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课题探讨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主题

任务名称: 简述俄狄浦斯王的主题介绍在古希腊戏剧中,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部戏剧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故事。
通过对主人公俄狄浦斯的悲惨命运的描述,该剧涉及了许多深刻的主题。
一、宿命与自由意志1.1 人类对命运的无力俄狄浦斯王生下来就被预言说将会杀死他的父亲并娶他的母亲。
虽然他的养父母试图躲避这个预言,但命运最终仍然实现了。
这表明人类对于命运的抗争是徒劳无力的,宿命是无法逃避的。
1.2 自由意志的存在尽管命运似乎不可逆转,俄狄浦斯王在追求真相和解决谜团的过程中展示了自由意志。
他对自己的起源展开调查,并最终揭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表明即使在宿命的限制下,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父母和子女关系2.1 亲子关系的秘密在剧中,俄狄浦斯王不知情地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这个亲子关系的秘密成为了故事的核心。
它揭示了人类对于自己过去的无知以及亲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2.2 血缘与责任尽管俄狄浦斯王对他的命运是无辜的,当他发现自己的犯罪行为时,他选择承担起道德和法律上的责任。
这表明血缘关系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标志,也意味着责任和道德的承诺。
2.3 继承的负担俄狄浦斯王的子女也承担了他们父母的罪孽的负担。
他们在母亲的自杀之后陷入了悲痛中,而她的行为让整个家庭面临了毁灭的命运。
这显示了父母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并探讨了继承负担的主题。
三、道德与责任3.1 个人与集体的冲突俄狄浦斯王发现自己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后,他感到内疚并选择独自承担责任。
然而,他的行为造成了整个国家的瘟疫。
这个冲突探讨了个人道德与集体责任之间的对立。
3.2 信仰与法律的冲突在戏剧中,俄狄浦斯王对于真相的热衷使他违背了神灵的意愿。
这引发了信仰与法律的冲突。
俄狄浦斯王相信个人的道德和真理应该高于神灵的旨意,这使他触犯了神圣法律。
3.3 道德與道德的权衡俄狄浦斯王的悲剧体现了道德与道德之间的冲突。
探究《俄狄浦斯王》神观之下的人观

探究《俄狄浦斯王》神观之下的人观《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杰作之一,这部戏剧提出了很多深刻的哲学问题,其中包括对神的思考和人的观念。
在这部戏剧中,神的意志和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神观之下的人观,这也是这部戏剧引人入胜的地方。
本文将探究《俄狄浦斯王》神观之下的人观,从神的角度和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
从神的角度来看,《俄狄浦斯王》展现了古希腊神话中神的绝对力量和控制力。
在这部戏剧中,神被描绘为拥有超乎人类想象的力量和智慧,他们能够决定人的命运,塑造人的命运,甚至是操控人的命运。
整个戏剧中,王后约卡斯特和奥德修斯等人对神的意志深信不疑,他们相信万物都受到神的支配,无法逃避神的安排。
在《俄狄浦斯王》中,人们对神的敬畏和依赖达到了顶峰,他们愿意为神献祭,祈求神的庇佑,因为他们相信只有神才能拯救他们脱离不幸的命运。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通常被描绘为无所不知的存在,他们能够洞悉人的内心深处,知晓人的命运和未来。
在《俄狄浦斯王》中,利迪亚法和特瑞西亚斯等人都相信神的预言,神的预言成为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力量。
诸神是不可违抗的存在,他们的旨意是无法改变的。
神观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对神的信仰和崇拜不离口、不离手。
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神是权威和神圣的象征,人们面对神时总是保持一种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与对神的顺从是古希腊人所推崇的行为准则。
与神观相对应的是人的观念,人们的命运和行为不仅受到神的掌控,也受到自身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在《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在得知自己将会谋杀父亲并与母亲结婚的厄运后,他选择逃离科洛纳斯,试图逃避神的旨意,逃避自己的命运。
此时,神观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来了,俄狄浦斯试图与神抗衡,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人类的抗争和挣扎是古希腊悲剧中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人在与神的角力中不断挣扎,试图超越神的控制,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类对神的依赖也是有限度的。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以《俄狄浦斯王》为例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以《俄狄浦斯王》为例《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
《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
他步步与命运抗争,最终也难以逃出命运的魔掌,不知不觉弑父娶母,犯下大罪。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
《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俄斯和王后伊奥卡斯特的儿子。
国王和王后从特尔斐太阳神庙得到了神谕。
国王长大后,俄狄浦斯会杀父娶母。
为了避免厄运,国王命令他的仆人把婴儿扔到城外的山林里。
当他在山林中看到这个可爱的男婴时,他把它送给了科林斯人。
俄狄浦斯成了科林斯国王的养子。
长大后的俄狄浦斯得到将“将杀父娶母”的神谕后,便离开了科林斯。
在一个三岔路口遇一辆马车,双方发生争执,失手杀了一位老人。
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
后来, 瘟疫笼罩整个忒拜城, 神说须找出杀害国前王的凶手,瘟疫才能停止。
经过追查,自己就是凶手。
他便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在古希腊时期,限于对科学水平的认知,人们坚信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无法解脱。
于是古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以及神或英雄与不可改变的命运进行着积极地抗争,最终大都以失败告终,但人和命运抗争所放出的光芒,是伟大和耀眼的。
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也是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
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司,反复背诵着一个谜语:什么动物有时四只脚,有时两只脚,有时三只脚,脚最多的时候最软弱;但凡猜不出谜语又要出入城门的人都要被她吞掉。
后来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是“人”。
斯芬克斯羞愧万分,跳崖而死。
埃及也有狮身人面像,却来源于埃及神话传说,它是法老雷吉德夫根据他父亲胡夫而建造的。
在心理学上,“俄狄浦斯情结”概念,它来自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研究,他认为在儿童早期性发育阶段会产生对父母中异性的爱恋和同性的排斥,他将男孩爱恋母亲、排斥父亲的现象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即“弑父恋母情结”,女孩反之,相应概念是“恋父情结”。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引言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表明了古希腊对“人”的深刻思考,逐步显示了人对自我的寻找。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人的最高的善是自我实现,运用人的本性能真实的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
因而“人”的观念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学强调人的理智,人的尊严以及自由意志,要求人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传统的形成。
古希腊悲剧集中而全面的反映的了古希腊对“人”的观念的理解所嫩达到的高度。
从埃斯库罗斯《被俘的普罗米修斯》中对人的反抗性的张扬到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对反抗性的质疑。
显示了古希腊人对人类生存状态及其命运遭际的关注。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是最悲剧中的最典范的作品。
在作品里作者娴熟的运用“悲剧”细致入微的剖析希腊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也随之变化了的希腊民主制。
索福克勒斯是民主制的维护者,对民主制有很深的感情,在《俄狄浦斯王》中他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渐趋衰落的时代。
人的悲剧1: 生存处境人的生存处境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可以选择的一些特定处境,如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称之为喜剧处境。
人处这些环境中,一旦感受到来自自身以外的威胁,人可以主动做出选择,尽量回避,以期趋利避害。
自然给忒拜城带来女妖(自然力的人化)和瘟疫,老王拉伊娥斯外出寻找神谕,以求改变生存处境,但这种寄希望于人之外力量的努力失败了,直到俄狄浦斯的到来,凭借人的智慧猜出斯芬科斯女妖的谜语,女妖羞愧自杀,忒拜城的喜剧处境才得以改变。
同样俄狄浦斯离开科任托斯也是处于对生存处境的选择。
另一类是人不能选择的,不管富有、贫穷、年少年老、大人物、小人物,没有人能够摆脱,没有人不受其制约和规范,如死亡、斗争、痛苦、罪责等,称之为悲剧处境。
俄狄浦斯面对神谕——弑父娶母(罪责),努力回避,企图超越,结果历经劫波,最终仍被命运嘲弄,几无立身之地。
忒拜人的宽恕行为(指老王的杀子以及老王被杀),目的是保持现有的和谐与安定。
《俄狄浦斯王》课题探讨

命运悲剧
通过讨论我们组认为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中命运是占着首要地位的。 《俄狄浦斯王》曾被西方文艺思想史的泰斗亚 里士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 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完美的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 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
拉伊俄斯与伊俄卡斯忒
相对于俄狄浦斯其生父生母 同命运斗争的自由意志就相对 弱了许多,在知道神谕后,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用铁丝穿过 刚出生三天的孩子的脚踵并丢 弃于荒芜之地,伊俄卡斯忒并叮嘱仆人将其杀死 可以说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本能与害怕,而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自由意志同命运的抗争。 甚至在真相逼近的过程中,伊俄卡斯忒阻止俄狄 浦斯追查真相。
小组意见
拉伊俄斯诱奸克莱希普斯是俄狄浦斯遭遇灾难与命运 的开端。 而拉伊俄斯的这一罪孽遭到阿波罗的诅咒即禁止拉伊 俄斯有任何子嗣,如若违背,其子将难逃杀父娶母的厄 运。这便是俄狄浦斯生前已被注定的命运,这也是俄狄 浦斯无法更改与抗争的命运。 俄狄浦斯一出生便遭到其父母的抛弃是其父母逃避悲 剧命运的表现,然而俄狄浦斯被救并长大,无意中知道 自己将杀父娶母后,他远离科任斯,并有意识或无意识 的同命运作出种种抗争,但最终结局还是无法逃离命运 的安排。
俄狄浦斯王
主 讲 人: PPT 制作:
小组成员:
Topic
Discuss the conflict between fate and destiny on one hand and free will on the other. Which dominates? How does each character grapple with their limited free will?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追寻自己身世真相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命运的摆布,最终走向悲剧结局。
本文将从不可抗力、自由意志和命运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
不可抗力的力量在《俄狄浦斯王》中,不可抗力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一开始,预言告诉俄狄浦斯他将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而这个预言成为了他命运中的一部分。
尽管他试图逃避,但他的举动实际上成为命运的推动力。
不可抗力的力量在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俄狄浦斯的父王拉奥斯曾试图通过将他绑在婴儿床上丢弃在野外来阻止预言的实现,然而,这一举动最终成就了命运的安排。
这种命运之力超越了人们的意愿,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命运仍然会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
自由意志与命运尽管命运在《俄狄浦斯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作品也强调了自由意志对于个体命运的影响。
俄狄浦斯虽然受到命运的支配,但他的行动也有一定的自由度。
他决定调查自己的身世并揭露真相,这表明他认识到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命运的塑造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作品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对话,即俄狄浦斯与逃避预言的克里昂之间的对话。
克里昂认为命运不可抗拒,而俄狄浦斯则表示他不相信命运,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种对话体现了主人公对自由意志的坚持,同时也展示了对命运的挑战。
命运的惩罚在《俄狄浦斯王》中,命运并不总是仁慈的。
俄狄浦斯逐渐揭开真相后,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他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痛苦之中。
这也成为了他的惩罚,他不得不承受自己行为的后果。
此外,作品中还有诸多不幸的情节,如俄狄浦斯的爱妻玛利亚自杀,以及他的两个儿子相继死亡。
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无疑是对俄狄浦斯的惩罚,他与自己抗争的结果正是导致他最终命运的损失。
总结《俄狄浦斯王》通过展示一个人与命运的斗争,深刻探讨了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关系。
尽管不可抗力在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作品也强调了个体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命运的影响。
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一、本文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命运的捉弄下,不断探寻自身命运真相,最终却陷入更深渊的悲剧故事。
本文旨在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入手,深入剖析这部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悲剧性。
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英雄,其性格中既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又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无法逃脱的命运枷锁。
本文将通过解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和探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来揭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所在,并探讨这一悲剧性如何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紧密相连。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对人性、命运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二、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俄狄浦斯作为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主角,其性格的矛盾性不仅体现在他的人生选择上,更深刻地反映在他的内心冲突与挣扎中。
他既是智者,拥有超人的智谋和洞察力,能够解开斯芬克斯的谜题,避免忒拜城的毁灭;他又是一个命运的囚徒,无法逃脱神谕的诅咒,即便他再聪明,也无法预知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首先体现在他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与清晰之间。
他自信能够解开世间的谜题,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这种自我认知的模糊状态使他在命运的漩涡中摇摆不定,时而觉得自己能够掌控一切,时而又觉得自己被命运无情地捉弄。
这种自我认知的矛盾性不仅加剧了剧情的紧张感,也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与内心愿望之间的冲突。
他渴望真理,渴望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但当他真正面对真相时,却又无法承受其重压。
这种行动与内心愿望的冲突使他在面对命运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无法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选择。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他对神的态度上。
他既信仰神的力量,认为命运是无法抗拒的;他又对神的残忍和无情感到愤怒和不解。
这种对神的矛盾态度使他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既感到无奈和绝望,又保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俄狄浦斯王悖论

俄狄浦斯王悖论是由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情节引发的哲学问题。
该问题涉及到命运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对自己命运的认识和应对方式。
在剧中,俄狄浦斯王被预言说他将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然而,他不知情地实现了这个预言。
这个情节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一切都被命运所决定,那么个体的自由意志是否真实存在?人们是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这个问题,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从哲学角度来看,有些人主张命运的决定论,认为一切都由命运决定,个体的自由意志是虚幻的。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个体有能力参与并改变自己的命运,主张相对的自由意志。
无论是命运还是自由意志,在实践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尊重命运的存在和影响,可以使个体更加谨慎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痛苦。
同时,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鼓励个体勇敢面对困难,寻找改变和发展的机会。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面对命运的挑战。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控制一切,但我们有权利和责任去选择我们的行动,积极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重道德和伦理的约束,以确保我们的选择和行为符合社会正义和个人尊严的要求。
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俄狄浦斯王悖论中的问题,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运悲剧
通过讨论我们组认为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 中命运是占着首要地位的。 《俄狄浦斯王》曾被西方文艺思想史的泰斗亚 里士多德誉为“十全十美的悲剧”认为它是全 部希腊悲剧中最典型、最成熟完美的命运悲剧。 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 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
俄狄浦斯以为远离了自己的家乡便能逃脱“神示” 的厄运, 从戏剧开场他便认为自己可以拯救忒拜 城并且他可以掌控命运, 这与他认为自己离开家 乡便能远离命运的悲剧一样, 但是他错了, 命运 总会带来该出现的结局, 当他知道自己真正的出 身之后,他才明白, 在与命运的拼搏中, 他输了。 俄狄浦斯做出了抗争,这种抗争带有强烈的自我 反叛意识[有意识抗争命运]。不愿做 一个命运 的傀儡,但是在这种强烈的命运反抗中,俄狄浦 斯却在无意识中屈服于命运了,他每走一步,就 是一次抗争,就是一次屈服 。
他以为走向忒拜就不会有神谕,可正是这种强烈的有意识 的抗争,才导致他无意识的屈服,来到了忒拜。来到了自 己的故乡。他的暴躁的脾气,是他有意识抗争的死结。由 于盛怒杀了马车上的老者,在无意识中,屈服于命运,应 验了神谕的第一步“杀父”。继而在忒拜娶了忒拜前王的 寡妻,自认为自己有了妻子,就不会有什么娶母的可能了, 可是他还是屈服了,他的无畏的抗争,却在自己的无意识 中,完成了神谕“娶母”。这一系列的有意识抗争都在最 后成全了无意识的屈服。俄狄浦斯无意中“弑父娶母”的 经历,以隐蔽的方式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弑父娶母”的 愿望 。
俄狄浦斯无法摆脱的是自己的命运,是人内心潜藏的 强大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意识层方面,俄狄浦斯 不再是清白无辜。没有人能够排除这种潜伏在人性深 处的乱伦欲望对灾难发生的关系与影响。 神谕决定了俄狄浦斯王天生就是杀父娶母的命运,无 论人们如何力图避免厄运处处小心谨慎:小时被遗弃 野外,长大后离开父母、远走他乡,这些努力却恰恰促 成了杀父娶母的结果,神谕的应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而弗洛伊德认为 《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 杀父娶母并非是命运 的安排而是他指向母亲的无意识性欲冲动所致。
俄狄浦斯王
主 讲 人: PPT 制作:
小组成员:
Topic
Discuss the conflict between fate and destiny on one hand and free will on the other. Which dominates? How does each character grapple with their limited free will?
小组结论
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中是命运占着首 要地位!
结论分析
在讨论《俄狄浦斯王》人物的自由意志 与命运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它的作者 及其思想观点。 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 。 他憎恶专制君主,始终忠于雅典及其民 主思想。 他认为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而是一 种抽象的概念。他以自己的理想来塑造 人物形象,即使在命运的掌握之中,也 不丧失其独立自主的坚强性格。
俄狄浦斯王
“命中注定”,命运的难以抗拒性很多人都认为俄狄 浦斯是无辜的,因为在他出生前,杀父娶母的悲剧 就已经安排好了,这是命中注定的,他难以抗拒, 然而他并没有屈服,俄狄浦斯同命运斗争可以分为 三个方面。
(1)有意识的去同命运斗争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情节可以简单概述为: 被弃——被收养——离开科律波斯——杀父——破谜— —娶母——自毁双目,自行流放 “从此借着星座辨别方向,背对着科律波斯的国土,逃 往一个我永不可能看到预言所说的耻辱实现的地方 。” 这是俄狄浦斯知道神谕后离开科律波斯说的话。 “啊,夫人呀,我们为什么要重视皮托的颁布预言的宇 宙,或空中啼叫的鸟儿呢?它们曾经指出我命中注定要 杀我父亲。但是他已经死了,埋进了泥土;我却还在这 里,没有动过刀枪。除非说他是因为思念我而死的,那 么倒是我害死了他。这似神灵的神示已被波吕波斯随身 带着,和他一起躺在冥府里,不值半文钱了。”
虽然正直,勇敢的他向命运挑战,但是命 运注定让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杀父娶母 的罪人,其实这些都是命运的捉弄和俄狄 浦斯的自由意识所造成的。面对悲剧,俄 狄浦斯没有请求神灵得帮助,也没有临危 苟免的心理,决定运用自身的力量来直面 厄运,这也是人的自由意志最重要的特 征 。
(2)无意识的同命运斗争来自(3)人性的缺损和人的有限性
俄狄浦斯的问题就是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智慧,也没 有意识到理性中存在的局限。他反而自持理性与智慧的力 量,粗暴多疑、自负专横而容不得别人的意见。在文本中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他坚信,凭依着理性,他一定会查 出真相,“把事情弄清楚”;另一方面,他也坚信,自身 强大的理性本质使他不会犯下那种逆伦之罪,“反正不能 把我判成凶手”,“我对自己的事情并不糊涂” ,“我绝 不会被证明是另一个人”。认识上的偏差,使俄狄浦斯脱 离了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而更多地被情绪和直觉所支配, 变得易怒、多疑、主观臆断。当特瑞西阿斯暗示他是凶手 时,他却无端地指责、诽谤、嘲笑先知,进而又怀疑克瑞 翁要谋害他,为了“夺取我的王位”。当王后劝阻他进一 步追查时,他又武断地认为她是在“赏玩她的高贵门第”, 为他卑贱的出身感到羞耻。“理性”激情使俄狄浦斯变得 执着、勇敢,也变得盲目、疯狂,就如一只受到威胁的狮 子,发疯似地怀疑攻击周围的人和事,而不会反思自己的 行为。这种盲目疯狂蒙住了俄狄浦斯的双眼,使他对种种 可疑的迹象缺乏敏感,使他有意无意地对那些征兆视而不 见,使自以为坚守理性的他远离了理性,陷入了非理性的 迷宫。
《雷雨》与《俄狄浦斯王》
古希腊悲剧的扛鼎之作《俄狄浦斯王》与中国现代话剧的巅峰之作 《雷雨》在我看来都有个共同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妒父情 结) 神谕决定了俄狄浦斯王天生就是杀父娶母的命运,无论人们如何力图避 免厄运处处小心谨慎:小时被遗弃野外,长大后离开父母、远走他乡,这 些努力却恰恰促成了杀父娶母的结果,神谕的应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命运悲剧 。 《雷雨》表层叙述的是工人与资本家斗争、女性追求个性解放的现实 生活事件,深层结构是杀父娶母情节。蘩漪、周萍等人如拉伊俄斯、俄 狄浦斯一样试图摆脱厄运,但他们的努力是徒劳的。“俄狄浦斯情结” 发挥着无形的功效,“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深地 陷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周萍要结束往日的罪恶,却做出了更为大逆不 道的行为,蘩漪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在一条艰难的歧路上“义无 反顾”地追求着,最终导致了整个家庭的毁灭,毁灭的悲剧是“俄狄浦 斯情结”发展的唯一结果。
歌队长:我认为他所说的不是别人,正是你刚才要找的乡下人, 这件事伊俄卡斯忒最能够说明。 俄:夫人,你还记得我们刚才想召见的人吗?这人说说的是不 是他? 伊:为什么问他所说的是谁?不必理会这事。不要记住他的话。 俄:我得到了这样的线索,还不能发现我的学员,这可不行。 伊:看在天神面上,如果你关心自己的性命,就不要在追问了; 我自己的苦闷已经够多了。 俄:你放心,即使我发现我母亲三世为奴,我有三重奴隶身份, 你出身也不卑贱。 伊:我求你听我的话,不要这样。 俄:我不听你的话,我要把事情弄清楚。 伊:我愿你好,好心好意劝你。 俄:你这片好心好意一直在使我苦恼。 伊:啊,不幸的人,愿你不知道你的身世。
拉伊俄斯与伊俄卡斯忒
相对于俄狄浦斯其生父生母 同命运斗争的自由意志就相对 弱了许多,在知道神谕后,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用铁丝穿过 刚出生三天的孩子的脚踵并丢 弃于荒芜之地,伊俄卡斯忒并叮嘱仆人将其杀死 可以说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本能与害怕,而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自由意志同命运的抗争。 甚至在真相逼近的过程中,伊俄卡斯忒阻止俄狄 浦斯追查真相。
作品简介
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那里得知,由于他自己早先的 罪恶,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他因此抛弃了自 己的婴儿——俄狄浦斯。这婴儿被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 斯收养为己。俄狄浦斯长大后,也从神那里得知他的命 运,他一心要反抗命运,就逃往忒拜,在路上一时动怒, 打死一个老年人,正巧是他的生父。他猜破了人面狮身 的女妖的谜语,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被忒拜人拥戴为 王,娶了前王的寡后,实际上是自己的生母伊俄卡斯忒。 剧本开始时,忒拜发生瘟疫,神示说,必须把杀害伊俄 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能平息。俄狄浦斯诚心为城 邦谋福,为了禳除灾难,他想尽各种办法去查访凶手, 结果发现凶手就是他自己,娶母的预言也应验了。极度 的悲痛进一步酿成惨剧,伊俄卡斯忒自杀,俄狄浦斯悲 愤欲狂,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并且请求放逐。
小组意见
拉伊俄斯诱奸克莱希普斯是俄狄浦斯遭遇灾难与命运 的开端。 而拉伊俄斯的这一罪孽遭到阿波罗的诅咒即禁止拉伊 俄斯有任何子嗣,如若违背,其子将难逃杀父娶母的厄 运。这便是俄狄浦斯生前已被注定的命运,这也是俄狄 浦斯无法更改与抗争的命运。 俄狄浦斯一出生便遭到其父母的抛弃是其父母逃避悲 剧命运的表现,然而俄狄浦斯被救并长大,无意中知道 自己将杀父娶母后,他远离科任斯,并有意识或无意识 的同命运作出种种抗争,但最终结局还是无法逃离命运 的安排。
(3)人性的缺损与人的有限性
(3)人性的缺损和人的有限性
人性的缺损和人的有限性包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性 中潜在的野性冲动和原始欲望的笼罩,比如乱伦;另一方 面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所形成的悲剧性处境。 其中第一方面的也就是上面我们所讲的俄狄浦斯无意识同 命运斗争的表现。即俄狄浦斯同自己的生母乱伦,事实上, 要说俄狄浦斯与伊俄卡斯忒弟俄狄浦斯杀父娶母这件事一 无所知也很是让人怀疑,比如俄狄浦斯成为忒拜王十余年, 关于前国王拉伊俄斯的情况,他的死,他的长相、品行等, 不可能没有人告诉他,毕竟拉伊俄斯是忒拜的重要人物, 他的死是非同小可的事,而以俄狄浦斯的智慧不可能没有 察觉,他完全有可能依据零星的事实推断出事情的真相。 俄狄浦斯同命运抗争失败的原因还在于他自身的有限性。 毫无疑问,在众多读者眼中俄狄浦斯是伟大的,他拥有智 慧,对国家富有强烈的责任感,坚定地的维护道德,勇于 为道德献身,但恰恰是他的智慧与理性使他陷入悲剧的漩 涡之中,而且越陷越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俄狄浦斯正 是在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的指引下走向灾难的。他凭自己的 判断从科律波斯出逃,结果却在三岔路口杀死了自己的生 父;他以智慧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而被推为忒拜的统治 者,结果却娶了自己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