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共9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批评是对作品的价值判断,它需要的是审美判断力。

这个能力,一方面需要有天赋,另一方面需要后天培养,就是大量读书,读中外经典文论著作,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学养。

梁实秋说:“在中外文学史上,尚没有一个人能专靠才气而成为批评家的。

批评家必须多少具备一点‘学者’的气质,对于文艺作品不仅要博览,而且要精研,对于文艺发展的历史必须有系统的探讨,对于有关文艺的学科必须有相当彻底的领悟。

”中国文学批评确有对西方文论的生搬硬套,但如果由此得出结论,就是我们不需要西方文论,也是走极端了。

后全球化的今天,要建立自己的文论话语权,还是不能走闭关主义的,应该实行“拿来主义”。

当然,文学批评必须结合本国的创作实际,那种理论过剩的批评,是需要批评和反思的。

这里面有一个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型问题。

关于如何激活、发掘深厚而驳杂的古典文论,实现转型的问题,这需要文学理论家具有深厚的功力。

就目前看,我们的一些学者还是火候不到。

即便作为一个批评家,如何借鉴古典文论进行文学批评,对他而言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比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是对晚明小品的一次激活,与文中提出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与“拿来主义”的世界眼光分不开。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从事文学批评工作,还是要回到文本,表达对文本的真实感觉才是关键。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

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浴乎沂,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阿房宫赋》中,作者指出秦王朝如果爱惜六国百姓,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2. 按要求选择。

(1)有评论家指出:《红楼梦》的含蓄风格,反映在书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

以下不能表现其含蓄风格的一项是()A.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B. 《红楼梦》原来的书名为《石头记》。

C. 贾宝玉、甄士隐、四春姐妹等人名皆有隐喻。

D. 湘云喝醉酒后,沉酣于芍药花丛中。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要发现社会矛盾,反映社会问题。

B. 《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都是优秀的论辩文,前者峻切坚定,后者循循善劝。

C. 《阿房宫赋》《六国论》均为借古鉴今、针砭时弊的名篇。

D. 只有多采用铺陈、夸张的写作手法,才能达到理足气盛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70分)(一)(1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谈滥了,一则也因为我看这个问题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样重要。

在这最后一封信里我之所以提出这个滥题来讨论,并不是要说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过把我自己平时几种对于人生的态度随便拿来做一次谈料。

②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

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③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

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壁,即照壁,亦称萧墙,是中国传统院落中极具文化特征的建筑单元。

在东方传统院落中,与大门正对面,或者中轴线最外沿,拥有一面造型独特的迷你墙壁,这就是影壁。

乍看上去,影壁没有太大的实用功能,其文化功能显得比较突出。

影壁多与大门配套,要不耸立于大门之外,要不设置在门内显眼位置,或者附着于大门两翼墙面,呈八字形向外伸展。

一般来说,堵在大门之外的独立墙壁多称为照壁;若是在阳光下,人们要进入院落,身影首先会照在这面墙上。

若这面墙设在院内,光线相对柔和,多了很多阴影,大多是大门或者其他建筑的影子投射在上面,人们经过时上面也是影影绰绰,因而多称为影壁,字面感觉委婉了很多。

之所以称萧墙,则因为“萧”通“肃”,因为这面墙承载着礼制成分,人们面对此墙就会肃然起敬,开始表现出对一个家族的尊重。

从实用功能方面看,影壁就是一个建筑群的封面,主人会在影壁设计上下足工夫,精雕细琢。

影壁能传递出主人的价值观,表达家族的良好祈愿。

最明显不过的就是中南海大门后方的影壁,单独书写着“为人民服务”一行大字。

相对古老一点的如山西大同市的九龙壁,为当时代王府大门正前方的照壁,在这代北土地上有效地宣示着皇族成员作为封疆大吏该有的威严。

以上建筑带有公共性质或皇家色彩,所建的照壁自然无比气派。

在民间宅院中,照壁也不可缺席。

当一个个小宅院聚合成城堡式的家族大院,这种群落式建筑群也有了公共色彩,公共大门之外也会建造一个巨大的照壁,以便向十里八乡、向各方来客、向时代、向社会无声地展示着家族荣耀,宣扬着家族理念。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2024.7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把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磊(以下简称胡):金老师好,ChatGPT横空出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终极之问”:它是“赋能”工具,还是人类自我“罢黜”的陷阱?换言之,ChatGPT是文明利器还是潘多拉魔盒?金元浦(以下简称金):ChatGPT实际上是一款聊天软件,其本身用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的内容在里面。

人在问其问题时,一般五秒就有回答,当然有些问题它还是有相当的见解;对于文化领域,ChatGPT可以写新闻稿,还有的人用它做经营活动等。

但深入到开创性的层面,它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

至于ChatGPT是文明利器,还是潘多拉魔盒,我认为它同时包含着双重内涵。

在ChatGPT开辟了非常广阔的前景的同时,尤其是ChatGPT进化到ChatGPT-4的时候,我们也看到高科技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会搅乱整个社会。

比如这背后存在知识产权的问题,存在着伦理的问题,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胡:金老师,ChatGPT的创作能力到底如何?真的能创作文学作品吗?既然人工智能可以创作文学作品,那么传统意义上作家的创作还有什么意义?金:ChatGPT的文学创作水平究竟如何?借参加“ChatGPT文学作品研讨会”的契机,我与ChatGPT聊了好几次文学。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海淀区高一年级练习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18道小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共情”一词,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用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心灵感受主动投射到所看到的事物上,后来这个概念被转用到了心理学领域。

心理学家李普斯认为,欣赏美是共情的过程。

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我们全身心投入到美好事物上,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产生一种自我融入的感觉。

而这种人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共情”与“同情”是两个非常相近的概念,因此,也经常产生混淆。

我们先从定义上来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有研究者认为,“同情”是对他人的关心、担忧和怜悯,是对他人困境的情感表现;而“共情”是从他人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和分担、分享他人的感情,而不是表达自我的感情。

“同情”多发生在他人处于不幸时,而“共情”还可以发生在他人快乐、嫉妒、焦虑甚至是愤怒时。

“同情”蕴含着对他人的怜悯,暗示着同情者的境遇似乎高于被同情者;而“共情”意味着认可他人的感受,暗含接纳和信任,暗示着共情者与被共情者处于平等的地位。

“同情”与“共情”所导致的行为也会有差异。

“同情”常发生在个体看到他人痛苦时,所产生的情感会导致自己有一种采取行动的欲望,希望能帮助他人摆脱痛苦,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不适。

如看到受灾的人,人们通过捐钱来缓解自己的难过之情。

同情者所提供的帮助可能有用,但也可能无效。

而“共情”则是站在被共情者的角度去体验其需要,可能会一起讨论被共情者如何自救或自助,被共情者可能没有得到物质层面的帮助,但是在精神层面能够感到被理解、被尊重。

(取材于官锐园、赵晶等的相关文字)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情和共情都涉及面对他人处境时的情绪感受。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 (“丝路贸易给罗马帝国……大概带来了当时一年收入30%的税收”错误。

由原文“罗马帝国当时一年收入的大概30%是依靠其在东边和南边的收税所得,其中特别谈到了东方消费品的税收”可知,这“大概30%”的税收并非全都是丝路贸易带来的。

)2.D (“西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角落”错误。

依据原文“到了唐代,这种文化传播进一步加强”,只能得出“唐朝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强”的结论,不能得出“西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角落”的结论。

)3.C (“双向共赢”观点的内容在材料一的第二段。

原文以“佛教的倒流”为例,说明“双向共赢”的涵义,是佛教东传后经过中国佛教界的改造和发展,使佛教发展到更高的高度,然后又传回中亚、印度。

可见“双向共赢”观点的关键在于交流的内容经过对方改造发展后,得到了更高的发展,再传回原产地,对原产地有所帮助。

A项讲的是欧洲借鉴中国瓷器艺术,使得欧洲瓷器具有了独特的瓷器艺术;B项讲的是苜蓿传入中国,对中国骑兵的帮助;D项讲的是茶叶传入欧洲并流行的原因。

这三项只说明物产交流后对传入的地区有作用,没有在得到更高的发展以后促进输出地区的进步。

而波斯锦是在中国丝绸制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对中国丝绸制造技术产生了促进作用。

故选C。

)4.B (根据图表地区Ⅰ的特产项目及“丝绸产品”的“产品生产”地等内容可知,地区Ⅰ为丝绸之路贸易的东段,地区Ⅱ则是丝绸之路贸易的中段。

而材料二的首句“长安、洛阳到敦煌以及天山廊道属于古代丝绸之路东段”表明,丝绸之路的东段,指从长安、洛阳到敦煌以及天山廊道之间的地区。

换言之,丝绸之路的东段,在敦煌以及天山廊道以东到长安、洛阳之间的地区,并不是“以东”没有终点的地区。

)5.①沿线民族的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现实。

②贸易双方的双向共赢促进了丝路的长期繁荣。

③古代东西方物产资源交换和运输的推动。

(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丝绸之路贸易之所以能够进行且长期繁荣,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谐的民族关系形成的沿线民族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现实有关。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净化”一词,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在论述音乐的作用时指出:“某些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觉。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指出,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实现这些情绪的净化”。

净化,常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中。

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净化作用,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

恩格斯在论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作用时曾指出:“它的使命是把工匠的作坊和可怜的徒工的简陋阁楼变幻成诗的世界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A】以上见解表明,文学具有使读者得到情感净化、维持心理平衡的效果。

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可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在谈论戏剧艺术时指出:“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

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

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是会铭刻在心头;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

”【B】唐代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诗》中写道:“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务》诗,可劝薄妇敦。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是一种“特殊情形”,在民事纠纷、刑事犯罪案件中,可以免于承担不利责任。

正当防卫制度有其规范价值。

法律基于道德和正义的准则而建立,在现代社会,人权和公民的安全是法律保护的重要对象。

当公民的人身、财产等权益受到他人侵犯时,法律赋予公民正当防卫的权利,使公民能够在合法范围内保护自身安全和权益。

此外,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而正当防卫则是法律赋予公民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

但正当防卫具有一定限制和条件,需要在合法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在处理正当防卫案件时,需要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手段、强度、危害程度等,综合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作出判断。

②实践中正当防卫认定面临诸多困难。

司法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包括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和防卫限度来认定。

首先,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但司法实践中,许多不法侵害并非真正的不法侵害,而是由挑衅、误判、误解等行为引起,防卫人在进行自卫时往往难以判断对方行为是否构成不法侵害。

其次,正当防卫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

但司法实践中,不法侵害者范围相对模糊,可能包括直接侵害者与间接侵害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2.请将考号、姓名、班级填在答题卷上。

3.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命题人雷真民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敕.造(chì)惫.懒(bèi)埋怨(mái)前合后偃.(yǎn)B.盗跖.(zhí)觊觎..(jì yú)桌帏.(wéi)繁文缛.节(rù)C.赦.免(shè) 国玺. (xǐ) 榫.头(sǔn)装模.作样(mú)D.庠.序(xiáng)遥岑.(cén) 冠冕.(miǎn)残羹冷炙.(zhì)2.下列多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暄凋敝一筹莫展躁动不安B、舟楫戕害真知灼见出类拔萃C、惊愕弥补孽根祸胎初见端睨D、樯橹绣闼阿谀奉承金榜题名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那些在青年阶段拒绝学习的人,成年后不仅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就连自己的生活也毫无质量,这已是无可________的事实。

②过去,凡是作弊的行为,都令人_______,可是今天,小到一般的考试作弊,大到学术科研的作弊,有的人竟然_______。

③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坚决查处地方台在转播《新闻联播》过程中_______插播广告的问题。

A.置疑不耻/不以为然任意 B.置疑不齿/不以为意任意C.质疑不齿/不以为意随意D.质疑不耻/不以为然随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处理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生事业方面取得重要的实际成果。

B、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使广大“韵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

C、老百姓希望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

D、初涉文坛,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

①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②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③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④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广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二、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6—8题。

精神沮丧的高昂代价---忧郁症抑郁症的治疗虽说不是百治百愈,但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说非常有效。

如果不接受治疗,抑郁症患者就无法快乐、满足的生活。

但即使是从狭义的成本收益率来看,追加治疗抑郁症的投资也很有意义。

对28个欧洲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在造成了1180亿欧元的损失,也就是这些国家GDP总和的1%。

而治疗抑郁症的成本仅占这一巨额数字的9%。

更大的损失来自生产力的丧失。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效益中心的Richard Layard曾经说过,精神疾病是英国最大的社会问题,造成占GDP1.5%的巨额损失。

他预计虽然每位患者两年的治疗需要花费750英镑,但结果可能会多出一个月的工作时间,能创造1880英镑的价值。

Layard勋爵建议更多地依靠心理而不是药物治疗。

在美国,由马里兰州罗克维尔国家精神健康学会Philip Wang领导的研究团队上个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也报告了类似的研究成果。

Wang领导团队开展随机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抑郁症筛查——寻找需要接受抑郁症治疗的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降低了雇主的医疗保险开支,减少了因疾病缺勤的人数,同时提高了职务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抑郁症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在中国,Teh-wei Hu及其同事不久前在《社会精神病学与精神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按照2002年价格计算,抑郁症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510亿人民币,也就是超过60亿美元之巨。

若干年前,由Vikram Patel领导的研究团队在《英国医学期刊》上报告,抑郁症在津巴布韦十分普遍,在当地修纳语中,这个名词的意思是“想得太多。

”世界各地的很多基础护理工作者都没有充分意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

很多人没有受过识别精神疾患的足够训练,也许也不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

患者也可能会逃避就诊,因为精神疾患仍然被很多人视作耻辱,因此与身体疾患比起来很多人都羞于承认。

由于某些医疗保险拒绝承保精神疾患而使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至少这种情况在美国存在。

正因为此,美国参议院新近批准《心理健康平等法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这项法案仍有待众议院批准,它要求雇主修改医疗保险计划,像为一般医疗那样为精神疾患提供类似的保障。

(令人遗憾的是,4700万根本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无法从这项法案中得到保障)。

抑郁症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被放大了1亿多倍的个人悲剧。

因此,尽管我们在治疗方面能够也应该做得更好,也许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学会抑郁症的预防。

有些抑郁症似乎具有先天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基因疗法也许会成为最终解决方案。

但多数精神疾患似乎都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也许我们需要关注能对精神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生活侧面。

最近很多研究表明与家庭和朋友共同娱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而长时间工作、特别是耗费大量时间通勤却能够引发压力和不快。

勿庸置疑,放松和快乐的人也有可能患上抑郁症,而压力大、不快乐的人也可能基本健康,但认为快乐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低却是一个合理的假设。

6.“从狭义的成本收益率来看,追加治疗抑郁症的投资也很有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郁症的治疗虽说不是百治百愈,但多数情况下也可以说非常有效。

如果按时接受治疗,抑郁症患者就能够获得快乐满足的生活而逐渐病愈,从而减少经济损失,获得经济增长。

B.28个欧洲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在造成了1180亿欧元的损失,是这些国家GDP总和的1%。

而治疗抑郁症的成本仅占这一巨额数字的9%。

C.伦敦教授Richard Layard说过,精神疾病是英国最大的社会问题,造成占GDP1.5%的巨额损失。

他预计虽然每位患者两年的治疗需要花费750英镑,但结果可能会多出一个月的工作时间,能创造1880英镑的价值。

D.DWang领导团队开展随机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抑郁症筛查——寻找需要接受抑郁症治疗的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降低了雇主的医疗保险开支,减少了因疾病缺勤的人数,提高了职务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7.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不当的原因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很多基础护理工作者都没有充分意识到抑郁症的严重性。

很多人没有受过识别精神疾患的足够训练,也许也不了解最新的治疗方法。

从而导致患抑郁症的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B.抑郁症的患者也可能会逃避就诊,又因为精神疾患仍然被很多人视作耻辱,因此与身体疾患比起来很多人都羞于承认,就错过了最佳就诊时机。

C.有些似乎具有先天性质的抑郁症,在这种情况下基因疗法也许会成为最终解决方案。

但从目前来看,医疗卫生部门还没有发现用基因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方案。

D.由于某些医疗保险拒绝承保精神疾患而使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至少这种情况在美国存在。

正因为此,美国参议院新近批准《心理健康平等法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对预防抑郁症的办法或措施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需要关注能对精神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生活侧面,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多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减少个人不幸的发生。

B.多与家庭和朋友共同娱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减少因长时间工作、特别是耗费大量时间通勤而引发压力和不快。

C.放松和快乐的人不可能患上抑郁症,而压力大、不快乐的人不可能基本健康,相信快乐的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更低这个合理的假设。

D.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抑郁症的患者也要积极就诊,特别是更多地依靠心理而不是药物治疗。

三、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小题(9、10、11题每题各3分,12题每小题各4分)。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

咸通末擢进士,礼部侍郎王凝特所奖待,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图感知己,往从之。

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

召为殿中侍御史,不忍去凝府,台劾①,左迁光禄寺主簿,分司东都。

卢携以故宰相居洛,嘉图节,常与游。

携还朝,过陕虢,属于观察使卢渥曰:“司空御史,高士也。

”渥即表为僚佐。

会携复执政,召拜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

黄巢陷长安,将奔,不得前。

图弟有奴段章者,陷贼,执图手曰:“我所主张将军喜下士,可往见之,无虚死沟中。

”图不肯往,章泣下。

图本居中条山王官谷,有先人田,遂隐不出。

作亭观素室,悉图唐兴节士文人。

名亭曰休休,作文以见志曰:“休,美也,既休而美具。

故量才,一宜休;揣分,二宜休;耄②而聩,三宜休;又少也惰,长也率,老也迂,三者非济时用,则又宜休。

”因自目为耐辱居士。

其言诡激不常,以免当时祸灾云。

豫为冢棺,遇胜日,引客坐圹③中赋诗,酌酒徘徊。

客或难之,图曰:“君何不广邪?生死一致,吾宁暂游此中哉!”每岁时,祠祷鼓舞,图与闾里耆老相乐。

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尝为作碑,赠绢数千,图置虞乡市,人得取之,一日尽。

时寇盗所过残暴,独不入王官谷,士人依以避难。

朱全忠已篡,召为礼部尚书,不起。

哀帝弑,图闻,不食而卒,年七十二。

图无子,以甥为嗣,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

【注】①台劾:受有关部门揭发、举报。

②耄:指年老。

③圹:墓穴。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俄而凝坐.法贬商州坐:因犯……罪或错误B.悉图.唐兴节士文人图:画C.客或难.之,图曰:……难:困难D.尝为御史所劾,昭宗不责.也责:责问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卢携以.故宰相居洛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B.尝为.作碑,赠绢数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C.凝起拜宣歙观察使,乃.辟置幕府见犯乃.死,重负国D.图与闾里耆老相.乐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天下大乱,自己生命面临威胁的重要关头,司空图坚持气节,决不向反叛者屈膝,历尽艰险,突破了重围。

B.在战乱的岁月里,司空图选择了隐居的道路,并有自己的一套隐居理论,说话做事在常人看来往往比较怪异,避免了灾祸临头。

C.由于司空图品节高尚,忠于朝廷,因而受到众多官员的器重和称赞,在仕途上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的高职。

D.司空图对财物看得很轻,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他也愿意和父老乡亲共同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