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一单元 第1讲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现代诗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现代诗歌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导记·晨读晨练
第1课
③意气· 义气 辨析:意气:a.意志和气概;b.志趣和性格;c.也指由于主观 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义气:a.由于私人 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义气凛 然”;b.有这种气概或感情。 例句:a.在今年中超联赛中,楼世芳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毛 剑卿,有个性、讲 义气 ,但容易冲动和不懂规矩。 b.在“美声”项目比赛中,在圣彼得堡留学多年的黑龙江 25 岁女选手张妮 意气 风发, 以悦耳的歌声征服了许多观众。 她也因此成为今年青歌赛上最引人注目的黑马。
(3)巧绘色彩。山之红,水之碧,天之蓝,色彩鲜明。
(4)讲究炼字。动词使用,如“击”字写雄鹰之健,“翔”字写鱼儿 之乐,“争”字写行船之奋。锤炼之妙,令人拍案叫绝。形容词, 如“红”“漫”“透”字的使用也十分成功。
导读·边学边思
第1课
问题生成——带着更多问题而非答案去生活 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请写下你的新问题,或与同学、 老师交流,或在课后自己独立解决。
导读·边学边思
第1课
一、常识常记 1.走近作者 毛泽东,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 法家。 他的代表词作有 《忆秦娥 《沁园春 桑子 雪》《念奴娇 、 重阳》《水调歌头 、 娄山关》 、 《沁园春 长沙》 、 昆仑》《清平乐 、 六盘山》《采 、
重上井冈山》等。革命的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 射出昂扬斗志、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是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导读·边学边思
第1课
3.文体知识 (1)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原是配乐演唱的一种诗体,句的 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称长短句),起于隋唐,盛于 宋代。词牌是填词用的曲调的名称,与内容无多大联系。标 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根据字数 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 字以内为小令,59~ 90 字为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中、长调按照音节分为上 阕、下阕。阕是音乐中止的意思,分成上、下阕表示奏乐时 在中间要停一下,文字上则用空一格或隔行表示。 (2)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 后来为外戚窦宪所夺, 有人作诗咏其事, 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篇一第一单元从宇宙中看地球第一讲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图1、赤道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其他纬线上经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 千米。

经线上纬度相差10实地距离大约为111千米。

2、东半球的范围从200W向东到1600E。

3、球面两点的最短距离为两点之间的“大圆劣弧”,常见大圆为赤道、经线圈和晨昏圈。

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北偏,南半球同一纬线上的最短距离向南偏。

4、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纬度。

5、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

(劣弧即两点经度差小于18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读数值范围,判断地貌类型:海拔在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的是平原;海拔在200m~500m,等高线较稀疏的是丘陵;海拔大于500m,等高线密集的是山地;海拔在1000m 以上,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的是高原;四周等高线密集且数值大,中间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的是盆地。

(2)读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高密低疏,为凹坡,可通视;高疏低密,为凸坡,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3)读弯曲状况:等高线凸向高处的是山谷,凸向低处的是山脊(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4)读局部闭合等高线: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的地形类型是山峰;中低周高的地形类型为盆地;特殊情况,规律判读为“大于大的”为山坡上的小山丘或“小于小的”为山坡上的小洼地。

(5)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可以相等,如河谷两侧相邻的等高线,也可以递变;任意两条等高线一般不会相交,若相交或重叠则为陡崖。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有关计算:(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先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范围,再进行相减或(n-1)×d△H(n+1)×d(2)进行陡崖高度的计算:其相对高度(n-1)×d≤△H(n+1)×d(n为陡崖处重叠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新部编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整体设计本课概述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即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情况、特点及影响。

夏朝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国家最高权力方面,夏商实行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夏商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特色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置各种官职,地方封侯、伯。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两者互为表里,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带有浓厚的血缘部族色彩,这是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思路设计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本课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奴隶社会森严等级秩序的关系。

早期政治制度对后世与当今社会的影响。

鉴于夏、商、周三代历史久远,在初中又没有系统学习过的情况下,学生学起来难免枯燥、吃力。

如何在开学的第一课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呢?教师可利用传说故事、历史史料、情景设置、成语等,从与身边相关事件切入。

突出早期政治制度的主题,抓住“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三项制度,重点讲述三个问题:源于夏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这三个问题都是比较抽象的历史概念,这就需要把每一个概念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层层推进,精心设计问题,注重学生的广泛参与,注意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通过教师的“导”来推动学生的“学”,以期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愿学、乐学、勤学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历史剧角色扮演。

教具准备:采用多媒体教学,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等。

(2)了解奴隶社会的分期,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3)理解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主动学习教科书及上网搜集资料,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能提出新的问题,再进一步解决。

01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01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素养感悟
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共同体意识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 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这种“大一统”的“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基 本内涵。

考点二 血缘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与宗法观念

(1)宗法观念
指由宗法制派生出来的宗族(家族)观念,以“尊祖、敬宗”“别子为祖,继别
2.“封建”的不同含义
(1)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 意指分封人民、土地给诸侯,建立国家。 (2)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针对练1 (2018·衡水中学一调,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
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和控制。”据此,
(4)作用 ①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 合在一起。 ②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 和特权地位。
【易混易错】 正确区分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 方面的体现。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中的“两个凡是”:凡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必选宗法制;凡是考查继承 权,不管排行,只看嫡系,嫡长子继承是基本原则。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
解析 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
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项正确;
“三家分晋”是在战国时期,与A项中的时间“西周”不符,故排除A项;
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表述错误,均排除。
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 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 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必修① 第一单元 第一讲 走近细胞(徐州 生物杜老师)

三维设计高中生物必修①  第一单元  第一讲  走近细胞(徐州 生物杜老师)

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T2噬菌体);
③代谢:无独立代谢能力,只有在侵染到活的宿主细胞 内,才表现出唯一的生命活动——增殖。增殖的模板 为病毒的核酸,原料、场所等则来自宿主细胞。
1.(2010· 南京质检)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 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3.数据表格的信息提取:在数据信息的提取中,常
用的方法是找出关键信息寻求理论依据,而这些依据大都 是教材中的一些结论性语言。 4.理论联系实际:元素与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种子的贮存、植物的抗性
原理;无机盐离子与动物生命活动的维持;三大有机物与
人体健康等,均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
功能的基本单位
(2)新细胞来自于老细胞
(3)种群
群落
本讲实验 实验原理
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①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 平旋转了180度。 ②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 大。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
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核内:与蛋白质形成
不同 点
DNA存在形 拟核:大型环状 式 质粒:小型环状
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 和叶绿体内裸露存在
细胞分裂
一般是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转录在核内,翻译在
转录与翻译 不 同 点 举 例
可同时进行
细胞质内。转录在前, 翻译在后
放线菌、蓝藻、
物质主要是________。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

第一单元第1讲 走近细胞

第一单元第1讲  走近细胞

2.8个方面归纳病毒的相关知识[科学思维]
3.细胞学说中3个“未涉及”和2个“统一了”[生命结构观] (1)3个“未涉及” ①未涉及原核细胞;②未涉及病毒;③未涉及生物或细胞间的“差异性”。 (2)2个“统一了” ①统一了“动植物”(均“由细胞发育来的”); ②统一了“细胞”(细胞均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均 来自老细胞)。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1.四个注意事项 (1)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 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 (2)换用高倍物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只能用细准焦 螺旋。
(3)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光圈)或反光镜 (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提示: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 所。
(2)指出图中的原核细胞,并说明理由。 提示:甲、乙、丙是原核细胞,因为它们细胞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 细胞核。 (3)观察丙细胞与甲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区别? 提示:丙细胞没有细胞壁和鞭毛,而甲细胞有。
突破点1 结合对原核生物的认识,考查生命观念 1.绿藻是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细菌)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 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D( )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核仁,而螺旋藻没有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提示:原核细胞的“原”是原始的意思,即原核细胞的细胞核较原始, 原核细胞进化地位较低级;真核细胞的“真”是真实的意思,即真核细 胞有真实的细胞核,进化地位较高级。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1: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 (系列一)

高中语文人教必修1: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 长沙 (系列一)

2019年5月5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
‹#›
5.积名句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 放军占领南京》)
(3)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 和柳亚
子先生》) (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
与胆量。
词的下片 , 以一“忆”字总起 ,再现了“同学少年”的群体形 象,这里虽无一处写诗人自己 ,但诗人的身影却又随处可见 ,表现了
诗人早年的革命气魄和精神。这样,诗人的高大形象在写景、叙事
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019年5月5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 ‹#›
2.我国古典诗词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 ,《沁园春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单元
2019年5月5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元风向标
本单元学习中国现代诗歌。中国现代诗歌是指“五四”新文
化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诗、
词、曲 ) 。现代诗歌继承发扬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 吸收外国 诗歌的有益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现代诗歌的特点是用白 话写作,表现科学、民主的新时代内容 ,打破旧体诗格律的束缚 ,形 式上自由灵活。本单元的诗歌,从内容上看,均体现了时代精神 ;从 形式上看 ,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属于新诗中的旧体诗 , 戴望 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及艾青的《大堰河—— 我的保姆》是典型的现代新诗,体现了诗体自由的特点。
2019年5月5日
眼皮蹦跳跳专业文档
‹#›
课前达标
1.注字音

高一政治必修一同步课件第1课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一政治必修一同步课件第1课第1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A、B、D三项与材料不对应,排除。三、通货膨胀 PK 通货紧缩。保持 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解析: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是:劳动产品(chǎnpǐn)和用于交换
Image
第十六页,共16页。
4.误区四: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意 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够与一 切商品相交换,但并非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 量越多越好。因为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 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其流通规律 用公式(gōngshì)表示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 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栏栏目目链链接接
第九页,共16页。
栏栏目目链链接接Leabharlann 精讲 阐释第十页,共16页。
应用 (yìng yòng)
示例
3.201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保持适度流 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 着今后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 以致(yǐzhì)闹“钱荒”。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
第七页,共16页。
栏目链接
用(yìngyòng) 示例 解析(jiě xī):领取4 000元工资体现支付手段,标价800元 体现价值尺度,最终以500元成交,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体现流通手段,C项入选。A、B、D三项与材料不对应,排除。 答案:C
第八页,共16页。
精讲 阐释
三、通货膨胀(tōnghuò péngzhàng) PK 通货紧 缩
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故D项不合
题意,不能入选;A项中的表述过于绝对,故不能入选;“保
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与银行利润之间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
不能入选。
答案:B
栏目链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
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
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 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线索1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创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度,在选官上采用世
官制,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色彩,属于典型的贵族政治。
线索2
秦汉至明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线索3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历程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必修一(政治史)
政治制度,即政治体制。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 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综合。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家结构形势、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
必修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概览
本单元内容涵盖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大社 会形态,包括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两大政治体系。
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
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
和等级关系。
【归纳总结】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内涵 权力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继承: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6)贵族政治:各级贵族按血缘获取官职,在各自的封地上有
概 念 解 读
贵族政治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政权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他们依靠血缘和
出身世代享有世袭的特权。这就是历史上的世卿世禄制度,这一时期的政治
被称为“贵族政治”。
探究案、课时作业
命题时空坐标
我们的知识清单
“封建”的不同含义
(1)西周的“封建”不同于“封建社会”的“封建”,它是相对于郡县制而言的,
意指分封人民、土地给诸侯,建立国家。
(2)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封建制度”是以生产方式划分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素养感悟
家国情怀基本内涵——共同体意识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扩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 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这种“大一统”的“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基 本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