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乡土文化

合集下载

有关以前嘉峪关的介绍

有关以前嘉峪关的介绍

有关以前嘉峪关的介绍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嘉峪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7年的汉武帝时期,当时修筑了长城的西端,以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嘉峪关是一座著名的关隘城市,曾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关城建于陇西至酒泉的交通要道上,地势险要,军事价值极高。

嘉峪关的城墙高大厚实,城门巍峨壮观,以及烽火台和箭楼等军事设施,都展示了嘉峪关的重要地位和雄伟气势。

嘉峪关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更迭,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卡。

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进行贸易的重要通道,而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嘉峪关的繁荣也吸引了来自中亚和西亚的商人和文化交流,使得嘉峪关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城市。

嘉峪关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嘉峪关博物馆。

博物馆陈列了大量关于嘉峪关历史和文化的展品,包括古代兵器、壁画、文物等。

这些展品向人们展示了嘉峪关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

除了历史文化遗迹,嘉峪关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值得一游。

嘉峪关附近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如嘉峪关大峡谷、峪泉、祁连山和塞上草原等。

这些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嘉峪关的美食也是一大特色,当地的特色菜肴有羊肉泡馍、油泼面和马肉火烧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调味和口感吸引了许多游客。

嘉峪关的交通十分便捷,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贯穿嘉峪关,使得前往嘉峪关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嘉峪关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的追求者,嘉峪关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嘉峪关探秘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起点

嘉峪关探秘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起点

嘉峪关探秘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起点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起点。

作为连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和文化交流中心,嘉峪关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今,嘉峪关成为了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索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本文将带领你深入嘉峪关,揭开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起点的神秘面纱。

一、嘉峪关的历史背景嘉峪关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关隘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作为连接中国和西域的重要咽喉,嘉峪关以其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军事意义而闻名。

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而嘉峪关则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二、嘉峪关的地理位置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地处嘉峪关市域内,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的西北端,地理位置独特。

其东面是河西走廊,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而其西面则是辽阔的戈壁草原。

三、嘉峪关的建筑风格嘉峪关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壮观,代表了中国古代关隘建筑的典范。

关城构造严谨,墙体高大厚实,坚固耐用。

整座关城由内外两道城墙组成,城墙上分布着众多的瞭望台、箭楼、城楼等建筑物。

其中最著名的是嘉峪关内城中的“千里嘉峪关,雄关漫天雪”石刻,字迹古朴而雄浑。

四、嘉峪关与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嘉峪关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古代,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嘉峪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交融。

五、嘉峪关的文化遗产嘉峪关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嘉峪关博物馆。

该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嘉峪关还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和文化景点,如塔尔寺、雄关古道、嘉峪关长城等,这些都是丝绸之路历史遗存的见证。

六、嘉峪关的旅游资源嘉峪关以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著名。

游客可以参观嘉峪关的各个景点,感受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

老照片-110多年前的甘肃嘉峪关

老照片-110多年前的甘肃嘉峪关

老照片-110多年前的甘肃嘉峪关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

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图片为拍摄于1910年的甘肃嘉峪关,这些老照片真实重现了110多年前“嘉峪关”的样子,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影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历史照片,了解一下甘肃嘉峪关当年的情况吧!我们现在就来看下这组珍贵的影像资料,了解一下110多年前的嘉峪关的样子下图为1910年的甘肃嘉峪关郊外,有一支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在苍茫的关外大道上行走!下图为1910年的嘉峪关,郊外从图片中可以感受到嘉峪关城池坐落在沙漠戈壁之上,满眼荒凉!下图为1910年的甘肃嘉峪关,城内景象图中可以看到是嘉峪关城内的民居城楼等,嘉峪关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素有“天下第一雄关”的赞誉!下图为1910年的嘉峪关,城墙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是嘉峪关的城墙,其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比山海关还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下图为1910年的甘肃嘉峪关,东城楼从图片中可以看到的是嘉峪关东城楼,嘉峪关东城楼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千米!下图为1910年的嘉峪关,街头景象据了解,在宋元以前,嘉峪地区有关无城,只起稽查来往行人的作用!到了明代,为了加强西北边防,宋国公冯胜决定在这里修建关城,这就是嘉峪关最早的雏形!下图为1910年的甘肃嘉峪关,民居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嘉峪关城池内的民居!据了解,清代的嘉峪关是沟通西亚的关口,内陆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经嘉峪关运往中亚地区!下图为1910年的嘉峪关,官差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是一名嘉峪关城内的官差,据了解在清同治年间,陕甘地区再起烽火,之后的嘉峪关逐渐凋零!下图为1910年的甘肃嘉峪关,城内的哨所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座昔日的雄关已经毁坏严重,低矮破旧的哨所内有一名清兵,看着非常呆滞!朋友们你们看过这些甘肃嘉峪关老照片吗?现在看了之后对甘肃嘉峪关当年的情况是否了解了不少呢?与现在相比是否变化了很多呢?欢迎在留言区留言,与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探讨!。

《嘉峪关市乡土地理》课件

《嘉峪关市乡土地理》课件

金城遗址是嘉峪关市发现的一处古代烽火台 遗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来源之 一。பைடு நூலகம்
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
嘉峪关市是一个有着丰富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的地区。著名的明长城、雪窦山、峪口、靳家湾等景点都吸引了 大量的游客。旅游业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明长城
明长城是世界上最广受欢迎的 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的 游客。这里不仅保留了建筑精 美的墙身,还可以尝到地方特 色美食。
农业
旅游业
嘉峪关市农业以种植作物、园林、 果树、畜牧等形式为主,其中麦 子、玉米、大豆等是主要粮食作 物。
嘉峪关市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包 括明长城、峪口、夹金山、雪窦 山、塞罕坝等。随着旅游业的发 展,该市的发展前途广阔。
矿业
该地区有多种矿产资源,包括石 油、天然气、煤炭、铜、铅、锌 等。矿业已成为嘉峪关市的主要 经济支柱之一。
1
野生动物
该区域是野生植物和动物群落的重要栖息地,包括陆生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 物等。
2
沙漠
祁连山一带有著名的乌鞘岭沙漠,它是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约283平方公里。
3
河流
嘉峪关市有多个河流,包括黑河、苏武河和马莲河,这些河流为该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系 统提供了支持。
人文地理特征
嘉峪关市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浓郁的边塞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该地区还有多个 少数民族和宗教群体,深受历史和文化相互作用的影响。
文化地理特色
嘉峪关市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文化和宗教交流中心。这里有着多个博物馆、纪 念馆、文艺团体和书画院,保护和传承着这个地方的文化。
1 明长城
2 金城遗址
明长城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嘉 峪关市的著名景点。这座城墙已经有近600年 的历史,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甘肃嘉峪关市的历史与现代发展

甘肃嘉峪关市的历史与现代发展

甘肃嘉峪关市的历史与现代发展甘肃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路重镇,也是我国重要的边防城市。

嘉峪关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地区的交通要塞和商贸中心,同时还是中国境内南北交通的咽喉之地。

作为历史名城和文化古城,嘉峪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甘肃嘉峪关市的历史与现代发展。

一、嘉峪关的历史嘉峪关作为甘肃省最西北端的城市,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成为了一座重要的边防关口。

在古代,嘉峪关曾经是丝绸之路的要塞和商贸中心。

历史上嘉峪关经过多个朝代的建造和修缮,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峪关的建造年代已经无法考究,据考古学家的发现,嘉峪关最早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嘉峪关就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

汉代时期,嘉峪关是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军事要地。

唐代时期,嘉峪关成为了大唐帝国的边防重镇和通往西域的重要路口。

明代时期,嘉峪关因为西方的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修建了现在大家熟知的嘉峪关城墙和连通南北的古长城。

二、嘉峪关的现代发展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嘉峪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嘉峪关市政府积极实施“基础设施优先发展,人才优先安排发展,旅游优先提升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了嘉峪关的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发展。

在现代,嘉峪关市政府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城市更新计划的落实,让市中心的老旧建筑得到了改建和利用,同时推进城市化建设。

嘉峪关市政府还投入大量的资金用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路网建设。

当然,旅游业是嘉峪关市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嘉峪关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上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一核多轴”旅游业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旅游业的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包括了酒店,餐饮,旅游服务等诸多领域。

总的来说,嘉峪关市的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潜力相当巨大。

在未来,嘉峪关市将继续着力增强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百姓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生活便利。

嘉峪关简介

嘉峪关简介

嘉峪关简介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部,是中国古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边防的要塞之一,嘉峪关以其雄伟壮观的建筑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嘉峪关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旅游景点等方面,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

嘉峪关地理位置嘉峪关位于中国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部,处于祁连山脉和河西走廊的交汇处。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域的重要通道。

由于嘉峪关处于高海拔地区,因此气候寒冷干燥,冰雪覆盖的时间较长。

嘉峪关的历史背景嘉峪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这里已经是中国的重要边防要塞之一。

嘉峪关的建设和发展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唐代西部边防的关键要塞。

在宋代和明代,嘉峪关被视为中国北部与西北地区交通的咽喉要地。

清代时期,嘉峪关成为了贺兰山和祁连山之间的重要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

嘉峪关的建筑风格嘉峪关拥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

嘉峪关城墙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城墙之一,被誉为“中国长城的前门”。

城墙全长约7300米,高约10米,宽约5-8米。

城墙上建有嘉峪关城楼和角楼,这些建筑既具有实用功能,也具有防御和观光的意义。

嘉峪关的旅游景点嘉峪关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嘉峪关长城。

嘉峪关长城是中国古代长城的典范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全长1800多米,是中国最早修建的长城之一。

登上长城,您可以俯瞰周围的美丽风景,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和壮丽。

除了长城,嘉峪关还有其他一些著名的景点,如嘉峪关博物馆、嘉峪关文化广场等。

嘉峪关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嘉峪关文化广场是一个集文化、艺术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每天都吸引着很多游客和当地居民。

嘉峪关的特色美食嘉峪关的特色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

嘉峪关的美食以葡萄、羊肉和河西走廊的特色菜肴为主。

其中,最有特色的葡萄糖水和葡萄醉鸡备受游客喜爱。

甘肃的风土人情

甘肃的风土人情

甘肃的风土人情
甘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如敦煌莫高窟、嘉峪关、麦积山等。

甘肃的民族文化也非常丰富,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生活习惯。

在甘肃的农村地区,还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表演,如剪纸、皮影戏等,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了甘肃的一大特色。

甘肃人有着独特的性格和文化传统,憨厚朴实、热情豪放、勤劳善良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甘肃人民风淳朴,待人热情,对新事物接受较快。

此外,甘肃人还有较强的地域文化和乡土观念,珍视家庭和亲情,尊重长辈和传统。

在经济方面,甘肃人勤劳致富,朴素节俭,注重家族传承和产业创新。

关于嘉峪关的传说和故事

关于嘉峪关的传说和故事

关于嘉峪关的传说和故事嘉峪关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座古城中,有许多神秘的传说和故事,让人们津津乐道,津津有味。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这些传说和故事吧。

传说一:孤鹿角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她的名字叫做素儿。

素儿公主的美貌和高尚的品德感动了上天,上天决定赐予她一件神奇的宝物。

这个宝物就是孤鹿角。

传说中,孤鹿角并非一般的长生不老之物,它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让人们青春永驻,百病不侵。

不过,这个宝物并非轻易可以得到的。

在公主的众多贡献中,有一个勇敢的勇士,为了拿到孤鹿角,他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公主的信任,获得了孤鹿角的神奇力量。

然而,素儿公主并不喜欢孤独的生活。

她用孤鹿角帮助了许多人,最终却因为无法忍受孤独而选择了自杀。

她的灵魂飞升九天,来到了嘉峪关的Heavenly Land,成为了孤鹿角的守护神。

传说二:嘉峪关的城关嘉峪关的城关,也就是嘉峪关关城,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古老的城池之一。

在传说中,这座城池是明代名将宋代的西北边防军事要塞。

据说,当时宋代的西北边防军务非常繁忙,因为在那个年代,丝绸之路还没有完全畅通,西北边疆地区经常受到外族侵扰。

为了保卫边疆的安全,宋代的西北边防军务负责人决定建造一座强大的城池,以抵御外敌入侵。

这座城池就是今天的嘉峪关关城。

在建造过程中,众多能工巧匠汇聚于此,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共同见证了这座城池的诞生和成长。

传说三:金凤岭在嘉峪关的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山岭,它的名字叫做金凤岭。

据说,在这个山岭上有一只金凤凰,它的羽毛闪金光,非常美丽。

相传,这只金凤凰是托庇嘉峪关好运的神鸟。

只要它出现,就会带来好运和吉祥。

据传,金凤凰喜欢在金凤岭的顶端休息,因为那里有嘉峪关最稀缺的阳光和最清新的空气。

据说,金凤岭的顶端有一个古老的观音寺,观世音菩萨在这里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在观音寺的帮助下,金凤岭上的居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有些迷信,但它们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成为了嘉峪关人民口耳相传的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光旅游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以长城历史文化为专题的 博物馆。原馆在嘉峪关市区,建成于1989年10月。新馆坐 落在嘉峪关文物景区,建成于2003年5月1日,占地面积 4523.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包括:“纵横万 里——雄峙千年——长城历史沿革”;“金戈铁马——边塞 烽烟——古代长城战争”;“长河落日—— 丝路花雨—— 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北漠尘清—— 山河形胜——嘉 峪关 ”四个单元。陈展总面积2700平方米。陈列内容体现 了学术性、趣味性、互动性的统一,形成了形式多样、历史 翔实、可视性强、艺术品位高的陈列体系。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 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 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 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 有631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 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 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 塬西麓建关。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 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 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 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 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 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丽日下分外晶莹耀眼,与潺潺的溪流以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高山牧 场,共同构成一幅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迷人画卷。由于冰川海拔较高, 游客登临时常常会遇到阴、晴、雨、雪等天气,在一日之内经历四季, 堪称一生中难忘的体验。“七一”冰川还以“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 览冰川”被编入了部分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教科书。“七一”冰川气候 独特,景色迷人,是开展登山探险、避暑休闲、科考研究等旅游活动的 好去处,也是嘉峪关市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资源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 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 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 长城心脏,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有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瀚 海蜃楼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有博大精深的中国第一座“长城博物馆”和被 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及国家AAAAA级关城文化旅 游景区;有西北民俗风情旅游和讨赖河大峡谷探险、沙漠探险、花海魔鬼城探 险等具有西部情调的探险旅游胜地;有乾圆山庄、新城草湖等休闲度假的好去 处;此外还有石关峡、黑山湖等多处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嘉峪关关 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空中气流资源、山地冰川资源、陆地资源和地下资源)、 八大景点(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 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黑山 浅石刻岩画、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地下画廊、七一冰川),为旅游业的发展奠 定了资源基础。 本地生产的旅游产品主要有:夜光杯、风雨雕、驼绒画、祁连玉雕、嘉峪 石砚、文物复制品及反映魏晋时代人文景观的墓砖画等。

悬壁长城
石关峡又名水关峡,它的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 高耸入云的黑山。断壁长城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 要组成部分,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 监筑。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 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 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 共同扼守黑山峡口。 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处, 距嘉峪关关城8.4公里。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 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体现长城文化的悬壁长城, 有体现古代丝路文化的“丝绸古道”雕塑群和嘉峪关古代兵 器展览等。 景区的主要项目分为四大功能区,即石关峡古丝路文化 长廊区、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休闲度假区、管理区。
水资源

讨赖河横穿嘉峪关市境内,年均径流量6.58亿立方 米,地下水年净储量7.32亿立方米,年补给量1.64 亿立方米,常年允许开采量为1.11亿立方米,目前 实际年开采量仅为0.46亿立方米,还有库容6400万 立方米的大草滩水库作为工业用水的调节。城市供 水综合生产能力44.6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尚富余 25.2万立方米/日。目前,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的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投入使用。随着城市污水回用 和节水措施的推广利用,完全可以满足生态保护与 经济建设的用水。
10级地理教育(2)班
魏文渊









城市概况 行政区划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然资源 旅游资源 历史前沿 文化遗产 经济发展 观光旅游
城市概况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十二个地级市之一。该市位于甘肃省西 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8°17′, 北纬 39°47′。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 石油城玉门市, 至新疆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 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 色如铸铜的黑山,与 酒泉金塔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为酒泉绿洲西缘。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 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 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 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 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 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行政区划
嘉峪关市是甘肃省的十二个地级市之一。 辖峪泉、文殊、新城三个镇。 嘉峪关市历史上无郡县设置,是1958年 伴随着国家“一五”重点建设项目“酒泉钢 铁公司”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 的现代化城市。1965年设市,1971年经国务 院批准为省辖市。嘉峪关市是全国四个不设 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另三个为中山、三亚、 东莞)。


嘉峪关市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
候,年均气温在6.7℃—7.7℃ 之间,年日照3000.2小时。自 然降水量年平均85.3毫米,蒸 发量2149毫米。全年无霜期 130天左右。
自然资源
一· 地理位置 二· 气
候 三· 矿产资源 四· 水资源 旅游资源
地理位置

嘉峪关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河西重镇 酒泉市,距省会兰州776公里;西连石油城玉门市, 至新疆 哈密650公里;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接壤,与青海相距300余公里;北枕色如铸铜的黑山,与 酒 泉金塔县、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和内蒙额济纳旗相连接,中部 为酒泉绿洲西缘。中心位置为东经98°17',北纬39°47'。 全市海拔在1412-2722米之间,绿洲分布于海拔1450- 1700米之间,城市中心海拔1462米。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 类型多样。城市的中西部多为戈壁,是市区和工业企业所在 地;东南、东北为绿洲,是农业区, 绿洲随地貌被戈壁分 割为点、块、条、带状,占总土地面积的1.9%。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

嘉峪关城市博物馆位于雄关广场南侧,于2008年8月20日顺利竣工并 正式开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 厅面积6520平方米。展览展示工程总投资2950万元,是充分展示嘉峪 关城市风采的精品工程。 《戈壁明珠——嘉峪关市建设成就展》是城市 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它展现了嘉峪关从史前时期直到建立城市的历史, 重点讲述了近五十年来嘉峪关人在戈壁荒滩白手起家建设家园的感人故 事和辉煌成就。城市博物馆展示内容分为“三篇四厅”,即辉煌篇、展 望篇、历史篇三个篇章;序厅、展示厅、公示厅、临时展厅四个展厅。 馆内还建有国内一流的4D影院,休闲庭院,是集宣传、教育、观光、休 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的城市博物馆。辉煌篇通过多媒体视频、沙盘 模型、图片等一系列的手法展示了一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蓝天、白 雪、碧湖、绿地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工业旅游城市,体现了我市不凡的建 设速度与建设成果。目前我市典型重点建筑有戈壁明珠气象雷达塔、嘉 峪关大剧院、国际大酒店等。今天的嘉峪关传承了深厚的人文积淀,公 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先后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绿 化模范城市、亚洲城市建设百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殊荣,展现出富 有传统特色与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

文化遗产

嘉峪关1987年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地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 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经济发展

嘉峪关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其铁矿、 重晶石、石灰石、白云岩、造型粘土5种矿种 居甘肃省前三位。全市已形成以冶金工业为 主体,化工、电力、建材、机械、轻纺、食 品为辅的工业体系。 嘉峪关市经济质量较高, 人民生活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从1990 年起,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甘肃省14 个地州市的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 均大口径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多年名列全省各地州市之首。

长城第一墩
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 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 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 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 可谓:“天下第一险墩矣”。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面积约 3.22平方公里。景区包括长城第一墩、综合服务区、讨赖河 滑索、讨赖客栈、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 龙林”等内容。其中下沉式综合服务区有贵宾接待室、游客 服务中心、饮吧、观景平台、滑索、旅游纪念品商店等设施。 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 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怀 古游学的好去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