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翻译
医古文重点翻译

医古文重点翻译翻译: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3.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翻译:自古以来,有名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
损害别个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4.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翻译: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5.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翻译:我志在救世济民,所以琐碎地谈论了这些。
学医的人不要因为我说得粗俗而感到耻辱。
十一、《病家两要说》1.是以错节盘根,必求利器。
阳春白雪,和者为谁?夫如是,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翻译:要砍伐根枝盘曲交错的树木,一定要寻求锋利的器具,良医高明的见解,好比“阳春白雪”那种高雅的音乐,能跟着唱和的人又有谁呢?既然如此,做医生的人对高明的医术尚且不能了解,何况那些不是医生的人呢?2.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
翻译:病情危急的时候,哪能经得起庸妄之医的误用药物?在证候真假难分的关键时刻,怎能经受得了不同意见的互相干扰呢?一个计策失误,病人这一生也就交待了。
3.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之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
翻译:然而一定要具有小心、胆大、行方、智圆的全面才干的人,望、闻、问、切四诊全部地掌握运用的人,在跟病人接触时能聚精会神的人,在病情还不明显时就能察看出隐蔽的病证的人,这才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真正的医生,才可以担当起关系到人的性命的重任4.使必待渴而穿井,斗而铸兵,则仓卒之间,何所趋赖?一旦有急,不得已而付之庸劣之手,最非计之得者。
医古文原文及翻译上工,中工,下工

医古文原文及翻译上工,中工,下工“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
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
’魏文侯曰:善。
”虽然说医学是救命的。
但首先,医学是让大家不生病的。
能让人都不生病,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越忙的医生反而是水平最差的。
我们世俗的观点是:病人越来越多,说明这位医生医术高、口碑好,患者认可。
但是,我们深入思考一下,这对于国家和社会有利吗?我建议换种方式来发挥医生的作用,可以让每个医生分管一块地方。
若当地病人越治越多的,就要罚他的工资,让他反省,为什么病人越治越多!医生只治不防,越治越忙,这样的医生要他干什么。
相反,病人越治越少的,甚至医生都悠闲了起来,就要奖励他,让其他医生看到努力的方向。
为什么呢?因为上工治未病。
只有病人越来越少,才算是上工。
既然是上工,当然要奖励。
至于他悠闲,那是他的本事。
别的医生不要羡慕,有本事你也去加强预防,让你医疗辖区内的所有人都不生病,既利益了大家,又悠闲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说,越是上工,越要得奖励;越是下工,越要受惩罚。
本该如此。
今时我们好像弄颠倒了。
至于陷入病人的海洋中,每天只能拼命治病,这是下工。
说明他的水平有限,并且,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的健康。
这样的医生要受惩罚,而且,要令其深刻反省。
人民日报发文称:“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我自己多年临床也深刻地体会到,我明明是一个中医人,明明我更擅长的是“治未病”,可是,我却在治病上忙忙碌碌,一天都不得闲。
行医以来,我每天都在拼命看病。
结果病人却越治越多了。
作为一名中医人,这是我最大的失败。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我的失败,所以,我要重视“治未病”,因为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从2009年开始,不管临床多么忙碌,不管每天临床工作多么辛苦,我总要写几篇关于中医养生防病的文章,在新浪微博里发表,去传播中医“治未病”理念。
医古文

1、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圣明之人能预先知道潜在的疾病苗头,能让好医生得以及早治疗,那么病能治愈,人也能存活。
人们所担忧的是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治病的方法少。
2、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今此儿强死也。
”译文:然而本来是读书人,因医术高明才做了医生这个职业,常常自己懊悔。
后来曹操亲自理政,得病很严重,让华佗专门为他诊治。
华佗说:“这病近乎难以治愈,经常从事治疗,还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时间远离家室想回去,于是说:“刚刚收到家信,正想要暂时回去一下。
”到家以后,用妻子患病来推辞,多次请求拖延假期不返回。
曹操多次写信请他,又令地方政府催发遣送,华佗依仗本领讨厌靠侍奉人食俸禄,还是不起程。
曹操十分恼怒,派人前往调查:如果其妻确实有病,就馈赠小豆四十斛,宽限假期;如果他弄虚作假骗人,就逮捕押送他。
于是华佗被解交到许昌监狱,拷问审核,招供认罪。
荀彧请求说:“华佗医术委实高明,是关系到人命的人,应当宽容饶恕他。
”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难道没有这类小人吗?”于是在狱中处死了华佗。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命。
医古文重点句翻译

一、扁鹊传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答案】客馆的客人长桑君来到,唯独扁鹊认为他不寻常,常常恭敬地接待他。
长桑君也了解扁鹊不是一般人。
往来十多年后,长桑君才招呼扁鹊避开众人而坐。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
”居二日半,简子寤。
【答案】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答案】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
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
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详尽说明。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答案】假使齐桓侯像圣人那样预先知道微小的病变,能让高明的医生得以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生命可以存活。
一般人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二、华佗传1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答案】沛相陈珪推荐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都不依从。
华佗通晓养性的方法,当时的人以为他已经年龄将近百岁,然而华佗却有壮年人的面貌。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答案】随即如同华佗所说,病人立刻吐出一条寄生虫,悬挂在车边,打算前往华佗那儿。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小儿在门前戏耍,迎面看见病人,自言自语地说:“好像遇到了我的父亲,车边的寄生虫就是证明。
”3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医古文翻译

大医精诚1、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译:如果把极精细、极微妙的医学道理,用最粗略最浮浅的思想去探求它,难道不是很危险吗?2、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译: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3、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译:自古以来,有名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
损害别个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4、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译: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5、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译:我志在救护帮助世人,所以琐碎地谈论了这些。
学医的人不能因为我说得粗俗而感到耻辱。
扁鹊传1、舍客長桑君過,扁鵲獨奇之,常謹遇之。
長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译:在这期间,有位叫长桑君的旅客,常来此投宿,扁鹊经常单独的多给于细心的照料。
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服务生。
来往十多年, 长桑君暗下找来扁鹊进行交谈2、扁鵲曰:“血脈治也,而何怪? 昔秦穆公嘗如此, 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與之同, 不出三日必閒。
”居二日半,簡子寤译: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 不出三天,病就能好。
医古文重点翻译

医古文重点翻译一、《扁鹊传》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翻译: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坐谈。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固。
”居二日半,简子寤。
翻译: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就苏醒了。
如今主君的病和他的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痊愈。
”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苏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翻译: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外在症状,就能推知其内在病机;只要听到了疾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知其外在症状。
疾病表现在人的表体,病人只要不在千里之外,我确诊的根据一定很多,不能一一详尽。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翻译:假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还没有显示征兆的时候就预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够让良医得以尽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能痊愈,身体可以存活。
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
二、《华佗传》1.游学徐士,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翻译:离开家乡,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儒家经典。
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悬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翻译: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去往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 就是证明啦。
3.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医古文重要课文翻译和词语意思

扁鹊传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
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悄悄地告诉扁鹊说:“我有秘方,我年纪老了,想传给你,请你不要泄露。
扁鹊说:“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
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
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具体细说。
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
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1.少时:年轻时。
2.过:到;来到。
.奇:认为……不寻常。
4.谨:敬词。
恭敬地。
5.遇:接待。
6.閒:秘密地;悄悄地。
7.敬诺:恭敬地答应。
8.上池之水:未沾到地面的水。
9.殆:大概。
10.垣:墙。
11.特:只是。
12.或:有时。
13.治:正常。
14.而:你们。
15.閒:病愈。
16.治:举行。
17.精神:正气。
18.何如:多少;多长。
19.雞鸣:鸡鸣时辰。
雞,“鸡”的异体字。
20.收:收殓;装殓。
21.能:到。
22.诞:欺骗。
23.易:改变;矫正。
24.咳婴:刚会笑的婴儿。
25.终日:很久。
26.以管窥天:从竹管中看天空。
喻见识小。
27.以郄视文:从缝隙中看图纹。
喻见识小。
28.曲:委曲。
29.止:语气词。
30.股:大腿。
31.眩:眼睛昏花看不清。
32.挢:翘起。
33.举:救治。
34.弃捐填沟壑:“死”的婉言。
35.服臆:气郁满胸中。
服,通“愊”,郁满。
36.涕:眼泪。
37.忽忽:泪珠滚滚貌。
38.厉针砥石:研磨针石。
厉,同“砺”。
厉、砥,皆研磨之义。
39.有間(jiàn):过了一会儿。
医古文句子翻译

扁鹊传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7),则疾可已(8),身可活也。
假如圣人能够预先觉察疾病的征兆,能让良医及早地治疗,那么疾病就可以治愈,生命就可以存活。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人们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是担忧治法少。
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2):太子何病。
国中治穰过于众事(3)? ”扁鹊来到虢国宫门下,问喜好方术的中庶子说:太子得了什么病,国都中举行祈祷活动超过了其它的事闻病之阳,论得其阴(25);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26),不出千里,决者至众(27),不可曲止也(28)。
掌握了病的外表症状,就能推断出它的内在病机;掌握了病的内在病机,就能推断出它的外表症状。
病证表现在人体的外表,不超过千里的范围,决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能详尽说出来。
华佗传游学徐土⑶,兼通数经⑷。
沛相陈珪举孝廉⑸,太尉黄琬辟⑹,皆不就(7)。
到徐州一带外出求学,同时精通数种经书沛国国相陈珪荐举他做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去做官,都没有就任。
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26),县车边(27),欲造佗(28)。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29),病家就照华佗说的去做,很快就吐出一条虫子,把它挂在车边,打算到华佗那里去。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30)。
”自言自语地说:好象是碰到我父亲了,车边挂的虫子就是这种证明。
” 于是传付许狱(10),考验首服(11 )。
于是递解交付给许昌的监狱,审问验证,招供服罪。
荀彧请曰(12):佗术实工,人命所县(13),宜含宥之(14)。
” 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是关系到人命的人,应当宽恕他。
”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
普依准佗治(1),多所全济。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2),但不当使极尔(3)。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广陵的吴普和彭城的樊阿都跟随华佗学医。
吴普依照华佗的方法治病,治愈的病人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古文重点句子(521出品,必为精品)1.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居二日半,简子寤。
〔译文〕扁鹊说:“血脉正常,你们惊怪什么呢?从前秦穆公曾经如此,七天后醒了过来。
现在您主君的疾病跟秦穆公相同,不出三天必然痊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就苏醒了。
2.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译文〕假使像圣人那样预先洞察隐微的病情,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治愈,身体可以存活。
人们所担忧的,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忧的,是担忧治病方法少。
3.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尙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 〔译文〕病人就按照华佗说的去做,立刻吐出一条蛇状的寄生虫,把它悬挂在车边,想去拜访华佗。
华佗还没回家,他的小孩在门前玩耍,迎面看到来客,便自言自语道:“好象遇到过我父亲,车边挂的寄生虫就是证明。
”4.佗语吴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 〔译文〕华佗告诉吴普说:“人的身体要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使身体疲惫罢了。
活动后水谷精气得以消化,血脉能够畅通,疾病就不会产生,比如门轴不会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5.即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
”乃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
〔译文〕(朱丹溪)便慨然地说:“读书人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
”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
6.左丘明有云:“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
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译文〕左丘明曾说:“仁德之人的教诲,它的益处真大呀!”确实如此啊。
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大概就是古代所说的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是医生而轻视他呢?7.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译文〕医经是探究人体血脉、经络、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区别死生的界限,又用来揣度针刺、砭石、汤药、艾灸等施治的方法,调配成适合临证需要的各种药剂。
8.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译文〕经方是根据药物的寒温,衡量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功用,依照气候感应的适宜用药情况,辨别五脏六腑所适用的各种性味的药物,制成寒凉与温热的药剂,用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
9.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译文〕只是竞相追逐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急待地追求名利地位。
重视讲究名利荣势等末节,忽视轻弃身体这个根本。
使其自己的外表华美,而使身体憔悴。
皮肤都不存在了,毛将依附在哪里呢?10.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译文〕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去思索医经的旨意,来扩大自己的医学知识,而是各承袭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
诊断询问病情,致力于言辞敏捷,能说会道。
面对病人片刻,便处方用药。
1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译文〕解除疾病的缠绕,摆脱疾病的困苦,保全真精,导通元气,拯救百姓到达长寿的境界,救治体弱多病的人获得平安无恙的;没有三个圣人的学说,是不能达到目的12.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
君臣无夭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译文〕希望这本书能使医经的旨意显明于世,全面陈述阐发深奥的理论。
正如众星宿高悬在天上,奎宿张宿等井然有序,又如深泉清澈明净,鱼类与甲壳类全能区分得清清楚楚。
君臣和各族人民没有意外死亡的情况,而有延长寿命的希望。
13.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
〔译文〕我观察他这个人,容貌润泽面有光彩,身材清瘦有精神,言谈兴趣浓厚有风趣。
真是天下第一流的人。
14.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译文〕把这部书藏在深山石室中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不刊印出版,提供给天下后代如杨子云那样研究《周易》写出《太玄经》那样的知音呢?15.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且弁髦置之者,是岂慧明眼人欤?(译文)可是又有人把医学看成小道,连同《内经》这本书也像弁髦等无用之物一样地弃置,这难道是大智慧有眼力的人吗?16.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有幸?而相成之德,谓孰非后进之吾师云。
〔译文〕后代若有像杨子云那样有学问的人,能怜惜我的辛劳并赐予指正,难道不是幸事中的又一幸事吗?帮助我完成这项工作的有德之人,谁说不是后来居上的我的老师。
17.好学之士,咸知四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
(译文)喜爱学习的医生都知道趋向正道,但是贪求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
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在实践中运用它,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18.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
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具有超人的智慧,酷爱学习,从不满足研究医理力求精深,立下高尚志向,仰慕古代名医,虚怀若古,效仿各家19.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译文〕凭着渺小单薄的身躯,侵害他的不是一种途径;容易衰竭的身体,却内外受到攻击。
人的身体不是树木石头,怎么能够长久呢?20.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译文〕即使稍有觉醒,都在发病之初哀叹悔恨,却不知道在各种危险尚未出现时谨慎防范。
这好像齐桓侯患了将死的病,却责怪扁鹊的先见之明,把感到病痛的日子,当作患病的开始。
21.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译文〕自古名医治病,多用活物来救治危重的病人,虽然认为牲畜低贱,认为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人类和牲畜是一样的。
损害对方的生命来补益自身,无论物理人情都是共同憎恶的,何况人呢?22.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译文〕又到病人家中,即使满目绫罗绸缎,也不要四下看;乐曲声响彻耳旁,也不能表现出似有欢娱的神情;珍贵美味的食品轮流进献,吃着也像没有味道;各种美酒同时陈列,看到如同未见一般。
23.内摇其真,外劳其形,以亏其阴,以耗其生。
宜收视返听于太虚之庭,不可专籍药而已之也。
(译文)(你的病)是由于内部真气扰动,外部形体劳累,以致亏乏真阴,耗损生机,应该在清静虚无的境界中无视无听地休养,不能转、专靠药物来治愈它。
24.我瞻四方,何林林乎!州邑之间,其有贤牧宰能施刀圭之剂以振起之者乎?(译文)我远望天下四方,这种现象是多么众多啊!州县之中,难道有贤明官吏能施行灵丹妙药而使我广大民众振兴起来的吗?25.危急之际,奚堪庸妄之误投?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
(译文)在病情危急的关头,怎能忍受庸医胡乱用药?在证候疑似的时候,怎能容许众多错误扰乱?一步的差错,病人的性命就断送了。
26.然必也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
〔译文〕这样看来医生一定要心细、胆大、行为端正、智慧周全使他的才能全面,望、闻、问、切使四诊的应用全面,在接触病人时能够集中精神,当病情隐晦不清时能够洞察疾病隐微征兆的人,这才足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医生,才可以承担起拯救生命的重任。
27.或操是非之柄,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而真是真非莫辨。
(译文)有的人把持着判定是非的权柄,与自己相同的意见便认为正确,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就认为错误,然而没有人能辨别真对真错。
28.如病在危疑,良医难必,极其详慎,犹冀回春;若辈贪功,妄轻投剂,至于败坏,嫁谤自文:此贪倖之流也。
(译文)如果疾病在危重疑难之时,即使是高明的医生也很难说有把握,费城详细谨慎地诊治,还有希望治愈。
这等人贪图功利,轻易地胡乱用药,等到病情恶化,便转嫁谤言,掩饰自己,这些是谈的无厌,冀求侥幸一类的医生。
29.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涓涓而悲也。
(译文)天生一个不朽的人,可是他的子孙却一定要把他推到必然腐朽的地方去,这是我扰闷悲伤的原因啊。
30.圣学莫知仁。
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译文)最高明的学问没有什么比得上仁学,先生能用医术爱他的民众,使他们不因疾病而早丧,这就是孔子的老年人要使他们安宁、青年人要使他们怀归的学问。
31.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天下”之说为斤斤乎?(译文)您不用人们共同相信的医学成就为先人立传,却用人们共同怀疑的理学空言为先人立传,莫不是被“艺成天下”的说法拘泥了吧?32.时朱彦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
(译文)当时朱彦修先生客居城中。
由于同学的友情,每天来看望我,给我饮药,只是一天天地服药而病情一天天地加重。
33.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勿谖者亦以言。
不肖侏儒未足为先生重,窃以识明德云尔。
(译文)我听说善于赠人的人凭借言语,那发誓永远不忘的人也是凭借言语。
我微不足道,不值得被先生器重,只是私下用来记住先生完美的德行罢了。
34.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必愈乃已。
(译文)孙子南清晨到沈医师处,怒形于色,责怪沈医师轻率地使用河车,而大赞这位医生先知,从不说曾经服用凉药。
并且要向沈医师求取疗效,必定痊愈才肯罢休。
35.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
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译文)又有对于草字擅长的医生,医案人们有的不识,关系到的问题还不紧要,至于药名,那么药铺中的人难道都能认识草字吗?36.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于此而愈不敢自信矣。
(译文)细想其中的缘故,莫不是他来求诊时太阳已经西落,走得过急咳嗽就厉害,因此气塞脉乱,才有这种脉象吧?然而想到这里就更加不敢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