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影壁,即照壁,亦称萧墙,是中国传统院落中极具文化特征的建筑单元。

在东方传统院落中,与大门正对面,或者中轴线最外沿,拥有一面造型独特的迷你墙壁,这就是影壁。

乍看上去,影壁没有太大的实用功能,其文化功能显得比较突出。

影壁多与大门配套,要不耸立于大门之外,要不设置在门内显眼位置,或者附着于大门两翼墙面,呈八字形向外伸展。

一般来说,堵在大门之外的独立墙壁多称为照壁;若是在阳光下,人们要进入院落,身影首先会照在这面墙上。

若这面墙设在院内,光线相对柔和,多了很多阴影,大多是大门或者其他建筑的影子投射在上面,人们经过时上面也是影影绰绰,因而多称为影壁,字面感觉委婉了很多。

之所以称萧墙,则因为“萧”通“肃”,因为这面墙承载着礼制成分,人们面对此墙就会肃然起敬,开始表现出对一个家族的尊重。

从实用功能方面看,影壁就是一个建筑群的封面,主人会在影壁设计上下足工夫,精雕细琢。

影壁能传递出主人的价值观,表达家族的良好祈愿。

最明显不过的就是中南海大门后方的影壁,单独书写着“为人民服务”一行大字。

相对古老一点的如山西大同市的九龙壁,为当时代王府大门正前方的照壁,在这代北土地上有效地宣示着皇族成员作为封疆大吏该有的威严。

以上建筑带有公共性质或皇家色彩,所建的照壁自然无比气派。

在民间宅院中,照壁也不可缺席。

当一个个小宅院聚合成城堡式的家族大院,这种群落式建筑群也有了公共色彩,公共大门之外也会建造一个巨大的照壁,以便向十里八乡、向各方来客、向时代、向社会无声地展示着家族荣耀,宣扬着家族理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1.按要求填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面对孔子的提问,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表现诸候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______,______。

”二、非选择类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

《谏太宗十思疏》( )(2)辟邪说,难壬人。

《答司马谏议书》( )(3)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答司马谏议书》( )(4)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无情不作诗张健①《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

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______”。

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

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②为什么王熙凤就对不成?□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

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凤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

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③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

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

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

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 (“丝路贸易给罗马帝国……大概带来了当时一年收入30%的税收”错误。

由原文“罗马帝国当时一年收入的大概30%是依靠其在东边和南边的收税所得,其中特别谈到了东方消费品的税收”可知,这“大概30%”的税收并非全都是丝路贸易带来的。

)2.D (“西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角落”错误。

依据原文“到了唐代,这种文化传播进一步加强”,只能得出“唐朝时东西方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强”的结论,不能得出“西域文化渗透到了各个角落”的结论。

)3.C (“双向共赢”观点的内容在材料一的第二段。

原文以“佛教的倒流”为例,说明“双向共赢”的涵义,是佛教东传后经过中国佛教界的改造和发展,使佛教发展到更高的高度,然后又传回中亚、印度。

可见“双向共赢”观点的关键在于交流的内容经过对方改造发展后,得到了更高的发展,再传回原产地,对原产地有所帮助。

A项讲的是欧洲借鉴中国瓷器艺术,使得欧洲瓷器具有了独特的瓷器艺术;B项讲的是苜蓿传入中国,对中国骑兵的帮助;D项讲的是茶叶传入欧洲并流行的原因。

这三项只说明物产交流后对传入的地区有作用,没有在得到更高的发展以后促进输出地区的进步。

而波斯锦是在中国丝绸制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对中国丝绸制造技术产生了促进作用。

故选C。

)4.B (根据图表地区Ⅰ的特产项目及“丝绸产品”的“产品生产”地等内容可知,地区Ⅰ为丝绸之路贸易的东段,地区Ⅱ则是丝绸之路贸易的中段。

而材料二的首句“长安、洛阳到敦煌以及天山廊道属于古代丝绸之路东段”表明,丝绸之路的东段,指从长安、洛阳到敦煌以及天山廊道之间的地区。

换言之,丝绸之路的东段,在敦煌以及天山廊道以东到长安、洛阳之间的地区,并不是“以东”没有终点的地区。

)5.①沿线民族的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现实。

②贸易双方的双向共赢促进了丝路的长期繁荣。

③古代东西方物产资源交换和运输的推动。

(由材料一第一段可知,丝绸之路贸易之所以能够进行且长期繁荣,与宽容的民族政策、和谐的民族关系形成的沿线民族友好交往、民心相通的现实有关。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豹子头林冲
茅盾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陷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的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格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第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借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正因为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或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D.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论述文学语言存在的方式,对语言有两种细分:一是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二是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4.相较于图像,文学有哪些优势?请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概括。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2024.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净化”一词,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在论述音乐的作用时指出:“某些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音乐的激动,受到净化,因而心里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觉。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指出,悲剧“激起哀怜和恐惧,从而实现这些情绪的净化”。

净化,常发生在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中。

文学阅读过程中的净化作用,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读者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以维持心灵的平衡。

恩格斯在论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作用时曾指出:“它的使命是把工匠的作坊和可怜的徒工的简陋阁楼变幻成诗的世界和金碧辉煌的宫殿。

”【A】以上见解表明,文学具有使读者得到情感净化、维持心理平衡的效果。

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可使读者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畸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

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在谈论戏剧艺术时指出:“只有在戏院的池座里,好人和坏人的眼泪才融汇在一起。

在这里,坏人会对自己可能犯过的恶行感到不安,会对自己曾给别人造成的痛苦产生同情,会对一个正是具有他那种品性的人表示气愤。

当我们有所感的时候,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感触总是会铭刻在心头;那个坏人走出包厢,已经比较不那么倾向于作恶了,这比被一个严厉而生硬的说教者痛斥一顿要有效得多。

”【B】唐代白居易在《读张籍古乐府诗》中写道:“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务》诗,可劝薄妇敦。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崤.函(yáo) 庠.序(xiáng) 不积跬.步(kuǐ)买椟.还珠(dú)B.棘矜.(qín) 万乘.(shèng) 比权量.力(liàng) 一暴.十寒(pù)C.逡.巡(qūn)靛.青(diàn) 锲.而不舍(qiè) 饿殍.遍野(fú)D.孝悌.(dì) 句读.(dòu) 一夫作难.(nàn) 祸起萧.墙(xiāo)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告诫披肝沥胆徇私舞敝莫逆之交B.渎职文过饰非责无旁贷招然若揭C.忖度荒诞不经牵强附会栉风沐雨D.荼毒满目疮痍沤心沥血轻歌慢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这所普通中学近日已为我市的重点中学。

[2]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中一个解决的严重问题。

[3]这样做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A.进升急需固然B.晋升亟待当然C.晋升亟待固然D.进升急需当然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干部,或无动于衷,或畏葸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D.编辑部小李的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用词恰当,真可谓疏而不漏....,令读者叹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检察院通过立案调查,发现王斌在任区税务局长的短短半年时间里,利用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竟然贪污了数百万元。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代,佛学盛行。

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

曹雪芹正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

宝玉和黛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

然而,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抉“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的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

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与祸也在变。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

贾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

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的种子。

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

可到第七十五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态。

最终,几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

可小说的结尾又说兰桂齐芳,贾兰考中了举人,贾宝玉有一个遗腹子,那么,曹家是不是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小说含而未露。

小说中求长生的死了,望情爱的断了,想长久的败了。

从《易经》的观点来看,就是否极泰来、乐极生悲、静极而动。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

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食疗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独特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经融入了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食疗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材本身的特性来调理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生理功能,使人体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璀璨亮丽的一部分,而食疗尤以其营养保健功能深得大众接受与喜爱。

按照中医药理论,食物中有大量的平性食物,也有一定的偏性食物。

在利用食物调理身体的时候,应当遵循“辨证施膳”的原则。

具体来说,人们的体质、病证具有个体差异,体质有平和质、气虚质、痰湿质等九种类型,病证有虚实寒热之分,因而无论是使用食物调理体质还是进行疾病康复,都需要以辨体质、辨病证为前提。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以免造成相反效果,影响身体健康。

食物的“性味归经”理论指导着食疗中的“辨证施膳”要求。

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是酸、苦、甘、辛、咸,归经是指食物作用部位的归属,是药效发挥作用的部位所在。

当我们称某药物或食物有“寒凉性”时,是因为它通常具有滋阴、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能够保护人体的阴液,减轻或消除热性病证。

如性属凉的鸭子肉,可以清虚热、滋阴血。

当某药物或食物具有“温热性”时,大多具有助阳、温里、散寒的作用,能扶助人的阳气,减轻或消除寒性病证。

如羊肉性热,能补肾壮阳、益气温中。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写道:“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五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食物的效用,指导日常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并非一部丝绸之路的专史,而是一部世界史。

其“全新”则在于它是一部由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牛津大学历史学者彼得•弗兰科潘选择了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透视人类诸文明的接触与演进,从而避开了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

丝绸之路,1877年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

他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上绘制了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并命名为“丝绸之路”。

作者并不认为这仅仅是一条丝绸贸易的商道,甚至不仅仅是贸易路线。

全书25章: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奴隶之路、霸权之路……这样的章节编排固然采用修辞的手法,但它们也提示着丝绸之路上所流通的远不止丝绸,金属、香料和玻璃在一些路段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最大的影响,并不在于货品的流通,而在于丝路上穿行的人们将他们各自的文化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

因此,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交流之路。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以及作为西方文明基石的古代希腊和罗马,这些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相遇。

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也自地理大发现以降,深刻地介入了丝绸之路的人流和物流。

尤其是中亚、西亚与东欧,它们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是丝绸之路主体之所在。

历史上,不同文明在此相遇交流,古老文明在此创生成长。

而当今,这里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是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这是巧合吗?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间人员、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之路。

各种人类文明曾在这里竞演。

欧亚大陆上,南部为希腊、罗马、波斯、埃及和印度等各大古国的发祥之地,而北部是游牧民族轮番奔驰的通道,匈奴人、突厥人、回鹘人和蒙古人先后在这条道路上策马西征,形成一次次民族大迁徙。

彼得•弗兰科潘始终围绕着丝绸之路这一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描绘了一幅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涉及地域涵盖全球的世界史长卷。

他指出,在16世纪西方崛起成为世界霸主以前,东方的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和帝国都出现在丝绸之路上,世界主要宗教都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壮大,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让全球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古代学者聚集在丝绸之路上创造交流智慧和艺术。

丝绸之路是人类诸文明展示其魅力的共同舞台,也是诸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的共有路径。

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在争夺丝绸之路的硝烟散去之后,是沿途文明接力传递、利益共享的常态。

丝绸之路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就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

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透过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一带一路”的战略价值将变得一目了然。

(摘编自邹怡《丝绸之路串起的世界史》,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彼得•弗兰科潘为了避开以某一文明为中心的偏颇,选择丝绸之路这一多文明间的通道作为切入点,写出了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B.彼得•弗兰科潘紧扣“一直是世界的中心”的东方丝绸之路,描绘了一幅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涉及地域涵盖全球的世界史长卷。

C.彼得•弗兰科潘精心编排了25章,如丝绸之路、信仰之路、皮毛之路等,这些章节的编排采用修辞手法,且暗示丝绸之路上并不只是丝绸。

D.翻开这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就会发现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丝绸之路是指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根据中国和欧洲史家关于中西贸易的记载,在地图绘制的一条横贯欧亚的贸易路线。

B.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诸种文明的穿行与包括观念、信仰、技术以及它们在物质上的表现等文化在丝路上的交流之路。

C.丝绸之路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诸种文明展示其魅力的舞台,也是在你争我夺的硝烟散去之后诸种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的路径。

D.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和帝国的诞生地,是世界主要宗教传播壮大的渠道,是古代学者创造交流智慧和艺术的聚集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彼得•弗兰科潘用一部辉煌巨著把世界重新解读,聚焦于东西方交汇的区域,详述“东方”是如何深刻影响“西方”的。

B.尽管南北美洲的人类文明也深刻地介入了丝绸之路的人流和物流,但丝绸、金属、香料和玻璃等物产始终是东西方交流的主要对象。

C.丝绸之路这一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让全球化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如今我国的“一带一路”的战略可谓应运而生。

D.丝绸之路上希腊、罗马等古国文明和游牧文明曾在此相遇竞演,如今这条路上既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时尚之都,又有世界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孟三爷的徒弟陈德鸿孙兴的接骨手艺是和孟三爷学的。

孙兴说,他15岁那年上山采松塔,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好几处骨头都断了,躺在地上动弹不得。

哀号到快天黑,让在山里住的孟三爷发现,当时就把骨头接上了。

等他好利索了,就拜了孟三爷为师。

有人马上摇头说:“孟三爷那个孤老头子有两把刷子不假,可他连亲侄子都不传,咋能传给你呢?鬼才信呢!”“不信你去问呀!”孙兴涨红了脸说,“起初孟三爷确实不答应,后来被我缠得没法,就说,你这笨手笨脚的,摘个松塔都能从树上掉下来,教也没用。

我当时就急了,说我掉下来是因为没舍得用刀砍树梢。

我说把树梢砍掉了,松塔好捡了,可松树就不长了。

孟三爷想了想,又问了我不少事,这才答应的。

”“孟三爷没了快俩月了,让我们找阎王爷问啊?”一个人说完,一群人都笑了起来。

都知道孙兴心善,不会说谎。

于是都知道了孙兴是孟三爷的徒弟,也都想看看他的本事,但却一直没有机会,毕竟,谁也不会故意把自己的骨头弄折。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来找孙兴的是饲养员老李头。

老李头说,“队里有头骡子断了一条前腿,听说你是孟三爷的徒弟,能给人接骨,不知能不能给牲口接?”“能,咋不能呢!”孙兴满口答应,心里却有点发酸,自己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头骡子。

到了队里,孙兴让人把骡子的三条腿固定住,在那条断腿上捋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葫芦里的酒,便往上喷,喷了几次,然后闭上眼,叽里咕噜说了几分钟谁也听不懂的话,猛地睁开眼说,“好了,牵着在院里遛遛,明天就能下地干活了。

”“这,能成?”老李头半信半疑。

孙兴没回话,拍拍屁股走了。

走着走着,便见围观的人们傻了似的僵在原地,眼睛越瞪越大。

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欢叫声。

开春时,队长媳妇小秀抱柴时滑了一跤,摔断了三根肋骨,疼得直吸气。

队长想用马车把她送到县医院。

小秀急了,“这离县城几十里,到了还不把我颠簸死?赶快去找孙兴呀!”“这个,这个?”队长为难地挠着头,就是不动步。

“啥这个那个的,不就是得露胸脯吗?到县里就不露了?”小秀咧着嘴说,“只要不疼,咋的都行。

”队长的脸被呛得一阵红一阵白,只好找来了孙兴。

孙兴尽量避开小秀的胸部,用手在她的胸肋处上下左右捋了一阵儿,喷了几口酒,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嘟囔起来。

十几分钟后,孙兴睁开眼睛,见小秀胸部凹陷的部位已经变得平整,便撩下她的衣服,挎上葫芦往外走,边走边说,“好了,干啥也不耽误。

”队长愣了一会儿,急忙追了出去,问,“多少钱?”孙兴说:“不要钱,给谁看都不要钱。

”队长说:“要不上秋多分你点粮食吧,谁都不能有意见。

”孙兴停住脚说:“我多,别人就分得少,这样的事我干不来,你最好也别干。

”“那你这是图啥呢?”队长问。

“啥也不图。

”孙兴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

”孙兴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不少外县人也来找他接骨。

但不管是谁,什么身份,孙兴概不收钱,也不要物。

有人不解,孙兴便说,我是孟三爷的徒弟,孟三爷就是这么教的。

弄得问话的人一头雾水。

许多年后,一个记者不知从哪儿听说了孙兴的事,专程跑到村里来调查采访,找到了当年的队长家。

队长说:“孙兴给人和牲口接骨那都不算啥,最神的是接高粱,有几棵高粱在地里断了三截,他对好断茬,挨个捋巴捋巴就给接上了,喷了几口酒,念了一会儿咒,就跟好的一样。

”见记者摇头,旁边的小秀说,“你还别不信,那几棵高粱到秋时都结了大穗,比别的都大呢!”“我信,我信。

”记者咂咂嘴,“他念那咒是啥内容,你们知道不?”队长撇了撇嘴说,“他嘟囔那玩意,怕是外星人也听不懂。

”记者笑了,又问,“酒里也应该有秘密,不知那酒葫芦还在不在?”“在是在,不过已经在他坟里埋了快三十年了。

”队长说。

“可惜了。

”记者说,“凭他的神技,要是活到现在,早发大财了。

”“你说啥?”记者话音刚落,两个老人的眼睛便瞪了起来。

“没、没说啥。

”记者有些毛了,“我、我是说他技术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传下来?”两个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队长叹了口气说:“他倒是想传,有够资格接的人吗?有吗?别忘了,他可是孟三爷的徒弟。

”(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开篇以朴实而不失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孙兴成为孟三爷徒弟的来龙去脉,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奠定了小说明快轻松的基调。

B. 小说善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比如“他不安地停下来,回头看了看骡子“,一“停”一“看”形象生动地写出来孙兴第一次接诊后的略微不安。

C. 小说善于运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比如通过队长的不解更加衬托出主人公的独特,而与此同时,也批判了队长只重钱物。

D. 小说结尾部分的记者调查看似与主体情节无关,却是对主人公的赞赏、对主题的强化,也增加了主人公故事的传奇色彩。

5. 结合小说内容概括并分析孙兴的形象特点。

(5分)6. 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孙兴的传奇故事,却为何要以“孟三爷的徒弟”为标题?(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从模特走台到婚庆主持,从影视拍摄到电视选秀,越来越多的幼稚面孔出现在大众娱乐的领域。

带着孩子走进“娱乐圈”已成为许多家长的选择。

3岁练舞蹈、4岁学钢琴、5岁练书法、6岁画国画的孩子比比皆是,“小明星”们正在被全力打造出来。

看看舞台上的这些孩子们吧——“小模特”浓妆艳抹扭腰摆胯,“小婚礼司仪”煽情搞笑大谈情爱,“小歌手”劲歌热舞高唱情歌……他们的脸上少了些许天真,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些许稚趣,多了几分老成。

为了成名成星这样一件概率极小的事情把孩子抛进“名利场”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

古有方仲永“天才沦为平庸”的先例,今有因成功主演《小鬼当家》中的“凯文”而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童星的麦考利﹒卡尔金的堕落。

鲜花和掌声往往成为“童星”成长中的陷阱。

而那些娱乐圈的“常青树”多是在成年后才涉足此行业的,他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涉足娱乐圈是他们在对自身兴趣特长进行客观审视、对才能智慧进行正确评估和对未来人生道路进行合理规划之后,做出的职业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