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调弦乐小夜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3PPT课件

莫 扎 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乐曲作于是1787年8月。 原为弦乐合奏,后改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其中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 莫扎特所作十多首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乐曲与交响套曲、室内乐重奏曲的形式结构相近,四乐章。 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G大调,快板,4/4拍。
连接部
副部主题 (主调)
结束部
引子
号角性音调
引子
号角性音调
a b
(属调)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9、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30、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31、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32、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无数个“今天”过好,这就意味着不辜负不蹉跎时光,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件事,让生命的每一天都有滋有味。
G大调弦乐小夜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为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传承了数百 年,成为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和专业演奏家学习和演奏的 经典曲目。
对音乐发展的贡献
01
创新性的作曲技巧
该作品在作曲技巧上具有创新性,展现了作曲家对音乐形式和结构的独
特理解和运用,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02
弦乐四重奏的典范
音乐特色
旋律特点
旋律优美
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旋律线条清晰, 富有歌唱性,给人以优美、抒情 的感受。
音域宽广
这首乐曲的音域宽广,从低音到高 音,旋律线条流畅,富有表现力。
变化丰富
旋律中运用了丰富的调式和声,使 得乐曲具有丰富的变化和层次感。
和声乐曲的和声运用非常 丰富,通过不同的和声组 合,营造出不同的音乐氛 围。
节奏与旋律的结合紧密, 使得乐曲的整体表现力更 加突出。
04
演奏技巧
弦乐演奏技巧
弓法技巧
指法技巧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持弓和运 弓方式,保持稳定的弓速和力度,以实现 流畅、自然的音乐表现。
根据曲目的需要,合理安排手指按弦的顺 序和力度,以保证音色的纯净和旋律的连 贯。
揉弦技巧
换把技巧
通过合理运用手指的颤动,模仿人声的颤 音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感染力 。
与乐队的沟通
通过眼神、动作等非语言方式,与 乐队成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默契,
确保音乐表现的统一和协调。
乐队配合技巧
节奏感
保持稳定的节奏感,确保整个乐队在 演奏过程中保持一致的节奏和速度。
音量控制
根据乐曲的需要,合理调整自己的音 量,以达到整个乐队的和谐统一。
音色协调
通过调整自己的演奏方式,使音色与 其他队员相协调,形成一个和谐的整 体。
莫扎特KV525 曲式分析

莫扎特KV525 曲式分析今天介绍的是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KV525》。
这部作品写于1787年夏天,是他十几部小夜曲作品中最流行的一部,由四个乐章构成。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快板曲式);第二乐章:慢板(回旋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三部曲式);第四乐章:快板(回旋曲式)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们有创作更富有戏剧风格音乐的强烈愿望,它们更强调音量、音色和速度的对比。
但是在作品结构形式上,他们的选择其实很少——三部曲式、奏鸣曲-快板、回旋曲式、主题与变奏。
这些曲式几乎控制了古典主义时期的全部音乐。
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的第三乐章就是简洁而典型的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组成的三部曲式。
小步舞曲的段落一共十六个小节,而B段只有四小节,第二个A段没有演奏原来完整的八小节,而是只演奏后四小节。
所以,这种形式可以被看作ABA`,在这里, ABA`反复了一次。
随后出现的三声中部,第一小提琴在柔和的低音弦乐器伴奏下演奏出平静的旋律此为C段,D段出现音阶上下行进的段落,最后再回到C段平静的旋律,从而完成三部曲式。
最后,小步舞曲再次出现,但这次没有反复。
尽管所有这些古典乐体裁都是多乐章的,各个乐章可以使用不同的曲式。
但它们的第一乐章几乎都是奏鸣曲—快板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下图大致了解一下奏鸣曲—快板形式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
当然这不是条条框框,每个作曲家在使用这种曲式时都会展示自己个性化的一面,它只是一种常见的、理想中类型。
奏鸣曲—快板形式很像由ABA三个部分组成的三部曲式。
开始的A部分叫做呈现部,B叫做展开部,最后的A叫做再现部。
我们可以一边听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一边对照上图所示索迹。
在呈现部中,作曲家展示出乐章的主要主题。
它以主部的主题开始,音在主调上;然后出现连接部(Bridge),通常用快速的音阶、琶音或者旋律模进——造成运动的感觉,连接部会把音乐从主调带到属调,并准备好副部主题的到来;副部主题通常与主部主题形成对比,如果主部主题是快速而果断的,那副部主题是沉郁和抒情的;之后是一个结束部,它会逐渐让和声回到终止式上。
g大调弦乐小夜曲演奏形式

g大调弦乐小夜曲演奏形式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一种音乐形式,通常由弦乐器演奏。
这种
形式的小夜曲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其中包括慢板和快板乐章,展
现出柔和、优美的音乐特点。
在G大调弦乐小夜曲中,通常会有旋
律优美、抒情的主题,以及丰富的和声编织。
演奏形式上,通常要
求演奏者在表现出音乐柔美的同时,要注重对节奏的把握和和声的
协调。
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注重音色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以展
现出小夜曲独特的魅力。
此外,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演奏形式还包括了对音乐的情感表
达和对乐器的技术要求。
演奏者需要通过对弓法、指法等技术的灵
活运用,来呈现出音乐中的情感变化和音乐的层次感。
同时,对于
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色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演奏者需要通过细
腻的演奏技巧和对音色的把握,来完美地诠释这种形式的音乐作品。
总的来说,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演奏形式要求演奏者在技术、
情感表达和音乐理解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
要素,才能够完美地呈现出这种音乐形式的魅力。
《G大调弦乐小夜曲》PPT课件4

1
本课是奥地利伟大音乐家莫扎特所作的《G大调 弦乐小夜曲》,也是他小夜曲体裁中最受欢迎
2
的一部
2 这部作品是莫扎特所写同类体裁的最后一部作 品,完成于1787年8月10日,流传最广,也最 受欢迎。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聆听音乐,感受音 乐所表达的情绪, 结合小夜曲的欣赏, 初步了解小夜曲这 种艺术形式
铜管乐器是由铜或其它
金属材料制成管状乐器。铜 管乐器最初起源于狩猎用的 猎号与军队用的军号。它包 括有小号、圆号、长号、大 号。
打击乐器在乐队中主要是用来突出节
奏、加强音响,并以其独特的色彩装饰管 弦乐队的音响,丰富乐队的色彩表现力。 根据它的发音可分为有固定音高与无固定 音高两大类。在这只介绍定音鼓、大鼓、 小鼓三种乐器。
3、这部分的旋律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乐曲把人们 引向一种热烈欢快的景象之中。优美抒情,温柔又富于气息。
教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学生跟着哼唱,感受音乐情绪、 力度、旋律特点,体会雄壮而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课堂延伸
1、了解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
Haydn
Mozart
Beethoven
2、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事迹欣赏视频片段, 了解莫扎特的其他音乐体裁
交响乐、歌剧、舞剧音乐。
主部主题的开头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
作
旋律,开门见山给人一种激昂、雄壮、华丽感觉。 节奏上雄壮有力,情绪上流畅明快。
品
赏
析
这段旋律留给人们一种优美、舒展的情绪,动
作
听如歌的主题。旋律温柔恬静,犹如轻舟荡漾, 充满了绵绵情思。抒情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
品 同时又有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
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

莫扎特的《小夜曲》简介G大调弦乐小夜曲(德文:Serenade für Streicher in G-Dur,常被称为Eine Kleine Nachtmusik),又称“第13号小夜曲”,是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著名作品,写于1787年。
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二乐章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第三乐章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第四乐章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1776年时的莫扎特,一方面在萨尔兹堡担任宫廷音乐家,一方面暂时停止写作交响曲,奏鸣曲等内容比较艰深的作品,开始转向创作社交性与娱乐性的音乐,因此写了很多小夜曲与嬉游曲,这些作品都具有优雅华丽的色彩.这首跟半年后的名作,就是最能充分表现此种风格的作品.这首曲子跟其他萨尔兹堡世代的小夜曲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它只有三个乐章,规模较小,但是却用了两组弦乐的合奏.其次,本曲中没有管乐器.结构上以合奏协奏曲为基本架构,令人联想到巴洛克时期的大协奏曲.而在乐器的编制上,还使用了定音鼓和钹等打击乐器.和莫扎特其他的小夜曲相较之下,这样的不同似乎成为特色了.本曲的标题名称(Serenata notturna)是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写在莫扎特的亲笔手稿上.这首曲子是莫扎特为了萨尔兹堡的社交场合而作,由于作曲的时间1月正是冬天最寒冷时,所以可以判断出当时应该是在室内演出.第一乐章是庄严的D大调,浓浓的莫扎特萨尔兹堡风,带有淡淡的欢愉感.为了配合一般小夜曲前后都演奏进行曲,第一乐章虽然是奏鸣曲式的乐章,但是莫扎特巧妙地将进行曲融入主题,使主题带有进行曲的味道明亮轻快的结构使独奏群和合奏群产生了喜剧效果,让对话更为生动.第二乐章是具有高雅风格的小步舞曲,由D大调的主题转入独奏群的G大调中段后,发展出新的气息,晶莹,幽雅,形成美妙的对比.最后再度回到主题,作为结束.第三乐章是D大调的轮旋曲,一开始是活泼幽默主题,发展出感性浪漫的冥思,最后再回到原先的欢愉幽默,结束全曲. 贵族婚礼的庆祝乐章D大调第7号管弦乐小夜曲: 小夜曲本来是指站在窗外对情人倾诉爱意的歌唱曲,或者是演奏的器乐曲.在欧洲的歌剧里,也常常出现小夜曲的歌唱场面.但是18世纪后半叶之后,小夜曲所代表的意义却有点改变了.当时在欧洲的贵族与有钱人,跟中国古代贵族家里会养些歌伎舞姬一样,都会依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自己的宅邸设置规模大小不同的管弦乐队,在各种庆祝会或宴会场合上演奏音乐一助兴或娱乐来宾.特别是在18世纪的奥地利,此举尤其盛行.小夜曲的乐曲内容通常比较轻快,浪漫,优美,所以是常在这种场合演奏的乐曲种类之一.其他的还有嬉游曲,夜曲或是轻组曲等.这个时期的小夜曲,从三乐章到十乐章都有,而且其中一定有好几乐章包含小步舞曲.1776年.莫扎特为萨尔兹堡的哈弗纳家写了一首小夜曲.哈弗纳家的主人是个有钱的商人,同时也是当时萨尔兹堡的市长,跟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是好友.老哈弗纳去世后,由长子继承了他的职位,后来因为哈弗纳家的千金伊丽莎白小节要结婚了,哈弗纳委托莫扎特创作一首在婚礼前一天的庆祝会上演奏的曲子,因此莫扎特就写了一首曲子,称作.这首曲子的初演是在1776年7月21日,婚礼的前一天.因为举行了一个庆祝会,当时邀请的来宾有许多达官贵人,有一位是萨尔兹堡大主教的宫廷顾问,他曾经记载说:"用餐后,我们都去聆听哈弗纳为她姐姐伊丽莎白所准备的婚礼音乐,是在罗雷托教堂旁边的花园里演奏."因为这首曲子是在婚宴上演奏的音乐,所以乐曲弥漫着豪华,热烈,典雅的气氛,而且有八个乐章,规模庞大,演奏的时间也不短,全部演奏完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大学期末考试结束了! D大调第9号管弦乐小夜曲: 在旅行回到萨尔兹堡之后,莫扎特开始对他的大主教老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从1779年初到隔年夏天的一年半岁月里,他依然以宫廷音乐家的身份在大主教的官邸里任职.这段时间,他将旅行途中得来的灵感华为作品,杰作包括K.318,K.319,K.338三首交响曲.而管弦乐作品更是丰富,第9号小夜曲就是属于这个时期的作品之一.依据小夜曲的用途来看,此曲可能是为了某种节庆而作,但是并没有确定的资料可以作证.据一位莫扎特传记得作者梅杰克在1799年写给出版社的信里提到,这是为了大主教的受洗日而作,所以,又被称作.可是,大主教受洗的日子在9月30日,这首曲子在8月3日就完成了,以莫扎特的习惯来看,应该不是为了大主教而作.一般认定,此曲是为了庆祝萨尔兹堡大学期末考试结束而写的结业音乐.在莫扎特的时代,邮递马车就是今天的公车,专门来往各地送邮及载客.马车一开到,车夫就吹响号角以告知人们,因此在第六乐章第二小步舞曲中段里,便有模仿邮递马车的号角声,所以此去通常又被称作.驿马车的邮号用在这里,感觉就像是学生们结束考试之后,心情轻松而出外游玩的俏皮.全曲有七个乐章构成,中间夹着以管乐为中心的"交响协奏曲",这是萨尔兹堡时期的杰作之一. 规模最大的管乐作品降B大调第10号管乐小夜曲: 莫扎特在1781年搬到维也纳时,维也纳正在流行一种叫做Harmoni的管乐合奏.这种音乐会依场合增减乐器的编制,不过,一般都以双簧管,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各两支的八重奏为主.1782年,当时的皇帝约瑟夫二世在宫廷里设置了八重奏的管乐团,贵族也纷纷开始仿效成立自己的乐团,所以管乐的合奏音乐更是大大风行.用来演奏的音乐,除了创作作品之外,还有从歌剧或舞剧节选出来重新编曲的作品.当时的作曲家几乎都写过这类型音乐,莫扎特也不例外,而他所写的管乐作品中,规模最大的就是K.361的.此曲是在基本编制的八重奏上,另外加入两只巴松管跟两只法国号,以及一把低音提琴所构成的13人合奏,表现了精妙的管乐编写手法.全曲7个乐章,中间夹有两个小步舞曲乐章,结构的庞大考验着演奏着的体力与合奏默契.所幸,有了莫扎特快慢交替的乐曲安排,才不致让听者耳朵疲惫.这首曲子最初的演奏记录是在1784年3月23日,当时的竖笛名家安东.史塔勒在他的个人演奏会上跟维亚纳宫廷的乐团演奏了七个乐章里的其中四个.安东.史塔勒师哥竖笛高手,莫扎特后来也曾为他写作许多竖笛作品.词曲一开始有可能也是为了他所写,因为此曲以竖笛为中心,在巧妙地从旁边引导格式管乐器加入,展现莫扎特绝妙的手法.演奏会当天,上还刊登了广告:"由莫扎特作曲的特殊大规模管乐作品",后来有一位前往聆听地听众写下这样的评论:"13件乐器的编制,每一位演奏者都是名家,是非常优秀杰出的作品." 夜半时分,一群乐师献乐降E大调第11号小夜曲夜深里,万籁俱寂.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音乐,节奏轻巧温柔,像晚风缓缓拂过,像饱含情感的呢喃,再刚硬的人听到这样的乐曲,只怕也要化为绕指柔吧.但是,有个人听到这优美的乐章,却瞠目结舌,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惊讶过后,他猛然打开了门..莫扎特在1781年11月3日写给他父亲的信里,就描述了这样一件事.事情发生在10月的某一个晚上,当时他正要就寝,却听到自己家门外传来乐声,而且那首曲子还是他所写得.莫扎特打开了门,发现原来是一些专门为贵族演奏小夜曲的乐师,为了向这首优雅美丽之乐曲的作者表示他们的敬意,私下约了一起练习,然后特地来演奏给莫扎特听.果然给了莫扎特一个大大的惊喜.被编为K.375的本曲一开始是用各两支的竖笛,法国号与低音管演奏.第二年的7月,莫扎特又亲自加上两只双簧管,所以现在它变成管乐八重奏.但也有一个版本是再加入两只英国管,变成十支管乐器的演奏形式.本曲5个乐章在形式安排上相当有趣:第1和第五两个乐章是快板,第二和第四乐章则是小步舞曲,居中的第三乐章则是唯一的慢板,形成像三明治一样的形式.更有趣的是,在演出时间上,第一乐章居然比后面任何一个乐章都多出两三倍,标准的头重脚轻.第三乐章的慢板的节奏设计仿佛夏夜晚风徐徐吹拂,令人心情舒畅,合奏的细腻感与气氛令人沉醉.据说,这曲子是为维也纳宫廷画家约瑟夫.范.希克尔的表妹所写的.这位表妹跟莫扎特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令人十分好奇,但是却不得而知. 流连晚宴的弦乐G大调第13号小夜曲: 穿着华服的绅士和淑女拿着酒杯,沉醉于享乐之中.乐队不定的演奏,轻快地旋律源源不绝流泻而出.这首轻松地弦乐小品多半就是在上流社会如此的庆典或晚宴上演奏.如果是正式的演奏会上正襟危坐,屏息静听,恐怕就会失去曲子的趣味性.在当时,音乐家大多需依靠贵族生活,所创做的曲子也多是为了满足王公贵族的社交生活所需,必须迎合那些贵族的喜好,没有什么发挥自己想法的空间.但是像莫扎特这样的天才,却可以把原本是供贵族娱乐消遣用的音乐变成旷世名曲,一般人只能赞叹佩服.而且,莫扎特在类似情况下完成的名曲还不在少数呢.莫扎特一共写过13首小夜曲,这首可以算是他小夜曲最著名的一首.原本曲子的标题,意思是"小的夜曲",所以有些介绍会把这曲子称作.这首曲子原本有五个乐章,但是第二乐章的乐谱遗失了,变成现在所知的四个乐章.即使如此,这首曲子听起来还是相当完整,丝毫无损其艺术成就.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快板,是奏鸣曲的形式,曲风华丽典雅.第二乐章行板,简洁的回旋曲式,营造甜美的气氛.有一段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使人联想到情侣在美丽花园里谈情说爱的浪漫,还有中提琴的背景衬托,听来相当惬意.第三乐章轻盈的小步舞曲,像情侣沉醉在自然美景中,翩翩起舞的欢乐.第四乐章兼有奏鸣曲与回旋曲,曲调轻快,描写幸福的情侣踏上归途,全曲在最愉快的气氛下结束.此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任何管乐器,只是用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与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音乐悠扬悦耳,优雅清新,洋溢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特殊魅力.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k525)1-4作于1787年。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浅析

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浅析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
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的确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一生共写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87年8月创作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
这是一部轻快的乐曲,充满了淳朴、真挚的感情。
它堪称18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创作背景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主教公开决裂。
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是极其大胆而英勇的。
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莫扎特坚决拒绝。
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
心灵使人高尚起来。
我不是公爵。
但可能比很多公爵要正直很多。
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及我的生命。
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
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斯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的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
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的研究了多次”这曲小夜曲是1987年创作的,当时莫扎特已经31岁,作者所创作的歌剧在近几年大获成功。
所以作者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欢快旋律。
二、《G大调弦乐小夜曲》简介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称为《弦乐小夜曲》或《G大调弦乐小夜曲》。
和往常一样,莫扎特能在写作近乎莎士比亚式的悲喜剧《唐·爵凡尼》第二幕的中途,笔峰一转就写出最轻盈、最流行、最迷人的乐曲之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
_G大调弦乐小夜曲

完整聆听乐 曲,尝试标 出乐曲的演 奏顺序。
(四组分别 代表四个主 题)
G大调弦乐小夜曲
小 小夜曲是中世纪一种曲 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
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
简 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 介 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
G大调弦乐小夜曲原有五个乐章,第二 乐章因故失传,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创作背景
• 该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 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也纳完成, 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一首小夜曲) 命名。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 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 为流行,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 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莫 扎 特
•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4岁开始学习钢琴, 5岁开始作曲,6岁起随父亲在欧洲各大城 市演奏,被誉为“神童”。8岁创作了一批 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一部歌剧。他 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其创作汲取 奥地利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营养,作 品清新,充满诗意,旋律纯朴、优美,织体 干净、细致作品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魔笛》等近二十部,交响曲五 十余部,康塔塔、清唱剧、小夜曲以及各种 体裁的器乐曲、声乐曲等千余部。
1、完整地欣赏乐曲,熟悉旋律。 2、你能听出几个不同的主题?
作品分段赏析
• 主部主题A:
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给人以雄壮有力、 流畅明快的感受。
• 主部主题B:
一段柔婉轻盈的旋律,给人们一 种庄重典雅的舞蹈印象。
• 副部主题C:
• 旋律精巧、活泼。每句的后半部 分多用跳进写成。
• 副部主题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段旋律精巧、活泼,富有动律。
这段音乐给人俏皮、活泼、可爱的感觉。
G大调弦乐小夜曲
呈示部
?
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
展 开 部
欣赏任务:在这一部分中,有你熟悉的音乐 片段吗?她分别出自哪里?
• 乐曲的展开部采用了主部主题的两段旋律, 接着将副部主题的第2旋律片段加以变化发 展。相比较庞大的呈示部而言,展开部显 得非常的精炼。
这段旋律柔婉轻盈,给人们一种庄 重典雅的舞蹈印象
合作愉快
女生
男生
G大调弦乐小夜曲
呈示部
主部主题
?
第一句(男生)
第二句(女生)
副部主题
问题: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的情绪有变化吗?
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带有浓郁的维也纳风格。它优美、抒情、 温柔、靓丽,富于青春的气息。副部主 题同样包含着两段旋律
不想长大
G大调弦乐小夜曲
莫扎特
莫 扎 特
《G大调小夜曲》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 曲的典范。莫扎特于 1787 年8月24日 在维 也纳完成,并以当时最时髦的德文用语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它 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 欢迎的一首。
这段旋律是带有那不勒斯风格的一段旋 律,给人以雄壮有力、流畅明快的感受。
你认为这部作品他属于什么体裁?
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歌 曲。多为青年人于黄昏、夜晚徘徊于恋人窗前 演唱的独唱曲或独奏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 多用吉他或曼陀铃伴奏。到了18世纪中叶,作 曲家创作的室内乐队或管乐器演奏的组曲也称 作小夜曲。其风格近似于嬉游曲,常常运用于 晚间娱乐活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再现部
聆听音乐: 找找这段音乐一个最明显的特点? 乐曲的再现部基本保持了呈示部的面貌,但 是 调性上转入G大调。在乐曲最后还增加了一个非 常短小的尾声。
你能说出《G》这部作品的结构是 怎么样的吗?
奏鸣曲式结构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主部主题
副部主题
这部作品在句法结构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句法上对比,另外在情绪上也是有对比的。这 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