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球形模板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1)PPT课件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看到的港口的灯塔会
A.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B.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C)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有什么收获?(至少写3点)
1、 2、 3、 ……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1、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A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卫星照片 C、月全食形成过程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2、课本有一个“铅笔在篮球和木板的移动”的 活动,这个活动证实了远去的帆船其船身比桅 杆先消失的原因是--------------------------( B ) A、船只的大小 B、船只运动所在的海面是个球面 C、船离观察者的距离 D、桅杆的长度
古代的中国人理所当然的 认为地是方的,天是圆的。
许多现象使人们对之前的认识产生怀疑。
远去的帆船,船身总是比桅杆先消失。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参阅课本第83页《活动》,把排球和桌面置于 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笔头竖直朝下,分别 在桌面和球面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铅笔的长度 和铅笔头随位置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1)铅笔在桌面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
长度 没有 (有或没有)变化。
(2)铅笔头 (笔头或笔身)先消失,这与海岸上远去 的帆船 船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
地球的形状是 球形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信息素养】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课地球的形状 课件+教案 (希沃白板专用+PPT图片版)

【信息素养】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地球的形状课件+教案(希沃白板专用+PPT图片版)(共25张PPT)教学设计学段:三年备课教师:学校:课题地球的形状目标确立依据课标要求内容要求: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教材分析《地球的形状》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六课。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知道两者的形状都是球形,同时也建立起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科学概念。
而本节课学生将经历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来推理出地球的形状。
聚焦板块,通过情景设置,重回古人探究时代,设问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思考。
探索板块,环节一从“天方地圆”说的猜测入手,了解古人是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
环节二尝试用模拟实验证明“球形”说的猜想,通过实验来寻求证据。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移动进行观察,收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环节三通过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实地测试,学生尝试“航海”一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环节四,通过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证明“地球的影子”,推理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模拟实验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寻求能够验证猜想的证据,根据证据推理出地球是球形的。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模拟实验探究月食的成因,理解“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上总是圆形”。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初步建立地球也是球形的前概念。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比较迷信书本,不善于提出质疑,缺少通过寻求证据支撑猜想的能力。
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猜想、验证、实践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求真的过程。
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推理,尝试用证据来验证猜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学习难点模拟实验探究月食的成因,理解“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上总是圆形”。
学习目标 1.理解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微生物PPT模板

利用微生物浸矿或回收金属,如从低品位矿石中 提取金属。
废水处理
利用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净化水质。
微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 2
药品生产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药品。
生物制药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生产重组蛋白药物、 抗体药物等。
3
疾病诊断
利用微生物学方法进行病原菌检测、药敏试验等 。
02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01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
02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03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基本形态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真菌的结构
菌丝、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芽殖、裂殖)、有性繁殖(接合、子囊孢子、担孢子 )
物在地球上的广泛分布和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03
进化与多样性的关系
进化是推动微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主要动力,而多样性则是进化的结果和
表现。通过进化,微生物不断适应和改变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
件,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微生物世界。
07
微生物的应用与展望
微生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
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如酒精、酵母、抗生 素等。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异养型微生物
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 源的微生物,如细菌、真 菌等。
自养型微生物
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 所需有机物的微生物,如 藻类、硝化细菌等。
兼性自养型微生物
既可以利用有机物也可以 利用无机物作为碳源和能 源的微生物,如酵母菌等 。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30张PPT)

5. 麦哲伦环球航行,又回到出发点;
6. 航天卫星拍的地球照片;
7. 人们总是到不了“天涯海角”;
地球有多大?
二、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大小
4万千米
6378千米
6357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略鼓
稍扁
6378
21
4万千米
古埃及人认为天被山撑着,星星则从天上垂下来;太阳乘着一艘小船,順着一条大河流到各古巴比伦
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大地是一个圆盾
大地是个龟背式的空心山
为什么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船来的时候为什么桅杆最先出现?
你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你的结论么?
你发现了什么?
制定方案:把篮球和模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由A向B和由C向D移动,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的位置的变化。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的移动的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2)铅笔在篮球表面移动时,看到的铅笔 (填“笔尖”或“笔尾”)先消失,这相当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填“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这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的。
=4×107米÷1.5米=26666666(人)≈2677(万人)
=4×107米÷(5×104米)=800(天)
三、地球内部的结构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地核
内地核
(0-17千米)
(17-2900千米)
(2900-6371千米)
地球内部的结构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的
特殊类型肺炎PPT参考幻灯片

右下肺背段炎性假瘤,可见桃尖征,指向肺门方向。
特殊征象
平直征,指病变的中间某一层面可见一侧边缘平直呈刀切样 改变,或基于胸膜的方形征。
病理基础可能是病灶边缘纤维化牵拉所致,也可能是炎性肿块与肺叶 或肺段的边界, 与病灶的炎性浸润特点相符, 具有一定特性。
病灶下缘散在结节征,病灶下缘散在结节征,即于病灶的下 缘由单一的球灶移行为多个分散的结节影。
1、好发于中下肺叶和肺外周,可以跨段、跨叶。 2、病灶多靠近胸膜,可有胸膜增厚,但胸腔积液少见。 3、类圆形病灶,大部分边缘光整、密度较均匀,可伴斑点状钙
化,也可因小脓肿、空泡形成而表现密度不均匀。病灶不规 则,边缘模糊,可有毛刺, 一般为长毛刺。平直征和桃尖征 有一定特异性。 4、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一般无血管集束征。 5、增强扫描实变区明显强化,有时病灶内可见无明显 强化的 低密度区,证实为灶性坏死、液化囊腔。 6、动态观察,病灶不变化曰球形肺炎,而少见呈圆球形, 多为以胸膜为基底的方形、楔形或三角锥形。
2、常局限于某肺叶、肺段,多发生于双肺上叶, 常位于肺外围胸膜下。
3、圆球形或椭圆形肿块阴影,密度较浅淡且均匀 ,边缘模糊或毛糙,病灶内有小透亮影。
4、球形肺炎为急性渗出性炎症,无钙化及肺门淋 巴结肿大。
病例:男性,49岁,咳嗽半月、右侧胸痛2天就诊, 自诉半月前有感冒发热史。
右肺上叶胸膜下见类球形软组织密度影,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贴,病灶边缘尚 清晰,其内见稍低密度液化区及少许透亮气体影,右侧胸膜腔少量积液。 诊断:左肺下叶球形肺炎
病例:男,53岁,胸壁疼痛伴干咳一个月
CT表现左肺下叶外侧近胸壁处见一结节状影,边缘尚清晰,其中可见支气 管充气征,内侧肺纹理有纠集现象。 诊断:左肺下叶球形肺炎
《常见植物介绍》PPT课件

雌雄同株,花小,花淡黄绿色,无花瓣,顶生圆锥花序。果实分为五个分果,分果成熟前
开裂成舟形果瓣,种精子选圆课件球pp形t ,着生于果瓣边缘
17
中国梧桐
精选课件ppt
18
鸡爪槭
精选课件ppt
19
鸡爪槭 槭树科 落叶小乔木。叶纸质,叶对生 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 掌
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主脉在上面微
边缘有小齿,两面均有星状毛,粗糙。直立圆锥花序,花白色或带粉红色斑点;萼杯状,
裂片三角形,早落,花瓣长圆形,外面有星状毛;花丝顶端有2长齿;花柱3 花瓣5。蒴
果近球形,顶端扁平。
精选课件ppt
23
溲疏
精选课件ppt
24Biblioteka 水杉精选课件ppt25
水杉 杉科 落叶乔木;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
盘状,上部蟠曲精选如课龙件p,pt 老树奇特苍古
11
合欢 豆科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
花冠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
离,伸出花冠筒外。2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至线形,两侧极偏斜。花序头状,多
数,伞房状排列,腋生或顶生;花淡红色精。选荚课件果pp线t 形,扁平
12
精选课件ppt
13
常春藤 五加科 常绿吸附藤本。茎枝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叶互生,两裂,先端
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先端长尖,基
部楔形,全缘。伞形花序单生或2~7个顶生;花小,黄白色或绿白色,花5数;子房下位,
《地球的形状与内部结构》PPT课件

①铅笔在篮球球面上:移动时,铅笔的可视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②铅笔在木板表面上:移动时,铅笔的可视长度和铅笔头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知识迁移
我们把篮球想象成地球,把铅笔想象成帆船,就成如右图所示的景象了。 推测可知:地球是一个球体
续表
4.地球是个球体的认识过程
D
[解析] 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 土行孙遁地而行的距离是地球的直径,因此约为12 742千米。
(2) 悟空很不服气:“想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那有什么。”喜羊羊来了,说:“我站在这儿不动,一天下来还能行八万里路呢!”(如图所示)喜羊羊所说的“八万里”是指地球的_____(填字母)。
地壳的厚度不均匀,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
2.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含教材第85页读图答案)
圈层名称
深度
主要特征
地壳
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呈固态
地幔
上地幔
地幔在地壳以下到2 900千米处,上地幔在地壳以下至1 000千米处
存在软流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 .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初步掌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一些现象和方法。2.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3.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
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重点
1.古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提出了“天圆地方”说。后来,随着对事物的逐渐认识,古代中国人提出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盖天说”,以及“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的“浑天说”。
(4)现在,我们从太空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
红细胞的形态结构PPT课件

6
细胞的内黏度
红细胞的细胞质黏度称为红细胞的内黏 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最主要的蛋白, 其理化性质对红细胞内黏度影响很 大.红细胞内黏度随血红蛋白非线性增 加,正常红细胞内黏度对红细胞变形的 影响不大,变形时能量主要消耗在细胞 膜上.内黏度升高成为影响红细胞变形 的决定因素.
7
细胞的几何形状
13
棘红细胞:细胞表面有针状突起、间距不规 则、长和宽不一。见于遗传性或获得性β-脂 蛋白缺乏症(高达70%~80%)、脾切除后、 酒精中毒性肝病、尿毒症。需与皱缩红细胞 (锯齿状红细胞)鉴别,皱缩红细胞边缘呈 锯齿形、排列紧密、大小相等、外端较尖。
14
裂红细胞:为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红细胞, 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呈刺形、盔形、三 角形、扭转形等,是细胞通过阻塞的、管腔 狭小的微血管所致。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重型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烧伤。正 常人<2%。
红细胞特有的双凹圆盘形状能确保红细胞良 好地变形.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可用球形指数Si来表示,
系数取4.84是为了使球形时Si=1.正常红 细胞的Si=0.7,越大,红细胞变形性越 小.
8
球形红细胞:细胞中央着色深、体积小、直 径与厚度比小于2.4:1(正常值3.4:1), 球形红细胞气体交换功能较正常红细胞为弱, 且容易导致破坏、溶解。见于遗传性和获得 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如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直接理化损伤如烧伤等)和小儿。
11
口形红细胞:细胞中央有裂缝,中央淡染区 呈扁平状,似张开的口形或鱼口,细胞有膜 异常,Na+通透性增加,细胞膜变硬,使脆 性增加,细胞生存时间缩短。见于口形红细 胞增多症、小儿消化系统疾患引起的贫血、 酒精中毒、某些溶血性贫血、肝病和正常人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ppt球形模板
篇一:圆的运动ppt制作
两圆外切,大圆半径为小圆半径3倍,小圆沿大圆的圆周滚动一周回到原位置时,小圆自身转了多少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powerpoint中如何演示这个数学问题。
创建对象
用绘图工具中的椭圆工具绘制出小圆和大圆,大圆的半径为小圆的三倍,再绘制一根直线作为小圆的半径,并将直线跟小圆组合。
用矩形工具绘制一个矩形,在其上添加文字“演示”,此图形留作动画的触发器。
将三图形放置如图1所示。
图1创建对象
设置动画效果
1.设置小圆沿大圆环绕效果
选定小圆,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动作路径/其他动作路径”(如图2),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
“圆形扩展”动画效果,此时可以看到小圆的运动路径是一个圆,但这个圆还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选定该圆,对圆的位置和大小进行调整,将之调整到圆心位置跟大圆相同,半径正好是大圆的半径加上小圆的半径即可。
这个调整的过程需要一点细心和耐心,调整过程中注意shift、ctrl和alt 键的灵活使用,调整后如图3所示。
图2添加动作路径
图3调整后效果图
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在刚添加的“圆形扩展”自定义动画上双击,出现“圆形扩展”设置对话框,单击“效果”标签,将“平衡开始”和“平衡结束”两个选项去掉。
单击“计时”标签,将速度设置为10秒(直接在里面输入10即可),单击下方〔触发器〕按钮,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中选择第一步中绘制的矩形,按〔确定〕关闭对话框(如图4)。
图4图形扩展
2.设置小圆自旋效果
继续选定小圆,在“自定义动画”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强调/陀螺旋”。
双击刚添加的陀螺旋效果,出现“陀螺旋”设置对话框(如图5),单击“效果”标签,将“数量”设置为“1440°”(这里必须手工输入)。
单击“计时”标签,将“开始”设为“之前”(这样这两个动画效果将会同步演
示),速度设置为10秒(跟上一个动画效果时间相同),同样的,将触发器设置为矩形。
按〔确定〕关闭对话框。
图5陀螺旋对话框
按F5放映幻灯片,就可以看到最终的效果了。
由于使用了触发器,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反复播放动画,有利于学生进行仔细观察,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篇二:ppt中画半圆的方法
ppt中画半圆的方法
方法1:弧线
插入-形状-弧形,然后拉动弧形两端的点,使之在同一直线上,半圆就画好了。
特点:快速,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对颜色、大小进行修改方法2:圆形+矩形组合
通过矩形盖住圆的另一半,再将矩形设置成背景色,组合得出半圆。
特点:此方法有点繁琐,使用过程中可以对颜色、大小进行修改,但是矩形需要与ppt背景色一样才行
方法3:图形裁剪
将圆形复制粘帖为图片(不同的ppt版本,步骤不一样),再利用图片的裁剪功能获得半圆的效果。
裁剪之前可以先画一条直径,方便裁剪。
特点:裁剪后直接就是图片了,但是颜色不好修改了
篇三:用powerpoint制作圆形水晶按钮
用powerpoint制作圆形水晶按钮
看到图1中的水晶按钮,你可能以为是在photoshop之类的专业图
形软件中制作,然后再插入到这个演示文稿中的,其实我们可以利
用powerpoint的绘图功能来制作。
这样不用处理插入图片的背景,
而且非常简单,只需三步操作即可。
启动powerpoint20xx或20xx,新建一个演示文稿。
新建演示文稿
步骤1:绘制圆形底图
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椭圆按钮,按住“shift”键不放的同
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画一个圆。
设置它为“无线条颜色”。
单击“绘图”工具栏的填充颜色按钮右边的倒三角,选择“填充效
果”,填充渐变的红色,效果如图2所示。
绘制圆形底图
步骤2:绘制上部高光
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椭圆按钮,在刚才绘制圆的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