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论文一、引言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如何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古诗词教学的意义与价值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2.传承民族文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育民族精神。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汲取民族精神的营养,培养良好的品质。

三、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

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教学内容枯燥。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忽视了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流于表面。

3.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古诗词教学评价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应试心理。

四、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注重诗词意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魅力。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词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表现。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摘要】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古诗词教学是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探讨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拓展文化视野、激发创新能力。

古诗词教学应注重通过启发式教学、实践性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未来,古诗词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影响、方法、策略、培养审美情感、拓展文化视野、激发创新能力、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观点。

1. 引言1.1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承载着民族的情感、历史的沧桑,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古诗词教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感、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古诗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与生活,进而建立起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古诗词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其表达方式简洁优美,意境深远,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风采。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提高文字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语言素养。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更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古诗词,才能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正确的文化自信,为他们的成长之路注入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朗读和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修养。

古诗词具有优美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意境,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以其简练、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深邃的内涵和美妙的意境,让人们能够体验到文字的韵律美和情感的升华。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美妙,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古代文人墨客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塑造了丰富的文化形象和价值观念。

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国民素质。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学习借鉴古人的创作经验和表达技巧,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新能力。

古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哲理也具有积极意义。

古诗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哲理成为了一种智慧的结晶,凝聚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人生智慧和文学情怀,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古诗词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古诗词教学也不应例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古诗词创作、演讲比赛和朗诵会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妙,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新能力。

古诗词教学也应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小学语文课程中也离不开古诗词的教学。

古诗词教学却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授课方法单一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古诗词教学的困境,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便更好地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古诗词教学的困境。

古诗词教学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古诗词语言古朴,情感含蕴深,对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很多学生由于对古诗词的语言和背景了解不够,难以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 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觉得古诗词枯燥乏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教师授课方法单一。

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针对以上困境,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便更好地推动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1.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古诗词或者诗人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词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古诗词,比如从意象、音韵、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比如PPT、视频等,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视听等感官方式更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

4. 推广古诗词教学相关活动。

学校可以举办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朗诵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亲近感和参与感,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5. 增加教师古诗词教学的培训和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呢?一、注重学习背诵古诗词的韵律、格律、节奏、语言美学等特点,都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好素材。

通过背诵古诗词,可以让小学生喜欢上诗歌艺术,培养其良好的语感和审美素质。

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背诵经典名篇,带领学生掌握其语言和诗歌韵律,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注重文化渗透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每一首古诗词都代表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意境。

在教学中,要注重古诗词的文化渗透,通过鲜活的故事情节、形象的绘画作品、动感的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将学生带进一个具有情境感的语文学习场景。

通过古诗词教学的文化渗透,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三、注重情感体验古诗词是文学艺术形式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情感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人性功能。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注重情感体验。

老师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古人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品质。

四、注重创造力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是通过教育创造而来的。

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个性、学生生活经验等,让学生在创造中理解、掌握古诗词。

让学生动手创作诗词,可以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语文知识,更是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与艺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挖掘古诗词的内涵,通过注重背诵、文化渗透、情感体验和创造力培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爱上古诗词、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美丽和魅力。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品格修养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哪些要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呢?本文将通过浅谈的方式来探讨这一问题。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点之一是注重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诗人的情感和创作意图等内容,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当教学杜甫的《登高》时,可以讲解唐代社会的政治背景和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让学生更加理解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深刻内涵。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点之二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美。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通过分析诗词的格律、修辞手法、意境表达等方面,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朗诵、赏析等形式来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点之三是加强古诗词与生活、实践的结合。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情感的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去感悟古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讲解《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启发学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内涵。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点之四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诗词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虽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它与现代生活脱节。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有很强的时代共通性和时代生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浅谈古诗词的吟诵教学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千年来的文学情感和人文精神,给人以无尽的启迪和感悟。

在现代教育中,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一直被重视和推崇。

通过吟诵古诗词,可以不仅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进行一些浅谈,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词的吟诵教学。

古诗词的吟诵教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尊重古诗词的同时感受其中的诗意和情感。

可以利用音乐、艺术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吟诵持有积极的态度。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合唱等形式的吟诵活动,将吟诵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要注重挖掘古诗词的内在含义。

古诗词之美不仅在于其形式和结构,更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

在吟诵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每首古诗词进行详细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从而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美好。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古诗词,使吟诵更有深度和内涵。

古诗词的吟诵教学还要注重技巧的传授。

古诗词的吟诵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包括节奏的把握、语气的表达、情感的渲染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吟诵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吟诵水平。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加练习,通过不断反复的吟诵,提高他们的吟诵功底,使其在吟诵中更加得心应手。

要注重实践和应用。

古诗词的吟诵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更要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吟诵比赛、朗诵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的吟诵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学校也可以开设古诗词吟诵社团或俱乐部,为对古诗词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创造力。

古诗词的吟诵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文学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那么,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要点是什么呢?一、注重古诗词的选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首先要注重选材。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所以在选材上要注重经典,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在选材时还要考虑到课文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

古诗词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欣赏、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教学中要注重古诗词的鉴赏,引导学生从诗词的语言表达、意境描绘和情感抒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领悟。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渐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古诗词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古诗词的解读。

教师要在课堂上对古诗词的文字表达、意境描绘、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等方面进行解读,让学生了解到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的阅读和思考,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真正含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古诗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将古诗词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能够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事物和情感。

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共鸣,增强对古诗词的情感认同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古诗词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艺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和表达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诗词的美和力量。

通过反复的朗诵和演练,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语音语调、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养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和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作者:杨章凌
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7期
初中古诗词的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为此,被选入教材中的古诗词均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对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均有其重要的意义。

现就初中古诗词的教学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意见。

一.重视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背景
课前预习,是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情感的重要一环。

学生可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历史背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学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让学生谈谈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风格,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引导学生了解曹操诗中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让学生议议他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噱慨、气韵沉雄。

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引导学生了解陶诗平淡自然之美,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学习王维诗《山居秋瞑》引导学生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明秀诗境,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的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学生经过预习,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

二.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的,现在的学生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非常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去大量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为此。

l.每节语文课前三五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诗,使学生掌握快速讲析诗词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2.每册课本上的诗词都要求学生必须背诵,诗词的内容也必须掌握,这样就有六册课本中的几十首古诗词知识财富了。

3.坚持每天的晨读来背诵古诗词,除了课本上以外,相关的作者的名篇也要背诵,教师可进行古诗词背诵竞赛活动,看谁背的篇目多,进行激励有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从温故知新中获取良好效果。

4.佳句的积累。

古诗词中有些名句突破了时间的局限,仍然“存活”于今人的文章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诗人手法的巧妙,能当时就背下来,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不去写依依惜别的情怀,而是代之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

孟浩然怀才不遇、终身不仕不甘的寂寞的豪逸之气,却发出“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的盛唐之音。

更要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名句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从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灵魂。

三.深入品昧,赏析研讨
古诗词文字简练,蕴含丰富,传统的教法只注重讲解,强行灌输,此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训练鉴赏品味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综合能力,因此,根据课标目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等习惯,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具体的做法是:
1.了解作者、作品及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的外化。

因此,我们赏诗品词,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

例如李清照这个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女词人,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流前生活舒适安定,与夫金石考古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流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丈夫离别的相思愁绪,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沮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

所以研赏古诗词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了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的积累,为以后去赏读别人之作及他们该时期的其他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2.品析名句,抓住意象。

写作诗词,讲究练字练词,抓住关键的字、词、名句进行赏析,可直接披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发的情感,体会练词练句的妙境,教学中,引用“以诗解诗”的方法快速入境,加强古诗的理解。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新逢席上见赠》中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联推开一步,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沉舟侧畔千帆竟发,病树前头万木春,景象壮丽改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变为慷慨昂扬的气慨。

诗句借用自我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至今常被人引用,成为千古传诵名句。

诗中用“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但并不悲欢,认为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总比现在好,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忧伤,学生听至此,会陶醉其词,被锤字炼字所折服,这种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也亦可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他优秀诗词了。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即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品赏时应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作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掌握意象知其含义,如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摇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如“斜阳”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多为思恋他人,发泄心中忧闷之意,吹奏笛、笙、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在掌握各句含义和把握诗句意义后,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使之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更加能顺畅品味赏析诗词了。

3.分析写作手法,渗透爱国主义和审美教育。

诗词分析品赏时,在写作手法分析中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鉴赏。

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中修辞手法,更能领会诗蓄积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难》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用冰寒川及雪满山来喻自己面前路途艰险,荆棘丛生,使人容易透析其心境,因此,抓住某些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将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诗歌中表露的情感。

在古诗司的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还要让学生学习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激励学生从小就树立热爱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通过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创设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让这些美感创新在学生心灵中积淀下来。

古诗词是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遨游其中,鉴赏品味,我们的古诗词教学一定会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杨章凌,贵州绥阳县兴隆中学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