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礼仪之花绽放——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合集下载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5篇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5篇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1我参加了坪地乡教师职业礼仪培训。

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在这次培训中,我懂得了礼仪是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礼仪的核心和精髓是律己和敬人;品格指的是一切美德。

我还了解了2.5岁—6岁是幼儿行为规范的敏感期,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善于模仿,在这个时期开展礼仪教育很重要,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示对家长和孩子的尊重。

尚老师提到了很多细节,这些在生活中有的我注意到了,有的我没注意到,听完这次培训后,我要改正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在方方面面做到一个有礼仪的人。

对于一些离幼儿园日常生活较远的在幼儿园进行礼仪教育比较困难的`部分,如公共场所礼仪,尚老师也给我们讲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用走出去加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更好的让家长了解我们的礼仪教育,还可以用剧场表演的方式展示给家长看等等另外通过对教师礼仪的系统学习,使我懂得了它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它还含有师资、师表、师德、师心四大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师资,即教师应有的人格魅力,一名好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

师表即要我们要为人之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范作用。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在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能够误导子弟,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

师心就是要有爱心,无论是对幼儿园、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懂得尊重他们,与他们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

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礼仪之花绽放——教师礼仪培训心得沟通从心开始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杨颖教授在10月27日下午全县教师礼仪培训的讲座伊始,一句关于“沟通”的诠释,便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本以为这样的培训会无趣又冗长,没想到美丽端庄的杨教授既睿智又风趣,她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不时又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地流淌,以至于我们都不曾发现讲座结束时天已渐黑。

杨教授的精彩讲座过后,我也对“沟通”这个礼仪培训内容作了一些思考。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当你说了一大堆你想说的,别人都不认同,或不愿听你说,或根本没听懂,就说明你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前提,或你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

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上需要沟通的对象主要有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

要把孩子培养教育好,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随着家校合作工作在全县的推广普及,我认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教师如何从心开始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呢?首先,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杨教授说:“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成熟稳重,落落大方,事先把自己想要向家长表达的内容意思想好,沟通时充分地尊重家长,把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善意地提醒,真诚地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不能恶语相加、讥讽嘲笑,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让孩子变得更好的途径与办法,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如果家长来和老师沟通时是忧心匆匆的,那么家长在离开时应该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而不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家再向孩子撒去,那样沟通就失去了意义。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有阳光心态。

通过杨教授讲的生动有趣的《和尚下山化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阳光心态是多么重要。

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礼仪之花绽放——教师礼仪培训心得“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杨颖教授在10月27日下午全县教师礼仪培训的讲座伊始,一句关于“沟通”的诠释,便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本以为这样的培训会无趣又冗长,没想到美丽端庄的杨教授既睿智又风趣,她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不时又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地流淌,以至于我们都不曾发现讲座结束时天已渐黑。

杨教授的精彩讲座过后,我也对“沟通”这个礼仪培训内容作了一些思考。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当你说了一大堆你想说的,别人都不认同,或不愿听你说,或根本没听懂,就说明你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前提,或你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

首先,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杨教授说:“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成熟稳重,落落大方,事先把自己想要向家长表达的内容意思想好,沟通时充分地尊重家长,把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善意地提醒,真诚地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不能恶语相加、讥讽嘲笑,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让孩子变得更好的途径与办法,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如果家长来和老师沟通时是忧心匆匆的,那么家长在离开时应该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而不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家再向孩子撒去,那样沟通就失去了意义。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有阳光心态。

通过杨教授讲的生动有趣的《和尚下山化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阳光心态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阳光心态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坚强,不那么脆弱。

当然,我也不认为教师要有阳光心态就意味着要忍气吞声,当我们碰到蛮不讲理、蛮横无理的家长时,领导和老师们就要统一站线,还一片尊师重教的朗朗青空。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要理性看待学生。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塑造得100%完美,反过来说我们认为100%完美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局限性,包括老师。

教师礼仪培训学习心得体会_教师礼仪培训经验心得(精选3篇)

教师礼仪培训学习心得体会_教师礼仪培训经验心得(精选3篇)

教师礼仪培训学习心得体会_教师礼仪培训经验心得(精选3篇)教师礼仪培训学习_教师礼仪培训经验心得篇1在学习了教师礼仪的培训内容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礼仪存在于每一个微小细节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教师礼仪规范自己。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像白纸一样天真无邪的孩子,对低年级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孩子们正处于学习的阶段,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对细小细节更有着丰富的观察和学习能力。

而作为教育孩子的老师来说,老师的一言一行更是给孩子起到了重要的榜样作用,老师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所以,教师在每天的言行中要注重自身的行为规范,在着装、仪容、举止、语言等各个小细节上时刻用教师礼仪规范自己,为孩子做好示范,让孩子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文明礼仪,成为一名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学生。

教师礼仪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仪对学生也产生着潜移默化地的影响。

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教师礼仪,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素养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礼仪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教师只有摒弃那些不合身份的穿戴、不拘小节的言行、不加检点的习惯,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才能教育好学生。

记得在一次班会课的时候,我教育孩子不能讲粗话,有几个孩子就举手说语文老师生气的时候就会说粗话。

当时,我一下就被孩子说的没话说了,只能教育说:“老师是被你们气的,如果你们听话不惹老师生气,老师就不会这样了。

”所以说,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没有最起码的教师礼仪,这样是很难教育好学生的,学高为师,身正才能为范呢。

教师不仅要在平时的言行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在课堂上同样要遵守教师礼仪,让教师礼仪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经常有老师会有这样的困惑:我的教学设计很有趣,我也认真组织了教学,为什么在课堂上却很少有学生积极配合呢?为什么呢?其实关键还是你的教师礼仪还有待提高。

心得体会-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心得体会-沟通从心开始 礼仪之花绽放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从心开始礼仪之花绽放——教师礼仪培训心得“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杨颖教授在10月27日下午全县教师礼仪培训的讲座伊始,一句关于“沟通”的诠释,便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本以为这样的培训会无趣又冗长,没想到美丽端庄的杨教授既睿智又风趣,她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不时又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地流淌,以至于我们都不曾发现讲座结束时天已渐黑。

杨教授的精彩讲座过后,我也对“沟通”这个礼仪培训内容作了一些思考。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当你说了一大堆你想说的,别人都不认同,或不愿听你说,或根本没听懂,就说明你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前提,或你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

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上需要沟通的对象主要有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

要把孩子培养教育好,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随着家校合作工作在全县的推广普及,我认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技巧,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教师如何从心开始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呢?首先,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杨教授说:“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老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成熟稳重,落落大方,事先把自己想要向家长表达的内容意思想好,沟通时充分地尊重家长,把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善意地提醒,真诚地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不能恶语相加、讥讽嘲笑,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让孩子变得更好的途径与办法,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如果家长来和老师沟通时是忧心匆匆的,那么家长在离开时应该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而不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家再向孩子撒去,那样沟通就失去了意义。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有阳光心态。

通过杨教授讲的生动有趣的《和尚下山化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阳光心态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阳光心态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坚强,不那么脆弱。

一个班的孩子多种多样,一个班的家长更是形形色色。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篇)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篇1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从有关《教师礼仪》方面的内容的培训中,来谈一下心得体会:我们的工作环境是幼儿园,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体是幼儿。

而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因此,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努力为儿童创设和提供各种学习、活动机会,更应该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和谐发展。

特别对儿童而言,喜好模仿,老师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他们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作为幼儿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礼仪问题:1、教师能微笑面对每个孩子:当孩子来园时,我们微笑地迎候,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气氛。

尤其是对刚入园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教师早晨的微笑就显得尤为重要,能按抚幼儿离开家,抵触入园的情绪,有的孩子会把你老师的微笑当成是妈妈的微笑,使得孩子不会有一种惧怕感,喜欢来幼儿园。

2、教师与孩子的互动言语: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天的工作时间基本上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因此,我们和孩子的互动比较多。

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语言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可以适时运用肢体语言,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大胆思考。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和孩子互动中不注意语言的文明,缺乏耐心,有的孩子经常吃饭吃不干净、喝豆浆时不经意间倒翻,如果我们不是用亲切的语言诱导,而是不耐烦的急着批评,这不仅影响了老师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而且也随之影响着孩子与他人交往时产生表现出相同情绪。

3、教师与家长的言谈: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举止端正,行为有度。

教师礼仪培训的心得体会

教师礼仪培训的心得体会

教师礼仪培训的心得体会教师礼仪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教师礼仪培训的心得体会1近期,我们参加了教师礼仪的培训讲座,讲座由xx老师主讲,xx 老师不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片对教师礼仪做了详细的解读,而且她还现场示范,并与台下的新教师们良性互动,我们一起跟着xx老师进行站姿、坐姿等的实际操作,对教师礼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作为教师就要在人品学问等各方面做别人学习的榜样。

因此,教师应有教师的风度,要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给学生做好表率。

我们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教师的个人礼仪,树教师形象,展人格魅力。

首先,形象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初展示,良好的仪表形象对一名教师来说,是一种修养,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体现。

形象礼仪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莫过于服饰,服饰可以展示个性、扬长避短、反映精神面貌。

身为教师,职业的特点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在衣着服饰上就不能随心所欲,不加选择,必须衣着得体,没有奇装异服。

因为教师的衣着对于学生是无声的教育,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益。

我们的衣着品味,价值取向,服装风格,服饰特点,整洁程度无不体现着我们的文化品位,生活态度,生活习惯和个人修养。

我们的着装必须符合教师的角色特点,要根据我们自身的形象条件来搭配服饰,要求美观得体,整洁卫生,体现出教师的良好形象。

其次,在举止方面,教师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是稳重,稳重就是举止得体、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坐、站、行都要有可供学生效仿的好的举止,坐有坐样,站有站样,体态活泼而不失端庄。

教师要特别注意举止不可轻浮,说笑不能放肆,作风不可散漫,行为不可粗俗,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装腔作势,大发威严,无论在任何情况和场合下,都应沉着、冷静、谨慎、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以庄重的举止、大方的体态给学生以严肃、稳重、亲切的精神威慑力,提高身教的效果,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取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要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尽量避免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对于不善于发言或比较胆怯的学生,教师要恰到好处的点头,这种动作能让学生增强信心。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教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精选20篇)

老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20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老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20篇)》,您浏览的《老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20篇)》正文如下:老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篇1学过《幼儿园老师礼仪规范》,知道学习中礼仪的概念是敬重别人,提高自己,用规范的行动来表达。

一个人的气质、自信和涵养往往可以从她的姿势中体现出来。

作为老师,要更加留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

大方,土,自然,不假。

首先,我们要微笑面对每一天,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与人沟通和沟通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形象。

形象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最初呈现。

形象礼仪的外在表现最直接的莫过于服饰,服饰可以呈现共性、扬长避短、反映精神面貌,体现生活情趣。

老师的服饰就是老师职业精神的最好诠释。

最终是要把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帮忙,做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除了每天面对幼儿以外,我们还会面对家长。

在面对家长时,我们应热忱接待来园的幼儿家长,谈话时要认真倾听家长的叙述。

对幼儿的评价肯定要客观全面,既确定幼儿的优点与进步,也要真诚的提出不足之处。

除了做到以上几点,我觉得作为一名成功的幼儿老师,在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不学习,不接受新学问,吃老本,凭阅历,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进展的需要,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老师礼仪培训心得体会篇2通过学习老师礼仪规范,我对老师礼仪有了更为深刻生疏和体会,现将体会总结如下:首先老师应格外留意老师礼仪修养。

有的老师认为,老师只要书教得好,讲不讲究礼仪无所谓;有的认为礼仪还是需要的,但不要规定得太死;经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到讲究礼仪很重要,老师不但要遵循礼仪规范,而且要严格训练。

由于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同学增长学问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同学学习、仿照的榜样。

老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着装修饰、工作态度、创新精神、高尚品质等,无不对同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老师,已经失去了当老师的资格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沟通从心开始礼仪之花绽放——教师礼仪培训心得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来自江西
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杨颖教授在10月27日下午全县教师礼仪培训的讲座伊始,一句关于沟通的诠释,便深深地触动了我。

我本以为
这样的培训会无趣又冗长,没想到美丽端庄的杨教授既睿智又风趣,她的讲座,让在座的老师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不时又若
有所思地点头称是,时间就这么静悄悄地流淌,以至于我们都不
曾发现讲座结束时天已渐黑。

杨教授的精彩讲座过后,我也对沟
通这个礼仪培训内容作了一些思考。

沟通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去说的。

当你说了
一大堆你想说的,别人都不认同,或不愿听你说,或根本没听懂,就说明你没有和别人沟通的前提,或你和别人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对。

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上需要沟通的对象主要有领导、同事、家长和学生。

要把孩子培养教育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随着家校合作工作在全县的推广普及,我认为教师与家长沟
通的能力与技巧,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
教师如何从心开始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呢?
首先,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

杨教授说:成熟的麦穗,是饱满而弯下腰的!老师在和家长沟
通时,要成熟稳重,落落大方,事先把自己想要向家长表达的内
容意思想好,沟通时充分地尊重家长,把家长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善意地提醒,真诚地给予一些肯定与鼓励,不能恶语相加、讥讽嘲笑,要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让孩子变
得更好的途径与办法,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如果家长来和老师
沟通时是忧心匆匆的,那么家长在离开时应该是有目标和方向的,而不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回家再向孩子撒去,那样沟通就失去了意义。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要有阳光心态。

通过杨教授讲的生动有趣的《和尚下山化斋的故事》,我们明白了阳光心态是多么重要。

我认为阳光心态首先是对自己的一种
保护,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更坚强,不那么脆弱。

一个班的孩子多种多样,一个班的家长更是形形色色。

老师
在和家长沟通时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让家长误解、误会,作为老
师我们要大度一些,试着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家长,同时要让
家长感受到老师是把他们当成朋友,大家都拥有一个美丽的初衷
携手教育孩子成长、成才。

这样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化解不必要的
误解和误会。

当然,我也不认为教师要有阳光心态就意味着要忍气吞声,
当我们碰到蛮不讲理、蛮横无理的家长时,领导和老师们就要统
一站线,还一片尊师重教的朗朗青空。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要理性看待学生。

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塑造得100%完美,反过来说我们认为100%完美的学生也并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有局限性,包括老师。

这样想着,我们去和行为习惯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家长沟通时就会心平气和多了,这样宽容的心态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对待家长请常常微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杨教授在讲座中也指出,微笑在沟通中有着神奇的魅力。

当我们向家长点头微笑,传达友善可亲近的讯息,沟通就无处不在了。

我想沟通要从心开始,这样的沟通方法就是礼仪,我们要将这些礼仪慢慢养成一种优秀的习惯,因为习惯成自然时,自然就很美!
让我们争做美的使者,让礼仪之花竞相开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