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别号趣谈
古代作家别号有来由

古代作家别号有来由古代作家的称谓除名和字以外,有些还有号(也叫别号或别字)。
采用什么样的别号,往往有其独特的用意、含义和情趣,有一定的来由。
现列举几类,作一说明:一、有些作家的号与他们的名、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如“稼杆”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号。
因为辛弃疾小时候多病,故父母为其取名弃疾;成年后取字为幼安,号稼轩。
其号与名、字一样都跟他多疾病的身体有关。
又如清初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字笠鸿,号翁,此号正符合渔翁戴笠之寓意。
二、有些作家的号是他们自己的操守德行的真实写照例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为人刚正耿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为五斗米折腰”,因而世人给他取号为“端节先生”。
又如,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为人清廉节俭,虽身居宰相之高位却不喜华靡,而当时社会却侈靡成风。
司马光深感自己跟不上时代潮流,但又绝不敢其志,故自号为“迂叟”,以此来自我解嘲。
三、有些作家的别号反映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如《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一个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志的奇士。
他生于元末,卒于明初,所处的时代是社会极其动荡不安、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异常尖锐复杂的时代。
在乱世之中,他英雄无用武之地,整天过着东奔西跑、南北漂泊的生活,一生都在五湖四海之间辗转迁徙,故自号为“湖海散人”。
四、有些作家的别号是以他们的曾住地、籍贯来取的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四川绵州青莲乡居住过,故自号“青莲居士”。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被贬地的东坡筑室栖身,故自号“东坡居士”。
清代文学家袁枚三十三岁辞官,于江宁小巷山筑园而居,过着论文赋诗的闲适生活,自号为“随园主人(老人)。
”五、有些作家的别号是根据他们住地的条件、个人的习性而得名的如东晋诗人陶渊明又有一号“五柳先生”,是因其家门前种有五棵柳树。
又如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因家中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彼五物之间”,故自号为“六一居士”。
名人雅号

名人雅号:
酒圣——杜康、文圣——孔子、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兵圣——孙武、药王——孙思邈
药圣——李时珍
史圣------司马迁画圣-------吴道子
茶圣-----陆羽医圣------张仲景
诗圣——杜甫诗狂——贺知章
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
诗囚——孟郊诗神——苏轼
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
诗鬼——李贺
六一居士()青莲居士()香山居士()易安居士()东坡居士( ) 柳泉居士( )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一字千金(吕不韦)一鼓作气(曹刿)入木三分(王羲之)
三顾茅庐(刘备)毛遂自荐(毛遂)韦编三绝(孔丘)
不耻下问(孔圉)手不释卷(吕蒙)四面楚歌(项羽)
用兵如神(诸葛亮)负荆请罪(廉颇)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纸上谈兵(赵括)初出茅庐(诸葛亮)
两袖清风(于谦)卧薪尝胆(勾践)刮目相看(吕蒙)
指鹿为马(赵高)背水一战(韩信)草船借箭(诸葛亮)
闻鸡起舞(祖逖)高山流水(俞伯牙)破釜沉舟(项羽)
胸有成竹(文与可)悬梁刺股(孙敬、苏秦)望梅止渴(曹操)
凿壁借光(匡衡)磨杵成针(李白)精忠报国(岳飞)。
名人趣话

龙源期刊网 名人趣话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16年第26期“别号”由来趣谈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
简称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
与名、字无联系。
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
由于别号不像名和字一样受到家族行辈的限制,字数多少不拘,因而比较能够自由地反映出个人的意趣和爱好。
早在晋代起,即有少数文人雅士自取别号,唐宋时别号逐渐流行,到了明清则几乎人人都有别号。
至今,有的文人仍有用别号的习惯,甚至有的人别号多达几个、十几个,如明末清初学者傅山,有公它、真山、浊翁、石人、朱衣道人等别号。
通常情况下,别号的取名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情趣、爱好为号。
晋代詩人陶渊明号称“五柳先生”,并自称“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宋人欧阳修晚年取号“六一居士”,他自己解释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布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老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平日寄情山水,自号“醉翁”,旨在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之意。
地名为号。
“诗仙”李白生长于四川江油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
皮日休早年就读于湖北襄阳鹿门山,自号“鹿门子”。
宋诗人黄庭坚曾读书于安徽替山县山谷寺,自号“山谷道人”。
清朝诗人袁枚在江宁小仓山建随园,悠游其中近五十年,故号“随园主人”。
另如王安石、韩愈、谢眺则以籍贯或为官之地为号,故称王临川、韩昌黎、谢宣州。
志向为号。
古时,一些人往往借立号来表明人生追求和志向。
唐人司图空才华卓绝,志气高远,为衰败没落的唐王朝竭志尽忠,然而回天无术,最后佯称足疾,退出官场。
晚年看破红尘,隐居山林,以“耐辱居士”为号。
近代进步人士的号多带有强烈的爱国色彩,申明其救国拯民的壮志。
如谭嗣同号“壮飞”,陈天华号“思黄”,秋瑾号“鉴湖女侠”,邹容号“革命军中马前卒”等。
(林雨/供稿)。
古代名人名号大全

古代名人名号大全在古代,诗人们因为出生地不同,或名气,或写作风格,或诗词中包含某种物象,都会被用作其称呼。
诗仙——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诗圣——杜甫,后世还有称其为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两个人又合称为“李杜”。
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号香山居士诗佛——王维诗狂——贺知章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还有一些有趣的别号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淮海居士——秦观后山居士——陈师道清真居士——周邦彦幽栖居士——朱淑真简斋居士——陈与义后村居士——刘克庄于湖居士——张孝祥易安居士——李清照石湖居士——范成大稼轩居士——辛弃疾还有一些代称郑鹧鸪——诗人郑谷,以《鹧鸪》是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诗家天子——王昌龄,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而被举为“诗家天子”,又被称为七绝圣手。
寒酸孟夫子——诗人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孟夫子”。
长爪郎——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
语本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五言长城——诗人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贺鬼头——宋代词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温八叉——温庭钧,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红杏尚书——北宋词人宋祁,他的《玉楼春》把早春景色写活了,尤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尚书”。
张三影——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小令。
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
”张先不以为然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先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古今人物的“别号”

古今人物的“别号”古今人物的符号除了“名”与“字”外,再有一个“号”,又称别号,《辞海》:“号,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
”旧时给自己取号的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用意各异,或雅致,或粗犷;或直率,或含蓄,乃至放诞怪戾,争奇斗妍,不一而足。
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北去齐国,号“鸱夷子皮”。
又秦武王时宰相甘茂,曾住南阴乡之樗里,号“樗里子”。
可知取号之风,先秦时期业已有之,可谓源远流长。
古代直至现代史上的知名人物、尤其在文人中,取号蔚成风气。
究其原因,为在名字之外更有个美称,“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见《周礼·春官》)。
盖因名与字均由父母或尊长给取的,往往受长辈理念、宗族辈份等种种因素的限制。
而号一般由本人取,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号,自由地抒发或标榜感情、情操,所以又称“自号”。
以兴趣爱好为号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其缘故见他的自传:“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又如蒲松龄常去柳泉采风以积累创作素材,写出了传世之作《聊斋志异》,因与柳泉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号“柳泉居士”;田园诗人陶渊明劳作之余,常在柳树下以《汉书》下酒,击节而歌,足以慰藉,自号“五柳先生”,请看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言:“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也。
”以斋名室名为号宋代词家辛弃疾的书斋名称叫稼轩,遂以“稼轩”为号;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尝筑室读书于阳明洞,号“阳明先生”;小说家冯梦龙著书处取名墨憨斋,别号“墨憨斋主人”;书画家徐渭号“青藤道士”,因其书斋名为青藤书屋;黄道周自号“石斋”,以在铜山岛上垒石为室读书故也;又国民党元老、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工于丹青,画室名为双清楼,由是自号“双清楼主”。
以居处籍贯为号杜甫曾居住于汉宣帝墓地少陵域内,自号“少陵野老”;北宋画家李公麟因病老退居龙眠山,号“龙眠居士”;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居住南村,在那里半耕半读,自号“南村”;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子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号“船山”;宋代史学大家司马光,是山西涑水人氏,号“涑水先生”;清代学者顾炎武的家乡在昆山亭林镇,自号“亭林”。
关于古代文人的一些别号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芦山居士--宋·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六如居士--明·唐寅
温陵居士--明·李贽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已付费成功了还是复制不了有可能是电脑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或者手机机型不支持的问题
关于古代文人的一些别号
关于古代文人的一些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修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淮海居士--宋·秦观
诗词界18位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长知识!

诗词界18位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长知识!你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诗魔”、“诗鬼”、“诗神”、“诗佛”、“诗狂”又是谁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诗词界18位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长知识!“诗神”——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点评: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诗更是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因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故人称“诗神”。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仙”——李白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点评: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圣”——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一生作诗三千多首、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点评:杜甫的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佛”——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古人的别号和别称大全

古人的别号和别称大全我国诗人灿若星辰,有的诗人有许多别号或别称,你知道几个呢?别称诗仙:李白李白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浪漫、潇洒、飘逸,不止他的作品,整个人的形象也是如此!据说,李白当年初进长安,即拜访文坛名流贺知章,拿出《蜀道难》来请教。
据说贺读完后惊叹不已,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称他为“谪仙”。
诗圣: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凡是圣人者,大多都是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
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读他的“三吏三别”,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唐朝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状和百姓生活。
凭杜甫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当得起“圣”这一字眼。
诗魔:白居易白居易被叫做“诗魔”,据说白居易一生极其爱好诗文,每天都会朗诵和抄写诗文,一般都是从早上开始直到晚上,长此以往,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他甚至还写过一句诗用来自嘲,“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对艺术如此的疯狂和痴迷,不愧“诗魔”称号。
诗佛:王维王维,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
王维是信奉佛教的,而佛教的思想也深深地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中。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生活总是蕴含着禅意理趣,显得宁静安详。
诗骨:陈子昂陈子昂作为初唐的代表诗人,致力于推动诗文革新,改变六朝以来风格艳俗又孱弱的诗词风格。
从他的诗文中可以读出激昂之情、潇洒之气,总之就是苍劲有力、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所以他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虽然英年早逝,但也留下不少作品,尤其是名扬千古的《滕王阁序》。
只此一篇,就足以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了。
《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不仅世人赞叹,连王勃自己都觉得写得太好了,这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鬼:李贺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作想象非常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而且笔下常用险韵奇字,如“羲和敲日玻璃声”等等让人匪夷所思的奇语,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
诗囚:孟郊孟郊是有名的苦吟诗人,所谓“苦吟”,就是为了获得更凝练准确的诗歌语言,反复琢磨诗句的音律、对偶和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城 郊 山亭, 但“ 饮少辄醉 , 而年 又最高, 故 自号 日醉翁 来 果 然 再无 人 仿 效 了。“ 粪”还
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 乎 山水之 间也” 。在 《 赠沈遵 》 有 粪除之 意, 粪 除即打 扫、 清扫 ,
一
诗 中, 他说 : “ 我时四十犹强力 , 自号醉翁聊戏客。 ”“ 醉 涤荡瑕秽 。如《 左传 ・ 昭公三年 》 :
翁”欧 阳修 不仅 留下 了一篇传世美文 《 醉翁亭记 》 , 还 留下 了一句妇孺 “ 小人粪 除先人之 敝庐。 ” 又, 《 苟 皆知的熟语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而 当年饮酒 的那个 山亭如今 已开辟成 子 ・ 强 国》: “ 堂上不粪 , 则郊 草不 了安徽 滁州的一处旅游名胜 “ 醉翁亭” 。这 大概是 中国姓名史上最有 瞻 旷芸。 ”杨注 : “ 堂上犹未 粪 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 饱览祖 国大好 河 山, 故陆游 的名 、 字、 号 三者之 间应是近 义相对 , 管堵塞被截去左足 , 于是 即以 “ 一 意犹 呼应。 放 , 又 指放 达 、 放 旷。 陆游 忧世 愤俗 , 不拘 礼 法, 时人 讥 足”为别号。这些都说 明 了邓散 其“ 颓放” , 他干脆 自号 “ 放翁” , 以示率性 而为的旷达 性格 , 并作词云 : 木 与众不 同的特 立性格 与 自由精 “ 轿 如虹 , 水 如 空; 一 叶飘 然烟 雨 中, 天教称 放 翁。 ”通过 “ 陆 游, 字务 神 。 观, 号放翁”这 一组称谓 , 一位 “ 乱 絮 飞花 送客舟 , 铁马秋风 大散 关。
_明
i 口 . N E E 口 N E Y u E N i 轻 临 疆
古刍日人r i l l 号 趔
。 于永 生 王 桂 霞
矗
原 来邓铁在 青年 时代 , 因书 出现 了不少署名为 “ 铁”的书 法、
北宋文学家欧 阳修号醉翁 , 南宋诗人 陆游号放翁, 现代金 石书画
一
位奇人 。他原 名铁 , 字纯铁 , 小名菊初 , 学名 士杰 , 另
有散木、 粪翁 、 一足等别号, 但使用 最多的还是粪翁 与散
木。他为什么要立 “ 粪翁” 这 么一个别 出心裁的别号呢?
家邓散木号粪翁 , 这 三个别号大家都是 比较熟悉的。但他们 的号各有 法 、 篆刻崛起上 海文坛后 , 社会上
什 么含义呢?
欧 阳修喜 欢饮酒 , 不过酒量 有限。他在 4 0岁那年 篆刻 冒牌货 , 邓铁 忍无 可忍, 于是 被贬为滁 州太 守后 , 不 因仕途 失意而忘乐 , 常 与客饮酒 决定立号 “ 粪翁” , 以明于世 , 这一
影响 、 最受青睐 的一个别号 了。
则 不 暇 瞻视 郊 野 之 草有 无也 。 ”
欧阳修 晚年 虽 已文冠天下, 但仍优游林 下, 苦心著述 , 并另立别号 故 “ 粪 翁”实寓有 清 除社 会 污染
“ 六一居士”以明其志。所谓 “ 六一” 是指六个一: 一万卷书, 一千卷古 物之意。章士钊 曾作诗说粪翁是
今石文 , 一张琴 , 一局棋 , 一壶酒 , 再加上他本人一个老翁。所 以他 晚年 “ 畸人畸行作 畸字, 矢溺有道其废 写 的诗文名之为 《 六一诗话》 《 六一词》 。
庄” 。邓 粪 翁 生 前确 有 不 少 “ 畸 陆游, 字务观 , 号放 翁 , 他 的名 、 字、 号 三者之 间有 事” , 他 住 在 上 海 山海 关路 懋 益 着意义上 的联 系。“ 游”是游历 、 游览、 优游 ; “ 观”是观 里 , 将其居室名为 “ 厕 间楼” , 自刻
别 号 因是个人 自取 , 故 而这
远 游无取 不消魂 , 细雨骑驴入剑 门”的爱 国诗人形象不 已鲜活地矗立 种称谓最能体 现个人 性格 、 志趣 ,
在我们 眼前 了吗? 随 意而立 , 随兴 而发 , 别具 一格 ,
粪翁是邓散木 的别号 , 这位现代著名金石书画家是 含义精妙 。
览、 观 瞻、 观看 , 也有游 览之意 , 如《 诗经 ・ 溱洧 》: “ 女日 小 印曰 “ 遗臭万年” 、 “ 逐臭之夫” 。
观 乎? 士 曰既且 。 ”而 “ 放”则是远 出。 陆游一 生好 入 开个 人 书法篆刻展 览会 , 将 上厕 名 山游 , 他 曾登 剑 阁、 观 三峡、 居 巴蜀 , 足迹遍达 半个 中 所用 的手纸制成请 帖。 晚年 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