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计算机基本配件
计算机配件教案设计意图

计算机配件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计算机配件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各类计算机配件的功能和作用;3. 能够识别各种计算机配件,并了解其主要参数和规格;4. 能够进行计算机配件的安装和拆卸。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配件的概念和分类;2. 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常见计算机配件的功能和作用;3. 计算机配件的主要参数和规格;4. 计算机配件的安装和拆卸。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类计算机配件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参数和规格。
难点,计算机配件的安装和拆卸。
四、教学方法。
1. 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各类计算机配件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以及其功能和作用;2. 进行实物展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各类计算机配件;3. 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计算机配件的选择和搭配;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机配件安装和拆卸经验。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计算机故障的图片或视频,引出计算机配件的重要性和作用;2. 学习,依次介绍各类计算机配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其主要参数和规格;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物展示和操作,让他们亲自安装和拆卸计算机配件;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计算机配件的选择和搭配;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问题,检验他们对计算机配件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工具。
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各类计算机配件的图片和视频;2. 实物展示,各类计算机配件的实物,用于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3. 计算机配件安装工具,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实物操作中的表现,以及课堂讨论和答题情况,评价他们对计算机配件的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计算机配件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计算机配件的认识还比较浅显,对于一些参数和规格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台式电脑基本组成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接口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 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且可扩展为64位。它为显卡、声卡、网卡、 电视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基本工作频率为33MHz,最大传输 速率可达132MB/s。 PCI接口
机箱前置面板接头
10.外部接口
ATX主板的外部接口都是统一集成在主板后半部的。现在的主板一般 都符合PC'99规范,也就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接口,以免发生 错误。
主板外部接口
2.2 主板分类
按照主板的结构分类现在可分为AT和ATX两种 。AT是早期电脑中使用 得最多的主板类型,ATX是现在主流的主板类型。将还会出现一种叫 BTX标准的主板,将取代现在已经使用很久的ATX主板。由于现在AT 的主板已经被淘汰了,目前使用的绝大部分是ATX结构的主板。 按照CPU插座分类,主板又可以分为Socket和Slot两种。Socket主板上 的CPU插座是插针式的,主要有Socket7、Super7、Socket370、 Socket423、Socket478、SocketA、Socket754、Socket939、 SocketAM2、SocketAM2+和Socket775几种;而Solt主板是插槽式的, CPU封装到一个盒子里面,用金手指取代了Socket的插针,其安装方 法跟到显卡的安装方法类似,常见的有Solt 1和Slot A两种,分别用于 Pentium III和K7。
顾名思义指的是电脑的主要 的电路板,又称母板(Mother Board),是电脑主机中最大的一 个电子部件。
3. 内存(Memory )
内存是电脑中的主要部件, 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我们平 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 系统、各种软件等,一般都是安 装在硬盘等外存上的,但仅此是 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须把它们 调入内存中运行,才能真正使用
计算机维修的入门知识

计算机维修的入门知识电脑(Computer)是一种利用电子学原理根据一系列指令来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
计算机由运算逻辑单元、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记忆单元五大单元组成,以二进制为计算机基本单位。
计算机维修的入门知识(一)一、电脑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电脑一般由主机,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等)组成。
主机:主机中一般包含主板,CPU,内存,硬盘,声卡,显卡,网卡,CD-ROM 等。
CPU是电脑的核心部分,CPU的快慢直接影响了电脑的性能,不过在平时的基本办公应用中,高性能与普通CPU并不会让使用者感到明显的区别。
内存是电脑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简单的说,平时同时打开很多程序时,内存越大,电脑响应速度越快,一般办公应用的话2G-8G内存为佳。
其他设备并未对平时使用有明显影响,在此就不多介绍了。
二、常见电脑故障与处理方法1、Usb设备失灵或无法识别(比如鼠标键盘不能用,U盘无法识别)Usb插口重新插拔或者换个插口试试看,特别是从前面板的插口换到后面的插口更有效。
2、显示器无图像或显示不正常首先检查电源及显示器是否正常打开,再检查显示器的数据线是否连接妥当,另外需确认电脑处于正常运作。
小提示:这里我们可以用键盘上的数字开关键粗略判断是否是主机的原因。
如果怀疑是主机未启动可再能过主机上的指示灯和电源风扇是否转动加以判断。
确认未主机启动后,可检查电源线、电源是否正常,如正常可进一步对内存条进行插拔、清洁后再尝试。
3、电脑实然变得很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中了病毒或流氓软件二是硬盘性能不再稳定三是同时装了多个杀毒软件。
解决办法是查毒、更换掉不再稳定的硬盘和卸载多余的杀毒软件,数据无价请注意备份硬盘数据了。
检查硬盘使用HD Tune绿色版。
如下图,有出现红色警示项目的硬盘是要更换的。
4、电脑突然蓝屏1)、先重启电脑,如果正常运行则是Windows本身问题,可以忽略。
2)、如果进入不了系统,则有可能是硬件故障.3)、如果可以进入系统但是蓝屏还是会偶尔发生,则需要看看机箱是否温度过高,是否贴着墙或者周围有热源导致散热不充分。
第2章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

2. 微型计算机分类
按主机、I/0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部件所在位置 划分为:
① 单片机:组成部件集成在一个超大规模芯片 上,用于控制仪器仪表等。、
② 单板机:各组成部件装配在一块电路板上, 常用于实验控制。
③ 多板机:各组成部件装配在多块电路板上, 如台式微型计算机、便携式PC机。
2.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配件
2.4.2 CMOS
“小随机存储器”,靠电池供电。用于保存系统当 前配置,如系统日期和时间、硬盘格式和容量、内存 容量等。这些信息既是系统启动时必读信息,也是更 新硬件时要修改的信息。
2.4.3 高速缓存Cache
为了解决CPU与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引 入高速缓存技术。高速缓存介于内存和CPU之间,是高 速存取信息的芯片。它存取速度比内存快,但容量不 大,主要用于存放当前使用最多的程序段和数据块, 并以接近CPU的速度向CPU提供程序指令和数据。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扩展槽:专门用于图形显示 卡,是在PCI总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图形显示方面 进行了优化。AGP插槽通常是棕色,随着显卡速度的提高, AGP接口已经不能满足显卡传输数据速度的要求,目前AGP 显卡已经逐渐被PCI Express接口显卡所取代。
2.4 微型机系统存储器
内存是微机重要配置之一,内存容量及性能是影响微机性 能的重要因素。在Pentium Ⅲ系列微型计算机中,内存条以使 用168 Pin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型为主,目前在 Pentium 4系列微型计算机中,多数采用DDR内存条。
图2.3.1 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条)
为方便识别主板上的各种接口,PC99技术规格规 范了主板设计要求,提出主板各接口必须采用颜色识 别标识。
二、计算机基本配件

4. L2高速缓存
• CPU第二层高速缓存,第一个采用L2高速缓存的是 Pentium Pro处理器,它的L2高速缓存和CPU运行在相同 频率下,但成本昂贵,市场生命很短,所以其后的 Pentium II的L2高速缓存相当于运行在CPU频率只有一半 的情况下,接下来的Celeron处理器又使用了和CPU同速 运行的L2高速缓存。现在流行的CPU,无论是AthlonXP 还是Pentium 4,其L2高速缓存都是和CPU同速运行的。 除了速度以外,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 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的L2高速缓存容量最 大的是512 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使用的CPU的L2高 速缓存容量更大,为1 二M、B计~算机3基本M配B件。
5. 流水线技术、超标量
• Intel在486芯片中首次使用流水线。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像工 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 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 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 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 是指某型号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例如, 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 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 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 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 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在的 CPU越来越多地采用了R二IS、计C算技机术基本,配件所以才会有超标量的CPU。
Intel公司的主要CPU系列型号有Pentium D、Pentium 4EE、Core 2和Core i7等。 • (1)Pentium D处理器。2005年5月,Intel首先发布双核 心设计的Pentium D,它采用两个Prescott内核和1 MB×2二级缓存方案,因此,Prescott处理器的所有功能 都可以在Pentium D上看到,如EM64T技术、XD bit安全 技术。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主流市场的Pentium D处理器 并不支持Hyper Threading技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 上降低双核心Pentium D架构的复杂性。Pentium D 处理 器如图2-2所示。图2-2 Pentium D 处理器
计算机的安装与维护

Socket AM3
65nm HT3.0 DDR3-1333 SB850 RAID 0/1/0+1/5
RAID 0/1/0+1/5 RAID 0/1/1/5
ATI交火
SATA 3.0 USB 2.0
支持 14个
由南桥决定 12个/14个
双卡
支持 14个
三卡/四卡
支持 14个
HDMI 版本
UVD 2.0
网卡: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 络接口板(或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PCMCIA卡)。网络 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或网络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 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现在更多的人愿意使用 更为简单的名称“网卡”。 光驱:光驱,电脑用来读写光碟内容的机器,是台式机里比较 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 台式机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目前,光驱可分为CDROM驱动器、DVD光驱(DVD-ROM)、康宝(COMBO)和刻录机等。 电源:电源 diàn yuán power supply;power source 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硬盘:硬盘(港台称之为硬碟,英文名:Hard Disc Drive 简称HDD 全名 温彻斯特式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 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 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 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声卡:声卡 (Sound Card)也叫音频卡(港台称之为声效 卡):声卡是多媒体技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声 波/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一种硬件。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 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 耳机、扬声器、扩音机、录音机等声响设备,或通过音乐 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习进度安排

2.集中辅导答疑
3.上网学习
作业4
第16周
期末考试
2、认识笔记本电脑及整体的拆装
1.自学
2.集中辅导答疑
3.上网学习
作业2
目七
计算机操作系统、
驱动程序及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应用软件的还原、安装与使用
1自学
2.集中辅导答疑
3.上网学习
作业3
第13~15
周
项目八、项目九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故障排除
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外设故障的分析与维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学习进度安排
时间
单元
学习内容
教学安排
平时作业
第1~4周
项目一、项目二计算机基本硬件系统和外部设备
1、计算机的配件,软硬件的组成;
2、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的安装与使用。
1.自学
2.集中辅导答疑
3.上网学习
作业1
第5~8周
项目三、项目四硬件组装与调试、笔记本的拆装
1、掌握计算机的拆卸、组装与设置;
公共基础知识之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系统的构成

公共基础知识之计算机基础知识——硬件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但是很多人还不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今天中公招警考试网针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进行详细解析,希望考生们好好掌握,做好招警备考工作。
计算机的硬件由主机和外设组成。
主机由CPU、内存储器、主板(总线系统)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外存储器(如光盘、硬盘、U盘等)、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
微机与传统计算机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也是由运算机、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部件组成。
不同之处是微机把运算器和控制器继承在一片芯片上,称之为CPU,下面以微机为例说明计算机各部分的作用。
1.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完成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功能。
运算器又称算数逻辑部件(ALU),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数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
控制器(CU)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工作。
它的工作过程是负责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与判断,并根据指令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的有关设备有条不紊地协调工作,在程序的作用下,保证计算机能自动、连续第工作。
2.存储器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存储信息的“仓库”。
所谓“信息”是指计算机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程序是一组指令的集合。
存储器是有记忆能力的部件,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简称内存,也叫随机存储器(RAM),这种存储器允许按任意指定地址的存储单元进行随机地读出或者写入数据。
由于数据是通过电信号写入存储器的,因此在计算机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就会随之丢失。
而内存条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可与CPU处理速度相匹配,但价格较贵,能存储的信息量较少,。
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主要用于保存暂时不用但又需长期保留的程序或数据。
如软盘、硬盘、光盘等都叫外存储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主频、外频和倍频
• 主频就是CPU的时钟频率,简单地说,就是CPU的 工作频率。一般来说,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的指令数是 固定的,所以主频越高CPU的速度也就越快。不过由 于各种CPU的内部结构不尽相同,所以并不能完全用 主频来概括CPU的性能。至于外频,是指系统总线的 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 用公式表示就是:主频=外频×倍频。
2. 辅助存储器
• 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的特点是容量大,所存的 信息既可以修改也可以保存。存取速度较慢,要用专 用的设备来管理。 • 计算机工作时,一般由内存ROM中的引导程序启动程 序,再从外存中读取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送到内存 的RAM中,程序运行的中间结果放在RAM中(内存 不够时也可以放在外存中),程序的最终结果存入辅 助存储器。
2. 内存总线速度
• 内存总线速度也称系统总线速度,一般等同于CPU的 外频。CPU处理的数据是从主存储器那里来的,而主 存储器指的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存。一般存放在外存 (磁盘或者各种存储介质)上面的资料都要通过内存, 再进入CPU进行处理。所以,CPU与内存之间的通 道——内存总线的速度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影响就显得 很重要了。由于内存和CPU之间的运行速度或多或少 会有差异,所以出现了二级缓存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差 异,而内存总线速度就是指CPU与二级(L2)高速 缓存和内存之间的通信速度。
图2-11 CPU测试报告处理
2.2.4 以CPU-Z为例,介绍测试CPU性能的过 程
• 以选择Save Report(.HTML)方式为例,简要介绍一下 如图2-12所示的HTML文件格式报告中CPU性能测试 1个CPU,双核 结果的主要部分。此外,CPU-Z软件还能检测主板和 内存的相关信息,其中就有常用的内存双通道检测功 能,在软件的界面里选择相应的选项卡,即可直接查 看相应的报告,当然在生成的测试报告结果中也包含 这些信息的测试报告结果。
第2章 计算机基本配件
2.1主板 2.1主板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是 计算机中最大的一块电路板,是计算 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主板的类型和 档次决定着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类型和 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计算机 系统的性能。
2.1.1主板的结构 2.1.1主板的结构
• 如图2-1,介绍主板上的几个重要部件。
6. 协处理器
• 协处理器也称数学协处理器。自从486以后,CPU一般 都内置了协处理器,协处理器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增强 浮点运算。现在CPU的浮点单元(协处理器)往往对多 媒体指令进行了优化。如Intel的MMX技术,MMX是 “多媒体扩展指令集”的英文缩写。MMX是Intel公司 为增强Pentium 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 取的新技术。为CPU新增加了57条MMX指令,处理多 媒体的能力提高了60%左右。现在的CPU已经普遍内 置了这些多媒体指令集。例如,现在Pentium 4内置了 SSE2指令集,而AthlonXP则内置了增强型的3DNow! 指令集。
CPU性能测试 2.2.4 CPU性能测试
• CPU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决定计算机档次的主要 器件。在选购CPU时,一般做法通常是看CPU的性 能指标,即主频高低、缓存大小等,这种方法得到的 仅是CPU性能指标技术参数;然而,对于每一台计算 机的CPU性能究竟如何,这还要借助于专业的CPU 测试软件,如CPU-Z、EVEREST、Super pi、 SisSoft等,通过软件的测试报告,查看详尽的CPU 相关性能信息,以确定计算机的性能。
•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或经常使用的程序 和数据。主存的特点是速度快、价格高、容量小,负责直接与 CPU交 换指令和数据。 • 主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 存储器(Cache)等。 • (1)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读出时并不损 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断电后,存 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易失性。 • (2)只读存储器:ROM上面存储的信息都不会因断电而丢失,具有永 久保存的优点。只读存储器上面存储的信息可以随机读出,但不可以高 速地随机写入。 • (3)高速缓冲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特点是速度比RAM存储器更 快,属于可读写的存储器,位于CPU和RAM存储器之间。
2. AMD公司的主要CPU系列型号
AMD公司的主要CPU系列型号有 Athlon 64和Phenom等。
• (1)Athlon 64 X2处理器。几乎在Intel推出Pentium D的同时, AMD也推出了双核Athlon 64 X2处理器。AMD早在设计K8架构时就 考虑到了集成双核的可能性,而且为了构建多处理器的弹性互连架 构,K8核心增加了一个专门与其他CPU通信的任务指派单元。尽管 Athlon 64 X2也是采用512 KB/1 MB×2的独占式缓存设计,但两个 CPU核心可实现任务的实时共享,双核心的架构优势也得以充分体 现。AMD Athlon 64 X2双核心处理器共推出4个型号,分别是4200+、 4400+、4600+与4800+。无论性能、功耗、发热量等,Athlon 64 X2系列都比Intel的Pentium D有优势。Athlon 64 X2系列如图2-6所示。 图2-6 Athlon 64 X2处理器
5. 流水线技术、超标量
• Intel在486芯片中首次使用流水线。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就像工 业生产上的装配流水线。在CPU中由5~6个不同功能的电路单 元组成一条指令处理流水线,然后将一条X86指令分成5~6步 后再由这些电路单元分别执行,这样就能实现在一个CPU时钟 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因此,提高了CPU的运算速度。超流水线 是指某型号CPU内部的流水线超过通常的5~6步,例如, Pentium 4的流水线就长达20步。将流水线设计的步(级)数 越多,其完成一条指令的速度越快,因此,才能适应工作主频 更高的CPU。超标量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可以执行一条 以上的指令。这在486或者以前的CPU上是很难想象的,只有 Pentium级以上CPU才具有这种超标量结构。这是因为现在的 CPU越来越多地采用了RISC技术,所以才会有超标量的CPU。
CPU的性能指标 2.2.2 CPU的性能指标
• CPU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它往往是各种档次计 算机的代名词,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所配置的 计算机的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对于 一个CPU来说,性能是否强大是它能否在市场上生存 下去的第一要素,那么CPU的性能是由哪些因素决定 的?
2.2.4 以CPU-Z为例,介绍测试CPU性能的过 程
• 1)软件的启动 双击安装好的CPU-Z软件图标即可启动,启动过程如 图2-9所示。
图2-9 CPU-Z启动过程
2.2.4 以CPU-Z为例,介绍测试CPU性能的过 程
• 2)软件的使用 软件启动后,在弹出的对话框的CPU选项卡中,软件 会自动测试计算机的CPU性能,并在该选项卡中显示 测试结果,用户根据报告的详细信息(CPU的性能指 标)判定CPU的性能,如图2-10所示。
9. 制造工艺
• 制造工艺虽然不会直接影响CPU的性能,但它可以极 大地影响CPU的集成度和工作频率,制造工艺越精细, CPU可以达到的频率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可以越多。 芯片制造工艺在1995年以后,逐渐从0.5 µm、0.35 µm、0.25 µm、0.18 µm、0.15 µm、0.13 µm、90 nm一直发展到最近Intel已经有32 nm的制造工艺的酷 睿i3/i5系列。而AMD则表示自己的产品将会直接跳过 32 nm工艺(2010年第三季度生产少许32 nm产品, 如Orochi、Llano),并于2011年中期初发布28 nm 的产品(名称未定)。
3. L1高速缓存
• CPU内置的一级高速缓存可以提高CPU的运行效率。内 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 不过高速缓存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 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 做得太大。采用回写(writeback)结构的高速缓存,对 读和写操作均可提供缓存;而采用写通(writethrough) 结构的高速缓存,仅对读操作有效。在486以上的计算机 中基本采用了回写式高速缓存。在目前的处理器中, Pentium III和Celeron处理器拥有32 KB的L1高速缓存, Pentium 4为8 KB,而AMD的Duron和Athlon处理器的L1 高速缓存高达128 KB。
图2-10 CPU的测试报告
2.2.4 以CPU-Z为例,介绍测试CPU性能的过 程
• 3)测试报告的处理 切换至About选项卡,如图2-11所示。在Tools选项区 域中,有两种对测试报告的处理方式:Save Report (.TXT)和Save Report(.HTML)。单击相应按钮 将报告形成相应格式的文件,以方便用户保存测试报 告结果。
CPU型号、接口类型、封装 技术、主频、指令集、Cache
图2-11 CPU测试报告处理
2.3 内存
2.3.1 存储器类型
•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存储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表征了计算机的“记 忆”功能。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 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1. 主存储器
7. 工作电压
• 工作电压指的是CPU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随着 CPU的制造工艺与主频的提高,CPU的工作电压有逐 步下降的趋势,Intel最新出品的Intel酷睿 i3 530已经 采用0.65~1.4 V的工作电压了。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 多和发热过高的问题。这对笔记本电脑尤其重要。
பைடு நூலகம்
8. 乱序执行和分支预测
4. L2高速缓存
• CPU第二层高速缓存,第一个采用L2高速缓存的是 Pentium Pro处理器,它的L2高速缓存和CPU运行在相同 频率下,但成本昂贵,市场生命很短,所以其后的 Pentium II的L2高速缓存相当于运行在CPU频率只有一半 的情况下,接下来的Celeron处理器又使用了和CPU同速 运行的L2高速缓存。现在流行的CPU,无论是AthlonXP 还是Pentium 4,其L2高速缓存都是和CPU同速运行的。 除了速度以外,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 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的L2高速缓存容量最 大的是512 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使用的CPU的L2高 速缓存容量更大,为1 MB~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