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蚌埠城市大建设计划表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的通知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蚌埠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2•【字号】蚌政办[2012]24号•【施行日期】2012.05.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蚌政办〔2012〕2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蚌埠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已经市十四届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二日蚌埠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招标控制价计价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工程计价行为,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维护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07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设部第89号令)、《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49号令)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区范围内全部使用政府性资金或政府性资金为主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招标控制价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装饰装修工程。
本办法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是指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
本办法所称招标控制价是指招标人根据国家、省、市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按设计施工图纸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
第四条市招标采购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招标局)负责建设工程招标控制价的备案管理,具体审核工作由市招标采购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市招标中心)招标控制价评审科组织实施,审核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

5)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芜湖、马鞍山、铜陵、淮北、合肥、淮南6个市先后被确定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芜湖市实行了“一元化”户籍制度,铜陵、马鞍山市率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4) 城乡一体化取得进展
全省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08%。城市发展迅速。2011年,我省16个省辖市城区人口占全省29.6%、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19.1%,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51%、地方财政收入占65%、工业生产总值占6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的57%,拥有近90% 的高校和技术研究中心。
现状图
主要成效
1)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全省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5.5%提高到2011年的44.8%,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7.5个百分点缩小到6.5个百分点
7.5
6.5
2)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省域城市群体系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合肥经济圈、皖江城市带和皖北城市群“一圈一带一群”竞相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沿江城市发展势头强劲,皖北、皖西城市发展普遍提速,皖南旅游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县城和小城镇也呈现出快速扩张势头。
人口向合肥集中趋势明显
总量分析
节点分析
合肥、芜湖发展最突出
商品流、资金流向合肥、马芜铜集中趋势明显
银行资金流及主要金融中心分析资金主要流入地:合肥、芜湖、铜陵流出地:宿州、阜阳、亳州、安庆
存款区位商/贷款区位商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结论四:全省分区发展差异明显
城镇化水平差距大
问题1:皖北与皖江发展不平衡
从排名情况看:近年来安徽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名略有上升。2008年GDP年增长率有很大提升,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2位。
2012-2030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一、总则(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2)交通枢纽借势:借助高铁、淮河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市的枢纽地位;(3)适度极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县城,发挥规模效应,不断强化蚌埠在皖北地区的优势地位;(4)设施超前:落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服务市域、辐射皖北。
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以“363”框架为引领推进城市集

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以“363”框架为引领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布部门】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06.30【实施日期】2014.06.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以“363”框架为引领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6月3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皖北中心城市,依据《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年)》和《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秉承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建设理念,围绕城市发展轴、功能环、产业带,凸显城市空间骨架,推进城市集约发展,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1.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皖北中心城市,顺应经济社会转型规律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引河入城、拥河发展、环湖集聚、显山露水,立足现有基础,突出城市特色,确立发展框架,集约资源配置,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奠定坚实基础。
2.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生态文明。
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建设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生态文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
--立足实际、提升能级。
科学把握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从蚌埠现阶段发展特点出发,注重规划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实现生产、生活、服务功能的布局优化,促进城市能级提升。
--梯次推进、重点突破。
按照由老城区、核心区向外,由发展框架向周边的建设顺序,统筹推进城市发展。
保持土地利用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集中力量优先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和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城中村、城中“企”、城中“市”,稳步推进城市转型升级。
蚌埠市2020年大建设计划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蚌埠市2015年城市大建设项目计划
(实施项目)
蚌埠市2015年城市大建设项目计划
(前期项目)
备注:2015年大建设前期项目是指在2015年内开展项目报批、核准、规划、用地、环评手续,落实建设资金,并可在下一年度开工实施的项目。
蚌埠市2015年城市大建设项目计划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重点谋划项目)
备注:重点谋划项目是指处在研究、论证、策划或概念阶段,尚未进入报批程序,待政策、市场条件成熟后能及时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蚌埠军分区。
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3月23日印发
27。
加快治淮工程建设 为蚌埠崛起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克赛活动 ,不断加强基层水利人才队 划” 落实 , 巩 同和发展活动 成果 , 把作 快柞进治淮事 、 发腮 ,为令 建成 小康
建设 。 根掂水利部部 署, 进一步规 范 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为全面深化水 社会 、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的r } 1 罔梦 带业单位 岗位设置管理 ,落实事业单 利改革 、推进新一轮治淮提供有 力保 作 新 的 更 大 页献 ■ 位分类改革 作 ,适时开展事业单 位 障。持之 以恒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_ 地 市 治淮 论 坛
加 快治 淮工 程建 设 为 蚌 埠崛 起 提 供水利 支 撑和 保障
施 永坚
安徽 省蚌 埠市 地 处淮 河 中游 下 涡河近期治理等 。 河治坤 、 茨 准新河 【 六 J 洪
段, 处 r各 内河 支 流 的下 游 , 淮 河 流 经 大洪水之后 ,国家和省加大了治淮 丁 致涝 应急处理等 r , 茨淮新河 、 怀洪 新
部人 事 制 度 改 革 ,不 断加 强 各 级 领 导 务 和 后勤 保 障 水 平 。 继续抓好援藏 、 援 和第 四批 伞 同 文明 单位 申 报 T 作 深 入
班 f建 设。 坚持“ 信念 坚定 、 为民服务 、 疆、 援边和扶贫T作。
勤政 j ’ 实、 敢 于担 当 、 清I 下廉 洁 ” 的 好
高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认真做好信 风 规 定 执 行 情 况 的 督 检 查 , 更 好 发 挥 深 入开展精 神 义明创建
学 黄彳 } u 新修 订的 《 党政 领 导十 访维稳 丁作 ,伞面做好离退休 职T管 审 汁监督作
部选拔任川 1 作 条例》 , 进一 步深化 f 理和 眼务T作 ,不断提升机关综合 服 活 动 ,组 织 做 好 伞 困水 利 义 } i 月 单 位 复 审
SZ2013024TL安徽省蚌埠市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征集项目-865

USDG 城市空间设计集团 Urban space Design Group
SZ2013024T 主要设计内容
规划内容: 1、战略定位:以港口运输为基础、以临港新兴产业为支撑 、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立足皖北、辐射华东的现代化物 流基地和临港生态新城。 2、战略目标: 近期以港口建设为契机,带动临港工业区开 发,打造淮河流域首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蚌埠市新的 经济增长点;中期完善交通和配套,打造淮河流域物资集 散转运中心,成为立足皖北、辐射华东的现代化综合物流 基地;远期建设港产城协调发展的新港城,打造“皖北中 心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PIC。 3、规模预测:至2020年,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约为 210亿元,临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和物流产业用地规模约为14 平方公里;长淮卫临港经济开发区就业带动人口28.2万,开 发区内规划居住用地可容纳20.7万人,剩余7.5万就业人口 。 4、产业体系构建:“2+2+4”产业构架:8大产业,多维 符合。以机械装备和生物医药为传统基础产业,船舶制造 和电子信息为双向的先进制造引擎,同时配套高端的现代 服务集群,包括现代物流、生产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务、文化创意和古镇 旅游。 5、规划结构:中心引领,两轴发展;生态格局,区块协同 。 6、功能布局: 六大生产性产业园区:两个机械制造产业园,两个电子信 息产业园,船舶制造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总用地规 模约12km²;五大生态居住社区,主要集中于鲍家沟水系景 观带两侧,总用地规模约11km²;两大港口作业及物流园, 位于中环线东西两侧,总用地规模约6km²;临港核心区位 于黄泥山北侧,提供多元公共配套设施,用地规模约 2.7km²;创新研发区位于蚌五高速西侧,提升产业发展效 能,用地规模约1km²。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
历其经济实⼒曾仅次于合肥,位居全省第⼆。
因近年来外部区域环境的变化,蚌埠交通优势地位相对削弱,经济发展活⼒不⾜,历区域中⼼城市的地位出现下降。
随着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调整,蚌埠的地位重新受到重视,成为省内京沪城镇带上重点培育的中⼼城市。
在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改变的背景下,蚌埠⾃⾝发展及在区域中的地位都⾯临新的挑战。
2002年底,中规院受蚌埠市政府委托,承担新⼀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作。
根据蚌埠城市空间框架与实际开发建设之间存在许多不适应性的现状,本版总体规划强调两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是规划必须有效引导政府对⼤量⼟地需求的控制,保证城市在⾼速发展过程中拥有相对合理的空间结构;⼆是规划必须将“振兴蚌埠”的⽬标,与安徽省和蚌埠市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蚌埠发展对于全省以及皖北地区的积极意义。
规划主要采取两条技术路线:第⼀,以区域的观点看待蚌埠城市发展,充分体现市域城镇体系的演进同城区发展的协调性;第⼆,强调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把握与控制,注重规划的弹性、可操作性和管理的实施性。
具体⼯作⽅法分为以下⼏部分:1、强化蚌埠在皖北城镇群区域地位的研究⼀为蚌埠与其他皖北城市间的关系,特别是如何与淮南市形成真正意义的“蚌埠—淮南”双核⼼。
⼆是在 “蚌埠都市区”范围内,探讨蚌埠中⼼城区与怀远县城、凤阳县城两个次级中⼼的关系|考试|⼤|。
2、有效控制城市建设⽤地⾸先确定城市不可建设⽤地。
包括市区内必须保护的⾃然要素、市域内的重⼤交通设施和⼤型市政设施等,保障必须控制与预留的通道和⽤地。
利⽤这些不可建设⽤地构成城市内外的基本⽣态⾻架,保证城市已拥有的⼭⽔条件和⽣态环境不被破坏。
以此为基础确定城市可建设⽤地范围。
3、确定城市发展的远景空间结构。
⼀是分析中⼼城区各⽚区⽤地的综合条件,对不同地块的⾃然条件、城市⽤地评价、现状城市功能、现状交通条件、拟建项⽬和区域规划交通条件改善情况等进⾏详细分析,提出现状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5159
1
禹会区
市城投公司 全长2.3公里,路面白改黑
2012
10000
10000
2012.3
/
2012.4
2012.8
2
淮上区 怀远县
市交通局
交通局 淮上区 怀远县
全长约12.956公里,一级公路兼备城市主 干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双向六 2012-2013 车道
74983
5000
2012.6
2010-2012 2010-2012
15000 6278 49466 36223 27289 16894 19267 219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12 2012.8 2012.12 2012.12 2012.12 2012.12 2012.12 2012.12
2012
850
2012.4
/
(2)
禹会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2012
100
100
2012.4
/
3
责任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征迁主体 纬四路南段(红旗三路-朝 阳路) 中山街北段(凤阳路-华昌 街) 项目法人 资金筹措 全长0.7公里,规划红线24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1公里,规划红线24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2公里,规划红线22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175公里、桥面长400米,规划红线 22米。 道路、排水、绿化、路灯等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年限 总投资
32311
5237
27074
二期 2012.6 /
二期 2012.6 /
二期 2012.7 /
一期2012.5 二期2012.12 2012.3
4 5 (1) (2)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全长1.035公里,规划红线25米。道路、排 2011-2012 水、绿化、路灯等
1950 192329
1860 101005 10000 5478 24733 18112 13645 8447 9634 10956
/
(7) 新昌南路部分路段 马场湖路(胜利路-体育 路)改造 淮上区道路桥梁及部分道路 配套完善项目 大庆北路A段(淮上大道-大 庆桥)
蚌山区 蚌山区 经济开发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新昌南路中间40米道路建设 全长0.23公里,规划红线20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2012
150
150
2012.4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2012
3000
3000
/
2012.2
2012.3
2012.9
(8) (9)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18000 900 1400 2000 600 600 1000 2012.5 2012.3 2012.6 / / / 2012.6 2012.3 2012.6 2012.2 2012.2 2012.2 2012.6 2012.4 2012.7 2012.3 2012.3 2012.3 2012.11 2012.9 2012.12 2012.8 2012.8 2012.12
禹会区 蚌山区 经济开发区
市重点局 市重点局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市城投公司 市城投公司
2012 2012 2012
1000 100 150
1000 100 150
(5) 中荣街(胜利路-体育路) 中荣街(淮河路-凤阳路) 及天桥桥面改造
(6)
蚌山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2012
500
500
2012.4
(一)蚌埠市2012年大建设实施项目计划表 蚌埠市2012年大建设实施项目计划表 2012
单位
责任单位 序号 项目名称 征迁主体 合计(117项 合计(117项) 续建项目(52项 续建项目(52项) 计划新开工项目(65项 计划新开工项目(65项) 项目法人 资金筹措 6596891 3355484 3241407 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年限 总投资
2013.12
一期完成主路面
4
汤和路北段及延伸南段改造 汤和路北段(京沪线-胜利 路) 汤和路延伸南段(蚌埠学院 东门-大明文化休闲区) 全长0.5公里,规划红线20米。 道路、排 水、绿化等建设 全长3.5公里,规划红线35米。 道路、排 水、绿化景观等建设
13055
7600
(1)
经济开发区
市住建委
/
10
蚌山区
蚌山区
2012
300
300
2012.5
2012.6
2012.6
2012.12
11 (1)
25000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淮上区 全长约0.45公里,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实施 道路、排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1.09公里,规划红线40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2.07公里,规划红线30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745公里,规划红线30米。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768公里,规划红线30米。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36公里,规划红线70米。 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2.119公里,规划红线30米。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0.296公里,规划红线20米。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1.553公里、规划红线30米。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全长2.165公里,规划红线40米。道路、排 水、绿化、路灯等 每座桥长42米、宽16米 对区内双墩路、后楼路、淮上大道(大庆 北路至王小沟)等道路配套完善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900 1400 2000 600 600 1000
截止2011年 截止2011年 2011 底累计完成 投资 1138199 1138199
2012年计划任务 2012年计划任务 2012年 2012年 计划投资 完成前期 完成征地 工作时间 拆迁时间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年度建设目标
1505825 876332 629493
一、
城市道路建设项目(22项 城市道路建设项目(22项)
截止2011年 截止2011年 2011 底累计完成 投资
2012年计划任务 2012年计划任务 2012年 2012年 计划投资 完成前期 完成征地 工作时间 拆迁时间 2012.5 2012.4 2012.4 2012.8 / / 2012.5-2012.12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年度建设目标
(3) (4)
龙子湖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全长约1.76公里,规划红线50米。道路、 排水、绿化景观等建设 全长0.551公里,规划红线50米、本期实施 30米
2012-2013
9685
6000
2012.8
2013.2
完成快车道
7
禹会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2012
4000
4000
/
2012.6
2012.8
2012.12
截止2011年 截止2011年 2011 底累计完成 投资
2012年计划任务 2012年计划任务 2012年 2012年 计划投资 完成前期 完成征地 工作时间 拆迁时间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年度建设目标 大庆路、高新路、 天河路、迎河路建 成
6
高新区道路建设
高新区
高新区
高新区
32900
23810
4000
586111
142416
252700
续建项目( (一) 续建项目(7项) 全长6.62公里,红线规划60米,绿线规划80 市城投公司 米。 建设道路、桥梁 、排水、交通工程 市交通局 、路灯、绿化环境工程及其它附属工程等
344438
142416
147541
1
东海大道东段(财大路-凤 阳界)
龙子湖区 经济开发区
市城投公司
2012-2013
800
600
2012.6
2012.12
2012.12
2013.7
主体施工
(2)
龙子湖区
市住建委
市城投公司
2012-2013
12255
7000
2012.5 一期 2012.1 二期 2012.6 2012.5
2012.5 一期 2012.1 二期 2012.7 2012.7
二期 2012.7
一期2012.5 二期2012.12
3
延安路南段(燕山路-中环 线) 友谊路(涂山路-东海大 道)改造 经济开发区道路续建项目 延安路(东海大道-燕山 路) 蚌医北路(胜利路-东海大 道)
蚌山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全长4公里,规划红线45米。道路、排水、 绿化、路灯等
2011-2012
市交通局
2011-2013
46959
4880
25000
2012.2
2012.2
2012.2
2013.2
完成快车道
2
解放路南段(燕山路-中环 线)
蚌山区
市重点局
市城投公司
全长4.1公里,规划红线45米。道路、排水 2011-2012 、绿化、路灯等
33086
5524
27562
二期 2012.6
二期 2012.6
90 62815 5000 800 16489 12073 9096 5631 6422 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