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男科学术经验述略
中医治男科经验

中医治男科经验
中医药对于男性健康问题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经验。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男科问题的经验,为了保护隐私,不提及真实名字和引用。
1. 阳痿治疗经验:
阳痿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中医认为阳痿与肾阳虚有关。
治疗时可采用中药调理肾脏功能,如熟地、枸杞子、肉苁蓉等药材具有滋补肾阳的作用。
通过针灸疗法,刺激相关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阳痿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男科问题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治疗方案,患者应尽量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方法,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并进行治疗。
这些经验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确定。
施汉章中医男科病经验撷英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施汉章中医男科病经验撷英施汉章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也是中医男科学奠基人之一。
为我国中医男科学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施老学验俱丰,用药独具匠心,尤其对性功能障碍、不育、前列腺增生等男科疾病有独特的诊治思路,临床疗效显著。
笔者有幸随师临诊,受益匪浅,现撷其要旨介绍如下:1.调肝益阳、宁神安志法治疗阳痿病肝主筋,其经绕阴器;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之经筋皆聚于阴器。
宗筋作强须赖于肝、肾、脾精血之濡养。
但施老认为阳事之举,必赖心火之先动。
《景岳全书〃阳痿》云:“凡思虑焦劳,忧郁不过者,多致阳痿”故治宜调肝益阳、宁神安志法。
基本方由逍遥汤加味而成。
药物为柴胡、当归、白芍、仙灵脾、蜈蚣、远志、茯神、酸枣仁等。
若兼肾阳虚加阳起石、鹿角霜温肾壮阳;若兼脾胃阳虚加九香虫、露蜂房调补阳明;若兼瘀加地龙、水蛭活血化瘀;若兼湿热蕴结加龙胆草、泽泻清热利湿。
2.滋补肾阴、清降虚火法治疗精液不液化施老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的“精稠”范畴;多因素体肾阴不足,或纵欲过度,耗损肾阴,阴虚火旺,侵及精宫,煎精致稠;古人云:“火热灼阴为痰”。
治宜滋补肾阴,清降虚火。
基本方由两地汤合二至丸加味而成。
药物为玄参、生地、麦冬、白芍、阿胶、女贞子、旱莲草、地骨皮、白薇、石斛、天花粉、白花蛇舌草等。
若1小时以上不液化,纤维化明显者加地龙、水蛭活血化瘀;精液中有白细胞者加拳参、蒲公英清热解毒。
3.平调阴阳、补肾养精法治疗精子异常施老认为,精子异常性不育证的多因肾之阴阳失衡,阴精亏虚。
故治疗以平调阴阳,补肾填精。
自拟生精汤:蛇床子、淫羊藿、枸杞子、巴戟天、熟地、当归、太子参、怀牛膝、车前子、丹参、紫河车等。
若精子成活率低下者加附子、重用仙灵脾补阳散寒;若精子过少加制首乌、覆盆子补肾生精;若精子畸形者加黄芪、五味子补气摄精;若挟湿热者加黄柏、滑石清热利湿;若挟瘀者加水蛭、鬼箭羽活血祛瘀。
4.补肾化气,活血散结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施老认为,多因年老体弱,肾阳虚衰, 膀胱气化不利,或因下焦积热日久,津液耗损,以致肾阴亏损,阳无以化,水道不通。
中国古代男科学术成就撷要

中国古代男科学术成就撷要一、男性生殖器官解剖与疾病诊断古代医学家对男性生殖器官解剖有着相当深度的探究。
《黄帝内经》中详尽描述了男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并提出了“阳不流失,精气足”的理论。
依据这一理论,古代医生们对男性不育症、阳痿等疾病进行了详尽的诊断和治疗。
二、男性生殖健康保卫与养生古代医学家强调男性生殖器官的保卫和养生。
《素问》中提到“男子冬夏八月,养精气以俟时”,即男性在不同的季节应实行相应的生活方式来保卫生殖健康。
此外,古代医学家还总结了许多改善男性生殖健康的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练习、防止过度性行为等。
三、男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古代医学家在男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上也积累了丰富的阅历。
例如,在治疗阳痿方面,中医药、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
古代医生们通过草药调理阳气,通过针灸调理经络来增进男性生殖功能的恢复。
此外,中药还常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尿路感染等男性常见疾病。
四、男性性学探究中国古代男科学术中还蕴含了深度的性学探究。
古人充分熟识到男性性功能与健康的密切干系,并提出了许多关于性生活的理论和方法。
例如,古代医学家强调夫妻之间的和谐干系对男性性功能的重要影响,并提倡“温良恭俭让”的婚姻观念。
总之,中国古代男科学术成就丰富多样,从男性生殖器官解剖到疾病诊断、从生殖健康保卫到疾病治疗,古人对男性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探究。
这些成就不仅对现代男性健康问题的探究具有一定的启示,同时也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熟识到,古代男科学术成就的局限性,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进一步深度探究男性健康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的男性群体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男科学术在男性生殖器官解剖、疾病诊断、生殖健康保卫和疾病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对现代男性健康问题的探究具有启示作用,也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们也要熟识到古代男科学术的局限性,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深度探究男性健康问题,以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的男性群体。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男性不育(十六)

中医名家男科病辨治实录之男性不育(十六)一、李广文辨治男性不育经验李广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数十年,在治疗男性不育方面颇有建树,临证强调辨证与辨精相结合,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同时注重养精求育及心理调治,其疗效较好。
现将其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一)辨证与辨精相结合李氏认为,男性不育主要责之于肾肝脾三脏,尤以肝肾为要。
因肾主生殖,藏精,主二阴,为孕育之本,肾虚则性功能障碍、精滑、精少而难嗣。
肝藏血,肝经络阴器,肝阴不足则精少,肝郁化热,湿热伤精则无子。
肝肾同源,息息相关,其中任何一脏功能失常,均可影响其他脏腑功能,导致不育。
男性不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有时只根据四诊内容辨证施治,不易切中病本,因有的患者常无证可辨。
所以李氏强调在保持中医辨证特色的基础上,要结合化验检查,辨精求因。
李氏认为精液和精子的异常与肾有密切关系,精液量少或精子数少,甚至无精子,表明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精子成活率低查动力差,提示肾气不足;死精子过多,现代医学认为与生精功能缺陷,维生素A、E缺乏及生殖道炎症有关,李氏认为因生殖功能缺乏所致者属肾气不足,因生殖道炎症所致者符合阴虚火旺证,临证应结合症状、体征及前列腺液检查进行区分;精液不液化多因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患者常有泌尿系感染症状属肾火偏旺、阴虚湿热证;精液色红或镜检有红细胞(血精),为肝经湿热、灼伤血络所致;精液检查见脓细胞,提示下焦湿热。
化验检查是四诊内容的深入和扩展,辨证与辨精相结合,才能审明病因,更加科学地诊断治疗。
(二)辨证分型论治李氏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男性不育分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肝经湿热证以及痰湿内蕴证7种证型进行辨证治疗。
1.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婚久不育,性欲淡漠或阳痿射精无力,伴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畏寒喜温,舌淡胖,苔白,脉沉细,精液化验精子数少,动力不良或死精子过多。
治以补肾壮阳生精,方选生精种子汤,药用淫羊藿、菟丝子、川续断、何首乌、枸杞子、桑葚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黄芪、当归。
王琦治阳痿经验

王琦,男,汉族,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国中医药报》报社副社长兼副总编,《康乐世界》杂志社社长,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男性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传统生命科学学会副会长,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王氏是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理论及临床的研究并多有建树。
他主编的《中医男科学》填补了中医男科的空白,奠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和临床基础。
他首次在中医学术界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对“体质的定义”、“体质分型”等中医体质学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和论述。
在《伤寒论》的研究中,他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多年运用经方的临床实践,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的“不独为寒论”、“提纲非纲论”、“六经非经论”、“无分经腑论”,令人耳目一新,将仲景学说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
王氏的腹诊研究同样取得丰硕成果,他在腹诊的文献整理、科研设计、诊断规范、腹诊仪的研究、腹诊计算机应用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弥补了国内腹诊研究的空白,使腹诊发展成一门系统的腹诊学,推动了腹诊的临床运用。
王氏不仅是一位中医理论学者,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临床家。
他治疗阳痿,不仅注重体质,辨病与辨证结合,注重心理咨询及性行为的指导,还提出“阳痿从肝论治”的观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出“热毒蕴结论”、“瘀血论”、“瘀浊阻滞论”等病机三论,并采用分期论治的措施,临床疗效卓著。
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中医男科学确立于80年代,而其历史形成则要比现代医学早2000多年,但由于历史原因,有关男科病的认识零散在各种医籍中,从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无完善的专著问世。
有鉴于此,王氏开始从临床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构建中医男科学的工作。
1985年,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首次开设男科专家门诊,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档案,并一反历代“从肾治阳痿”旧说,提出“从肝论治阳痿”。
孙一鸣教授治疗男科疾病经验总结

孙一鸣教授治疗男科疾病经验总结摘要:孙一鸣教授从事男科疾病临床诊疗多年,针对男科疾病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认为男科疾病多由脾肾不足,肝气不舒引起,提出“青年多因脾虚,中年多兼肝郁,老年多由肾虚”而致的理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气郁结则疏泄失调,利用补益脾肾,疏肝理气之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收录临床医案2则,以殇同道。
关键词:孙一鸣;男科;经验;不育;前列腺增生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男科疾病如急慢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不育、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男科疾病具有迁延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且极易影响患者的心理,单纯的西药治疗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孙一鸣教授为黑龙江省中医医院男科主任,第七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事男科疾病临床诊疗数十年,中西互参,在诊疗男科疾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学术思想、用药经验、临床医案总结如下。
1.学术思想孙一鸣教授认为,男科疾病多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不足为本,以痰浊血瘀为标,兼有气机不畅,疏泄失司。
故治疗男性疾病时,应首要固其本源滋补脾肾,辅以疏肝理气助其气化,兼用活血祛瘀除其壅塞,其治疗应从肾脾肝三脏入手,利用滋肾通关、疏肝健脾、活血祛瘀之法,临证时重点解除血瘀痰浊之有形实邪,建立男科疾病诊疗的整体观。
2.验案举隅2.1滋肾通关法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王某,男,40岁,尿频尿急2年余,伴有小便淋漓,夜尿4-5次,自觉精力不佳,畏寒肢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不畅,时有质黏溏稀,舌淡红苔薄白黄,脉弦细尺弱。
直肠指检示:前列腺体积增大,前列腺沟消失,质地柔软,压之有胀感。
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彩超示阴茎动脉血液流速减慢,供血不足,前列腺二维超声示:前列腺大小为46mm×27mm,实质回声不均匀,被膜略粗糙,血清性激素检查示:游离睾酮水平增高,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催乳素、孕酮、雌二醇等指标未见异常。
男科疾病的治疗经验

3. 3 四 诊合参, 随症加减:中医治病, 诊断是关键。采
用望、 问、 闻、 切四诊来收集疾病的症状 , 进而综合分 析。在治疗疾病用药时, 采用随症加减药味, 组合药 方, 对症下药, 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举两个病例
如下。
用 方法往 能收到 到 药 往 药 病除的 果。 例 效 举病 如下。
50%或a 级精子〕 25%, 但女 未怀孕。 有效:精子活
力有所提高, 但仍未达到正常。无效:精子活力没有改
世界中医药 2007 年 7 月第 2 卷第 4 期
2 25
的优势。中医说的阳屡, 即勃起功能障碍( ED) 。因为 阴茎充血欠佳而引起的阳痰, 仅仅是属于中医阳痰众 多分型的一种— lyll血阻滞型阳赓。即便是对痪血阻 滞型的阳痪进行中医药治疗, 也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 体情况辨证用药, 在组方用药上不能千篇一律, 即使选 用同样的方药, 在用量上也有差别。中医因人而异的
介绍如下。
1 2006 年用液化汤加味治疗精液不液化 173 例统计
(1)治 疗方法:液化汤加黄蔑 15g, 生地黄15g, 牡 丹皮log, 蒲公英20g, 马齿觅20g, 山药15g, 黄芬6g 等
随症加减, 每日1 剂, 水煎分早晚2 次空腹温服, 天 60
为1个疗程。(2) 诊断 标准:精子 密度>20 x 106 m , / l
或活动力、 前向运动速度低于WHO所定标准;精液射 出后放人37℃恒温水箱内, 超过30min, 精液仍然与射 出时一样呈凝胶状, 则认为精液不液化;如果30min 后 精液出现部分液化, 但勃稠度很高或通过反复抽吸后 能基本液化, 称之为精液液化不良。(3) 疗效标准: 服 药 1 个疗程后复查 1 次精液常规检查。治愈:30min 内 精液液化完全, 且女方怀孕。显效:30min 内精液液 化完全, 但女方未怀孕。有效:30min 内精液不完全液 化, 但液化有所改善。无效: 30min 内精液不液化。 (4) 疗效统计: 173 例患者经 1 个疗程治疗后治愈 12 例, 显效54 例, 有效70 例, 37 例, 无效 液化正常率为
中医经验治疗阳痿早泄临床案例的疗效分析

中医经验治疗阳痿早泄临床案例的疗效分析摘要:阳痿早泄是男性常见的性功能障碍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在阳痿早泄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通过对中医经验治疗阳痿早泄临床案例的疗效分析,探讨中医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病例一:李先生李先生,35岁,阳痿早泄患者,病程已有两年。
起初,他出现勃起困难和射精过早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他和妻子的性生活。
他选择中医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理和针灸疗程后,他的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他的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恢复了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病例二:王先生王先生,40岁,长期阳痿早泄患者,经过多次尝试西医疗法无效后,他转向中医寻求治疗。
中医医师根据他的个体情况,采用了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
经过连续的治疗,王先生的阳痿早泄症状逐渐减轻,性功能得到恢复,他对中医的疗效表示满意。
三、病例三:张先生张先生,50岁,患有阳痿早泄多年。
他曾接受过多种西医治疗,但效果甚微。
他转向中医治疗后,中医医师采用了中草药调理和针灸配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的阳痿早泄症状明显好转,他恢复了自信和自尊,对中医的疗效赞不绝口。
四、病例四:赵女士之夫赵女士的丈夫,30岁,患有阳痿早泄多年。
赵女士在多方努力无果后,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中医医师针对他的情况,采用了针灸和推拿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赵女士的丈夫的性功能逐渐好转,性满意度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中医经验在阳痿早泄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通过中草药调理、针灸和推拿等手段,中医医师能够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综合施治,达到调整身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中医在阳痿早泄治疗中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阳痿早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其疗效的个体差异性较大,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并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遵循医嘱。
此外,中医治疗中的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数据支撑,以提高其在阳痿早泄治疗领域的应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男科学术经验述略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笔者认为,中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是中医之根;中医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临证中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
笔者力主理论与临床并重,医教研著全面发展。
尝谓:“为医者,临床乃第一生命”;“为医者,不可一日无临床”;“将经验升华为理论,生命不息,医教研不断,笔耕不止”。
笔者行医准则是:“行医贵有悟心。
通过四诊,首先悟出病人的脉理、病理和心理,然后悟出其中的医理和哲理,最后因人、因时、因地、因病、因源而宜,对症下药,审因疏导,始克有效。
”男科学是以研究男子性和生殖功能为主体的专门学科。
男科病的病机,无论阴阳寒热虚实,皆责之于肾。
中医的肾,既主生殖功能,又主性功能。
如《内经》所说的“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即指生殖功能;肾“司作强”,出“伎巧”,实指性功能和性行为在内。
肾为精之关,主开阖,精关开阖失度,常造成同房时不射精,同房后遗精。
肾者,男科病病机之枢要也。
或肾先病,旁及他脏他经;或他脏他经之病,累及于肾,故言男科病之病机,总不离乎肾也。
笔者首创“腺、性、精、育四大主症”为男科研究之纲,其下所辖诸病(症)为目。
男科四大主症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其中腺是基础,性是外象,精是物质,育是结果。
四者存之与共,缺一不可。
笔者强调,男科病的辨证以全身和局部相结合,诊断以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治疗以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大凡病发于肝、膀胱、心者,以实证居多;病发于肾、脾、肺者,以虚证居多。
故确立男科病的内治法则是:实则治肝,治膀胱,治心为主;虚则治肾,治脾,治肺为主。
人生乃一小天地。
男科病看似局部病变,实与全身息息相关,所谓整体观念是也。
男科病总的病理概念是阴阳失衡,宜审其阴虚之孰轻孰重而施治之。
以阳痿为例,当今太平盛世,阴虚者十有八九,阳虚者仅一二耳。
切莫一见阳痿,便妄投壮阳之品,临床每见越壮阳越阳痿者,犹禾苗缺水(阴虚)则萎软(阳痿),宜添水(滋阴)不宜烈日曝晒(壮阳)一样。
此“天人相应”之理也。
男科病的又一病理特点是正虚邪恋、虚实夹杂,故常用扶正祛邪、消补兼施法施治。
较之单一扶正(补)或单一祛邪(消)有更多的优越性。
消中有补,不会克伐正气;补中有消,毋虑留滞邪气。
笔者常用补肾导浊之萆菟汤治疗精浊病(慢性前列腺炎)甚效,便是一例。
当今男人多郁症,心理障碍者司空见惯,故常有从肝论治者。
笔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并要求患者配偶合作,以收相得益彰之效。
笔者治男科病,崇尚全身治疗,有时辅以局部处理。
善用汤济治主症、主病,成药治兼症、兼病,取长补短,相辅成功。
处方以古方为主,间用新方或自制验方。
笔者承舅父许履和教授之经验,用药以中正平和,轻清灵动见尚。
一般每味药量仅在10~12g之间。
用菖蒲治慢性前列腺炎,仅2g之微,以引经通精窍;治不射精时,菖蒲用量不过6~10g,以豁痰开精闭,意在轻可去实。
又如黄连、黄柏、山栀、龙胆草等苦寒泻火药,每味只用3~5g,而且浅尝中病即止,以防苦寒败胃伤阳。
笔者又步家父惠之公“用药如用兵”,“兵贵神速”之用药特点,有时味少量大、大刀阔爷,有时虫类攻下、出奇制胜。
如治阳痿而用蜈蚣、蜂房,治无精虫而用大黄、蔗(庶+虫)虫。
再如治男子免疫性不育症之用桑白皮、苡仁、牡蛎,治尿石症之用金钱草、桑枝、威灵仙,治癃闭之用葫芦茶、猫爪草,治乳糜尿之用刘寄奴、马鞭草;治阳痿之用白蒺藜(白蒺藜治阳痿,见清·俞震《古今医案按》)等,用量均为30~50g之巨。
笔者善将内、外、妇、儿诸科的特殊用药,灵活运用于男科临床。
如宗张景岳意,用龟板、紫河车、脐带、鹿角等血肉有情之品,治男子精少不育,取“精不足着补之以味”。
宗叶天士调摄冲任法,用紫石英、龟板等治功能性不射精,以利精关之开阖;又如用乌梅、甘草之酸甘化阴治精液不液化,用地、芍、归、芎之引精归血,治梦遗滑精,无不得力于内科用药。
再如用川断、甲片治阴茎、附睾结节,源出于清·邹五峰《外科真诠》。
牡蛎、菟丝子、椿根皮、川断等既治妇人带下,又治男人精病,即“男女同源”之理;莲须、木瓜、桑螵蛸、白蔹,既治小儿尿频、遗尿,又治成人遗精、早泄,即溺窍、精窍异路同门之意。
脏腑用药以补肾为要,首重滋阴,如生熟地、鳖甲、龟板之属;他如心肾同治之用黄连、肉桂,肝肾同治之用首乌、枸杞,脾肾同治之用金樱子、芡实等等,无不用之娴熟。
笔者在治男子不育症中所创从肺论治,用麦冬、沙参、桑白皮、黄芩;从胃论治,用石膏、芦根、竹叶、山栀等,此两法可谓别树一帜。
对脾肾同治,更有独到见解。
诚然,男子不育症虽以肾虚为轴心,当以补肾为主,如熟地、鱼鳔、杞子,紫河车等;但先天之精的充养,有赖于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赖于先天之精,故特别推崇“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之说,以脾肾同治立论。
笔者每于补肾之中,参以党参、茯苓、苡仁、黄精之属。
况一般男科病病程冗长,长期服用中药,稍有不慎,即可伤及脾胃,祸端丛生。
如苦寒过度伤及脾阳肾阳,或壮阳过度伤及胃阴肾阴,或服药时间不当而碍胃伤脾,导致脘痛腹泻等等。
笔者除在选方用药时注意及此外,在服药时间上倡导每天上午和晚上“两个九点半服药法”,一则半空腹服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二则可均匀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
其别出心裁处,悉从顾护脾胃,发挥药效着眼
【名方】萆菟汤
【组成】萆薢10克,菟丝子10克,云茯苓10克,山药10克,石菖蒲2克,丹参10克,泽泻10克,煅牡蛎20克(先煎),沙苑子10克,黄柏6克,车前子10克(包),甘草梢2克。
【功能】补肾导浊,消补兼施。
【主治】精浊(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解】
本方由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之萆薢分清饮合菟丝子丸加减而成。
一以补肾,一以导浊,合而用之,为消补兼施之妙方,专治肾虚精关不固,湿热下注,清浊混淆之精浊病。
方中菟丝子补肾,萆薢治湿为主药,治湿而不伤阴,补阴而不腻湿。
沙苑子固精,山药固肾,牡蛎固涩,则菟丝子益肾填精之功益胜;泽泻利湿,车前子导湿,茯苓渗湿,则萆薢分清去浊之力更宏。
黄柏消泄湿火,石菖蒲豁痰宣窍,丹参去瘀生新,甘草梢和中解毒,兼引诸药直趋精室。
又茯苓配菟丝子,有茯菟丹之意,亦可固精兼渗湿;车前子配菟丝子,为王旭高之法,专导败精之流注。
此方组方缜密,配伍精当,临床验之,屡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