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顶推计算书
跨铁路大桥顶推钢箱梁施工计算书(专家评审过)

Z2K线钢箱梁顶推示图
Hale Waihona Puke 二、计算依据、参数及材料性能1、计算采用依据
(1)《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8)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
(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结构最大组合应力为59.4MPa<200MPa(Q345),结构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从支反力分布看,前支点反力最大为4896kN,其后5个支撑由于梁体变形会出现脱空现象,梁体后端两个支座反力分别为473kN、657kN,表明结构不会倾覆,经计算该工况下抗倾覆稳定系数为2.28>2,满足要求。
3、顶推施工工况三:导梁前端刚到达1#永久墩,即取导梁前端截面最小部分开始受力状态为研究对象。
其余如温度、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可控制,本次计算未计入
4)荷载组合 本次计算按容许应力法进行验算,各项荷载组合系数均为1。
三、顶推施工过程钢导梁、钢主梁受力计算
结合顶推施工过程,本次计算共选择了5种工况,对钢导梁、钢主梁的应力(强度)、位移(刚度)、稳定性等主要项目进行了验算。由于左右幅桥中跨最大跨径相同,故仅对K线(右线)顶推施工进行控制性计算。
本项目为上跨青藏铁路工程,与青藏铁路夹角59°,按两座单幅桥设计。桥型布置图如下所示:
K线桥型布置图
Z2K线桥型布置图
桥面宽度(单幅):0.525m(防抛网+防撞栏杆)+13.5m(行车道) +0.525m(防抛网+防撞栏杆)=14.55m。
梁部采用连续钢箱梁结构,K线跨径采用( 42+62+42)m连续钢箱梁,Z2K线跨径采用(23+36+62+42)m连续钢箱梁。
钢箱梁的计算书

钢箱梁的计算书--kg
钢箱梁计算书 纵向计算—计算荷载
(1)恒荷载
1)一期恒载 一期恒载包括主梁自重,钢材密度7850kg/m3,由程序自动计算其自重,考虑到模型中 未包含横隔板、焊缝等构件重量,采用放大系数考虑。 2)二期恒载 二期恒载为钢筋混凝土栏杆、声屏障、18cm桥面铺装(10cm沥青桥面铺装+8cm钢纤 维砼铺装)等,桥面铺装以均布荷载计入,合计:61.10kN/m。 (2)温度荷载 1)正温度梯度:按BS5400取值; 2)负温度梯度:取-0.5倍的正温度梯度; 3)整体温度:取整体升温01-2014办理,包括汽车冲击力。 (4)支座沉降 支座沉降量按10mm计算,程序自动组合最不利情形。
钢箱梁的计算书--kg
2015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相应的计算书 需要计算的内容 1、整体刚度验算 2、支座最小反力计算(防止脱空开始的抗倾覆) 3、抗倾覆计算 4、预拱度计算 5、受弯构件正应力验算 1)受拉部位考虑剪力滞影响 2)受压部位同时考虑剪力滞及局部问题 3)对于顶板要求第一及第二体系叠加后验算 4)底板有压重时,底板也有第二体系,也应两个体系相加 6、受弯构件腹板剪应力验算 7、受弯构件腹板在正应力及剪应力共同作用时验算 8、受弯构件整体验算
按规范钢箱梁正应力计算数值小于270MPa即可,正应力需要将两个体系进行叠 加,这是由于建模的原因导致,叠加的原因再次进行阐述: 1)第一体系(主梁纵向计算)只是计算主梁,只考察了竖向荷载纵腹板传至支座横梁的 传力过程,纵腹板的力其实也不是连续荷载,而是隔板间距的集中荷载,但是可以简 化。 2)纵向计算中没有建立隔板,汽车荷载也是车道荷载,不是车辆的车轮荷载,你的模型 没有体现轮压作用在桥面板上先通过纵肋传至横隔板的这一纵向传力,因此需要建立 第二体系模型来进行补充。 3)纵向加劲肋及其上缘的桥面板是个朴实的劳模,首先将轮压荷载纵向传递给横隔板, 完成一次受力;接着在纵腹板纵向传力至支座横梁时,又一次作为主梁的横截面组成 部分参与抗弯上翼缘受力,第二次受力;
m钢箱梁计算书

42m钢箱梁计算书(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ES匝道钢箱梁上部结构计算书目录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桥梁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参考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主要材料及性能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荷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模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体系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体系建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结果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箱梁—40 60 40钢箱梁计算书

1 设计要点1.1 总体设计达连坝大桥主桥为钢箱连续梁桥,跨径组合为(40+60+40)m,全长140m。
1.2 主桥上部结构设计概况(1)结构布置主桥为(40+60+40)m三跨钢箱连续梁桥,全长140m。
边中跨比为0.667。
桥梁横断面布置为:(0.5m防撞墙)+(14.75m车行道)+(0.5m防撞墙)=单幅桥总宽15.75m (2)钢箱梁主梁方案主梁采用等截面钢箱梁,单箱五室断面,桥面宽15.75m,箱宽12.0m,悬臂长1.925m。
主梁中心高度2.4m,高跨比1/25。
1.3 主桥下部结构设计概况见施工图纸。
1.4 主要材料(1)混凝土C15:承台基础垫层C30:过渡墩承台、防撞栏、桩基、主墩墩身、过渡墩墩身及盖梁C40:支座垫石(2)钢材主体结构采用Q345qD;附属结构采用Q235B;(3)支座主墩:LQZ3000GD、LQZ3000DX、LQZ3000SX;过渡墩:LQZ1500DX、LQZ1500SX;(4)伸缩缝伸缩缝:D160型伸缩缝。
2 计算依据2.1设计规范及参考资料(1)执行规范:《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2-200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2)参考规范及文献资料:《日本道路桥示方书·同解说》《钢桥、混凝土桥及结合桥》BS5400 (1978~1982)《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现代钢桥》(上册)(吴冲主编 2006年4月)《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稿)《公路钢箱梁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2.2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
顶推导梁计算单

佛山平胜大桥顶推导梁计算一、概述佛山平胜大桥为独塔单跨四索面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由北往南):29.6+30m+350m+30m+5×40m+39.6m,主桥长680.2m。
南岸主塔墩置于南岸河堤坡脚外侧边缘,北岸边墩跨越北河堤和沿江大道后布置在沿江大道路基边坡上。
主跨350m的加劲梁为单箱三室的钢箱梁,其余为预应力钢筋砼箱梁。
主桥横桥向为分离式两幅主梁,单幅主梁宽26.10m,纵隔板间距为7.8m;主梁沿横桥向外侧有2%的横坡,中心线梁高3.5m。
在顺桥向由跨径中线向两侧有2%的纵坡,并设置了半径为11500m的竖曲线(成桥线形)。
单幅桥钢箱梁共分31个节段制作,其中标准梁段长12m,共23段,标准梁段顶、底板加厚4段,特殊制作梁段2段,钢混结合段2段。
为保证成桥线形,制造梁段时按照半径为14843.91m的竖曲线进行放样。
钢箱梁分段数量统计表全桥钢箱梁除南岸侧钢砼结合段和1号段钢梁需从已顶推成型的桥上布置滑道滑移到位,从2#梁以后各节段均需在北岸组拼支架上拼装,采用顶推法顶推到位。
为使钢箱梁顺利顶推到位,在主跨中间设置了顶推用的临时墩,临时墩的布置跨径为2×78m+45m+39m。
顶推用的钢导梁采用工字形变截面实腹式钢板梁(图1),钢材采用Q345B。
导梁长度拟定为48m,为临时墩最大跨径的0.615倍。
导梁根部与钢箱梁同高,用高强螺栓和钢箱梁顶、底板以及纵隔板连接;半幅主桥钢箱梁的两个导梁之间用横向联结系连接,以增大整体稳定性。
二、计算荷载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钢导梁所承受的荷载主要为结构自重。
导梁内力将随边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整个体系的荷载由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联结系自重三部分组成,如下表所示:导梁荷载表在计算中,钢箱梁自重按均布荷载布置,导梁自重由系统根据截面自动计算,联结系自重按集中荷载作用于导梁上,对于其他的不确定荷载按导梁自重的1.4倍考虑。
三、导梁计算1、总体结构计算:导梁结构的计算采用Sap2000有限元计算分析程序进行,起始计算工况为钢箱梁顶推到达B临时墩后,导梁悬臂长度为0m;以后依次为导梁悬臂长度从0m~48m,每三米为一个计算工况;当导梁到达B临时墩前,整个系统悬臂最长,导梁前端挠度最大,因此单独设置一个工况。
2-60m钢箱梁桥顶推施工设计与计算

2 -60m 钢箱梁桥顶推施工设计与计算某国道上跨高速,采用2-60m钢箱梁跨越,施工方案为顶推施工。
桥梁全宽32.5m,半幅宽度16m,中分带宽0.5m,角度0度。
一、结构设计上部结构采用等高度直腹板钢箱梁,16.0m等宽箱梁。
钢箱梁标准段梁高为3.0m。
两侧悬臂为2.3m。
箱梁设4道腹板,主体结构为单箱三室截面。
钢箱梁采用顶面设置单向2%的横坡,底面与顶面平行设置。
顶板、底板及腹板使用了标准U型加劲肋与板式加劲肋。
U型加劲肋上口宽为300mm,高280mm,厚度为8mm。
板式加劲肋的高为160mm,厚度为14mm。
T式加劲肋板厚12mm。
横隔板为实腹板式横隔板与框架式横隔板间隔布置。
标准间距为2m,以保证钢箱梁具有足够的横向刚度与抗扭刚度。
在钢箱梁腹板处,横隔板断开,与腹板焊接。
下部结构采用两柱式桥墩,墩柱直径为2.0m,桩基直径为2.2m。
二、计算参数选取(主桥结构采用MIDAS CIVIL2020进行结构计算)1)计算荷载a.恒载:恒载包括主梁的自重以及铺装和护栏的自重。
b.活载: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4.3条取值。
c.温度荷载:整体升降温:±25°C;主梁内温差效应考虑了由于太阳辐射引起上部结构顶层温度增加时产生的正温差及由于在辐射由上部结构顶层散失时产生的负温差,其取值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06-2015)第4.3.12条取用。
d.基础变位边墩基础沉降1cm,中墩基础沉降1.5cm。
2)荷载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06-2015)的规定,主要考虑以下组合:a.恒载+活载+温度+基础变位b.恒载+活载c.恒载+0.5活载三、钢箱梁计算钢箱梁主体结构的强度验算:计算在竖向荷载、横向荷载和温度荷载的单项和组合作用下,按照《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的要求,对结构可能产生的弯矩作用正应力、剪力作用剪应力、扭矩作用剪应力和畸变正应力以及换算应力验算。
顶推施工过程计算

一、工程概况宁波市福明路(环城南路-兴宁路)跨越铁路宁波东站主桥上部结构采用55+45+220+45+55m 一联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半漂浮体系,主梁采用混合主梁,两侧边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长109.4m ,中跨钢箱梁长201.2m (含钢混结合段长度),在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相交位置放置2m 长的钢混结合段。
根据构造、运输及施工架设的需要,中跨钢箱梁划分为A 、B 和钢-混结合段共3种梁段。
跨铁路宁波东站主桥中跨上跨宁波东站多条股道,其中4、5、II 、I 、3线路已运营,8、6线路于近期开始停运改造成站台,图中D3~D15和新建线路将于近期实施。
为了减少上部结构施工对桥下铁路运营的影响,保证施工及行车安全,福明路跨铁路宁波东站立交桥主桥中跨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
二、顶推施工总体方案和主要步骤1、总体方案和原理钢箱梁采用柔性墩多点顶推法施工,在主跨布置安装顶推平台和临时墩,并在其上布置滑道。
在平台上逐段焊接,用多点多台连续千斤顶同步张拉钢绞线使钢箱梁逐段向前滑移,循环作业使钢箱梁到达设计位置。
钢箱梁顶推重量约为13.05t/m 。
钢箱梁在工厂生产,经公路运输至施工现场,全部节段均在支架平台上拼装、顶推,逐步顶推到位。
工艺流程图如下:施工准备顶推安装平台施工临时墩施工钢箱梁、导梁制造运输安装顶推装置铺设墩顶滑道装导向纠偏装置箱梁横移至桥轴线拼装钢梁于台座上,检查焊接质量前端拼接导梁安装梁底锚具、钢绞线和侧限预紧拉索启动泵站、调压顶推测量、调整,落梁于临时墩测量同步监控继续拼装、顶推余下段各梁段顶推到位拆除2#临时墩顶推施工工艺流程图顶推施工过程采用多点多台ZLD100型自动连续千斤顶。
2、主要步骤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 、施工临时墩和顶推安装平台基础 b 、钢箱梁和导梁工厂加工后运到施工现场 c 、现场拼装导梁d 、现场组拼1-10#节段钢箱梁,连接钢导梁与1-10#节段钢箱梁;钢箱梁前行30m ,导梁跨越1#临时墩。
3535453535m钢箱梁计算书

钢箱梁计算书(2)1.结构特点上部结构采用5孔一联钢箱梁结构,桥跨布置为(35+35+45+35+35)=185m,桥面宽度为25m,单箱多室截面,道路中心线处梁高2000mm,箱宽25m。
横隔梁的布置间距为2.0m。
钢材材质为Q345C。
钢箱梁顶面设%双向横坡。
桥面铺装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和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层,桥面铺装层总厚度为8cm。
另设8cm钢筋砼层。
采用混凝土防撞护栏。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
3.箱梁顶板板厚的确定钢箱梁的顶板板厚对全桥的经济指标影响较大,根据目前钢箱梁的设计经验和实际汽车荷载超重的影响,箱梁顶板板厚宜取14mm。
4.箱梁标准段截面5.纵肋设计横肋布置间距a=2000mm顶板纵肋布置间距b=300mm城-A车辆前轮着地宽度2g=0.25m,分布宽度:+*2=0.41 m城-A车辆后轮着地宽度2g=0.6m,分布宽度:+*2=0.76 m5.1纵肋截面几何特性1)桥面板有效宽度的确定关于桥面板的有效计算宽度,参考日本道路桥示方书的规定进行计算。
纵肋等效跨度L=0.6a=1200mm, b/2L=λ=2L2L219.1mm 取有效宽度为210mm。
2)截面几何特性计算纵肋板件组成:1-210x14(桥面板),1-90x10(下翼缘),1-156x8(腹板)A=50.88 cm2I= 2399.5 cm4Yc=12.2 cm (距下翼缘)Wt=413.7 cm3;Wb=196.7 cm35.2纵肋内力计算1)作用于纵肋上的恒载a)纵肋自重q1=*1e-4**= kg/mb)钢桥面板自重q2=*b*=38.5 kg/mc)桥面铺装(厚8cm)q3=*b*=67.2 kg/md)砼桥面板(厚8cm)q4=*b*=72.8 kg/me)恒载合计∑q=197.0 kg/m2)汽车冲击系数(1+μ)=1+=3)作用于纵肋上的活载纵肋反力计算图式(尺寸单位:mm)采用Midas/Civil程序计算纵肋荷载横向分配值,后轮:在0.76m宽度内布t/m的均布力时,计算得到纵肋的最大反力为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书一、设计依据 1.《苏州广济北延 GY-A1 项目“钢箱梁顶推专项施工方案”(论证稿)》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设计参数 1.箱梁自重:钢箱梁自重按 80.7kN/m 进行计算。
2、导梁自重:导梁总重为 316kN,建模时对其结构进行简化,按 14.1kN/m 进行计算。
3、其它结构自重:由程序自动记入。
4、墩顶水平力:顶推施工中拼装平台处的支架墩顶受摩檫力 F1 作用,取摩 檫系数μ为 0.1;在 11#墩处的支架由于是千斤顶牵引施工,受到千斤顶的作用 力 T,同时受到墩顶摩檫力 F2 的作用,取摩檫系数μ为 0.1。
三、设计工况及荷载组合 根据施工工艺及现场的结构形式,确定荷载工况如下: 工况一:钢箱梁拼装阶段。
荷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其它结构 自重。
工况二:钢箱梁顶推阶段。
在钢箱梁顶推阶段按每顶推 2.5m 为一个工况,以箱梁端头顶推至 12#墩为 最后一个工况,共 30 个工况,以此进行各墩顶的受力和导梁的受力分析,其荷 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
根据以上工况的计算结果,统计出各临时墩的最大受力,对其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 11#墩的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顶推力+摩阻力+结构自重;对于其它各 临时墩的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摩阻力+结构自重。
四、钢箱梁拼装阶段的受力分析 4.1 贝雷支架的计算分析 钢箱梁在贝雷支架上进行拼装,支撑箱梁的贝雷片的最大跨径为 14m。
每个'..断面布置有四组贝雷片进行箱梁支撑,考虑 1.4 的不均匀分配系数,作用在每组 贝雷片的作用力为 F=80.7/4×1.4+2.7/3=29.2kN/m。
其计算模型及结果如下:计算模型弯矩图剪力图通 过 计 算 得 贝 雷 片 所 受 到 的 最 大 弯 矩 为 M=715.4kNm , 最 大 剪 力 为 V=204.4kN。
单组贝雷片的容许弯矩为[M]=788.2kNm>715.4kNm,单组贝雷片的 容许剪力为[V]=245.2kN>204.4kN,故贝雷片的强度满足要求。
4.2 牛腿的计算分析 将贝雷片简化为两跨 14m 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模型及结果如下:计算模型弯矩图剪力图'..通过计算得牛腿的支座反力为 F=511kN。
贝雷片的支撑牛腿选用工 28B,从钢管内部穿过,悬臂长度为 20cm。
牛腿 型钢所受到的最大弯矩为 M=511×0.2=102.2kNm,最大剪力为 V=511kN。
型钢 工 28B 的截面模量为 W=5.34×10-4m3。
则其弯曲应力为σ=M/W=188.2MPa<[σ]=1.4×145=203MPa 其剪力为τ=VS/Ib=17.2MPa<[τ]=85MPa 故牛腿的强度满足要求。
4.3 钢管桩的计算分析 在该施工阶段,钢管桩顶的最大支反力小于钢箱梁顶推阶段的最大支反力, 故在该施工阶段,略去钢管桩支架的验算。
五、钢箱梁顶推阶段的受力分析 5.1 支座反力的计算 在钢箱梁顶推阶段按每顶推 2.5m 为一个工况,以箱梁端头顶推至 12#墩为 最后一个工况,共 30 个工况,以此进行各墩顶的受力和导梁的受力分析,其荷 载组合为:钢箱梁自重+导梁自重。
采用 MIDAS 对其进行建模计算。
模型中,将钢箱梁及导梁换算成等效截面 结构,对应于 30 个工况,设置 30 个施工阶段。
其模型如下: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出其支座反力结果如下表: 对于各工况条件下的结构应力进行统计,发现导梁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施工阶 段 25 处,其最大应力为σ=118.0MPa<145MPa,结构的最大变形出现在施工阶 段 20 处,其最大变形量为 246.6mm,其应力云图及变形图见下图。
'..施工阶段-25 应力云图施工阶段 1 施工阶段 2 施工阶段 3 施工阶段 4 施工阶段 5 施工阶段 6 施工阶段 7 施工阶段 8 施工阶段 9 施工阶段 10 施工阶段 11 施工阶段 12 施工阶段 13 施工阶段 14施工阶段-25 变形图 表 5.1-1 计算结果汇总表(单位:kN)ABCDEFGH80.8 278.9 1125.6 927.5 1064.0 1234.2 771.1116.8 362.1 1230.8 902.1 1057.0 1284.8 528.5162.9 480.5 1232.3 1070.2 501.1 2035.1622.3 215.0 1240.4 1009.5 768.7 1626.3275.6 773.3 1239.5 951.3 979.4 1263.1363.1 906.5 1222.8 914.8 1128.7 946.2487.3 999.5 1207.3 894.7 1217.8 675.4450.7 650.1 1048.3 1195.8 890.1 1247.1849.8 1041.0 1300.5 416.8 1873.91095.4 995.5 1251.7 675.9 1463.61383.9 893.0 1234.2 865.9 1105.11715.7 732.8 1248.4 986.8 798.42090.7 515.0 1294.2 1038.5 543.72491.6 343.5 861.3 1785.7'..施工阶段 15 施工阶段 16 施工阶段 17 施工阶段 18 施工阶段 19 施工阶段 20 施工阶段 21 施工阶段 22 施工阶段 23 施工阶段 24 施工阶段 25 施工阶段 26 施工阶段 27 施工阶段 28 施工阶段 29 施工阶段 30 最大支座反力 最小支座反力440.3 562.4 704.6 861.5 1033.9 1218.0 1425.7 1699.8 1973.9 2248.0 2248.0 440.32947.6 3302.5 3682.7 4088.1 4203.4 4660.3 3943.1 4074.2 4151.8 3760.1 3926.6 4042.6 4056.4 3782.3 3508.2 3234.1 4660.380.81041 2151162.9 1052.4 856.2 574.3 1278.6 821.8 1098.7 845.4 625.6 860.5 521.5 221.41371.6 1127.1 943.1 819.61294.2 1785.7 1873.9 2035.1 221.4 416.8备注:各临时墩的编号由 12#墩开始向 9#墩方向的编号分别为 A~H。
5.2 11#墩处的钢管支架的计算分析钢箱梁顶推过程中,顶推千斤顶布置于 11#墩处,需考虑钢管支架顶推过程中的稳定性,故对于 11#墩处的钢管支架按两种工况进行分析。
工况一:墩顶所受作用力最小,千斤顶顶推施工。
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F1+千斤顶顶推力 T+墩顶摩檫力 f1+结构自重。
工况二:墩顶所受作用力最大,千斤顶顶推施工。
荷载组合为:墩顶作用力F2+千斤顶顶推力 T+结构自重。
钢箱梁及导梁的总重量为 548.2t,按摩檫系数按 0.1 进行计算,则所需要的顶推力为 T=5482×0.1=548.2kN。
5.2.1 工况一荷载取值根据 5.1 节中的计算结果表中可查出,墩顶作用力最小为 F1=80.8kN,其所产生的墩顶摩檫力 f1=80.8×0.1=8.08kN。
千斤顶的荷载同步性按 1.05 进行考虑,左右墩竖向力不均匀分配系数按 1.2考虑。
则单个临时墩受到的顶推力为 T0=548.2/2×1.05=287.8kN。
单个分配梁的作用长度为 2m,宽度为 0.5m,其所受到的竖向力为 F0=80.8/4/2×0.8=8.1kN/m,其所受到的摩檫力为 f0=8.08×0.8/4=1.6kN。
'..5.2.2 工况二荷载取值 根据 5.1 节中的计算结果表中可查出,墩顶作用力最大为 F1=4660.3kN,其 所产生的墩顶摩檫力 f1=4660.3×0.1=466.03kN。
千斤顶的荷载同步性按 1.05 进行考虑,左右墩竖向力不均匀分配系数按 1.2 考虑。
则单个临时墩受到的顶推力为 T0=548.2/2×1.05=287.8kN。
单个分配梁的 作 用 长 度 为 2m , 宽 度 为 0.5m , 其 所 受 到 的 竖 向 力 为 F0=4660.3/4/2 × 1.2=699.1kN/m,其所受到的摩檫力为 f0=466.03×1.2/4=139.8kN。
5.2.3 计算模型 采用 MIDAS 对其进行建模计算,计算模型如下:计算模型5.2.4 计算结果 通过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如下:工况一:结构应力图'..工况一:结构变形图 工况一:支座反力图(一) 工况一:支座反力图(二)'..工况二:结构应力图 工况二:结构变形图 工况二:支座反力图(一)'..工况二:支座反力图(二)对以上计算结果汇总如下表:计算结果汇总表(一)工况最大组合应力(MPa)最大变形(mm)允许应力(MPa)工况一73.814.8145工况二125.04.4145计算结果汇总表(二)节点 1 2 3 4 1 2 3 4荷载 工况 1 工况 1 工况 1 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2 工况 2 工况 2FX (kN) -90.8 -91.2 -51.1 -51.5 -19.8 -24.0 19.9 15.7FY (kN) 27.6 -27.1 30.5 -30.9 31.1 -26.9 27.0 -31.1FZ (kN) -638.3 730.9 -556.7 649.2 690.8 783.7 772.5 702.1MX (kN*m) -46.7 46.3 -51.3 51.7 -52.2 45.8 -45.8 52.3MY (kN*m) -207.0 -207.5 -132.9 -133.4 -37.8 -44.4 36.3 29.7MZ (kN*m) -25.1 -25.1 -26.4 -26.4 -25.7 -25.7 -25.7 -25.7从计算结果汇总表(一)中可以看出,结构最大应力均小于其容许应力,说明钢管支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