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续断的染色体研究

合集下载

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进展

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进展

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进展丁莉;李慧;武芸;孙鹏【摘要】从基础研究、天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药材质量评价方面综述了川续断的研究概况.该植物主要含皂苷、生物碱、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促进骨愈合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作用.提出了目前川续断以及其他药材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28)003【总页数】5页(P320-324)【关键词】药材;川续断;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评价【作者】丁莉;李慧;武芸;孙鹏【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湖北民族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续断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是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生物碱、挥发油及其它生物活性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痪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下血,以及遗精、带下、痈疽疮肿[1].其中,产于湖北鹤峰县和宜昌五峰县的续断由于其加工后具根条粗、无头尾、质柔软、墨绿色(俗称乌梅色)菊花心、气微、味微苦、微甜而涩的品质特征,而被冠以“五鹤续断”之名.其“乌梅花心”的特征闻名国内外,是湖北省恩施州的道地药材之一[2].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深入认识,国际市场对天然中药材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加强,川续断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原料,蕴涵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本文现对川续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川续断并为其它药材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基础,以充分利用生物资源.1 生物学基础研究1.1 生活习性植物的生活习性是判断和选择植物生长最适地域、耕种者因地制宜的重要依据.观察并研究总结,五鹤续断喜温暖而较凉爽的气候,宜在海拔1 200~2 500 m的山区种植,能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含腐殖质丰富的沙壤土成粘壤土为佳,凡气侯炎热、干燥、土壤粘重、板结的地方均生长不良[3].1.2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作为植物最表观的性状,能够直观的识别植物种类及基本生长情况,对五鹤续断进行部分生物学特征研究时,通过定期测量并记录其外部形态进行部分显微结构观察,可知五鹤续断在营养器官上主要包括多年生草木、基生叶丛生、茎生叶对生三种类型,并在叶片大小及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花序类型为顶生头状,果实类型为瘦果.1.3 细胞结构植物染色体是植物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支配植物的遗传和变异,并控制植物的发育.陈训[4]和丁莉[5]分别研究了贵州的野生川续断以及五鹤续断的染色体.研究表明,二者的核型公式都为2n=18=12m+4sm+2st,即染色体由12个中部着丝粒染色体、4个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和2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类型为2A.但是在染色体的臂比上略有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生境会使物种有不同的适应性.其染色体结构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显微结构及解离组织方面的研究发现,尽管有的续断在亲缘关系上较近,且在分布区有交叉,但在根部组织结构及组成的分子特征等方面仍有许多差异[6].1.4 花粉形态种子植物成熟花粉形态结构稳定并具特异性,因此研究花粉形态结构可为植物的起源、演化、鉴别及植物分类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冯学锋等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续断属的17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分析.发现17种2变种的种间差异较小,川续断与大理续断在形态上相似,区别为川续断叶疏被白色短毛或仅沿脉被刺毛,小苞片倒卵楔形;后者茎叶多被黄白色乳突状刺毛,小苞片长方倒卵形,且花粉较大[7].1.5 繁殖方式繁殖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植物种类繁多,繁殖方法不一,主要有营养繁殖、种子繁殖、孢子繁殖.续断的人工家植通常采用种子繁殖,林先明等[8]探讨了不同的贮藏温度对续断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发现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贮藏温度为0℃时发芽率最高,达到74.5%.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组织培养的方法来繁殖植物新个体成为热点.在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组合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时发现,NAA、6-BA、2,4-D对五鹤续断愈伤组织诱导效果较好,KT的诱导效果不明显;诱导愈伤组织最好的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9].诱导丛生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5 mg/L;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1.0 mg/L+PP3330.4 mg/L[10].2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是其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对全面了解和进一步开发利用它具有重要意义.川续断作为传统药用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皂苷、挥发油、多糖及其它生物活性成分.2.1 皂苷类续断皂苷为续断的主要有效成分,据现有研究统计,从川续断科植物中共分离出29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11].皂苷主要具抗骨质疏松、增加骨密度的作用,其提取物是促进骨损伤愈合的作用的活性成分[12],并可显著性提高斑马鱼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显著性提高Na+,K+-ATP酶的活力[13].其他作用方面,研究续断皂苷VI(ASAVI)在抗心肌萎缩中起的作用时发现,ASA VI能降低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等酶的含量,提高心脏中过氧化氢酶等,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等酶的含量,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小鼠的丙二醛(MDA)含量和Ca2+浓度[14].另外,川续断总皂苷和人参皂苷都有保护神经元细胞,中和β-淀粉蛋白神经毒性的作用,可增加神经元细胞的存活率,减少因β-淀粉蛋白引起的细胞凋亡[15].木通皂苷D通过活化主要的含氮氧化物以及表达细胞凋亡相关的P53、Bax基因来诱导细胞凋亡,可用于对抗人类组织细胞U937白血病细胞[16].提取工艺方面,选取提取方法、提取溶剂以及提取时间这3个因素,运用正交实验,得到五鹤续断总皂苷最佳提取条件: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提取1 h,此时提取效率较高[17].2.2 生物碱类川续断总生物碱能显著抑制妊娠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收缩活动,降低幅度和张力,并可对抗催产素引起的妊娠大鼠在体子宫收缩幅度和张力的增加,对抗大鼠因摘除卵巢而导致的流产[18].在提取工艺方面,武芸采用索氏提取法,并选取料液比、提取酸碱度以及提取时间这3个因素,运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五鹤续断总生物碱最佳提取条件,即: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10 h,酸度值为3~3.5[19].2.3 多糖类研究表明,续断根的热水提取物中存在着抗补体多糖和具免疫调节活性的高分子活性成分[20].采用石油醚脱脂、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分离、sevage脱蛋白、冷冻干燥等方法研究多糖的提取及动态分布规律,结果在提取2次、加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为95℃时,续断多糖得率最高,且3年生续断根多糖分布最高[21].2.4 酸类Tian等用95%乙醇对续断进行分馏,得到一些酚酸类化合物:咖啡酸、2,6-二羟基桂皮酸、香草醛酸、2-O-咖啡酸-D-吡喃葡萄糖苷酯和咖啡酰奎尼酸,还包括一些环烯醚萜配糖物单体和二聚体[22].从川续断根中提取出来的6种咖啡酰奎宁酸的派生物可用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23].2.5 挥发油类吴知行等[24]用GC/MS和GC/IR方法对续断根部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得到41种化合物,其中酚类化合物种类较多而萜类化合物种类较少.还发现川续断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菌能力.2.6 天然产物成分除了以上有效成分外,续断的其他成分同样被研究证明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续断能提高抗氧化酶的表达作用,是一种强抗氧化药物[25].类似研究表明,续断的粗提物及35%、50%、65%的乙醇洗脱液对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26].用大鼠进行试验研究续断对老年痴呆症的作用时发现其对海马结构β-AP的沉积有抑制和清除的作用[27],而β-淀粉样蛋白(β-AP)在神经元和突触间沉积是Alzheimer患者痴呆的主要原因.程志安等[28]发现续断可有效提高卵巢切除大鼠的全身骨密度、骨矿含量和骨钙的含量,并可增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可用于骨质疏松的防治.研究切除卵巢的小鼠还发现,经过16个星期的续断提取液处理,续断能通过改变骨头重塑效率来预防骨质流失,还能提高骨头强度,预防有带微体系结构的退化[29].Sung-Soo Kim等[30]发现从续断中提取的咖啡酰奎尼酸衍生物3,5-diCQA对于预防氧化胁迫产生的神经细胞疾病具有潜在医用价值.DR处理对于坐骨神经损伤造成的肌肉凋亡具有抗肌肉萎缩、抗细胞凋亡的作用[31].续断还在糖性白内障发病中起重要作用[32].3 续断质量研究3.1 不同产地续断质量差异《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对于药物产地选择有“土地所生,真伪陈新”的论述.因此中药产地是否适宜,对于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在对37个不同产地的川续断的HPLC图谱进行相似性分析时,发现不同产地川续断种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33].胥秀英[34]、王秀军等[35]建立了续断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发现云南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最低,质量相对较差,而恩施、贵州、四川产的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均超过或达到40%.类似的研究,对全国四川、湖北、云南等9个省、市的37个续断进行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产地对含量的影响较显著,其中湖北鹤峰县野生续断总皂苷含量最高[36].比较野生续断和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在总各项生理特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发现,野生续断中的镉、汞、铅等有害元素含量明显高于GAP人工种植的续断;而GAP人工种植的续断在总生物碱、糖类、蛋白质类、总灰分元素含量上均高于野生续断[37,38].探讨五鹤续断不同生长时期有效成分时发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其根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总生物碱和多糖的含量积累呈现出递增趋势;其叶中总生物碱、多糖及水溶性的含量均较低[39,40].杨中林[41]比较来自不同产地的续断在木通皂甙D含量的差别发现,四川木里和盐源的含量最高,湖北五峰和长阳的次之.卫莹芳[42]对23个不同产地的续断总生物碱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达到0.121 2%,其次为湖北鹤峰县和四川越西县,最低的为四川荥经县,仅为0.010 6%.3.2 续断质量评价方法传统上,对于中药材质量的评价主要采取两种方法:表观形态的甄别和对其所含个别的“有效或指标成分或部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表观形态的评价方法虽然直观,但是存在主观意识强、标准无法统一的缺点;有效成分的评价方法缺乏考虑化学成分协同作用这一影响.而且,药材的特殊品质也就是药材的质量主要是生态环境,栽培技术以及种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考虑某一因素或某两个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全面的.近年来,随着蛋白质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元化,同工酶技术、分子标记技术等都应用于药材的质量评价中.4 展望在植物的分类与系统演化的研究中,核型分析、显微结构以及花粉形态是分析类群之间关系、探索种群发育与演化的重要依据.而植物繁殖是植物繁衍后代、延续物种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植物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天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是中药材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但是,只局限于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以及少量的对其不同生境的成分差异的研究,而缺乏从生理生化以及种质资源等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尤其缺少中药材质量的内在影响因素,即分子层面的研究探讨,是很片面且不科学的.再者,药材的质量是药材的根本,它直接影响药材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发展前景的趋好,经济价值的攀升,一些不法分子以次充好,将不合格的产品带入市场,致使中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还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的长久发展.因此,提高药材的质量,制定中药材的质量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而且由于历代本草记载、地区用药名称和使用习惯的不同,类同品、代用品和民间用药不断出现,中药材的同名异物、品种混乱普遍存在,其种质退化,抗性降低,质量下降现象严重.获得优良的种质资源是提高药材质量的关键,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中药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表观性态、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分子水平上综合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建立中药材质量优劣的客观评价方法和相应合理的质控指标将会是中药界以后工作的重点.参考文献:[1]王家葵,王一涛.续断功效与临床应用历史沿革考[J].中医杂志,1992,33(6):49-50.[2]张万福.五鹤续断的地道历史考证[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 100-1 101.[3]丁莉,武芸.五鹤续断部分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管理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2):144-146.[4]陈训,巫华美.川续断的染色体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7):407-407.[5]施波,雷盼,石开明,等.道地药材五鹤续断的染色体制片优化与核型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129-131.[6]李燕立,艾铁民,傅桂芳.中药续断显微鉴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5):265-268.[7]冯学锋,艾铁民,徐海宁.续断属花粉形态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7):394-401.[8]林先明,廖朝林,谢玲玲,等.续断种子不同贮藏温度对发芽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4,43(6):70.[9]武芸,丁莉,韩鸿,等.五鹤续断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5 877-5 878.[10]武芸,武王莲,张泽,等.五鹤续断快繁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88-989.[11]吴春蕾,张志锋,刘圆.川续断科植物的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9,4(1):66-70.[12]谭洪根,林生,张启伟,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续断药材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9):726-727.[13]王言,杨中林.续断总皂苷对斑马鱼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2):22-24.[14]Li C M,Liu Z F,Tian J W,et al.Protective roles of Asperosaponin Ⅵ, a triterpene saponin isolated from Dipsacus asper Wall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rats [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0,627:235-241.[15]Qian Y H,Yang J,Hu H T,et al.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total saponin of Dipsacus asperoides on the apoptosis of hippocampal neurons induced by β-amyloid protein [J].ACAD XJTU,2004,16(1):30-34.[16]Jeong SⅡ,Zhou B,Eae J B,et al.Apoptosis-inducing Effect of Akebia Saponin D from the Roots of Dipsacus asper Wall in U937 Cells [J]. Archives of pharmacal research,2008,31(11):1 399-1 404.[17]武芸.五鹤续断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826-827.[18]龚晓健,季珲,王青.川续断总生物碱对妊娠大鼠子宫的抗致痉及抗流产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7,29(6):459-461.[19]武芸.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提取分离工艺的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04-305.[20]严忠红.川续断根部免疫调节多糖的分离和化学性质[J].植物学分册,1998,13(3):122-123.[21]武芸,丁莉.五鹤续断多糖的提取及动态分布规律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 325-1 326.[22]Tian X Y,Wang Y H,Liu X K,et al.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ipsacus asper [J].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07,55(12):1 677-1 681 .[23]Tran M H,Min K N,Phuong T T,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affeoyl quinnic acid derivatives from the roots of Dipsacus asper Wall [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6,108:188-192.[24]吴知行,周胜辉,杨尚军.川续断中挥发油的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4):202-204.[25]黄丽亚,叶嗣颖.延龄草续断上调抗氧化酶表达作用的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 012-1 013.[26]高振,邹坤,廖全斌.续断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4):366-368.[27]胡海涛,杨杰,钱亦华,等.续断对Alzheimer病模型大鼠海马结构淀粉样沉积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3):160-161.[28]程志安,吴燕峰,黄智清,等.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医正骨,2004,16(12):705-707.[29]Liu Z G,Zhang R, Li C,et al.The osteoprotective effect of Radix Dipsaci extract in ovariectomized rats[J]. 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gy,2009,123:74-81 .[30]Sung S K,Ran Y P,Hyun J J,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3,5-Dicaffeoylquinic Acid on Hydrogen Peroxide-induced Cell Death in SH-SY5Y Cells[J]. Phytotherapy Research,2005,19:243-245 .[31]Hyuk S J,Chung K N,Sun H M,et al.Effect of Dipsaci Radix on Hind Limb Muscle Atrophy of Sciatic Nerve Transected Rat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09,37(6):1 069-1 084.[32]胡书群,任孝衡,赵惠仁.续断等50种中药对猪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3,3(4):202-204.[33]董玉琼.川续断种质资源评价与质量标准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34]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等.道地药材川续断指纹图谱模糊模式识别研究[J].药物研究,2008,17(5):8-9.[35]王秀军,杨明利,吴杰,等.续断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 364-12 365.[36]刘永,王莹芳,闫婕,等.不同产地续断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 767-2 768.[37]武芸,丁莉,周吉源.五鹤续断中铅、镉、汞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2):12-14.[38]丁莉,武芸.药材五鹤续断野生转家种生理特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08-709.[39]丁莉,武芸.五鹤续断不同生长期部分有效成分的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5(4):82-84.[40]丁莉,武芸,张驰.五鹤续断中总生物碱的质量分数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199-201.[41]杨中林.不同产地续断木通皂甙D含量比较[J].中药材,2000,23(2):68-69.[42]卫莹芳,刘永,王化东,等.全国不同产地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559-561.。

中药续断的研究进展

中药续断的研究进展

中药续断的研究进展该研究从化学成分、炮制工艺、产地研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五方面综述了中药续断的研究进展,为续断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续断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类的化合物,还有挥发油、环烯醚萜类等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同时在临床上也应用于骨折、腰椎骨质增生、跌打损伤等症状。

当然,续断也曾有报导出现过敏性红斑等不良反应。

所以进一步开展续断的研究,对更好的发展和利用其药用活性成分有重要意义。

标签:续断;化学成分;炮制工艺;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续断为川续断科川续断属(Dipsacus)多年生植物川续断(C.Y.Chenget T.M.Ai.)的根,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因能“续折接骨”而得名。

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入肝、肾经,具有续筋骨、补肝肾、调血脉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足膝无力、跌打损伤、崩漏带下、腰背酸痛、痈疽疮肿等症。

笔者归纳了近年来的一些资料、文献,对续断的化学成分、产地研究、药理作用、炮制工艺和临床应用做一概述。

1 化学成分1.1 三萜皂苷类川续断中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类,共计22种,分别于C-23,C-28位连接不同的糖链,苷元均为齐墩果烯型五环三萜皂苷,还有一种是从川续断醇提液的酸水解液中分离得到了常春藤皂苷元[1]。

1.2 生物碱类在川续断的研究中,对于生物碱类的成分仅发现两个,是用薄层层析的方法,经分离鉴定确定为喜树碱Venoterpine和Catttleyine[2]。

1.3 环烯醚萜类从川续断中得到了6种环烯醚萜类的化合物,包括从川续断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林生续断苷Ⅲ(SytvestrosideⅢ),还有马钱子苷(Loganin)、双环烯醚萜葡萄糖苷、茶茱萸苷(Cantleyoside)、熊果酸(Ursolicacid)、当药苷(Sweroside)。

1.4 挥发油类川续断中含有41种挥发油成分,萜类种类较少,而酚类化合物种类较多,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为莳罗艾菊酮Carrotamaeeton,达8.54%。

川续断的作用与功效

川续断的作用与功效

川续断的作用与功效川续断,又称川续春、川续兰,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中国川西高山地区。

它的学名是Epimedium,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川续断主要含有淫羊藿素、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有效成分。

它被广泛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并且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下面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川续断的作用与功效。

首先,川续断在调节男性性功能方面有着显著的功效。

淫羊藿素是川续断中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它能够刺激骨髓细胞的生成,从而提高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除此之外,川续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保护精子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从而提高精子的活力。

此外,川续断还能够被身体迅速吸收,并作用于生殖器官,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勃起功能,提高性欲和房事时间。

因此,川续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男性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其次,川续断还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川续断中富含多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维持身体正常免疫功能所必需的。

通过补充川续断,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增强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此外,川续断还具有抗炎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引起的不适和损伤。

因此,川续断对于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具有重要的健康意义。

此外,川续断还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川续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膜的氧化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川续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能够调节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

因此,川续断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治疗肿瘤,提高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并减轻相关的副作用。

此外,川续断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川续断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细胞的衰老进程。

此外,川续断还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减少皱纹和色斑的生成,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年轻。

道地药材川续断指纹图谱模糊模式识别研究

道地药材川续断指纹图谱模糊模式识别研究

道地药材川续断指纹图谱模糊模式识别研究
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韩玉梅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8(017)005
【摘要】目的建立道地药材川续断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川续断指纹图谱,色谱柱为Shimadzu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一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结果建立了川续断指纹图谱标准.结论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川续断的一项质量控制指标.
【总页数】2页(P8-9)
【作者】胥秀英;郑一敏;傅善权;韩玉梅
【作者单位】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0;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0;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0;重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重庆,40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R282.71
【相关文献】
1.茯苓药材指纹图谱模糊模式识别研究 [J], 易中宏;胥秀英;郑一敏;王龙
2.茯苓药材指纹图谱模糊模式识别研究 [J], 易中宏;胥秀英;郑一敏;王龙
3.道地药材川续断的产地考 [J], 刘华宝
4.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5)道地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近况 [J], 杨建宇;刘冠军;刘白云;张举昌;刘桂香;朱珺丽;仪忠宝;祝之友;唐祖宣
5.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5)道地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近况 [J], 杨建宇;刘冠军;刘白云;张举昌;刘桂香;朱珺丽;仪忠宝;祝之友;唐祖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川续断目

川续断目
川续断目
被子植物的一个目
01 词源
03 忍冬属
目录
02 忍冬科 04 五福花科
川续断目(Dipsacales)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目,包含五福花科(Adoxaceae)和忍冬科(Caprifoliaceae) 两个科。APG IV系统认为川续断目属于核心真双子叶植物中菊类里的桔梗类;多识被子植物系统因此将它放在蔷 薇亚纲菊超目里。川续断目的学名基名和下属的各个科的学名基名不同(中文名基名因此也不同),是APG IV系 统各个目中仅有的两个例外(另一个是腺椒树目)。
Judd系统中本科的范围与以往的系统有很大变化,包含了川续断科、败酱科等,但将原属本科的接骨木属、 荚蒾属置于五福花科(Adoxaceae)。约36属800余种,世界广布,主产北温带;我国约有15属165种。本科许多种 类为药用植物,也有些种类为野生蔬菜。
【科的特征】草本、灌木或藤本。叶对生,单叶,有时为羽状分裂或复叶,羽状脉。各种花序,花两性,两 侧对称。萼片5,连合;花冠二唇形,常上唇2裂,下唇3裂或上唇1裂下唇4裂。雄蕊(3~)4或5,着生花冠上; 心皮2~5合生,子房下位,中轴胎座,柱头头状。蒴果、浆果、核果或瘦s由川续断属(属忍冬科)学名Dipsacus的复合形式Dipsac-加上表示目的等级后 缀-ales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
本目中文名亦由“川续断属”一名中的专名“川续断”加上“目”字构成。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Honeysuckle Family)
川续断目植物(5张)七子花属(Heptacodium)我国特有属,仅1种七子花(H. miconioides Rehd.),分 布浙江、湖北、安徽,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小乔木,树皮片状剥落,小花序头状(具7朵花),再组成圆锥 花序;花冠白色,宿存花萼果时红色。可栽培观赏。

川续断的研究现状

川续断的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 ̄J 2 2 R 8 中 [ E 璺

[ 文献标 识 ̄J -A B
[ 文章编 ̄]6 2 9 1 (0 80 — 17 0 17 — 5 X 2 0 】6 0 3 — 3

Cur e t St t n t y n i e e r n a us o S ud i g Ch n s Te s l Ro t a e o Z G Me-i ̄, H N Y — u 2 HOV iyn S E u h a
药 导
报 Abt c]Fo v set,c e ia cmp st n ult ic miain td fcrmoo ,p amaooi at n a d [ sat rm f e ap cs h mcl o oio ,qai dsr nt ,s yo ho sme h r cl c co n r i i y i o u g i
ci i a p l ai n h p p r s mma z d h c re t sa u t s d C i e e e s l r o ,t a s p l d o n o ai n f r l cl n e a p i t ,t e a e u c o i r e t e u r n tt s o t y h n s ta e o t h t u p i s me i f r t o u e m o
差 喜 川 续 断 为 川 续 断 科 川 续 断 属 植 物 川 续 断 Dpau se I iscsapr
Wa 的根 , d 又名川 断。 广泛分布于 四川 、 湖北 、 湖南 、 云南 、 西藏 等地 , 资源极为 丰富 , 神农本草经》 在《 中被列 为上品 。 具有补 肝肾、 强筋骨 、 续折伤 、 止崩漏 、 安胎等功效… 用 于胎漏 、 。 胎动

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5)道地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近况

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5)道地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近况

2020年第4卷第5期2020Vol.4No.5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综述/Review中华中医药道地药材系列汇讲(5)道地药材川续断的研究近况杨建宇刘冠军IQ,刘白云1,2,3,张举昌1,2,3,刘桂香1,2,3,朱聒丽1,2,仪忠宝役祝之友5,唐祖宣°(1.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道地药材分会,北京100700; 2.北京医景堂疑难病研究院,北京100210; 3.河南省汉帝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4.北京中科康保医学研究院,北京10009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传承工作室,四川眉山620360;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唐祖宣工作室,河南邓州474150)摘要:川续断作为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接骨强腰的功效,可治疗骨折、腰膝酸痛、阳气不足、妇人胎不稳等疾病, 在中医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川续断的历史沿革、采集、炮制方法、品鉴方式、产地变迁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川续断的药理 作用和应用效果,旨在为道地药材川续断的更多药用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川续断;道地药材;研究近况;药理作用;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05.0100.03川续断,又名川续断然、刺芹儿等,属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茜草目,川续断科,川续断属。

川续断主要分布于中国湖北、湖南、江西、广西、云南、 贵州、四川、西藏等地,生于沟边、草丛、林缘及田野路 旁叭川续断的药用历史悠久,其味苦、辛,性微温。

归肝,肾经,可行血消肿、生肌止痛、续筋接骨、补肝肾、 强腰膝、安胎,具有通达、止痛等功效[叫通过川续断的 相关知识进行检索,综述川续断的历史沿革、采集、炮制方法、品鉴方式、产地变迁、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以期 在指导临床治疗的同时,为川续断的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现综述如下。

川续断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_吴帅

川续断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_吴帅

收稿日期:2009-07-29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8DFB30070);天津市重点项目(06TXTJJ CB600)作者简介:吴帅(1983-),男,辽宁辽阳人,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分析。

通讯作者:刘二伟(1976-),男,河北安国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中药化学及中药新药开发。

益卫,得防风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则黄芪自不虑其固邪,防风亦不虑其散表,此散中寓补,补内兼疏,顾名思义之妙,实为后学所不及耳。

0(5成方便读6卷1)。

煎药时加入大枣1枚,意在加强本方益气补虚之力。

综上所述,玉屏风散源自宋代张松的5究原方6,主治表需自汗和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虚弱之体,不但易受外邪侵扰,而且以风药驱之,每又复来,以致邪气流连,终无解期之理,进而明确本方立法在于托里固表,扶正祛邪。

脾主运化,生化气血而为后天之本。

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得养,正气充盛,抗病力强,腠理固密,则生机勃勃;反之,脾虚失运,化源匮乏,气血无由以生,脏腑形体四肢百骸失养,正气亏衰,抗病力弱,腠理疏松,不耐邪侵而患诸疾。

以此为据,深刻认识玉屏风散的健脾作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第27卷 第12期2009年12月中 华 中 医 药 学 刊CH I NESE ARCH I VES O F TRAD I T I O NAL CH I NESE M E D I C I NEVo.l 27N o .12Dec .2009中华中医药学刊川续断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吴 帅,刘 虹,刘二伟,郝 彧,朱晓月(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教育部方剂学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3)摘 要:目的:了解川续断属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以及开发和利用川续断属植物资源。

方法:对44篇有关川续断属植物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

结果:在川续断属植物中发现了三萜类、环稀醚萜类、生物碱、酚酸类、黄酮类和挥发油类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续断的染色体研究
陈训 贵州科学院贵阳
巫华美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阳
川续断∆ιπσαχυσασπερ• 的根含生物碱和挥发油 具补肝肾 续筋骨 活血化瘀等功效∀用于治腰背酸痛 足膝无力 胎漏 带下 遗精 金疮等症≈ ∀对其细胞染色体的研究可以揭示原植物的染色体核型和类型 对植物的鉴别及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材料
实验材料为采自贵州省贵阳市中曹乡野生川续断∆ιπσαχυσασπερ• 的种子 鉴定人陈训 ∀
2方法
先将采集的成熟种子水洗筛选 选其生长健壮的于培养皿中 ε恒温培养 种子发芽至芽长 胚根 ∗ 取其根尖于饱和对二氯苯中预处理 小时 ε 后吸去预处理液 加入甲醇2冰醋酸固定液 Β 固定 ∗ 小时∀经固定后的材料水洗后于 盐酸中于水浴锅 ε处理 分钟 水洗后卡宝品红染色及制片∀筛选好的玻片摄相!冲洗!放大得到供测量及观察的染色体照片≈ ∀凭证标本和玻片存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染色体分析按李懋学等的方法≈ ∀
3结果和讨论
结果见附图和附表∀川续断染色体由 个中着丝点染色体 个亚中着丝点染色体和 个亚端着丝点染色体组成 核型类型为 ∀川续断的染色体数目为 与国外学者报道≈ ∗ 的川续断属染色体的数目相同 但川续断的染色体数目 及核型 为首次报道∀
植物染色体是植物遗传物质⁄ 的载体 他支配植物的遗传和变异 并控制发育∀而染色体自身的结构和行为也受基因的调控∀揭示川续断染色体的核型和数目 对川续断属植物的分类!遗传变异及种间的亲缘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图川续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
附表川续断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臂比和类型
序号相对长度
长臂短臂全长
臂比类型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4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1中药大辞典1下册1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朱征1植物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1北京 科学出版社
李懋学等1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收稿
#
#
中国中药杂志 年第 卷第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