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PDF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

2017-2018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2)

数学试卷(理数)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为实数,,则的值为A.1B.C.D.2.“”是“直线和直线平行”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B.“”与“”不等价C.“若,则全为”的逆否命题是“若全不为0,则”D.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假,则它的逆命题一定为假4.若,,,,则与的大小关系为A. B. C. D.5.已知命题及其证明:(1)当时,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2)假设时等式成立,即成立,则当时,,所以时等式也成立.由(1)(2)知,对任意的正整数等式都成立.经判断以上评述A.命题,推理都正确B.命题正确,推理不正确C.命题不正确,推理正确D.命题,推理都不正确6.椭圆的一个焦点是,那么等于A.B.C.D.7.设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的值为A. B. C. D.8.直线(为参数)被曲线截得的弦长是A. B. C. D.9.已知函数在上为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0.一机器狗每秒前进或后退一步,程序设计师让机器狗以前进步,然后再后退步的规律移动,如果将此机器狗放在数轴的原点,面向数轴的正方向,以步的距离为个单位长,令表示第秒时机器狗所在位置的坐标.且,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B.C. D.11.已知A、B、C、D四点分别是圆与坐标轴的四个交点,其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现将沿轴折起至的位置,使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12.点在双曲线上,、是这条双曲线的两个焦点,,且的三条边长成等差数列,则此双曲线中等于A.3B.4C.5D.6二、填空题(每小5分,满分20分)13.若,则__________.14.在三角形ABC中,若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则AB边上的中线CD的长是__________.15.已知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A为椭圆上一点,M为AF1中点,N为AF2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16.已知函数,过点作函数图象的切线,则切线的方程为。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2017学年学军高一下期中命题:王馥审题:郑日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cos35°cos25°−sin35°sin25°=( )A. −B. cos10°C.D. −cos10°2.函数y=的定义域为( )A. [0,)B. {x|kπ≤x<+kπ,k∈Z}C. (−,)D. {x|−+kπ<x<+kπ,k∈Z}3.为了得到函数y=sin(3x+)的图像,只需把函数y=sin3x的图象( )A. 向左平移B. 向左平移C. 向右平移D. 向右平移4.在△ABC中,若==,则△ABC是( )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5,2),=(−1,4),则∙=( )A. 12B. 16C. 8D. 7D CB6.在△ABC中,已知a=4,b=x,A=60°,如果解该三角形有两解,则( )A . 4≤x ≤B . 4<x <C . 4<xD . 0<x ≤47. 函数y =xcosx +sinx 的图象大致为( ) D C B A x y Ox y O x y O O y x 8. 若α、β均为锐角,且2sin α=sin αcos β+cos αsin β,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为( )A . α≤βB . α>βC . α<βD . 不确定9. P 为△ABC 内部一点,且满足|PA |=1,|PB |=2,∠APB =,且2+3+4=,则△ABC 的面积为( )A .B .C . 1D .10. 若函数f (x )=sinxcosx +cos 2x ,0≤x 0<x 1<⋯<x n ≤,a n =|f (x n )−f ()|,S n =a 1+a 2+⋯+a n ,则S n 的最大值等于( )A .B .C . +1D .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 已知sin θ=,则cos 2θ=___________________12. 在△ABC 中,已知a 2+b 2−c 2=ab ,则角C 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13. 已知等比数列{a n }满足a 2=,a 2∙a 8=4(a 5−1),则a 5+a 6+a 7+a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等差数列{a n }前n 项和为S n ,且=+1,则数列{a n }的公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已知在△ABC中,D在BC上,AD平分∠BAC,若AB=3,AC=1,∠BAC=60°,则A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设a,b为两个非零向量,且|a|=2,|a+2b|=2,则|a+b|+2|b|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46分)17.(10分)设a=(cosα,(λ−1)sinα),b=(cosβ,sinβ),(λ>0,0<α<β<)是平面上的两个向量,若向量a+b与a−b互相垂直(1)求实数λ的值(2)若a∙b=,且tanβ=,求tanα的值18.(10分)已知函数f(x)=sin cos+cos2+(1)求f(x)的单调区间(2)在锐角△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2a−c)cosB=bcosC,求函数f(A)的取值范围19.(12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已知a1=a(a≠3),a n+1=S n+3n,n∈N*(1)设b n=S n−3n,求数列{b n}的通项公式(2)若a n+1≥a n,n∈N*,求a的取值范围20.(14分)已知数列{a n}中,a1=1,a n+1=2a n+(−1)n(1)证明:{a n+}是等比数列(2)当k是奇数时,证明:+<(3)证明:++⋯+<3。

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pdf

浙江省杭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pdf

【考点】 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以及对数函数的性质得到关于
x 的不等式,解出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得: 1﹣x2> 0,解得:﹣ 1<x< 1,
故函数的定义域是(﹣ 1, 1),
故选: A .
5.若 3x=2 ,则 x= (

A . lg3 ﹣ 1g2 B .lg2 ﹣ 1g3 C.
【考点】 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分析】 把所求式子中的角 150°变为 180°﹣30°,利用诱导公式 cos=﹣ cosα化简后,再根据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 cos150° =cos = ﹣ cos30°
=﹣ . 故选 D
4.函数 f( x)=ln
的定义域是(

A .(﹣ 1, 1) B. [ ﹣ 1, 1] C . [ ﹣ 1, 1) D.(﹣ 1, 1]
C.
D.
4.函数 f( x)=ln
的定义域是(

A .(﹣ 1, 1) B. [ ﹣ 1, 1] C . [ ﹣ 1, 1)
5.若 3x=2 ,则 x= (

D.(﹣ 1, 1]
A . lg3 ﹣ 1g2 B .lg2 ﹣ 1g3 C.
D.
6.设向量 =( x, 1), =( 1, y),若 ? =0,则(

A.| | >| |
B. | | < | |
C. | | =| | D. =
7.设 x 0 为方程 2x+x=8 的解.若 x 0∈( n,n+1)( n∈ N *),则 n 的值为(

A . 1 B. 2 C. 3 D. 4
8.要得到函数 f( x) =2sin( 2x﹣ ()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卷含答案

镇海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数学试题卷(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点P 是椭圆2212x y +=上一动点,则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A.2B.C. D.4【答案】C 【解析】【分析】由椭圆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由2212x y +=可得:a =,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2a =.故选:C .2.若{,,}a b c是空间中的一组基底,则下列可与向量,2a c a c +-构成基底的向量是()A.aB.2a b+C.2a c+D.c【答案】B 【解析】【分析】借助空间中基底定义,计算该向量能否用,2a c a c +-表示即可得.【详解】由{,,}a b c 是空间中的一组基底,故,,a b c两两不共线,对A :有()()1223a a c a c ⎡⎤=++-⎣⎦,故A 错误;对B :设()()22a b m a c n a c +=++- ,则有()()22a b m n a m n c +=++-,该方程无解,故2a b +可与,2a c a c +-构成基底,故B 正确;对C :有()()12423a c a c a c ⎡⎤+=+--⎣⎦,故C 错误;对D :有()()123c a c a c ⎡⎤=+--⎣⎦,故D 错误.故选:B.3.l 为直线,α为平面,则下列条件能作为l α∥的充要条件的是()A.l 平行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B.l 平行于平面α的法向量C.l 垂直于平面α的法向量D.l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由于定义是充要条件得到选项.【详解】对A :没有强调l α⊄,故A 错误;对B :l 平行于平面α的法向量,可得l α⊥,故B 错误;对C :同A 一样,没有强调l α⊄,故C 错误;对D :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时,直线与平面平行.所以“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是“l α∥”的充要条件.故D 正确.故选:D4.己知 (2,2,1)(1,1,0)a b ==,,则a 在b 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标为()A.(1,1,0)B.(1,2,0)C.(2,2,0)D.(1,1,1)【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投影向量的概念求解即可.【详解】向量a 在b上的投影向量为:()()21,1,02,2,0a b b bb⋅⋅⨯==,故选:C5.点()()1122,,,P x y Q x y 为直线20kx y -+=上不同的两点,则直线111:1l x x y y -=与直线222:1l x x y y -=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重合D.不确定【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这两直线的斜率来结合已知条件,即可以作出判断.【详解】由点()()1122,,,P x y Q x y 为直线20kx y -+=上不同的两点,则直线111:1l x x y y -=与直线222:1l x x y y -=的斜率存在时一定为1212x x y y ,,可以把这两个斜率看成直线上两点到原点的斜率的倒数,由已知可得OP OQ k k ≠,则1212x x y y ≠,即两直线不可能平行与重合,则只能相交;若直线111:1l x x y y -=与直线222:1l x x y y -=的斜率有一个不存在,则另一个斜率必存在,也能判定两直线相交;故选:A.6.如图,平行六面体各棱长为1,且1160A AB A AD BAD ∠=∠=∠=︒,动点P 在该几何体内部,且满足1(1)(,R)AP xAB y AD x y AA x y =++--∈ ,则||AP的最小值为()A.4B.3C.62D.12【答案】B 【解析】【分析】由平面向量共面定理可知:点P 在平面1BDA 内,则||AP的最小值即为点P 到平面1BDA 的距离,求出三棱锥1A A BD -为正四面体,过点A 作AH ⊥平面1BDA ,求解AH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因为1(1)(,R)AP xAB y AD x y AA x y =++--∈,则()()111AP AA x AB AA y AD AA -=-+- ,即111A P xA B y A D =+ ,由平面向量共面定理可知:点P 在平面1BDA 内,则||AP的最小值即为点P 到平面1BDA 的距离,连接11,,,BD DA A B 因为平行六面体各棱长为1,且1160A AB A AD BAD ∠=∠=∠=︒,所以111BD DA A B ===,所以三棱锥1A A BD -为正四面体,过点A 作AH ⊥平面1BDA ,因为1A H ⊂平面1BDA ,所以AH ⊥1A H ,如图,所以1223323A H ==⨯=,所以3AH ===,所以||AP的最小值为3AH =.故选:B .7.实数,x y 满足2222x y x y +=-,则|3|x y -+的最小值为()A.3B.7C. D.3+【答案】A 【解析】【分析】化简2222x y x y +=-可得()()22112x y -++=,|3|x y -+表示为圆上点到直线30x y -+=【详解】化简2222x y x y +=-可得()()22112x y -++=,即(),x y 在圆上,则|3|x y -+表示为圆上点到直线30x y -+=倍,圆心()1,1-到直线距离为d =则|3|x y -+的最小值为3-=.故选:A8.在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O ABC -中,棱,OA BC 上分别存在点,M N (包含端点),直线MN 与平面ABC ,平面OBC 所成角为θ和ϕ,则sin sin θϕ+的取值范围是()A.2,33⎡⎢⎣⎦B.2,33⎡⎢⎣⎦C.,33⎣⎦D.,33⎣⎦【答案】C 【解析】【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利用空间向量得到3sin sin θϕ+=最后根据,a b 范围求sin sin θϕ+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如图,取ABC 的中心1O ,连接1OO ,取BC 中点F ,连接1O F ,过点1O 作1O E BC ∥交AB 于点E ,以1O 为原点,分别以111,,O E O F O O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O ABC -为正四面体,所以13O A =,13O F =,13O O =,()10,0,0O,1,,03B ⎛⎫ ⎪ ⎪⎝⎭,1,,03C ⎛⎫- ⎪ ⎪⎝⎭,0,0,3O ⎛⎫ ⎪ ⎪⎝⎭,10,0,3O O ⎛⎫= ⎪ ⎪⎝⎭,1,,33OB ⎛⎫=- ⎪ ⎪⎝⎭,1,,33OC ⎛⎫=-- ⎪ ⎪⎝⎭,设230,3M a ⎛⎫- ⎪ ⎪⎝⎭,3,,03N b ⎛⎫ ⎪ ⎪⎝⎭,230,3a ⎡∈⎢⎣⎦,[]1,1b ∈-,则(),MN b a =,由题意得1O O uuu r可以作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113sin a MN O O MN O Oθ⋅==,设平面O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033033m OB x y z m OC x y z ⎧⋅=+-=⎪⎪⎨⎪⋅=-+-=⎪⎩,则0x =,令y =4z =,所以4m ⎛= ⎝⎭ ,33332sin a m MNm MNϕ--⋅==33sin sin θϕ-+=因为0,3a ⎡∈⎢⎣⎦,[]1,1b ∈-,所以[]2332,3a -+∈,[]20,1b ∈,⎤⎦,3sin sin ,33θϕ+=⎥⎣⎦.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利用相似设出点M 的坐标,然后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求出线面角,最后求范围即可.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9.已知椭圆222:14x y C a +=的焦点分别为12,FF ,焦距为P 为椭圆C 上一点,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椭圆C 的离心率为53B.12F PF △的周长为3C.12F PF ∠不可能是直角D.当1260F PF ∠=︒时,12F PF △的面积为3【答案】AD【解析】【分析】先确定椭圆的方程,再根据方程分析椭圆的性质.【详解】由题意,焦距为2c =⇒c =,又2<,所以椭圆焦点必在x 轴上,由245a -=3a ⇒=.所以椭圆的离心率3c e a ==,故A 正确;根据椭圆的定义,12F PF △的周长为226a c +=+,故B 错误;如图:取()0,2M 为椭圆的上顶点,则()()123,23,250MF MF ⋅=-⋅--=-<,所以12F MF ∠为钝角,所以椭圆上存在点P ,使得12F PF ∠为直角,故C 错误;如图:当1260F PF ∠=︒时,设11PF t =,22PF t =,则1222121262cos6020t t t t t t +=⎧⎨+-︒=⎩⇒12221212620t t t t t t +=⎧⎨+-=⎩⇒12163t t =,所以12121116343sin 6022323F PF S t t =︒=⨯⨯=,故D 正确.故选:AD10.已知圆221:(1)(2)9C x y a -+-=,圆2222:82120,C x y x ay a a +-+++=∈R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直线12C C 恒过定点(3,0)B.当圆1C 和圆2C 外切时,若,P Q 分别是圆12,C C 上的动点,则max ||10PQ =C.若圆1C 和圆2C 共有2条公切线,则43a <D.当13a =时,圆1C 与圆2C 相交弦的弦长为2【答案】ABD 【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方程确定圆心,可求出直线12C C 的方程,即可判断A ;根据圆1C 和圆2C 外切求出a 的值,数形结合,可判断B ;根据两圆公切线条数判断两圆相交,列不等式求解判断C ;求出两圆的公共弦方程,即可求得两圆的公共弦长,判断D.【详解】对于A ,由圆221:(1)(2)9C x y a -+-=,圆2222:82120,C x y x ay a a +-+++=∈R ,可知()()121,2,4,C a C a -,故直线12C C 的方程为(4)y a a x +=--,即()3y a x =--,即得直线12C C 恒过定点(3,0),A 正确;对于B ,2222:82120,C x y x ay a a +-+++=∈R 即()()222:44,C x y a a -++=∈R ,当圆1C 和圆2C 32=+,解得43a =±,当43a =时,如图示,当12,,,P C C Q 共线时,max 12||32510PQ C C =++==;同理求得当43a =-时,max ||10PQ =,B 正确;对于C ,若圆1C 和圆2C 共有2条公切线,则两圆相交,则123232C C -<<+,即15<<,解得4433a -<<,C 错误对于D ,当13a =时,两圆相交,2212:(1)(93C x y -+-=,()2221:443C x y ⎛⎫-++= ⎪⎝⎭,将两方程相减可得公共弦方程596203x y --=,则121,3C ⎛⎫⎪⎝⎭到596203x y --=4=,则圆1C 与圆2C相交弦的弦长为2=,D 正确,故选:ABD11.埃舍尔是荷兰著名的版画家,《哈利波特》《盗梦空间》《迷宫》等影片的灵感都来源于埃舍尔的作品.通过著名的《瀑布》(图1)作品,可以感受到形状渐变、几何体组合和光学幻觉方面的魅力.画面中的两座高塔上方各有一个几何体,右塔上的几何体首次出现,后称“埃舍尔多面体”(图2),其可以用两两垂直且中心重合的三个正方形构造.如图4,,,,(1,2,3)n n n n A B C D n =分别为埃舍尔多面体的顶点,,(1,2,3)n n P Q n =分别为正方形边上的中点,埃舍尔多面体的可视部分是由12个四棱锥构成.为了便于理解,图5中构造了其中两个四棱锥11122A PE P E -与22131,,(1,2)n n A P E P F E F n -=分别为线段的中点.左塔上方是著名的“三立方体合体”(图3),取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中心O ,以O 为原点,,,x y z 轴均平行于正方体棱,建立如图6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将正方体分别绕,,x y z 轴旋转45︒,将旋转后的三个正方体,1,2,3n n n n n n n n A B C D A B C D n ''''-=(图7,8,9)结合在一起便可得到“三立方体合体”(图10),下列有关“埃舍尔多面体”和“三立方体合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5中,1322A P E P ⊥B.在图5中,直线12Q A 与平面122A E P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C.在图10中,设点nA '的坐标为(),,,1,2,3n n n x y z n =,则()122239n n n n x y z =∑++=D.在图10中,若E 为线段22B C 上的动点(包含端点),则异面直线2D E 与23A A 所成角余弦值的最大值为22【答案】BCD 【解析】【分析】利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空间向量法可以解决各个问题.【详解】对A ,在图5中,如图建系,设1231OP OP OP ===,则()10,1,1A ,()31,0,0P ,()20,1,0P ,2111,,222E ⎛⎫-⎪⎝⎭,所以()13221111,1,1,,,222A P E P ⎛⎫=--=- ⎪⎝⎭,则()132********1,1,1,,02222222A P E P ⎛⎫⋅=--⋅-=-+=≠ ⎪⎝⎭ ,13A P 与22E P 不垂直,故A 错误;对B ,由图知:()10,0,1Q -,()21,1,0A ,()10,1,1A ,1111,,222E ⎛⎫⎪⎝⎭,()20,1,0P 则()121,1,1Q A = ,()120,0,1A P =-,22111,,222E P ⎛⎫=-- ⎪⎝⎭,设平面122A E P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22200n A P n E P ⎧⋅=⎪⎨⋅=⎪⎩ ,得01110222z x y z -=⎧⎪⎨-+-=⎪⎩,令1y =得,01z x ==,,即()01,1n =,,又由121212cos ,3Q A nQ A n Q A n⋅==,所以直线12Q A 与平面122A E P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故B 正确;对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绕中心旋转45︒,1A 坐标由()11,变为(),所以结合图形可知:点1A '的坐标为(1,0,2,点2A '的坐标为(0,1,2,-点3A '的坐标为)2,0,1,-则()()()()322211212129n n n n xy z =++=+++++=∑,故C 正确;对D ,由图知:)22,1,0A -,)22,1,0B ,(22C ,(20,2D -,)32,0,1A ,则()2301,1A A =,,由E 为线段22B C 上的动点(包含端点),则可设222C E C B λ=,[]0,1λ∈,所以())222222220,2,02,0,22,2,2D E D C C E D C C B λλλλ=+=+=+-=-,则22322322223222cos ,44221D E A A D E A A D E A A λλλλ⋅--==⋅+⋅+2t λ=,22t ∈,则()223222cos ,322121221212333t D E A A tt tt ==⎛⎫-+-+-+⎪⎝⎭,由1221,2t ⎤∈⎥⎣⎦,得2212221,32318t ⎛⎛-≥-= ⎪ ⎝⎭⎝⎭即22322cos ,=211121232318333D E A A t=≤⎛⎫⨯+-+⎪⎝⎭ 所以异面直线2D E 与23A A 所成角余弦值的最大值为22,故D 正确;故选:BCD.【点睛】关键点点睛:就是针对旋转后的点的空间坐标表示,这里先通过借助平面旋转时的坐标变化关系,再来写空间旋转后的点的坐标表示,只有表示出各点坐标,再就是借助空间向量的运算就能求解各选项问题.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2,0,0)A 为平面α外一点,点(0,1,1)B 为平面α内一点.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1,2)-,则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是_______.【答案】62【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利用点到面的距离的向量法,即可求出结果.【详解】由题知(2,1,1)AB =-,又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为(1,1,2)n =-,所以点A 到平面α的距离为62AB n d n ⋅==,故答案为:2.13.已知点P 是直线80-+=x y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圆()()22:114C x y -+-=的两条切线,与圆切于点,M N ,则cos MPN ∠的最小值是_______.【答案】34##0.75【解析】【分析】结合切线的性质与二倍角公式可将求cos MPN ∠的最小值转化为求sin MPC ∠的最大值,结合三角函数定义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计算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可得PM CM ⊥、PN CN ⊥,MPC NPC ∠=∠,设MPC α∠=,则2MPN α∠=,则2cos cos 212sin MPN αα∠==-,由()()22:114C x y -+-=可得圆心为()1,1C ,半径为2r =,则2sin MC PCPC α==,又min PC ==,则()max min 2sin 4PC α===,则()22min 23cos 12sin 1244MPN α⎛⎫∠=-=-⨯= ⎪ ⎪⎝⎭.故答案为:34.14.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2(,0),(,0)F c F c -,下顶点为点()0,M b -,直线2MF 交椭圆C 于点N ,设1△MNF 的内切圆与1NF 相切于点E ,若122NE F F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_______,1△MNF 的内切圆半径长为_______.【答案】①.12##0.5②.5【解析】【分析】借助切线长定理与椭圆性质可得12F E FF =,从而可结合椭圆定义得到a 的值,即可得其离心率;借助余弦定理的推论可得三角形各边长,结合面积公式运用等面积法即可求取内切圆半径.【详解】设1△MNF 的内切圆与NM 、1MF 相切于点F ,G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11F E FG =,MF MG =,NE NF =,又12MF MF a ==,则12FG FF =,故12F E FF =,由椭圆定义可知122NF NF a +=,即122222NE EF NF NE FF NF NE a ++=++==,故2a NE ==,又1222F F c ==,则12c e a ==;则2π6OMF ∠=,故12π3F MF ∠=,设1EF m =,则2422NF m m =--=-,即12NF m =+,4NM m =-,则有()()()22222111442πcos 32224m m MF MN NF MF MN m +--++-==⨯⋅⨯⨯-,计算可得45m =,则()11π24sin 235MNF S m =⨯⨯-= ,又184MNF C a == ,则11412MNF MNF S r C r =⋅= ,即有45r =,即5r =.故答案为:12;5.【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点一个是借助切线长定理与椭圆性质得到12F E FF =,从而可结合椭圆定义得到a 的值,第二个是借助等面积法求取内切圆半径.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正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已知直线l 经过点(4,4)A ,且点(5,0)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1)求直线l 的方程;(2)O 为坐标原点,点C 的坐标为(6,3)-,若点P 为直线OA 上的动点,求||||PB PC +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答案】(1)4x =或158920x y +-=(2)10,1515,77P ⎛⎫⎪⎝⎭【解析】【分析】(1)考虑直线l 的斜率存在和不存在情况,存在时,设直线方程,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求出斜率,即得答案.(2)确定(6,3)-关于直线OA 的对称点,数形结合,利用几何意义即可求得答案.【小问1详解】由题意知直线l 经过点(4,4)A ,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方程为4x =,此时点(5,0)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符合题意;当直线l 斜率存在时,设方程为4(4)y k x -=-,即440kx y k --+=,则由点(5,0)B 到直线l 的距离为11=,解得158k =-,即得15604088x y --++=,即158920x y +-=,故直线l 的方程为4x =或158920x y +-=;【小问2详解】由点(4,4)A ,可得直线OA 的方程为y x =,故点(5,0)B 关于y x =的对称点为1(0,5)B ,连接1PB ,则1PB PB =,则11||||||||||10PB PC PB PC B C +=+≥==,当且仅当1,,B P C 共线时,等号成立,即||||PBPC +的最小值为10,此时1B C 的方程为53455063y x x +=+=-+-,联立y x =,解得157x y ==,即151577P ,⎛⎫ ⎪⎝⎭.16.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所有的棱长均为2,点D 在棱11A B 上,且满足11123A D A B =,点E 是棱1BB 的中点.(1)证明://EC 平面1AC D ;(2)求直线AE 与平面1A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5【解析】【分析】(1)(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平行,也可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的大小.【小问1详解】如图:取AB 的中点O ,因为三棱柱是正三棱柱且棱长为2,故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A -,()3,0C ,()13,2C ,1,0,23D ⎛⎫ ⎪⎝⎭,()1,0,1E ,所以4,0,23AD ⎛⎫= ⎪⎝⎭ ,113,03DC ⎛⎫=- ⎪⎝⎭,()3,1EC =--.设平面1AC 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1n ADn DC ⎧⊥⎪⎨⊥⎪⎩ ⇒()()4,,,0,2031,,3,003x y z x y z ⎧⎛⎫⋅= ⎪⎪⎪⎝⎭⎨⎛⎫⎪⋅-= ⎪⎪⎝⎭⎩⇒460330x z x +=⎧⎪⎨-+=⎪⎩,取()6n =-.因为()()16EC n ⋅=--⋅-9360=-++=,又直线EC ⊄平面1AC D ,所以//EC 平面1AC D .【小问2详解】因为()2,0,1AE =,设直线AE 与平面1AC 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AE n AE n AE ⋅===⋅5=.17.已知圆C 的圆心在x轴上,且过(-.(1)求圆C 的方程;(2)过点(1,0)P -的直线与圆C 交于,E F 两点(点E 位于x 轴上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A ,使得当直线变化时,均有PAE PAF ∠=∠?若存在,求出点A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4x y +=(2)存在,且()4,0A -【解析】【分析】(1)设出圆的方程,借助代入所过点的坐标计算即可得;(2)圆问题可转化为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A ,使0AE AF k k +=,设出直线方程,联立曲线,借助韦达定理与斜率公式计算即可得.【小问1详解】设圆C 为()222x a y r -+=,则有()()2222212a r a r ⎧--+=⎪⎨⎪-=⎩,解得24a r =⎧⎨=⎩,故圆C 的方程为224x y +=;【小问2详解】由题意可得,直线EF 斜率不为0,故可设:1EF l x my =-,()11,E x y ,()22,F x y ,联立2214x my x y =-⎧⎨+=⎩,有()221230m y my +--=,2224121216120m m m ∆=++=+>,12221my y m +=+,12231y y m -=+,设(),0A t ,1t ≠-,由PAE PAF ∠=∠,则有0AE AF k k +=,即()()()()12211212120y x t y x t y yx t x t x t x t -+-+==----,即()1221120y x y x t y y +-+=,()()()()12211212211211y x y x t y y y my y my t y y +-+=-+--+()()()()1212222216216210111m t m m t m my y t y y m m m +--+-=-++=-==+++,即()()621240m m t m t ++=+=,则当4t =-时,0AE AF k k +=恒成立,故存在定点()4,0A -,使得当直线变化时,均有PAE PAF ∠=∠.18.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C 为等边三角形,1π4B BC ∠=,平面11ABB A ⊥平面11CBB C .(1)求证:1AC BB ⊥;(2)若12BB ==,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i )求平面1ECC 与平面1ACC 夹角的余弦值;(ii )在平面11ABB A 中是否存在点P ,使得14PB PB +=且1PC PC =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答案见解析(2)(i )10;(ii )存在,(2,0,0)P -【解析】【分析】(1)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BB 1⊥平面AOC ,后转移到线线垂直即可.(2)(i )空间向量解题,先求出平面1ECC 与平面1ACC 的法向量,后按照夹角公式求解即可.(ii )设假设存在(,0,)P x z ,若1PC PC =22560x z x +++=(∗).1142PB PB BB +=>=,则根据椭圆定义知道P 的轨迹为椭圆,求出轨迹方程为:22143x z +=,整理得22334z x =-,联立(∗),解出即可【小问1详解】如图,过A 作1BB 的垂线AO ,交1BB 于O ,连接OC ,则,AO OB AO OC ⊥⊥.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AB AC =,又AO AO =,则Rt Rt AOB AOC ≅ ,则BO CO =,则π4OCB ∠=,则π2COB ∠=,即11,,B B CO B B AO CO AO O ⊥⊥= ,,CO AO ⊂平面AOC ,则1BB ⊥平面AOC ,AC ⊂平面AOC ,则1AC BB ⊥.【小问2详解】(i )由(1)可知OB ,OA ,OC 两两垂直,则可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坐标系O -xyz .122BB ==,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2AB BC CA ===1OA OB OC ===.1111(0,0,1),(1,0,0),(0,1,0),(1,0,0),(2,1,0),(,0,22A B C B C E --,111(2,0,0),(0,1,1),(,1,)22CC CA CE =-=-=- .设平面1ECC 法向量(,,)m x y z = ,则100m CE m CC ⎧⋅=⎪⎨⋅=⎪⎩ 即1102220x y z x ⎧-+=⎪⎨⎪-=⎩解得012x y z =⎧⎪=⎨⎪=⎩,故(0,1,2)m = ;同理平面1ACC 法向量(0,1,1)n = .则cos ,2510m n m n m n ⋅==⋅ ,设平面1ECC 与平面1ACC 夹角θ,则310cos 10θ=.(ii )平面11ABB A 中,假设存在(,0,)P x z ,若15PCPC =222215(2)1x z x z ++=--++,整理得,22560x z x +++=(∗).1142PB PB BB +=>=,则根据椭圆定义知道P 在以1BB 为焦距的椭圆上,且1142,22PB PB a c BB +====,解得2,1,3a c b ===则P 的轨迹方程为:22143x z +=,整理得22334z x =-,与(∗)联立方程组.2222560334x z x z x ⎧+++=⎪⎨=-⎪⎩,解得120x z =-⎧⎨=⎩,22180)x z =-<(,舍去.故在平面11ABB A 中存在点P ,使得14PB PB +=且1PCPC =P 坐标为(2,0,0)-.1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己知向量(,,)u a b c = ,点()0000,,P x y z .若直线l 以u 为方向向量且经过点0P ,则直线l 的标准式方程可表示为000(0)x x y y z z abc a b c---==≠;若平面α以u 为法向量且经过点0P ,则平面α的点法式方程可表示为()()()0000a x x b y y c z z -+-+-=,一般式方程可表示为0ax by cz d +++=.(1)若平面1:210x y α+-=,平面1:210y z β-+=,直线l 为平面1α和平面1β的交线,求直线l 的单位方向向量(写出一个即可);(2)若三棱柱的三个侧面所在平面分别记为22αβγ、、,其中平面2α经过点(4,0,0),(3,1,1)-,(1,5,2)-,平面2:4y z β+=,平面:(1)(2)30mx m y m z γ+++++=,求实数m 的值;(3)若集合{}(,,)|4,4,4M x y z x y y z z x =+≤+≤+≤,记集合M 中所有点构成的几何体为S ,求几何体S 的体积和相邻两个面(有公共棱)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212,,333⎛⎫--⎪⎝⎭(2)1m =-(3)体积为128,相邻两个面(有公共棱)所成二面角为2π3【解析】【分析】(1)记平面1α,1β的法向量为11(1,2,0),(0,2,1)αβ==-,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x y z = ,由直线l 为平面1α和平面1β的交线,则1l α⊥,1l β⊥ ,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设2:α10ax by cz +++=,由平面2α经过点(4,0,0),(3,1,1)-,(1,5,2)-,列出方程中求得2:4x y α+=,记平面22αβγ、、的法向量为22(1,1,0),(0,1,1),(,1,2)m m m αβγ===++ ,求出2α与2β交线方向向量为()1,1,1p =- ,根据p γ⊥ ,即可求得m 的值;(3)由题可知,S 由一个边长是4的正方体和6个高为2的正四棱锥构成,即可计算出体积,设几何体S 相邻两个面(有公共棱)所成二面角为()0,πθ∈,由题得出平面EBC 和平面ECD 的法向量,根据两平面夹角的向量公式计算即可.【小问1详解】记平面1α,1β的法向量为11(1,2,0),(0,2,1)αβ==-,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l x y z = ,因为直线l 为平面1α和平面1β的交线,所以1l α⊥,1l β⊥ ,即112020l x y l y z αβ⎧⋅=+=⎪⎨⋅=-=⎪⎩ ,取2x =,则(2,1,2)l =-- ,所以直线l 的单位方向向量为212,,333⎛⎫--⎪⎝⎭.【小问2详解】设2:α10ax by cz +++=,由平面2α经过点(4,0,0),(3,1,1)-,(1,5,2)-,所以4103105210a a b c a b c +=⎧⎪+-+=⎨⎪-+++=⎩,解得14140a b c ⎧=-⎪⎪⎪=-⎨⎪=⎪⎪⎩,即2:4x y α+=,所以记平面22αβγ、、的法向量为22(1,1,0),(0,1,1),(,1,2)m m m αβγ===++ ,与(1)同理,2α与2β确定的交线方向向量为()1,1,1p =-,所以p γ⊥ ,即()1210p m m m m γ⋅=-+++=+= ,解得1m =-.【小问3详解】由集合{}(,,)|4,4,4M x y z x y y z z x =+≤+≤+≤知,S 由一个边长是4的正方体和6个高为2的正四棱锥构成,如图所示,13224433V =⨯⨯⨯=正四棱锥,3244461283S V =⨯⨯+⨯=,设几何体S 相邻两个面(有公共棱)所成二面角为()0,πθ∈,平面:40EBC x z +-=,设平面EBC 法向量1(1,0,1)n = ,平面:40ECD y z +-=,设平面ECD 法向量2(0,1,1)n = ,所以121cos cos ,2n n θ== ,所以几何体S相邻两个面(有公共棱)所成二面角为2π3.【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第三问的关键是作出空间图形,求出相关法向量,利用二面角的空间向量求法即可.。

人教版数学高三期末测试精选(含答案)8

人教版数学高三期末测试精选(含答案)8

【答案】C
x 0,
9.设点
P(
x,
y)
在不等式组
2x
y
0,
表示的平面区域上,则 z
x y 3 0
(x 1)2 y2 的
最小值为( )
A.1
B. 5 5
C. 2
D. 2 5 5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2019 届高三第五次模拟数学(文)试题
【答案】D
10.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 单调递增,且 a1 a3 36,a1 a2 a3 26 ,
人教版数学高三期末测试精选(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在 ABC 中,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若 ABC 的面积为
b2 c2 a2 ,则角 A =(
A. ab ac
B. c b a 0
C. cb2 ab2
D. ac a c 0
【来源】2019 年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数学试题
【答案】C
6.已知 a,b ∈ R,则 a > |b|是 a|a| > b|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则 Ð B =___________. 【来源】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校 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数学(理)试题.
【答案】150
23.已知等差数列an 的公差为 2,若 a1,a3 ,a4 成等比数列,则 a2 ________.
【来源】安徽省阜阳三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含精品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含精品解析)

宁波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一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将圆的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圆的标准方程为,故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圆的一般方程和标准方程间的转化及圆心、半径的求法,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属于容易题.2. 已知,则(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将展开得到,然后两边平方可得所求.详解:∵,∴,两边平方,得,∴.故选A.3. 已知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A. 510B. 510C. 1022D. 102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出,由可求得,然后再求.详解:∵,∴,,,∴.∵数列为等比数列,∴,即,又,∴,∴,∴5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运算,解题时利用与的关系,即得到数列的项,再根据等比中项求出即可.另外本题也可利用以下结论求解: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有,利用此结论可简化运算,提高解题的速度.4. 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令,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求解可得所求.详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令,变形得.平移直线,结合图形可得,当直线经过可行域内的点A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z取得最大值.由,得,故,∴.故选D.点睛: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步骤①作图:画出约束条件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和目标函数所表示的直线l;②平移:将l平行移动,以确定最优解所对应的点的位置;③求值:解有关方程组求出最优解的坐标,再代入目标函数,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5. 若且,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性质及不等式的性质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排除可得结论.详解:对于A,由得,所以.故A不正确.对于B,由得,所以.故B不正确.对于C,由得,所以.故C正确.对于D,由得.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判断关于不等式的命题真假的三种方法(1)直接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把要判断的命题和不等式的性质联系起来考虑,进行推理判断.(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单调性等进行判断.(3)特殊值验证法:给要判断的几个式子中涉及的变量取一些特殊值,然后进行比较、判断.6. 直线与直线垂直,垂足为,则( )A. B. C. D.【答案】B详解:∵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方程即为.将点的坐标代入上式可得,解得.将点的坐标代入方程得,解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7. 在中,若,则( )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应用正弦定理及比例的性质求解即可得到结论.详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故选D.点睛:正弦定理:,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由正弦定理可以得到变形:①;②等,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变形.8. 设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如.已知数列满足:,则( )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先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再求出,最后结合的定义求解.详解:∵,∴,∴,又满足上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累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理解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所给的运算的定义.9. 设,则的大小顺序为(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得均为正数,故可采取作商法来比较大小.详解:由题意得.∵,∴.又,∴.综上可得.故选B.点睛:作差法和作商法是两种常用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解题时要灵活选择相应的方法.作差法的主要步骤为:作差——变形——判断正负——得到结论.当所给不等式完全是积、商、幂的形式时,可考虑作商法,作商法的步骤为:作商——变形——判断商与1的关系——得到结论.10. 已知等差数列中,,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知识可得,故问题可转化为直线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处理,然后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小于等于半径可得所求.详解:已知等差数列中,,令,所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所以,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运算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问题转化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处理,解题中要用到较强的变化技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11. 已知直线,直线,则过定点_____________;当________时,与平行.【答案】(1). (2).【解析】分析:将直线的方程变形为,令可得定点坐标;根据两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可得的值.详解:直线的方程变形为,令,解得,所以直线过定点.当与平行时,则有,解得,即时,与平行.点睛:直线过定点的问题实质上是恒成立的问题,判断直线过定点时,先把直线方程整理成(为参数)的形式,解方程组可得定点的坐标.12. 若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答案】(1). (2).【解析】分析:根据半径、弦心距和半弦长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可求得弦心距,即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然后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得.详解: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睛:计算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时常用几何法求解,即运用弦心距(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的一半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计算.这是研究圆问题的常用方法,利用性质求解可简化运算,提高解题的效率.13. 在中,若,则__________________;当时,则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答案】(1). (2).【解析】分析:由可得三角形的三边比,再根据余弦定理可得,进而可求得,再根据可得,于是可求得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设,由余弦定理得,∴.∵,,∴,∴的面积为.点睛:解题时注意正弦定理变形的灵活应用,另外三角形的面积常与正余弦定理结合在一起考查,解题时要根据题意合理选择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同时还要注意整体代换的应用.14. 已知数列成等差数列,且,则_________;若函数,记则数列的前5项和__________.【答案】(1). (2). 5【解析】分析:根据条件及等差数列下标和的性质可求得;化简所给函数得,于是可得,由此可得所求值.详解:∵数列等差数列,∴,∴,∴.∵,∴,同理,又,∴.点睛:下标和的性质是等差数列的重要性质,利用这一性质可简化等差数列的有关运算;另外,解答本题时要合理运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及数列的性质,运用整体代换的思路求解问题.15. 已知点在直线的两侧,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将点的坐标代入中,根据所得两式异号得到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所求.详解:∵点在直线的两侧,∴,整理得,解得或.∴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1)解答本题时用到了结论: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x,y),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到实数的符号都相同.(2)解高次不等式时,可借助数轴采用穿根的方法求解,能达到简化运算、容易得到不等式解集的目的.16. 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线性规划先求出的范围,再根据柯西不等式求解.详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所示.表示可行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结合图形可得点A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由,解得,故,∴.由柯西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的最大值为.点睛:在应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大值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柯西不等式在排列上规律明显,具有简洁、对称的美感,运用柯西不等式求解时,可按照“一看、二构造、三判断、四运用”的步骤求解.17. 设△的三边所对的角分别为.已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由条件及余弦定理得到,再根据正弦定理和三角变换得到和的关系,然后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和基本不等式可得结果.详解: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由正弦定理及得,∴∴,∴且.∴,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的最大值为.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及三角变换和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题时注意合理的将三角形中的边角进行互化,得到和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不满足应用的条件时,要进行合理变形使之满足使用不等式需要的条件.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已知函数.(Ⅰ)求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相应的的值;(Ⅱ)解关于的方程.【答案】(Ⅰ)时,. 当时,(II)解集为.【解析】分析:(Ⅰ)将函数化为,然后根据的范围得到的范围,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得到最值即可.(Ⅱ)根据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求出的值,进而得到,即方程的解.详解:(Ⅰ)由题意得.∵∴.∴当,即时,函数有最小值,且;当,即时,函数有最大值,且.(II)由,得,∴或,,∴,又,∴.即方程的解为.点睛:解决三角函数的有关问题时,首先要将函数化为的形式,然后根据整体代换的思路,将作为一个整体,并结合正弦函数的相关性质求解,求解时注意条件中所给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限制.19. 已知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Ⅰ)求最小边的取值范围;(Ⅱ)是否存在这样的,使得其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两倍?若存在,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Ⅰ);(II)存在,且三边分别为.【解析】(Ⅰ)设出三角形的三边,根据三边关系可得所求.(Ⅱ)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且最大角为,最小角为,则.然后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分别得到的值,建立方程后可得结论.详解:(Ⅰ)设角所对的边分别是,且,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解得.所以最小边的取值范围是.(II)由题意得三个角中最大角为,最小角为,假设存在,使得其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两倍,即.由正弦定理得,即,∴.又由余弦定理得,∴,解得.∴的三边分别为,即存在唯一满足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且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两倍,且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另解: 设,三个角中最大角为,最小角为.则,∴,由余弦定理得代入上式化简得,∴,解得.∴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即存在唯一满足三边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且最大角是最小角的两倍.点睛:(1)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应用,解题时可根据题意并结合边角关系得到相应的关系式,从而达到求解的目的.(2)解决探索性问题时,可先假设结论成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看是否得到矛盾,若得到矛盾则假设不成立;若得不到矛盾,则假设成立.20. 已知圆,圆.(Ⅰ)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Ⅱ)在直线上是否存在不同于的一点,使得对于圆上任意一点都有为同一常数.【答案】(Ⅰ)相交;(II).【解析】分析:(Ⅰ)根据几何法和代数法两种方法可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Ⅱ)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和,根据为常数得到关于的方程,将此方程与圆的方程比较可得所求结果.详解:(Ⅰ)由题意得圆的标准方程为,的标准方程为.∴两圆的圆心距为,又两圆的半径之差,两圆的半径之和,∴,∴两圆相交.解法二:由,解得,所以两圆有两个公共点,所以两圆相交.(Ⅱ)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为.假设直线上存在不同于的一点满足条件,设,,则由题意得,化简得,显然上式与圆的方程为同一方程,则解得或(不合题意,舍去).所以所求的点的坐标为.点睛:(2)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可根据圆心距与两圆半径间的关系判断,也可通过解方程组根据解得个数判断,解题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2)解析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解决时可先假设结论成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看是否得到矛盾,若得到矛盾则假设不成立;若得不到矛盾,则假设成立.21. 已知函数(Ⅰ) 当时,解关于的不等式;(Ⅱ)若不等式的解集为,且,求的取值范围.【答案】(Ⅰ);(II).【解析】分析:(Ⅰ)将不等式化为一般形式,然后根据的取值情况分类讨论求解即可.(Ⅱ)将条件中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解决,然后分离参数后再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的问题,最后根据基本不等式求解可得所求.详解:(Ⅰ)由得,即①当,即时,解得;②当即时,解得或;③当,即时,由于,故解得.综上可得:当时,解集为或;当时,解集为;当时,解集为.(II)不等式的解集为,且,即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即对任意的恒成立,由于,∴对任意的恒成立.令,∵,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另解:不等式的解集为,且,即任意的不等式恒成立.设(1)当时,,解得(2)当时,, 当时恒小于0,不满足,舍去(3)当时,(ⅰ),即,得(ⅱ),解得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1)二次项系数若含有参数应讨论是等于0,小于0,还是大于0,然后将不等式转化为二次项系数为正的形式.(2)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讨论判别式Δ与0的关系.(3)确定无根时可直接写出解集,确定方程有两个根时,要讨论两根的大小关系,从而确定解集的形式.22. 已知数列满足,,.(Ⅰ)求证:是等比数列,并写出的通项公式;(Ⅱ)设的前项和为,求证:.【答案】(Ⅰ)证明见解析,;(II)见解析.【解析】分析:(Ⅰ)由条件可得,变形可得,进而可证得数列为等比数列,进而可得通项公式.(Ⅱ)将变形得,求和后可得;另一方面,,由此可证得,故得结论成立.详解:(I)由题意得,将两边同除以,得,即,又,∴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II)由(I)可得,∴∴成立.又,∴,,又,,∴.综上可得.点睛:(1)证明等比数列时不要忘了证明数列中无零项,可将此问题转化为证明首项不为零即可.(2)用放缩法证明数列中的不等式时,常用的放缩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放缩再求和,二是先求和再放缩,解题时要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线向量的夹角为0°或180°B.长度相等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C.共线向量就是向量所在的直线在同一直线上D.零向量没有方向2.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y=sin|x| B.y=sin2x C.y=﹣sinx+2 D.y=sinx+13.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4,﹣3),则tanα=()A.B.﹣ C.D.﹣4.函数y=cos(4x﹣π)的最小正周期是()A.4πB.2πC.πD.5.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x+y﹣3=0的倾斜角是()A.B.C. D.6.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A.(k∈Z)B.(k∈Z)C.(k∈Z)D.(k∈Z)7.函数y=3sin(2x+)+2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x=﹣B.x=0 C.x=πD.8.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A.终边不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可以相等B.三角形的内角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C.第一象限是锐角D.第二象限的角比第一象限的角大9.如果点P(sinθcosθ,2cosθ)位于第二象限,那么角θ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0.向量+++化简后等于()A.B.C.D.11.已知函数y=Asin(ωx+φ)+B的一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如果A>0,ω>0,|φ|<,则()A.A=4 B.ω=1 C.φ=D.B=412.给出下列说法:①终边相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②在三角形中,若sinA=sinB,则有A=B;③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一个角,它们与扇形的半径的大小无关;④若sinα=sinβ,则α与β的终边相同;⑤若cos θ<0,则θ是第二或第三象限的角.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 B.2 C.3 D.4二、填空(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以点(0,2)和(4,0)为端点的线段的中垂线的方程是.14.圆x2+y2=4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最小值为.15.已知=, =, =, =, =,则+++﹣= .16.已知tan()=,tan()=﹣,则ta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17.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一点P(5a,﹣12a)(a>0),求2sinα+cosα的值.18.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0,4),B(﹣2,6),C(8,2);(1)求AB边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2)求AC的中垂线方程.19.若圆经过点A(2,0),B(4,0),C(1,2),求这个圆的方程.20.已知cosα=,cos(α﹣β)=,且0<β<α<,(1)求tan2α的值;(2)求cosβ的值.21.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Ⅰ)求函数的解析式;(Ⅱ)求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坐标.22.已知函数f(x)=sin2ωx+sinωx•cosωx﹣1(ω>0)的周期为π.(1)当x∈[0,]时,求f(x)的取值范围;(2)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线向量的夹角为0°或180°B.长度相等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C.共线向量就是向量所在的直线在同一直线上D.零向量没有方向【考点】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分析】根据共线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以及零向量的概念便可判断每个说法的正误,从而找出正确选项.【解答】解:A.共线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方向相同时,夹角为0°,相反时的夹角为180°,∴该说法正确;B.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该说法错误;C.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不是向量所在直线在同一直线上;∴该说法错误;D.零向量的方向任意,并不是没有方向,∴该说法错误.故选:A.2.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y=sin|x| B.y=sin2x C.y=﹣sinx+2 D.y=sinx+1【考点】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分析】要探讨函数的奇偶性,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然后探讨f(﹣x)与f(x)的关系,即可得函数的奇偶性.【解答】解:选项A,定义域为R,sin|﹣x|=sin|x|,故y=sin|x|为偶函数.选项B,定义域为R,sin(﹣2x)=﹣sin2x,故y=sin2x为奇函数.选项C,定义域为R,﹣sin(﹣x)+2=sinx+2,故y=sinx+2为非奇非偶函数偶函数.选项D,定义域为R,sin(﹣x)+1=﹣sinx+1,故y=sinx+1为非奇非偶函数,故选:B.3.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4,﹣3),则tanα=()A.B.﹣ C.D.﹣【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角α的终边经过点P(4,﹣3),∴tanα==,故选:B.4.函数y=cos(4x﹣π)的最小正周期是()A.4πB.2πC.πD.【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分析】根据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的求法,将ω=4代入T=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y=cos(4x﹣π),∴最小正周期T==.故选:D.5.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x+y﹣3=0的倾斜角是()A.B.C. D.【考点】直线的倾斜角.【分析】由已知方程得到直线的斜率,根据斜率对于得到倾斜角.【解答】解:由已知直线的方程得到直线的斜率为﹣,设倾斜角为α,则tanα=﹣,α∈[0,π),所以α=;故选:D.6.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A.(k∈Z)B.(k∈Z)C.(k∈Z)D.(k∈Z)【考点】正弦函数的单调性.【分析】利用y=sinx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进而可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解答】解:利用y=sinx的单调递减区间,可得∴∴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k∈Z)故选D.7.函数y=3sin(2x+)+2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A.x=﹣B.x=0 C.x=πD.【考点】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求得y=3sin(2x+)+2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解答】解:∵对于函数y=3sin(2x+)+2图象,令2x+=kπ+,求得x=+,可得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x=π,故选:C.8.下列选项中叙述正确的是()A.终边不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可以相等B.三角形的内角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C.第一象限是锐角D.第二象限的角比第一象限的角大【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分别举例说明四个选项的正误得答案.【解答】解:对于A,终边不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可以相等,正确,如;对于B,三角形的内角是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错误,如是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对于C,第一象限是锐角,错误,如是第一象限角,不是锐角;对于D,第二象限的角比第一象限的角大,错误,如是第二象限角,是第一象限角,但.故选:A.9.如果点P(sinθcosθ,2cosθ)位于第二象限,那么角θ所在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根据象限得出sinθ,cosθ的符号,得出θ的象限.【解答】解:∵P(sinθcosθ,2cosθ)位于第二象限,∴sinθcosθ<0,cosθ>0,∴sinθ<0,∴θ是第四象限角.故选:D.10.向量+++化简后等于()A.B.C.D.【考点】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分析】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与多边形法则即可得出.【解答】解:向量+++=,故选:D.11.已知函数y=Asin(ωx+φ)+B的一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如果A>0,ω>0,|φ|<,则()A.A=4 B.ω=1 C.φ=D.B=4【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分析】先根据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A和B,然后利用图象中﹣求得函数的周期,求得ω,最后根据x=时取最大值,求得φ.【解答】解:如图根据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得求得A=2,B=2函数的周期为(﹣)×4=π,即π=,ω=2当x=时取最大值,即sin(2×+φ)=1,2×+φ=2kπ+φ=2kπ﹣∵∴φ=故选C.12.给出下列说法:①终边相同的角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②在三角形中,若sinA=sinB,则有A=B;③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一个角,它们与扇形的半径的大小无关;④若sinα=sinβ,则α与β的终边相同;⑤若cos θ<0,则θ是第二或第三象限的角.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 B.2 C.3 D.4【考点】任意角的概念.【分析】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值与象限角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①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知,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正确.②在三角形中,若sinA=sinB,则有A=B,故正确;③不论是用角度制还是用弧度制度量一个角,它们与扇形的半径的大小无关,正确,④若sinα=sinβ,则α与β的终边相同或终边关于y轴对称,故不正确.⑤若cosα<0,则α是第二或第三象限角或α的终边落在x轴的非正半轴上,故不正确.其中正确的个数为3个,故选:C.二、填空(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以点(0,2)和(4,0)为端点的线段的中垂线的方程是2x﹣y﹣3=0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分析】先求出线段AB的中垂线的斜率,再求出线段AB的中点的坐标,点斜式写出AB的中垂线得方程,并化为一般式.【解答】解:设A(0,2)、B(4,0).=﹣,所以线段AB的中垂线得斜率k=2,又线段AB的中点为(2,1),直线AB的斜率 kAB所以线段AB的中垂线得方程为y﹣1=2(x﹣2)即2x﹣y﹣3=0,故答案为:2x﹣y﹣3=0.14.圆x2+y2=4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最小值为 3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圆心(0,0)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d==5,圆x2+y2=4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距离的最小值是AC=5﹣r,从而可求.【解答】解:∵圆心(0,0)到直线3x+4y﹣25=0的距离d==5,∴圆x2+y2=4上的点到直线3x+4y﹣25=0距离的最小值是AC=5﹣r=5﹣2=3故答案为:3.15.已知=, =, =, =, =,则+++﹣= .【考点】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分析】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与多边形法则即可得出.【解答】解: +++﹣=+++﹣=﹣=,故答案为:.16.已知tan()=,tan()=﹣,则tan()= 1 .【考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分析】观察三个函数中的角,发现=﹣(),故tan()的值可以用正切的差角公式求值【解答】解:∵=﹣(),∴tan()===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共70分)17.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一点P(5a,﹣12a)(a>0),求2sinα+cosα的值.【考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得sinα与cosα,从而可得2sinα+cosα.【解答】解:由已知r==13a…∴sinα=﹣,cosα=,…∴2sinα+cosα=﹣…18.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0,4),B(﹣2,6),C(8,2);(1)求AB边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2)求AC的中垂线方程.【考点】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斜截式即可得出.(2)利用斜率计算公式、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斜截式即可得出.【解答】解:(1)∵线段AB的中点为(﹣1,5),∴AB边的中线所在直线方程是=,即x+3y﹣14=0.(2)AC的中点为(4.3)==﹣,∵KAC∴y﹣3=4(x﹣4)即y=4x﹣13,∴AC的中垂线方程为y=4x﹣13.19.若圆经过点A(2,0),B(4,0),C(1,2),求这个圆的方程.【考点】圆的一般方程.【分析】设出圆的一般式方程,把三个点的坐标代入,求解关于D、E、F的方程组得答案.【解答】解: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则,解得.∴圆的方程为:.20.已知cosα=,cos(α﹣β)=,且0<β<α<,(1)求tan2α的值;(2)求cosβ的值.【考点】二倍角的正切;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分析】(1)利用已知及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α,进而可求tanα,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函数公式可求tan2α的值.(2)由0<β<α<,得0<α﹣β<,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α﹣β),由β=α﹣(α﹣β)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即可计算求值.【解答】解:(1)∵由cosα=,0<α<,得sinα===,∴得tan=∴于是tan2α==﹣.…(2)由0<β<α<,得0<α﹣β<,又∵cos(α﹣β)=,∴sin(α﹣β)==,由β=α﹣(α﹣β)得:cosβ=cos[α﹣(α﹣β)]=cosαcos(α﹣β)+sinαsin(α﹣β)==.…21.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Ⅰ)求函数的解析式;(Ⅱ)求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坐标.【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Ⅰ)由函数的最值求出A,由周期求出ω,由五点法作图求出φ的值,可得函数的解析式.(Ⅱ)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求得函数的对称轴方程和对称中心坐标.【解答】解:(Ⅰ)由函数f(x)=Asin(ωx+φ)(A>0,ω>0,|φ|<π)的部分图象,可得A=2, ==+,∴ω=2.再根据五点法作图可得2•(﹣)+φ=,∴φ=,函数f(x)=2sin(2x+).(Ⅱ)由2x+=kπ+,求得x=﹣,可得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x=﹣,k∈Z.令2x+=kπ,求得x=﹣,可得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中心为(﹣,0),k∈Z.22.已知函数f(x)=sin2ωx+sinωx•cosωx﹣1(ω>0)的周期为π.(1)当x∈[0,]时,求f(x)的取值范围;(2)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分析】(1)利用降幂公式降幂,再由辅助角公式化简,由x的范围求得相位的范围,则函数的取值范围可求;(2)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得原函数的单调区间.【解答】解:(1)f(x)=sin2ωx+sinωx•cosωx﹣1==.∵ω>0,∴T=,则ω=1.∴函数f(x)=sin(2x﹣)﹣.由0,得,∴,∴.∴f(x)的取值范围[﹣1,];(2)令,得:,(k∈Z),∴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Z).。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宁波市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一数学试题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复数13i12i z +=−,则z 的共轭复数的虚部为( )A. 1B. iC. i −D.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角α以x 轴的非负半轴为始边,且终边过点()4,3−,则2πcos α −的值为( )A. 35B.35C. 45−D.453. 设l 是一条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l α∥,l β ,则αβ∥ B. 若αβ⊥,l α∥,则l β⊥ C. 若l α⊥,l β⊥,则αβ∥D. 若αβ∥,l α∥,则l β4. 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 BCD −中,AB ⊥平面BCD ,BC CD ⊥,且1ABBC CD ===,则其内切球表面积为( ) A. 3πB.C. (3π−D.)1π−5. 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积.为n T ,若798T T T >>,则( ) A.0q <B. 10a <C. 15161T T <<D. 16171T T <<6. 如图,在棱长均为2的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是11A B 的中点,过B 、C 、D 三点的平面将该三棱柱截成两部分,则顶点1B 所在部分的体积为( )A.B.C.D.7. 在ABC 中,0P 是边AB 的中点,且对于边AB 上任意一点P ,恒有00PB PC P B P C ⋅≥⋅,则ABC 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8.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120 时,所求的点为三角形的正等角中心,即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120 ;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120°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的点称为费马点,已知在ABC 中,已知2π3C =,1AC =,2BC =,且点M 在AB 线段上,且满足CM BM =,若点P 为AMC 的费马点,则PA PM PM PC PA PC ⋅+⋅+⋅=( ) A. 1−B. 45−C. 35D. 25−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若//a b ,//b c,则//a c B. ()a b c a b c ⋅⋅≤C. 若()a cb ⊥− ,则a b ac ⋅=⋅D. ()()2a b b a b⋅⋅=⋅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πsin 2cos 3f x x x ωω=++()0ω>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2ω= B. 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则“A B >”是“a b >”的充要条件 C. 三个不全相等的实数a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则2a ,2b ,2c 可能成等差数列 D. 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ABC的面积为11.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数学著作,其中第十一卷称轴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圆锥为直角圆锥.如图,AB ,CD 是直角圆锥SO 底面圆的两条不同的直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的A. 存在某条直径CD ,使得AD SD ⊥B. 若2AB =,则三棱锥S AOD −体积的最大值为16C. 对于任意直径CD ,直线AD 与直线SB 互为异面直线D. 若π6ABD ∠=,则异面直线SA 与CD12. 已知数列{}n a 中各项都小于2,221143n n n n a a a a ++−=−,记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任意1a 与正整数m ,使得10m m a a +≥B. 存在1a 与正整数m ,使得134m m a a +>C. 任意非零实数1a 与正整数m ,都有1m m a a +<D. 若11a =,则()2022 1.5,4S ∈非选择题部分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杭州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主题图形融合了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及太阳六大元素,其中扇面造型代表了江南厚重的人文底蕴.在中国历史上,历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一幅扇面书法作品如图所示,经测量,上、下两条弧分别是半径为30和12的两个同心圆上的弧(长度单位为cm ),侧边两条线段的延长线交于同心圆的圆心,且圆心角为2π3.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恰好与图中扇面形状、大小一致,则该几何体的高为______.的的14. 已知等差数列{}n a ,88a =,9π83a =+,则576cos cos cos a a a +=______. 15.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3BC CC ==,4AC =,AC BC ⊥,动点P 在111A B C △内(包括边界上),且始终满足1BP AB ⊥,则动点P 的轨迹长度是______.16. 已知向量a ,b 夹角为π3,且3a b ⋅= ,向量c 满足()()101c a b λλλ+−<< ,且a c b c ⋅=⋅ ,记c a x a ⋅=,c b y b ⋅= ,则22x x y y +−的最大值为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定义一种运算:(),c a b ac bd d=+.(1)已知z 为复数,且()3,73i 4z z =−,求z ;(2)已知x 、y 为实数,()()2sin i sin 2,21,sin x y x x y+−也是实数,将y 表示为x 的函数并求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18. 今年9月,象山将承办第19届杭州亚运会帆船与沙滩排球项目比赛,届时大量游客来象打卡“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其中亚帆中心所在地——松兰山旅游度假区每年各个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现假设该景区每年各个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可近似地用函数()()40cos 4f x A x k ω=++ 来刻画.其中正整数x 表示月份且[]1,12x ∈,例如1x =时表示1月份,A 和k 是正整数,0ω>.统计发现,该景区每年各个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有以下规律:①各年相同的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基本相同;②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最多的8月份和最少的2月份相差约160人; ③2月份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约为40人,随后逐月递增直到8月份达到最多.的的(1)试根据已知信息,确定一个符合条件的()y f x =的表达式;(2)一般地,当该地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数超过160人时,该地区就进入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那么一年中的哪几个月是该地区的旅游旺季?请说明理由. 19.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243n S n n =+−.(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记125n n n n b S S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求n T .20. 在ABC 中,内角A ,B 都是锐角.(1)若π3C ∠=,2c =,求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 (2)若222sin sin sin A B C +>,求证:22sin sin 1A B +>.21. 已知边长为6的菱形ABCD ,π3ABC ∠=,把ABC 沿着AC 翻折至1AB C 的位置,构成三棱锥1B ACD −,且112DE DB = ,13CF CD =,FE =(1)证明:1AC B D ⊥;(2)求二面角1B AC D −−的大小; (3)求EF 与平面1A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22. 已知数列{}n a 中,11a =,当2n ≥时,其前n 项和n S 满足:()21n n n S a S =−,且0n S ≠,数列{}n b 满足:对任意*n ∈N 有()11212122n n nb b b n S S S ++++=−⋅+ . (1)求证:数列1n S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3)设n T 是数列122n n n b b − −的前n 项和,求证:32n T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