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教材精析精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与圣雄甘地

9.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和圣雄甘地【导学指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结束后不久,在东方开始出现以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建立国家主权和发展经济文化为目标的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进入了“东方的觉醒”时期。
他是亚洲各国人民有组织反抗殖民侵略的开始,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登上反殖民革命领导舞台的标志。
在“亚洲觉醒”的过程中,印度的甘地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学习本专题,我们应当:1.重点把握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2.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3.分析和评价甘地在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影响和作用,认识“非暴力不合作”道路的选择既是由印度的国情决定的,也与甘地的个性特征和追求的目标有关。
【材料选读】材料一凭借经济实力攫取世界霸权一、公开的和平条约,以公开的方式缔结……二、各国领海以外的海洋上应有绝对的航海自由,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均然……四、应采取充分保障措施,使各国军备减至符合国内保安所需的最低限度。
五、……在决定关于主权的一切问题时,当地居民的利益,应于管治权待决的政府的正当要求,获得同等的重视。
……十、对于奥匈帝国治下的各民族,我们愿他们的国际地位获得保证和确定,并对其发展自治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机会。
十一、……应给予塞尔维亚自由安全的出海通道。
对于若干巴尔干国家的政治及经济独立和领土完整,亦应给予国际保障。
……十四、必须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
——引自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材料解读在上述材料中,第一点旨在反对苏俄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合约,这个和约使苏俄失去大片土地,但使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第二点主张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第四、五、十点主张在处理战败国的领土问题方面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重建和建立一批民族国家;第十四点主张建立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准则和超国家的常设国际组织,以维护主要根据战胜国的意志而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
维护世界和平心得

维护世界和平心得维护世界和平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人类的愿望,更是一个必须被重视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战争与冲突不断地给人类带来破坏和苦难,因此,我们需要思考、行动起来,为维护和平而努力。
以下是我对维护世界和平的心得体会:一、尊重差异人类社会的多样性是它的魅力所在。
每个人的意识形态、文化、宗教信仰等都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尊重他人的差异,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之间的差异。
在交往中建立双方尺度一致的基础,就能有效减少各种矛盾和争端,为和平创造空间。
二、强调合作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合作是维护和平的关键所在。
无论是在工商业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各国之间应该摒弃彼此对抗的思维,将竟争转化为合作,共同处理事务。
共同面对风险,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共同打击贩毒、走私等非法活动,都可以缓解国际间的紧张关系,减少各种冲突和战争的发生。
三、增强信任信任是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的基础。
各国领导人应该遵循承诺,兑现信用,不断建立和增强相互信任。
此外,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也能够增强信任,并为未来的稳定与发展埋下基础。
四、平等对话平等对话是消除分歧最直接的方式,它有助于各方面及时解决矛盾和分歧。
对话过程中,各方面应该相互尊重、倾听并尝试理解对方的观点。
这种方法不仅有利于解决现存的问题,也有助于建立未来的合作框架,为和平创造可能。
五、开放心态在建立和平的过程中,开放的心态同样很重要。
我们应该乐于倾听和接纳不同的声音,从中汲取精华。
开放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隐患,从而更好地解决现有的和潜在的问题。
总之,维护世界和平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担当和义务。
尊重差异、强调合作、增强信任、平等对话以及开放心态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方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富强的世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2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第3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第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1课巴黎和会
第2课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第3课华盛顿会议
第4课维护和平的尝试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2课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
探究活动课一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
类带来了什么?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课冷战的开始
第3课美苏争霸
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朝鲜战争
第2课越南战争
第3课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4课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6课两伊战争
第7课海湾战争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2课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3课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探究活动课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总复习。
初中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教案

初中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教案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世界和平的重要性,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掌握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和途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志向。
教学重点:1.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
2. 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难点:1. 消除贫困。
2. 建立国际新秩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播放PPT,展示近年来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的实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战争与冲突的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如何维护世界和平?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和途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消除贫困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消除贫困的认识。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3. 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方法和途径的掌握。
4. 学生对消除贫困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看法。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三、四)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三、四)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根本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
三对矛盾日益尖锐(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巴尔干成为火药桶。
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比利时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时间:1914年——1918年主战场:欧洲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过程: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经过: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上战役:西线的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坦克)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海上英德日德兰海战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和精神损害2、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3、促使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俄十月革命等)4、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影响:际组织---国联5、成为新技术的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6、促使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7、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及和平主义思想影响深远)1、美国的参战一战后,美国宣布中立,并向交战国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由于英国的海上封锁,使得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日益接近.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的商船遭到重大损失1917年,两大军事集团都已精疲力尽,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于是在1917年2月,美国以德国恢复无限制潜水艇为由,宣布同德断绝外交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原因----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进入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列强力量对比出现显著的新变化。
德国也先后超过了法国和英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具体原因:⑴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具体原因:法德---普法战争;俄奥---争夺巴尔干;英德----争夺殖民地,是最主要矛盾⑵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德奥结盟(1879具有反俄性质);意大利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1882 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892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英德矛盾激化,英国先后与法、俄签定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最终形成(3)“巴尔干火药桶”:原因:民族关系复杂两次巴尔干战争(时间/双方/性质/结果)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客观条件:①20世纪初世界成为整体②列强争夺殖民地斗争愈烈③科技进步。
二.过程----三条战线三个阶段历时四年五大战役阶段时间主要战役阶段战局第一阶段:1914,马恩河(施里芬计划)德国速决战破产,进入相持阶段第二阶段:1915---1916,凡尔登、索姆河(最大),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第三阶段:1917—1918,1917年美、中参战,俄退出一战;1918.11,同盟国失败而结束。
美国参战原因:同盟国集团失败原因:①经济实力:劣势②军事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③国内人民革命:如奥匈民族独立④国际力量对比:日美参加协约国,意倒戈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四.结果:对世界格局①对欧洲: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摧毁欧洲四大帝国—俄、德、奥匈、奥斯曼土耳其(封建)、削弱欧洲三大帝国—英、法、意)②对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资本输出国。
③对日本: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④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如中国、印度、土耳其)对人类社会:①新社会性质:社会主义国家苏俄②新技术:发展③妇女地位提高④政府职能转变:干预经济⑤思想观念改变: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社会主义思想传播。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基础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知识结构】一、巴黎和会1.背景(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
(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2、时间、地点:1919年初——6月28日凡尔赛宫3、参加国、操纵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美、英、法: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法国克里蒙梭4、各国目的:(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
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
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5、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6、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7、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1)时间:1919年6月28日;(2)内容:A重新划定德国疆界;B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C在军事上,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D在原则上要求德国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8、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英法获利最大;(5)美国受到抑制;(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二、凡尔赛体系与国联12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2.1-2-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14

五四运动时的口号
‚外争主权,内诛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还我青岛‛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誓死力争‛ ‚保我主权‛ ‚勿作五分钟爱国心‛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 ‚诛卖国贼曹汝霖、章宗 祥、陆宗舆‛ ‚国民应当判决国贼的命 运‛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 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 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 国在会外签订了条约,日本归还中 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积极: ①它暂时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远东地区的矛盾冲突,为20年代的相对稳定、和 平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②部分地承认民族自决原则,产生一系列新兴国家,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顺 应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③建立国际联盟,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开创了国际合作的新形式。 消极(崩溃原因)
1、基础不公:建立在对战败国和弱小国家掠夺的基础上 ; 2、矛盾太多:五对矛盾; 3、目的不义:是为了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 4、规律决定: 根源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四)特点
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五国条约》 中国问题——《解决山东……》和《九国公约》 4、实质: 是以美国居主导地位、抑制日本、宰割中国的基础 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 关系新秩序。 5、影响:积极——维护短暂和平,促进经济的发展; 消极——矛盾依然存在,埋下了战争祸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
(一)巴黎和会 (1919.1-6月)
凡尔赛体系
(二)华盛顿会议 华盛顿体系 (1921.11月-1922.2月)
(分赃、反苏)
三、实质: 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四、维护和平的尝试: 建立国联、和平外交,签署公约 五、瓦解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欧洲安全问题,德国积极响应。
2、概况:1925年,德法英波意 比捷
斯特莱斯曼:时任德国外长 白里安: 时任法国外长 张伯伦: 时任英国外交大臣
3、内容:《相互保证公约》、 《仲裁条约》
①参加会议的国家有哪些? 主要讨论什么问题?国中三 个国家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②《洛迦诺公约》的内容是 什么?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互相尊重主权为基础,打破了西方国家 __孤__立__苏俄的企图,实现了不同社会制度国 家间的和平共处。
德国赔 款总额为 1320亿金马 克,限42年 付清。其中
法国:赶快按期支付,不然的话走着瞧。 德国:我没钱,要求延期。
法国得赔款 总额的52%。
英国:还是同意德的要求吧(扶德抑法)
奉命撤离德国铁路员工
《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
②即局限: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
涉及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未 能对制止二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
课堂 小结
凡
调 尔 矛盾重重 整 赛
华 极不稳定 盛 顿 体 系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历史启迪
课堂练习
C 1.国联宣称其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
际的和平与安全”,实质上国联
()
A.推动德国进攻苏联 B.成为“绥靖政策”的实施机构
C.是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D.是美国称霸的场所
2.洛迦诺是瑞士一个美丽的小城,该城因《洛迦诺
公约》而著名。《洛迦诺公约》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是因为
下面是巴黎和会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我有的是钱,你们得听我的” “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 “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帐”
①你认为材料中是哪些国家的代表言论?反映了帝 国主义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②这些矛盾在巴黎和会中是否得到妥善解决?其存 在会产生什么后果?
安全问题 《洛迦诺公约》
外交关系 《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的活动 苏俄的和平外交
1931年日本 侵略中国
1935年意大 利侵略埃塞 俄比亚
1939年二战 爆发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凡尔赛和约》的隐患 国际联盟的“大国一致”原则 非战公约的保留条款 大国强权的烙印 各国利益的冲突 文明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
(2)消极:国际联盟的存在并没
和平?为平,受英法控制, 没有制止新的_世__界_大__战___爆发。
初期在维护世界和平起过一定作 用,但后来成为英联维护凡尔赛体 系的工具。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二 苏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政权 建立之初,就提出了_《__和__平__法__令__》__。
1923年1月10日,法比联军 占领德国鲁尔地区
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其起因是什么? 结果如何?
鲁尔危机,德国战争赔款问题,德国
经济崩溃,法国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三、《洛迦诺公约》
1、背景:
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
占上风,其外长白里安主张通过
协商改善法德关系,解决法国安
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 位; 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一、国际联盟的活动及其评价
1.国际联盟的性质和宗旨 (1)性质: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_主__权__国__家__组成 的国际组织。 (2)基本宗旨: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 2.活动 (1)成立之初:①1924年缔结了和平解决 国际争端议定书即《__日__内__瓦__议__定__书___》。② 国际联盟中的卫生、劳工、交通运输、处理国 际难民等机构或组织,为促进各国的交往和联 系做了大量工作。 (2)20世纪30年代:由英法控制的国联, 对_日__本__、意大利、德国的侵略扩张,持姑息 、纵容的态度。
四、《非战公约》 1928年
1、背景: 法国向美国提出签署双方协约,
美国把它发展为多边条约。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 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 冲突。
3、作用:①是第一个提出放弃 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 奠定了法律基础。
第1条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 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他们斥 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 在他们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 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D 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 )
A.《拉巴洛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凡尔赛体系的调整和瓦解
1、调整(1)1924年,协约国通过了道威斯计划,这是在德 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调整。
(2)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定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 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
B ( )
A.德国取得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席位
B.德国以平等地位参与国际活动
C.公约允许德国进入莱茵不设防区
D.公约不再限制德国的军事力量
3.对《非战公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倡导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 ( )
B、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
C、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规定了明确的责任
D、没有涉及裁军问题
4.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近代以来,第一个
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其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时一些
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有 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 “战争”而开脱罪责。
第三,公约的拘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 削弱。这些保留超出了自卫权的范围,是帝国主义国家强 权政治的表现。
三、《洛迦诺公约》
1、背景: 鲁尔危机后,法国国内和解力量 占上风,其外长白里安主张通过 协商改善法德关系,解决法国安 全欧洲安全问题,德国积极响应。
2、概况:1925年,德法英波意 比捷 3、内容:《相互保证公约》、 《仲裁条约》
4、作用: ①德国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 ②对凡尔赛体系做的一次调整, 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
2、瓦解崩溃(1)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废除了丧权辱国的 《色佛尔条约》冲击了凡尔赛体系。
(2)德国扩军备战,1933年退出国联;
(3)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 重建空军,建造军舰。
(4)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体系。
(5)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开始,凡尔赛体系崩溃。
(2)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国家_和__平__共__处__的外交政策。
我们的口号已经 是而且今后仍然 是:各国政府和 平共处,不管它 是什么样的政府。 --苏俄外交人
2.外交活动
民委员会
(1)1922年,苏俄代表团出席了在 材料表明了苏俄
_意_大__利___举行的国际经济会议,初步打 的什么外交政策?
国联的 性质和 宗旨各 是什么? 初期和 后期各 有哪些 活动?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3.评价:
(1)积极: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 性国际组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维 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开创了
国际联 盟的建立能否 真正维护世界
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 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和 教训。
③蕴含着新的不稳定因素。
洛迦诺公约签定后,欧 洲一片欢腾。白里安(法) 说:“和平终于来到了。” 斯特莱斯曼(德)称公约将 成为国家之间人民之间关系 史上的“里程碑”;
你怎么看待材料中的 观点,《洛迦诺公约》 签订,谁成为最大的 赢家和输家?为什么 这么说?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三、《洛迦诺公约》
四、《非战公约》 1928年
1、背景: 法国向美国提出签署双方协约, 美国把它发展为多边条约。
法国:我的安全不能靠 英、意的空头保证,我 得另外想办法,如和美 国缔约就好了。
美国:法国的提议好是 好,但是单独和法国缔 约会让我卷入纷争。
其他国家:这主意还不 错。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三、《洛迦诺公约》
破了苏俄的孤立境地。
它进行了哪些了
(2)《拉巴洛条约》的签订
外交活动活动?
取得了什么作用?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①签订:苏俄代表团利用热那亚会
议同德国代表团签订了该条约。
②内容:两国在法律上互相承认, 恢复_外__交__关__系____;双方放弃战争赔款;
发展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③影响:条约以缔约双方的_平__等__互__利_、
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 “教育和道德的价值”。
约。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
――美国国务卿凯洛格
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②局限:一纸空文,约束力因 英、法、美等国的保留而受到
《非战公约》能否带 来持久的和平?
削弱。
补充阅读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
非战公约的缺陷在于: 首先,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
1、背景:
英国则提出在对自己有特殊重大
法国向美国提出签署双方协约,利益关系的地区进行自卫时,不
美国把它发展为多边条约。 受条约约束;美国也声明,各国
2、内容: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 有权决定是否需要诉诸武力而自
策的工具,用和平解决国际争 卫;
端或冲突。
――世界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3、作用:①是第一个提出放弃 材料二 《非战公约》只有
第2条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 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 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 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 决。
——《非战公约》
根据材料概括公约的主
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第四课 维护和平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