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下册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新版)教科版 (1)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九下第十章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物理九下第十章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点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二)教学难点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现代通信网络已经覆盖了地球的每个角落。

在太空,有数以百计的通信卫星环绕着地球;在高山之巅,有数不清的通信发射塔;在高楼大厦的天台,有无数大大小小的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在地下和海底有密如蛛网的通信线缆。

这就形成了一个从空中、陆地到海底的立体通信网络结构。

现代通信网络连接了亿万部电话,电脑和大型数据库,将整个世界从国家,地区到家庭,个人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地球村”。

现代通信网络包括卫星通信、光缆通信和移动通信等主要方式。

新课讲解:一、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

如图所示,今日的地球已经被一张电磁波的大网严严实实地罩起来了,通过这个通信网络,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将信息即时发往世界各地,在一瞬间传遍全球。

二、光缆通信现代的光纤通信是应用光的传播特性,把光能限制在光纤内部,用光信号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中的电信号,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

由于光纤具有传输距离长,高抗干扰等特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骨干网及区域网已逐渐被光纤传输系统占领。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新版)教科版

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③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④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教学准备
光纤小灯具、演示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装有水和有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影视图片、能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有条件的话让学生人手一台)。

教学过程
此资源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

感谢您的选用。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一、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技术:介绍信息的定义、分类和传递方式,以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讲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2.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认识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3. 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基本的上网技能。

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技术,如手机、电脑、互联网等。

2. 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介绍信息的定义、分类和传递方式,解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3.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4. 讲解互联网技术: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如电子邮件、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6. 例题讲解:选用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例题,如计算机编程、网络通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3.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

2. 请介绍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3. 请谈谈你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包括其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

5.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并说明其中所用到的信息技术。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课件1教科教科级下册物理课件

九年级物理下册 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课件1教科教科级下册物理课件
于无线电波。光纤很细(细如发丝),有内外两层,光在内层传播。由于传输的是光束,所以本身不会 (bù huì)向外辐射信号,有效地防止了窃听
Image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12/12/2021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12/12/20xìnxī)革命与人类文 明
信息(xìnxī)传递方式的变更
12/12/2021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一、卫星通信
1.卫星通信的概念 2.卫星通信的用途
二、光缆(ɡuānɡ lǎn)通信
三、移动通信 四、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以,光波所运载的信息容量远大于无线电波。一根光纤能同 时传输相当于10000根电话线的信息量。在光纤组成的信息高 速公路上,可以同时传递(chuándì)500个电视频道。
12/12/2021
第十页,共十七页。
⑵传输速度快。因为传输的是光信号。光纤是至今为止传输速 度最快的传输介质,能轻松达到1000Mbps。 ⑶传输距离远。光纤很细(细如发丝),有内外两层,光在 内层传播。因此(yīncǐ),光纤的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少信号衰 减,适用于远距离传播大量信息。
光缆(ɡuānɡ 通信 lǎn)
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是传输(chuán shū)光信号的介质。
光纤通信中用的是激光, 而不是普通的光。因为普 通光源发出的光中夹杂了许多频率的光,不但难以 加载信息,而且通信质量差。激光亮度高,单色性好,
方向性好,能量始终集中在传播方向上,容易调制信号。
12/12/2021
12/12/2021
第三页,共十七页。
三颗同步卫星可以基本实现(shíxiàn)全球通 信
12/12/2021
第四页,共十七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且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1.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2.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

1.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深刻的认识。

1.4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3.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它对于他们个人生活的影响等话题。

1.5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种类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3.信息技术的应用4.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1.6 教学流程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时间教学活动5分钟上课铃响,学生入座10分钟讲授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种类10分钟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15分钟案例分析:信息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2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方向10分钟老师进行课堂总结,适当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5分钟下课铃响,学生散场二、教学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组织学生讨论等。

这些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知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时间较短,只有一个课时的时间。

因此,在讲授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需要简化讲解,让学生更快地了解基本知识。

其次,学生在讨论环节时,有的同学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老师适时地引导,从而形成富有深度的讨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案设计(无答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案设计(无答案)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习目标】1.了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

2.了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学习重难点】了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卫星通信。

在卫星通信中,地面站向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_______;卫星作为中继站,将接收到的________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或转发给另一颗卫星;接收方地面站接到卫星发来的________,就获得了发送方地面站传来的信息,实现了信息传递。

人类现在发射了__________,用__________做为通信的中继站,解决了微波通信的缺陷。

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___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知识点二:光缆通信。

光也是一种__________,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

如果用光来通信,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更多。

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__________里传播。

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________,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光纤具有传输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正被普遍使用。

知识点三:移动通信。

当前最为普遍的手机通信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数字__________系统。

1.移动台就是手机或车载电话,它既能发射__________,也能接收无线电波。

2.移动电话的体积_______,发射功率__________,通话时要靠大型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转接,这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叫__________,它可以将接收到的手机信号传递到__________,也可以将信号从移动通信网传递到__________。

3.移动交换中心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__________,所有移动台发来的信息都要经由它分拣、处理、传递。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案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案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学习目标】1.了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

2.了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学习重难点】了解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卫星通信。

在卫星通信中,地面站向人造地球卫星发射________;卫星作为中继站,将接收到的________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或转发给另一颗卫星;接收方地面站接到卫星发来的________,就获得了发送方地面站传来的信息,实现了信息传递。

人类现在发射了__________,用__________做为通信的中继站,解决了微波通信的缺陷。

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_______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的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知识点二:光缆通信。

光也是一种__________,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

如果用光来通信,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更多。

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__________里传播。

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________,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

光纤具有传输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正被普遍使用。

知识点三:移动通信。

当前最为普遍的手机通信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数字__________系统。

1.移动台就是手机或车载电话,它既能发射__________,也能接收无线电波。

2.移动电话的体积_______,发射功率__________,通话时要靠大型无线电发射与接收设备转接,这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叫__________,它可以将接收到的手机信号传递到__________,也可以将信号从移动通信网传递到__________。

3.移动交换中心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__________,所有移动台发来的信息都要经由它分拣、处理、传递。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10.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②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用微波通信?如何实现微波通信?了解微波性质接近于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特性,了解微波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以及这些缺陷如何通过卫星通信来弥补.
③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④了解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掌握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来探讨现代信息的变化,用大量的多媒体图片、影视画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特点和粗略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注科学发展前沿的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优点和原理.
教学准备
光纤小灯具、演示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的装有水和有小孔的塑料瓶、不透光的纸、水、光的全反射演示仪器、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影视图片、能上网的计算机一台(有条件的话让学生人手一台).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卫星通信和光缆通信.
2.初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激光笔和玻璃棒做小实验,知道激光在玻璃棒中传播的特点,加深对光纤通信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学好知识和技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国家社会服务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难点】
对移动通信原理及数字蜂窝系统的理解.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卫星通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0-31,完成以下问题:
1.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电磁波进行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
2.同步通信卫星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以几乎覆盖全部的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
【合作探究】
演示一卫星通信
1.卫星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
2.用同步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能够解决微波通信的缺陷.利用同步卫星做中继站的优点是?
答: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如下图所示),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可以实现全球通信.通信卫星就像一个无人值班的空中微波中继站,它从一个地面站接收发射来的信号,经过放大变频后,再发送回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或转发给另一颗卫星.
3.今日的地球已经被一张电磁波的大网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通过这个通信网络,几乎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将信息即时发往世界各地,在一瞬间传遍全球(如下图所示).
【教师点拨】
1.要实现全球通信,只需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分布三颗同步通信卫星.它们相当于几个“太空中继站”,负责接收和发射信号.
2.通信卫星的优点: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不受大气层的影响、安全性高、覆盖面积广.
【跟进训练】
目前卫星通信是利用与地球同步运行的卫星,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信号的中转),实现全球的通信,也就是让卫星收发的电磁波覆盖整个地球,则至少需要的卫星数量是( B )
A.2颗B.3颗
C.4颗D.5颗
知识点二光缆通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1-32,完成以下问题:
1.光缆通信的原理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特性,把光能限制在光纤内部,用光信号取代传统通信方式中的电信号,实现信息的传递.
2.光缆通信的特点:由于光的频率很高,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传输大量信息,而且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能量损耗小,可长距离传输信息,容量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
【合作探究】
演示二光缆通信的认识
光是电磁波大家族中的一员.通过光,我们获得了大量信息.但光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二是光源的发光往往是发散的,向四面八方传播,无
须离光源太远,能量便消散殆尽,变得“暗淡无光”.用什么办法能把光限制在特定的“管道”中传播,使它几乎毫无损耗地到达远方目的地呢?带着这些问题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理解光纤通信的“光”?
答: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它能产生单一频率、方向高度集中的光——激光.
2.普通光源的光,与光纤通信的“光”有什么区别?
答:普通的光源夹杂许多不同波长(频率)的光,方向性差.如果用它作载波,就像收音机同时接收到了许多频率节目,声音重叠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清楚.
3.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哪里传播?
答: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光导纤维里传播.
4.光导纤维是由什么制成的?
答:光导纤维是很细很细的玻璃丝,是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拉制成的(数条光纤并成一束再敷上保护层,可制成光缆).
5.光纤通信的原理是什么?
答: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如下图所示).
演示三光沿着水流传播
如图所示,把大塑料瓶底用不透光的纸包上,瓶的侧壁开个小孔.塑料瓶内盛水,水面上方放一个发光小灯泡.观察水流时的光.
1.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看到水从小孔流出时,光随着弯弯的水流照到地面,在地面产生一个光斑.
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光可以沿弯弯的水流传播也可以沿玻璃丝传播,不管玻璃丝怎样弯曲都可以传播.
【教师点拨】
1.光导纤维的原理:光的全反射.
2.光纤是传输光信号的介质.
3.光缆通信中用的是激光,而不是普通的光.因为普通光源发出的光中夹杂了许多频
率的光,不但难以加载信息,而且通信质量差.激光亮度高,单色性好,方向性好,能量始终集中在传播方向上,容易调制信号.
【跟进训练】
1.光纤的主要用途是( D )
A.照明B.输电
B.导热D.通信
2.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C ) 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知识点三移动通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2-33,完成以下问题:
1.移动通信中的蜂窝系统主要是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
2.移动电话用微波通信与电话网络联系,手机不具有交换能力,必须通过基地台和移动交换中心来转接.
【合作探究】
一、移动通信系统
当前最为普遍的手机通讯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它们形成了一个数字蜂窝系统(如下图所示).
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
1.什么是移动台?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移动台就是手机或车载电话,它既能发射无线电波,也能接收无线电波.
2.什么是基站?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基站也称为基地台,它是一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可以将收到的手机信号传递到移动通信网,也可以将信号从移动通信网传递到手机.
3.为什么要设立基地台?
答: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能力都非常有限,因此,它跟其他用户的
通话靠这种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基地台转接.
4.移动交换中心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是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所有移动台发来的信息都要经由它分拣、处理、传递.还担负着移动通信网络与固定电话网(座机),甚至是与互联网的连接.
二、数字蜂窝系统的组成如下图所示.
【教师点拨】
移动通信中的蜂窝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组成.这三种设备良好衔接,相互配合,我们才可以使用手机通话、发短信、上网.
【跟进训练】
下列关于移动电话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移动电话机只是无线电发射台
B.移动电话机只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C.移动电话机既能发射信号,又能接收无线电信号
D.两个移动电话机之间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通过基地台
知识点四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3-35,完成以下问题:
物质、能量与信息,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三大支柱.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信息的生成和传播一直备受关注.
【合作探究】
1.我国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哪些?
答:有烽火台、“八百里快马”、信鸽.
2.近代信息的传递的方式有哪些?
答:(1)1835年,美国画家莫尔斯经过苦心研究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有线电报机,使摒弃古老信息传递方式的曙光初现.(2)1862年,伟大的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通过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20多年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之后无线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等纷至沓来.
3.现代信息传递的方式是什么,请举一个例子.
答:是互联网.庞大、快捷的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实现即时可视通话,人类像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
【教师点拨】
因特网是利用通信线路和电磁波,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这个网络能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课堂小结
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卫星通信光缆通信移动通信信息革命与人类文明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