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第一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安徽高考理综真题─物理试题(word_精美解析版_)

安徽·寿县一中·高中物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编辑:毕德照一、选择题,其中卫星原来的在半径为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12GMm R −(−22GMm R )=2111()2GMm R R -,所以选项C 正确。
【点评】考察天体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4. 18. (2013安徽理综.18)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m 3/min ,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A .28.8m 1.12×10−2m 3 B .28.8m 0.672m 3 C .38.4m 1.29×10−2m 3 D .38.4m 0.776m 3 【答案】A【解析】将初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为υy =υ0sinθm/s =24m/s ,则空中水柱的高度为h =22yg υ=224210⨯m=28.8m ,水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为:t =y g υ=2410s=2.4s ,空中水量等于2.4s 内从喷嘴喷出的水量,即V =Qt =0.2860×2.4m 3=1.12×10−2m 3。
选项A 正确。
【点评】考察抛体运动知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5. 19. (2013安徽理综.19)用图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图中R x 是待测电阻,R 0是定值电阻,Ⓖ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 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
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 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 =l 1,PN =l 2,则R x 的阻值为 A .102l R l B .1012l R l l + C .201l R l D .1012lR l l +【答案】C【解析】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零时,说明电流表Ⓖ两端连的电势相等,所以R 0两端电压与MP 两端电压相等(设为U 1),R x 两端电压与PN 两端电压相等(设为U 2)。
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综物理试卷解析版1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为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A.T=m(gsinθ+ acosθ) Fn= m(gcos θ- asinθ)B.T=m(gsinθ+ acosθ) Fn= m(gsin θ- acosθ)C.T=m(acosθ- gsinθ) Fn= m(gcos θ+ asinθ)D.T=m(asinθ- gcosθ) Fn= m(gsin θ+ acosθ)答案:A解析:小球受重力mg,细线的拉力T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得Tcosθ- Fnsinθ=ma,Fncosθ+Tsinθ=mg,解之得T=m(gsinθ+ acosθ) Fn= m(gcosθ- asinθ),故A对,B、C、D错。
15、图中a,b,c,d为四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 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它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答案:B解析:通电导线b和d在O点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通电导线a和c在O点产生的磁场水平向左,一带正电的粒子从正方形中心O点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向外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可判定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是向下,故B对,A、C、D错。
16、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Ω。
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kg,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T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3届高三3月联考试题(word版)理综

201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題)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第1页至第5页,第 II 卷第6页至第12页_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童事项:1.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超卡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2. 答第I卷时,每小題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填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第II卷 (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毎小題6分,共120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1.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以H2O作为供氢体,而光合细菌则以H2S作为供氢体进行光合作用.以下有关光合细菌的说法合理的是A.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拟核中分布着多条线性DNAB. 以H2S作为供氧体进行光合作用,无法产生氧气C. 利用H2S作为原料,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不可能是糖类D 生存需要光厢条件,体内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2. 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中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和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中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绿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B.性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 : 1C.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D.染色单体数目比值为2 : 13. 以下甲、乙两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图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均为细咆核B. 从化学结构上看,甲图中的3和4相同C 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不会相同D.乙图中的⑥链与甲图中的b链基本组成单位相同4. 右图为膝跳反射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 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导和传递D. 在A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5. 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和抗体,这三类物质都是A 在B细胞中合成 B.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C. 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6. 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催化02-形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2013-2014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综试卷

1.根据提示补写句子。
(10分)⑪千里之行,。
⑫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⑬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⑭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⑮落红不是无情物,。
⑯山河破碎风飘絮,。
⑰__________,寡人反取病焉。
⑱不畏浮云遮望眼,。
⑲默写《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__________,。
2.经典诗文默写 (6分)①看,像牛毛,,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朱自清《春》)②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③,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1.宇宙里有些什么(选段)(4分)①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
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
它们的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
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②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
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
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③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
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
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白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④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一点四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2013年安徽江南十校高三联考

201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A . (2)D . (3)C . (4)B. (5)D . (6)A . (7)C . (8)A . (9)B. (10)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相交. (12)π4. (13)π34. (14)2500. (15)①②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由题可得)3sin(4)(π-=x x f …………………………………………………2分3cos )3sin(4)(+-=∴x x x g π……………………………………………………3分3)cos 3cos (sin 2 3cos )cos 23sin 21(4 2+-=+-=x x x x x x )32sin(2 π-=x ………………………………………………………………6分(Ⅱ)方法1:⎥⎦⎤⎢⎣⎡-∈0,12θπx ,⎥⎦⎤⎢⎣⎡--∈-∴32,2320πθππx ………………………8分要使函数)(x g 在⎥⎦⎤⎢⎣⎡-0,12θπ上的最大值为2,当且仅当2320ππθ≥-,解得1250πθ≥………………………………………………………………………11分 故0θ的最小值为125π…………………………………………………………………12分方法2:设223222πππππ+≤-≤-k x k ,解得)(12512Z k k x k ∈+≤≤-ππππ 得函数)(x g 的增区间为)](125,12[Z k k k ∈+-ππππ ………………………………8分 取0=k 得)(x f 的一个增区间]125,12[ππ-,此时)(x f 的从2-增加到2 ………10分由题可得0θ的最小值为125π…………………………………………………………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由题可知,所选两人为“最佳组合”的概率)1()6(1221616--==-n n n C C C n n ………3分 则21)1()6(12≥--n n n …………………………………………………………………4分化简得0144252≤+-n n ,解得169≤≤n ,故n 的最大值为16 …………… 6分 (Ⅱ)由题意得,ξ的可能取值为0,1,2 …………………………………………7分则,2250(226===C P )ξ,116)1(21616===C C C P ξ225)2(226===C P ξ 分∴1225211612250=⨯+⨯+⨯=ξE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Ⅰ)F 、E 分别是BC AD ,上的两点,1==BF AE∴四边形ABFE 为矩形∴折叠后BF EF FC EF ⊥⊥,,即⊥EF 平面BFC 连接GF ︒=∠∴===902,1,1EGF AB BF AE由已知得GC EG ⊥⊥∴EG 平面CFG …………………………6分(Ⅱ)由(Ⅰ)知EG FC ⊥EF FC ⊥⊥∴FC 平面ABFEBF FC ⊥∴ ………………………………………7分方法一:如图建系xyz F -则A (1,0,2)C (0,2,0)D (0,1,2)设1=()z y x ,,为平面ACD 的法向量,)2,1,0(),0,1,1(-=-=⎩⎨⎧=+-=+-∴020z y y x 得⎩⎨⎧==zy xy 2.则令1=z 得)1,2,2(1=n …………………9分 又)0,0,1(2=n 为平面CDEF 的法向量,设二面角E CD A --为θ,则321442cos =++=,即32c o s =θ …12分 z yxA BC DEF G方法二:延长CD 与FE 的延长线交于P 点,过E 作DP EH ⊥垂足为H点,连结EH 、AH ,则EHA ∠为二面角E CD A --的平面角, 设二面角E CD A --为θ, 由DE =1,得EP =2,则EH =52,53,1=∴=AH AE =∠∴AHE cos 32即32cos =θ……………12分 (19)(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由题可知1)32(='f ,解得1=a ………1分故x x x x f ln 32)(--=,2)2)(1()(x x x x f --='∴,由0)(='x f 得2=x ………2分分于是可得:2ln 31 )2()(-==f x f 小……………………………………………………4分解(Ⅱ))0(2332)(222>+-=-+='x x x ax x x a x f ………5分 由题可得方程0232=+-x ax 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根,不妨设这两个根为21x x 、,并令23)(2+-=x ax x h则⎪⎪⎪⎩⎪⎪⎪⎨⎧>=>=+>-=∆020********a x x a x x a (也可以⎪⎪⎩⎪⎪⎨⎧>>⇒>-->-=∆0)0(0023089h a a a ) ………………………………7分解得890<<a ………8分解(Ⅲ)由(Ⅰ)x xx x f ln 32)(--=,故)0(23)(23>--=x x x x x F ,)0(263)(2>--='x x x x F …………9分设切点为T ),(00y x ,由于点P 在函数)(x F 的图像上, (1)当切点T 不与点)4,1(-P 重合,即当10≠x 时.PHGFE DCA由于切线过点)4,1(-P ,则2631402000--=-+x x x y 所以)263)(1(423020002030---=+--x x x x x x ,化简得013302030=-+-x x x ,即0)1(30=-x ,解得10=x (舍去)……12分(2)当切点T 与点)4,1(-P 重合,即10=x 时.则切线的斜率5)1(-='=F k ,于是切线方程为015=-+y x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为015=-+y x ……………13分(注:若没有分“点T 是否与点P 重合”讨论,只要过程合理结论正确,本小题只扣1分) (20)(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证明:由题可知11212-++=n n n a a则n n n a a 21211=-+ ………………………………………………………………2分 12211=-∴-+n n n n a a故数列{}n n a 12-是首项和公差都为1的等差数列 ………………………………4分n a n n =∴-1212-=∴n n n a ………………………………………………………………6分(Ⅱ)由12-=n n n a 可知,只需证:12ln ln ln 21-≥+++n n b b b ………………7分证明:(1)当1=n 时,左边1122=-=a ,右边1ln ==e ,则左边≥右边; (2)当2≥n 时,由题可知n n nb b b +=+21和0>n b ,则n n n n b b b b ln 2ln ,121>∴>++ ……………………………………………………………10分则1112212ln 2ln 2ln 2ln ----=>>>>n n n n n b b b b …………………………………11分1221)21(1221ln ln ln 121-=--=+++>+++∴-n n n n b b b综上所述,当+∈N n 时,原不等式成立 ………………………………………………13分 (21)(本小题满分13分) 解:(Ⅰ)(1)由题可知3322=-+=m m c 双,故双曲线的焦点为)0,3()0,3(21F F 、-(2)设点M ),(11y x 、N ),(22y x ,设直线l :a x ty -=,代入x y 22=并整理得 0222=--a ty y ,所以⎩⎨⎧-==+ay y ty y 222121 ……………………………………3分2 2)2)(1( )()1( ))((222222121221212121=-=++-+=++++=+++=+=⋅a a aat a t a y y at y y t y y a ty a ty y y x x ON OM 故解得2=a ……………………………………………………………………………5分由(1)得3=c ,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1422=+y x …………………………6分 (Ⅱ)判断结果:PB PA ⊥恒成立.................7分证明:设P ),(00y x ,则A ),(00y x --,D )21,(00y x -,442020=+y x …………8分将直线AD 的方程0000)(4y x x x yy -+=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01696)4(20202020022020=-+-+x y x x y x x y x ,. ..... ...... ..... ..... ...... ..... ..... ...... ......9分 由题可知此方程必有一根为0x -.于是解得02202046x y x y x x B ++=, 所以2020020300020202000042)246(4y x y x y y x y x y x x y y B +-=-++= ………………………11分 所以00200020202000022002030664642y x y x y x y x y x y y x y x y k PB -=-=+-+-= ………………………………12分 故10000-=⨯-=x yy x k k PB PA ,即PB PA ⊥ ………………………………………13分解法2:判断结果:PB PA ⊥恒成立 ………………………………………………7分证明:过点P 作直线AP 的垂线,得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为B ',所以,要证PB PA ⊥,只要证A 、D 、B '三点共线.设P ),(00y x ,则A ),(00y x --, D )21,(00y x -,442020=+y x ..................8分 将直线B P '的方程000)(y x x y x y +--=代入椭圆方程并整理得 04)(4)(8)4(20220202020022020=-+++-+y y x x y x x x y x ............ ...... ................10分 由题可知此方程的一根为0x ,解得220203002020202004744)(8y x y x x x y x y x x x B ++=-++=',所以22002030020202003000042)474(y x y x y x y x y x x y x y y B +-=-++⨯-=' …………………………11分 则20200020300020202020002020020304)(822)4)(8()42(x y y x x y x y x x y x y x x y y x y x y k B A =++=+-++÷++-='…………12分 又000000421x yx x y y k AD =++-=,所以B A AD k k '=,故B D A '、、三点共线. ∴PB PA ⊥ ……………………………………………………………………………13分 解法3:判断结果:PB PA ⊥恒成立................7分证明:设),(),(0011y x P y x B 、,则),(00y x A --,14,1420202121=+=+y x y x ,两式相减得4120212021-=--x x y y ,故4120212021********-=--=--⋅++=⋅x x y y x x y y x x y y k k BP BA ……………………10分 又000000421x y x x y y k k AD AB =++-==,代入上式可得0000441y xx y k PB -=÷-= …12分 所以1)(0000-=-=y xx y k k PB PA ,即PB PA ⊥ ………………………………………13分。
2013安徽卷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3安徽卷一、综合题(每空? 分,共? 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倾角为的斜面体(斜面光滑且足够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底部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顶端与劲度系数为、自然长度为的轻质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的物块。
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时将物块由静止开始释放,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重力加速度为。
(1)求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长度;(2)选物块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建立坐标轴,用表示物块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证明物块做简谐运动;(3)求弹簧的最大伸长量;(4)为使斜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动摩擦因数应满足什么条件(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2、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第Ⅰ象限内有平行于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正方向;在第Ⅳ象限的正三角形区域内有匀强电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正三角形边长为L,且边与轴平行。
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粒子,从轴上的点,以大小为的速度沿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通过电场后从轴上的点进入第Ⅳ象限,又经过磁场从轴上的某点进入第Ⅲ象限,且速度与轴负方向成45°角,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
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粒子到达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
3、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Ⅰ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求:(1)0~8s时间内拉力的冲量;(2)0~6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3)0~10s时间内,物体客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分,共?分)4、(1)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合金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直径的过程如图所示,校零时的读数为________ mm,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mm。
(2)为了精确测量合金丝的电阻R x,设计出如图Ⅰ所示的实验电路图,按照该电路图完成图2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2013年高考物理安徽卷(含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
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 和斜面的支持力F N 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sin cos )T m g a θθ=+ (c o s s i n N F m g a θθ=-B .(cos sin )T m g a θθ=+ (s i n c o s N F m g a θθ=-C .(cos sin )T m a g θθ=- (c o s s i n N F m g a θθ=+D .(sin cos )T m a g θθ=- (s i n c o s N F m g a θθ=+ 【答案】A【解析】小球受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沿斜面方向有 sin cos T mg ma θθ-=;垂直于斜面方向上有 cos sin N mg F ma θθ-=解得:(sin cos )T m g a θθ=+;(cos sin )N F m g a θθ=-。
江南十校理综试题答案(word版)

“江南十校”理综物理试题答案 第 1 页(共 3 页)201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1.(18分)Ⅰ.a 重物质量m a (1分),b 重物质量m b (1分),b 重物下降的高度h 2, (m a +m b )h 1=2m b h 2(3分) Ⅱ.(1)量程与被测电流值相比较太大(2分) (2)0.603(2分)(填0.6或0.60均给分) (3)R 1(2分) (4)1.48(3分),0.84(3分)(0.70-0.90之间都给分) 22.(14分) 解:(1)小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221at s = ………… (3分)221222⨯==t s a m/s 2 =4m/s 2…………(1分) (2)令053sin 0=-mg F ,F =1.55N当F <1.55N 时,环与杆上部接触,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 F F N =-μθcos …………(2分)mg F F N =+θsin …………(2分)由此得 θμθμsin cos )(++=g a m F N=1.2N ………… (2分)当F >1.55N 时,环与杆下部接触,受力如图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 F F N=-μθcos …………(1分)mg F F N +=θsin …………(1分)由此得 θμθμsincos )(--=g a m F N=12.4N …………(2分)23.(16分) 解:(1)粒子由O 到P 的轨迹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半径为R 1:由几何关系知21a R =…………(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江南十校”理综物理试题答案 第 2 页(共 3 页)Bqv R mv 0120=…………(2分) 由此得qamv B 02=…………(1分)(2)粒子由O 到P 的轨迹如图所示粒子在电场中做圆周运动,半径为R 2: 由几何关系知:22222)(R b R a =+-ab aR 2222+=…………(2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2022R mv R kQq =…………(2分)由此得:akqb a mv Q 2)(222+=………(1分)(3)粒子由O 经P '到P 的轨迹如图所示,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 在电场中运动时间t :v b t =…………(1分)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qB m T t π==2…………(1分)由此得:qbmv B 0π=…………(1分)设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半径为R 3 则有30R t v π=…………(1分)πbR =3电场中πba R a P P 223-=-='''…………(1分)221t mqE P P ='''…………(1分)由此得220)2(2qbb a mv E ππ-=…………(1分) 24.(20分)解:(1)以AB 球整体为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则有mg qE μ2=…………(2分)mgqE 2=μ…………(1分)b )“江南十校”理综物理试题答案 第 3 页(共 3 页)(2)从静止开始至A 球运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电场力对A 球作功L qE W A 38⨯=…………(1分)电场力对B 球作负功[])2(8)2(48d L qE d L L qE W B +-=---=…………(1分)摩擦力对AB 系统作负功)3()3(2d L qE d L mg W f +-=+⨯-=μ…………(1分)由动能定理可知0=++f B A W W W …………(1分) 得:L d 95=…………(1分) 分析运动过程后可知,AB 系统最终静止在电场中,对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1分)028=-mgS qEL μ…………(2分)则:S =8L …………(1分) (分阶段求得结果同样得分)(3)C 与B 球碰后,C 与AB 系统共同速度设为v 1,由动量守恒可知10)2(v m km kmv+=…………(1分) 012v k kv +=…………(1分)C 与球碰后至A 滑到虚线NQ 位置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知212)2(2103)2(23v m km L g m km L qE k L qE +-=⋅+-⋅-⋅μ………(2分)由上面三式联立得)1164(0++=k k mqEL v …………(1分)当kk 64=,23=k 时,v 0有最小值v 0min …………(2分) mqEL v )1164(min 0+=…………(1分)2013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5.(15分)(1)三ⅥA(2分)1s22s22p63s23p63d6(2分)(2)H2O (2分)离子(2分)AC(2分)(3)S+6HNO3(浓)△H2SO4+6NO2↑+2H2O(2分)(4)3Fe(s)+ 2O2(g)= Fe3O4(s)△H = - 8Q KJ/mol(3分)26.(15分)(1(1(1分)羧基、酯基(2分)(2)取代(1分)(3(4)(各2分)(5)(3分)27.(14分)(1)NO (1分),2I-+2NO2-+4H+ =I2+ 2NO↑+2H2O(2分)(2)2MnO4-+ 5NO2-+ 6 H+= 2 Mn2++ 5NO3-+ 3H2O (2分)(3)玻璃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分)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2013届高三开年第一考
物理试题
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物质m放在质量M的斜面体上,m可沿斜面体匀速下滑。
现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推物体m,使其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D.支持力大于(M+m)g
2.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端分别位于半径为R和r的两个相切的竖直圆上,并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有一个小球由静
止开始分别沿斜槽从A滑到B和从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则t1和t2之比为
A.2:1 B.1:1
C.3:1D.1:3
3.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车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如图所示的v – 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
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5~15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C.在10~20s内两车逐渐远离
D.在t=10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4.如图所示,吊篮A、物质B、物体C的质量分别为m、3m、2m。
B和C分别固一在弹簧两端,弹簧的质量不计。
B和C在吊篮的水平底板上处于静止状态。
将悬挂吊篮的轻绳剪断的瞬间
A.吊篮A的加速度大小为g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为g
C.物体C的加速度大小为2g
D.A、B、C的加速度大小都等于g
5.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炎箭,成功地将第16颗北斗
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2年底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北斗导航系统中有“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有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O 在同一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 ,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 、B 两位置(如图所示)。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1的线速度一定比卫星2的大 B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2
C .卫星1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所需的时间为3r r t R
g
π=
D .卫星1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卫星2的向心力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为r ,R 2,R 3,R 4均为定值电阻,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R 1的滑片P 处于左端点a 时两表读数分别为I 1与U 1;当滑片P 滑动至右端点b 时,两表读数分别为I 2与U 2,则下列关系式成立的是
A .U 2<U 1
B .I 2<I 1
C .
21221
U U R I I -=-
D .
131
U R I =
7.如图所示,先后使一矩形线圈以速度v 1和v 2匀速通过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已知v 1=2v 2,
在先后两种情况下
A .通过线圈某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 1:q 2=2:1
B .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之比为E 1:E 2=1:2
C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为I 1:I 2=2:1
D .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Q 1:Q 2=1:4
8.如图所示,一小球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已知其通过的弧长s 与运动时间t 成正比。
关于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大 B .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C .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D .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9.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 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 点运动到B 点,在此 过程中拉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0.如图所示,一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a 、b 两个光滑金属球,a 球质量大于b 球质量,两
球的半径相等,整个装置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此装置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 .在b 球落地前瞬间,a 球的速度方向向右 B .在b 球落地前瞬间,a 球的速度方向向左
C .在b 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 球的冲量为零
D .在b 球落地前的整个过程中,轻杆对b 球做的功为零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实验题(共3小题,第11题4分,第12、13题各6分,共16分)
1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打好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以下步骤正确的是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拉力方向与木板平面平行,且弹簧秤
中的弹簧不能与其外壳接触
D.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E.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12.(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选距原点近一些的点来测量
B.将斜槽的末端调为水平
C.利用拴在槽口处的重垂线,作出Oy轴,Ox轴与Oy轴垂直
D.测出平抛小球的质量
(2)在上述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方格的边长L=1.6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其值是(g取10m/s2);
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取两位有效数字)。
13.现有一特殊电池,它的电动势E约为5V,内阻r约为几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流表的内阻R A的阻值为5Ω,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R0为实值电阻,对电路起保护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
A.10ΩB.50ΩC.150ΩD.500Ω
本实验应选用哪一种规格的定值电阻:。
(填入相应的字母)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多组数据,作出了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三、计算题(共4小题,第14、16题各10分,第15、17题各12分,共44分。
解答应写
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0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薄木板,它的右端与桌面的右端相齐,薄木板的质量M=1.0kg,长度L=1.0m。
在薄木板的中央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0.5kg,小滑块与薄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小滑块和薄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且μ2=0.20,设小滑块与薄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某时刻起薄木板施加一个向右的拉力使木板向右运动。
(1)若小滑板与木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对,拉力F1至少是多大;
(2)若小滑块脱离木板但不离开桌面,求拉力F2应满足的条件。
15.(12分)如图甲所示,在xOy坐标系中,两平行金属板如图放置,OD与x轴重合,板的左端与原点O重合,板长L=2m,板间距离d=1m,紧靠极板右侧有一荧光屏。
两金属板间电压U AO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U0=1×103V,变化周期T=2×10-3s,t=0时刻一带正电的粒子从左上角A点,以v0=1×103m/s的速度平行于AB边射入板间,粒子电荷量q=1×10-5C,质量m=1×10-7kg,不计粒子所受重力,求:
(1)粒子在板间运动的时间;
(2)粒子打在荧光屏上的纵坐标;
(3)粒子打到屏上的动能。
16.(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足够长木板C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物体A、B放在C的左端,A、B间相距一定距离,现同时对A、B施加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而使之分别获得初速度v0和2v0,若A、B与C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和2μ,则
(1)最终A、B、C的共同速度为多大;
(2)求运动过程中A的最小速度;
(3)整个过程中A与C及B与木板C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之比为多大?
17.(12分)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球在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的运动曲线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运动到任意位置P(x,y)的速度v;
(2)证明: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曲率半径为该点到x轴距离的2倍;
(3)当在上述磁场中加一竖直向上场强为E(Eq=3mg)的匀强电场时,小球从O静止释放后获得的最大速率v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