结构及总装技术要求,连接、支承其它装置(或元件)并保持总装精度的基础元件。夹具的组成随设计给定条件而变化。一般夹紧装置及夹具体构成。而对于专用夹具而言,则必须另加导向或对刀元件,其余装置或元件则可按需要确定。 2.夹具的功能 (1)工件通过夹具进行安装,一是要保证定位准确,二是要保证夹具紧要求。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且精度稳定。1(2)使用夹具来安装工件,应能减少划线、找正、对刀等辅助时间,用气动、液动夹紧装置可进一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生产安全。 3. 夹具的基本要求夹具设计的原则是经济和通用,它可以概括为“好用、好造、好修”这 6 个字,其中好用是主要的,但必须以不脱离生产现场的实际制造和维修水平为前提。 第1章设计准备工作

壳体零件制造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论述了航空发动机上活门壳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及一套夹具的设计过程。本文参考了大量的与机床夹具相关的文献,并分析了国内外机床夹具的发展研究现状。论文对零件进行了工艺性分析,确定了毛坯的制造形势及技术要求,为工艺路线的编制奠定了基础,最终确定了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方案。通过六点定位原理设计了一套铣床夹具。以SolidWorks软件为三维可视化设计平台,完成了对零件可视化设计的三维实体建模。 关键词:壳体;工艺规程;夹具;三维设计

Abstract Discusses on the aircraft engine the valve casing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formulation process, and a fixture of the design process.In this paper, a lot of reference and machine tool fixture in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has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the development of machine tool fixture.Study on the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blank of manufacturing situation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process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aid the foundation,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machining process route plan.By six point locating principle to design a set of milling fixture.Taking SolidWorks software for 3D visual design platform, completed the parts design visualization of 3D entity modeling. Key words: shell; procedure; fixture; three dimensional design

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工艺设计

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专用夹具设计及工艺设计 【内容摘要】立式铣床是平面铣削加工的常用设备,本文主要针对立式铣床中的减速器下壳体接合面铣削工序而设计专用夹具。从零件的作用分析、工艺分析、工艺流程设计、机械加工余量的选择到工艺计算、夹具结构的初步构思,再到最后的夹具装配图的绘制而最终确定夹具的具体结构及尺寸,显示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夹具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在确保加工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夹具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效,制造成本低廉。根据零件结构特性,本夹具采用组合定位方式,将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以确保平面的加工精度。 【关键词】立式铣床减速器工艺分析工序流程夹具设计

目录 1.设计目的、内容及要求 (4) 2.零件的分析 (5) 2.1零件作用分析 (5)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3.工艺规程设计 (5) 3.1基面的选择 (6) 3.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6) 3.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 (7) 4.毛坯材料及尺寸、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9) 4.1毛坯材料及尺寸 (10) 4.2加工余量 (10) 4.3工序尺寸 (10)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 6.夹具设计 (13) 7.选择加工设备 (15) 8.刀具选择 (15) 9.量具选择 (16) 10.实习心得 (16)

11.参考文献 (18)

1.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进行生产实习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我们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我们通过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我们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1.2设计内容 1)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的拟定和分析。 2)工艺规程的拟定。 3)工序设计。 4)夹具方案设计。 5)夹具装配图的设计。 6)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7)工艺参观实习报告的撰写。 1.3设计任务 1)产品零件图 1张 2)机械加工工序卡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张 4)工艺装备(夹具)总装图 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减速器壳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

减速器壳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文献综述 1 前言 本课题是箱体加工及夹具设计,箱体零件加工属于典型零件,由于箱体零件结构比较复杂,加工工艺也相对复杂,通常都是采用铸铁材料,先铸造成毛坯,然后经过时效处理后,进行机加工,在机加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先面后孔的加工路线。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先进性加工工艺日新月异,主要由以下发展趋势: 1.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设计 2.成形精度向近无余量方向发展 3.成型质量向近无“缺陷”方向发展 4.机械加工向超精密、超高速方向发展 5.采用新型能源及复合加工。解决新型材料的加工和表面改性难题 6.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 7.采用清洁能源及原材料、实现清洁生产 8.加工与设计之间的界线趋渐淡化,并趋向集成及一体化。 9. 10.工艺技术与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繁密结合,先进制造生产模式获得不断发展 2 主题部分 2.1 常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减速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齿轮及蜗杆减速器按其传动及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 (1)齿轮减速器主要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种。 (2)蜗杆减速器主要有圆柱蜗杆减速器、圆弧齿蜗杆减速器、锥蜗杆减速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等。 (3)行星减速器主要有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和谐波齿轮减速器等。 常用减速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应用 1齿轮减速器 2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3分流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4同轴式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5圆锥减速器 6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7蜗杆减速器 齿轮减速器按减速齿轮的级数可分为单级、二级、三级和多级减速器几种;按轴在空间的相互配置方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减速器两种;按运动简图的特点可分为展开式、同轴式和分流式减速器等。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最大传动比一般为8——10,作此限制主要为避免外廓尺寸过大。若要求i>10时,就应采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应用于i:8—50及高、低速级的中心距总和为250—400mmm的情况下。图示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用于要求传动比较大的场合。圆锥齿轮减速器和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用

连接壳体夹具设计要点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题目连接壳体夹具设计 院(系)别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级别2011级 学号1111111002 姓名 指导老师 2015年01月

目录 第一章夹具设计任务 (1) 1.1 零件结构分析及零件图 (1) 1.1.1 零件的作用 (2)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2) 1.2 钻6φ孔工序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2) 1.2.1工序分析 (2) 1.2.2 基本要求 (3) 第二章6φ孔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4) 2.1 设计方案 (4) 2.2 定位面及定位元件的选择 (5) 2.3 夹紧面及夹紧元件的选择 (5) 2.4 钻套的选择 (5) 2.5 钻模板的确定 (6) 2.6 夹具体的确定 (6) 2.7 其他零件的选择 (7) 第三章主要计算说明 (9) 3.1 钻削力的计算 (9) 3.2 夹紧力的计算 (9) 第四章夹具定位误差计算 (12) 4.1 定位误差ΔP (12) 4.2 对刀误差ΔT (12) 4.3 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ΔA (12) 4.4夹具误差ΔE (13) 4.5加工方法误差ΔG (1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夹具设计任务1.1零件结构分析及零件图 连接壳体的零件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连接壳体零件图 连接壳体的三维效果图如图1.2所示

图1.2 连接壳体三维图 1.1.1 零件的作用 零件为连接壳体,在机器中起连接作用,保护轴类零件;零件通过Φ70圆盘上的三个Φ12的孔和连杆上Φ6的孔来连接两个不同零件,而其壳体起到保护在内的轴不受损伤的作用,以及减少其振动,使工作时机器运转平稳。 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生产,由生产批量可得到相关信息为:毛坯精度中等,加工余量中等;加工机床部分采用通用机床,部分采用专用机床,按零件分类,部分布置成流水线,部分布置成机群式;广泛采用专用夹具,可调夹具;按零件产量和精度,部分采用通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量具;部分采用划线找正装夹,广泛采用通用或专用夹具装夹;有较详细的工艺规程,用工艺卡管理生产。 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震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的零件。 1.2 钻6φ孔工序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1.2.1工序分析 本次夹具设计所对应的工序为加工6φ孔,要求先用4φ的钻头钻通孔,在用 6φ的钻头加工出6φ孔。

减速器壳体受力

壳体受力工况分析 以下列出了三种工况,分别为: 工况一:地面垂向力最大,驱动力最大 工况二:制动力最大,驱动力为零 工况三:地面侧向力最大,驱动力最大 其中工况三经计算小于工况一,即包含于工况一中,因此,在仿真时可以省去工况三的仿真。 壳体受力主要来自三部分,分别为:电机驱动扭矩,地面反力和电机自重。其中电机自重相比其他部分较小,认为可以忽略,故以下每种工况都分以上二部分讨论。 工况一:地面垂向力最大,驱动力最大 1、来自电机驱动扭矩 受力计算(前进工况、电机扭矩最大) d T F t 2= βαc o s t a n t r F F = βt a n t a F F = β αcos cos t n F F = 第一级齿轮副作用力 2228t F = 963r F = 1429a F = 2817n F = 第二级齿轮副作用力 6357t F = 2369r F = 1401a F = 6928n F = 计算可得: (1)电机止口处受力,N F c 2228= N F s 963-=(c F 指垂向力,向上为正,向下为 负;s F 指水平力,向前为正,向后为负,下同) (2)电机扭矩反力矩,由电机与壳体的接触面摩擦力承受,m N T ?=90 (3)第二轴右侧轴承座受力,N F c 3877-= N F s 217-= (4)第二轴左侧轴承座受力,N F c 4708-= N F s 1189-= (5)第三轴深沟球轴承座受力,N F c 2491= N F s 7109= (6)半轴轴向力传递至半轴套管卡簧,N F 1401=,方向向左 2、来自地面反力 (1)垂向力:作用于半轴套管支撑轮毂轴承处 N kG F c 60039.870075.15.02 1 2=???== ,方向向上 式中, k ——动载系数,乘用车,取75.1=k 2G ——后轴最大静载荷,N

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壳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I

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是一种壳体的工艺设计和夹具设计。该零件是一种支承和包容传动机构的壳体零件。设计中先进行零件的结构和工艺分析,确定粗基准和精基准以及零件的加工余量与毛坯的尺寸,得出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接着再计算各工序的切削用量以及工时。 除此之外,还设计了一套专用车床夹具和专用钻床夹具。首先确定合适的定位基准,设计夹具体,再选择定位元件、夹紧元件等部件。然后计算出定位误差、夹紧力以及切削力,分析夹具的合理性。最后对关键部位进行Proe有限元分析,确保夹具可以安全的工作。 关键词:壳体;工艺分析;车床夹具;钻床夹具;有限元分析 II

毕业设计说明书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process design and fixture design of the shell. This section is a shell of supporting and embrac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n the design, it should first process the structural and industrial analysis of the section, and then determine the coarse benchmark, fine benchmark, machining allowance and blank size of the section to obtain the process of the parts making. After that it calculated the cutting dosages of every process and the production time. In addition, this design involved a set of special milling fixture and a set of special drill press fixture. First, it identified the appropriate locating datum, chose clip specific. Then it chose positioning components, clamping component, and so on. It should also calculate the positioning error, clamping force, cutting force and then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fixture. Finally it had a 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the key parts to ensure that the fixture can work safely. Key words:Shell; Process analysis; Turning attachment; Drill jig; FEA III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5变速箱壳体铣面夹具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变速箱壳体铣面夹具设计 学院:工学院 姓名: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目录 摘要 (2) 一、前言 (4) 二、设计任务 (4) 三、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和设计特点 (5) 3.1 铣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5) 3.2 铣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5) 四、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6) 五、定位方案设计 (6) 5.1底板与工件的定位 (6) 5.2 机床与底板的定位 (6) 六、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7) 6.1 定位误差分析 (7) 6.2 定位误差计算 (7) 七、夹紧方案设计 (9) 八、切削力计算 (10) 九、夹紧力计算 (11) 十、夹具体的设计 (12) 十一、技术条件制定 (13) 十二、夹具精度计算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4) 12.1 夹具的精度计算 (14) 12.2减少误差分析 (15) 12.3夹具精度的小结 (15) 十三、夹具工作原理的简介 (15) 十四、总结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 我们此次实际的是用于铣削变速箱壳体的专用夹具,考虑到变速箱的形状,我们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案,并通过拧紧和旋松螺母来实现夹具的装配和拆卸,这种设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中我们所设计的夹具它的定位元件为菱形销、圆柱形以及以及定位块的四个凸面,而加工零件的定位表面为与菱形销和圆柱形配合的俩个孔以及加工元件的底面。 关键词:一面两销;变速箱;铣削;夹具;定位元件

Abstract We the actual special fixture is used for milling the gearbox shell, considering the shape of a gearbox, we adopt a two pin positioning scheme, and through the screw and unscrew nuts to realize the clamp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this design is simple, easy to use. Which we designed fixture its positioning components for the diamond pin, four convex cylindrical and positioning block, but the positioning surface of machining parts with the diamond pin and cylindrical coordinate the two holes and processing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element. Key words: a two pin; Gearbox; Milling; Fixture; Positioning components.

WH212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

优秀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WH212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题目类别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日期

WH212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要求“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生存”,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外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发展方面方向之一。通过对WH212减速器箱体零件图的分析及结构形式的了解,从而对减速器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说明及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分析。然后再对减速器箱体的底孔、轴承孔的加工进行夹具设计与精度和误差分析,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 关键词:减速器加工工艺定位夹具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requires that" with quality beg development, with benefits seek to live on to store ",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element processing , have raised productivity and reduced production cost, is one of mainly direct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rn machining technology developing. Through knowing and analysi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asing part drawing for WH212 gear reducer, so as to analysis the process, make process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and the precision of gear reducer. Then, carry out the design of clamping apparatus and analysis the precision and error for the processing of bearing hole and the base hole of the casing of gear reducer, this technology and the design result of clamping apparatus can apply in production requirement. Key phrase: gear reducer , processing technology , Fixed position ,Tongs desi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